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世界城市生活品质排名加拿大居冠

世界著名的墨赛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昨天公布了关于本年度世界城市生活费用的调查报告。 结合该公司最近公布的城市生活品质量排名表,加拿大是两者综合指针最好的国家,生活成本低,生活品质高。 本年度的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调查了六大洲的144个城市,其中包括加拿大的五个城市。 结果显示,加拿大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城市是多伦多,但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居第82位。 渥太华排名第122位,是加拿大和整个北美生活费用最低廉的城市。 温哥华、卡加利和满地可的排名分别为第87、98和107名。 与去年相比,加拿大这几个城市的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前移,报告将之归于较高的加元汇率。 如果将美国纽约的生活费用指数100作为对比参数,那么在加拿大各城市中,多伦多的指数为76.2,温哥华74.3,卡加利72.5,满地可70.7,渥太华66.4。 这意味着,多伦多的生活成本,只有纽约的四分之三多一点。 在世界城市生活品质排名表中,所有加拿大的五个城市都在前20名内。 据分析家认为,加拿大的生活品质多年来始终名列前茅,主要得益于稳定的政局,完备的基础设施,较低的犯罪率,充分的个人自由,和完善的健保制度等。 世界上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城市,仍首推东京,紧接其后是另一个日本城市大阪。 其它生活成本较高的亚洲城市,还有南韩的首尔、香港和北京,在排名表上分别居第5、第9和第11位。 在东京,一套两卧室的公寓住房的月租费为7179美元,多伦多只有2397美元。 喝一杯咖啡,在东京要付4.02美元,多伦多只需2.23美元。 一顿汉堡包快餐的价格,在东京是6.32美元,多伦多为5.44美元。 在前20名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中,最多的还是欧洲城市,最贵的城市是排名第三的伦敦,其后是莫斯科第4,日内瓦第6,苏黎世第7,哥本哈根第8,奥斯陆第10,米兰第11。 排在第103位的罗马尼亚城市布加勒斯特,是生活费用最便宜的欧洲城市。 世界上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是巴拉圭首都亚松森(Asuncion),生活费用指数还不到东京的三分之一。 这项报告说,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对技术人员需求的扩大,城市的工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导致了低费用和高费用城市之间的差距日趋缩小。 调查选择了200多项城市日常开支,作为评判的标准,其中包括住房、交通、食品、衣物、家用品、以及休闲娱乐等。 本项调查的结果和数据,常常被政府和大公司用来确定派驻海外员工的生活费标准。

华人在美国找工作,容易吗?

51编辑注:加拿大的中国移民,除了“回流”以外,另一个谈得较多的话题便是“去美国”了——然而,美国的工真的比加拿大好找吗?特转载《多维时报》的这篇文章,但愿能给做“美国梦”的网友能有所启发。 黄崇认为,“能力超强的人毕竟不多。 我一路升学、当兵、来美念研究所,至今还未有过工作经验,现在对我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在纽约求职的过程,花费我好几个月,我已经不愿意再等待了。 ” 脸孔是障碍吗? 在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中,一位母亲曾表达了许多亚裔移民对后代的期望: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将没有人会轻视我的女儿,因为我只许她使用最完美的英文。 “但是很多时候,即便是最正统的英语,仍然改变不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陈嘉伟深有感触地对多维记者说。 今年五月,他得到纽约银行的聘雇,进入该公司的投资会计部门工作。 虽然走马上任不过数日,但他已经能感觉到进入这家银行是个正确的选择,“纽约银行的制度相当健全,我觉得我漫长的求职过程,都有了代价。 ” 事实上,陈嘉伟认为,自己与一般大学生无异,刚毕业时都是没有经验的新鲜人,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有任何工作机会都要把握,唯有不断的累积与学习,才能换取更佳的机会。 他回忆这次换工作的过程,确实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累积了两年的经验后,下一阶段的工作,能否在升迁及薪资方面都给予他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成为他首要考虑的事情。 陈嘉伟进一步分析,美国人问话的方式,不像华人一般委婉,因此求职者的应答方式过于谦逊的话,也无法获得太多青睐。 从小家庭总是灌输我们,待人要有礼、要客气,印象中,华人也确实比较谦虚,这点反映在我们的履历表以及面试的态度上,很容易就让对方错估我们真正的能力。 ” “反观美国人接受面试时的自信表现,看在我们眼中,或许认为那叫做吹捧,但事实上,求职就是一种自我行销的能力,这是主流公司相当看重的特质,若你正在应征一份业务工作,你更该懂得如何掌握这项能力。 ” 多次的面试经验也让陈嘉伟发觉,虽然他接受的是美式教育,但原来中国传统的习俗与文化,却已在无形中根深蒂固。 面试中许多小细节,都充分显示出东西文化的差异,譬如华人时常认为,与人说话的时候,眼光直视对方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但面试时若遇到美国人,千万要维持眼神的接触,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个礼貌,也是自信的表现。 ” “还有每当面试就要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通常会问我们一句:你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华人碰到这种情况,总显得安静,好像深怕问题太多,会为对方造成麻烦。 ”陈嘉伟提高音调、对多维记者强调,“但若你回答没有问题,你这场面试就完了!因为这样的表现,很容易被解读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为公司付出的热忱。 ” 今年甫自纽约大学传播研究所毕业的王薏婷,早在一年多以前,她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业界或学校举办的就业博览会,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期间,她同时拥有两份实习工作。 亚裔在美国找工作,当然与本地的美国人有很大差别!”接受采访时,王薏婷根据经验,不假思索地对多维记者说。 她回忆每当参加就业博览会时,公司行号派出的招聘专员一拿到履历表,只需看看名字,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亚裔,许多属于亚裔的刻板印象因而出现。 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想降低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较不愿冒险雇用亚裔,因为我们不是美国人,不是他们所熟悉或理解的一群,这种情况对我们其实很不利。 ” “当然并非所有的刻板印象都是不好的。 记得当我担任行销研究的实习工作时,上司总觉得我的数学很好,对我这方面的表现相当称赞。 ” 然而王薏婷认为,亚裔的身分、以及亚裔与主流的差异,是求职过程中确实存在、且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面试时,对方一看见我的姓氏,第一句话总是问我:你从哪里来?”王薏婷进一步指出,这种情形不只有她会遇到,她有位朋友在美国出生,尽管这个人连中文都不会说,公司招聘人员或面试官一见到他,仍然是怎么问话。 “这种情况见多了,我朋友早已学会如何应付,他的标准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就是我来自加州。 ”王薏婷说。 目前任职于三菱银行的蔡策则提到,尽管他自中学起就在美国接受教育,但是来自父母的传统东方思想,仍在无形中指引他日后就业的方向。…

我苦熬了半年考了五次终于拿到驾照

当终于开上车徜徉在多伦多的大街小巷时,体会着北美的汽车文化,浏览着马路两边的风景,我不禁为我娴熟的驾驶技术而得意,我可以自诩苦练出真功了。 我自始至终都认为我之所以花了半年时间,两千多加元学车,前后五次路考才拿到G2驾照,这并不是因为我笨,而是运气。 更何况我现在还可以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中找到安慰——没有这半年的折磨,也就没有我现在的驾车功夫。 我是去年就拿到全科证书了,因为刚到加拿大,要等够八个月才能路考排期,就是要到今年三月;我原本在打labor,因为我太太读college,孩子又找不到合适的day care,所以我决定辞职,回家带孩子,同时可以集中精力,专心准备路考。 我学全科时的路面驾驶教练人挺和蔼,基本动作分解得很详细。 我找了些各驾驶学校的网页来看,内附有一些驾驶技术和规则的内容,和教练所教的相对照,确实是一招一式,中规中矩。 说老实话,我对学车缺乏天分,一上车就紧张,眼不知往哪儿看,手脚也不知往哪儿搁。 经过教练的一番调教,总算可以开车上路了。 当时我的心态颇佳,又受到各种“保过”的广告影响,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再辅以散钟练习加强,路考必定一次通过。 哪里知道这只是地狱般磨练的开始。 第一次路考是在大多地区,出考场时因有行人,我车速慢了些,考官发了个“turn left”指令,我听得不是很清,稍一犹豫,考官的手已抓住我的方向盘向左推去,吃这一激,我那颗本已悬着的心,登时慌乱起来;接着一路左转,到一十字路口红灯停车,变绿灯时,我又反应慢了一点,考官立时大叫“go,go,go”;这次以后,又让我简单作了个“pull over parking”(靠路边停车),就回考场了。 考官在黄色考试纸上一番装模做样的写画之后,很客气地告诉我“no pass”。 我回过神来后,越想越觉得义愤填膺,难道这样“草菅人命”的考试也会发生在加拿大?学全科时的“安全意识”,“防卫驾驶”,我是这样做的呀?虽然慢些,但并不影响安全呀?再者说,考试应当全面考察呀?教练打电话来说再考可以给我优惠,我已毅然决定另谋出路了。 第二次路考选在小镇,小镇的人朴实规矩,适合我的特点。 从广告上找了一位让人觉得挺踏实的教练,订好了“包考”,先交了一半的钱,另一半等考过之后再交。 散钟练习已无多少新的内容可学,只是积累经验而已,熬过了漫长的十多天,终于又可以考了。 小镇离多伦多二百五十多公里,开车两个多小时才到。 同车还有三人,有考两次的,有考三次的,还有考五次的,真是猩猩相惜呀。 小镇不大,位于两条主路交叉处,考试路线相对简单,转一圈,小区、主路都考到了。 上午两位考的次数多的先考,哇,都通过了,果然是小镇好考,我心里也是非常欣喜,下午到我了,心里的紧张和想考过的渴望交织,使得我拼命抑制着手脚的颤抖。 考官是位中年妇女,非常的严肃。 大概发现了我的紧张,在一处刹车时,我实际已控制了刹车板,她仍然认为我刹车晚了,举起右手惊呼:“no”,我心想又完了。 她倒是按部就班的让我做完所有动作,然后“fail”掉了我。 第三次也是在这个小镇,第三次是我认为自己发挥得最好的一次,简直就是一场奥林匹克,当我一口气做完所有动作之后感觉几乎虚脱,但是那位中年绅士模样的考官仍然无情地判处了我的“死刑”。 我不敢相信地望着那双湛蓝澄澈的大眼睛,我大声抗议道“I believe I am right”,但是无济于事。 考官变得有些烦躁起来,又嘀嘀咕咕说了好多,我听不懂,也听不进了。 下车后考官对我教练说,我不懂英语,我开车太靠中间了云云。 教练问了我情况后,也只好苦笑着对我说,“现在你技术不成问题了,是你运气不好。 ” 我简直是出离愤怒了,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连这样的理由都找出来了。 那些日子,我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您家的大门吉利吗?风水先生如是说

风水中,“大门”对一家的旺发影响非常大。 因为居住者一走出大门,就进入外界人群社会之中。 进入大门,如同船入了避风港,安稳顺利。 由科学观点来看,如果大门的位置不当,或前面有阻挡,人们出入就感到不方便,长久下来会影响心理的。 另外大门不好,治安也是问题。 若被人破门而入行劫,便会损失钱财。 宇宙是一个大磁场,房屋是随着宇宙运行的,一个小宇宙,如果大门妥当,就能充分引进磁场,也就是能量,使居住人事业进步、或智慧、或健康。 首先大门的大小必须适中,能配合房屋的面积才是吉门。 如果房屋的面积小而门开的很大,在风水学称为“缺口”。 如果房屋面积大而大门却狭小也是不妥的,风水学称为“闭口”。 所以大门的宽度要适中才合。 大门如果面对对街的尖尖墙角,就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尖角的墙角,好象一柄锋利的尖刀。 试想,每天一开门就见到利刃迎来,心理上也会有压力的。 如果一打开门,就看到往下层的楼梯,则代表水向下流,水不断的向下流,钱财就难以积蓄了!如果打开大门看到的是向上的楼梯,就等于楼上的水向你的大门流过来,你自然接到“水”了! 大门最忌有大树遮挡,也忌门前有电灯柱、变压箱,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阴气”的。 一旦阴气入门,对住在里面的人会造成疾厄的问题。 在士嘉堡FINCH AV与BRIMLEY RD交界处附近有一位王姓太太。 原本身体好好的,今年初迁入此区的某宅,大门前有大树又有变压箱,双重阴气。 这个月初,他先生告诉我的一位朋友,王太太得了癌症,是腸胃癌。 我的朋友相信风水,曾告诉王先生勿迁入此宅。 但王先生不听,是冥冥中的巧合,还是阴气太重了呢? 大门的禁忌是有玄机的,有“六”项禁忌要留意: 一.大门不能开在虎边:大门开在龙边为吉。 如果你站在屋内向大门看,左边是青龙,右边是白虎,左边是生气方、发达方。 二.大门不能对着三角形的路街:一出大门就面临二条叉路是不吉利的。 叉路代表的是分歧,对家运来说是属凶相。 三.大门不能对着山:在现代而言,即是大门前勿对着某某楼高的大厦,好象山似的阻挡着你。 四.大门不可对着深谷或房子建于斜坡上:我曾认识一位留学生,他父母为他买了一间屋,刚好面对着低下的谷地,而房子又建在斜坡上,结果好端端的一个青年,竟莫名其妙地得了神经病。 五.对门的房子不能过高:比如说你是平房,可是对家却是三层楼,那风水要吃亏了,被高的房子压住了,改变了气的方向,致使财运及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六.大门不能对大树及电线杆或变压箱:门前有大树、电线杆、变压箱则阴气加重,会妨害家人的健康,并阻挡财路。 (昱苍)

人文地产系列(之一):起初的土地

人文地产系列(之一): 起初的土地 移民多伦多的朋友们,恐怕早已忘了加拿大在两百五十年前还完全是印第安人的地盘,一百五十年前,一群英法殖民者才在这块广袤的北方沃土上移植了欧洲的旧制度. 今天新移民在痛苦适应所谓 “主流社会”的时候,却不知本在历史主流中近万年的印第安人却沦为今天加拿大社会的 “末流”.记得中学世界历史课本中有一段著名的门罗宣言: “ 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借用此言, 反思今日的加国社会,“加拿大是谁的加拿大?” 不证自明,我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Language is the home of Being)”. 如果今天加拿大社会还是印第安人占主流的社会,你我还会想来吗? 为何印第安人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土地,难到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占握科技吗?在这些问题下,还是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多伦多印第安人社区. 今天多伦多许多的地名都和印第安人有关, 比如多伦多一名来自于印第安语: “聚会的地方( meeting place)”. Seneca 为当时定居于安大略湖畔的印第安人(Iroquois部落的一支), 他们是今天多伦多最早的居民. 后来另外一印第安部落Mississauga(属Ojibwa)赶走了Seneca,成为安大略湖畔的新统治者. 大约在200年前,Mississauga人将后来成为加拿大最大城市的土地以10先令的价格卖给英国殖民者,这笔钱当时相当于伦敦一个女佣三个月的工资。 现在,这片沿安大略湖14英里、内陆28英里的土地是加拿大价格最昂贵的地产,其中包括大部分多伦多市区。 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不同之处, 安省印第安人从来没有在此建立过城市,更不用说国家.他们一直生活在村落里,是大自然之子.加拿大最著名女画家兼作家Emily Carr把早期英美文学所丑化的印第安文化重新解读,开加拿大后现代艺术的先河. Emily Carr的画主要以以印第安图腾柱、部落、人物为画作主题,从她一系列的印第安山水画作中,可以看出画家对这一块土地、人民的深爱。 这些画线条奔放、粗旷,用色大胆,但画中的高山、林木、人物,似乎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让人在看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外,也由美丽之中,彷彿感受到一份深沉的神秘感和失落的危险。 虽然东部的印第安部落已经见不到图腾柱了,但他们共同承受了一个命运: 失乐园. 加拿大不再属于他们,只有特定的保留地才是他们讲述神话的地方.…

约克之窗MarkhamVillage

这边余人村的爵士节(Unionville Jazz Festival)刚过,紧接着那边一年一度的(Markham Street Festival)就登场了。 犹如中国乡村的庙会,在(Main St. Markham)这条老街上,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所不同的是在这里既有经典的乡村音乐演奏,亦有低沉婉转的爵士乐,你能伫足欣赏时下流行的街舞, 也能被传统的杂耍木偶剧引得哈哈大笑。 你想收藏艺术品吗?这里有各种绘画作品,手工制作。 你想犒劳一下自己? 除了汉堡,热狗,三明治这老三样, 这里还有各种烧烤,面包,蛋糕。 和煦的阳光下,人们兴高采烈,音乐,人声交汇在一处,让人们享受着北美少有的喧嚣。 我们这期介绍的正是万锦村(Markham Village)。 其地理边界是16街以南, 407高速以北,西起麦考文(McCowan Rd.)东至第九线(9th Line)。 地理上,(Milne Lake)位于该区南端,是万锦市内最大湖泊,该湖其实是红河水系在此膨胀而桑

我爸妈来加拿大:语言不通趣事多多

我老爸老妈年轻的时候学的是俄语,对英语的认识就限于ABC水平。 他们来加拿大探亲一年,因语言不通导致了不少趣事。 我特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在机场与西人用哑语交流 当爸妈要来时,我和在国内的姐姐很担心他们在温哥华转机会迷路、丢行李、转错飞机等等。 姐姐给他们写了很多常用英语单词和句子,让他们突击。 可怜的老俩口,到登机也就学了“三克油”、“骚来”之类。 常言道“怕什么来什么”,老爸老妈的飞机到温哥华恰巧就晚点了一个小时,又在入境处耽搁了点时间,取完行李后,就剩40分钟登来多伦多的飞机了。 时间一紧,两人更紧张了,不知到哪里去登机。 老爸当机立断,得找人问一问。 他刚有此念,就见一个白人中年男子迎面走过,穿一身制服,象是工作人员。 老爸赶紧上前,满脸笑容,对人哈了哈腰,右手举到眉毛处敬了个礼(就差递根烟了)。 那人估计是见多识广,马上也是笑容满面,对老爸也是哈腰敬礼。 两人的见面礼节结束,交谈就开始用哑语。 老爸手上拿着他的机票,双手打开作鸟翅飞翔状(代表飞机的意思),又指指窗外停机坪上的飞机,以确保是在询问飞机的事宜,然后老爸让他看机票上的航班。 那个白人工作人员马上就明白了,用手势回答:你的飞机(先指指机票,再学老爸双手打开扑腾几下要飞的样子),然后拿笔写了个登记口号码,又画了简单的路线图,拿箭头指清楚了给老爸。 老爸看明白了,最后终于冒出了一句英语“三克油喂你妈吃!”,那人愣了一下神,马上又哈哈大笑(大概之前误以为我老爸是哑巴,这下才回过味来,原来对方只是不会英语),咕噜了一句英语,朝我老爸翘起了大拇指。 爸妈按照他画的图顺利地找到登机口,终于平安抵达多伦多。 电话事件之后爸妈开始学英语 爸妈来后不久,我就去住院生孩子了。 因为在医院待产太久,就把我爸送回了家(医院只允许留两人)。 老爸在家坐立不安,忽听电话响,以为是我先生打电话回去,没多想就拿起了电话。 马上一个洪亮的女声响起来,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英语。 老爸过了大半分钟才回过神来,怎么收场呢?好不容易想起他的英语,“骚来”一声赶紧就挂。 之后老爸是对电话又爱又怕,盼我先生打电话回去汇报最新进展,又怕电话响起不敢接。 那一天的电话真是多,响了无数次,留了15个言之后我先生的电话才姗姗来迟,让老爸实在是过足了担惊受怕的瘾。 电话事件之后老爸老妈深感学英语的重要,自觉自愿地要求学。 尤其到了春天他们推着小外孙出门,总有洋人主动打招呼,逗孩子,问长问短的。 人家笑容满面地打招呼,自己张口结舌不能交流,真不是滋味。 所以我就教他们几句关于孩子方面的对话,无非是“男孩女孩”、“多大了?”之类。 他们出去试了几次,自我感觉良好。 有一次我跟他们出去,他俩推着孩子在前面,我在后面跟着。 一出去迎面碰到一白人老太太,她看到我小孩老远就“baby, baby”地叫着过来了。 老爸就笑着说“Morning!”。 老太太摸摸儿子,问“How old…?”老妈抢着说:“four”,还伸了4个手指头。 老太太又问:“Boy or girl?”,我爸一听,赶紧说:“Boy”。…

我在加拿大的找工作的两个小窍门

在加拿大,正规的公司一般都会要求你将个人简历用Email发给他,并且要求个人简历是文本或Word格式的。 这时候,应该注意到,该公司可能会先使用一种扫描程序,先检查一下你的个人简历,检查一些关键词在你的个人简历中出现的频率,从而决定是否要进一步阅读你的简历。 例如,该公司需要C++的程序员,而在你的个人简历里C++这个关键字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别人的却出现了八次,其结果自然是先看别人的个人简历而不是你的了。 所以,在撰写个人简历时,一定要注意关键词的使用密度。 这也是公司挑选合适人才的快捷方法之一。 如果你申请的公司是华人开办的,那么不妨附上一份中文版的个人简历。 毕竟同为华人,使用中文更容易勾通。 很多人觉得,在加拿大发简历见效不大,其实,见效大不大,关键是方法,还有就是恒心。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小窍门。 一.发布简历贴在网上: 准备好个人简历后,可以到一些Internet站点上,将你的个人简历Post上去。 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错。 我现在收到很多的Email,都是看到我在Internet上的个人简历后和我联系的。 有的是Agency有的是公司直接找我。 大约一个星期有一两封的回信。 要注意的两点是:在Internet网上的个人简历要及时更新,因为一般公司只看最近三个月Post上去的个人简历;要有加拿大的电话和地址才会和你联系(我在国内的时候就将我的个人简历Post上去,半年才收到一个回音)。 在Internet网上有很多站点都可以放个人简历,至于说哪些比较好,我个人意见最好是一网打尽。 做这个事情千万不要怕麻烦,越勤快越好。 如果你修改了自己的个人简历,也要及时修改在Internet上的内容。 二.有目的地发送: 你在网络上或在报纸上找到一些比较感兴趣的工作,就可以将你自己的个人简历发给他。 这儿发个人简历很少用Email的,大多数都是用信件或传真(我都是用传真)。 记得一点是发个人简历的时候,要将Cover Letter一起发出去,并且要将Cover Letter放在个人简历的前面。 发出个人简历以后就是等消息了。 这儿的公司一般提前一年制定下一年的人市计划,然后登广告,再等那么两三个月,再找一些感兴趣的人来面试。 所以在加拿大这儿找一份工作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是很快的了。 我发出去的个人简历最长的是四个月后才给我回音。 一般人到了这儿后,都会发很多的个人简历,发那么一两百封的个人简历是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在发个人简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记录。 哪天给哪家公司发了哪个版本的个人简历。 要不然等这个公司和你联系的时候,你可能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收到第二家公司要我去面试的电话时,只会一边答OK,一边拼命回想,这是哪家公司。 挂了电话后四处找这个公司的地址找不到,那时候那个着急呀。 后来通过Bell公司找到这个公司的电话,再挂电话去问公司的地址。 公司收到你的个人简历后,如果对你感兴趣,觉大多数的情况下是通过电话和你联系。 在国内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英语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接起电话后,才知道自己的英语是有够烂。 听得我是直翻白眼。 后来想了个办法,有电话来先不接,用电话留言机接(老外习惯会给你留言),然后再放出来反复听,这样才能听个大概。…

大鹏地产公司总裁马保现和夫人劳杰访谈

导语:在汰弱留强的多伦多华人地产界,中国大陆经纪纷纷涌现不过是近三、两年的事,真正在业内做到口碑相传、业绩卓著的人士屈指可数,而能自立门户开办具有竞争规模地产公司的更是凤毛麟角。 本期“走近经纪”的主角就是被称为“大陆地产经纪领军人物”的“金牌夫妻档”——大鹏地产(Homelife /Landmark Realty Inc.)公司总裁马保现和夫人劳杰。 智者不惑 在国内,医学专业硕士毕业的马保现是颅脑外科主治医生,劳杰是中国银行投资信托部经理,夫妇俩人生活美满,事业蒸蒸日上;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南方经济发展迅猛,夫妇毅然决定南下广东发展;在那里,他们一切从零开始,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很快就在各自的事业领域里闯开了局面,马保现还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完成了上千例手术,在当地业界小有名气。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你们的经历中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斗志,这是不是由你们的性格决定的? (劳杰):是的,我们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独立自强,不靠父母,不靠关系,吃苦耐劳,决定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 结婚以来,我们一直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同甘苦共患难。 记得我们初到广东时,语言是个很大的障碍,但我和他就是凭着信心和凡事不服输的干劲,一边工作一边学粤语,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建立了很大的客户群和广泛的交际圈,各自的事业迅速有了起色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记):放弃过去的辉煌,移民加拿大,一切从零开始,这种巨大的心理转换和重新定位的过程是不是很艰难? (劳杰):移民加拿大完全是偶然。 做出决定后我们义无返顾地卖了房子,辞掉工作,就是要断了自己的后路,这样做完全是我们的性格使然。 和许多新移民一样,我们登陆后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一开始不得不为了生计去打工,而当时孩子才几岁,生活很辛苦。 (马保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过客,也是房屋的过客,人过去的经历并不重要,关键是敢于面对现实从头做起,只要你认准了,不放弃,执著地做下去,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劳杰):我们登陆加拿大半年左右就买了一处房子,买之前我看了3套房、马保现看了5套。 这套房子里面很旧,但是地点好,离孩子的学校近。 在买房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地产经纪是个不错的职业,于是就开始搜集相关信息,并准备考牌。 有趣的是,虽然我们本身是地产经纪,但很少有时间给自己选房子,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换过一次房,看中的还是它的地理位置。 勇者不惧 当年,多伦多能讲普通话的经纪很少,而有中国大陆背景的经纪更少。 马保现和劳杰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做就做出成就的个性涉足地产行业,成为业界第一对讲普通话的地产经纪。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陆移民,发挥文化背景相同、语言沟通容易的优势,他们率先在报纸广告上鲜明地打出了“普通话服务”字样,同时制订了他们的职业操守:准确的市场分析、周详的买卖筹划、坚强的谈判实力、为广大新老移民提供全面的销售服务。 结果,入行第一年,他们的业绩就排在了全公司的第一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随着名气的扩大,他们的客人也从华裔扩大到了其他族裔。 (记):你们能迅速取得成功,让同行们刮目相看,这当中的秘诀是什麽? (劳杰):首先是要刻苦勤力,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全身心投入,从入行到现在我们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 记得刚入行时,孩子每天晚上10点多钟才能吃上饭,他经常饿得边给我们打电话边流泪。 付出总会有回报。 从业以来,平均每年经我们买卖的房屋在80——100间,成交额在2,500——3,000万。 (马保现):信誉和实力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我们一方面坚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严格恪守诚信。 所以,不论是十几万的普通民居还是百万元的豪宅买卖,我们都对客人一视同仁,珍惜他们的每一分钱,寸步不让地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合法利益、合理要求。 比如,为客人买房时,我们及时提供房屋本身情况包括地点、结构、质量、房龄、价格、设施,和它所处区域的治安、购物、环境等详细资料,特别强调“3L”即Location、Location还是Location,多方面帮助客人比较、参考、选择;为客人卖房子时,先是通过考察周边房屋成交价格和市场走势,准确估价,然后从房子内部装潢到外部打理帮助卖主做好准备工作。 如此精心服务赢得了屋主信赖,房屋放盘后能够迅速以好价钱卖出。 (劳杰):不论客人是买还是卖,最后能不能成交,我们始终坚持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遇到国内来的新移民准备买房时,我们首先建议他们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攀比,不要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告诉他们在北美,由于工作和经济收入的变数很大,一般家庭平均五年换一次房子;同时还提醒他们不要把自己变成房子的奴隶。 仁者无敌 从国内的知名脑外科医生、银行界专业人士,到加拿大著名地产连锁公司Homelife的冠军经纪,…

走过了25年多伦多的彩虹世界

5月28日,在多伦多市中心 Church 夹Alexander 街,在Supporting Our Youth and the Righteously Outrageous Twirlers成员组成的风笛手列队和仪仗队现场表演及300多人见证下,一座高八英尺,底座用花岗岩制成的铜制雕像悄悄地竖立起来。 Alexander Wood的铜像 价值20万元,花两年时间才完成的雕像,是一个穿着长袍,戴着高帽,手握藤条的年轻男人,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男同性恋者为主题塑造的雕像,现时在阿 姆斯特丹,科龙和纽约的雕像中,没有一个是在大型铸造厂生产出来的铜像。 他是男同性恋者先锋Alexander Wood。 跟多伦多市政府摊分制作成本的Church-Wellesley Village Business Improvement Area (CWVBIA) 主席Dennis O’Connor说,这个雕像的对向女同性恋者和年轻一辈男同性恋者的重要标志:同志是有迹可寻的,与此同时, “ 它也是其他小众社群的一个象征:为自己小众社区在这个城市得到地位和安身之所是要经过几许挣扎和奋斗的。 ” Alexander Wood于1797年从苏格兰移民到多伦多(即昔日约克镇),他从过商,当过民兵,后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地方长官。 1810年,Wood 亲自审理了一宗妇女被强奸的案件,那名妇女除了记得伤害她的强奸犯的生殖器特征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因此,Wood 只好要求嫌疑犯们脱下内裤检查。 当时市民对Wood的做法,议论纷纷,认为他的做法有为道德,质疑他的性取向,怀疑他是同性恋者。 最后,他在不得已的情况 下离开了多伦多返回苏格兰。 同性恋者仍然没为人接受 O’ Con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