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法官称:冤狱重审旨在查找出错原因

法庭就含冤系狱多年的米格被错判杀人案,举行公开聆讯的首日,公众得知死者遇害前数小时的情况。 米格(David Milgaard)与多年来锲而不舍为他求清白的母亲乔丝(Joyce)周一均未见在法庭出现。 当年与死者米娜(Gail Miller)是室友的荷伊(Adeline Hall)是首名出庭作供的证人,她忆述,在米娜1969年1月31日早上被发现伏尸后巷前不久见到她的情况。 她表示,当日非常寒冷,只有华氏35度左右,能见度很低,到处见到结霜,她当时急着从楼上走下来到浴室去,看见正在抽烟的米娜站在走廊尽头处望出窗外。 她又被问到有关她与米娜和其他人所租住房子的情形,以及有关米娜每早前往巴士站所走的路线。 另一名出庭作供的室友芘丝(Linda Brecelj)忆述,当时调查员曾向她查询有关米娜当时与一名男性朋友的关系,但芘丝并未想到他是疑人;又表示,警方曾向她问及关于许多人的问题。 预期这项公开聆讯至少会持续一年时间,估计有近百名证人出庭作供,逾30万份文件要检视。 证人中包括了入狱23年的米格和最终被判谋杀20岁米娜罪成的连环强奸犯费沙(Larry Fisher)。 有权要求证人出庭作供的包括沙市警队、皇家骑警和沙省检察厅等。 主持聆讯的法官麦哥林(Edward MacCallum)敦促各方要保持耐性,同时不宜胡乱臆测最终可能出现的事实。 担任聆讯联络人的律师荷逊(Doug Hodson)是日在聆讯中指出,是次聆讯并非纯粹是重新检视早已公开的事实,而是要深入了解1969年发生的种种事件背后的问题。 虽然1969年和1970年的调查和审讯将会是今次聆讯中的重要部份,亦是合乎逻辑的开端,但最重要的将会是关注到在米格被错判后的27年里所发生的事情。 荷逊几乎用了整个上午读出事件的来龙去脉,亦是聆讯要深究的资料。 米格的律师沃殊(Hersh Wolch)在法庭外表示,将不会出席大部份的聆讯,虽然他很想了解真相,但要他再经历那种痛苦,实在没有必要。 费沙的律师贝雷殊(Brian Beresh)向记者表示,其当事人仍然否认是杀害米娜的凶手。 1969年只有16岁的米格,在米娜遇害当日早上,刚与朋友路经案发地点附近,一年后由于朋友的指证而被判杀人罪成,由于当时DNA测试不流行,亦是令他无法获得求证清白的机会。 1992年最高法院取得极大机会证明费沙是凶手的证据,1997年经DNA测试,证明米格清白,费沙有罪,1999年费沙被控罪成,2004年决定就冤狱展开公开聆讯。 (星岛日报)

十年官司告结沃尔玛终可落户贵湖

“十年抗争付水流”,以尖顶石头教堂闻名、风景如画的大学城贵湖市终于被美国零售巨人沃尔玛攻陷。 安省市政委员会(Ontario Municipal Board)日前裁定,沃尔玛超市可以在贵湖市经营。 这是一场艰巨的抗争。 十年时间,期间贵湖市历经三任市长,耗费100万诉讼费,通过新闻媒体、市议会和法院等多种渠道抗争。 1995年,沃尔玛向贵湖市当局发出申请,要在该市开设超市。 两年后,该市拒绝了沃尔玛的申请,沃尔玛不服,于1998年上诉到有权推翻地方裁决的安省市政委员会,但该会一直在观望地方的态度。 沃尔玛加拿大发言人派乐萧说,他们上诉的时候,握有1万个当地人的签名,那些人都希望沃尔玛去设店。 但是在2001年,贵湖市新市长上任,市议会再次回绝了沃尔玛的申请。 直到2003年,又一任市长夸瑞上台,就沃尔玛申请一事再次在议会投票,结果议会同意了沃尔玛的申请。 贵湖“市中心管理委员会”是反对沃尔玛设店的重要力量,委员会主席奥澜说,贵湖是个历史小城,有美丽的建筑,如果沃尔玛来了,人们会说,你看,路边有个大盒子(沃尔玛外观)。 管理委员会代表460个店主,这些店主也都反对沃尔玛前来。 他们还联合了当地居民组织和教会组织,同声反对。 去年夏天,教会组织负责人在一次听证会上对安省市政委员会说,沃尔玛所宣示的商业文化与基督教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 然而这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 安省市政委员会经过长达七年的听证,终于在去年年底裁定沃尔玛可以在贵湖开店。 沃尔玛说,他们将在今年开业。 但反对者也称,他们会提出上诉。

加人节日平均购物970元安省列榜首

满地可银行(BMO Bank of Montreal)的一项新调查显示,加拿大购物者在刚刚过去的节日期间平均开支970元,但是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事先制订了圣诞节开支预算。 周一公布的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满地可银行访问的购物者之中,只有37%制定了节日预算,其中14%透支。 安省购物者的节日平均开支名列榜首,每人达1,170元。 魁北克省的购物者平均开支最少,仅599元。 满地可银行副总裁拉卡内里(Maria Racanelli)在声明中表示,这项调查结果再次显示,人们在节日期间难以控制开支,她说,关键在于保证制定合理的计划处理债务。 Decima Research于1月4日至6日进行了这项调查,随机访问了1,006名购物者。 调查结果的误差率为正负三个百分点,20分之19正确。 77%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这个节期的开支等同或超过上个节期。 大约71%受访者表示使用了信用卡购物,其中30%表示信用卡开支达到或超过1,000元。 31%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节日开支在200元至500元之间。 25%受访者者表示,他们的开支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 20%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开支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 安省购物者在节日期间开支最多,大约30%受访者开支1,000元以上。 魁北克省的大约三分之二购物者开支不到500元。 (星岛日报)

加驻华大使:很遗憾赖昌星逃到加拿大

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于1月20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马丁出任加拿大总理以来首次出访中国。 财政部长出身的马丁此次来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1月13日,加拿大驻华大使柯先生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访问。 记者:你预计随着马丁总理访华,两国在经贸方面还会有什么新的突破? 柯:这次是马丁总理第一次以加拿大总理身份正式防华,同行的还有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部长彼得森先生。 贸易代表团由来自277家加拿大公司的364名贸易代表组成。 加中双方将签署一系列的商业合作协议,大概有60项,涉及工业、农业、制造业、教育业等各个行业。 这些协议的签署将是这次贸易代表团访华的一个重要成果。 记者:马丁总理曾表示,加拿大倡导多边国际合作,推动在G7或G8工业大国高峰会之外,创建一个新的包括20个左右世界大国的多边沟通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加拿大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柯:加拿大总理一直倡导塑造一个新的国际社会秩序来讨论并解决当下的国际热点问题。 在马丁总理就任财政部长时,一直提倡7国会议不光是邀请工业7国的财政部长,同时也应该包括那些对世界经济有影响的国家的财政部长,比如说中国。 马丁总理看到了很多国际合作成功的范例,比如说APEC,G8,所以他认为如果能够把这20国的领导人都聚集在一起,非正式地讨论一些这些领导人认为很重要的国际问题,一定会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这次访华期间,他会和中国领导人讨论这一话题。 记者:有关中国将加拿大作为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一事,目前进展状况如何? 柯:加拿大当然是非常希望成为中国政府指定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现在中加之间正式谈判还没有开始,但是加拿大已经开始接待来自中国的旅游者。 有很多中国公民申请去加拿大的签证,他们到了加拿大也会去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或者去山区旅行。 加拿大认为如果可以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旅游观光者去加拿大旅游。 中国政府显然已经知道加拿大政府有这方面的愿望,所以我们会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记者:有人认为,中加两国旅游协议搁浅与遣返赖昌星案有关,这是否是真的? 柯:很遗憾赖昌星能够逃到加拿大。 赖昌星的问题是一个司法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 赖昌星说他自己是难民,但是已经被加拿大法庭拒绝了,他现在正在进行申诉,所以整个案件还在司法程序当中。 赖昌星的案件与加拿大能否成为旅游目的地一点关系都没有,旅游目的地一事由两国政府进行协商,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人想去加拿大旅游,我们也很希望能在加拿大接待这些游客,我对旅游目的地得到批准的事抱着很乐观的态度。 记者:今年适逢中加建交35周年,对于这35年来中加两国关系的状况,你是如何评价的? 柯:中加两国关系其实可以追溯到两国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很久之前,在19世纪就已经有中国人去加拿大,也有加拿大人来到中国。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国开始建立了一些贸易关系。 1970年两国正式确立外交关系。 在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两国关系随之迅速发展。 两国外交关系的成就概括说是:在政治上依然紧密联系,在经济上合作增多,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 2004年前10个月,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8%,进口额增长37.3%。 希望这次访问能确保把中加之间的牢固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新移民:抑郁弥漫在文化差异的夹缝中

母文化失落感,使他们孤独,他们的抑郁,是文化差异间弥漫的一种乡愁般的情绪将近一半的失眠是由精神原因引发的,而很多在国外的华人移民都有长期失眠的经历。 《少女小渔》的作者,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自诉,曾连续30天几乎没有睡眠。 而好朋友演员陈冲,和她有一模一样的失眠体验,吃一模一样的安眠药。 如果发现哪个药疗效好,她们真的是奔走相告。 ”曾采访过这二位的华人作家陈燕妮说。 由抑郁到抑郁症 在这些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们眼里,住加拿大伦敦市的贾建军一定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来加拿大快三年了,平常的日子里,他一天总要睡上12个小时才够。 贾建军是那种妻子孩子都在国内,一个人在加拿大坐移民监的“假单身”。 第一个月的亢奋期一过,投入紧张的实验室工作后,他就陷入了巨大的疲劳感之中,从实验室回来,常常瘫在床上,一动不想动。 又挺了一个月,他开始打电话给妻子,支支吾吾说想回去。 来加的前8个月,贾建军是在非常“羞惭”的状态下度过的:在国内历来对功课驾轻就熟的他,在加拿大考试前的睡眠是要以分钟计算的,经常是通宵看书到天亮。 贾在国内是学医的,他了解有关抑郁感的知识。 他曾经观察自己,每到考试前或家人探亲来了又走了以后,总要经历一个多星期左右的情绪低落。 这种密集的情绪低落逐渐平息后,还会经常有反复和波动。 清华大学英语系女孩小卫,5年前跟男友共同赴美留学,不久两人因琐事分手。 失恋的反应如此强烈,一个人在异国的街道上,小卫经常走着走着就无法控制地流眼泪。 对她来说,一切都回不去了,生活中没有哪怕一个让自己感觉温暖的人。 她火速找了一个新的男友,火速结婚,又火速有了孩子。 她斩断浪漫幻想,用一个充满了琐碎噪音的家庭把自己包裹了起来。 在很多人眼中,来美12年的加林已经成功地进入了所谓的美国主流社会,他在著名的大公司里靠实力拿着一份比大多数美国人都优厚得多的高薪。 然而多年来,他却并没有交到一个能说得上话的美国朋友,而所谓“主流”的生活,又使他失去了大量的中国朋友。 在中国人的聚会上,加林时常独坐向隅,成了抑郁的边缘人。 在移居国外的某一段时间里,新移民普遍会经历不满、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 据加拿大心理医生施威廉估计,在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中,经常有抑郁情绪的占1/3。 这种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短暂抑郁现象是压力超负荷时的信号,是人长时间面对压力的必然反应。 同仁医院医生许天红分析了移民在国外由不适应到产生抑郁的过程:最初是否定期,特点是已感到心理不适,但仍告诉自己“我没事,我意志很坚强”;然后是抑郁期,也叫抑郁情绪期,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达两周以上半年以内,严重程度还不至于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情绪在高兴和不高兴间波动较大,医学上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期过后,将要出现一个重要分岔,这一时间内,能有效进行身心调节者自然过渡到适应期,然后逐渐复原,反之就会发展为抑郁症。 不可超越的玻璃顶 前途焦虑、分离焦虑、跨文化差异等种种因素,是导致新移民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 心理专家指出,在各种原因中,最难解决的是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适应问题。 对移居西方国家中国人来说,文化适应问题显得尤为艰巨。 从语言上,分属汉藏语系的中文和印欧语系的英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中国移民来说,语言障碍永远存在。 在生活方式上,美国可能比欧洲更令中国人压抑。 美国总体上是清教徒的文化,社交活动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平常没有什么夜生活,人际交往淡漠。 中国移民的业余生活极其单调。 那种“晚上十点还有朋友招呼出去吃饭”的中国式交际,成为很多移民的社交奢望。 中国文化是一种底蕴深厚的强势文化,在许多人的体会中,离开祖国后,中国的文化才在他们身上显示出深厚持久的影响力量。 这种影响,年龄越大的人越无法摆脱。 一些中年移民的中国人,后来完全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才坚持留在美国的。 表面上,大多数的抑郁总是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引起的,如工作、学习、感情等。…

华人新移民压力巨大易患“精神感冒”

抑郁症也称精神“感冒”,在文化失落和生存压力下奔突的异国同胞,常在离它不远处 从1978年国门开启,中国人以留学、工作、移民等各种方式陆续不断地流向世界各地。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政策的放开,出国人口急速增长。 以加拿大为例,从1988年起接纳的大陆新移民已达31万。 这些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背景中生存的同胞,大都经历过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平均每10位男性中就有一位会在一生中的某一阶段患上抑郁症,女性发病率又是男性的2倍。 鉴于抑郁症如此常见,且大部分抑郁症发作不经治疗也能在3~6个月期间结束,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之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即易患病,也可以治愈。 在加拿大,抑郁症被认为是华人新移民最常见的5种疾病之一。 加拿大的华人聚居城市多伦多,会讲普通话的心理医生只有一两个而已,西乃山医院的施威廉就是其中之一。 做了十年心理医生的施威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五年来,他接诊的华人抑郁症患者明显增多,平均每年有100多位。 这个变化发生的时间与大陆新移民涌入的时间相呼应。 大陆新移民的高潮从1998年开始出现,以每年一万人的速度递增,在2001年达到最高峰的年4万人。 施威廉说,对于华人新移民来说,抑郁症的高发期,在来加后一二年之内,5年后情况会慢慢改善。 与此同时,多伦多大学护理系教授戴妮丝提出,新移民妇女产后患抑郁症的情况较一般产妇高出5倍,对于部分会明确区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或族裔,如华人,新妈妈所受的压力就更大。 在美国,对华人移民抑郁症的发病率尚缺足够的、持续性的研究。 但2001年发表在theSurgeonGeneral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华人成人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7 %。 对于海外华人的情况,国内心理医学界亦不陌生。 有18年临床经验的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医生许天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十多年来,同仁医院一直收治在海外患了抑郁症而回国医治的患者。 近两年,许天红本人一年接待十几个从海外回来的病例,约是以前的两倍。 许天红说,导致抑郁的原因很复杂,但在华人新移民中间,大多属于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发的继发性抑郁。 就他接触的病例而言,地域上,日照时间较短的英国为最多;年龄上,20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最多。 很多自费出国的年轻学生,学了3个月或半年就因患了抑郁症不得不回国休养,家里筹集的几十万元的学费也打了水漂。 心理治疗的医患双方如果有语言障碍效果会很不理想,加上国外做心理治疗的费用很高,同时,国内熟悉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养恢复,这些都是许天红认为一些人会选择回国就医的理由。 除了语言障碍,在海外,还有较多因素影响了华人,尤其是大陆新移民对以抑郁症为主的自身心理疾病的有效防护。 在西乃山医院,来施威廉所在的精神科就诊的华人,多半是因为受到不可抗的外来压力导致,但一般情况下不易被自己察觉,如一些人因打老婆被警察抓了,之后送来强制进行心理治疗,而在诊断时发现是得了抑郁症。 美国BGSU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陈白银说,在她接待的中国患者中,主动就医的情况很罕见,患者大都是先由身体上的不适从别的科转来的。 他们要么讳疾忌医,要么没有意识到精神治疗的作用。 ” 在加拿大,华人的心理问题业已受到社会关注,2001年春季成立的加拿大华人心理健康联盟,已开始主动为华人提供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及展开宣教工作。

胡平藻称:前移民部长辞职与他无关

新任移民部长胡平藻昨天表示,他个人与前任部长史葛洛被迫辞职没有任何关系。 有传言说,胡平藻因本人觊觎移民部长官职而一直在策动反对史葛洛。 胡平藻昨天在接受加拿大电视台(CTV)采访时,否认这一说法,并称“事实是,我在内阁已有更为资深的职位,而且在这个职位上工作非常愉快”。 胡平藻是马田的死忠支持者,在过去数次联邦自由党党魁竞争中,他都力挺马田。 胡平藻在接任移民部长之前任联邦人力资源部长。 胡平藻续称,“现在马田总理要我担任新的职务。 大家知道,总理的要求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就这样,我成了新的移民部长。 ” 史葛洛在宣布辞职后曾对环球邮报不指名地暗示说,某些自由党人一直在试图破坏她的仕途。 谁都想入阁。 你若出了丁点大的问题,这些人就认为可以取你而代之”。 史葛洛最近数月来饱受丑闻缠身,先是被指控帮助一名罗马尼亚脱衣舞娘加快处理工作签证,最近则是被指控利用职权收买选票,并因此辞去移民部长职务。 史葛洛将所有指控斥为“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并称她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要脱出身来打一场“夺回名誉”之战。 马田在接受史葛洛辞职后表示,他并没有要求史葛洛辞职,并称将继续支持这位前任移民部长。 胡平藻也在史葛洛辞职后表示,在最新丑闻中提出的指控是“前所未有的欺骗之词”,提出这些指控的辛格本人“全无可信之处”。 胡平藻同时还抨击反对党说,这些在野党派制造了“一种充满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和犬儒主义的氛围”,正是这种氛围,导致了史葛洛的下台。

杀人案被告遭错判上诉卅载仍无结果

米娜被杀事件并未因时间被冲淡,仍然是报章头条。 36年前1月一个寒冷的早上,这名年仅20岁的助护被人发现倒毙在沙斯卡通市一条后巷内,而无辜的米格就这样含冤系狱多年。 有关这宗案件一直有着数不清的新闻报道和著作,甚至被制作成电视电影。 当局周一将会就该案举行公开聆讯,为这宗被视为加国近代历史上最大宗司法错判案件作了断。 代表米格(David Milgaard)的律师沃殊(Hersh Wolch)表示,许多问题从未经仔细审核,使得以了解何处出错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其实事件中并无灰色地带,根本知道米格是无辜,因此不可能对有关问题含糊其词。 米娜(Gail Miller)1969年被杀案轰动沙斯卡通市(Saskatoon),因为之前两年该市只发生过一宗凶杀案,因此警方承受公众要求尽快破案的压力相当大。 验尸结果发现,米娜全身有14处刀伤,颈部留下15处刀砍痕迹,警方在米娜尸体下面找到一把手柄折断的利刀,她的物件散落社区多个地点。 当年既吸毒又滥交的16岁小伙子米格,显然是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他与两名朋友,妮高(Nichol John)和韦森(Ron Wilson)正由利斋拿(Regina)前往亚省,途经发生凶案的沙市,准备与另一名朋友卡特恩(Cadrain)会合,后者住所跟米娜伏尸处相距只有个半街区。 据悉是卡特恩向警方举报米格,在案发后一个月他向警方表示,当米格来到他家时,发觉对方衣服沾有血渍。 在接着下来数星期,被警方盘问多个小时后,妮高和韦森同样暗示米格与案件有关,韦森指亦看见米格的衣服沾血,不过数年后他撤回此说,妮高表示当他们的汽车停在后巷时,看见米格用刀插向一名女子,而她这番话从未公开再讲。 凶案现场留有凶手的DNA,但当时警队并不流行采用DNA测试的查案方法,于是证据因而被疏忽。 米格1970年被判一级谋杀罪名成立,多次的上诉均被驳回,他服刑23年来都声称自己无辜,其母乔丝(Joyce Milgaard)则从未放弃为儿子求清白,多年来,她与律师一直怀疑沙市奸杀6名女子被判罪成的连环杀手费沙(Larry Fisher)与米娜被杀事件有关,而费沙正好租住卡特恩家中的地库。 DNA测试得还清白 1991年米格一案的资料辗转交到当时出任联邦司法部长的金宝(Kim Campbell)手上后,她将案件交最高法院处理不果,沙省政府则维持原判。 直至1997年透过DNA测试,米格终于得还清白,费沙随后被控,沙省政府给米格赔偿1,000万元,费沙于1999年被判谋杀米娜罪名成立。 有关当局终于去年2月决定由亚省法官麦哥林(Edward MacCallum)主持公开聆讯,不过无权罪责任何人,但可以提出建议,确保类似错误不会重犯。 至于公开聆讯举行前的准备工夫则相当繁重。 包括卡特恩在内的部份证人已经去世,工作人员为聆讯准备的文件逾30万份,当中有些已经公开,但有些则是首次曝光。 为聆讯做联络人的律师荷逊(Doug Hodson)表示,文件中有些是10年、15年、20年前完成的口供资料。 聆讯已订于明年进行,将会分4个阶段让所有证人出庭作供。 首先是重演案件,调查和米格应审的过程,接着审核判罪的资料,以及如何重新开审该案,第三阶段则是集中了解警方和司法部如何处理资料而有最终判处,至于最后阶段将会是检视体制问题,为何会发生米格遭错判入狱的事件。 代表米格母亲的律师洛雅(James Locker)认为,这是首次有机会去全面审视该案,单以有人含冤系狱20多年这点,当局就应寻根究柢了解犯错因由,以免再发生同类事件。 估计出庭作供的证人中有不少是知名人士,沙省前省长罗曼诺1970年代出任沙省司法厅长,米格的家人曾经指控他的部门是知道费沙属于可疑人物但尝试掩饰事件,而皇家骑警1994年调查事件后已澄清罗曼诺未有犯错。 金宝和前总理穆朗尼可能会成为证人,因为乔丝曾向两人请求为其子的案件有重审机会。 米格本人亦可能会出庭作供,但他的律师沃殊表示,在聆讯举行的其余时间,其当事人不会出席,因为他已不大关注事件,只求经过聆讯后可以有助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马田赞义工南亚献爱心黄嘉雯将返温安葬

加拿大的义工过去3星期以来,在泰国多个海滩一直忙着救灾工作,总理马田更亲临探望,高度赞扬他们救急扶危的精神,又表示会给灾区提供更多援助。 据星报通讯社报道,马田周日来到泰国Kamala Beach镇时表示,不论在泰国或是斯里兰卡,都有加拿大人、泰国人和斯里兰卡人在海啸浩劫中罹难,身为加国总理,应该亲自前来了解灾情。 他表示,已答应泰国政府要求,协助重建该国海滩和海岸线,不过他与其部门官员均未有透露有关细节。 马田为自己在最后一刻突然改变原订的亚洲外访行程,到南亚灾区探望灾民,了解灾情辩护,声称要前来向泰国人民和该国政府、加拿大义工、加国驻泰国使馆职员、皇家骑警法医调查员和出钱出力的老百姓表达谢意。 马田仍然希望能够找到至今生死未卜的加人下落,不过有官员透露,29名失踪加人相信已经罹难,此外估计有114名加人是在灾区,但未能联络上。 黄嘉雯将可入土为安 加籍港人黄嘉雯的遗体,有可能于日内由家人领回,然后运返温哥华安葬。 据星岛日报报道,黄嘉雯去年12月26日在泰国PP岛度假期间遇上海啸,被突如其来的巨浪卷走。 约两周后,男友Michael Lang凭着纹身图案寻获她的尸体。 不过,因鉴证需时,最初的消息是嘉雯的身分或要两个月才能确认,然后交回家人手中。 不过,最新的消息称,黄的遗体日内就可领回。 当地电台News1130,昨日引述了联邦多元文化国务部长陈卓愉的办事处消息。 报道称,有关方面已从香港黄嘉雯任教的学校,取得黄的指模,以便进行身分确认工作。 记者昨日致电陈卓愉的办事处求证,但获得的回覆是陈卓愉目前不在温哥华,不能证实上述消息。 有关人士承认黄嘉雯的亲人曾跟陈卓愉办事处接触,但具体情况需得到黄嘉雯的家人首肯才能公布。 记者也致电黄嘉雯的姐姐,但未获回覆。 25岁的黄嘉雯在加拿大出生,其后返港完成小学和中三,之后回加升学,并取得心理学位。 一年前,她跟男友Michael一起到香港教书。 去年圣诞,黄嘉雯跟男友及后者的姐姐Christine一同前往PP岛度假,黄嘉雯跟Christine被大浪卷走,Christine成功游回岸上,但黄嘉雯就遭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