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黄河小浪底村民孤岛生存8年生病靠挺

文章发布时间:July 14, 2009

“出行完全靠走,生病完全靠挺”

110口人天天盼着早日搬出去

黄河小浪底库区沟壑纵横,洛阳新安县北冶乡仓西组村李家组,就位于库区一角的山沟里。小浪底蓄水后,李家组原本所属的仓头乡搬迁了,茫茫水域阻断了李家组唯一通向外界的平坦道路,李家组110口人从此在三面环山的区域内,过起了近乎原始人一样与世隔绝的生活

讲述

蓄水断了出村的路

2001年,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大坝竣工,小浪底库区内的众多居民,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纷纷进行了移民搬迁。

在小浪底蓄水前,李家组隶属新安县仓头乡,位于仓头乡正西方向的山沟里,仓头乡位于库底位置。小浪底蓄水倒灌,淹没了李家组原本通往仓头乡的道路。

因居住的位置较高,李家组村民没有被列入移民行列,道路被水淹没,三面环山,坐西向东分散在三道深沟里的村民们只得另寻出路。沿村庄西南方向的一道山梁便成为首选,接下来的数年里,他们硬是在山梁上踩出了一条道路。李家组的村民们说,这条崎岖不平、沟壑纵横的道路,承载了他们太多的辛酸和无奈。

见闻

李家组“无路”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记者对于李家组村民的话还真有点不相信。但自从在北冶乡下了汽车,记者便真正体会到了李家组村民的苦衷。

7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安县,从县城乘坐中巴车到达北冶乡。当记者向当地跑三轮的师傅提出要到李家组,他们纷纷摇头:路太难走,车根本进不去。在记者再三恳求并许以高价车费下,一位开三轮的师傅答应前往,但又开出了条件:“到了仓西小学后就没有柏油路了,我只能把你拉到那里。”

三轮车在“村村通”柏油路上跑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仓西小学,从小学向前走不到两里路,柏油路突然中断了,眼前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

“再往前车就没法走了,还有六七里土路,你自己走吧。”因有言在先,三轮师傅“名正言顺”地将记者撂在了路边。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当地一位群众热心为记者带路。天很热,顺着土路向前走,一个多小时后,“向导”终于说了声“到了”。而此时的记者,早已汗流浃背,记不清爬了几道山梁,翻了几道山沟。

在7月7日和8日的采访中,记者曾经跟随村民们一起,顺着小浪底蓄水前村里正东方向原来通往外界的山沟道路行走,不到一里地,便看到水退后的痕迹。村民们说,前不久小浪底进行调水调沙,水位大幅度下降,正常蓄水时,村庄往东一里外的山沟里全部是水。记者实地考察中发现,以前村民通往原仓头乡的道路,现在已经完全荒废,或岩石裸露,或蒿草丛生。

诉说

小学生上学要走6里山路

通往外界的唯一较为平坦的道路被水淹没后,居住在山沟里,生活本就不富裕的李家组村民的生活更加艰难,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交通问题。

仓头乡政府搬迁别处后,李家组被划分到北冶乡,正东方向被水封死后,李家组村民只得顺着村庄三道沟西南侧的山梁找出路。而距离李家组最近的集镇,也需要近20里的路程,其中包括六七里山路。这还不说,更让一些村民头疼的是,孩子们上学成了大问题。

李家组在小浪底蓄水前,孩子们就近在乡里上学,不需要走很远的路。蓄水后划归北冶乡,孩子们被统一安排到仓西小学。虽然那里的学校有着漂亮的教学楼和不错的师资力量,但对于李家组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很好的消息,因为路程实在太远。

村民们告诉记者,李家组距离学校最近的人家,也有六七里山路,最远的有近10里。“上小学的孩子,最大的也就十岁多点,最小的六七岁,每天让他们走两个来回,时间和体力都是不允许的,路上也不安全,连吃午饭也成了大问题”。

村民们说,从村里走到学校,需要两个小时,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由家长负责送到学校,中午如果回家吃饭,来回最快也需要3个多小时,这样根本来不及回学校上课,而且孩子们体力上根本吃不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们只得想出一个“怪招”:半路相会。

所谓“半路相会”,就是每到中午吃饭时,家长们便提前做好饭菜,走山路送往学校,而孩子们在放学后,立即往回家的路上赶,双方在途中相见。家长等孩子在路边吃完饭后,提着饭盒回家,而孩子们则原路折回学校上课。“这样两头一起跑,既节省路程,又能让孩子节省时间,是唯一能让孩子吃上中午饭的办法 ”。

自嘲

孩子们都知道“节约用水”

7月7日中午,当记者汗流浃背地来到李家组时,只看到零星的住户,却见不到成规模的房屋群。引路的热心群众刘师傅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共有30 多户100多口,分散在三道沟里。记者来到一家窑洞门口,看到两位村妇正在一处石磨旁推磨,石磨上有玉米粒。村妇告诉记者,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石磨,“这里距离外面太远了,没法外出磨玉米和面,只能用石磨自己加工”。

路难走,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孩子上学成问题,而困难远不止这些,就连村民的日常用水,都要靠肩挑手提。

7月7日下午6时,太阳已经被山梁渐渐挡住,天稍微凉了下来。李家组正东方向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六七个担着水桶的男女。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山沟里一眼水井处挑水。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岩石裸露,崎岖不平,而这些大多数年龄在50岁左右的村民,却小心翼翼地慢慢行走,舍不得让桶里的水轻易溅出一滴。“俺们都住在山上,村里就这一眼井,俺们挑一趟水不容易,一家人要用一整天呢。”年已六十、满头白发的村民李绕子说,村里距离水井最近的人家,也得走一里多地,来回三四里,挑趟水不容易。

看到记者采访,一些孩子便好奇地跟在后边,他们打闹嬉戏,非常顽皮,但每当身边有挑水的人经过,他们都会主动让到一边。“俺们打小就告诉他们挑水不容易,他们虽小,但都知道‘节约用水’。”说到这儿,一些村民自嘲地笑了起来。

哭诉

10口人中便有一个光棍

7月8日中午,记者在对村民们的家庭情况进行走访时,一个叫王玛瑙的村妇引起记者注意。虽然只有48岁,但王玛瑙已经拄起了拐杖,走路也是一步三晃,让人看着担心不已。

村民们说,王玛瑙的丈夫姓刘,早年在煤矿上干活出了事故去世,她好不容易将儿子刘新响拉扯大,本想着儿子大了娶个媳妇,自己也能享享福,没想到儿子已经 26岁了,却一直没能找到媳妇。“她儿子长得很俊,不是找不到媳妇,都带回来好几个闺女了,但人家一看咱这条件,连路都不通,别说其他的了,人来是来了,不过很快都跑了。”村民们说,王玛瑙一方面是为儿子着急,另一方面是当初有了病,村里根本没有医生给治疗,一耽搁便落下半身偏瘫。“你说我连个儿媳都娶不到,活着还有啥意思啊。”正当王玛瑙含混不清地伤心哭诉时,一个20多岁的青年走到她身边,掏出纸来给她擦拭眼泪。

青年叫刘新响,正是王玛瑙的儿子,一米七多的个儿头,正如村民们所说,长相英俊敦实。他告诉记者,他在外面打工时,曾经遇到过好几个看上他的姑娘,可一带回老家,都是两天不到便没了影儿。“你说我总不能骗她们吧,再说总有一天要把她们带回来吧,也没法骗一辈子啊”。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李家组的年轻女孩,基本没有和同村男青年结婚的,都去了山外。道路不通、经济贫困等因素下,很多男子到了结婚年龄依然没法结婚。李家组共有110口人,村里年龄最大的光棍已经60多岁,而仅25岁至34岁的大龄男青年便有八九个,其中还不算结婚后被不堪忍受贫穷的妻子抛弃的几名四五十岁的男子。

心声

“原始部落”渴望搬迁

“出行完全靠走,生病完全靠挺,吃水完全靠挑,女友一来就走……”新安县政协委员刘水利说,这个顺口溜是李家组村民现状的真实写照。

刘水利的老家就在李家组,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因李家组的地理位置较高,根据规划,不会受到蓄水影响,因此不在移民搬迁之列。但没想到蓄水却阻断了村里的道路。

李家组地处偏远山区,本来就不富裕,道路被阻断后,村民们的生活愈加困难。采访中,记者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实在没法在这地方住了。”

记者随后在新安县有关部门看到了一份多名政协委员联名的提案,反映了新安县北冶乡仓西组村李家组村民“出行道路困难,小学生上学要跑3公里山路,磨面要用老石磨,吃水靠挑,治病要到山外10多公里的北冶乡”的状况,委员们建议当地政府尽快解决李家组村民的实际困难,对李家组进行扶贫搬迁,让村民尽早结束艰难困苦的生活。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