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汤米·张是典型的新一代驻非华商。
年仅23岁的他表示,当初他还在家乡福建省时,有个朋友问他是否愿意帮忙,在安哥拉设立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如今,18个月过去了,他成为安哥拉万博市中心一家商店的副经理,这个店出售中国的小玩意儿。
他笑着说:“我是为挣钱才来这里的。
”在他身后,他那位比较沉默寡言的朋友正忙不迭地做着生意,好几十个安哥拉人在看架子上的衣服、文具、高保真音响设备和玩具。
这些商品都是从中国船运过来,再用卡车从海边运到万博。
当被问及是否会留在安哥拉、成为新移民社区里的先驱者时,张摇了摇头。
他太想念中国了,顶多再逗留两年。
过去几年里,全球关注的焦点落在派遣员工赴非洲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中国大型国企身上。
这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商业安排。
在安哥拉,数万名中国人在那里工作,其中多数人都住在严密保安的营地里。
他们与当地人接触极少,只有白天在他们工作的马路、铁路和其他项目上与当地人打打交道。
然而,如今似乎出现了另一种趋势:在国有企业的带动下,中国的小型贸易公司也来到这里。
他们希望利用政界人士和建筑公司已建立起的关系,打入安哥拉的消费者市场。
在长达27年的战争结束5年后,这个市场刚刚开始起步。
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圣保罗市场上,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商人在销售从中国进口的货物。
他们的到来引发了人们的猜测,是否很多中国人正计划在这里扎根?安哥拉的媒体传言,安哥拉政府在考虑将大批中国人安置在核心农业地带,这种说法导致安哥拉人感到不安。
不过,第一批到来者(国企和小型贸易公司的代表)的经验表明,目前中国人在这里安家的几率很小。
张就非常地想家。
我更喜欢中国。
”他表示,“这里的发展水平很低。
手机网络很糟糕,上网速度也慢。
我明年会回国看望父母,然后再回这里一次。
”
宋京(音译)也与张一样想家。
27岁的宋京是一名工程师,已在安哥拉呆了一年,他管理着一个为重点项目解决故障的工程团队。
他表示,他永远不会忘记在非洲度过的时光,但是他和手下的工人决不会想留下来。
“中国比这里发达多了。
”他说,“很难习惯这里的环境和饮食。
这里没有蔬菜,只有土豆和番茄。
我想念父母。
如果我结婚了,要离开家人,我会非常沮丧的。
”
尼尔·周几个月前来到罗安达,帮助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建立办事处,他和同事们甚至把乒乓球器材都带来了。
他流露出对这种新历险的兴奋之情,但听起来他并不像是会待很久。
“如果我想出去好好玩玩,都无法跟人交流。
”他表示,“只有很少中国人会留在这里很久。
大多数人每3个月都会被轮换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