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点评:在多伦多越来越多的新移民选择开便利店, 但能在市场上撑三年的, 20%还不到.买生意之前, 得有各种思想准备.首先,找店面就让人费心.学会用7-11的眼光去找便利店. 下文或许对正想找店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祝创业成功! 7—11便利店 在最优位置生根 在日本零售业中,便利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7—11便利店连锁公司不同于其他零售店和便利店,店址的选择是其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便利店的开发主要考虑4个因素:店址、时间、备货和速度。 对店址的选择,7—11的出发点是便捷,即在消费者日常生活行动范围内开设店铺,如距离生活区较近的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停车场、办公室或学校附近等。 任何地方都有位置优劣之分,7—11要让店铺在最优位置生根。 如有红绿灯的地方,越过红绿灯的位置最佳,它便于顾客进入;有车站的地方,车站下方的位置最好,来往顾客购物方便;有斜坡的地方,坡上比坡下好,因为坡下行人较快,不易引起注意。 7—11还尽量避免在道路狭窄处、小停车场、人口稀少处及建筑物狭长等地建店。 7—11对加盟者的素质和个人条件有较高要求。 在素质方面,主要强调经营者要严格遵守其经营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鲜度管理、单品管理、清洁明亮和友好服务。 个人条件包括加盟者的健康状况、对便利店的了解程度、性格、夫妻关系融洽否、孩子的大小及本人的年龄等。 经营便利店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在没有旁人顶替或应急时经常要通宵工作,没有强壮的身体是无法应付的。 此外,夫妇间的关系、孩子的大小等也决定了经营者是否有充沛的精力从事便利店的管理和经营。 7—11要求加盟者年龄在50岁以下。 7—11经常用一些战略性措施来保障便利店设立的正确和及时。 首先,店铺的建立与伊藤洋华堂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在华堂已进入的地区,商业环境和商业网都已建立和完善,7—11可以立即进入。 其次,在进入新区时,根据地方零售商的建店要求对店址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无集中设店的可能。 因为集中建店能减少投资,有利市场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7—11便利店的开发由总部开发事业部负责,开发事业部中店铺开发部与店铺开发推进部是分开的,前者是对已有零售店进行开发;后者是从事不动产开发和经营。 前者的工作更为困难,因为它是在对现有商家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商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颇有背水一战之意,要求7—11及时给以指导,保证经营的成功。 以日本北海道钏路地区为例,1994年钏路市有多家酒类零售商申请加入7—11,由于当时7—11正在开拓北海道市场,因此地方零售商的意愿与7—11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7—11通过让申请者了解便利店的经营特点,从中甄选出经营者。 1995年夏天,7—11在钏路开设了第一家店铺,之后发展到了20家。 7—11正是通过独特的战略和管理方法,使店铺迅速扩展到全日本,当仁不让地成为日本便利店的龙头老大。 更多便利店文章和信息可查阅我的”小生意指南专辑”>>http://www.51.ca/article/categorydi…&categoryid=461
——加拿大拒绝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有感 如果布什总统不那么傲慢,如果美国政府不采取单边主义政策,动不动就“先发制人”,也许不会那么多加拿大人反对布什政府的。 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加拿大仍然喜欢甚至认同美国。 因此,今天三分之二加拿大人反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是导弹本身问题,也不是美国人问题,而是布什自己问题。 马丁总理说:“加拿大不会参与美国提议的导弹防御系统。 ”直截了当,毫无含糊。 没有解释。 没有分析。 没有辩护。 这在加美关系历史中,恐怕是罕有的例子。 一个坚决的“不”,加拿大站起来了! 这么一着,美国驻加大使PAUL CELLUCI生气了。 他说:美国就干脆在加拿大领空部署它的反导弹系统好了。 他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加拿大那么轻易“放弃它的主权。 ”这是什么逻辑?只要加拿大和美国合作,它才可保持它的主权?!换句话说,反正美国将会侵入我们的领空,接受它就可以和“美国坐在一起”,参与它的决策过程,保住我们的主权,不然,美国照样会侵犯我们的领空的。 那么坐在布什旁边有啥用。 这不是投降逻辑吗? 上个星期,经过几个月的犹豫不决,马丁政府终于在民意、反对党新民主党、魁人团等大力支持下,极力排除亲美右翼势力,包括媒体、财团、防御工业等的重大压力,对美帝国说“不”。 一个坚决的“不”,加拿大站起来了! 这么一着,美国国务卿莱斯说她下月可能来不了加拿大了。 华盛顿官员私下透露,这是因为当局不满加拿大决定不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加拿大政府反映民意施政,是具体自由民主的表现。 打着在全球推行自由民主大旗的美国反而在“惩罚”它,这不是再次揭穿美国在外推行自由民主的假面目吗? 其实,去年,马丁的确多次说过加拿大会在某种条件下参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的。 但今天他怎么来个180度转变呢? 众所周知,马丁是执政党自由党的右派。 他们向来是比较保守和亲美的。 他开始支持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以他的政治立场来看,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他们的想法,只要它不要加拿大一份钱,在道德上支持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是无可厚非的。 因此,在一个平常时期,绝大部分加拿大人恐怕不会反对这个计划的;但911后,美国的一举一动都显示得不寻常,甚至于不正常,因此,越来越加拿大人对美国就开始另有看法了。 同时,马丁政府拒绝参加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有他的政治因素,一面反映大部份加拿大人民意、一面由于本身是少数政府等等;也不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个系统根本无法使用,屡次试验屡次失败。 最主要的恐怕是布什本人。 绝大部分加拿大人不信任布什,并认为他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 不过,大部份加拿大人都有美国朋友,不少人还有美国亲戚。 真正反美的人其实恐怕不很多。 但美国911后,在国内、在边界、在国外,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它的反恐措施,几乎没有一样不是一意孤行,不顾别人的。 这对我们加拿大人来说的确是左右为难。 我们在地理上不能脱离它。 我们在经济上更不想脱离它。…
我有个数字提醒大家注意: 印度新德里的申请是6948件,2005年的指标是2040件。 北京的申请是1094件,2005年的指标是100件。 我有几个问题不明白: 1.是不是有许多中国移民更喜欢养别人的父母? 2.华人是不是又陷入隐性的”人头税”法案的陷阱? 3.华人的利益是不是在谦恭与退让中获得,天上真能掉餡饼? 4.华人为什么不能在法律范围内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这可是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 ~~~~~~~~~~~~~~~~ 感谢网友“老木头”来稿,文章原贴在: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2076#post262076对于上述几个数字,本网编辑没有找到相关材料核实,对此数据的真实性本网概不负责,见谅。
看到近来51网上关于父母移民问题之争,也谈一点看法。 加拿大近10年来开始大量接纳独立移民。 许多人自己移民了,出于我们中国人的孝心也想把父母移民过来,这本无可厚非。 但在讨论政府对父母移民为什么有所限制之前,我们应该先明了加拿大为什么大量接纳独立移民。 加拿大为什么敞开大门接纳大量的独立移民,是因为加拿大社会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而加拿大的婴儿出生率却在下降,加拿大的福利制度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必须引进大量的移民去工作纳税,以维持加拿大的庞大的福利体系和经济的发展(请参见加拿大移民FAQ中关于加拿大为什么需要移民的部分,已附后)。 如果每位移民都把父母移民过来,显然和加拿大引进独立移民以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的初衷相背。 因此,加拿大政府势必在此方面有所限制。 事实上,加拿大这些年来福利制度在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实事。 比如,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免费验眼;缩减医院的急诊部(使得本来已经怨声载道的急诊体系更加民怨鼎沸);几乎很少再新建福利性的政府资助的老年公寓,而申请等候住进政府的老年公寓的人却在增加,等候时间空前的拖长。 而另一方面,在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之后纳税人的实际收入在下降的情况下,所得税却在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在加重。 大家希望父母移民,是大家爱这里,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 既如此,大家也应该从加拿大的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考虑一下这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如果父母能移民过来,则皆大欢喜。 即使没能移民过来,也要相信国内的兄弟姐妹同样会孝敬父母,让父母安度晚年。 其实,中国人孝敬父母的传统更多的保留在中港台,而非西方国家。 附录:WHY DOES CANADA NEED IMMIGRANTS?Because Canada has one of the best medical and social service in world, we also have one of the oldest populations…
依照政府初步估计,去年有差不多236,000名新移民,和33,000申请难民资格的人来加。 移民部长胡平藻说,这是移民人数达到预订目标的第5年。 今年的目标是22万~24.5万名。 胡平藻发出的新闻稿说:“加拿大的新居民不单对我国的多元文化有贡献,并且帮助加拿大变得更繁荣,更能适应国际间的竞争。 ”因此移民部须确保移民计划续以平衡、按照规章、和管理完善的方法来执行。 初步的数字显示,经济移民,包括他们的家人在内占57%。 余下43%是跟家人团聚的移民和难民,以及基于人道理由和恻隐心批准居留的。 自2003年起,难民人数增加26%。 根据联邦和省政府协议,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协定接纳的永久居民数目持续增长。 2004年,超过5万移民是依照这些协议入境的,比2003年多15%。
现年12岁的魁省少女杭韩丝(Leia Hunt-Hans)因舍身救父而获得魁省英勇奖章。 她在2003年与父亲骑机动雪撬时发生意外,她父亲当时因跌断腿而动弹不得。 杭韩丝为了求援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步行好几公里,当他们获救时,她的右脚与左脚趾已长满冻疮,因此必须被切除。 然而,杭韩丝周一领奖时表示,如果历史重演,她仍然会奋不顾身的救人。
多伦多病童医院成功为一对来自非洲津巴布韦、腹部相连、共用一个肝脏的7个月大连体男婴完成分体手术。 他们的单亲母亲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所有提供协助的人士致以衷心谢意。 病童医院首席外科医生兰格(Dr. Jacob Langer)周一领导25名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进行是项逾5个小时的手术,他表示,手术按照原订计划完成,并无出现未可预料的并发症;不过,医护人员对该对男婴预后情况抱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仍须密切监察会否出现感染、流血不止或并发症影响康复,估计两婴需要约两个月时间康复,其中一个星期要留在深切治疗病房。 医院表示,廷诺坦达(Tinotenda)和廷拿殊(Tinashe)目前仍在深切治疗部,须依赖维生器,并未度过危险期,不过,接受该类手术后通常都是这样。 待两人康复后,将会再接受纠正裂唇和裂颚手术。 医生们原本预期是项手术至少需要8小时才能完成,不过,将两婴连着的腹膜分割后,接着的过程都能顺利进行,其中最棘手的部份是将肝脏内最大一条将血液由廷诺坦达身体输送到廷拿殊身体的血管一分为二(这亦解释了为何前者身体比后者细小的原因),从而让两名婴儿的器官各自有血液供应。 这对连体婴去年12月初由40岁母亲和一名护士陪同飞抵多伦多病童医院,成为这间享誉全球医院第10对接受分割手术的连体婴。 医院的声明表示,手术在东部时间周一早上9时30分开始,11时29分完成,接着再分别为两名男婴进行手术,廷拿殊的手术在下午1时15分结束(大约要4小时),廷诺坦达的手术则在下午2时40分完成。 连体婴分割手术错综复杂 连体婴分割手术通常相当错综复杂,过程中须由不同医疗专家发挥所长去完成整项手术。 昨天进行的手术由两名普通外科医生、两名整形外科医生、两名麻醉师、8名护士和多名高级手术及麻醉专科住院实习医生合力完成。 所有连体婴分割手术中,假如该对连体婴的心脏和胸部各自独立,而只是腹部相连和前身连着共用一个肝脏,则是众多连体婴分割手术中最容易的。 对该类分体手术具备丰富经验的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健士(Johns Hopkins)病童医院的科洛班尼医生(Dr. Paul Colombani)解释说,首先由麻醉师为两名婴儿注射麻醉药,令他们入睡,接着由普通外科医生切开他们连着的腹部,将两人共用的肝脏一分为二(假如是两个肝脏相连的话,则将两个肝脏分开),一俟将两婴分体后,就会将两婴放在不同手术床上,通常会安排在两个手术室内,整队医疗人员继而分成两组。 当医生开始为婴儿缝回被分割开的腹部时,整形外科医生可能就会被召唤入手术室,协助进行连接皮片的手术,将伤口完全缝合,以防感染。 科洛班尼医生补充称,该类手术可能出现的危险包括流血不止,又或因为腹膜太紧令血液循环欠佳,另外则是出现感染情况。 根据整形外科医生苏加(Dr. Ronald Zuker)表示,身体较强壮的廷拿殊有较多皮肤可以令伤口缝合得很好,但廷诺坦达则要取用下腹部的皮肤才能将伤口覆盖。 科洛班尼医生指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须在手术进行前计算清楚并做好准备;又表示,必须在事前做足研究,辨清连体婴有哪些器官连在一起,哪些器官不是。 准备工夫包括一连串的X光和超声波检查,电脑X线轴向分层造影和磁共振成像术。 两名男婴去年7月在津巴布韦一个农村出生,两人腹部相连,共用一个肝脏,在他们出生的医院工作的加国医生负责接生,之后协助安排他们到多伦多病童医院接受相当复杂的分体手术。 多伦多病童医院是唯一一间同时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该类专科手术和资助手术所需费用的病童医院。 资助主要来自Herbie基金,该基金已经资助了来自80多个国家450多名儿童到多伦多病童医院接受手术,因为病童所在的国家无法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 据估计是项医疗开支需费约20万元,假如所需的外科手术不是免费的话,费用会更多。
由于反对党连日来指控安省政府拟定绿地计划案时,涉嫌政商勾结,因此检察总长拜任特(Michael Bryant)周一提出透明法案。 此法案一旦通过,各政党必须公开政治献金的名单。 然而,上述因应措施未能平息反对党的抨击声浪,反对党认为,有一家地产公司在出席了省府举办的筹款晚会之后,获得特殊待遇。 保守党甚至有地图为证,该党人士表示,上述地产商在多伦多北部拥有的一块地原本被绿地计划列为保护区,但这块地如今却不在绿地计划范围内,令人不禁起疑心。 保守党的胡达克(Tim Hudak)表示,除非省政府能立刻提出合理的解释,否则省府涉及政商勾结的嫌疑很大。 市政事务厅长谢力逊(John Gerretsen)表示,他确实曾与上述地产商会面,但当时连绿地计划初次界线都尚未划定。 此外,省长麦坚迪与谢力逊异口同声的表示,绿地计划的界线是依照科学根据划定的。 拜任特表示,上述透明法案将使政治献金者曝光,因此可杜绝政商勾结的风气。 安省政府于去年五月份在财政厅长索伯拉(Greg Sorbara)兄弟的住所举行筹款晚宴,出席的人士最少必须捐款10,000元。 当时省府正在绿地计划的界线即将被公诸于世。 反对党指控省府在举行完筹款晚会之后,修改了绿地计划的界线。 此外,他们亦质疑索伯拉的家人是否也因界线的修改而得利。 索伯拉一家拥有面积庞大的土地。 自由党在省选时承诺,该政党会立法规定政党透露捐款名单,因为麦坚迪认为商人对政治的影响力太大。 此项法案将追朔到去年年初,这也就代表省府必须公布列席上述筹款晚会的名单。 此外,此法案规定,凡是政党或是省长候选人获得金额超过100元的捐款款项,都必须在五天内通知选务官,并且于10天内在网站上公布相关资讯。
周一,安省50多间医院和22,000名支援员工公布达成两年临时协议。 医护界的劳资关系似乎又迈进一步,接近风平浪静的局面。 继上周五省政府和24,000名医生的协议后,这是医院集体合同谈判中首项关键性的协定。 在许多医院的财政出现赤字之际,这项协议意味一笔5,000万元的额外支出。 安省医院工会议会主席赫里(Michael Hurley)说:‘医院目前财政困难,所以院方在谈判集体合同的时候肯答应加工资及改善员工福利,分明是说工会会员工作勤快,他们的贡献受到雇主器重。 ’ 集体合同将于2006年届满,首年加薪3%,生效日期回溯到2004年九月,第二年薪金再提高2.5%。 在一片重组声中,合同给予员工更多职位保障 。 医疗保健、办丧事、教育和特别假期等福利都见改善。 协议中的员工包括注册助护、清洁工人、营养助理、文员和维修工人,他们每小时的平均工资是18元。 安省医院协会(Ontario Hospital Association)在理事会和53间会员医院通过协议之前不拟表态,各医院定于三月底前表决。 赫里指出,虽然谈判了数月才达成协议,但毋需邀仲裁员从中调解,是值得称许的。 这项协议会影响另外10,000名医院职员的合同谈判。 上周五,医生们结束多月来互相指责的谈判过程,公布四年协议,他们的收入会增加24亿元。 不过,45,000名医院护士仍在等待仲裁员有约束力的裁决,预料在1、2个月内颁下。 隶属工会的医院支援员工已经开始投票表决这项协议,据悉他们颇感满意,大概会在月底前投票完毕。
不知不觉中在加拿大经历了三年的移民生活。 在我三年的移民生活里,从来没有人跟我谈过“加拿大梦”,但是,对此我一直在苦苦探寻:我们什么要移民加拿大?我们的人生到底追求什么?加拿大究竟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转型做一名报人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庆幸的是,我接触了很多的人,也经历了很多的事。 尤其对一些老移民和成功人士的访谈,让我不断思考“加拿大梦”这个命题:对于我自己,什么是我的“加拿大梦”?对于我们大陆移民,“加拿大梦”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放弃一个又一个的梦,同时在编织一个又一个新的梦。 加拿大的生活是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逼迫我们不断放弃自己的梦想? 在三年纪念的日子里,记录下这段人生经历和自己三年里的感悟,为了纪念,也为了跟我的读者分享和共勉。 我自己还在奋斗的进程中,我也知道很多朋友不能走我走过的路,当然我不希望我的读者要付出我曾付出的一切。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新来的朋友一些启发,希望我提出的“加拿大梦”能引发您对人生、对过去和未来的一些思考。 为了我登陆加拿大三年的纪念,也为了跟读者探讨“加拿大梦”的命题,本期的“名人访谈”专栏暂停一期,敬请广大读者朋友谅解(下期请继续关注“安省议员黄志华(Tony Wong)先生访谈”,同时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加拿大梦”话题的讨论,来信请Email: [email protected])。 2005年2月24日,是我登陆加拿大三周年纪念的日子。 生活中,我是一个粗线条的人,我不记得跟太太的结婚纪念日,我甚至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但是,今生,我不会忘记三年前的今天。 那一天,带着迷惘,怀着憧憬,有兴奋,也有无奈,背起行囊,我开始了人生最远的旅程;那一天,将我的人生截然分割成两段。 一段留在了生我养我的中国,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那里有我曾经挥霍过的青春,那里有我怀有的对未来的向往。 另一段刚刚开始,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我必须学会自动“归零”,白手起家,从头再来。 三年的日子里,有苦痛,也有欢欣;有彷徨,也有坚持;付出了,也得到了。 三年的日子里,做了很多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一直想做而不得而为的事情。 三年的日子里,我一直象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从来没有停止的片刻。 我人生的主旋律从来就是“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我是一个“拼命三郎”,为了一个目标,我从不计较我将要为此付出什么。 看过另一个来自农村的朋友写的一篇文章《花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感同身受。 读书占去了我人生二十年的时间,为了一个专业我付出了九年的青春光阴,而且这样的好日子肯定不会再来。 不管做什么,不管我为此要付出什么和要承受什么,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后悔”二字。 三年的日子,见证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商业实践,见证了我从一个书生蜕变为文化商人,从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磨砺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虽然加拿大的生活让我背弃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但,加拿大同时带给我新的理想、新的梦想。 感谢加拿大,让我有机会去尝试商业。 在中国,个人相对社会、相对社会定势是渺小的,如沧海之一粟。 我承认我无力突破社会、家庭为我安排的人生轨道,因为我是“好学生”,“好学生”当然要听话,“好学生”当然要好好读书,做学者,当教授……来到加拿大,丢掉了历史,也丢掉了包袱,没有人在意你做什么,也没有人关心你做什么,你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加拿大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这里是培养企业家的土壤,当然,这无疑激发了我从事商业的梦想。 我的“加拿大梦”的第一部分就是从书生转型为商人。 感谢加拿大,让我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报人。 在中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报;但是,这里是一块自由的土壤,你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法律的框架下。 一年半的报人经历无疑在催生我的成长和成熟,当我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方方面面的事的时候,我是如此的满足和充满成就感,并让我产生“我是一个天生的报人”的幻觉。 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报人,这是我的“加拿大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加拿大,能够让我有机会学着写作,而且我还将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是我的读者居然喜欢我常常语无伦次,但却是用心堆砌的文字。 如果还在中国,我更可能做的是在推导和演绎一条条艰深的数学物理公式。 从工程师转型做记者,这也构成了我的“加拿大梦”。 我个人人生定位的转变起初出于无奈,我的“加拿大梦”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只是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但慢慢地,我开始喜欢这样的转变,我开始思考、成型并逐步实现我的“加拿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