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不见得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与其在父母或社会期待下、硬着头皮进大学,愈来愈多学子认为大学强调理论与批判思考的训练,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对日后想从事的工作助益亦不大,因此宁愿选择进入强调技术的技能专科学校就读。 教育当局亦开始重视这些“就业取向”学生的需求。 根据多伦多教育局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般而言,学校经常只注意到“升学班”的学生,很多课程设计亦是按照升学班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明显忽略“就业班”学生的需求,未能开发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 这项针对多伦多地区 9 年级学生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就业班”学生的辍学率比“升学班”学生高出 5 倍之多。 此外,相较于大多数就读班学生选择在离家近的大学就读,就业班学生比较愿意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就读他们所需的技能、职业课程。 此外,报告指出,70% 不打算进大学的高中生,面临较多的学习障碍,从语言隔阂到贫穷。 而很多父母和校方通常不让学生去选择升学之外的课程。 问问那些幼稚园学童的父母,似乎每个人都会信心满满地说,“我的小孩以后会进大学。 ” 一位多伦多高中校长罗伯特表示,“身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有必要帮助每一个小孩去找到他们的兴趣、热情与专长,而不是一昧地硬逼他们未来都能成为律师。 ” 根据安省教育局一项针对 2000 年入学的九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28% 受访学生表示选择日后继续升学、上大学,23% 选择到专科学院,24% 选择高中毕业后便就业工作,另外 25% 表示高中毕业前就会辍学。 换句话说,有高达七成的高中生表示毕业后不上大学,那么这些原本针对上大学的升学班学生设计的课程,势必也要有所调整。 罗伯特表示,全市 160 间中学,几乎所有学校的教学方针都是依照升学班学生设计,教育局只提供了一些很有限的职业课程,包括一门水电、一门航空、三门焊接、三门油漆、五门汽车、三门园艺景观、一门砌砖技术课程。 原本为电气工,后来为人师表的华杰表示,“即便很多父母仍很难接受这些技术性的课程,但无疑地,你日后绝对可靠这些技术过活得很好。 ” 一位校长表示,“我们必须再教育这些父母,让他们知道技能训练的价值。 另外,我们也要想办法改变既有的偏见,不要变成每个念理工的毕业生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且还身上背了 3 万元的就学贷款,而那些有专业技能的工人,却个个大赚钱、荷包满满。 ”
自加拿大普通话华人联合会发起网上游行活动以来,至昨天为止,共计收到了 200 多封希望转交联邦移民部长的信,信中反映了新移民要求政府扩展移民安置服务的要求。 普通话华人联合会上月 27 日发起移民网上请愿活动。 联合会呼吁新移民通过向移民部长及部分国会议员发电子邮件,来表达对移民部经费分配不合理的不满。 这是自联合会上次发动同样主题的签名运动之后,又一项将矛头指向移民部的抗议行动。 据联合会会长矫海涛昨天表示,自这次网上游行开展以来,至今已经收到超过 200 封来自新移民的来信,在信中表述了他们对政府有关移民安置服务的意见。 矫海涛称,目前在多伦多地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得到的相关安置服务却与之不成比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联合会不久前曾发动万人签名运动,但将这些签名信上交到移民部后,却如石沉大海。 后来移民部长科德尔在写给联合会的一封信中,开出一张多伦多地区新移民服务机构的名单,希望大陆移民前去求助。
华人谘询社区服务处(华谘处)于昨晚假万锦市希尔顿酒店,举行第 8 届“艺汇日”筹款晚宴。 大会筵开 70席,出席嘉宾逾 700 人,为华谘处筹得接近 20 万善款,用作该处的服务发展及会址建设的经费。 华谘处会长袁国祺为晚宴致词时表示,华谘处珍惜善款的每分每毫,务求能够充份利用资源;在过去两年,华谘处都能够把近 8 成筹得的善款,直接用于服务,使社区受惠。 他指,虽然资源有限,但该会仍可为社区提供质量兼备的多元化服务,都是有赖众热心的义工们;单在去年,他们为该会付出了共超过 2万 5000 小时的义工服务。 昨晚公民暨老年事务厅长狄伐瑞亚,把省府 7 万 6438元的资助支票交予华谘处,作为推行新移民安居及就业服务的经费。 出席的嘉宾还包括安省社区暨家庭、儿童服务厅长艾略特、国会议员占嘉利、国会议员李德力、万锦市副市长 Frank Scarpritti、约克郡议员黄志华、省议员 Gerry Phillips、市议员肖莎莲、市议员凯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侨务领事周立民等。 首次在多伦多义演的表演嘉宾奚秀兰,为大会压轴献唱多首著名中国民谣及经典时代金曲,包括“天涯歌女”、“王昭君”及“阿里山之歌”等。 大会除请来笛子名家周伟吹奏“上海滩”、“ Memory ”及“Nearer My God ”,还邀请到著名舞蹈家邱雪洋及东方舞蹈团表演传统中国舞蹈。 这个中西荟萃的表演安排,令各宾客耳目一新。 另外,大会亦设有无声拍卖,让宾客竞投由赞助商户捐出的多件精品。 大会还出售每张 5 元的慈善抽奖券,而抽奖仪式亦于昨晚举行。 华谘处成立于 1968 年,属非牟利团体,服务宗旨是协助移民及难民安居乐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克里田总理昨天出席魁北克自由党人大会,宣称将尽快采取行动,使罗曼诺的健保改革计划能及早实施。 克里田在魁省自由党代表大会指出,加拿大人对于联邦与省的争吵已经感到不耐,只希望政府能及早采取行动。 他说,他将在数周内与各省省长会商,以便两级政府能同时采取行动。 政府已经很明白的听见人民的要求,他们需要每周七天、每天24 小时的、高素质的健保服务。 ” 克里田说,联邦愿意付出必要的经费,改革现在的健保体制,只要各省愿意配合。 他说:“谁都知道,一个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一个健全的基础,那都需要钱。 ” 克里田说,他对于罗曼诺于上周提出的改革建议十分满意,不过他说,新的投资要以成果做为目标,例如保证所有人民都能得到相同的、24 小时的服务。 不过罗曼诺对于至今联邦不肯明白表示付出他在报告中建议的、在未来三年增拨 150 亿元经费,表示不满。 联邦财政部长曼里已经暗示,政府能付的将少于这个数字“数十亿元”。 罗曼诺说:“那不是我期待的答覆。 也不是令人满意的答覆。 ”不过他对 CBC 电台表示,他不会就因此感到绝望,因为“现在时间还早。 ”曾经出任沙斯卡其旺省长的罗曼诺说,他知道,联邦与省之间的谈判、协商需要很长的时间。 魁北克省长朗德瑞昨日并且强烈攻击罗曼诺报告,表示不会接受。 他说,这报告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显示魁北克更应当因此脱离加拿大。 朗德瑞说,这份报告不过是用联邦发出的一点钱、要魁北克放弃其辖内主权。
加国最大的灯台,昨日在温市中心艺术馆外竖立,在未来数日,更会逐日亮灯,直至周五将八支烛型灯台亮起,纪念犹太人的烛台节(Hanukkah)。 昨日有数十人出席这个犹太节日灯台节的亮灯仪式,八米高灯台,相信是全加国最大的烛台。 烛台节是犹太人一个假日,在十二月开始,一般人以为是太人的圣诞节,实际上是两回事。 烛台节一连八日,传统上是纪念光明胜过黑暗,善胜恶,而今年更为了祷告祈求世界和平,特别是中东地区的一和平。 而这个巨型烛台,已沿用了好几年,犹太烛台节在上周五晚开始,每日亮一灯,在本周五晚结束时,八支烛台上的灯都会亮起。
总理克里田周日表示,联邦政府已准备增加拨款,以能为国民提供更佳的医疗保健。 同时,他亦坚持,关乎环保的京都议定书亦将于未来数周之内获得确认。 此外,政府也会致力专注教育,医疗保健,环保及为年轻人提供机会的工作目标。 自由党魁省支部在周末期间举行每两年一度的会议。 克里田向约一千二百名与会者表示,政府已经得悉国民对毛病丛生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关注,且承诺罗曼诺委员会的报告不会受到忽视。 若干省长担心,这份报告书会加强联邦政府对省府在医疗方面的开支的控制权。 不过,克里田表示,在接着的数个星期,联邦政府将会与省政府致力建立双边的方法。 他又表示,渥京已作准备,当改革确定之后,便会提供拨款。 罗曼诺委员会的报告书建议注资一百五十亿元入医疗保健制度之内,且在服务方面进行广泛的改革。 在演词中,他也谈及京都议定书,但未有承诺最终可以获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这计划未必可以解决每个问题,但从来也没有计划可以这样做。 ”他说:“当我们一起研究及合作时,将会作出必须的修改。 在符合经济及环境最佳利益的情况下,而至为重要的是为未来世代设想,我们将会责任地完成目标。 ” 另方面,也有出席今次活动的前财长马田则认为联邦政府应当押后确认京都议定书。 他又表示,加拿大必须发展科技,以能协助完成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加国一批罕有旧硬币将会公开拍卖,包括一枚获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形容为全球最具价值钱币。 多伦多企业家夫妇薛特和艾莉丝雅.比萨保(SID AND ALICIA BELZBERG)预期,他们蒐集的七百多枚钱币明年初在纽约拍卖,至少净收入共四百万美元。 在他们的私人收藏品中包括一枚一九一一年加拿大一元银币,被拍卖商HERITAGE NUMISMATIC AUCTIONS主管高华(BOB KORVER)形容为“古钱币超级巨星”,更于六零年代末期和七零年代初期获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列为全球最具价值钱币;至于另一枚同类钱币目前则存放在渥太华加国中央银行货币博物馆内。 四十四岁的薛特表示,最初纯粹因为喜爱而收集钱币,最终却成了可供投资用的一批价值连城的收藏品。 八十年代商界中显赫的比萨保家族,拥有以亿元计财富,到了九零年代初因为家族名下的FIRST CITY 财务公司负债累累被迫倒闭,令家族名声沉寂下来。 薛特是比萨保家族一名远房亲戚,除了爱收集钱币外,亦是生产电子商贸电脑系统的BELZBERG 科技公司创办人,他更是围棋高手,最近代表加国男子队出国参赛。 高华表示,薛特的收藏品除了种类多且具完整性外,更重要的是保存得非常好。 当中有由一八六二年卑诗省唯一一套四枚保存完整的十元和二十元金币和银币。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人较美国人更清楚对方的政界最高领袖为谁,首都名字和最大城市所在。 莱杰市场调查(LEGER MARKETING)公司发现,一千五百名受访的美国成人之中,只有百分之八知道加拿大总理是克里田。 百分之五说出了其他人的名字,包括八四年成为总理两年前去世的杜鲁多(PIERRE TRUDEAU) 。 百分之八十六则表示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是次调查是在十月七日至十三日进行,早在总理克里田的通讯主管杜柯萝形容美国总统布殊为笨蛋而引起政治风波之前。 至于在十一月六日至十日(是杜柯萝因失言而请辞之前)对一千五百零二名加国成人进行的调查结果,则发现百分之九十受访者知道布殊是美国总统,百分之三则指另有其人。 当被问到对方的首都名称时,百分之八十八加国人能够说出是华盛顿,但只有百分之二十一的美国人知道加国首都是渥太华。 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居住十九年,现任卑诗大学政治科学教授甘保(COLIN CAMPBELL)对上述数字并未感到意外。 他表示,加拿大人较美国人更具地球公民意识,跟自己国家更合拍,对世界事务更加关心。 不过他对那百分之十二未能说出美国首都名字的加拿大人则不留情面批评,指他们无知;由此可知任何国家中总会有些人甚至连自己祖父的名字亦无法说出来。 最近出版了名为《山姆叔叔与我们》(UNCLE SAM AND US)新书的多伦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克里逊(STEPHEN CLARKSON)表示,美国不大认识加国事务,一点不出奇。 他指出,美国人非常自我,除了对加拿大之外,还有许多国家如英国…等,他们所知的亦不多,他们不认识加拿大,因为加拿大对他们不重要,相对而言,加拿大人认识美国,因为美国对加拿大相当重要。 他这种看法从问到两国人民能否说出对方最大城市名称时更为明显,百分之二十七受访美国人说是多伦多,百分之二十二说是满地可,百分之三说是温哥华,百分之一说是卡加利。 另有百分之十三说是其他城市,余下的百分之三十四或表示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与此同时,百分之七十二受访加拿大人能够说出美国最大城市是纽约, 甘保和克里逊均表示,美国人对加拿大的职业体育队伍可能认识得较多亦说不定。 甘保认为,有百分二十七受访美国人能够说出多伦多来,已算是合理水平,但始终偏低。 他表示,美国人在地理方面的知识的确薄弱,因为从许多调查结果都发现,美国人不单对别个国家的地理认识不多,就算是对美国本土的地理知识亦非常贫乏。
就在中国电信对北美长途电话疯狂涨价的时候,北美的华人电讯商们从本周开始,纷纷再次调低电话费价格,这已经是十一月电话费涨价后的第三次回落了。 在美国,长途直拨电话的价格从十一月份每分钟二十美分,现在已经回落到每分钟十三美分的水平。 而电话卡市场,本周更是推出了低于九美分的新电话卡,使整个长途电话市场的对中国大陆的通讯量有大幅度回升,减价的消息也使身在北美的华人竞相传递。 在加拿大,多家电讯商已将直拨中国长话方案降价至每分钟低于0.30加元。 为便利网友进行电话咨询,这里列出大多伦多地区多家电信运营商的联系电话: 亚洲电讯(AIC): Tel: (416) 298-3988 盈科电讯(CyberLink Pacific): Tel: (416) 860-1828 环球电讯(World-Link): Tel: (416) 498-3218 全球通(WorldHop): Tel: (416) 848-8305 城市电讯(City Telcom): Tel: (416) 502-1838 大通电讯(Primus): Tel: (416) 236-3636 启先(Sprint Canada): Tel: (416)496-1644 / (416) 718-7400 贝尔(BELL Canada):…
大家如果翻开最近的星岛日报的驾驶版,就会看到整整两版的驾驶学校和教练的广告。 细心的朋友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广告内容,会发现其中正悄无声息地爆发着一场价格大战,几乎每所驾校都声称自己的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实力最强,弄得不知情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条街上一个日本人开了家店,紧接着一个中国人也开了家店,日本人悲观地想这下完了,可过了不久又有个中国人开了家店,日本人兴奋地逢人就说这下可不用担心了。 当初听了这则笑话,心里首先是一阵悲凉,可怜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被人拿来编笑话。 可是今天看到的已不是笑话,华人驾驶学校在多伦多有不少家,入冬以来竞相降价,分析比较一下各学校的全科价格:价格大都跌落在260元至230元的范围内,有几间驾校不同程度地打出了$20—$70的折扣。 这对于目前准备学车的学生是好事吗?看了这些价格,也许你会反问,这难道不好吗?学车者可以节省几十元钱,用这几十元,可以买一星期的菜… 问题是,如果选择洋人的驾校,比如“Yonge Driver”,全科需要$900,或者印巴人的驾校,至少也要$300以上,为什么唯有华人驾校这样出奇低的价格,让人不能理解。 难道华人驾校的运作与洋人驾校有什么不同?难道华人教练与洋人教练的教车成本有什么不同? 现在进入冬季,也正是进入了学车的淡季,因为,一是移民人数有所减少;二是想学车的人由于惧怕冰雪天驾车,把学车计划拖到春天。 学员数量的减少必然会造成驾校生存的压力,但难道这就成为引发价格大战的理由了吗?要知道,不正常的价格战必然导致的是质量的下降。 对于学生的利益,驾校的声誉,进而对整个教车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在这里问大家几个问题,移民们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这陌生的国土上,难道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想想吧,难道生命的价值可以用区区几十元钱去衡量吗?在北美生活,不开车几乎是不可能的,您一生中能学几次车?学好了车,您一生中花在汽车轮子上的时间占多少?如果驾车习惯不好,万一出一次交通意外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少?这些损失能用几十元钱去弥补吗? 新移民来加拿大,马上面临的都是要尽快充实自己,学习各种课程,拿到各种证书、学位。 如果其它专业课选择失误,最多浪费几百、几千元钱,你照样可以从头再来,还有很多的选择机会。 然而学车却不会,学车一次支出,应该终身受益。 能让你终身受益的东西,你愿意讨价还价,愿意去计较那几十元钱吗? 这里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你学车的成本,让你清楚你的付出换来的是什麽。 全科包括25小时理论课、10小时练车、学校教室的房租、水电、学校正常运作的办公用品、雇员薪水、路上练车时的教练车保险、车辆损耗、汽油费。 如果全科$300应基本持平,这也是几年前的正常价格。 但最近新冒出的一些低至$230的标价,不禁让人吃惊,这样的低价会有什么样的内涵呢?教练有没有把所有考试的要求都讲清给你?把所有的技巧都传授给你?理论课上学到了多少你练车时接触不到的内容?如果不是从减低质量上来减少成本,基本上不可能实现收支平衡。 减低质量的含义又是什么?克扣时间,不严格要求,多花时间练车,让学生多考几次试。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学员为了贪图几十元的优惠选择了便宜的驾校,眼前的小利得到了,省了几十元,但没过多久又重新找回来,原因是十个小时的练车只是在走直线,连转弯还不能独自顺畅地完成,更不用提那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如:三点掉头、平行泊车、头进尾进停车场,那么后面的散钟需要再多补多少课时才能达到基本的水平。 明白早的还好,如果连自己的水平和进度都糊里糊涂,盲目地就去参加路试,那就需要交更多的学费了。 常听很多人拿到G2驾照就要花到$1000以上,那是很不正常的。 更麻烦的是如果基础打得不好,安全意识不够,动作不够规范,好习惯没有,坏习惯一大堆,再去纠正更困难,比初学还难,隐患可能一时还显现不出来。 明理的人不难区分几十元的价值和终生路面安全的价值。 选择驾校不是光看最低的价格、最大的规模、有没有大抽奖和搞不搞免费午餐等,而更重要的是要看驾校的员工、讲师和教练是否都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和兢兢业业地工作。 低价的驾校很好找,而真正高品质、高水准、良好口碑的驾校却不是十分容易寻。 好的驾校除了有优秀的员工、讲师和教员,更是那种以质量坚守价格,以水准坚守信誉的团队。 聪明的朋友,请珍惜你的第一次,亦是唯一的一次学车吧!常说一张白纸好画绚丽的画卷,我们都应知道第一笔的成败又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也向真正要体现自身价值的优秀国语教练敞开大门,让我们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学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