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买房子怎么买? 有的人查广告,有的人开车到处跑,也有的人打电话给无数个经纪.但是99.99%的人是委托一个经纪,查房,买房.而且99.99%的人对通过这种途径买到的房子满意. 买方要委托自己的买方经纪,通过经纪查房,看房,下Offer,谈判。 2.1,我们前面说过99.99%的屋主把房子委托给地产经纪卖, 所以房屋私售只有0.01%,在这当中你能找到的又有多少呢? 2.2,你可能会开车到处去看OPEN HOUSE,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有OPEN HOUSE,即使你看到了,如何才能知道房屋的市场价值?如果你直接找卖方经纪报价,他不会保护你的利益的.卖方的经济人会承诺保护卖方的利益, 最大程度的售出好价钱.因为他们之间已经签有协议书.其次, 直接找卖方经济人并不能帮您省钱. 因为无论如何佣金都已经规定好了,按房屋成交价的一定比例提取. 2.3, 找几个经纪帮我看房是不是更有利? 这是我们华人初次买房时最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一。 加拿大的房屋重售系统非常规范化,和中国不同的是,挂牌的房子会对所有多伦多地产协会会员经纪公开,每个经纪人使用的数据和资源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是委托地产经纪,就可以找到你所要求的房子.不同的是为你工作的经纪是否尽职尽责, 替您着想。 很多人误会说多找几个经纪会更好, 其实不然,经纪工作的方式虽有差别,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信息和资源是共同的.经常有客人让某个经纪人帮他找房子,同时又找另外的经纪。 结果经常重复看房。 当然也有和别的经纪谈不来再找其他的,那么最好告诉你现在的经纪哪些房子你看过了,哪些没有。 如果你同时跟几个经纪看房是很不利的。 首先, 做人要诚信.大多数的地产从业人员都是负责任的,你尽管可以放心的委托一个经纪,和其充分交流.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彼此互惠. 其次, 经纪人不会愿意做免费服务的.既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了经纪人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让你免费工作一天,你会愿意吗?地产经纪也是同样的人,他们也需要靠工作赚钱生活. 总之,委托一个有经验的经纪,与之交流你的买房要求,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是你买到理想房屋的最佳途径.当然,地产经纪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每一个经纪的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何才能找到你满意的经纪?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朋友推荐,报纸,网络,认识一些地产经纪,然后通过与之交流,选择一位即有经验又熟悉你要买房地区信息的地产经纪人.实现你安居的理想. 最后祝愿各位安居无忧.
在上届安省省长竞选时,保守党提出了一个对拥有房产的业主十分有利的计划。 那就是要把缴房屋贷款的利息从收入中扣除,进而减少纳税额度。 可惜保守党未能执政. 实际上,不论哪个党在台上,我们都一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另外,我们经常听客户讲,希望把房屋贷款尽快还完,省得付那么多利息。 这种观念也在理,也不在理。 房屋贷款利率是各种贷款中利率相对最低的,为什么把它先还完,再借利率高的贷款用呢?如果你的现金能够给你带来比按揭利率高的投资回报,你就不应该着急把贷款还掉。 实际上,你借钱做投资的成本可以全部从投资收入中扣除。 这就是利用房屋贷款来为你带来创造更多财富的机会。 举例来说,你欠银行房屋贷款还有$100,000. 你还有其他投资如股票,互惠基金等共计$100,000. 如果你房贷款的利率是4%, 那么你年利息支出是$4000. 这个数额是你交完所得税后再支付的, 也就是说, 这项利息支出不能作为你的费用从总年收入内减出! 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你把你的$100,000投资换成现金, 将房屋贷款还清, 然后再重新用房产抵押借房屋贷款$100,000出来, 买回原来的相同投资, 这样一来, 你的$4000利息支出就可以作为投资成本从个人总收入内减出. 请看下列表格: 原来 现在投资$100,000 (8%年回报) $8,000 $8,000按揭$100,000 (4%年利率) $4,000 (税后) $4,000 (税前)要纳税的额外金额 $8,000 $4,000实交额外税款(按35%算) $2,800 $1,400“原来”和 “现在”净差额 0…
一直以来对网站上层出不穷的温沙农场打工广告很感兴趣,上面写着悠闲轻松的工作、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农场环境、是什么魔力可以吸引大批新移民前往,而温沙农场究竟是何种模样?想得再多不如亲身探访一次,买了灰狗的票跳上去往温沙的车,ok, 解开我的谜团吧! 其实所谓的温沙农场,却都不在温沙,而是密集在距离温沙30分钟车程的leamington小镇;小镇离美国的水牛城只有30公里,它还有一个别名“The Tomato Capital”;顾名思义,农业是它的主要支柱。 别看小镇不大,却密集着差不多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农场,加一起差不多800英亩了,车开过两条非常短的热闹街道,就是漫无边际的绿色田地和滚滚黄尘的乡间公路了。 农场主要由我们国内常见的塑料大棚构成,每个农场主力种植的品种也不同,有蔬菜的、水果的、花苗的;基本所有的农场都是由本地人经营,走进农场内部,除了不停运转的巨大机器,偌大的一个厂房,只有几个人开着小电动车穿梭其中;看着阳光下让人目眩的绵延好几里的白色塑料大棚,让人困惑,谁来承担起栽培和种植这么多作物的工作呢? 谜团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一解开。 在农场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尤其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儿的细皮嫩肉的留学生和年轻人。 从培育苗秧到给这些蔬菜盘藤、插杆、打叶子、喷农药到收割、装箱、包装、运输,基本都是一条龙的工作。 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让人力不从心。 就以简单的给黄瓜苗盘藤来说,为了保护娇嫩的黄瓜苗,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戴手套,黄瓜藤上的小刺又很多,盘一个藤就已经是满手红痒了,可是还有几百个黄瓜藤等着去盘。 同时,工作的速度和数量也有规定,动作慢的话还有被解雇的危险,再加上大棚里面闷热难当,一般都要带两件汗衫替换着穿,汗水打湿了一件再换另外一件;一天下来不是“辛苦”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在这些农场工作的人也大都是从中国、墨西哥、非洲、印度来的;朋友是做农场中介工作的,就是专门负责为这些农场招工人并管理、车接送这些工人。 他手底下差不多就有几百个工人,我去了他为这些工人租的宿舍,虽然也有干净的上下铺和雪白的墙壁,但是密集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还是让我想起了国内的民工。 由于农场工作的辛苦,大多数人只是坚持了一个星期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留下来的,几乎90%的工人都是5、60岁的大爷大妈,他们基本都是因为儿女移民加拿大来探亲的,因为孩子每天都上班,他们呆在家里看不懂英文电视出去玩又不认识英文路牌,为了解闷才到农场来的;面对着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的工作,大爷大妈们干的却是乐呵呵的,每天接他们下班的时候,看着他们站在太阳地下健步如飞的走过来,不由得暗暗佩服他们那一代人的毅力和忍耐力。 不过,看着他们已经全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居住在狭小的宿舍,每天干着超越他们体力范围汗流浃背的工作,仍然感觉非常心酸。 大爷大妈们打电话给儿女报平安的时候,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这里活儿轻松着那,生活好着呢,还有很多人能聊天,可热闹拉……”几月一次回城的时候,特地挑上干净体面的衣服,把已经全白的头发染成黑色,买上大包小包的东西,努力让孩子们看不出辛劳的痕迹。 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有个阿姨,60多岁,已经在这里干了一年,头发差不多全白,听说我们要回多伦多,赶忙从枕头下的小包里取出她的血汗薪水,让我们带给她在城里的女儿,因为孙子生白血病,她才这么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 不知道她女儿要是哪天来农场,会不会还忍心让她的妈妈在这里继续干活。 除了农场,小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湖,湖边有白色巨大的岩石,可以靠在上面看风景、钓鱼,一望无际的湖水让人有种在海边的错觉;看着飞舞的白色海鸥和远处红色圆圆的夕阳,我在想,不知道大爷大妈们是否会有机会看看农场外的风景,也站在湖边吹吹清凉的风,舒展一下酸疼的筋骨…… 写到这里,我在想,我们把年迈的父母接来享加拿大的蓝天绿野的初衷,是给他们幸福,还只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 不过,我知道,在以后日子里,当我在超市里拿起一个个红红的番茄、绿色的黄瓜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这群让人难忘的温沙农场的大爷大妈们。 (蓝夕)
8月19日一场龙卷风,我们看到了什么?不仅是树倒了,马路被浸、水漫进房屋,我们还看到某些人的灵魂深处,竟然如此肮脏。 当日下午3点20分,本报记者到达Warden与Steeles的世纪广场世纪皇宫大酒楼,此时在本报报架上仍有160份未被取走的《多伦多都市报》。 20分钟后,横风横雨,龙卷风开始肆虐多市,雨水透过门逢、天花以及冷气管道沁进世纪广场内,此时,160多份报纸不翼而飞。 记者沿着世纪皇宫大酒楼门口往外走,在沿途走廊上,一份份当天出版的免费周报,有《多伦多都市报》、《环球华报》、《中华导报》、《北美生活》等散落在走廊过道的水洼里,情景相当不堪。 在Unit 137号的阳光旅行社(Apollo Express Travel),记者看到近百份当天出版的《多伦多都市报》,还有一些杂志,以及一本本的黄页电话簿,被该旅行社的职员置于商铺门外地上,成为拦截雨水的“大坝”,而在对门Unit 126一间做玉石生意的“宝翠”玉器店,以及另一间叫“美诗”美容护理中心,大叠新出版的《中华导报》、《北美生活》,亦惨遭成为阻档雨水的“沙包”,试问:报纸何罪?知识何罪?谁给了你们糟蹋他人劳动成果,糟蹋知识的权利? 一位路过的路人,看见记者在质问“阳光旅行社”职员的行为时说:“现在哪顾得这么多啊,天在下雨,都是一时所急……” 另一位过路客似乎也拔刀相助似地对记者说:“你们的报纸既然是免费发放的,出了街,别人怎么用,你管不着的。 ” 好一个“一时所急”,好一个“别人怎么用你管不着”,这是什么逻辑?是强盗逻辑,是流氓逻辑。 世纪广场数百间商铺,被水淹的非你一家,那些摆满大把商品的商铺职员,都不会如你们那样,跑到几十步外的“世纪皇宫大酒楼”去取报纸垫水,为何偏偏你会这样做呢? “阳光旅行社”既没有堆满地的药材,也没有摆满货价的商品,就算水淹进去,无非就是将地面泡一下,你为了自己商铺干爽,准确地说,为了你双脚不至于被水泡着,竟然可以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不仅是糟蹋《多伦多都市报》及其员工的劳动,而且剥夺了读者阅读的权利,你这样的“一时所急”,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 同是做生意,在“东城商业中心”经营出租录影带的熊先生,看见大雨来临,赶紧跑到室外将露天摆放的《多伦多都市报》等数份免费周报一一抢回室内,他因此被雨水淋个湿透。 事后熊先生对记者说:“每个周末都有读者来这里取报纸,我不想他们失望而归”。 请“阳光旅行社”等的职员拿出你的良心与熊先生的行为对照一下,你是一时所急,还是人品欠缺? 至于那位持“报纸既然是免费发放的,出了街,别人怎么用,你管不着”观点的过客,言语之无知以及品味之低下,实在不值一驳。 报纸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不管它是出售的,还是免费的,目的是满足读者阅读的欲望,而不是用来满足读者糟蹋的欲望。 没有标明价格的免费报纸,不等于没有价值。 读者读取一份报纸,不是求价格,而是求精神价值的获取。 在多伦多,每一份免费周报,都凝聚着众多同行的辛勤劳动及心血,当一份新的报纸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当然有权选择阅读,或者是不阅读,但你没有权利糟蹋它,没有权利拿来包装货物、擦玻璃,或者如阳光旅行社那样被大叠大叠当作“沙包”拦水入屋。 这样的道理,相信连“阳光旅行社”的职员也是清楚的,否则她们不会在记者转身去取照相机时,将大部分置于地上水中的《多伦多都市报》转移走。 可惜的,你们可以将地上部分的报纸转移,但却无法转移我们,包括所有读者对你们良心的谴责。 8月19日发生在世纪广场商铺(或者还有其他地方)糟蹋出版物的事件,应该引起公愤。 我们呼吁所有同行与我们一起联手,一是通过法律,再有就是通过公众舆论,对这种恶劣的损人利己行为予以迎击。 我们应该让相关的责任人面对谴责,承担法律责任,让曾有,或者将会有此行为的人感到害怕。 因为在21世纪科学昌明的今天,有人竟然可以理直气壮地糟蹋文明,糟蹋知识,这样的行为,我们岂能容忍?
飓风卡特林娜(Katrina)逐渐发展成美国历来威力最强暴风雨之一,8月28日这个飓风朝墨西哥湾城市纽奥良直扑而去,当地数以十万计居民28日在州内高速公路上演出“集体大逃亡”目击者说,从路易西安纳紧急疏散的车队至少绵延200多公里长。 法新社报导,飓风卡特林娜威力增强为危险的五级飓风,直袭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及沿海低洼地区,数千人已撤离濒墨西哥湾城市新奥尔良。 电视画面显示,纽奥良多条高速公立挤满民众出城逃难的车辆。 国家飓风中心在告示栏警告说:“卡特林娜现在是逼向墨西哥湾北部的五级飓风,可能造成严重灾情。 ”国家飓风中心说,北起路易斯安那州摩根市,东至阿拉巴马州及佛罗里达州边界,包括纽奥良等城市,都已发布飓风警报。 国家飓风中心专家西斯科告诉法新社说:“卡特林娜现在是个强烈飓风。 ”新奥尔良市长通过电视讲话方式,提醒人们不要对飓风的威胁掉以轻心。 很多飓风可能经过地区的人们都加紧加固门窗,以期减少飓风一旦登陆可能导致的损害。 据当地目击着报道,目前从路易西安纳紧急疏散的车队至少绵延200多公里长。 离开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纽奥良的公路挤得水泄不通。 而在该市官员下令48.5万居民撤离后,民众在加油站与便利商店也大排长龙,以购买水和其他补给品。 纽奥良大部分地区都低于海平面。 纽奥良市长纳金警告,飓风可能掀起高达8.5米的巨浪,冲过该市的堤岸,并把水灌进历史悠久的法语区。 卡崔娜上周四在佛罗里达州肆虐,造成七人死亡后,纽奥良将是即将被她横扫的第二个美国沿岸都市,且威力可能更强。 有关当局奉劝那些无法撤出的居民前往该市的十几个收容所避难。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主任梅菲尔德形容卡特林娜是个“完美的”飓风,周日已经发展至Saffir-Simpson台风/飓风分级法的最高级–第五级。 卡特林娜距离密西西比河口南方约246公里,以时速21公里朝西北方行进,中心外围风速达170公里。 这个飓风的中心压力达902毫巴,可能成为美国史上四大强烈风暴之一。 美国1935年的劳动节飓风在佛州肆虐时,曾造成约600人死亡,其陆上中心压力最少达892毫巴。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来临了,在今年的中秋节,大多地区的华人将举办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娱乐活动,9月11日上午10时将在万锦市城市广场举办“齐切饼创纪录 金秋饼贺中秋”活动,这项活动是由本地《明报》发起,春秋食轩赞助的。 这项以华人为主体的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华人社区在加拿大的形象,也不仅在于它是在为孟尝会为老年服务提供慈善捐款,它的意义同时还在于,将创立一项世界纪录:为此,组委会已经向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申请,所有参加此次活动人士的姓名将登记在案。 这次活动每位参加者都将获得一个小型月饼,自行切开以后,会发现饼内有一个得奖的字条,字条上写有得奖的奖品。 虽然每位参加者须交纳5元的报名费(所有报名费将捐赠给孟尝会的老年服务),但每位参与者所获得的物品价值将超过5元,同时还有机会获得本次活动的一个最高奖品:千足金月饼。 笔者认为,这样的活动对于我们大多地区的华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们网站的论坛里,关于“融入主流”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关于什么是加拿大“主流社会”,如何“融入主流”的讨论。 这当中,有一个鲜明的观点是,我们来加拿大的华人不但要“融入主流”,还要“创造主流”,因为是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华人群体当然也要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贡献自己的份额。 那么,如何“创造主流”?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思路。 但这次的“千人切饼活动”无疑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华人要在此为加拿大创立一个健力士世界纪录,这难道不是一项有意义的“创造主流”之行动吗?事实上,在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登记的此类千人参加的的大型活动中,加拿大目前还只有两项,一项是千人拥抱,另一项是贵湖大学创立的千人搬动一个物品,这一次由我们华人举办的“千人切饼活动”将是第三项加拿大人创造的同类健力士世界纪录。 为此,笔者希望居住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广大网友踊跃报名参加这一即将创造健力士世界纪录的“千人切饼活动”,报名地点如下: 明报报社: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春秋食轩:280 West Beaver Creek Road, Unit 38, Richmond Hill城市轩:4390 Steeles Ave. E., Unit B60, Martkham天宝阁:25 Lanark Road, Markham 另外,周末的8月28日,9月3日和4日在城市广场:4350 Steeles Avenue East, Market Village,Markham将增设流动报名点。 请注意,报名的截止日期为9月4日。 参加者必须亲临以上报名点报名,报名费为每位5元。…
近日,和华裔相关的移民新闻又有几条流传在坊间,一则是移民部一份秘件被曝光,指移民部正在有计划地“调整吸收移民种类的比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针对中国和印度移民的。 另一则消息说,从移民部最近发出的信件可以判断,当局正在加快中国“父母、祖父母团聚”类别的申请。 记者就此事向侨社、移民律师所和相关人士求证,大多表示不以为然。 有人甚至认为,关于移民新闻的炒作,已经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了。 而另一些人士指出,目前华裔社区对移民新闻的漠视,是对政府一种消极的态度,这一是民意的另一种体现。 资深移民、难民律师王仁铎对记者说:所谓博斯坦的秘件,其实也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公布出来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让社会看到确实有一种规定和政策是针对中国移民的。 但加国主流报纸对此总是三缄其口,他们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不想破坏某种平衡。 当被问及加国对中、印事实存在着的移民限制主要是想“多引进低技术劳工”时,王律师表示,政府也有它的苦衷,引进移民当然要和就业挂钩,牧业、农业劳工在加拿大会有很多机会,而这些“工农阶级”往往不在中国移民中间。 记者电话采访了三家移民顾问公司,对方均表示对这两则消息不感兴趣,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他们表示,关乎华人移民、留学的各种消息很多,来源似乎都是移民部门,但最终和事实总是有很大出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时事评论员表示,必须真正采取一些措施,而不是只听到“小道消息”,这需要媒体、社会一起来努力。 (记者高冰尘)
多伦多的秋,距离我们愈来愈近,可是,好趁夏日的街头节却仍然陆续有来。 第六届多伦多卖艺人节日(Toronto Busker Fest)于8月25日开始,并将于今天(8月28日)结束,举行的地点在历史遗迹区的St. Lawrence Market (Wellingtong Street 以东,Berzcy Park,以及位于Jarvis和Church中间的Front Street),在四日三夜的节期里,来自亚洲,欧洲,澳洲,南美和北美的卖艺者的表演将会令人捧腹大笑,他们为多伦多市民带来欢乐以外,更大的重任是为多伦多的Epilepsy患者筹款。 古之卖艺人为自己,今之卖艺人为社会。 是艺术抑或乞讨伎俩 从古欧洲的吟游诗人,到如今的国际街头艺术节,人们对街头艺术的看法向来是一分为二的。 有人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艺术,也有人认为,它无异于乞讨,只不过形式高级一点、体面一点。 不过,能够说服途人为你的表演驻足,然后投放一个硬币,也算得上一种艺术。 而卖艺者的表演是街头表演,是街头剧场的艺术,当中蕴含城市深邃的历史。 街头艺人是指在大街上演奏音乐或表演节目的人。 最常见的街头艺人是吉他演奏者。 路人会将钱丢入他/她的吉他盒中。 不过,演奏其它乐器的人也算街头艺人,他们演奏的乐器从古典小提琴到锯琴的各种乐器。 事实上,任何类别的街头表演都可视为一种街头艺术形式。 卖艺者的才华为观众带来欢乐,他们以各种各样的艺术方式表演吸引观众,融合了观众的投入,使每一场街头表演有其独特性。 卖艺的舞台可以是皇室的庭院,也可以是路边的一张长凳。 自从王国和专政统治结束后,这种独一无二的娱乐形式就在全球各地发展开来,最先是英国的Sheffield,新西兰的Christchurch,美国科罗拉多的丹佛市,以及意大利的Pennabilli。 世界驰名的街头卖艺地点在英国伦敦的Covent Gardens,在法国巴黎的庞比度中心,在美国波士顿的Faneuil Hall。 卖艺人节一般由几天到长达两个星期,一般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国五万至六万人参与。 2000年,在多伦多市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多伦多国际街头表演者节,多伦多仍然争取公认的国际著名的卖艺地点之一。 第一届多伦多卖艺人节就吸引了超过三万人观看。 市场变成舞台 至8月28日前,在St. Lawrence Market 前面空地将会有得奖的杂技员,走在尖端的音乐家,魔术师,摇摇大师,一人音乐木偶表演,默剧,人体塑像,人面和人体画家,漫画,变戏法的人,一轮单车表演者,吃火人等。 还有为适合不同年龄儿童而设的气球扭曲班,魔术及即兴班,全部免费。 多伦多卖艺人节将会分成九个表演区域以及乐队,魔术师表演的区域,方便观众四处驻足观赏。 总之,届时St. Lawrence…
我们曾重点介绍过本科和研究生的申请方法,从本期开始我将作为一个向导,带领同学们在文字中漫游各个学校,并去了解他们的具体招生要求,而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就是我们这趟路程的头一站。 University of Toronto成立于1827年,实力雄厚,多年来在由Maclean’s Magazine主办的加拿大大学排行榜上一直无校能出其右。 University of Toronto在医学、法律、工程、药学、教育、森林学和建筑等17个学术领域方面提供课程,由10个college组成,每个college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社团。 由于大多伦多地区的地域广阔,University of Toronto在三个地方设置了校区,其中历史最悠久,大家最熟悉,规模最庞大,风景最优美的是多伦多市中心校区,称为St. George Campus, 目前共有48,863名学生就读。 另外两个校区分别位于Scarborough (6,834名学生)和 Mississauga (7,412名学生)。 另外,University of Toronto的师资配置,校友网络的力量和研究成果在各大学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因此,拥有一个University of Toronto的学位,成为其校友网中的一员,分享这所名牌大学的荣光,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梦想和目标。 对同学们来说,通往目标的第一步莫过于2006年9月份秋季入学,由于University of Toronto学系繁多,我们篇目有限,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学科,但同时我们会提供各种联系方式以备同学们查询。 我以前就已经谈到对于已经有本科学位的移民申请第二学位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以前的大学成绩,学位和学历证书再加上TOEFL成绩就可以了,因此我在本科申请的方面重点将针对高中生和国际留学生,但他们的TOEFL成绩要求同样适用于申请第二学位的人。 多大本科的入学标准是:工程系,需高中12年级/大学预科英文,微积分,几何,物理等的平均85分以上,托福250/100以上。 科学系(精算,计算机等),需 高中12年级/大学预科英文,微积分,几何,物理等的平均85分以上,托福250/100以上。 科学系(商科,经济学等),需 高中12年级/大学预科英文,微积分,几何,物理等的平均85分以上,托福250/100以上。 除了了解不同专业的入学要求以外,同学们还得在截止日期前申请才有效。 有的学校把申请截止日期又分为Application Deadline 和Document…
海外中文教育简繁体使用的争论由来已久,但长久以来因两岸关系的对立,争论往往变得很泛政治化,直至近20年来中国热、中文热逐渐在海外蓬勃而发,简体字中文教育越来越普及,这一议题也趋於更理性化的讨论,虽然观念冲突仍未解决,但海外中文教育却可以处於一种简繁体共存的稳定现实之中。 剖析目前简繁体中文教育争议的焦点,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实用性功能,何种汉字更易於海外学生学习,对学生未来中文沟通及个人发展有何便利。 这不仅有教学的探讨,更重要是视学生未来发展而定。 简单而言,未来处於港台环境自然侧重於繁体字学习,而有大陆背景的学生就会较注重简体字的学习,当然未来有志於中国文化研究者自然需要熟识繁体字。 而另一层讨论在於简体字是否能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是否有些简化破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这一层面并非是一般海外学生家长或是教师能简单理清的问题,汉字简化是一学术性的研究课题,即使在大陆学术界仍有争议,海内外文字学专家对此问题不同看法非一时能解决。 如果两个层面分而讨论,实际上问题并不会太复杂,但目前却往往是两个层面混而讨论,一谈语言沟通的实用性,另一谈文字传承文化问题,在缺乏议题交结之下,就形成很大的冲突,甚至引发情绪化的贬褒争议。 从本地中文教育情况而言,与全球中文教育趋势情况一样,简体字教育的普及化日益明显,从大学到教育局属下中文学校,简体字教育在不断扩大之中,这完全是学生实用性需求增加所致,并不涉汉字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讨论问题。 以约克郡教育局中文教育为例,最近5年来简体字中文教育已扩展至3间学校,共有12班,而且随着大陆移民北移简体字教育的需求量还在扩大之中。 而各教育局完全是根据需求情况来设定简体或繁体字教育班,学生及家长任意选择,根据语言沟通的实用性来决定。 刘校长:海外中文教育注重实用沟通功能 新东方中文学校刘校长有24年海外中文教育经验,包括曾任教於美、加外交语言学院,最近刚刚参加了北京举行的世界汉语大会。 他认为,在教学上不可否认简体字对学生容易上手,汉字平均笔划16划,如像「听」、「龟」等字,繁体字书写太多笔划,不易初学者记认,这也是汉语教育中最困难之处。 对学生而言,听、说不难,10个星期强化训练就能达到基本水平,但书写就太不容易了。 根据统计,北美学中文学生中途退学,40%的原因是因为汉字书写太难。 在美加外交部,中文被列为与阿拉伯文、韩文、日文一起的四大困难语言,主要是汉字的书写难度远超过阅读、听说,但从实用角度来说,书写对目前的学生并非主要的,就是美加外交人员学习中文,也不要求书写能力,所以针对海外学生的情况,新东方的教学是以阅读占80%,书写仅占20%。 但在学习简体字过程也鼓励学生学习繁体字。 刘?续称,对於海外学中文的学生,实际上是注重学习的实用价值,是从功能来决定,而不是简单化评价繁、简体的对与错,更不能泛政治化。 北美长大的孩子,如将来去台港发展,就较侧重於繁体字学习,与大陆有更多联系的学生自然会选择简体字。 而从目前趋势来看,全球拼音及简体字教育越来越普及,且占绝大部份,包括加国的大学中文教育。 汉字从繁到简是一历史趋势,汉字简化从先秦就开始,问题是如何简化,目前大陆的简化字也不是没有商榷之处,连国内的专家也在检讨,有些简化不合理,改变了原有汉字造字规律,但总体上简化还是合理的,主是部首偏旁的简化,即使原来学习繁体字的学生,再认识简体字也并不是很大困难。 比如他有一个学生,原来学习繁体字,但阅读了简体字小说「李自成」,无师自通,认识了简体字,这主要是语言存在一个语境,而且简体字的简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可以在阅读中掌握。 在本地从事中文教育6年多的标准中文学校常青老师认为,简繁体问题并非问题,只是一个学生选择的不同,有不同地域习惯、书写环境之分,而在海外中文教育主要还是教育小孩的中文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并非是讨论文字如何传承文化传统的问题,所以注重语言沟通工具的功能,阅读、听讲能力为主,并不是文化研究的功能,所以只要适合小孩未来生活环境的语言沟通就可以。 从教学而言,简体字确实易於小孩认识,笔划简化易於学习。 王筱蕙:汉字需要沟通中国传统文化 即使简体字教育日益普及,但本地中文教育圈仍有一批资深教育工作者坚持繁体字教育的正统性。 在本地从事中文教育已25年多的安省华文教育协会会长王筱蕙就是坚持繁体字的「正体字」地位。 据她介绍,现在台湾中文教育界所讲的「正体字」概念最早就是多伦多中文教育界提出的。 她认为,语言不仅是平面沟通的工具,也需要与古人、5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沟通,只有「正体字」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源。 王筱蕙并不认为简体字易记易学,她表示,她有不少西人学生学过简体字,以後转学繁体字,就发觉简体字如同符号,缺乏关联性,记得很辛苦,反而「正体字」源於中国造字规律,可以触类旁通,有系统追寻文字的来源,可以更好打好中文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於「繁体字太繁琐难写」的观点,王筱蕙认为这是教学的问题。 她称,从认知学及教学经验来看,小孩的认能力是很强的,能从扎实基础开始,逐渐认识「正体字」的书写,而且只有「正体字」才能辨识清晰,这就是为什麽东亚许多国家的机场路牌都「正体字」,其价值就在其中,意义明确。 但王筱蕙也认可在加拿自由国度,学习者与家长可以根据需求任意选择学习简繁体字,不必要意气用事去无谓争论。 从1978年就开始在宾顿市从事中文教育的约克郡教育局中文教育负责人赵美然,同样认为「正体字」比简体字更容易记忆,她表示,这在国外实验也证明此点,而且学会繁体再转化简体也很容易。 现在有很多大陆来的教师加入约克郡教育局中文教育行列,他们也觉得「正体字」教学的重要性。 自然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国家,不会强迫学习何种语言,家长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 环境决定简繁体中文学习 尽管中文教育的观念、方法有异,但语言顺应时代需求是不变的规律。 爱正中文学校创办者赵瑜表示,她在70年代末期创立中文学校,那时教师、学生都是港台背景,学生也是为以後再回港台发展打好语言基础,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大量大陆移民来到,而且中国发展机会强劲,学习中文也就要看中国的语言环境,否则就会有沟通困难。 现在越来越多人学习简体字,包括教育局属下的中文学校,这是大环境的需求,根据中国国情来决定。 不过现在也听说国内有专家谈论恢复繁体字教育的意见,个人欢迎大陆恢复繁体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