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陈太的话再仔细看看,可以知道她从内心深处和本意上说应该没有什么歧视新移民的意思,否则她不可能为新移民做这么多的义工。 那些振振有辞痛批陈太的人和某些社团的头头自己扳着指头算算你们为华人做过这么多义工吗? 至于她语言上的表达问题,我想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最近几年随着新移民和小留学生的大量涌入,确确实实出现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治安问题和刑事案件,有些还是相当具有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你怎么能保证当地社区的人没有什么想法? 其实陈太说的新移民“可能做成种族关系的紧张”,她只是用她们自己当初二、三十年前大量港台移民涌入多市“造成种族关系紧张”而作出的一种“可能性”的推测,她并没有说新移民“已经”造成了种族关系紧张!如果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或老移民,不用考虑这么多,但作为多伦多警察总长的顾问议会成员,她有义务、也有必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预测,并指导政府部门采取措施,防止这种可能性的发生! 关于她说的“融入主流”和“文化隔膜”问题,我想不用她说,我们每一个新移民自己难道没有感觉到吗?这本来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无可争议的问题!难道还是个需要别人忌讳言谈的问题吗?为什么一说到这就这么敏感?为什么我们不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了,又有当地人和老移民帮你想到了,同时还主动协助你融入主流社会,并解决文化隔膜的现象,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还要耿耿于怀? 陈太相对于大多数新移民来说应该算是过来人或是长辈了,她对新移民说出一些可能不太顺耳的话,但并没有什么恶意,她一直是抱着帮助新移民的善良愿望来做的(她长期的义工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像你的父母,有时也会说出一些不太好听的话,甚至还会骂你,但他们的愿望是好的!即使打你骂你,父母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任何的歧视。 至于新闻媒体借这件事情大肆炒作还可以理解,他们想增加发行量—-大部分是商业目的。 但那些本应该帮助新移民的所谓xx社团或xx协会(比如:中加贸易促进会)却死死抓住一位已经对华人(包括新老移民)做出过大量无偿帮助和贡献的女士不放,不依不饶,寸步不让,实在让人费解!这些所谓的“xx促进会”之流我想成立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还没有做成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是不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为以后经商铺路。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的心态也未免太龌龊了吧! 我也是一名从大陆来的普普通通的新移民,只是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华人媒体和某些社团在陈太这件事情上做得实在有点太多了。 。 。 像是他们都很喜欢“窝里斗”!这给当地人的印象实在不好,真的是看不下去了,所以才写了这么点自己的看法。 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 编者按:以上是网友“太多”在本网时事新闻论坛的发贴,本文标题为编辑所加。 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观点,与本网站的立场无关。
面对多伦多日益严重的枪击案和黑帮争斗,多伦多警方将大力扫荡多伦多四个黑帮,保障社区安宁。 警方将抽调 100 多名警员参与扫荡黑帮行动,警方初步锁定 200 多名黑帮嫌犯,警方相信,将这批嫌犯逮捕后,该地区的治安将马上有显著改善。 增派的警员将在 Malvern 等帮派活动热点巡逻,这些帮派涉及最近发生的多宗枪击案,包括在八小时内发生三宗枪杀案,其中一个杀错人,导致两名购物回家的无辜市民一死一伤。 另一宗枪击案涉及一名少年,该少年在一商场停车场内被追杀。 第三宗枪击案发生在一入屋抢劫案中,受害者到访朋友家时遇害。 警方打击的帮派包括 Malvern、Galloway、Versace 和 MarkhamBoys,警方希望打击行动传达警方严厉打击枪案的决心。
本月 9 日,约克郡旺市发生夺命车祸,两名越南裔妇女在车祸中丧生。 约克郡警方昨日公布,9 日下午 4 点 50 分左右,一名 47 岁旺市男子驾驶一辆 1999 年福特 Expedition 车在简街(Jane St.)与亚美利加街(America Ave.)附近停下准备左转,当街口红绿灯转换时,福特车转入简街,撞上两名正在从简街西面向东过马路的行人。 家住 Maple 的 41 岁妇女江黎(Nhi Giang 译音)当场身亡,她 68岁的母亲夏虹(Phuong Xa)被送入新宁医院抢救后不治。 这是约克郡今年第 8 宗车祸,已有 11 人在车祸中丧生。 约克郡警方呼吁车祸目击者或知情者与警方联络:1-866-876-5423 分机 7703。
著名的美国地产大亨唐诺·川普 (Donald Trump),将在多伦多市中心建造一栋造价 5 亿的 68 层新大楼,高达 308 公尺,目前并已规划此大厦功能为一栋复合式的旅馆及高级公寓住宅大厦。 川普大厦将坐落于卑 (Bay) 街及艾德雷 (Adelaide) 街口的东南角。 该处现仍为一处停车场,尽管以一个建造国际级旅馆及高级公寓住宅的计划而言,此一建地面积显得十分的小,但目前提案已在多伦多市议会通过,预定明年开工,2008 年完工。 对规划者而言,此一计划的重点并不在于建物的高度,而是在于其使用价值。 事实上,在多伦多市内,尤其是在早已是摩天大厦林立的金融区,建筑物高度已不构成任何问题。 现今的多市中心,已经找不到大片可供建造的空地。 像多伦多道明中心般,由三座大厦及一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复合式建筑的时代,已经不再了。 因此川普等建筑商所面对的,仅有压缩、或剩余下来的小块建地。 故此兴建的大楼便如世界各国际都会的大楼一样,只能选择向上发展、造型既高又瘦的摩天大楼。 这栋多功能的豪华摩天大厦,预定将设有餐厅、寿司吧、健身俱乐部,并提供多种不同用途的住房服务。 但尽管种种规划十分吸引人,并不保证购屋者会愿意以约附近房价十倍左右的价位来购买。 目前住宅定价是每平方英尺约 900 至 1000 元。 川普所寄望的买主,主要是公司机构、或富裕的非本地买家。 川普认为多市的房地产极有发展潜力,他并指出,多伦多的房地产现值,与世界各都会相较,尚属被低估的价位,显见他对多市房地产前景,十分的看好。
我没见过陈太,无权评论她的为人。 但一边倒的舆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客观。 凡事分对也分错。 为此,我有几个很大的疑问想问很多新移民: 1。 为什么我们不学所谓的“鸟语”(广东话)。 三百年前清人进关,命汉人剃前额发留辫,违者斩头。 汉人不这么做被斩头,做得好有骨气!大半个世纪以前,日本人占领华北,人民被蹂躏但没有学日本话,做得更好。 可这区别再于,人家到你的地盘,强买强卖,你有拒绝权。 现在我们移民到了加拿大,是你到了人家的地盘,为什么不能适应环境。 学英语和学广东话一样有进步意义。 不客气的分析一句,不学广东话是因为妒忌和自己同属华人的中国人比自己过得好。 应该感谢我们的前辈为我们在地球的另一边打开了一片天空。 至於你自己对这片天空的理解如何是你的个人问题。 如果你的理解和事实有差别,很抱歉,你要反省自己,调整自己。 固步自封,井底之蛙的态度不可取。 2。 为什么每一次反驳的时候(尤其是“陈太事件”),喊的口号就是“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是精英”“你们早几辈偷渡,怎么和我们比”。 问题是这不能比,怎么能拿相差一,两百年的事来比。 高等教育和高等素质是些模糊的概念,怎么高等?和谁比,标准在哪?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世界现实得很,其中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你的财力。 自身素质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差异(比如大学生在厨房刷碗,偷渡过来的难民在厨房做大佬)还不够是加拿大的流行话题吗?逃避现实,偷换概念的态度不可取! 3。 为什么当我们在声讨陈太把华人分成老移民和新移民是人种歧视的时候,我们不自己检讨一下自己?陈太智商低也许她不了解我们,但我们是不是也智商低连自己都不了解?如果我是小留学生被移民无辜扣上“留学垃圾”的帽子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说你新移民是人种歧视,把大陆来的人还分成新移民和小留学生?如果我是外地民工到大上海打工,上海人嫌我穷嫌我不会说上海话嫌我打体力工(对不起,我只是拿上海举个例子,我爱上海),我是不是应该说上海人人种歧视?我们的社会把人分三六九等由来已久,这种现象分分钟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和角落里。 如果我们只是在被“歧视”后才想起这个陋习却决然忘记当我们在“歧视”别人的时候,这是不是错误?双重标准,否认过错的态度不可取! 4。 媒体误导,不可忽视 网站舆论自由,但报章却不是。 当华人免费领取的小报在大张旗鼓的声讨“陈太事件”的时候,有没有先检讨一下自己的舆论导向。 在每一期的某个栏目中总是倾诉一些华人的痛苦经历(离婚,被骗,寂寞,失意)。 这些负面的故事倾诉已经在日积月累中树立了移民在这里不成功的事实。 不成功的理由只有一个:还不是选择了加拿大。 但成功的理由却有千千万万,为什么媒体没有多篇幅的报导这些以来激励我们?从读者兴趣的角度来讲,也不能全部怪责小报,因为这些故事无疑是很有吸引力,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故事。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说原来我们都不如意。 如果我们都默认自己不如意了,那如何向还不太了解我们的那另一群人证明我们和他们一样成功? 在刮起“人种歧视”的狂潮的时候,请小报媒体自己检讨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被你的舆论所误导。 5。 需要改进之处应该改进 (并非指陈太所说之处)。 房子分租,精打细算都是无可后菲的生存之道。 但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了加拿大,就的确要按照加拿大的方式生活。…
加拿大温哥华警方早前在一个养猪场内挖出了20多具女尸,加国历史上最大的连环杀人案让人毛骨悚然。 不过,当地卫生官员3月10日又公布了一个令人恶心的消息,有证据显示,被害者的遗体可能已被加工成肉类食品供人类消费。 加拿大BC省卫生官员肯戴尔3月10日在接受加通社采访时证实,据他从侦破此案的加拿大皇家骑警处所获消息表明,卫生部门不能排除“交叉污染”的可能。 在被问道“交叉污染”是否意味着他们已在那个臭名昭著的养猪场所加工的肉类中发现了人类遗体时,肯戴尔回答说:“虽然那样设想非常令人恶心,但可能已存在一些交叉污染物。 但(交叉污染的)程度多大或在什么时间,我们的确不知道。 ” 肯戴尔补充说:“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交叉污染物)排除掉,我们绝对乐意这样做。 ”肯戴尔的言外之意就是,实际上警方和卫生健康部门都已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被害人的遗体“可能”已被加工成肉食品,然后投放到市场。 加通社说,加拿大卫生部已要求肯戴尔对这起“交叉污染”案件作出“最坏的评估”,以此来观察从这家屠宰场流入市场的肉食品给人类健康所带的风险。 对此,肯戴尔指出,“这种方式传播人类疾病的风险,实际上很低”。 负责侦破此案的加拿大皇家骑警和调查人员,当天不愿意对肯戴尔的这番话发表评论,但也没有否认肯戴尔所披露的情况。 一位被害者家属在获知此消息后说:“这太令人恶心了,绝对是极为愚蠢的……谁知道有多少人已吃了这家养猪场的东西”? 温哥华东区是加拿大最贫穷最混乱的地区,吸毒者多达5千到1万人。 1983年6月,一位名叫丽贝卡的妓女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从那以后的20多年里,有63名妇女在这儿先后失踪,他们大多是吸毒者和妓女,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 1998年底,警方得到了最有价值的线索,有人检举了一个养猪场的主人——50多岁的皮克顿。 皮克顿性格古怪,寡言少语,开着一辆改装车,车玻璃涂上了油漆。 另外,皮克顿还经常组织妓女在他的农场里演出或嬉戏。 几十名警察随即对皮克顿的养猪场进行了搜查,但是一无所获。 直到2002年2月底,案件有了突破,警方在皮克顿的养猪场里面挖出了2具女尸,随后以一级谋杀罪将他逮捕。 截止到今年1月,警察在这个养猪场里已经发现了23具女尸。
由《中外饭店》杂志社和中加合资天津科润大河酒业公司共同举办的“格林河”巾帼之春冰酒品评联谊会近日于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在京举行。 据了解,加拿大以葡萄酒饮誉全球,每年出口量达二千多亿美元,而特产于加国安大略省的冰酒更是其中精品。 冰酒不仅需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且酿制方法非同一般:在秋天葡萄成熟后并不马上采摘,直至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七度到十七度之间,葡萄在自然温度下结冰。 过熟的冰葡萄渐渐在枝藤上“发霉”,而这种侵袭冰葡萄的“霉菌”正是酿制冰酒所必需的催化剂,它会溶解冰葡萄果皮的蜡质,使果粒的水分蒸发,将葡萄汁浓缩,因而能酿出浓郁而香甜的冰葡萄酒。 一英亩葡萄园可以生产四千瓶葡萄酒,但只能生产八百瓶冰酒。 近年来,加国葡萄酒正不断进军中国。 虽然中国在加拿大的出口份额中比例较低,但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酒文化传统,还是对加国酒商充满吸引力。 天津科润大河酒业公司加方负责人多米尼克·大河先生专程到会祝词,表示对冰酒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公司董事长许向路向来宾宣布,将为格林河冰酒寻求一位品牌代言人。 来自加拿大驻华使馆、中国企业界及妇女界等各界人士一百余人出席了联谊会。
据香港成报报道,中国公安部部长助理兼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昨日表示,中国有信心和决心引渡头号通缉犯赖昌星回国。 对于引渡赖昌星回中国,朱恩涛承认是有一些难度、阻力。 他坦承:“当中背后有种种的阻力,但我们还是会千方百计跟加拿大的司法机关和警方合作,最终把他引渡回来。 ” 朱恩涛指出,纵使把一些贪官或涉及贪污的人员抓到,但要追回涉案的钱则会有困难,疑犯用某种方法把犯罪资金弄到海外。 但他表示,司法机关和警察部门跟外国的合作已有进展。 朱恩涛强调,无论贪官走到天涯海角,他们最终是会被抓到的。 另外朱恩涛被香港记者问及随着内地不断扩大个人游的范围,中港两地警方如何加强合作打击跨境犯罪活动时表示,“我们已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内地有人把犯罪所得的钱带出境,这方面我们会跟香港的警方、国家旅游部门等合作。 ” 赖昌星遣返程序复杂漫长 难以很快被遣送回中国 另据香港商报引述美国媒体报道,加拿大的法律专家认为,中国远华案首要嫌疑人赖昌星不可能很快被遣返回中国,而有关他今年九月将被遣返的说法,是对加拿大的司法制度缺乏了解。 近来,一些媒体纷纷报道说,逃到加拿大的远华案首要嫌疑人赖昌星难民申请被拒绝后,上个月初,他的上诉也被加拿大联邦法院拒绝,因此,赖昌星很快将被遣返回中国。 更有报道引述某专家的分析认为,赖昌星可能在今年九月就会被遣返回中国。 但是,赖昌星的代表律师马塔斯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马塔斯表示,受赖昌星的委托,他会就这一案件上诉到底。 他表示,根据联邦法院的规定,他已就联邦法院二月初作出的维持原判的裁决向法官提出了20点质疑,提请法官解释。 如果法官无法澄清其中的问题,将自动提请联邦上诉法庭释疑。 但如果法官驳回质疑,赖昌星还有向联邦法院上诉法庭及联邦最高法院两次上诉机会。 代表加拿大移民部的律师沃迪尔认为,赖昌星一方提出的20个问题,并不涉及案件的实质,应予驳回。 他认为,问题的实质在于赖昌星是否涉嫌经济犯罪,移民部相信他确实涉嫌犯罪。 沃迪尔说:“我们的难民公约并不保护涉嫌犯有非政治罪行的逃犯。 ” 目前,加拿大联邦法院还没有就赖昌星律师的20点质疑作出答覆。 多伦多的难民律师卡拉不肯评论赖昌星的难民申请案,但她介绍说,即使逐级上诉都告失败,司法部还要就遣返展开风险评估,只有在判断被遣返者遣返后没有危险,才能实施遣返。 但风险评估的结论仍然允许上诉。 每次上诉都需要一两年时间。 因此,赖昌星不可能在近期被遣返。
皇家银行周二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有关北美家庭变得负债累累的说法,其实并无根据。 由 RBC Economics发表的报告指出,如果根据一个人一生的总收入,而非以一个人一年的收入来计算,加拿大人的“债务与收入比率”就会较以往公布的报告来得健康。 RBC Economics首席经济专家助理德瑞克·郝特指称,以一个人的年收入来估算债务,此种比较计算的方式,并不具太多实质意义。 郝特表示,若以房屋货款来计算债务与收入的比率,并不代表真正的意义,因为房货借款是分20年或25年期来摊还。 郝特因而表示,那为何要用一年的年收入来估量此项债务比率? 皇银的报告尚指出有关北美家庭理财的七种传言,第一种即是北美家庭负债过高这一项传言。 皇银表示,北美家庭投资于资产的金额,约是总债务的六倍左右。
“是回去?还是再等等?”这是董大维在心里问过无数遍的问题。 仍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妻子希望他再等,不想一家人分开。 可董大维实在有些沉不住气。 失业快三年了,他发向四面八方的简历,石沉大海。 那时,他像不少旅加失业华人工程师一样,盘算着经济低谷总有到头的时侯,相信自己能守到云开日出时。 何况不管怎么说,妻子还有份工作。 而且,从去年十月开始,北美股市一直表现出色,科技股也呈现回升势头。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让人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又发了一批简历,先后还有了两次面试,但一两个月过去,不见分晓。 他知道,像他这样的候选人遍地都是。 盘绕在心头那个是否回中国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是回去?还是再等等?”这个问题不仅困扰旅加失业华人工程师,同样也困扰加拿大即将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高科技华人工程师的失业遭遇,令留学生不能不面对一个事实──北美是个十分看重工作经验的地方,有经验的工程师找工作都像大海捞针,何况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我们究竟在加拿大干什么?”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加拿大一个华人网站上讨论着,吸引了不少留学生和新移民跟贴。 其中一个已在渥太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生说,他毕业前半年就开始找工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找到工作的机率几乎是零。 于是,他打起背包回北京。 一个月后,他在“朗讯北京”开始上班,月薪八千元。 他说:“我喜欢加拿大规范的社会运行方式,但却厌倦了那种生活的艰难。 不是我们不够努力,只因为我们是异乡人。 ” 董大维说:没失过业的人很难体会失业者的心情。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何况他不止“再而三”。 他不想尝试失败。 虽然他十六岁就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又在日本拿了博士学位,还有北美的工作经验。 但现实是,失业的每一天,都是对内心深处那份自信的摧残。 然而,年幼的两个孩子、一家人分离等具体问题又摆在眼前。 他说,他就像一直在下一盘棋,如今到了“举棋难定”的时刻。 前两年,旅加华人工程师还盼着熬过经济低潮,可如今北美经济形势渐露曙光,许多人反倒如坐针毡,越来越觉得“熬”的日子没有尽头了。 不利消息纷至□来,诸如加拿大最大的电讯公司“北电网路”已与北京市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将在朝阳区建立五万五千平方米的厂区,并将研发人力倍增到八百人。 北电首席行政官邓恩在北京发表声明说,中国是北电的市场,希望在中国发展的科技可以应用于全球市场。 事实上,北美还有不少大公司的业务都在陆续往中国、印度等国家转移。 同时,一些旅加华人工程师怀疑,即使北美经济形势好转了,高科技行业还会一展昔日雄风吗?在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还会不会增加?有多大的市场才能再一次容下众多失业的高科技工程师?这些都是未知数。 (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