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加拿大招聘人才重工作经验

说起加拿大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就业准备工作,在概念与内容上和国内都不完全相同。 前不久,记者访问了在渥太华大学读四年级的艾丽丝,她说,加拿大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选的专业好,成绩好,学校就会把你推荐给就业市场,有时还会有职业公司找上门来为你安排工作;如果专业比较冷门,学习成绩再差一些,毕业找工作就比较困难。 艾丽丝学的是商业与计算机专业,没等毕业,就有数家公司前来与她联系,希望她毕业后到他们的公司就职。 艾丽丝说:“在学习期间,学校鼓励我们利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由于我的成绩比较好,学校就主动向政府部门推荐,我曾在国防部实习4个月,一年后又在议会分两次实习8个月。 ” 一个应届加拿大大学毕业生,如果学的是化工、生物、建筑等冷门,就不容易找到工作;相反,计算机软件这一热门专业,却不太强调学历,而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 但不管学什么专业,他们都不必像中国大学生那样去考驾照、托福一类的资格证书,因为这里几乎人人都会开车。 大学毕业一般都会英法两种语言。 相反,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多参加社会活动,如何多做义务工作,多取得工作经验。 渥太华卡尔顿大学毕业生陈小钢移民加拿大10多年了,至今仍无固定工作。 他说,我在国内学的是有机化学专业,来这里没舍得改行,但没想到专业水平越高,越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虽然我有汽车驾照、英语托福等各类证书,但雇主往往一听我的外国口音,就不看也不问那些辛辛苦苦得来的证书,他们只问我干过什么,有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 你想,我没找到工作,何谈工作经验?恶性循环的结果逼得我42岁改行学计算机专业,而今只好迈步“从头越”了。 加拿大经济结构正向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化,就业市场里只有信息专业比较好找工作。 作为外来移民,仅有大学文凭还不够,英语要相当好才行,如果你懂英语、法语,再加上汉语或广东话,“多语人才”更会成为抢手的“奇货”,不但工作好找,待遇还相当高。 如果你有经验、会外语,再加上好的推荐信,那么不用什么证书,也能找到好工作。 所谓好推荐信,一般是指大公司、政府部门、知名人士或国会议员签名的私人推荐信,因为他们会从自身信誉考虑,绝不会向用人部门推荐“庸才”。 如果你只有在“麦当劳”打工的推荐信,那么到餐馆打工,也许还会起些作用。

加拿大人的业余生活

加拿大是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最腐朽的生活方式和娱乐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呢?我们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在加拿大最”资本主义”的娱乐方式就要算赌场和脱衣舞厅了。 在加拿大是不可以随便设赌场的,一级一级政府批,很复杂。 多伦多没有赌场,或者驾车40分钟去北面的拉玛赌场,或1个半小时去大瀑布赌常这些赌场也不是我们想像中的旧社会那种阴暗低档的去处,通常都金碧辉煌,极为华丽。 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赌具,最多的是老虎机。 多数人去赌场玩是散心,赢钱输钱没关系。 但也有个别职业赌徒,天天去赌场”上班”。 玩到倾家荡产的是极少数。 这类赌场大赚其钱。 当然,他们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收也多得惊人,往往成了当地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脱衣舞厅多数设在繁华地区,也不是随便设立的。 在开设之前往往政府要专门征求附近居民的民意,如大家反对则没戏,这类舞厅都不收门票,只要你进去买个啤酒或饮料即可。 台上一个接一个舞女在表演,衣服一件一件地脱下来,直至一丝不挂。 另外花上10块钱,她可以到你面前专为你一人表演,离你的距离近到可怕的程度。 那里的规矩是只许看不许碰,人们无一例外地遵守这一规矩,所以秩序井然。 这些舞女多数都有其它职业,如学生、秘书等。 到此跳舞是为增加收入。 她们并不是妓女。 在加拿大,卖淫是违法的。 在某些国家专为卖淫设立的”红灯区”在加拿大是不存在的。 因此,加拿大还是比较保守的。 例如欧洲、美国早已存在多年的”裸体海滩”,在加拿在议会经过了多年的辩论,今年5月刚获批准,而且只能建在远离人群的一个岛上。 所以,我感觉,比起一些其它国家来,加拿大人是比较老实的,”阴暗”程度并不严重。 例如吸毒问题远没有美国等国严重。 此次回国,我深深被中国的吸毒现象之严重所震惊。 好了,下面谈谈中国新移民在加拿大的业余生活吧。 初到加拿大的新移民,一般来说业余生活是比较单调的。 原因是他们整天不得不为生存奔波,忙于熟悉环境,寻找工作,提高英语。 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玩,去享受生活。 当然,由于收入不稳定,经济也是个原因。 通常是在家里有一个人有了稳定工作后,生活就安定了,人们开始花越来越多的钱和时间去丰富业余生活。 中国人的业余生活和享受方式明显不同于加拿大本国人。 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吃都是最主要的。 在加拿大也不例外,中餐馆到处都是,多数是广东菜馆,也有什么”福州楼”、”北京楼”的,但都不正宗。 下馆子,成了中国人的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会朋友,在那里消磨时光。 费用不多,通常三口人30多元就吃的不错了。 中国人的另一类业余生活是互访。 到了加拿大以后,人们都会很快结识一些新朋友。 大家在业余时间经常聚聚,或在某人家开个Party,或结伙一起出游。 这是人们结交新友,获取信息,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在异国他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非常可贵的。…

初来加拿大小记

初来加拿大时我十五岁。 虽然在此之前已在美国住过三年了,刚进入这个文化经济各方面都与美国颇为相似的国家,心中仍然充满新鲜感。 未来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所知道的仅有 1)为中国人民救死扶伤的英雄白求恩是加拿大人;2)刚看过的一部很喜欢的电影《Anne of Green Gable》里的故事发生在加拿大一个叫作 Prince Edward Island 的地方。 出于这两个印象,尤其后一个,我对这个陌生的国家还挺有好感。 《Anne of Green Gable》里的优美的风光,宁静的生活和纯朴浓厚的人情使我沉湎在醉人的幻想里,虽然影片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却仍不禁把 Canada 这个名字和绿绿的田野,白色的风车,高顶的粮仓,浪漫的气息,诗意的情调,和像 Anne 那样充满kind red spirits 的女孩联系起来。 所以那个夏天,听说爸妈将带我去加拿大生活,就兴奋起来。 在八月的一天,将住了三年的繁华城市抛在身后,先飞往密西根停留了几日,然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来到了大瀑布彼岸的加拿大。 进入加拿大的第一个印象是这里人说话好象比一界之隔的美国人有耐性,口音比较正规,不像美国人语调中似乎总带有一些美国式的随便活泼的特色。 加方一位女官员向我们问话时,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礼貌的笑容,不同于美国官员比较严肃的表情,回想起来,这大约和两国的文化习惯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移民政策上,加拿大不似美国那么谨慎而已。 开车驶往爸妈计划安家的地方——London(伦敦)市,一路上视野非常辽阔,望不尽头的田野像一卷淡绿的画顺着高速公路两边延续不绝,上面偶有几座颜色鲜明的农舍,像是童话里的房屋,显得十分可爱。 相比N.Y.附近高速公路两边常见的茂密的丛林,我更喜欢这无边无际的景色。 面对它,可以引发关于田园生活的遐思,不过看久了,车窗外的景色也有些单调,仍然比不上《AnneofGreenGable》的多彩的画面,有人把London市誉为“花园城”,我们去的时侯却没有见到很多鲜花。 这里没有什么摩天大楼,是一个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城市。 最出名的是市内的一所大学,WesternUniversity,以商科的人材培训闻名全国。 这个大学的校舍相当漂亮,颇有点现代派与复古色彩结合的风味。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数市中心(downtown),街道很窄,人行道铺着红砖,每隔一段距离,铁铸的灯柱上挂着花盆,地上也摆着载满花的木盆。 夜晚,走在那里,来往熙攘的车辆发出的灯光与路灯汇织在一起,洒在行人身上,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而在纽约,我是不喜欢走在夜晚的市中心的,那些高楼大厦,那些宽阔的街道,使我感到一种压迫而又荒凉的气氛。 后来我去了一些London附近的城镇,发现每个地方的downtown都颇为相似,不知是不是加拿大一市容特点。 这里的商店种类和美国差不多,只是许多大百货公司和连锁餐馆的名字换了一批。 我发现这里有一种食物特别多,便是fish&chips,也许因为加拿大海产丰富的缘故吧,用肥美的海鱼肉做的炸鱼块和炸薯条在一起吃和汉堡炸薯条一样的受欢迎。 来加拿大的第一晚,我们在餐馆吃的就是这种东西,价钱不算贵,吃得也挺饱,可是吃了几回,就腻了。…

中国移民加拿大生存报告鲤鱼跳龙门

跳过龙门才成龙 有个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说是在滔滔的黄河上,有一道龙门,这道龙门每隔多少年才出现一次。 无数的黄河鲤鱼,经过千辛万苦地攀游,聚集在龙门要出现的地方,日日夜夜地等啊,等啊,当龙门一现,它们将拼命一跃,跳过龙门去——成为那翱翔九霄、呼风唤雨的神龙。 忽然有一天,那是1995年的某一天,那些毕业于中国大陆名牌高校的才俊们,恍然发现一道龙门横置眼前,他们可以自由地向加拿大移民局申请移民加拿大了,到这片北美新大陆去开创梦一般的新生活! 春江水暖鸭先知 根据中加两国政府于1994年底达成的协议,凡是符合加拿大移民局移民标准的中国大陆人士,无论身在何处,均可向加拿大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被批准者即可获得加拿大移民局的入境签证,进入加拿大,成为合法的加拿大永久居民。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一信息的最先获得者并非身处大陆,消息闭塞的中国大陆普通百姓,而是在欧美和世界其它国家长期工作和留学的大陆各类人士,尤其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大陆海外留学生。 他们是最先看到龙门出现的幸运鲤鱼。 根据中国政府与各接受中国留学生国家政府达成的双边协议,凡是留学生,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国服务一定年限,留学所在国不得给这些人士提供居留或工作许可。 这些人士都已在海外各国生活、学习或工作了多年,适应了欧美生活方式。 但是由于欧美和其它所在国的绿卡十分难拿,又有中国政府与各留学国政府签订的双边协议,所以,在获得以技术移民资格申请移民加拿大这一信息后,纷纷率先移居加拿大,同时把信息迅速反馈回大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于是,移民加拿大从1996年后在中国大陆迅速变得异常火热起来。 数十家加拿大移民公司在大陆各地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上连篇累牍,大登广告,热火宣传移民加拿大的种种好处。 随手翻开一份前几年的《北京青年报》,便会赫然发现,仅在该报当天两个版面的报缝里,在仅有的十几条小广告中,有一多半是移民公司的广告。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大国际出境航空港的离境大厅里,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感人场面:在飞往加拿大温哥华或多伦多的每一次国际航班起飞前,移民加拿大的大陆人士,与前来送行的亲友们,团团相围,依依惜别。 他们不少人都泪眼晶莹,脸上又充满自豪感,他们即将美梦成真! 汇流中国大陆精英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大陆精英都愿意移民,但是能以专业技能或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成功移民加拿大或其它国家者,绝大多数可称精英。 以笔者熟悉的最近三年移民加拿大的一批深圳人士为例,他们当中有身价百万千万的成功企业家,有银行的副行长,有大型电子厂的技术副厂长,有成功开业的律师,也有外资银行的部门经理,更多的是著名外资企业业务骨干或国内著名企业技术专才。 他们大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学历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专业包括电子通讯,财会金融,机械建筑、工商管理等等,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时间一般都在五年到十年之间,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房子,汽车,月收入至少都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有些人甚至达到两三万元人民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乘坐豪华波音或空中巴士,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已经成龙的鲤鱼们,似乎已顿时成为加拿大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人才或企业家,置身于加拿大政府希望吸纳的世界精英行列。 精英们为什么沉默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大陆精英们移民加拿大后,除在最初几个星期里会给亲友们写写信或打打电话发发伊妹儿,浮光掠影或高谈阔论地向亲友们报告一些初到加拿大的新鲜见闻外,面对太平洋东岸亲友们的热情询问和呼唤,西岸大都报以沉默。 沉默实际上成为加拿大新移民最多的选择。 这段沉默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很难说,有的几个月,更多的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而这些人士的大陆亲友们,在与邻居同事朋友聊天,谈起自己的亲友近况时,往往并没有什么眉飞色舞的表情,也少见得意忘形地大谈成功故事,更多的是,欲言又止,神情凝重。 那边为什么要沉默?这边为什么会神情凝重?已经身在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精英们,他们在加拿大那片自由的土地上到底闯荡得怎么样?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温哥华,来看看一幅幅中国大陆新移民在加拿大这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真实画面。

激情绽放的加拿大节日

1.世界浴盆冠军赛(NanaimoMarine Festival) 每年七月从B.C省的纳奈摩(Nanaimo)到温哥华举行的世界浴盆冠军赛。 这场疯狂的比赛横越了乔治海峡,若非亲眼目睹,委实难以想像其狂热景况。 2.克仑代克节(Klondike Days) 亚伯达省的艾德蒙顿。 每年七月克仑代克城借以最多彩多姿之一的艺术作品,来庆祝克仑代克淘金潮中的点点滴滴。 遍及小镇的建筑物都将隐役于19世纪风格的店面中。 欢迎您穿着1890年代的服装参加大游行、吃薄煎早餐、街舞表演以及河上泛舟大赛。 3.卡加立牛仔竞技大赛(Calgary Exhibition and Stampede) 亚伯达省的卡加立。 这场予人深刻印象的为期10天的竞赛活动在每年七月举办,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最激烈的竞技赛。 整座城市充斥着牛仔装束的人们,热闹的聚会、喧哗的呼喊以及街舞表演。 4.十月德国文化节(0ktoberfest) 德国文化节每年秋季在安大略省的 Kitchener-Water举行。 这场庆祝地区性的德国文化节将持续9天,节日里人们可以大啖腊肠、德国

加拿大新移民最喜爱的城市为哪里?

据加拿大权威部门一份报告显示,在加的新移民最喜欢的城市中,多伦多名列第一,吸引了八万三千二百六十七人,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九;温哥华第二,为二万七千七百八十五人,占百分之十四点六;满地为第三,二万三千五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十二点四;卡加利第四,六千七百四十九人,占百分之三点六。 该报告还显示,联邦政府去年预定的移民配额是二十万至二十二万五千 人,但实际批准的只有十八万九千八百一十六人,连底线都没达到。 前年得以进入加拿大的新移民更少,只有十七万四千一百五十九人。 谈及原因,公民暨移民部助理部长乔安·阿金森表示,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不可避免,但移民部本身的作业和移民来源国的变化也应列入考虑。 在移民来源分配上,来自亚太地区的移民依然超过百分之五十。 去年来自亚太地区的移民共九万六千三百七十名,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一,其中,中国名列第一,为二万九千零九十五名,占百分之十五点三强;印度第二,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五名,占百分之九点二;巴基斯坦第三,九千二百八十五名,占百分之四点九。 在移民学历方面,去年移民中接近百分之三十的人拥有学士学位,但也有不少连英(法)语都不会讲。 移民律师塞基欧·卡拉斯说:“我为那些学识、技能不足的新移民担心,在这新经济时代,他们将远远落后于他人;对加拿大来说,他们人数众多,也可能形成社会问题。 ” 加拿大历史上批准移民最多的一年是一九一三年,有四十万又八百七十人。 至于今年的目标则与去年一样,是二十万至二十二万五千人。 助理部长阿金森表示,根据目前情况,有希望能达到最低目标

在蒙特利尔去那里结交朋友

1、Thursday’s 酒吧 著名的单身酒吧,有迪斯科和餐厅。 Add:1449 Crescent St.Tel:(514) 288-5656 2、Sir Winston Churchill Pub 1967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时建在优雅的Crescent街的第一家酒吧,酒吧、餐厅、 台球室、舞厅,历经蒙特利尔四十年沧桑变化,木制的装饰、精致的壁灯、早期名人的画像,始终是各阶层人士休闲的好地方。 Add:1459 Crescent St, Montreal;Tel:(514) 288-3814 3、书店 4、地铁站 5、Winnie’s 酒吧 与著名的 Winston Churchill酒吧在同一楼,安静的气氛,可口的食物, 雪茄弥漫的香味,令人陶醉。 Add:1455 Crescent St.Montreal;Tel:(514) 288-0623 6、Museum of Fine Arts 魁省历史最悠久、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集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多种艺术作品。 Add:1379 Sherbrooke St W, Montreal;Tel:(514)…

华谘处资讯热线内容增新方便新移民使用

华人谘询社区服务处(华谘处)提供的廿四小时社区服务热线电话,今年重整资讯,方便新移民及海外人士查询。 该热线除了得到联邦政府的拨款资助外,今年更获得赞助商捐款支持。 该会昨天假万锦市城市广场举行新移民的资讯展览,并且进行多项的表演活动。 华谘处副会长谭北鸿作代表从加拿大汇丰银行亚太业务总监李景旋手中接受一万五千元的捐款;该笔款项将会是用于社区热线电话为期一年的经费。 这条热线已经使用了十年,每月平均超过三千次来电查询。 去年获得新的资源,于今年重整资讯内容。 该会行政总监梅伟思说,新加入的内容包括了新移民的计分方法及担保移民的条件等,现时资料长达四千分钟。 市民不仅可以拨电查询,并可以在互联网网上听到及看到有关内容。 同时,该热线提供五种语言服务,分别是普通话(国语)、粤语、英语、泰米尔及俄语。 梅伟思解释,该热线提供泰米尔语,其中的原因是该个族裔不太主动前往中心寻求服务,电话查询较为适合他们使用;而居住于多伦多的俄裔人士也不少,同样需要这类热线服务;至于印裔及菲律宾裔,由于他们本身有英语背景,也能使用这项服务。 梅伟思透露,将来有新的资源,热线电话会率先设立韩语及西班牙语服务。 另外,该会于年底时印制八千本新移民手册,内文为中文简体字,免费派发给中国大陆新移民。 该会欢迎各界就该手册内容提供意见,可致电:416.292.7510,内线109留言。 廿四小时社区服务热线电话:416.292.2832,互联网网址:www.cicscanada.com。 (陆翠霞)

加国大陆留加学生超越三万大关

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大陆前来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总人数,已达到了3万人的关卡,占了大陆全部 46 万留学生的 6.5% 左右。 据中国大陆人事部官员透露,目前大陆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 46 万人,分布在全球至少 103 个国家和地区。 而根据香港媒体引述的相关统计,大陆学生以留学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居多,估计目前在美国留学生近五万人,英国约四万人;留学加拿大的,则已达到了叁万人左右,和德国相若。 相关统计又显示,政府每年公派留学人员两千人左右,因此大多数留学生都是自费出国。 以每名留学生每年花费逾 10 万元人民币计算,46 万留学生每年的花费至少 460 亿元以上。 加拿大的大学近年也相当积极,尝试吸引这一批在留学热潮下纷纷出洋求学的学子。 另有消息显示,这群庞大的留学大军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出国以自费为主。 濒临太平洋而有地缘之利的大温哥华地区,是小留学生喜受的留学地点之一。 不过,有大陆专家指出,近几年来大陆人投入外国学校的钱就像打开闸门的水,源源不断,造成每年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外逃」。 这些专家认为,留学生巨额的留学开支加上一些隐性消费,已对大陆造成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

新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的方法

新移民步入加拿大,最关心的就是找工作的问题了。 但人们也都知道,对新移民来说找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相对”好”一些的工作。 当然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难,找工作还是需要一些小窍门的。 以下列出几种供大家参考: 朋友之间的互相推荐和介绍 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公司招聘新员工当然是公司内部人先知道,如果有内部朋友自然会很有利。 而且在加拿大公司在有职务空缺时,往往也希望由公司员工推荐。 如果你得到了这个招聘信息,又有朋友的推荐,那么成功率就要高得多了,因为竞争的人很少,又有一层推荐,会让雇主减少一些不了解的顾虑。 因此新移民一定要想办法去多结交朋友,这样就可以比别人获得更新的信息、有更多渠道和机会。 自我推销在加拿大有种说法叫COLDCALL,ColdCall就是直接挂电话到一些公司里进行自我推销,问他们是否需要员工。 当然也可以找上门去 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但会有一定收获。 要进行自我推销首先要准备一份高水准的简历,然后再到图书馆或就业中心查找相关专业的书刊及专门介绍这类信息的书,查出所有可能有机会的公司的地址、电话等信息,进行筛选然后联系。 用这种办法刚开始的时候会很困难成功率并不高,但确是个很好的锻炼。 职业介绍所 职业介绍所分两种,一种是官方的另一种是私人的。 私人介绍所一般都有它擅长的领域。 他们一般会收雇主的介绍费,也有个别的是向求职者收费的。 它们的优点是他先替你量体裁衣,找到较适合的雇主,而且往往竞争的人少,只是几个人竞争。 通常情况下,正规的职业介绍所在给你介绍工作以前会先给你Interview一下,以确定你的语言能力,以及核实你个人简历的内容。 如果你没有通过他们的Interview,他们就不会给你介绍工作。 私人职业介绍所还会为你做适当的包装,以提高成功率,所以这是一个不坏的方法,但职业介绍所的就业机会不会很多。 通常多是电脑界人士靠他们帮助找到工作。 官方职业介绍所由加拿大政府主办,免费服务,除了有许多招工广告外还有专人辅导你如何写简历,帮你分析你的就业选择,提供面试咨询等。 同时还设有全国联网的”求职银行”,从而有全国各地的招工信息。 通过这种办法虽然直接找到工作的不多,但可以获取很多信息。 收费:政府提供费用,如华资处的就业辅导中心;公司付介绍费用给职业介绍所;公司付所有的费用给职业介绍所,包括雇员的工资,雇员从职业介绍所领工资;申请人付介绍费用给职业介绍所。 这又分为两种,年薪工作按照你第一年收入的百分比收,时薪的工作按照你每小时收入的比例收。 如果是后两种的职业介绍所,都会要求你和他签一份合同,写明各种条件、付费的金额和方式等。 通过报纸或因特网查找,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报纸的发行量很大,通常一个职位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来竞争,如果你的英语不如人家有没有北美的工作经验,就很难竞争得过。 而且大部分就业机会并不在报刊上作广告。 当然如果在没有其他途径的情况下,也可以试着从报刊上找工作了。 在多伦多,每周二、四、六的《TORONTOSTAR》上有大量的招聘信息。 其他的报纸如《THEGLOBEANDMAIL》也有大量的信息,在一些专业性报刊杂志上,也有相应的招聘信息,如果是打杂工,则可以到华文报纸《明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上查找分类广告。 在加拿大,有许多专商提供就业信息的网站,因为广告费用比报纸低廉,所以很多公司乐于在网上招聘,在网上找工作和在报纸上找工作这种方法在加拿大几乎是一样的普及,所以一个职位也会吸引众多的应聘者。 其他一些方法可能对您有益 1.可前往就近的加拿大就业中心CEC(Canadian Employmen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