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多伦多游记(流水帐)

1.准备 去TORONTO玩已经是几个月前就开始蓄谋的了,好友小白在旧金山工作,他JJ新定居在TORONTO,家里有若干行李捎到了旧金山,有一些是给JJ的,本来邮过来就可以了,但好朋友多年未见,彼此甚是想念,于是就借此原由,打算大家齐聚TORONTO,顺便游玩大瀑布,也算是个不错的旅游。 碰巧的是8月18是小白的生日,所以日子自然就定在了那个时候。 于是,大家开始分头准备,小白开始忙着办加拿大签证,定机票,我则琢磨着打算到时候租辆车去TORONTO,一是考下驾照以来还没怎么开过车,就是在国内的时候开过一段时间,想爽一爽,另外租车去也更便宜和方便些。 于是上网搜索各大租车行,比较价格,先是选定了Enterprise公司,他们有周末的特价,比较便宜。 但后来小白决定周三到Toronto,所以我们也不能享受周末特价,只好改主意,选了AVIS公司,他们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 然后开始计划行程,在ROLIA上也询问了一些建议,我们制订的计划是周四开车到TORONTO,晚上去吃飘香火锅,住移民接待站,然后周五去大瀑布,周六需要找个地方大家烧烤,后来随便看见有人说Wasaga Beach是个不错的BBQ+swim的地方,我们就决定去那儿了。 (后来计划有一半没有实施)然后我们开始按照计划在Yahoo地图上打印行车路线。 还有些不放心,我又去同学那里借来了Toronto地图全册,以及北美公路图,又打电话咨询了驾车老手的一些关于北美高速公路的经验。 这回安心了。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的日子转眼到来,为了降低成本,我又登了些Car pool的广告,最后去TORONTO的时候有2人搭车,回来的时候有1人。 2.出发 出发的日子是个晴天,一起走的几个人一起约了2点在DOWNTOWN的AVIS公司见面,我提前很久就到了,本想先把车提出来再一起等朋友和搭车的到来,但被告知人全了才可以办CONTRACT,小泰最后一个到来,已经是2点10分了,急忙出示驾照、信用卡办好了手续,不一会,一个黑人员工就把车钥匙交到了我手里。 这是一辆绿色的雪佛兰,也没注意看是什么型号的,反正对雪佛兰也不太熟,车刚刷完,还带着水珠,大家把包放到后辈箱中,我就坐到了驾驶员的位置上,好久没开车了,还真手忙脚乱了一阵,好在架车的感觉还没丢,头脑中还记得怎么走,上哪条高速。 转出BOULEVARD RENé-LéVESQUE不远就看见了720公路的入口,很容易就上了高速,然后就看眼力了,盯着继续延着20号公路,奔TORONTO的方向,比想象中更容易找到相应的路标。 开了一会儿就上了401,进了安省了。 按照同学前辈司机的教导,始终把车控制在120低一点的速度,开的还算稳剑搭车的老刘也是个10年以上的老司机了,一路上不时的指点着我。 在CORNWALL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暴雨,能见度极低,老刘指点着打开了紧急灯,闪啊闪碍…还好,不一会就开出了雨区。 早听说过一般的车都有个CRUISE,可以不踩油门保持速度驾驶,发现这个车就有,但按了那个钮好几次,也没奏效。 一路无话,平安抵达TORONTO,中间快到TORONTO的时候也没出现传说中的堵车,大概用了5个半小时就到了。 当时路感极好,直接就停在了小白JJ家楼下,然后才拿出地图和地址,发现找的真正。 可能是因为他家离Sheppard街很近的缘故吧,我在TORONTO就对这条SHEPPARD路熟。 见到老友,自是一翻激动,大家互相看看,发现2年不见,还都是那个得性。 小白打趣小泰,“呀,你咋老成这样了?”我们几个以前是从小玩大的,以前难免不相互开玩笑,大家也都习惯了。 我则立刻附和“是啊,小泰,唉!同志们真同情你,你看我俩,还这么青春常驻……”,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简单吃过了饭。 这才发现,小白尽管比我们早到了一天,但确是什么事也没做成。 因为到了旺季,临时租车极其困难,最后只找到了BUDGET公司在机场的车行还有车租,所以我又载着他去机场提车。 回到接待站的时候已经是12点多了。 赶紧睡觉,明儿还要去瀑布玩。 由于开了一天的车,晚上睡觉感觉自己还在开,眼前出现的还是公路上的白线,感觉好象是在玩极品飞车…… 3.尼亚加拉瀑布 早上早早起来,和朋友们聚集,感觉去瀑布应该连夜景一起看,于是大家商量可以稍微晚一点走。 上午出去采购,同志们自告奋勇,到了超市才发现出来的是4个男人,买东西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不怎么会买,看时间飞快的过去,来不及多考虑,于是胡乱采购了些东西,还得把明天烧烤用的东西准备出来,所以买东西几乎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但还是没买齐,第二天的肉还都没买(这里提醒出去玩的朋友,采购一定要带着女同胞啊,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等回去准备好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了,急急忙忙出发,顺利上了401——堵车。 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车流缓慢,4-5条车道的401依然缓慢的走着,开始我们两辆车还约好他领路,我跟,后来我发现自己手中的地图信息非常的全,所以在一个并线选择了正确的车流后,我们两辆车拉开了距离,事后证明,这是个最大的错误。 我在各条线上愉快的并着,不久塞车就结束,开始了快速的行驶,路标指示也清晰起来,开的很愉快,在过Hamilton的时候下起了雨,显得那座大桥分外壮观,可惜路况本来就不清晰,也没敢多看。 到了大瀑布,发现是一片好大的地方,简直是个城市,我开始后悔和另一辆车离的这么远了,于是在里面兜了一圈又杀了回来,在下高速的路边的一个岔道停车,等小白他们的到来。…

留学生申请加国本科指南

加拿大近年来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留学热点,据粗略统计,去年一年申请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近2万人,按60%的签证通过率计算,赴加留学生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 尽管年年赴加留学生都为数不少,但由于对国外教育状况和留学要求不甚了解,每年申请加拿大留学的过程中,总有许多人走弯路。 日前,记者专访了留加专家叶屿生先生,请叶先生就留加申请过程中的问题详加指点,给广大留加学生一份有益的参考。 本科毕业再申请加拿大本科是否可行? 有没有在国内大学本科毕业了,又申请加拿大本科的?叶先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案子。 是否可行?叶先生认为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相同专业,国内本科毕业再申请加拿大本科。 叶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第一,你如何说明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你如何保证你学习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二,你申请的学校是否接受,加拿大有些学校是明确不接受这样的申请者的;第三,如何过签证这一关,所以,这样做的人成功率很低。 国内本科毕业,转换专业申请加拿大本科。 有个学生国内非电脑专业本科毕业,申请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电脑专业,在专家指点下,由于设计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该生顺利被滑铁卢录取并签证成功;某位国内商科毕业的学生,申请加拿大商业计算机专业本科获得成功;这样的案例不少。 叶先生分析说,由于在国内高等教育中转换专业非常困难,许多学生学了自己不喜欢或就业前景不理想的专业,毕业后希望藉由留学的机会转学自己喜欢或今后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无可厚非,但在申请过程中要说明这么做的合理性、可行性,才有成功的可能。 大三、大四转换专业者拒签率高 在国内已经读到大三、大四的学生,如果申请留学时转换到与原专业相去甚远的专业,遭致拒签的几率远高于其他情况。 叶先生分析说,你放弃了在国内读了两三年的专业,到加拿大后新专业要从大一读起,如果你无法完满地说明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很容易被拒签,因为这样的学习计划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当然,如果学习计划阐述得当,成功的人也不少。 曾有一位在国内著名大学读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业成绩优秀,托福580多分,在叶先生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滑铁卢大学电脑专业,并转了一年半的学分。 大二以后的学生留学加拿大,无论转换专业与否,都可以申请转学分。 叶先生介绍说,转学分要在学生到达留学学校以后进行,学生要向学校提供过去大学中的学分、学时、成绩、课程描述等详尽资料,经学校评估后给予转学分,有时学校还要进行面试或笔试。 对于大三、大四要转专业的学生,除了做合理的学习计划说明外,叶先生提示,还有一种方式比较稳妥可行,就是先申请与过去所学专业相同的专业,获得签证后,到学校再转换自己想学的专业,因为国外转换专业比较容易,同时可以转学分。 由于国内转换专业非常困难,一般学生和家长对国外转换专业的情况又不太了解,所以很多人想不到这样做。 大一在读生留学最有优势 叶先生认为,从申请学校、签证等方面的要求来看,大一在校生申请加拿大本科是最具有优势的。 加拿大政府认为,超过18岁的大一学生可以被看做是成熟、独立的一个群体,有了足够的自理能力,同时,他们已经通过了中国高考的检验,是真正优秀的学生。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学校开始要求学生提供高考成绩。 而且,对大一学生来讲,申请留学时无论转换专业与否,都容易被学校接受。 高中毕业前最好不要尝试留学 加拿大政府明确对小留学生说“不”。 从近几年来签证成功率上就能看得出来,据去年公布的数字,申请去加拿大读小学及中学的申请成功率为45%;大专及大学预科的成功率是65%;而申请读大学本科的成功率则为80%。 造成这一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留学生在加拿大所将就读的课程愈高级,则在加拿大就读的时间就愈短,因此担保金额则低,所以申请获得批准的机会愈大。 据有关官员的说法,大使馆不轻易批准高中未毕业的学生申请,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比高中已毕业的学生在加拿大需要更长的读书时间,因而需要更强的经济担保能力。 同时小留学生如果不能顺利进入加拿大大学完成学业,将给加拿大造成社会问题,因此,这种签证的拒绝率就较高。 所以,无论从加拿大的政策上还是从留学生自身条件上,叶先生认为,高中毕业再留学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高三学生也不必非等到毕业后再申请留学,可以在高三年级开始申请,比如,想在明年9月入读加拿大本科,应该在明年1月时就开始申请。 按目前的留学进程:申请学校要两个月,签证办理3~4个月,到明年七八月份能有最终结果,中间不耽误参加高考。

安省专上学院应用学位教育已兴起

安省专上学院的应用学位教育正在兴起,省府已经批准了十二种学位课程,预期本月还会宣布,在明年秋季至少再批准另外十种。 这种在美国和加国其他省份早已存在的应用学位被认为相当于大学的学士学位,但其将实用技术训练同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 随着应用学位教育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鉴于明年安省将同时有两届高中毕业生,应用学位教育的发展适逢其时。 百年学院(CENTENNIAL COLLEGE)和多伦多大学上周宣布,联合提供的新媒体和新闻应用学位课程已经启动,另一种辅助医学应用学位课程将于明年秋季开始。 与此同时,乔治布朗学院(GEORGE BROWN COLLEGE)和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也正式启动了社区保健学位课程,肯柏学院(HUMBER COLLEGE)和贵湖大学(GUELPH UNIVERSITY)也准备联合提供学位课程。 安省的二十五所学院都急于扩展自己的新应用学位课程和联合学位课程,而这类学位教育对于学生和纳税人的吸引力是不可否认的。 这意味着,学院学生现在只需四年时间就可以得到学位,而非象以往那样度过七年光阴。 另外,相对于大学而言,学院教育的费用低不少。 在安省,学院教育的人均资助为四千二百元,而大学教育则为六千三百元。

华人移民家庭面临加拿大结构突变冲击

多城华人社工表示,最新人口普查报告指出加国传统家庭结构蜕变,而华人家庭亦面对同样问题。 在传统家庭观念薄弱和基於男女经济独立、教育水平提高及性开放下,导至华人单亲家庭、两代鸿沟问题严重、异性及同性配偶同居情况日增。 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区慕启称,最新发表的加国人口普查指出加国传统家庭结构正在蜕变中,正式结婚生育子女的家庭,与八十年代的数字相比日趋下降,由一九八一年的百分之八十三,到二零零一年的百分之七十点五。 另外,同居情况较二十年前更为普遍,由二十年前的百分之六,升至去年的百分之十三点八。 同性配偶同居关系,在二零零一年的首次报告,共有三万四千二百对同性伴侣报称同居,占全国家庭百分之零点一四,预计数字将会上升。 去年青少年与父母同住及单亲家庭的数字高达百分之四十一,廿年前只有百分之廿七。 其中,多伦多的家庭中有百分之十九点七是单亲家庭。 而多城华人家庭,同样有上述各类情况,华人家庭结构如主流社会家庭般无异,在传统中蜕变。 代沟导致家庭磨擦日趋严重 区慕启称,虽然中心没有明确数据显示多城华人传统家庭在今日社会结构转型中蜕变比例,但根据中心接触个案,近年青少年和年介廿至廿九岁的青年,多数因为经济仍未能独立、婚姻失败、迟婚、求学、找工作困难等因素,长期与父母同祝当中不少因为两代差异的鸿沟,家庭磨擦日益严重。 他指出:“在华人单亲家庭类别中,以女性独自携养子女居多,单亲母亲的年龄介乎廿五至四十五岁,一半是在职单亲母亲,教育水平较高。 另一半则长期失业,中学或以下学历,新移民占大多数。 而在男女同居问题上,在多城华人社区亦日趋普遍,主要原因是男女双方经济完全独立、女权意识高涨、性态度开放等。 本中心的档案显示,前来中心求助的传统婚姻配偶,有百分之三十是准备分居或离婚。 在同性配偶同居关系上,随著社会性开放和对同性恋的普遍认同情况下,华人社区同样出现同性同居的家庭结构。 综合上述今日华人家庭的结构转型,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观念,确实在蜕变中。 ” 华人家庭备受移民压力 区慕启又称,加国部分华人家庭,还要比主流家庭面对更严峻的考验,就是来自移民的压力,不少华人移民父母为著在这片新土地上求生计和教育子女,常与家人发生磨擦,因为他们不知如何适应新环境。 在生活及精神压力下,引发不少家庭问题,如虐待配偶、沾染不良嗜好、虐待子女等,如未能获得适当辅导,良好的传统家庭结构,将会遭到冲击甚至崩溃。 故单亲家庭、同居关系等在本身家庭问题及社会风气影响下,在华人社会同样日益普遍。 他最后表示:“站在社工的角度来看,因为社会永远不断在变化中,虽然人有时是可以作出制衡,但面对社会的潮流有时亦无能为力,故不论加国或华人家庭结构同样随著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蜕变中。 华人以传统家庭观念来接受新的结构转变时,应具备新旧观念均衡的适应心理。 否则走入牛角尖,就有可能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

如何申请赴加国留学经济资助?

留学北美是很多年轻学子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费用很高。 如果本人或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似乎有些望尘莫及。 在此情况下,实现留学梦想的关键则看是否能申请到经济资助。 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加入考“托”考“G”的大军,争相一圆留学梦。 留学加拿大该如何申请经济资助呢? 首先是申请时间。 经济资助和奖学金的申请可以在入学申请被批准之后,也可以与入学申请同时进行。 但资助的批准和颁发应该发生在被录取之后。 加拿大大学向本国学生及其留学生提供奖学金(scholarship)或助学金(allowance),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获优先考试。 一般来说,本科生机会较少。 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奖学金的机会较多。 除非其出类拔萃者,加拿大一般不向外国本科留学生提供助学金或奖学金,但是为外国研究生以上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助教、助研津贴。 根据助学金或奖学金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加拿大政府提供的,二是私人及私人性质的基金会提供的,三是学校提供的。 许多奖学金是按学科分类的,奖励或促进对某些领域的研究。 有的是按申请人的成绩决定是否给奖学金,成绩优异者机会多。 大多数奖项同时取决于以上两种因素。 奖学金是无偿提供给本人的,获奖人数相对有限,奖项金额多寡不一。 如,安大略研究生奖学金(Ontario Graduate Scholarship简称OGS)每年都有1000多个名额,绝大部分名额给加拿大公民及永久公民,给外国学生的名额只有十几个。 每个名额金额约13000多加元。 助学金是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的经济资助,外国学生很少得到,从形式上看,有直接对研究生和学者本人的。 研究生申请获准后,奖学金无条件地发给本人。 当然也有由加拿大政府提供给某个国家的,这属于加拿大授助外国的发展项目。 申请者须向本国政府(或向驻加大使馆)提出,由本国机构认可。 获得这种奖学金的人,要和本国政府签合同,列入公派项目,在加完成学业后必须回国服务。 奖学金一般只有一个学年,读硕士可延长1年,读博士可延长1至3年,但若1年后成绩平平,或不想继续攻读者,奖学金就不予延长。 助教或助研津贴一般也有时间限制,为了给刚来的学士提供更多机会,往往鼓励原持有此项津贴的人让位,不予延长。 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申请省政府的学生贷款。 在上学期间没有利息。 毕业后可以做个计划每个月还一点,利息很低。 外国人在加拿大留学,如果不能获取奖学金、助学金或津贴,那么,自己应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人们经常听到关于打工勤工俭学的故事,但故事毕竟是故事。 在加拿大,留学生凭打工挣钱付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天方夜谭。 学习很辛苦,很耗时间,不可能二者兼顾。 加拿大移民法规定,持学生签证的留加学生必须是全日学习(fulltime study)才能维持学生签证,也不允许在学校之外工作。 一旦查出,即被遗送回国。 但下列几种情况可以考虑发给工作许可证: ①研究生给教师或实验室做助手,即助教、助研;…

加国偷车贼最爱哪款轿车

根据“加拿大交通工具保险中心”所做的统计显示,韩国现代(Hyundai)车厂的 Tiburon 跑车是全加失窃率最高的一款车。 就全国而言,前十大最常失窃的车种依序是:现代 Tiburon,Acura Integra,本田 Civic SI,现代 Accent,福斯 Golf ,本田双门 Civic,本田 Prelude,道奇 Dakota 四驱车,道奇 Dakota 二轮传动车,及道奇 Ram 四驱车。 卑诗省最常遭窃的十款汽车,则依序是:本田 Civic (88-00 年份),道奇 Caravan (91-95 年份),丰田 Camry (84-91 年份),普利矛斯 Voyager (91-95 年份),本田 Accord (86-94 年份),吉普 Cherokee(88-94 年份),丰田 Pick-Up (84-88 年份),奥斯摩比…

车尾扰流板和导流板有什么作用

现代轿车的一般行驶时速已达100公里左右,最高时速更达200公里以上,因此轿车的车身设计要服从空气动力学,要有尽量低的空阻系数,又要采取措施,在车身的前后端安装导流板和扰流板,以保证轿车的行驶安全。 在空气动力学上,有法国物理学家贝尔努依证明的一条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 也就是说,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 例如飞机的机翼是上面呈正抛物形,气流较快;下面平滑,气流较慢,形成了机翼下压力大于上压力,产生了升力。 轿车外型与机翼横截面形状相似,在高速行驶中由于车身上下两面的气流压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这种压力差必然会产生一种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 这种上升力也是空气阻力的一种,汽车工程界称为诱导阻力,约占整车空气阻力的7%,虽然比例较小,但危害很大,因为其它空气阻力只是消耗轿车的动力,而诱导阻力不但消耗动力,还会产生承托力危害轿车的行驶安全。 因为当轿车时速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升力就会克服车重而将车子向上托起,减少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车子发飘,造成行驶稳定性变差。 为了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设计师在轿车外型方面做了改进,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而在前轮上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车尾改为短平,减少从车顶向后部作用的负气压而防止后轮飘浮外,还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装上向下倾斜的连接板。 连接板与车身前裙板联成一体,中间开有合适的进风口加大气流度,减低车底气压,这种连接板称为导流板。 在轿车行李箱盖上后端做成象鸭尾似的突出物,将从车顶冲下来的气流阻滞一下形成向下的作用力,这种突出物称为扰流板。 还有一种扰流板是人们受到飞机机翼的启发而产生的,就是在轿车的尾端上安装一个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平行板,这个平行板的横截面与机翼的横截面相同,只是反过来安装,平滑面在上,抛物面在下,这样车子在行驶中会产生与升力同样性质的作用力,只是方向相反,利用这个向下的力来抵消车身上的升力,从而保障了行车的安全。 这种扰流板一般安装在时速比较高的轿跑车上。 目前不少轿车都装有导流板和扰流板,藉以提高轿车的性能。

汽车玻璃的学问

汽车安全玻璃分为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是由玻璃原片以二次加工而成的。 汽车前风挡玻璃普遍采用安全性更好的夹层玻璃,除前风挡之外,汽车玻璃均为钢化玻璃。 什么是钢化玻璃呢?简单来说,原片玻璃经过加热、吹冷风等工艺流程后即变成钢化玻璃。 普通玻璃经“钢化”后,不但强度增加了,而且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当遇有破坏性外力冲击,造成玻璃破裂时,就不会形成锋利的刀口,而是碎裂为许许多多的小碎片,每个碎片就是当初吹冷风时形成的钢化点。 在技术上,对这些碎片的大小是有要求的,它们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则会形成尖锐的棱角,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太小则会形粉末,伤及乘员眼睛。 夹层玻璃,顾名思义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玻璃胶合而成的它之所以安全是由于在玻璃之间有一层PVB胶片(一种粘合性、柔韧性很强的高分子材料)。 当玻璃碎裂时,PVB胶片会把玻璃碎片粘在一起,使玻璃碎片不致散落而伤人,并保证司机有一定的视野来片理紧急情况。 另外,加入PVB胶片后的夹层玻璃柔韧性、抗穿透能力增强了,这在一程度上能防止司机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太大而将头部冲出车窗外。

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

代序: 每一个人到这里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 有人穷,有人富,有人走运,有人不走运。 总之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 这不是我的发财史,也不是我的发迹史,我从前是小人物,今天还是小人物。 这是我的生活,我的经历,我的故事,写出来和其它有故事的人分享,共勉。 不想看的,请移步。 第一节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温哥华的跳蚤市场Cafeteria。 温哥华的跳蚤市场是一个大红房子,离Main street sky train 车站很尽,坐sky train 的人都会看到这坐大红房子。 那时是1992年的夏天,我到温哥华已经好几个月了,也找了好几个月的工作。 1992 是经济萧条的一年 (比现在更差),工作真是很难找,UBC毕业 的PHD 在加油站打工的故事有好几个。 我的英语又很差,口语更是一塌胡途,残不忍睹。 因为在这里也没有很多的朋友熟人,找工作主要靠的是报纸的分类广告。 一开始看的是中文报纸,主要是星岛,好象那时还没有明报。 那时候总想:外国话不会说,中国话还是可以的。 虽然不是肌肉很发达,但是干体力活还是可以的。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 我所知道的中国话还是没用。 我看广告说“会中文,少许英语”,就去应征,到了找人的店里,才知道“中文”是指广东话,我还是不会,大概还不如我的英语。 那时说Mandarin 的大陆/台湾移民还不多,开店的老板们只会说Cantonese,不象现在,多少懂一些 Mandarin。 除了语言问题,还有对“大陆仔”的不信任,老板们很怀疑从一个吃“大锅饭”国度里出来的人会 hardworking。 其实也不能全怪他们,我后来也听到一些“大陆仔”迟来早走,不辞而别的故事。 我的一对“大陆仔”夫妇朋友自己做了老板后,也告诉我一些他们”大陆仔“雇员和顾客吵架的故事,就象从前为国营公司上班一样。 Anyway,在发现自己的”中文”还不如英语以后, 便放弃了在华人店里找工作的恋头。 一是想与其挤进一间华人店去练…

加拿大求职步骤介绍

一.求职的步骤 我们把广义求职的整个程式分为9个步骤 1.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 以积极的态度去求职,抱怨无济于事. 2.正确评估自己的兴趣、技能和目标。 尤其对自己有适当的定位. 3.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就业市场状况,并瞄准自己的目标市场. 4.准备自己的应聘材料,向中意的职位投递材料 5.面试 6.向面试单位发感谢信 7.追踪招聘单位的动态,继续发应聘材料 8.获得雇佣,办理雇佣的一些手续 9.适当时机再改变职位或者保持好的职业 以下略作一些展开和讨论: 1.积极面对就业的困境。 许多新移民来时在中国国内都是有成就的,刚来时感到一落千丈。 但是应该回过头来想,在中国的成绩也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取得的。 不能期望在这里1-2年达到国内十几年的地位。 要有从零开始的思想准备. 2.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劣势,真正做到人职相配。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进行过多的比较而产生浮躁心理。 尤其在加拿大这样新的国度,不要固守自己原来狭窄的专业领域. 3.清楚知道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两者应该能够顺利衔接。 许多人刚来加拿大到餐馆洗碗、做清洁工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长期信念的支撑。 不过也有一些人在日常沈重打工压力下,默默消磨了意志,洗一辈子碗出不来了,以自己的牺牲把发展的希望交给了下一代. 4.寻找隐避的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的命中率。 西方的许多企业招聘,企业内部的职工对该职位有申请的优先权,在对人选基本属意的情况下,可能会按例行程式向外公布招聘资讯,但此时从外部录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所以公开的就业市场资讯往往是失真的. 5.加拿大就业越来越强调人的适应能力和可转换技能,这是因为职业内涵本身也在变化,市场竞争也需要不断的转换职业。 所以对一个职业从一而终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如果有机会多打几种工,会积累有用的经验。 也有许多细心人从其中发现商机的. 二.就业资讯渠道 加拿大关于就业资讯的渠道很多,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介绍: 1.报纸分类广告 一般当地每天出版的报纸上都会有大量的招聘广告,基本上放在分类广告中; 有的每周还会有关于职业的专版。 大公司登载的版面大些,中小公司登载的版面小些; 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招聘杂志供免费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