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在加拿大的中小学读书你会发现一点与中国中小学不同的地方,就是,每个学期除了正常的周末和法定的假期之外,总是有几天多出来的假期,而且一般都是安排在礼拜五。 刚开始时你可能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加拿大中小学校的特殊之处Pro-D day。 Pro-D的全称是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意思是教师的专业进展,加拿大中小学校的所有的教师在这一天停止授课日接受训练,以提高他们在教学知识,完善教学方式、技巧。 Pro-D day可以理解为教师们的在职训练日。 这一天在学校的行事历里早就规划进去,丝毫没有侵占到学校正式上课的钟点数。 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会耽误到你孩子的学习。 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年龄较小学生,若是家长必须每日上班,就会很不方便,他们就不得不花一点额外的费用请人在家帮着照顾小孩了。
多伦多是个文化大都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艺术馆及展览厅不可细数,以下为其中的十个比较著名的展览馆。 Royal Ontario Museum(安省博物馆) 100 Queen’s Park 这是世界级的博物馆,里面有中国古墓,恐龙、埃及木乃伊等。 开放时间: 周一、三至六 10:00am -6:00pm; 周二10:00am -8:00pm ; 周日11:00am-6:00pm 。 逢周二下午四时半后免费,老人周二全日免费。 电话: (416)586-5549 The Art Gallery of Ontario(安省艺术馆) 317 Dundas St W 这是北美最具规模的艺术馆之一,藏品展包括由中古时代、文艺复兴、印象主义到现代艺术。 还有雕塑家Henrt Moore 的作品。 开放时间: 周三至日10:00am-5:00pm; 周二10:00am-10:00pm; 逢周三、五时后免费,老人周五全日免费。 The Bata Shoe…
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几乎天天吃零食。 这份对 205 名加拿大成年人进行调查的报告指出,多达 95% 的加拿大人沉溺于零食中,大约有 52% 的人承认,自己天天零食不离嘴,每天至少一次。 还有 22%的人表示,每天吃零嘴的次数不止一次。 完成这项调查的 Hain Celestial Group Canada 公司管理主任柯堤斯?贺雷表示,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准备健康食品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因此才导致每天吃零食的人不断增多。 如今新一代的消费者需要的是,方便却又不失营养的小食。 假如有机会以健康食品代替自己喜欢的零食,亦有 69% 的人愿意选择更有营养的零嘴,但不在乎是否是有机、不含防腐剂、低热量和没有胆固醇的食品。 大多数人在两正餐之间吃零食,另有四分之一的人,则喜欢以零食作消夜。 超过25%的人表示,自己在吃零食时会有罪恶感。 35% 的人吃零嘴是为了在两餐之间充饥,31% 的人吃零嘴纯粹是因为开心,17% 的人表示,吃零嘴是贪图方便,甚至可以边走边吃。 调查显示,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吃这些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零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我们到这里来,还有很大的一件事是孩子怎么办? 来之前,许多朋友劝我们,2岁半的儿子王昕可以先留下,以后再回国接一趟或干脆等几年,稳定之后,再给孩子办亲属团聚移民。 我们考虑孩子一直跟我们长大,我们去香港面试的十来天,是和孩子分别最长的时间,分开了都不习惯,于是一起带来了。 J的孩子比王昕小一点,他们就把孩子留在国内了,眼看在这里挣钱不易,赶在明年四月,签证到期前回去接孩子,经济上很困难,若以后再办团聚,花钱,又花时间。 他们现在最希望能有人来多伦多,把孩子带来。 但孩子来了,麻烦也来了。 入托儿所很贵。 全日制的幼儿园或托儿所,有从0岁~2岁就收的,但大多收2岁半以上的。 2岁半至5岁,一般的幼儿园收费每天$30~40元, 7:00~18:00日托。 这样,一个月下来,得600~800加元。 好在政府福利中,有一项”儿童服务”的日托补贴(Day Care subsidy)。 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支付部分托儿费用。 家庭年收入低于16000加元,全由政府支付。 补贴的钱不给父母,而是直接打入您选好的幼儿园的帐号。 家庭年收入高于五万加元,或银行存款高于4500加元,则没有此项补贴。 政府一手从纳税人手中拿钱,又放到另一部分需用钱的纳税人手中。 申请这项补助并不十分费事,只要父母双方都有全日制工作或全日制学习,无法自己看孩子,很快就获批准(每周三、四早晨8:00,父母到Metro Hall带证件去面试。 一定要提早至少一个小时去排队)。 幼儿园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得很多。 我看到一个小幼儿园,有小大两个班,各有不到二十个孩子,就办在普通的房子(house)里,孩子玩和活动分别在一间屋子的两头,室外活动的地方也很小,看孩子的二、三个老师象家庭妇女一样,面目十分不雅,每天收30元。 另有教堂或小学、儿童活动中心办的,条件就好多了。 首先是室内室外地方大,十多个孩子一个老师,教孩子学点东西,另有专职的人做饭,打扫卫生等,每天要30或近40元。 也有少数大多伦多市(Metro Toronto)政府办的日托,8个孩子一个老师,条件很好,但收费也高,反而是低收入家庭,享受政府托儿补贴的的孩子才去得起。 10月上旬,我转了几家幼儿园,填表申请孩子入园,并申请了政府福利的幼儿园津贴。 政府托儿服务津贴是给父母均有全日制工作或学习的孩子入幼儿园的补贴。 现在我在CBC全日工作,D继续全日上英语课,符合申请条件。 上星期,我到多伦多政府大楼10层儿童服务处,去申请这项津贴(地址:Children’s Services Division 10thFL, METRO HALL, 55JOHN ST.)带去的材料有护照、签证、社会保险卡(SIN卡)、父母双方全日制工作或学习的证明信、父母双方收入证明或上一年的报税单、全部的银行帐号及每个帐号最近的存款余额证明(存折或Statement月底由银行寄来的一月存取款细目单)和交房租证明。 父母双方必须出席,由政府公务员面试。…
朋友们,你们好: 打工指的是活重、钱少、不稳定、没福利的工作。 我很幸运地来加拿大66天便得到了正式的工作。 遗憾的是,我没有去打工的经历,上这个留学生的必修课了。 下面介绍的是国内来的其他朋友的打工情况。 所谓出国后情况越来越好是指刚来第一天,担心落脚问题,然后是找房子,一个多月后,都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安心多了。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 AB老师夫妇:A先生,40多岁,大夫。 B女士,实验室工作。 A先生在日本6年,B女士去2年。 无法解决身份问题,9月底移民来加。 A先生在日本不能正式从医,只好干护士。 B女士在游戏机店看门,打扫卫生。 A先生告诫我们要彻底忘掉你是医生。 事实上,在餐馆切鸡和在手术台上切人,没什么区别。 他们小有积蓄,来这里买下一个小杂货铺,卖一般食品,水果等。 孩子上中学。 CD老师夫妇:45岁以上,国内博士,某大学副教授,电子专业。 C先生4年前自费留学来加拿大,后到一家电子工厂工作,业余时间,在家修电器。 D女士来加2年,在衣厂工作,每月多则可挣两千元,少则可挣一千元。 她说,来这后就没停过一天手。 天天干活,开始时心里不平衡,回来看到身边的、年轻的学士、硕士也一样地和广东、福建偷渡来的农民一样干活,心里就平衡多了。 他们的孩子在国内读书,他们要挣钱供孩子来读书。 C先生在洋人工厂工作,福利包括全家人买药钱的80%、看牙、两年配一副眼镜。 EF夫妇:E先生,某大学副教授。 来加3天后,到中国城中国餐馆干烧烤工。 每天10小时,每周六天,管两顿饭,每月收入一千挂零。 F,在衣厂工作,先从车衣工干起,计件工,每天收入从几元到几十元,一般三、四十元。 后来熨衣服,计时,6.85元/小时。 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十小时以上,最长干过16小时。 她的衣厂15台车,老板夫妇也一起干,一般都干到夜里12点、1点,早上来的晚些,比工人干得还多。 早上一大早,他们来不了,还打电话问一下谁没来。 计件工虽说干多长时间可以自定,但干得少了,机器闲着,老板的脸就会拉长。 所以至少工作10小时。 工作慢一点,老板也会变脸。 一同干的农民们都很知足,广东农民还合伙欺负讲普通话的,比如,把难做的活给你做,不断地换花样,刚熟悉一个,又换花样了,甚至偷偷倒掉别人带来的午饭。 EF老师的孩子上中学。 GH夫妇:30多岁,硕士。 G先生好不容易在一个超级市场找了一个夜间上货的工作,每天9小时,7元/小时。 4周才让他工作了14天,因英语差被开除。…
朋友们:您们好! 来到大多市(Metro Toronto)已近一周。 国内亲友们都急切地想知道我们的情况,在此一并写信,打印后分寄。 9月7日早上9:30分,“昌河”微型面包车载着我们一家和送行的朋友一家六口奔首都机常10:40到达。 国际出发大厅人山人海,混乱不堪,比火车站更乱更挤。 两辆租来的手推车,满满地装着大小九个纸箱—-200公斤行李。 挥泪与朋友告别。 第一道关口是海关。 一个海官员坐在桌子后面,低着头并不理会桌前走动的人们。 我主动上前报关,讲明是移民出境。 他问有无带回的摄像机等,我回答没有。 他挥手放行。 护照也不看,章也不用盖。 接下来是到航空公司交运行李。 交运行李通过X-光机,帖上封签。 手提行李则不用。 大箱子一件件放到传送带上,一件手提行李也交上去了。 航空公司并没有按规定检查行李尺寸、重量和件数尽管我的行李附合以上各种规定。 领登机牌时,我要了一个靠窗的坐位,以免影响临座。 第二道关口是边防检查。 因我们有去香港的经验,知道这可是个大关。 在九龙海关出境时,边防武警正襟危坐,目光犀利。 这时,你若心跳不正常的话,他马上会看出来。 正在我们用气功调节心跳和呼吸时,轮到我过关了。 出示护照、签证。 他抬起眼对了一下照片。 盖上出境章就算完事了。 刚刚填的出境卡、预先准备的外汇携带证明和定居证明全都没用。 三人出关,不到五分钟。 而在九龙,一个人就不止五分钟。 (插一句,我的儿子王昕现在拿起电话来说:“喂,爷爷,我在玩玩具呢,我在撞车呢。 我因为不困,妈妈在睡觉呢,我等会儿就去。 ”他回过头来对我讲,“我给爷爷打电话呢。 ”现在是早上6:10,王昕一直倒不过时差来,4:15分就醒了,吃了一碗米饭就玩开了,我只好陪他。 王昕又过来问我,“刚才是谁呀?”(可能是电信局的什么声音)他又接着说“可能是远方的爷爷吧。 ”写到这里我满眼是泪!)(十几分钟后,缓解情绪后接着写。 ) 仅仅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出境了。 在候机厅,我什么也没想,我只知道,我在旅行。…
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的题目是“穷人”。 谁都不愿当穷人,可事实上当你不得不降低生活标准,节衣缩食地生活,你的思维方式也就跟着起了变化。 来到加拿大,我们首先面临的生活费用的巨大支出和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的双重压力。 尽管对于当地人来讲,食品和日常用品都很便宜。 但我们总是习惯于折合成人民币来考虑。 价格一旦乘以六,再用国内的消费习惯来看,真是贵得厉害。 我们在超市里买东西的原则就是在许多种同样的商品中,挑单价最低的买。 C家住在中国城附近,四处转转,找最便宜的东西或下午快收摊时买菜、水果等。 在最初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的话题是找到了什么最便宜的东西,接下来是发了多少求职信或传真。 后来,我们都有了自行车,我每星期六都出去捡东西,从街上回来,不走大路,专从居民区小街穿。 回来之后,大家打招呼的话变成:“嗨,今天又捡到什么了?” 我们到这里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捡东西的生涯。 我们租的是两间空房子,只有房东不用的一张单人床。 大房子里有一个双人床垫。 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家俱。 第二天我们两家到附近转转,没走多远,就发现一家的小院子里放着一个双人床垫,显然是仍掉的。 Q当即要和我抬回去。 诸位:虽然我在国内,也就是当时的几天前,我还听到过有关在国外捡东西的趣闻,但这个完好的,只是有点旧的床垫突然真的出现在你面前,并要我把它搬回去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知道是没有捡这么好的东西的习惯,还是碍于面子。 但的确是没有床用,这个床垫又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我只好答应,抬吧。 自我打趣着,说笑着,把它抬了回来。 又过了一天才铺上床单用。 谁知这一用,就尝到了捡东西的甜头。 从此一发不可收,很快就捡起来了:三辆自行车、三台电视机(两台是坏的,再后来遇到电视机根本就不去看它)、一台洗衣机(坏的,房东也不让用洗衣机),又捡到两个双人床垫,电话机,工作台灯,四把折叠椅,儿童自行车和小小孩的塑料自行车,数把椅子,(后来捡到好的,就把前面捡到的不太好的扔掉),两个大行李箱,两个小行李箱,一个公文箱,两个女用皮包,三个平底煎锅,自行车儿童座,细瓷茶杯,玻璃杯,计算器,玩具,衣架,电熨斗熨衣板,不锈钢锅,体重称,桌子,新的布料……反正你打算买的都能捡到。 当然这些东西都多少有些旧或有点残损,比如自行车,车架,两个轮子,车把,脚踏这几个主要部件都在,可内胎可能不好,链子长时间不用已锈死,拨链器也锈死,闸线锈死。 要去买这些零件可就太不上算了,动辄几块钱。 好在我带了十分齐备的工具,拿上钳子,改锥,活扳手三样,上街去,看到锁着的、很旧的或已被偷去了轮子之类主要部件的自行车,你尽管按需去拆。 到商店里买来润滑油,三辆自行车就这样组装出来了。 当然,这只是我这样没有工作,又有修车技术的人才会去干。 捡车子,拆零件,修好,少说也要三天时间,而有固定工作的人,一、两天的工资就可已买一辆新车。 一般的山地车100~250元,好的要500~600元。 捡东西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收垃圾的日子。 别人扔掉的东西最常见的是床垫和椅子,这可能和这里人的块头大有关。 我们捡的旧电视机,拿回来一看,好的!20”松下彩电,只是太旧。 遥控器当然没有,选频道还是旋转式的,叭嗒叭嗒地转,显象管老化了颜色不正。 第二个途径是有人收拾房子,整理出长年不用的东西扔掉。 第三个途径是那些搬家的人,要把房子清理干净。 如时间富裕,可用Yard Sale(院内销售)方式卖掉。 也有人直接扔掉或让过路人进屋去随便拿。…
亲友们,你们好。 让我接着上封信,继续写下去。 到这里来,一个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工作了,目前,这里的失业率是8%,这是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在地铁站里有一则快餐店广告,上面写着,我们不能帮你尽快找到工作,却可以让您现在不饿。 可见找工作是一个日常性的话题。 B夫妇来了,就急着打工挣钱。 他们查各种报纸,打电话、发传真,绝大多数石沉大海,也有个别写来了拒绝信,几个来电话要面试,他们往往步行几十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去应试。 B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推销中国产的小礼物等廉价产品,早晨7点多钟,到公司集合由一个人讲演,大致是公司的业绩及推销术。 要让人买下你已经有的东西,尽管东西质量极差,靠价低的优势,5元3个。 中午公司开面包车,送7~8个人上高速路走一个多小时,然后每二人一组分头行动,每人背一个1米多长,50cm见方的大包,沉掂掂的。 挨门去问。 干到晚上,分钱,再开一个多小时车回大多市,各人回家。 头两天,B卖出的很少,公司给补贴了一些,挣了$35元和$30元,后来又有一天,B自己卖出的多了,没要公司补贴,挣了$25元,这种当天分钱是最好的了。 C找到的工作也类似,挨门推销煤气,广告上写着每小时挣多少元。 每天也是先坐一两个小时车,一天下来,卖了三、四家,多的能卖十多家,公司讲每天要卖二十一家以后,才按小时算工钱,而且是干满一个月才付,这样一来,谁也干不了一个月。 所以,公司天天做广告招人,每个人都干不了几天就走,大家都白干。 后来,B看穿了,这么干不行。 还得发挥专业的优势。 他们以前到多伦多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人事部门查用人信息(Human Resource�管招人),按信息发传真,递上自己的简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发出上百个传真了,永远是客客气气的拒绝。 这才明白了,自己和这里当地人比,实在没有优势,��工作经历、语言、人际关系等等。 前几天,他们又换了一种办法,根据大学或医院的介绍,这种介绍十分详尽,甚至列出每个主持研究人员的姓名和照片,和每个正式工作人员的姓名,及他们的研究内容及资金等等情况。 主持研究的教授可以到医院或政府申请经费,自己聘工作人员,招几个人,付多少钱,全由教授自己决定。 安省规定的最低工资是$6.85元/小时,但教授常常招学生,可以少付工资,这样的话,用人量很大,却不会到Human Resource去招人。 B昨天就找到了这么一个教授,现在还不知情况怎样,据说工资年薪只有一万多元。 E,去洋人餐馆应聘女招待,一个职位十几个人去应聘,看这样子她也不会被聘上,只好回家抱着被子哭。 E想得太天真了,期望又高,他们以为,白领工作找不到,餐馆工这一必修课总能上吧。 要知道,白人、黑人等等,也有许多人文化程度很低,他们只能干不要文化的工作,面试时一开口,就把初来的新移民比下去了。 街上看到的筑路、建筑、擦高层建筑外墙玻璃、收垃圾等粗笨工作,差不多全是白人,连黑人都很少。 据说是这类工作工资很高,工会组织的势力又大,老板招什么人,工会会有影响。 F在国内博士毕业,自己联系访问学者到美国。 一年半了,在美解决不了身份问题,只好移民加国,来这里三个多月了,还没找到工作。 G夫妇及孩子,在德国7年了,解决不了身份问题,移民来加国。 我也发了十多份传真,给各个电视公司,也收到了一封拒绝信。 多数都无回音。 有一次,直接闯入某电视广播公司,恰好技术主管有空,接待了我。 他先问我是如何找去的,为什么不预约,我赶紧回答,才来两周情况不熟,不懂规矩,查了电话就来了。 他又问我一些电视和广播、发射的一些专门术语告诉我,他是从巴基斯坦某电视台来的,他们的节目正播着广东话节目,问我懂不懂,告诉我,手写的简历不行,得正规、漂亮些,然后,不大客气地送我出来。 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因为到现在为止,这是唯一的技术主管和我直接谈话。…
1、面试 与朋友们比较起来我还是很顺利的。 去年4月初带孩子来到渥太华探亲,一个月后拿到工作许可证开始找工作。 前后共发出9封resume,得到两个半面试,第一次是5月份一个电视台的面试,因口语太差无法交流而失败,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和老外谈话。 后来发信就在coverletter里直接说外语不好技术好,7月份收到一电子公司的面试通知和一个位于易略魁的电视设备制造公司的意向,7月28号我去了那家位于渥太华大西郊的电子公司。 开始一看面试现场挺紧张的,有正总,两个副总,人事主管,部门的主管(都是后来知道的),不过出奇地顺利,老板见我英语说不利索,索性把公司里另一个中国人拉来做翻译,他们招的只是个电子技术员,老板翻看了我以前设计的各种产品图纸和发表的文章,谈了一会儿问我下周能否来上班——我就得到了我到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工作背景:在工厂三年,在民办电子公司产品开发两年,寻呼台两年,电视台五年,都是电子专业。 2、工作 2001年7月30日,周一,我第一天上班。 安排我在PCB生产线上焊接装配板子,车间主管不放心我这个“新手”,过来教我如何做并问我一些技术问题,只要我能听懂就能回答出来,听不懂的在纸上划也能回答出来,做出来的板子没有错误但有问题,一些标准和国内不一样,我借了一些资料回家仔细研究。 公司环境很好,人文环境也不错,所有人不管职务高低都直呼其名。 每天8小时,弹性工作制,最晚9点到,最早4点走,自便。 刚过一周,新产品部的一个叫乔治的把我要了去,他就是我现在的supervisor。 所有的产品出厂前,都须他在bind(文件夹)上签字。 做新产品测试和试装。 我非常满意这个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休息时间(coffee break)只要我手里有活儿很少休息。 做事仔细,很少出差错,当然我知道出了问题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 一个新产品出来,还要设计制作一些相关的测试仪器模拟负载等等,我喜欢捣鼓这些东西,在国内时家里就专有一间小屋是我的实验室(在coverletter里我就提到这一点以及我在家做的东西,如电源,对讲机,遥感开关等等)。 我高兴的是公司里电子器件如此丰富,可以任意使用,我的各种设想通过实验都能实现,前后我做出来近二十套测试设备,大的有测试台,小的我把十二个阻容及半导体器件装到一个小插头里面,可以很方便地测试某个板子内部功能。 我也有头疼的问题,就是语言沟通,头几天基本上一句话都听不懂,(欧洲人口音重),,听不懂老反复地问也显的自己无能,挺紧张的,我喜欢低头干活儿,就怕冷不丁过来一个人给你安排个任务,等人走了我还楞了半天不知道要我干什么,好在人都很友善,特别是我的supervisor,知道你语言不行就放慢语速或在纸上画图给你。 我的专业词汇还可以,多亏了头三个月无业时从渥太华大学借了不少(简单的)专业书来看,熟悉了一些英语叫法,如heatsink(散热器),potentialmeter (电位器)ruggedise(固化)coating(涂膜)potting(浇灌封装)等等,上班三个月后听力大大好转,因为互相都熟悉了,接触的也就这么多东西。 再是公司里的技术并不是十分先进,在国内的经验和知识在这里应用绰绰有余,但他们的工艺很先进,干什么都有专用的工具,有很多特殊工艺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比如coating,把整个线路板用一种化学品喷涂一遍再固化,把板子丢到水里照样工作,想当年我搞了个温控表为通过检验局的高温高湿测试颇费周折,现在简单喷一下就妥了。 我还解决了不少产品中出现的问题,一天有一批重要产品等着shipping(发货),结果老化测试时数码管显示漂移,老总急了,所有人都紧张,几个老工程师都过来troubleshooting(诊断),我也害怕,因为我调试了其中一快板子,问题是这些线路板板采用好几年都好好的,我颤抖着检查图纸,终于发现了问题,根据我以前做温控仪器的经验,板子的某些部分应采用热稳定性好的精密电阻,我用热风枪果然找到了那几个电阻,一换就没问题了,至于这次为何出现漂移而以前没事,是因为这次是用新机壳,把驱动板移动了位置,而新位置偏偏靠近一个发热器件,此后再生产按我的建议修改了。 老板虽没对我多说什么,但我明显感觉自己的位置稳固了,我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承认–我有了修改产品图纸的权利。 其它还有不少故事(以后谈)。 去年圣诞节放假的前一天,公司每个人都得到一个信封,我的信封多了一份我期盼已久的东西——给我永久职位的通知。 三个月试用期满的时候我多次问乔治我的工作问题,他总是笑对我说,“Great one, you do a nice job, don’t warry anything” 原来公司是当成圣诞礼物送给我,让我担心了好久。 乔治问我是愿意去设计组还是继续跟他干测试,鉴于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对新地方的不安及乔治的善良,我毫不犹豫选择继续。…
找工作如果不够勇敢,怎能够胜人一筹? 有一天,某大出版集团的大老板收到一封信,该信是一位求职者写给他的,信上写着“你不请我是你的损失”。 于是,大老板决定要见一见他。 且不说这位求职勇士的面试结果如何,但他已胜过其他数百位循规蹈矩的求职者,获得一个难得的面试机会。 找工作如果不够勇敢,怎能够胜人一筹? 最重要的是你不怕“面懵”,兼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Richard N. Bolles在《求职圣经》一书介绍了5项最有效的求职法: 1.创意求职法 成功率:86% 特点:找出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知识,向有兴趣的公司查询空缺情况前,设法拜会公司的决策人。 愈不用广告招聘人手的公司,竞争对手愈少,如得到雇主垂青,对方可能为你度身订造一个职位。 2.直接找公司的负责人 成功率:47% 特点:连事前研究也省了,只要从黄页分类的目录找出有兴趣的雇主,直接去公司找,争取会面机会,但有可能要锲而不舍花上几星期,甚至更多时间, 对方才肯见面。 3.找朋友介绍 成功率:34% 特点:尽量请教认识的每位朋友,知否哪里正有空缺。 4.找亲戚介绍 成功率:27% 特点:如上述一样,向亲戚打探各路的工作机会,这样可扩大找工作的网络,一下子可能多了几十对耳目替你寻工。 要更有效的办法是,事前便给亲戚朋友一些较详细资料,例如你要求的工作类别,个人专长等。 5.利用母校就业辅导中心 成功率:21% 特点:就业辅导中心的就业资讯,职位空缺,甚至是一些工具书也可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