. 中评社北京1月14日讯/四川新闻网今天登出邱林的文章“中国石油储备将会推高国际油价吗?”。作者认为:“中国增加石油储备将推高国际油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一些西方媒体把国际油价与中国石油储备挂钩带有明显的私心,明明是自己的储备增加,明明是自己的企业在赚钱,却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文章内容如下:
《华尔街日报》前天报道称:中国将在最近一段时间增加石油储备,这一举动将会推动国际油价的上涨。该报道引用了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意见,认为“中国的数百家非国有石油分销商和炼油厂目前存在10亿桶以上的闲置储能”。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认为中国在近期大规模地增加石油储备将会推动国际油价的上涨。(1月13日中国经济网)
现在,疲软的原油需求与低迷的国际油价的确为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昨(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跌破40美元/桶,收盘价为37美元/桶,这一价格相比2008年7月时的147美元/桶,已经跌去了75%左右。高达110美元以上的价差,似乎打开了中国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的最佳“时间窗口”。
许多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认为,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中国应利用这一机会大量进口原油,加大储备。国土资源部1月7日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至 2015年)》表示,未来将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幷推进建立石油资源储备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
然而,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的计划,正好成为西方机构和媒体炒作的话题。英国《泰晤士报》1月7日刊登报道称,中国目前正设法填满分布全国的战略储备油库,目的是要确保储备过到约2.5亿桶。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是以下这种令人诱惑的调子:巨龙正在忍受着强烈饥饿,中国将吃掉世界。
近些年来,西方媒体不断炒作油价背后的“中国推手”作用,似乎不管世界油价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和中国对石油需求和储备增加或减少有关。2008年8月,在国际油价攀升至147美元/桶时,西方机构以及媒体也把矛头对准中国,认为是中国需求剌击了的油价的攀升。然而,在油价跌破40美元/桶时,西方媒体仍然不把中国放过。
中国增加石油储备会推高国际油价吗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即便是在中国石油消费量大增的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1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左右,而美国石油消费量为9.38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25%,是中国的三倍。中国石油贸易量不到世界总量的6%,油气进口量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更何况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所以油价的变化幷不是中国需求单方面引起的。
其实,与美国相比,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如同美国认识到黄金的稀缺性幷加以囤积式储备一样,石油作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也很快被认识,幷展开对石油资源的集权控制。如果美国大量增加储备的话,那可能对国际油价产生较大影响。例如,美国能源部1月2日发表声明说,由于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为战略石油储备补充近2000万桶原油,国际油价应声跟进,1月5日升至48美元/桶。
有报道说,中国在2007年8月国际油价涨到70美元之后就停止了石油储备。那么,此次趁国际油价下跌,是否重新增加石油储备,现在还不得而知。即使中国增加石油储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也是相当有限的。一些专家认为,倘若我们真的有很强的储备能力的话,这一次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储备能力还是非常小的,根本没有西方媒体报道所称的那么大,对于国际市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媒体的炒作源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顾忌心理,而真正造成油价波动和攀升的是那些强势利益集团。“ 许多人只是把中国石油储备作为一个借口。”法新社在一篇新闻分析中,引述一位法国分析家的话说。“中国的石油需求在增长,但不是以一种投机甚至爆炸性的方式。对于那些期货市场上的投资大鳄们来说,越是夸大中国因素,油价就越是涨得疯狂,他们赚的也就越多。”
因此,中国增加石油储备将推高国际油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一些西方媒体把国际油价与中国石油储备挂钩带有明显的私心,明明是自己的储备增加,明明是自己的企业在赚钱,却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可以说,中国既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因此,中国的石油储备幷不会对国际市场油价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