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融时报对企管硕士 (MBA) 的百名排行榜,加拿大有八所大学上榜。 不过前十五所大学中,只有法国及瑞士各有一所大学上榜,其他全是美国学校。 金融时报是以这些学校毕业的 MBA 目前的收入、职位的高低、就业机会、及校方教授资历等做标准,将这些大学排名。 前五名分别是: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史丹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等之商学院。 加拿大的西安省大学是加国排名最前者,居第十八位。 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分享第三十一位。 皇后大学商学院居四十六位。 卑诗大学第六十位。 其他上榜的还有卡加利大学 (八十三 )、麦克马斯特大学(八十八 )。
多伦多的道路不好认,即使知道一个地方的详细地址,也很难判断这个门牌号位于长街的哪一段。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网上的电子地图可以帮助你。 www.city.toronto.on.ca 是多伦多市政府的专业网站,主要目的是向市民提供最新的日常生活信息和政府决策动态。 对读者来说,最实用的部分应该是它所提供的交通信息。 首先,我们来点选左上角的 Public Transit,你会看到供选择的线路和时刻表 (Routes and Schedules), 在下拉的选项中选择你要去的街道或者公车线路,之后点选GO,怎么样,所有站点的时刻表和首末班车时刻还是很有用的吧,仔细看,还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刻。 除此之外,地铁线路资料及各沿途站开车时刻、夜班车、GO Transit时刻和线路图也可以满足你的一时之需,PDF 格式的城区电子地图生动活泼,非常方便查找。 笔者认为,对于普通市民百姓来说,这个网站最值得圈点的地方,在于它的网上地图。 好,现在让我们来查心意网的方位,看看它位于哪两条道路的交界。 首先,点选主页里的电子地图 (City Maps),不要理睬右边出现的地图,看见左边的Number and Street Name栏了吗?对,在左面一栏输入 4168,右面一栏输入Finch,然后点选 Find It。 怎么样,右边的地图清清楚楚地显示了这个地址了吧,如果你认为还不是很清楚,还可以点选地图上位于四个边的三角形箭头,看清楚附近的街道。 从此,你不必在小心翼翼地张望街道两边的门牌号码了,出门之前先上上网,既可以节省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增加了驾驶安全。 除了可以查找详细地址以外,你更可以利用它所提供的选项来了解某一地址附近的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周围商场分布、学校、医院设置等,这对于正在买房或者租房的人非常实用。 有一点值得注意,输入街道名称的时候只需要主要部分,例如要查1000 Finch Ave.,在街道栏里只需要输入 Finch,它会自动提醒你要查的是东街还是西街。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Finch西街并不存在4168号,所以,查找的结果只有东街。
在上周末举办的讲座和网友的来信当中,很多朋友都提出了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和听力的问题。 在我call centre的两年里,英语是提高了,可以讲得很流利,听也没有问题。 但让我吃惊的是,在进行表现评估的时候,“沟通技巧”一直是我需要努力改善的一项,直到最近一年才得到肯定。 英语好不等于善于沟通,就好像我们说自己的母语-中文,每个人和外界交流的水平也各有差异。 而英语不太好,但掌握了沟通的技巧,会帮助你更有效地和别人交流。 你会得到想要的信息,发表独特的看法,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位语言专家,在约克大学任教,以及为很多大公司中母语非英语的雇员提供语言训练。 她曾经给我举了个例子:她遇到一位日本来的留学生。 对方的英语极差,词汇量非常有限,发音不准,语法也完全乱套。 但是她却感到和他很容易沟通,一见如故,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过后她回想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是非常懂得交谈,善于聆听,善于发掘谈话者的兴趣,善于引起情感的共鸣。 试想把这种技巧运用到面试,接待客户,指导他人,销售产品,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等方面,其效果一定会事倍功半。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将我看到听到的记下来,希望给大家一点参考。 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是学会听的艺术,所谓的Active Listening,是很多沟通技巧课程的第一章节,我把它翻译成积极倾听法。 很多人,不管什么背景,在试图把信息通过语言传达给其他人时都会紧张,所说的并不是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要领会语言背后真正的意图,做到积极倾听,常用的方法有: 1) 确认收到对方的信息,表示出兴趣和关注。 一般就是点头,或者简单地回应:Yes, Uh-huh, I see, yep, OK. That’s interesting. 每句话都稍微提高尾音,这样人家知道你在听,但并不表明你同意还是不同意。 我记得以前刚来时不懂得这样的习惯,只是看着别人不说话,等人家把一席话说完才回答。 结果对方很不满意,认为我没有听。 所以大家不要犯同样的毛病,面无表情地看着对方。 更糟糕的是连看也不看对方,没有眼神的接触,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2) 重复对方说过的关键词,比如: 别人:It is really noisy in…
MBA不是一条万能的钥匙,帮助你打开所有行业就业的大门。 在决定是否读MBA时,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否能通过MBA来帮助实现,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你决定以前,问自己以下十个问题: 1) 选读 MBA,是为了帮助我在现有工作上更进一步,还是作为跳槽转行的途径?MBA 对我现在所在的领域或公司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可能有帮助的?对许多已经有工作的人,举例来说,一个电脑硬件程序开发员,拿个MBA文凭未必会让你涨工资,担当高级的职务。 但是如果是一家IT顾问公司的分析员(BUSINESS ANALYST),专门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那么一个MBA IN E-COMMERCE可能会让你有美好前程。 对于没有工作的人,读MBA是可能为了找第一份工作,如果想要充分利用你以前的工作经验和资历,最好选择和你以前职业相近的MBA课程。 2) 我需要通过取得MBA来开发自己以满足某个行业的特别需求吗?有的行业,对MBA文凭较为看重。 3) 我将来想从事的行业或者领域,或者想进入的那种企业有没有对那一类型的MBA有所偏好? 通过调查研究一些典型的公司或者行业,调查某个学校MBA毕业生的趋向,你可以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4) MBA多为管理阶层所青睐或者具备,将来我读完以后也能当一名管理人员吗?我具备当管理人员的条件吗?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而且愿意当领导,而领导者的空缺必定比下面干活的少。 你是否有这方面的才能和野心,和其他人一较高低,去争取那些管理层的位置? 5) 我打算自费还是由现在的雇主出钱给我读MBA?有什么条件限制我将来跳槽吗?免费的午餐不一定好吃,公司出钱给你读书,可能有毕业后服务一定时间的条件。 6) 我是全职读书,还是半工半读?经济上,时间上能否兼顾?据许多过来人说,一边上班一边读MBA非常辛苦,课后课题项目很多,经常要长篇大论地写东西。 7) 哪个MBA的课程环境比较适合我学习? 有的大学读MBA可以函授,有的必须到课堂上课,有的有CO-OP机会。 8) MBA学校能否提供和我兴趣,背景,经历相似的人一起学习是否重要? 有的MBA课程是针对某一类人设计的,比如公司总裁,总经理等。 和这些人一同上课,是否适合你。 9) 读这个MBA能让我充分了解加拿大的商业环境和运作系统吗?这对我以后可能回中国发展有帮助吗?这个文凭国内认可吗? 10) MBA是否是我目前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权衡各方面条件和长远目标之后做出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asmine 个人简介:1995年从中国广州来加拿大,现在某大公司IT部门担任系统分析员,及公司内亚裔专业人士协会副会长。 她是心意网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心意网主编及加国生活论坛版主,关注大陆移民问题,热心社会公益活动。 现为心意网特邀主持就业与教育专栏。…
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有关留学专家顾问指出,不少人尚对留学存在著不少误区。 误区一:国外亲戚朋友做经济担保,更有优势 如果你国内直系亲属有能力做你的经济赞助人,就比你在国外的非亲非故的朋友做担保人更令签证官员相信其真实性。 误区二:获得国外学校录取,就等于能出国 这是不少初办出国留学者及家长容易产生的误区。 有学校或培训机构接收你,这只是首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申请到出国护照和该国驻华使领馆的学生签证。 前者只要申请人出示外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一般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能取得,而签证往往不能很顺利获得,这恰恰是留学的难点所在。 误区三:有足够存款,签证就八九不离十 各国使领馆的签证官员在评估申请人是否真正去留学时,往往第一考虑的因素就是申请人本人或其家庭、或其担保人的经济能力。 其次,除经济能力外,签证官在评估你的申请时还要考虑诸如是否有“移民倾向”,所选择的学校及课程是否真的对你很有帮助等问题,最后才能作出决定。 误区四:没有语言成绩,就不能申请出国留学 事实是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英文成绩的都可以去留学,只是还要考虑到你的年龄和所要读的课程而已。 各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同的规定。 误区五:获得留学签证,就能半工半读 事实是,只有极少数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规定某些学生签证每周可以工作15-20小时。 有些国家是严禁学生做兼职的(如英国等),有些国家则要求到达该国后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后才可以工作(如美国等)。 误区六:有语言成绩,就能报读任何大学和科目 有良好的英文成绩只能说较容易申请到而已,但不是绝对的。 误区七:在国外读完高中,理所当然就读当地大学 不过,若你在高中最后一年的成绩不理想(如有些科目达不到及格的成绩),则直接申请大学就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想进入一流的大学,就更加困难了。 但只要你有良好的高中成绩,进入大学比起在国内来说还是要容易得多。
工作面试中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那些Probing Questions,其次是向雇主提问。 就此问题有人请教Janis Foord Kirk女士。 她曾撰写过专著Survivability和Career Strategies for the New World of Work,让我们来听听他的高见。 问: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What are your weaknesses?” 难道我真要说我的弱点吗?要知道面试中我常常面对此难题。 答:面试官提出此类问题试图了解一个客观的你包括你的缺陷,以及你如何克服这些缺陷。 你不必惧怕回答这一问题。 你了解你的缺陷,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陷,即便是正向你推出这一问题的面试官本人。 在面试前不妨将你的所具备的条件包括长处和短处与招聘条件作个比较,以确定你的短处,为与面试官讨论此问题作个准备。 你可以找出一个并不会招致你失去这个工作机会的缺点。 如:一位女士在被问及她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时,答道:”Chocolate”,这似乎是个玩笑话。 你也可以说出那些明显的缺陷但你正努力克服这一缺陷,如:”My biggest weakness is that English is my second language. But I’m enrolled in classes…
——纪念登陆三月暨公司满月 题记:是水手就要出航,是男人就要迎着风浪,我的命运是漂泊的,因为我生活在海上。 经常有朋友问我:旺旺,你在他乡还好吗?这让我很难回答。 说好吧,我的确正在艰难地打拼,每一天都是那么地难,那么地艰辛;说不好吧,我们的公司正在逐步获得认同,客户正在不断增多,人气也在不断得以提升。 这是公司满月的日子,也是我登陆加拿大刚满三个月,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让我可以审慎乐观的回顾一个月来公司和我个人走过的创业初期的日日夜夜,它让我获得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创业途中的各种困难。 毕竟,公司在艰难的时候诞生了,从初期的业绩看,似乎还看上去有点美。 但,无疑,我和我的伙伴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这让我想起为什么站在冠军领奖台的英雄少有兴奋若狂,而更多泪流满面,毕竟,这样的荣耀是用自己的心血灌溉出来的。 公司才走了短短一个月的路,还不敢轻言成功,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还需要我付出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我明白自己喜欢挑战,我知道自己已经习惯于漂泊,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工作。 无疑,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加拿大,因为事业是我生命的全部,而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加拿大不可能给我提供这样的舞台;但,我还是来了,为了这辈子无以回报的亲情! 本来想获得身份后回流,但,三年毕竟是不短的时间,特别在我已经把青春最美好的九年多时光永远地留在了大学校园之后,这样的心浮气躁,让我再输不起一个完整的三年——除非亲情需要我真的这么做。 读书的时候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现在,不再读书了,要么还是一个寄生虫,要么成长为一个男人。 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在她的眼里,我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长时期以来我很看重这个。 我想让她知道,她的哥哥决不是一个生活中的懦夫,也许,有时候会被关在笼子里,但是他的心是鲜活的,他在随时寻找突破的方向。 奋斗着,永远是我生活的进行时,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败对我已经是其次的了。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的境界才朴素地符合了马克思的幸福观:幸福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而不是其结果。 刚来加拿大,象被扔进了一个大的深渊,周遭一团漆黑,好在这颗倔强的心不甘认输,在经过短短的心理调整,我已经在思考如何在这里立足,哪怕在这里只待一天,我都要以最积极乐观的心态过好这样的每一天。 我知道我已经很幸运了,毕竟,我带来的钱不光能满足我的基本生活需求,似乎还可以以此做点什么。 而,10多年前,国门刚打开的时候,大多数留学生一下飞机就要走进餐馆打工,因为他们不这么做,晚饭就没有着落。 带着这样庆幸的感觉,怀着一颗永远驿动的心,我开始思考这些年的人生,当然。 这个需要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去解剖自我,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真的勇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回顾自己人生30年来走过的路,问自己我做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和能够付出什么;问自己什么是我擅长的,什么是我不能的而我又不再愿意为之倾注精力和热情。 当然,人生不是小屋里的人生,需要走出去睁大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大脑去判断。 就这样,偶然的时候,诞生了开办电脑公司的念头。 为这样的主意而亢奋,为要实践这样的想法而彻夜不眠。 召集朋友碰头开会,集思广益,听取不同的声音。 这样的念头或因为认同而强化,或因为反面的声音而畏惧。 时不时,郑智化的歌在心中回荡:不知道天多高,不知道海多远。 创办这样的一家公司,大概也就需要2万加元,实际上登陆加国的新移民不少会带来超过这样的资产,对在这边已有些积蓄的老移民,这更是区区小数目,可见,这不单纯是资金的问题;以计算机或其相关专业移民的比比皆是,而攒机又是一项没有太多技术成分的事情,可见,这也不是一个单纯技术的问题。 思来想去,这大概是个综合的问题。 当然,这样的结论近乎于废话,但,无疑这提醒着我,为什么这么多具备条件的人都不去做的事情我却要去做,我到底能做什么。 我想,大概除了极其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激情,勇于承担风险和不畏惧失败的心态,我一无所有。 我没有计算机或其相关专业背景,我也不想做这样的专家,毕竟专家永远只能为别人做事,而我的志趣自从决定同意移民的那一刻起就不在这方面;我甚至因为刚来,并不了解这边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运做常规;我没有过于充足的创业基金,因此我必须尽可能算计着开支——虽然这对大大咧咧惯了的我有些难。 感谢非团(001上的好哥们)在创业初期就给的忠告:现金为王。 创业的过程中永远不能出现资金的断链,现在起步是这样,我想真的有一天有做大事业的一天,我还将努力记得这个,毕竟,我还是目睹了“中科创业”的雪崩,也为此深深受到过震撼。 事实上,后来在做公司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无法预料的困难。 比如,因为安省公务员罢工,公司一直无法注册,有些供货商为此根本就不愿意给我们供货,而有些则要求我们象零售一样在采购的过程中同时缴纳PST(Provincial Sales Tax, 8%)和GST(Goods& Service…
好些新移民朋友都希望在加拿大可以安居乐业。 房子买好,家人孩子给安顿以后,通常一家之主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工作的事上。 当中有些人比较幸运,兜兜转转总有机会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找着一份工作。 可惜有的人根本就无法做回老本行,于是只能希望有职业第二春的出现。 这里为你提供一些求职锦囊,盼可助你开拓新工作天地。 ● 消除心理障碍 不错,也许你真的是一条过江猛龙,在原居地本行里做了好几十年,曾拥有一份位高薪优权重的工作,人前人后都受着尊崇敬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行中老大哥。 但来加以后,你首先要把即时找回同等职衔地位工作的想法搁于一旁;在寻找、申请薪酬或职衔较低的工作时,不要老把「当年勇」挂口唇边。 你必须承认此时此际此地,你就是一名「新豆,好些事情要在此从头学起。 心理障碍需要消除,面子亦要暂时放下。 应当正面积极地努力面前,不要让过往的成就变作你前进的绊脚石。 ● 转变求职观念 每一个求职者,总是希望一开始就找到一份长工(permanent job),基于安全感和安定的理由,这想法绝对是正确的。 可是,一个没有加国经验的朋友,尤其是新移民,如果不先转变求职的观念,最终他们只会落在失望和灰心之中。 其实所谓长工,也不一定是打不破的铁饭碗,要是公司改组,财政有问题,长工亦会被辞退。 所以,求职者不妨先从兼职(part-time job)、短暂期(temporary job)或者合约工制(contract)等职位着手。 因为只要在工作岗位上有机会展露你的才能,便有被上司赏识注意的机会。 同时,只要在机构中做事,便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公司一旦有空缺,你就是比外边早得情报的人。 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工作,那怕不是长工职位,也可申请试做,勿失良机。 ● 充实装备自己 对华裔朋友而言,英文到底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无论在听、讲、词汇表达、阅读及了解方面,都不及本地土生的加拿大人。 然而英文却又是在北美洲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必用语言。 所以要投身任何行业,都要在英文学习运用上先下苦工。 另外,电脑的基本应用、技巧(最好能学会电脑中文打字)更是不能忽略。 今时今日,电脑已被誉为现代文房四宝,对外对内的通讯联网,申请任何行业均属必备条件;为此学习电脑新科技是急不容缓的。 ● 需扩阔接触面 多留意报章的社区消息,如华人谘询服务处或者有关机构举办的职业讲座训练课程等。 多听、多吸收,透过不同的渠道与外间接触,或与友人交换经验,听取别人寻找工作的心得。 把自己的履历表存放在相识朋友之间,以备有机会碰上合适的工作时,即可代为行动。 ● 资料记录清楚 在寻找工作期间,每天可能会寄出或传真十多二十份履历表,当有公司致电约见时,要是因不知是那一间公司而答非所问,机会就容易错失。 所以每次传真或邮寄出履历表前,最好用电脑或用文字表格方式记录下来,包括有关该份工作的资料,如:公司名称、工作内容摘要、联络人姓名等,并附录寄出履历表日期。…
1. 报纸的分类广告(Classified Ads) 在雇佣栏(Employment)按类列出许多职业名称,例如工程师(Engineers),计算机程序员(Computer Programmers)等。 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临时工作均可在此栏找到,且几乎所有大报都有此栏。 雇主给出联系方法,例如传真,电话,E-mail地址或邮寄地址。 可根据要求递上求职信(Cover Letter)和简历(Resume) 或推荐信(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递出1-2周后,可向对方询问是否见到简历并询问是否可有面试(Interview)的机会。 一般如果有面试,对方会用信件正式邀请并用电话确认。 如果没有被选中,对方则不回音或只给一封简单客气的复信。 2. 专业的雇工信息报纸及杂志 “Canada Employment Weekly”及许多地方的此类报纸及出版物,在各类图书馆均可看到,也可直接向出版社订阅。 图书馆内有企业名录(Directory for Classified Business)供参考,找出相关的企业以便取得联系。 许多手册如公司目录(List of Companies)及企业名录都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对了解劳务市场很有帮助。 电话本的黄页(Yellow Page)也是很好的企业名录。 3. 政府服务 在加拿大的每个中等以上城市都有至少一家人力资源发展中心(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anada Center,简称HRDC),提供免费的找工作服务。 中心设有专门的广告栏或电脑查询服务,还有专人对找工作的人进行专业辅导。 赴加后应及时到中心浏览雇工信息并进行求职登记。 HRDC的网址:http://www.hrdc-drhc.gc.ca/ 你可在离开中国前即上网查询有关雇工信息并在网上留下简历,到加拿大后还可上网继续查询。…
周三发表的临时协议显示安省的四万名护士将成为全国薪酬最高的护士。 根据最新达成的三年集体协议,安省护士协会(ONTARIO NURSES ASSOCIATION)的成员最高可获加薪百分之十一。 工会一直在争取护士的薪酬与亚省的护士看齐或更佳。 本来亚省的护士明年便成为加拿大薪酬最高的护士。 由於加拿大严重缺乏护理人员,劳资开始谈判集体合约时,劳方便处於有利地位。 工会强调改善薪酬与福利是唯一遏止流失和吸引新人入行的方法。 安省护士更滔滔而辩,指出他们的薪酬应比亚省护士高才具竞争性。 劳资双方达成的临时协议使安省护士的最高时薪达三十三点七五元,高於亚省的三十二点四二元。 护士工会与代表一百二十六家医院的安省护士协会上周达成协议,但详情保密。 该协议追溯至今年四月。 如果合约获通过,逾八年工作经验的护士领取薪酬表上的最高薪金,三年内共获加薪百分之十一点二。 其他资历较浅的护士至二零零四年的合约期间共获加薪百分之九点二。 临时合约内的其他条款包括值夜和周末上班可获较高薪酬与福利。 护士同时可根据合约拒绝在放年假期间奉召上班。 由於现时人手不足,部分医院逼使放假中的护士上班。 护士将於一月七日至十四日就临时协议投票。 劳资双方均建议护士接纳。 护士工会主席华尔(BARB WAHL)说:﹁我们认为这是极佳的协议。 它顾及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和鼓励护士留任与聘请新人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