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证券报:利好刺激中国股市暴涨305点

文章发布时间:April 24, 2008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峡水库有望蓄水至175米,至此,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经过近14年的建设之后,将基本建成,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同时,由于库区历来地质环境脆弱,一直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 175米蓄水也意味着三峡工程将迎来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的巨大考验。

重庆市近日组织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进行全面调查。三峡库区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横跨重庆湖北两地20个县市区。其中重庆辖区内有16个区县,占水库总面积80%。

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副总工、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办公室李进财处长对本报表示,当前库区地质安全面临的考验仍然严峻,建立相关科学的合理的长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

阶段性成效

175米蓄水初步计划于今年9月10日开始。按照三峡工程135米、156米蓄水前的惯例,国家将在175米蓄水前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完成情况,并由地方政府作出地质安全承诺,再决定能否按期蓄水。

为此,重庆方面正积极推进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项目。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再次作了全面调查。

这次调查统计,2006年156米蓄水以来,重庆市库区周边发生了30处较大地质灾害,其中有10处是没有纳入防治规划以及新生地质灾害隐患点。

“按照固有规律,三峡水库蓄水后1至3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一些老滑坡也将受水位升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复活。”李进财说,因此,随着175米蓄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将更为繁重。

由于三峡库区多处地段为峡谷型山区,地表岩石脆弱。据农工党重庆市委2004年度所做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研究》课题显示,在三峡库区的长江河谷两岸,50-5000万平方米的崩塌、滑坡共计有214个,滑坡、崩塌总体积为13.5亿平方米。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投入了120多亿元资金,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涉及重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671处,其中673处实施工程治理,482处实施搬迁避让,其余2516个隐患点确定为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项目。

规划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避免了重大地质灾难的上演。

云阳老县城建于古滑坡带上,历年容易发生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于1982年的一次大滑坡,曾一度阻断了长江,而2001年,其境内五峰山项,突然发生顾层崩滑。云阳县地防办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从2002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库区沿线工程治理,现在主要险情已基本排除。

“很多变数”

但这一切是否足以应对175米蓄水,仍有待观察。“还有很多变数。”上述云阳官员称。

国家确定的二期搬迁避让规划项目177个,规划人数15254人。查明实际需实施的搬迁避让项目为157个,人数25306人,比原规划增加10052人。

市地防办解释,增加的原因是三峡水库135米蓄水后,部分崩滑体变形范围扩大、规划范围内新出现的地质灾害、人口自然增长。

李进财认为,变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水库蓄水而使山体长期遭受浸泡,原来相对稳定、平衡的地质结构,力学性质改变,一些滑坡、崩塌可能重新发生。他透露说,武隆县仙女山断裂带的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说明蓄水使库区周围的倾斜场有微弱变化。

二是原来没有滑坡,没有滩岩的地方,因长期浸泡,支撑力减少,也可能出现变形。“就像一堆土,可以抵抗100吨压力,但泡软后,10吨都抵抗不了。”

第三个变数是消落带。当蓄水至175米以后,水库两岸将在145~175米之间形成高程差为30米、以半年为周期的约290平方公里的消落区。消落带因水位大涨大落,可能使一些旧滑坡复活,并诱发新的滑坡、崩塌、塌岸等灾害。

开县地防办主任罗木成介绍,目前正在县城下游一公里处,建了一个库中库,使水位保持在170米左右,减少水位落差,规划于今年9月完成。但这个“库中库”只涵盖消落带很小部分范围。

这些都是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后要面临的大考。

“长效防治机制”

目前,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工程治理,二是搬迁或监测的非工程方式。

李进财称,“在有一定保障措施前提下,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目前是有能力和技术将地质灾害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的。”

监测由专业机构和群众机构结合,“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织群众,明确责任人,对滑坡隐患点进行监测”。

李进财称,这是由于资金所限,国家没有经济能力对所有滑坡地区进行搬迁治理,即只有“留院观察费,没有手术费”。

资金不足,是当前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治任务重,但国家投入不足。

“三峡库区在进行论证时,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没有考虑两大因素,地质安全和水污染防治。”李进财说。在整个三峡工程400亿元移民投资总概算中,中央仅拿出6亿元,包干用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

2001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发现135米蓄水后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责成国土资源部牵头,迅速制定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才被纳入正式渠道,并有了基本资金保障。

目前整个工程治理已进行到第三期。前二期治理资金,都是由中央整体切块下放到库区各县。但在运作中,库区及一些专家们都普遍反映,由于地质灾害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很难准确估计整个三峡库区所需的总防治投资规模。

因此,在三期治理中,采取了各地上报,由发改委逐个审批的办法来核准治理项目。但这当中,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一些原本被划入专业监测范围的滑坡,很可能会变成必须采取搬迁避让的项目。云阳县旧县坪滑坡,就属于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及二期群测群防监测点。

另外,由于三峡库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部分项目由于当时对地质情况的认识存在差异,2004 年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评审时,取消治理或者部分取消了治理工程。其中,少数工程治理项目在三峡工程蓄水后,受库水位升降或者降雨影响出现了险情,导致治理资金缺口。较为典型的是云阳189、190段库岸和巴阳移民新村变形体。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只批准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竣工。175米蓄水后如何处理还有待政策明确。

有观点认为应由地方政府来弥补这些资金缺口。重庆市国土局一位官员代表了地方政府普遍观点,“三峡工程是全国的公共产品,库区已付出了代价,还要继续承担这样的负担,有失公平。”

重庆市地防办透露,1月18日召开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财政部披露,国务院已批准延长收取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新征收重大水利工程基金。

重庆市地防办建议使用相关基金解决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并借此建立长效的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机制。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