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难办吧。
– 1 –
昨天,央行发布了二季度三个群体的问卷调查报告,分别是:
银行家、企业家和居民储户。
三份报告分别从宏观经济的热度、经营景气和盈利、收入与就业方面反映不同群体对当下经济的感受和未来的经济预期。
一句话字来概括就是:
有点冷。
通胀压力,成本升高,需求疲软,企业家也不愿融资加大投入。
宏观经济有点冷,居民端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愿消费,储蓄意愿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上个季度我们其实写过这个居民储户数据,当时形容居民储蓄意愿是创20年新高,这个月已经是有统计以来新高达到58.3%,比上季度又增加3.6个百分点。
所以,最近很多媒体都在问的那个问题:
到底还有没有报复性消费?
这个央行的调查报告也许可以给出一部分答案,对于58.3%的人来说,肯定消费没有去年多了。
这并不是好事。
– 2 –
所以,今天看到《证券时报》发声了:
谨防居民储蓄倾向高企掣肘经济复苏势头。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谨防居民不花钱。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揶揄的味道,但说实在的文章我看了,写得还挺不错的,况且《证券时报》咖位不低,也有风向标的意思。
消费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从加入WTO前后,国家的政策就是鼓励资本积累然后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惜长期压低利率,消费一直没有重视。
后来的房产和基建,其实还是投资的思路,特别是房地产,一把透支了30年的现金流,对消费的挤压更大。
如今疫情持续到第三年,就业和收入都不太好,特别的是信心和预期受到影响:
前有30年房贷挤压现金流,后有收入和就业下降来掣肘,消费的时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再看一眼这个表,这其实已经不单是消费的问题,很多现金流充足的人也选择不投资多储蓄,还有修复负债表,今年流行的提前还房贷就是一个例子。
储蓄现金,减少消费投资,修复负债表,这是要过冬的节奏啊。
– 3 –
结语
从个人来看,这种做法没有什么错,如果说现在还有余力修复负债表过冬的人,其实是幸运的。
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自然不希望有消费能力的人过冬,而是多消费把经济活跃起来。
确实有点难办。
经济周期,大宗影响,国际局势……迭加起来的影响并不是短期就能改善的,但是有个切入点就是疫情影响。
我们看上面的图表,数据和信心下滑最严重的节点就在2020年初和2022年初,都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说明了一个事情:
疫情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最为直接。
所以,提振消费,激活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从疫情防控切入,再联系一下前提取消星号和各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是不是就能明白了。
旅游平台的数据说,取消星号当天,旅游搜索量增长超300%,酒店搜索量翻番,机票搜索量增长60%,火车票搜索量增长150%……
这是一个好消息,最近各地疫情又有一点增加,可能又到了考验政策定力的时候了。
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