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水底明代石桥露出“庐山真面目”,石桥长2930米,有1100多孔,所以得名“千眼桥”。
近日,江西九江,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水底明代石桥露出“庐山真面目”,石桥长2930米,有1100多孔,所以得名“千眼桥”。
鄱阳湖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石桥”显露真容。
据中国日报,古石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始建于明代,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桥面宽0.8米左右,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也叫“千孔桥”。
江西九江,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水底明代石桥露…
江西九江,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水底明代石桥露出“庐山真面目”,石桥长2930米,有1100多孔,所以得名“千眼桥”。(取材自中新网)
都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座古桥建于明思宗崇祯4年(西元1631年),全长2,657米,有949个墩,948个孔,是都昌县通往星子县(现庐山市)两岸的必经之路。在千眼桥建成之前,两岸百姓往来,涨水时可以渡船,枯水期时则只能靠淌水踏泥通过。
虽然这座桥长年浸泡鄱阳湖水里,但当鄱阳湖的水位低于10.5米时,千眼桥就会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