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一栋起火燃烧大楼的四楼跳楼逃生的加拿大妇女,真是命大,在跳楼之后,被一批路过现场,正要与艾德蒙顿的爱斯基摩人比赛足球的足球员接个正着。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住在艾德蒙顿市区公寓的加拿大足球联盟15名球员中,有7人正好路过,救了该名妇人一命。 担任后卫的足球员威廉斯从12楼的第七楼跑下,才刚走过一名跳楼逃生时不慎丧生的男尸旁。 接著看到一名妇女欲从四楼跃下。 威廉斯说,他到地面上看到一名妇人正要从四楼纵身而下,被地面上的七名足球员接个正著,救了她一命。 威廉斯说:「感谢上帝没有太多人受伤,感谢上帝我们七人正好路过。 」 大难不死的妇人非常感谢这批足球员救了她一命。
在温哥华提起王平,知道的可能只有业内人士,但是,提起www.bc-chinese.com (卑诗华人网站)却人皆尽知。 王平不仅在温哥华移民企业家中崭露头角业绩不俗,更重要的是他的bc-chinese网住了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群。 1996年,王平一家从加拿大东部迁居温哥华。 那时,他已经读有会计师和计算器编程两个本地文凭。 他来到温哥华不久进入了一家计算器公司,一干就是两年。 1998年北美计算器热潮高涨,每一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对前途充满信心。 王平看好机会,辞去公司的职位,成立了自己的硬件销售、服务公司,并且公司业绩一路攀升。 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他立即把目光转移到电子商务上。 王平看到了互联网媒体的作用,并认为互联网将成为新世纪最普及的主流宣传媒体。 其中他更为关注的是生活在温哥华的华人,随著华人数量的日益增长,许多人看好当地这一个潜在的并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市场。 王平立即率领他的精干小组开始了深入当地华商和华人医生、律师等领域的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互联网这种最有力的媒体华人领域中几乎为零。 在主流社会大力宣传,普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时候,华人还未能利用这个媒体为自己的文化,科技,商业政治等方面服务。 大温哥华地区竟然没有一家综合性并全面服务于华人的中文网站。 这势必将影响华人在当地的商务发展速度。 1999年,电子商务的冲击力带动著纳斯达克的跌荡起伏,成就著二十世纪最后一代和新世纪第一代高科技亿万富翁。 王平费劲心计通过了政府五个部门的审批,历时三个多月终于注册下他的bc-chinese (卑诗华人)网站。 没有风险投资的介入,只能靠硬件公司的积累来扶植bc-chinese。 王平深知创业的艰难,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市场定位,将很难立足于激烈的竞争环境。 当地的电视、电台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割据一方,而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具有其它传统媒体所不可兼有的信息量大、动态的、横向的、可无限发展的特性,它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媒体。 王平看准方向果断地将bc-chinese定位在专为华人服务的媒体网站上。 进入网站的基本建设阶段,王平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和时间。 他发现当地华人很保守,并不习惯运用网络这个时代电子工具,也许是东方人的文化沉淀过于厚重。 自己应该尽量地去克服这种文化背景的缺点,利用东西方各自优势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生意就像战斗一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经过一番不懈努力于2000年9月正式推出bc-chinese。 正在这时,北美电子高科技开始调整,纳斯达克股指一泻千里,大型高科技企业资产纷纷缩水,并迅速波及中小型高科技企业。 温哥华一些零散的中文网站逐一关门,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商业目的不清晰、市场定位不准确。 而Bc-chinese却显得红红火火,鲜明的市场定位招揽来众多商家刊登发布广告。 不光是华商,其它族裔商人也看中了□待开发的华人市场。 许多当地商人纷纷委托他们帮助开发实时汉化技术,同时带来了软件开发业务。 王平认为目前温哥华经济虽然处于低谷时期,高科技领域处于调整阶段,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赢,即使自己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自己尝试了。 目前bc-chinese卑诗华人网站已经开设了几十个栏目,不仅为当地华人提供著丰富的信息量,还针对华人找工作、生活、文化、体育、中文报刊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服务指南,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卑诗华人网站已经成为当地华人社会的重要媒体和查询信息的主要窗口。 王平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优势和鲜明的市场定位,犹如逆水行舟一路奋力向前,终于迎来卑诗华人网站的平稳发展,Bc-chinese目前的月访问量已经突破40万次,当地的大型零售商、地产公司、旅行社、大学等纷纷投放广告。 紧接著他又策划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多伦多、纽约、东京、巴黎、南非……世界各地都有华夏子孙的足迹,通过互联网无论是哪都可以联合起来,这就是他目前正在开发的全球华人网。 王平看好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凝聚全球华人的力量,提升华人的群体观。 让全球的华人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利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手段,更快地得到商务方面的发展和文化、科技等信息的快速交流。 未来的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市场开发和市场推广人员,他的目标是将来要与三大传统媒体并排的站在一起。…
多伦多太阳报在22日独家披露了一起加拿大移民官员接受贿赂,向不合资格的新移民颁公民籍后,9月23日再次以“丢失的移民表格街头出售5000加元”为题,披露了又一涉及到新移民入籍的舞弊案件。 据多维新闻社报道,多伦多地区移民部官员一天前向太阳报承认,正在调查移民官员接受贿赂案件,让数十名不能通过背景调查或者公民考试的移民用现金、旅游款待或礼物换取公民资格。 报导说,多伦多地区移民部情报中心负责人斯蒂夫.米尔曼(Steve Millman)透露说,一份证明新移民已在加拿大登陆的IMM-1000表格,已从安大略省移民办公室丢失。 目前加国移民部门正在试图评定是否有IMM-1000表格,或公民卡已被出售给犯罪集团或恐怖分子,以此来获得在加拿大合法身份。 据悉,一个有权获得立法信息的蒙特利尔移民律师里查德.克兰德(Richard Kurland)在获得了此方面的备忘录后,得知官方正在对丢失公民表格进行调查,并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 其中在1999年的一份高级管理人员开会的备忘录上,记录著“已有越来越多的IMM-1000表格丢失,IMM-1000表格的街头价值约在3000加元到5000加元”。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为了安全起见,需要制定一些解决方案,审查目前的案件,以此来改善安全程序”。 克兰德透露说,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从发现IMM-1000表格丢失至今,相关的调查工作已进行了三年多。 克兰德强调说,这些档案仍然是公开的,但这些表格仍在不断丢失。 太阳报22日报导说,位于士嘉堡城市中心(Scarborough Town Center)内的公民移民部办事处近期传出官员受贿事件。 该办事处的一些内部工作人员指控说,数十名移民通过现金、旅游、或礼品等形式行贿获得公民身份,其中大部份为未通过背景调查,或未通过考试的亚裔加拿大公民身份申请人。 移民部发言人坎特朗(REJEAN CANTLON)透露,今年夏天所进行的内部调查工作将于月底结束,但出于隐私考虑,不便公开详情,他拒绝回答究竟是否有职员受纪律处分,只说移民部对于这次调查的结果表示满意,不适当的的程序已经予以纠正,保持体制完整。 据悉,这是近四年来第三次对地区移民工作人员进行内部调查,这次调查还包括一名在自己办公室经营移民谘询的官员,以及另外一名提供快速核查公民申请收费服务的工作人员。 (吴伟)
在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它也无形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 根据加拿大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计算机是使加拿大人工作量加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据科技日报报道,加拿大100个大型机构的31500名员工接受了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部分人都表示,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手机、因特网及电子信箱等增加了他们对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调查还显示,在技术向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工作量也随之加大,超出人们朝九晚五工作时间所能应付的范围。 接受调查的人中几乎没有人表示技术减轻了其工作的压力。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68%的管理人员认为技术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但3/4的管理人员表示,技术同时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与压力。 调查同时表明,计算机是使1/4加拿大人每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并且超时工作得不到报酬的最主要原因。 那些没有在家里进行“计算机辅助”工作的人最快活,也最容易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他们通常每周工作不到45个小时,加班也能得到报酬。 由于他们的工作压力最小,故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最高。
一名前加拿大驻外大使发表报告说,加拿大的现行移民政策存在缺陷,早晚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明报》报道,报告引用的数据表示,1986年前移民来加的人士当中,只有19.7%的人经济拮据,而1991年之后的移民,贫困比例跃升至52.1%。 报告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背后原因,主要是现行移民政策容许移民抵埠后,可以把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家人也申请前来,但是,这些人没有生产力所需的教育及语言能力,必将给加国社会带来负担。 这份由科拉科特(Martin Collacott)撰写的报告,周一将通过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于众。 报告的作者为科拉科特。 他说,加国“吸纳移民的人数世界首屈一指”。 他更提出数据,论证他所谓愈来愈多“没有生产力”的移民,将在加国引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他指出,联邦的移民政策错在弄假成真,误将移民有助于加国经济的神话延续下去。 但根据他的研究发现,愈来愈多移民生活贫困,逐渐成为社会福利计划的负担。 科拉科特曾被派驻亚洲和中东当外交官,他在外交部工作30年后,在1996年退休。 他的51页报告题为“加国移民政策:需要重大改革”(Canada’s Immigration Policy: The need for Major Reform)。 它说:“在1998年抵达的移民,贫困的程度为19.7%,而在1991年以后抵达的,比例达到令人困扰的52.1%。 ” 他说,61%的移民是按照其能力而选定的,只有27%的移民属于家庭团聚,剩下的是难民。 他还称,6月开始的移民政策改革,更加强调选择那些能在加拿大自食其力的人。 联邦政府的2002年移民计划书说,加拿大人口出生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婴儿潮一代人正进入老年期。 该计划书说:“到2011年,劳动力的净增长将完全依靠新移民。 ” 这份联邦政府的文件说,随着新移民人数的增加,加拿大移民政策将把重点放在吸收有高技术水平的移民上,这些移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在提高。 计划书承认,鼓励新移民到大城市以外地方定居的努力,没有取得多大成功。
上周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中心围绕著我们为什么要来加拿大?来加拿大到底做些什么?文章见报以后,我们收到不少读者的电话和来信,有不少移民对这个话题有很多话想说。 我们在此摘录了两位移民的来信,看看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于很多移民来说,他们的做法可能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来了,怎么做? 张先生(来自天津): 尊敬的编辑,您好。 看了贵报的每周话题,总觉得没有说尽。 很想对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一些想法。 我来自天津,到加拿大不到3年的时间,还不算一个加拿大人。 说到为什么来加拿大,我原来的目的是想来加拿大发展自己的事业,我是做数据库的。 在国内很大的软件公司工作,也在外企做过很长的时间。 但是,在国内,我无法把我自己真正的想法付诸于实施。 国外的环境很吸引我,美国我尝试过了,没有成功,于是就来了加拿大。 来加拿大以后,我找了一些以前的朋友,和他们探讨自己做公司,求得风险资金赞助的问题,那时候才知道,北美的经济尤其是计算机行业已经不太行了,很少有人肯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 于是,我开始寻找适合我发展的公司。 顺便说一句,我的英语相当流利,这个我有足够的自信。 很快,我就找到一个不大的公司,和老板谈过以后,他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他有和我合作的念头。 我说,打住,我还是给你打工好了,我们先照我的方法做起来,如果你觉得不错,我们再合作,那样你也没有太大的风险。 我说没风险,这个老板居然拼命考虑,也晾了我将近两个月才让我去上班。 上班以后,我发现这个公司相对来说,现金很充裕,而效率十分低下。 不过我当初看中这家公司的不是他的员工,而是他的技术方向,和我所想的有很大的兼容性,是我在国内没有见到过的。 在这个公司,我2个月做到主管,7个月以后,老板再次正式和我签了一个协议,最终分给我8%的公司股份,和另外8%的优先认股权。 当然了,东西还没有真正走进市场,还不能说我们真的成功了。 但是即使是现在的工资收入,我相信很多移民朋友是达不到的,至少对于我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自己原先在国内的工资水平。 我很满意,来到加拿大,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对于技术的真正追求,而且还有潜在的巨大盈利。 对于很多移民朋友,找工作很难这一点,我想说,必须身有长技,一定有识货的人在。 其次,英语必须过关。 英语不能过关,是很多移民最后不得不离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来到加拿大,不应该发愁自己英语不通,有的是机会来提高英语。 来到加拿大,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只能说是太盲目了。 如果我没有碰到这家公司,一定也会碰到其他的公司,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祝愿所有的移民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周先生(来自东北): 我看了你们报纸上的谈来加拿大的问题。 我觉得挺有意思,但是也觉得挺气闷。 不是所有来的人都那个熊样,我自己,是东北人。 东北人么,就是直,没别的。 我觉得,加拿大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中国人待,至少不适合我待。 为啥?因为这地方人太少了,根本没什么生意好做的。 我在国内是做工厂的,服装工厂,有3百来号人,不大,不过也给国家解决点就业问题。 我弟弟在加拿大上学,非得要我来,说加拿大多好多好。…
相信不少多伦多居民都被昨日入夜后的那股“凉意”,给吓了一跳。 没错,随着中国农历秋分的到来 (9 月23 日 ),原本昨天日间温度还维持在摄氏 25 度以上,到了下午 2 时,气温就开始慢慢往下降。 到了傍晚 5 时左右,室外气温已经降至摄氏 18 度。 根据气象报导的说法,昨日午夜时,气温降到只有摄氏 9 度。 不到一天的时间,气温骤降了 15 度以上。 相信很多人会对这股突然的天气骤降,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从昨晚午夜后开始,人们就可以跟“夏天”正式说拜拜了。 随着全球暖化现象逐年严重化,使得多伦多的夏季气温,这几年都接连创新高,很多人都直呼热得受不了,连带使得秋季也越来越晚来。 原本九月初就该进入秋季,现在则差不多要过了九月中旬之后,才有哪么一丁点“秋天”的味道。 这几天的早晚温差都会颇大,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转换之际,外出时要特别留意御寒衣物。 (世界日报)
一些关心医学伦理人士,昨日呼吁加拿大最高法院能重新考虑卡加利 17 岁少女违反自由意志,而被迫需以输血治疗其白血病的医疗伦理案件。 据加通社报道,17 岁亚省少女休格丝,上个月因白血病 (俗称血癌)去世。 但她在去世前,曾要求她的律师为她争取权利,让她能“自己决定”接受何种医疗。 她因宗教理由,拒绝进行任何形式的输血治疗。 法院判定休格丝虽已心智成熟,但因受到同伴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而拒绝任何形式的输血,判定她缺乏足够、完整的意见,因此驳回其拒绝接受输血的请求。 当时,亚省儿童医院的五位医师前后面试后认定休格丝已心智成熟足以决定自己要接受的医疗方式。 但法院仍判休格丝需被强制接受输血治疗。 在经过 38 次的输血治疗,最后仍不幸于上个月病逝。 一些人担心如果高等法院也拒绝,医师们担心这将可能造成医生们的困惑,让他们无以适从,而年轻病人也因自由意志被漠视而痛苦不堪,特别是一些较具争议性的敏感议题,例如避孕和堕胎。 多伦多病童医院的生物伦理科主任哈利森表示,这将造成加拿大医疗人员及教育者的不确定性、困惑、及前后不一致的医疗程序。 他说,如果能从法院那边获得较清楚的解答,医疗人员也会因此受惠。 休格丝的律师表示,休格丝强烈希望其他能够为自己做医疗决定的年轻人,不要重蹈她的覆辙。 律师目前已再次向最高法院提议,要求审理亚省法院之前的判决。 亚伯达大学教授小儿科及医学伦理的医生拜内,已经向最高法院提出口述书,希望法院能审理此案,因为此案已牵涉错综复杂的层面了。 过去几十年来,医师们已经从过去那种“家长专制式”的医疗模式 (即青少年接受何种医疗的选择权在父母身上 ),渐渐转为让小孩对于该接受何种医疗,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现在的医界习惯是,如果医师判定未成年的病患,已达心智成熟,能够了解其医疗程序及其相关事情时,这些病患就被准许选择“接受”或“拒绝”医师建议的医疗方式。 大部分的情况,青少年的父母意见不太被考虑。 医师说,这对青少年病患是否相信其诊治医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像堕胎、节育、性无能及怀孕等问题上。 纽芬兰 Memorial 大学医学院教授库柏说,法院的驳回判决,影响层面很大。 他说,这将改变他们行医诊疗时的作法。
投资10亿元新建的雪柏大道(Sheppard Ave.)地铁已经通车,但一些反对这项计划的人士称,这条一共才 5 个停靠站的地铁线,纯粹是一条“购物地铁”。 据《世界日报》报道,雪柏地铁的终点站是 Fairview 购物商场,全程 6.4 公里,停靠 5个站头,单程行车时间为 10 分钟,每 5 分钟一班车,估计每天载客量为 4 万至 4 万 5000 人。 共有 4 列列车运行在这条地铁线上,每列列车只有 4 节车厢,而央街、布鲁尔 / 丹弗斯的地铁列车,都有六节车厢。 多伦多公车局的运输规划员史考特.哈基尔承认,雪博地铁不能与央街或布鲁尔 / 丹弗斯地铁相提并论,因为这条地铁线太短了。 但哈基尔同时表示,相对于美国一些没有很多人搭乘的地铁,雪博地铁还是相当繁忙的。 哈基尔表示,雪柏大道原先有 53 辆公车,自雪柏地铁开通后,已撤减了 13 至 15 辆。 他说,希望等民众习惯搭乘雪柏地铁后,能将雪柏大道上的公车数量减少 20…
蒋子龙等五名作家在渥太华受到热烈欢迎,他们的演讲不仅比原定时间延长一个小时结束,且因下一场其他作家的演讲要开始,他们只好因听众要求再转移到旁边的房间继续解答各类疑问。 据《世界日报》报道,昨天(22日)是中国作家代表团在国际作家节的演讲会,由于蒋子龙已经在日前与其他国家的作家进行过对话,因此,另外三名作家周大兴、迟子建和徐小斌作了发言,作家纽保国担任翻译。 演讲开始前,中国作家先在大厅中与大家攀谈。 渥太华已退休的资深记者万金对蒋子龙说,他来加拿大已经五十六年,过去接待过丁玲。 但是,今天是他第一次看见五位中国作家一起到加拿大。 一些华裔青少年则一一请五名作家给他们签名,他们中有人说,“我们不太了解你们,但是,我的父母可是崇拜你们呢!”另有些人说,他们希望看到这些作家的英文译本,因为,他们无法阅读中文。 在演讲和回答听众提问延长一小时结束后,听众欲罢不能,国际作家节组委会主任奈尔宣布说,由于下一场作家演讲又要开始,可以转到隔壁的临时会议室。 于是,大家涌到会议室继续与作家们对话。 在回答何为作家的最重要素质时,作家们以简短的话语作了表达。 蒋子龙说:“感觉最重要,没有感觉就没有作家,作家的全部才华都要融化在感觉中”。 迟子建说:“作家的看法要与众不同,否则,作家只有艺术,没有思想”。 徐小斌说:“真诚最重要。 真诚与真实不同,作家要敢于描写你眼中看到的真实,因此,每人就有每人的真诚”。 这次演讲原定一个小时,但是,五名作家却和大家相处了四个多小时才与大家依依不舍告别。 中国作家代表团将 23 日和 24 日到访多伦多,26日和27日到访满地可,28日到访温哥华。 (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