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加拿大总督伍冰枝上任5年毁誉参半

总督伍冰枝上任以来,毁誉参半,批评一方指她太直言,太高调,外游太多,跟自由党关系太密切,爱附庸风雅,多伦多知识界难以容忍;支持她的则认为她无懈可击。 双方多年来的争拗周四似乎要来个了断,事缘国会议员要就自由党政府提出维持总督开支的动议投票,早前以在野党势力为主的众议院委员会要削减总督的开支。 投票事少,因为涉及的削减抑或维持原来开支的数目,只不过占总开支很少部份,但众人关注的是过去5年来,伍冰枝如何处理总督的的工作。 加国总督代表国家元首和英女皇在加国的代表,伍冰枝5年来的表现与传统大异其趣。 不满伍冰枝的在野党国会议员要削减总督的开支,务求她恪守传统的总督职份﹔不过,支持伍冰枝的一方则表示,加拿大因为有一位愿意为国家做事的总督,所以纳税人的金钱显得更具价值。 全国退伍军人议会主席兼加国War Amps组织首席行政人员查达顿(Cliff Chadderton)表示,伍冰枝比起那些只在里多堂举行茶会的总督,好出不知多少倍。 若不想用公帑,坐着不动便成。 表面看,目前众议院出现的小冲突是关乎金钱,三大在野党甚至包括部份自由党党员,要求从总督4,100万元开支中削减419,000元,其实争拗焦点是加拿大人对总督的期望,甚至加国是否须要总督。 众多批评伍冰枝的人士之中,温尼辟新民主党国会议员柏马田(Pat Martin)强调是对事不对人。 他认为伍冰枝对总督一职有其看法,不想萧规曹随,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究竟国家愿意用多少钱去达成她的理想。 他形容这仿如一场阶级斗争﹕伍冰枝代表精英阶层,动用不少资源的同时,却夺去原本为加国老百姓提供医疗护理、教育和全国托儿服务的拨款。 他衷心希望总督伍冰枝能加国国民一样地节省开支。 总督的传统角色范畴极广,权力亦大。 缅省大学政治研究学系主任尼维尔(William Neville)指出,伍冰枝不限于只做主礼人,而是足迹遍及全国,之前任何一位总督无法胜任。 伍冰枝曾经表示,一年出席逾900多项活动,是前任者的3倍。 正因她外访太多,成为众矢之的。 今年2月,马田的自由党政府便取消了她跟一批加国杰出人物出访北欧的行程,一年前因为她用了530万元出访俄罗斯、芬兰和冰岛,事后惹起的争议一直未停。 由于她外访的不少是偏远的社区或者到海外探望加国军人,尤其获得查达顿敬重,指她真的能严肃看待作为加国军方最高统领的职责。 她与夫婿梭罗2003年时前往阿富汗,与两千多名加军共度除夕,令加军非常感动。 她又跟派驻波斯湾的加军欢度圣诞,亦赢得了加军的心。 尼维尔认为,由于伍冰枝的作风与传统总督不同,才惹来批评,但她所做并无不对。

与网友的对话(5):浅谈“融入主流”

新移民到了加拿大以后,如果要说增加了什么新见识的话,大概“融入主流”这个词汇要算一个:就拿兄弟我来说,在国内的时候,“融入主流”这几个字从没用过,也好像没怎么听人说起过。 但到了加拿大以后,“融入主流”这几个字眼就不断展示在眼前、回响在耳边:所有的与新移民有关的文章,大概都要告诫大家,务必尽快“融入主流”,混得好老前辈,在谈及其人生经历时,一定要也谈到其艰辛的“融入主流”之路…… 但,什么是“融入主流”?似乎又没有人谈得出其所以然来。 您已俨然入了“主流”,而我还没有“入流”,你我差别究竟在哪里?大概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您说,找到专业工作了,就算“入流”了吗?显然不是。 您说,英文讲得忒溜,听不出口音了,就算“入流”了吗?好像也不是。 入流”不“入流”,大概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指有没有房子车子,也不是指一举手一投足的外在特征。 那么,究竟什么是“融入主流”呢?我想,这个概念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人的心态,或者说遇到外界事物后的心理反应,是不是与这里大众的普遍认同的心理反应相一致——这种一致性的多少,就反映了“融入主流”程度的深浅。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谈起。 我的儿子还在读小学,一次他的同学开生日Party,许多小朋友都在一起玩,我逐个问他们,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结果,这个说要当幼儿园的教师,她喜欢孩子,那个说要当救火员,开救火车呜呜响,特酷,还有要去开飞机的、当警察的。 总之,什么都有,但都是一些没有超出孩子想象力的、很具体的职业。 我好奇地问,有没有想当科学家、想当教授的?这群小孩却表示了出某种惊讶:科学家和教授这两个概念对刚刚读小学的小朋友而言,似乎还太抽象,他们没见过科学家和教授长得什么样……对此,我感慨万千。 记得我看到过一份对中国小学生的问卷调查:长大了想干什么?大部分选择了科学家和教授这两个职业,一共占了50%以上,其余的也是工程师、医生之类的高尚职业,而中国目前从事人数最多的两个职业:农民和工人,却没有一个小朋友选择! 这实际上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主流文化心态。 中国人的心态似乎永远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尽管“高处不胜寒”,但这丝毫也没有动摇中国人要一个劲地往高攀的豪情,自己的个性、能力尤其是兴趣是不是适合,这重要的一点往往被忽略。 就拿中国孩子最向往的科学家来说,大概这不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而是家长所灌输的,这个职业还一直停留在大众的想象力之中:是啊,探索大自然的规律,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啊!但是,殊不知,除了每个研究领域的屈指可数的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颇为风光以外,绝大部分以科研为生的人,干的都是极平庸的琐事。 笔者在中科院呆过若干年,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北京中关村的科研人员之平均死亡年龄为53岁?这当中的原因,并非知识分子的待遇不好,而是知识分子太好面子,为了职称拼得太苦,以至于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事实上,真正功成名就的院士并不短寿,笔者见到不少七老八十的院士,依然声如洪钟。 命断黄泉路的,都是副高拼正高,正高拚博导的,结果是职称未上身先死。 在中科院的那些年,每每看到贴出来的40、50岁就夭折了的讣告时,我都在想,他们当初若没有选择以科研为职业,恐怕这辈子会过得顺畅一些。 而西方世界更看重的,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的儿子,一直在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员。 据说,有记者问他,您老爹是加拿大任职最久的总理,您怎么不想法子去发财?但这位公子的回答是,我喜欢当教员。 这一点可能是中国人难以理解的:中国领导人的子女,哪有一位我喜欢(网络语:偶稀饭)当中学教员的,难道不是个个都在公司当总裁,或者在政府部门做官?不过,我还真相信,这位加拿大总理的公子的的确确是在做偶稀饭的事情,这是出于他的真实心态,而不是作秀或者矫情。 这又说明了我在前一篇文章所述的,中国人追求的是成功,而西方人追求的是快乐。 所以,我想,我们新移民要融入主流,大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心态上融入,或者更确切地说,要理解这里人们的主流心态如何,尽管理解有时并不等于认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偶稀饭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一种心态,并非一种单纯的个人主义情怀,它是根植在西方世界的自由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看不见的手”的磨合,每个行业的待遇水平大都是公平、合理的。 以建筑工人这个职业为例,对于喜好户外运动的加拿大人而言,这个职业当然会有人喜欢。 这些年来,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当建筑工人的待遇也不差。 记得几个月前读到一份报道,说建筑工的起薪一般为12元/小时,熟练工则能拿到30-50元/小时,加拿大的普通教授也不过如此吧。 但是,在中国,会有人说,偶稀饭建筑工人么?拖欠工资最厉害的行业,就是建筑业。 拿不到工钱欲跳楼的,几乎全是从事建筑行业的民工。 所以,每一种特定文化下的主流心态,都是与当地的经济基础紧密相连的。 欢迎网友对笔者的以上观点作出评论。 关于融入主流这个话题,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赵平波)

加拿大最高院今对同性婚姻法裁决

加拿大最高院今日对同性婚姻法进行裁决,联邦司法部长高特拿预期,最高法院将支持政府建议的同性婚姻法案,自由党政府则会尽快通过该项法案。 据加通社报道,最高院周四具划时代意义的裁决,假如高院通过法案,加拿大将会是正式承认同性婚姻的首批国家之一,同时意味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应否获准合法结婚的长期斗争终告闭幕。 高特拿周三出席自由党党团会议后表示,预期最高院将会支持上诉和初级法院的裁决,更预期同等权利和宗教自由两项基本原则将维持不变,换言之,政府会根据此等宪章原则做事,尽快引进包括男同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在内的公民婚姻法。 18个月前,前总理克里靖放弃在同性婚姻问题上纠缠,拒绝就安省、卑诗省和魁省法庭指传统婚姻法违宪的裁决提出上诉,其后联邦政府草拟法例,容许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可以与伴侣在市会堂、法庭和认可他们结合的宗教机构举行婚礼。 根据该项草拟法例,教会、犹太会堂和清真寺会获准去界定他们认为恰当的婚姻,维持人权宪章中保证宗教自由的原则。 联邦执政自由党向加拿大最高法院提出下列3项问题: 联邦政府有否特权界定婚姻意义?这是对任何企图阻挠新法的省级政府一项先发制人的问题。 亚省省长简欣曾经表示,会运用宪章中所称的但书条款,撤销该项法例。 宪法是否保障那些违背他们的信仰,替同性恋者主持婚礼的宗教团体。 同性婚姻法的建议是否符合宪法? 总理马田去年12月宣誓后,加入第4问:传统婚姻的定义,即一男一女的结合,是否亦符合宪法?提出此问,目的是让法庭维持已行之百年的婚姻定义。 加国6省及其中1个特区的法庭已经推翻传统婚姻定义,为同性婚姻合法化铺路。

防见异思迁安省拨款改善护士待遇

安省将花费 2900 万元给刚毕业的护士工作机会、聘请导师加以训练并采用高科技的假人病患,以免他们见异思迁。 据加通社报道,安省卫生厅长史密瑟曼在周三说,6月宣布的5,000万元计划是要避免护士流向美国或其他省份,此次拨款中,1,770万元要用于1,000个新的临时职位,140万元是有关公共卫生、长期护理及家居护理护士的导师计划,另外用1,000万元设置电脑化的假人,可以模拟受伤状况并反应治疗的效果。 史密瑟曼表示,省府希望不只是依赖安省大学及专科训练的护士,还要加强他们的技能,让他们更能配合病患的需要,因为我们非常需要护士。 史密瑟曼说,刚毕业护士在医院、长期护理院获得的3个月职位将成为永久性全职工作的桥梁。 安省注册护士协会主席莱蒙(Joan Lesmond)表示,这种策略非常适合省内刚毕业的护士,我们在转变的过程中终于有所进展。

加拿大未受恐怖袭击纯属运气好?

加拿大参议院的国安暨国防委员会昨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加拿大之所以能在九一一事件后,免于受到恐怖份子的攻击,主要的原因是好运气,而不是因为有良好的计划或者准备。 加通社报道,委员会的这份报告指出,谈到这个不是大多数加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国防及国安议题时,大多数的加拿大公民都将之归因于运气,但运气并不是值得仰赖的。 报告表示,渥太华去年在处理军队及安全人员不足的问题上,虽已做出改善,但现实情况与实际所需的人员间,仍存在着可观的落差。 报告中也说,政府在九一一事件之后最大的改革,便是将几个情治机构合并,归副总理暨国家安全部长麦可里兰统一管辖。 尽管联邦自由党政府已提出一个全国安全政策,但这份厚达 305 页的报告却指其“尚未显示出政府资源已与其提出的目标相吻合”。 其中所指的主要问题包括: 不适当的国防预算、军队人员不足、联邦政府内部联系不足、与美国安全单位联系不足。 机场邮件及行李检查不足、机场人员背景资料查验不当、对禁止进入区域管控不足、兼任的海关人员训练不足。 港口海关防备脆弱、受犯罪组织的影响、容器检验不当;未充分运用海岸巡检。 情治单位人员及场地不足以“阻挡对加拿大及盟国安全造成的威胁”。

大温公车涨车费明年元旦生效

大温交通局昨 (8) 日以 10 对 2 票通过公车及捷运车费涨价案。 搭单区和跨两区的乘客须多缴 25 分(cents) ,跨三区的乘客则须缴 50 分,为涨幅最高的。 有关车费调整将在明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 另外,月票卡 (FareCard) 也涨价百分之十。 保持不变的是老人和小孩的特价车费、十张套票 (FareSaver) 以及一日通行证(DayPasses) 的票价。 受公车涨价影响的主要是每日乘搭巴士和高架列车的大温居民,包括使用西岸快线列车 ( West Coast Express) 和残障人士专用小巴(HandyDART) 者。 连卑诗大学和西门菲沙大学的学生公车通行证计划(U-PASS Program) 亦可能在明年九月一日与校方及学生会的谈判完成后,每月增加两元至 22 元。 这是大温地区五年内第三次提高公车捷运车费。 新的车费有效期为三年。 昨日上午,大温交通局在列治文市议会厅展开会议,由于讨论的是一般民众关心的车费问题,一早吸引大批传媒。 而且当局恐怕到场抗议提高车费的示威者会闹事,调派不少骑警在现场驻守,保安森严。 在十二名交通局理事中,只有温哥华市议员卡德曼 (David Cadman)和本拿比市长柯瑞根…

专家认为:房市旺有利加国就业市场

丰业银行将近些年来造就就业市场新工作增长的重要因素,归功于房市的兴旺。 另外,加拿大房贷暨房屋公司(CMHC)也在周三报告,11月的新屋开工率上扬,倘此升势持续至年底,今年新屋开工量就将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佳纪录。 据加通社报道,丰银 Scotia Economics 的报告周三指出,2004年前8个月的支薪职位比2001年同期增加5.5%,亦即公私营部门共创造逾70万份的工作。 丰银资深经济专家华伦在声明中表示,建筑业系创造新工作的重要管道,此点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华伦指出,建筑业自2001年以来新工作增长了16%,相当于9万1000份。 建筑业界的支薪工作,虽然仅占全国就业市场工作总数的5%,但却占全国新增工作总数量的13%。 包括装潢在内的住宅兴建建筑业界,以及包括油漆工,泥水匠及电工在内的专业建商业界,新增工作分别增长了28%及18%。 包括土地测量及基本结构计算在内的工程建筑业界,工作增长12%。 华伦表示,新屋建筑的速度预期将渐趋缓和,但今年销售创新高纪录的二手屋市场,装潢翻修的生意仍会持续炙热。 此外,公家单位的基本设施投资,应仍保持相当强劲的程度。 CMHC昨天报告,11月的新屋开工量经季节调整后的年率,由10月的22万5000个单位增至23万8200个单位。 倘若继续保持此种升势,就将写下1987年以来最佳纪录。 但经济专家昨天也指出,新屋开工可能会在明年开始放缓,理由是未售出的新屋库存增多,建筑成本涨升,以及二手屋市场更趋平衡。 11月都市的新屋开工率扬升6.7%,至20万9700个单位。 郊区的新屋开工数量估计为2万8500个单位。

士嘉堡六子单身母亲拾4万巨金不昧

在街上捡到4万块钱会怎么办?多伦多士嘉堡的一位有六个孩子、靠救济金生活的单身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这笔巨款交还给银行。 据加通社报道,住在多伦多士嘉堡地区的普丽缇,本周一她在京士顿路行走时,偶然发现一个沾满泥污的塑胶袋,捡起来看到里面是一叠叠现钞,由于被过往车辆辗轧,捆扎钞票的带子已松开。 她二话没说,就把这个装满簇新钞票的塑胶袋送去路边的道明银行(TD Canada Trust)营业部。 面对眼前这么一大堆现钞,连道明银行的职员也一头雾水,他们也不知道这些钱是哪里来的。 营业部的职员立即核查后,确定这笔钱不是营业部丢失的。 道明银行发言人基伊说,装钱的塑胶袋里装的其它一些东西显示,这笔钱来自该营业部所在大楼的某个单位,并暗示有可能是负责押运现钞的公司雇员丢失,但他拒绝详谈。 为了奖励普丽缇拾金不昧,道明银行决定赠送她2000元。 基伊说,她的行为令人鼓舞,他们非常欣赏,所以道明银行决定奖赠她2000元。 普丽缇在接受访问时说,不是她的东西就不能拿,这是她的做人原则,她也这样教育她的孩子们。 她说对与错之间界限分明,她相信因果报应。 她接着说:“连暗吞这笔钱的念头都没在我脑子里出现过。 我想这笔钱可能是一个老太太的,她拿出一生的积蓄,要买什么东西。 我六个孩子中有四个孩子说,如果是他们就会留下这笔钱,我说绝对不可以。 ” 至于2000元的奖金怎么花,普丽缇说她还没有计划,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圣诞节将会很豪华。 许多人可能不会象普丽缇那么做。 在周三早上的早餐电视节目中,超过2700的人面对遇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的调查中得出二者答案的比例是2:1,多数人的答案是把钱据为己有。 截至昨日下午,仍然没有人出来认领这笔钱。

文摘:移民加拿大人生洗牌不可免

有眼光极佳人士指出,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是自己办的,所以后悔的大有人在。 移民到美国的人,都是雇主给办的,也没法后悔,所以没人说什么。 捧腹大笑后,可以轻松地发现,移民美国的多属先留学再工作费尽周折拿绿卡,一路闯下来局面已经稳定,庆幸不已还后什么悔。 移民加拿大,多数是先拿枫叶卡再求学工作,顺序倒过来,在加拿大人生必需重新洗牌,事先没精神准备,自然到处买后悔药。 这人生洗牌的“大发现”,也只有踏足枫叶之国后才明白。 在国内时,怎么讲也是听不大懂的。 硬件洗牌。 名牌大学学历,博士硕士头衔,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格证书,一切归零。 加拿大政府可以认定海外资格,但想做什么,重新考牌免不了的。 就算考个技工牌,学个一年半载也正常。 海外资格认定是移民大呼小叫争取来的,凭心而论,更大的意义是提醒加国政府重视移民。 中国的一流大学学历国际早就承认了,可执之求职,好不好使大家心中有数。 更大范围的硬件失效就连加拿大本地人也不可免,昨天烫手的电脑工程师,今天就是份额最大的失业人口。 加国基础学科理论学科的博士照样当普通工人。 这硬件对投资移民都不例外。 有个千百万人民币在中国是富豪级了,能做好多事,折成百八十万加元,在加拿大搞个企业恐怕还得贷款。 软件洗牌。 多少个在中国如鱼得水的精英级人物,到了加拿大能进西人厂上生产线还得努力。 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的积累全失效了。 谈判高手面对西人张口结舌,推销大王四处碰壁。 一切从头学吧。 有人在加拿大修炼一年,才发现掌握的东西是如此有限。 人际关系洗牌。 在中国,豪门贵胄走到哪儿不用自己吱声,自有前呼后拥的人给你宣传品牌。 在加国,你自己不说,真没人关心你是谁的夫人那家的公子小姐。 新移民的一大经验,就是不到熟人的企业去工作。 富豪家族的战略性移民少得没有讨论意义。 在加拿大,亲戚朋友的关系终于归其本来面目,只有精神慰藉作用。 在加国一个门户城市,一批集体从国内移民出来的报人几年在一起办一份报纸,这种“同人刊物”有其行业特殊性,即使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也是可遇不可求。 即是洗牌,全看如何应对,如西人不是不重视人际关系,某种程度上他们比中国人还重视,只不过角度和思维完全不一样。 有人坐困愁城不知道到那里去求助,而同样条件的同胞却充分的享用着加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区别只在于对人际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源的运用不同。 例如一位中国新移民,在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学读书,太太刚生小孩,两人都无法工作,这种情况够难了吧?他通过恰当的途径得到政府贷款,贷款中每年有一万二千元是生活费,无需还贷。 此外还有别的资助,如孩子的牛奶是免费供应的。 这位新移民发自内心地感激加拿大政府,因为他还没有为这个国家做任何贡献。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案例,加拿大政府力没白使钱没白花,得到一家归属情怀浓厚的新移民家庭,勤学上进,生儿育女,愿意报效枫叶之国;新移民长有所学幼有所养,后顾无忧前景光明。 对重新洗牌,可以做多种理解,也真有新移民就是冲着这份人生重新开始来的。 上了牌局,如果不选择退出的话,就得洗牌重玩。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久弥新,枫叶之国这一支,必然打出一份全新的天地。 (李牧)

24小时交易(上)

一. 24小时交易的概述 24小时交易, 顾名思义就是指投资者在一天24小时中都可在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产品的交易, 而不仅仅局限在原来各金融市场的正常交易时间.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24小时交易的含义也逐渐扩展, 形成了以下几种形势的24小时交易范畴. 首先, 最初的24小时交易是指在跨时区的不同市场上所形成的连续交易状态, 也可以说是跨市场的相同品种金融产品的交易. 其次, 某个交易所不断扩展自己的交易时间, 对于本交易所上市的产品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状态. 再次, 不同的交易所形成联盟合作关系, 在交易所之间建立一个通用的交易平台, 各交易所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在不同时区的交易所交易各种金融产品, 这就形成了跨时区, 跨地区. 24小时连续不停的交易形式.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 西方国家兴起金融自由化的浪潮. 随着各国外汇.信贷及利率等方面管制的放松, 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趋自由, 国际金融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 全球几个主要金融市场都可以进行相同品种的金融交易, 由于时差的原因, 因伦敦, 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组成的市场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交易. 由于黄金交易的同质性, 黄金是较早实现24小时交易的金融产品. 国际五大黄金交易市场伦敦, 纽约, 苏黎世, 芝加哥和香港分别位于几大洲, 联合其他如法兰克福, 巴黎, 布鲁塞尔, 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