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兴旺,为人们带来这样的疑问,市场的动力来自何方?据最近出版的加拿大经济观察家(Canadian Economic Observer)研究表明,婴儿潮的下一代和不断涌入的移民是主要的动力来源。 其实这是很明显的,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婴儿潮的下一代已经逐渐成熟,开始离家自立,组建家庭,这个群体大约3百万人,占到加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有着巨大的住房需求。 而对移民而言,通常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成年人,有的已经成家,有的很快会拥有家庭,他们对房产的影响更迅速,更直接。 虽然老龄化使得人们的年龄延长,暗示者购买力的下降,同时也暗示着老人对现有住房的占据。 加拿大平均家庭人口从60年代的3.9人下降到近年来的2.6人,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单身人士也在扩展着国人对住房的需求。 加上低利率对市场的推动,更如同雪中送炭,因为从统计来看,贷款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万6千人成为第一次购房者。 作为地产经纪,笔者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买房人,卖房人。 记得有一对年轻的夫妇,还没有小孩,两人都在一家汽配厂工作,虽然收入不像IT业那么高,但是很稳定。 两人决定买房时,首付款都还没凑够。 但是他们充满快乐,充满自信,目标也很明确,在非热点地区买个小一点儿的房子。 很快,锁定目标,不巧是多个Offer, 叫来朋友压阵。 即便这样,因为是第一次买房递Offer,还是紧张的不得了,终于拿到了,才长长得出了一 口气。 后来谈贷款的时候,因为首付款不足,遇到一些困难,最终也圆满解决了。 很欣赏他们的脚踏实地工作,快乐自信的生活。 也时常感慨,在加拿大不论你做什么,行业职位的差别不是那么大,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平等。 从大陆来的新移民大都努力工作,像是在奋力爬坡。 为整个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新的影响。 说起移民对加拿大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论早期港台,还是近年从中国大陆来的同胞都能感受到。 自由党关于增加新移民人数动议能否实现尚未可知,报端已见一些负面评论,不过以笔者愚见,这一政策的提出,显示出一个政党的远见卓识,更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如同国内民工大潮中的千万农家子弟,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成就了当今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也许你认为新移民会为此做出一些牺牲,但社会发展的代价最终要由一部分人承担,新移民对加拿大的贡献,也将会在加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说到底,国家政策的平稳与连续是西方国家政治成熟的表现,不管政党轮替,或是新党魁上台,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政方针还是由民意决定,而社会的发展及人口变化又成为市场兴旺的幕后推手。
加拿大10月31日宣布,对魁北克省和马尼托巴省数十只水鸟的检测结果显示,已发现了禽流感病毒,目前还不知道这些水鸟所患的是哪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 不过,加拿大官方强调,这种病毒未必是已在亚洲和欧洲所发现的致命禽流感病毒,不会威胁人类健康。 10月31日下午,美联社、法新社、加通社、美国有线新闻网及加拿大各大新闻网站都对加拿大发现禽流感进行了报导。 美国有线新闻网报导说,曾在亚洲各国扩散的致命禽流感,在蔓延至欧洲多国后,现在已“登陆”北美。 加拿大官方最新宣布,已在数十只野生禽鸟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病毒。 美联社和法新社指出,过去两年,亚洲多国爆发的禽流感已导致1.4亿只家禽和野鸟死亡,并夺走至少60人的生命。 在欧洲数国近日纷纷发现禽流感的入侵后,加拿大也在10月31日宣布发现了禽流感病毒。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官员当天指出,这种目前仍有待于被确定类型的禽流感,是加拿大官方在对近4800只野生鸟类进行检测时发现的,其中在东部的魁北克省发现了28只野鸭患有禽流感病毒,在中部的马尼托巴省也发现5只水鸟感染上病毒。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官员克拉克(Jim Clark)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这些发现并不表明,我们正在同一种有能力导致严重患病的病毒打交道。 我们所发现的证据强有力地表明,这些健康的鸟类并没有染上与目前亚洲相同的病毒。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在最新发表的一份声明强调,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对境内鸟类的检测结果“是健康的”,并没有证据显示在境内或野生鸟类试验区内“发现了与病毒传染有关”的病毒。 有关部门将会继续对这种病毒进行检测,以确定这种病毒的类型。 加通社和多伦多星报报导说,加拿大官员表示目前他们还不知道所发现的禽流感是哪种类型,即使知道了,他们认为这种病毒也不会引发家禽爆发禽流感,也不会发生类似亚洲的传染给人类的疫情。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官员克拉克指出:“有必要澄清的是,鸟类感染上这种禽流感并不是新鲜事。 ”世界各地的专家都知道,这种病毒一直以一种形式或其它形式在全世界的鸟类中循环,甚至可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所以说发现禽流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野生动物健康中心负责人透露说,在8月至9月底,他们在加拿大全境6个地区对800多野生水鸟进行了检测。 这名负责人称,北美的野生鸭子和水鸟身上以前一直都有禽流感病毒,而且幼小水鸟最容易染上这种病毒,所以他们便收集了一些水鸟的标本。 不过,现在就说已经在北美发现了禽流感,或因此而担心或引发公共医疗系统问题,”还为时尚早“。 加通社说,北美早前有曾发现过H5型禽流感。 10多年前,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发现了H5N2型禽流感。 2004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曾爆发了H7N3型禽流感,导致几百万只家禽被杀掉。 (江天编译)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移民历史不能不说辉煌。 在短短几百年中,把一块靠近地球最北端的寒冷蛮荒之地开拓成名列世界前茅的现代工业大国,确实值得骄傲。 但华裔移民的这段历程却是曲曲弯弯、血泪斑斑。 从早年发生的人头税,到淘金热、难民潮,乃至近来的独立技术移民和留学热,在基本生活层面上讲,莫不是充满着艰难和辛酸。 幸运儿总是少数,而那也多是在温饱方面迅速摆脱了困境而已,要说到有大发展或有所建树,真正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的你我不是在心力交瘁的苦苦寻觅,就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土地挣取每日的衣食住行。 当耿朝辉们以生命的哀歌向他(她)们(也许是许多的我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进行抗诉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在更深层面去追问:我们每年成万成万的移民万里跋涉来加拿大到底出路在哪儿?我们的生活究竟是怎么了? 仔细推究一下我们移民的动机和过程,不难发现,笼统地说至少有两个方面导致了我们目前的困境:第一,就我们的动机和期望值,我们(大多数人)还远远没有准备好;第二,从移民生活安置而言,政府的移民政策某种意义上讲严重地误导了我们。 移民迁徙,在个人精神感受方面是心理压力指数最高地生活变动之一。 完全陌生的一切造成的烦躁、郁闷、不安、失望是勿容置疑的巨大。 而我们许多人在这场个人和家庭生活大变动中,往往错误估计了自身能力和将要面对的环境。 我与许多朋友以前乃至现在谈起移民生活需要吃苦时经常听到说:“吃苦咱不怕。 ”而实际上当你真正要吃比你原先预计的更大的苦并且看不到希望时,原来的信心会很快动摇乃至陷入绝望。 所以开始时我们总以为:强化一下自己大学、研究生时学的英语,做好从最底层打工的准备,带上够全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足用的储备金,再以自己的专业和经历为后备,虽然忐忑不安,但仍会显得自信满满地奔加国而来。 很快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英语离实际需要还很远,我们打加拿大这种高强度的工的心理还不够坚强,我们的储备金根本经不住这里消费和各种帐单的快速侵蚀,我们的专业和经历没有人认可。 而我们以上的准备是加拿大政府花了那么多的钱(现在也包括了你我的钱)聘用了一大批移民官对我们进行层层审查后批准认可的。 我们被这样告知:你(们)有能力、有资格在加拿大居住、生活;欢迎来到加拿大。 在评估我们移民资格的过程中,家庭为单位的得到鼓励,学历高得到高的分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会被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存款,是否有至少数年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经验。 但没有人告诉你我,你在中国的学历在加拿大是不承认的;你雅思考到七分在加拿大与当地白人坐在一起开会时也只有发愣的份,更不要说去争论;你专业工作二十年,加拿大经验也是零。 我们还会被问到在加拿大“发展”的计划,而从不会有人提示你的想法是否现实。 我知道一位学中文的朋友就曾对移民官说他想来加拿大这个清新环境中寻找写作灵感而获得了移民资格,目前正在一个仓库中热火朝天地开叉车。 这一切的症结在哪里呢?其实从许多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告诉我们:加拿大是劳工短缺。 确切点儿说应该对应的是我们国内的技术工人,是具有专业技能、实际操作经验、能用英语进行不太复杂的交流的技工,来加后需要一小段时间的再上岗培训,获得加拿大有关资格证书。 越高学历人士在这里越多会有更大的失落感和浪费:你不需要研究数年植物细胞结构才能再去木器厂装配家具;你不必把相对论学透彻才能拿起扳手给机器上螺丝。 在我知道的狭小圈子中,有双料博士在卖电,一大堆的学士、硕士乃至博士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流水生产线上干得孜孜不倦。 现实就是这样,许多人的智慧、才能和精力在一个根本不需要发挥的场所中快速磨蚀。 对政府而言,也是巨大的浪费,但数万有专业知识和特长的人的荒废似乎并不心痛:你该交的税交来了,该消费的也在这儿消费了,你受教育又不是我出的钱。 出路在哪里?亟需努力的方面太多太多。 但有至少两个方面是不得不破的“死穴”:作为基础交流的工具—英语和促进政府对我们认知的渠道—参政。 移民的语言能力整体肯定比当地人差很多,尤其从大陆来的华裔新移民。 如果我们一用官方语言交谈就必须非常集中且倍感疲累还听不懂说不清,日常还是怯于接听电话和英语询问,遇到问题和困难(单就语言方面)仍需要在自己的母语圈子中寻求帮助,那么除了只用简单句和数个单词的打工和菜场买菜,其他出路无从谈起,政府能做的也非常有限。 只有我们能够突破英语交流这一关,才能为所有的其他做好铺垫。 当然这个障碍的克服绝非朝夕之功。 其次,政府决策者们如果听不到我们的呼声、不完全了解我们的需求或对我们的处境置若罔闻,我们的努力只会事倍功半。 中国学历在魁北克被认可还远远不够。 只有我们手中那张选票被候选人真正看得神圣和不可忽略的时候,只有我们能选出真正代表我们五十万华裔声音的候选者的时候,我们的诉求渠道才会畅通、被重视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 这需要我们已经具有和正在不断获得参与资格的朋友们(一般都是已经在加拿大打拼了几年多数生活趋于相对安定的“老”移民)积极投身到这个政治决策过程并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以不断扩大我们影响力。 解决温饱并不是我们在加拿大最终的梦想,也不会使我们忘却所经历的艰辛,还有仍源源不断来自故乡正在踏入这块土地的兄弟姐妹。 政府政策导向往有利于我们的一面倾斜就是对我们苦苦追求莫大的肯定,不光是心理有所慰藉,对后来人乃至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带来利益。…
其实无需要羞羞答答,也无需要顾左右而言他,随着11月1日《现代日报》在多伦多登陆,本地华文报业势必进入狼烟四起的白刃战。 已经拥有四份日报(一份为免费日报),以及15份免费周报的多伦多,如今,将再多诞生一份收费日报,此事对于这座只有50多万华人的城市,是好是坏?未来的形势,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华文报纸是不是多了? 据统计,目前拥有近600万人的多伦多,共有14份日报,81份周报,33份月报;与之相比较,对于中文阅读群来说,却有5份华文日报,15份免费华文周报供40多万华人选择。 从比率上来看,华文报纸确实是“多”了。 读者群。 广告份额。 这是一份报纸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两个支点。 如果,在读者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且,广告份额也没有发生急剧的飙升,多一份报纸,就意味着投资者多一份负担。 这是衡量这个城市的报纸投入量是多是少的判断标准。 目前的情况是,一直以每份0.75元为零售价的《星岛日报》与《明报》,在《现代日报》尚未登场之际,率先宣布将每份的零售价降至0.50元,当然,两份大报都有自己的理由,《星岛》的理由是“回馈读者”,《明报》的理由是“12周年大回赠”,但聪明的读者不难看出,此价格是冲着《现代日报》的彼价格而来的。 报纸零售价在下调,这是不是狼烟?如果大家都否认,那么《星岛》、《明报》招聘广告栏里,多了“编辑”“记者”“美工”的职位,这应该是个信号,即挖角战在另个战场展开了。 报纸零售价在降,报业从业员就业机会多了,这当然是件好事。 问题是,这并不等于说明市场在成熟。 我们所忧虑的,是当价格调整到投资者所能承受的底线,风起云涌的挖角战偃旗息鼓的时候,紧追而来的,就是血淋淋的争夺广告战了。 事实上,目前十多份免费周报已经进入“耗内力”的白刃战阶段,一些报纸不惜以超低的价格争夺市场,所幸的是日报并没有加入其中。 但假若此番因《现代日报》的加入而掀起争夺广告客户战,正所谓“一石击破水中天”,多伦多华文报业,在市场作用下,将面临着对角逐市场的参与者不断地进行洗牌,如此,未来多伦多华文报业市场,将进入推陈出新的新时代。 为这个时代的到来庆幸 对于目前居住在大多地区的读者来说,有着双重的幸运。 首先,在未来的五年里,加拿大每年将会增加32,800名新移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正站在这样一个交接点上:往后看,我们走过一段很曲折很艰难的移民路,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开拓了一个更适合我们发展的环境,譬如餐饮业、电脑科技、教育,还有就是文化,包括报纸、无线电,以及电视,这是过去老一代的侨民所不敢奢想的;往前看,未来的政府,面临新移民增加的压力,将会推出更多的政策,以协助我们发展,而我们比过去者,或者是将来者都更加合时地获得这样的机会。 其次,如果说过去我们的文化生活,是立足于本地,而梦在远方。 像以前的报纸,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对着多伦多的读者,讲着原居地的事情;我们的华语电视,今天播去年的节目。 那么现在,形势的发展已经要求我们的媒体不要将读者当阿斗。 今日的市场,要求媒体经营者,抛弃传统的模式,写我们身边的事情,讲我们身边的故事,这才是发展的新方向。 因此,从维护读者利益看,多伦多无论有多少份报纸涌进来,读者始终是上帝,是市场,谁违背了读者,谁将最终被市场所抛弃。 谁将笑到最后? “报业(传媒)是最后一个暴利行业”这个定律在中国很多个城市都是成立的,但在中国以外,却不见得绝对成立。 因为,在中国以外,华文华语,始终是非主流语种,由于读者群有限,广告份额有限,华语报业的发展也有限。 当一个城市,报业竞争出现过热,会不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局面呢?当然不会。 原因是由于报纸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报纸的盈利,由报纸的竞争力所决定。 在一个特定的市场内,具备竞争力的报纸,往往在获得领导地位的同时,以赢家通吃的姿态,稳守市场。 决定报纸竞争力的因素,无非是由发行量、阅读率、读者结构和品牌历史这四个因素所决定。 在发行量一定,品牌历史被忽略的前提下,显然,阅读率与读者结构成为拥有读者群,获取广告份额的关键。 我们之所以说,多伦多的读者有福了,是因为无论这场报业大战多么激烈,多么悲壮,但结果一定是向着对读者有利的方向发展。 譬如,为了追求阅读率,竞争者一定会在内容上下功夫,令读者手捧他们喜爱的报纸一遍又一遍看得爱不释手,这是每位报人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而广告商也绝不会弃此而选择一份读者匆匆阅过,不愿再拿起,甚至是随意丢掉的报纸。 再譬如,一份充满了都市气息,凝聚着丰富的都市生活信息的报纸,当然比那些不合实际,鞭长莫及、远水救近火的报纸,更能吸引高收入,追求高品位的读者,而这样一个稳定的读者结构,毫无疑问也是高质量的广告对象。 如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尽管我们已嗅到多伦多报业战硝烟四起,我们应该,也有理由庆幸。
11名古巴国家合唱团成员在加拿大访问演出期间脱队叛逃,向加拿大政府申请政治庇护。 他们希望古巴政府不要因此惩罚在古巴的家人。 又一起古巴人集体叛逃事件 古巴国家合唱团星期六结束了对加拿大为期10天的访问演出。 非政府组织“古巴加拿大基金会”负责人桑布拉当天证实,在他们的帮助下,11 名合唱团成员已经脱队,向加拿大政府提出了难民申请:“他们现在很安全,正在享受着自由。 ” 桑布拉表示,由40人组成的古巴国家合唱团是在10月18日抵达加拿大的。 上星期六,约20名成员在多伦多计划脱队叛逃,但部份人在返回酒店取行李时被合唱团负责人发现并阻止,最终只有11人成功逃脱。 这是继2002年24名古巴朝圣者借参加天主教世界青年节活动之际在加拿大叛逃之后又一起古巴人集体叛逃事件。 叛逃演员担心家人会受惩罚 留在加拿大的古巴国家合唱团成员担心古巴当局会因此惩罚他们在古巴的家人。 人权团体“大赦国际”发言人恩古吉表示,古巴人权状况恶劣,导致大批古巴人出国后滞留不归,但他们的家人常常因此遭受迫害:“危险在于叛逃者的家人可能会因此被捕,并受到威胁。 ” 但古巴驻加拿大大使达赖厄斯则否认这一指责:“没有任何古巴人因为他们的亲属选择留在国外而受到起诉。 ” 古巴国家合唱团在缺少11名成员的情况下仍然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完成了预定的访问演出。 (严明)
加拿大总理马田10月30日就加美软木争端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要求美方遵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别委员会的裁决,停止向进口的加拿大软木征收关税。 加通社援引马田的讲话说:“我们将继续向美国方面争取,我们要有理有节地去争取,但我们不会放弃。 ”他还说:“如果我们不得不上法庭的话,那我们就去。 这件事情至关重要,我们别无选择。 ” 今年8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别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要求美方停止对进口加软木征收关税,并将其自2002年5月以来征收的约数十亿美元税款返还给加方。 10月24日,总理马田表示,加拿大不打算就软木关税问题与美国进行谈判。 他同时强调,加拿大开发印度和中国等亚洲市场的政策符合加国家利益,“并非针对美国”。 马田在美国国务卿赖斯即将访加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本月初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已表明了加拿大政府的立场,即美国要遵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别仲裁委员会的裁决,退回它已经对进口加拿大软木征收的50亿加元(约合42亿美元)惩罚性关税。 马田强调,“这个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他希望赖斯可以带给他一个“信号”,即美国愿意遵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精神和相关规定。 马田还指出,加拿大决定加强同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贸联系“并非针对美国”。 10月25日,到加拿大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软木争端只是两国贸易中的“小问题”,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讲“过头话”,更不能因为它而影响两国“良好关系的大局”。 她重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进行双边谈判。 赖斯的表态引起了加方更大不满。 马田当天在反驳反对党质询时强调:“我们已赢了(裁决),就不会谈判。 除非我们接到了(美国)愿意遵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裁判委员会裁决的信号。 ”加拿大《环球邮报》专栏作者杰弗里·辛普森26日撰文说,赖斯想说清楚的其实就是,在华盛顿看来,什么都比加拿大和软木问题重要。 10月28日是美国执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别委员会裁决的最后期限,但美国商务部当天表示美方需要更多时间来对研究这项裁决。 美国国务卿赖斯上周访问加拿大时重申,美国认为还是要透过双边谈判来解决这一争端。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炽热程度明年将会减弱。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简称CMHC)表示,今年新屋动工量预期达到223,600个单位,与创下17年来最高纪录的去年相比下跌4.2%,而住宅建筑量明年将进一步减至207,200个单位。 尽管新屋动工量平稳下来,但明年仍是连续第5个超越20万个单位新屋开工量的年份。 另一方面,今年重售房屋量预期达到破纪录的476,000个单位,2006年则减少至453,700个单位。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指出,今年大幅上升10.2%的房屋价格预期在明年仅升4.9%,这主要由于市场需要重新作出平衡所致。 CMHC首席经济师Bob Dugan表示,1990年代期间,新屋动工量相当疲弱,因此积聚起了房屋需求,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种需求现正逐步减退。 另外,随着银行利率上调,处于历史低位的按揭利率正在开始调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有所减弱,加上房屋价格居高不下,两者综合起来将影响明年的新屋建筑量。 “我们预期新屋动工量将逐步放缓至更能与人口增长情况保持一致。 到了2009年,每年新屋动工量将介乎175,000个至180,000个单位之间。 ” Bob Dugan表示,按揭利率预期在近期会持续上升。 他指出,按揭利率每上升1厘,随后1年的新屋动工量便会减少8,000至12,000个单位。 浮动按揭利率已随着银行利率调升,定息按揭贷款水平则由债券市场决定。 Bob Dugan指出,央行此次加息对5年期按揭利率并无影响。 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5年期按揭一直以来都是最普遍的做法。 石油蕴藏丰富的阿尔伯特省房地产市场受经济因素驱动表现尤佳,促使全国新屋动工数量向上攀升。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将该省今年新屋动工量由原先估计的36,000个单位调高至40,000个。 安省今年新屋动工量预期由去年的85,114个单位减至80,500个,而2006年新屋动工量则预期为75,200个单位左右。 另据CMHC透露,魁北克省今年新屋动工量将减至50,000个单位,明年则减至43,000个。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今年新屋动工量将连续第5年上升,预期增至33,600个单位,明年则在需求减少情况下跌至31,600个。 (KYLE)
加拿大总理马丁,从来就不是“反美”份子,他被看作是自由党内中间偏右的人士,上台时一些人期待他会摆脱布什和前总理克里欣之间的冷淡关系,从而使美加之间话好说事好办一些。 然而忽然读报发现,马丁今天居然“威胁要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 报导说马丁表示,“如果美国不退还向加拿大木材征收的不合理关税,加拿大将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并把这些石油输往中国等国”。 胆敢威胁美国的经济命脉,要和比自己大十几倍的猩猩叫阵,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加拿大是往死里钻,连左派克里欣都没这么疯狂过,马丁这是怎么了? 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的木材贸易,每年价值成百亿。 自从美国在2002开始加收惩罚性关税(27%)以来,加拿大估计已经损失了几十亿加元和成千上万的工作。 美国的理由是加拿大软材生产中部份有政府的补助,如果没有这部份补助,它的成本应该高于它的售价,所以它卖到美国的价格实际是“倾销”。 所谓“政府补助”实际是加拿大政府向伐木公司征收的伐木费,美国人认为这费收得太低,所以相当于“补助”。 2001年8月布什政府就听从美国木材商的要求开始对加拿大木材增税,两个月之后更加上反倾销税。 当时的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就发誓要继续贸易战,直到加拿大政府自己对木材出口徵税为止。 加政府自然拒绝这样做。 结果是仅在哥伦比亚省就有一万五千工人失去了工作。 这位佐利克就是9月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演讲的美国现任副国务卿佐利克。 美加为此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很久,2003年7月29日双方代表曾宣布达成了一个原则协议,加拿大同意将木材出口限制在美国市场的30%内。 但两天后美国就翻脸了,说是加让步不够。 结果这争端被数次上交给北美自由贸易组织(NAFTA)仲裁机构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而每次仲裁结果都对加拿大有利,认为美国施加的关税过高,需要重新计算,检讨美国的立场。 按规定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的仲裁是有法律效力的,要在60天内执行。 而世界贸易组织的仲裁是,加拿大木材商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财政好处”(financial benefit),但并未够成“补助”(subsidy),所以美国现在加收的严厉关税是没有根据的。 官司一直到今年8月10日,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的一个特别仲裁机构最后拒绝了美国关于北美自由贸易仲裁机构以前有利于加拿大的仲裁是违反了贸易规则的指控。 加拿大说这项最后的仲裁清楚地排除了美国关税的理由,所以美国应该完全遵守这个有法律效力的裁决,停止收取关税。 退回过去三年错误收取的关税(约五十亿加元)。 华盛顿的反应是什么呢?它说这个“裁决没有解决任何事情”,“还需要更多的谈判才能结束这个问题”。 十月十四日星期五,马丁打电话给布什,二十分钟的通话中十五分钟是谈为什么美国不遵守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的数次仲裁的问题。 无可奈何的马丁还说加拿大已经准备到美国法庭去上告了,要求美国政府尊守这些裁决。 我们要把每个机会都试到。 ”“不遵重北美自由贸易组织不符合北美人的利益。 ”马丁甚至对布什说他为把美国政府告到它自己国家的法庭上而“感到羞耻”。 布什怎么安慰感到羞耻的马丁呢?据马丁的发言人转述,他说“还是需要通过谈判来使双方达成一个协议”。 马丁在通话后说:“我们目前讨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国家应该履行自己在10多年前所签署的协议。 ” 而不是是否应该谈判。 到了这一步人们大概可以理解可怜的马丁为什么表示,如果美国不履行协议,加拿大也可以不履行向美国输出石油的协议,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并把这些石油卖给中国等国。 一贯沉着的马丁显然没有疯,他只是感到了在和国际牛仔布什打交道的难处。 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的演讲《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措辞和安排相当漂亮,他首先好好捧了一下中国人,而且也表示体谅中国发展的难处,然后再奔他的主题:教中国如何做人--在这个国际大家庭中守规矩,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全球事务主要参与者”。 他说“中国需要认识到,别的国家会如何看待中国采取的行动”。 中国要开放市场,“必须全面履行承诺”。 和美国一样,达成开放市场并扩大全球增长的 WTO多哈协议也符合中国的重大利益”。…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盛行的父母相亲潮登陆重庆。 昨下午,两场大规模的父母相亲会分别在文化宫和中华广场举行。 600余名家长自发赶来,为儿女勾兑!被推销的主角,80%都有大专以上文凭,以白领居多。 一气选中六“女婿” “你是儿子还是女儿?”张融(化名)与丈夫穿梭在人群中,看见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就凑上前询问。 为了这场相亲会,他们上午专门去吹了头发,张融还做了面部护理。 “我有个女儿,28岁,机关工作,未婚,想找30——35岁的。 ”“我有个儿子,35岁,建筑公司经理,合你条件不?”有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接招。 张融与丈夫迅速交换了个眼色,丈夫向男子发出邀请。 3人落座,交换孩子相片、简历。 家长双方也作了自我介绍,职业、房子、收入一样没落下。 张融夫妇与男子谈得很投机,末了,交换了家庭电话。 明天让他们见面怎么样?打铁趁热。 ”张融建议。 行,到时候旷工也来,一天不加班没事。 ”中年男子热情回应。 握手言别,张融又开始下一轮“海选”——“多看几个保险,广撒网才能有收获。 ”她对丈夫说。 海选”途中,他们遇到刚刚敲定的亲家候选人,他正跟人交换资料。 张融扭头看丈夫一眼,“看嘛,都这样。 ” 这天下午,张融总共跟6个家长交换了资料,并约好再联系。 博士一出惊全场 34岁的博士是郑州人,目前定居加拿大,正在北京公干的他专程打飞的赶来,想找个漂亮的重庆妹妹,跟他一起回加拿大。 当高大英俊的博士出现时,全场轰动。 主持人激动得就差没拉起博士双手欢呼,家有千金的父母争先恐后跑过去勾兑,有人差点被踩掉鞋子。 富家千金重人品 参与相亲大会的父母群中,记者发现多位本城名人身影。 “我女儿23岁,非常漂亮。 ”记者曾采访过的成功女林镜(化名)称,“她行情非常好,但我还是想先过滤一道,挑个可靠的。 ” 林镜的女儿一有空就把自己关在家学习,对交男朋友兴趣不大,林镜屡屡鼓励,也不见她带个男朋友回来。 女娃娃的青春拖不得,眨眼就过了。 ”林镜感叹。 她的标准并不高:“首先是人品好,爱我女儿,成功与否,能不能帮我打理生意还在其次。 ”她隐瞒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像其他父母一样,拿着女儿的相册四处打探、询问。 尽管父母们都很积极,但一个下午过去,有收获的却不多。 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孩子想找什么样的人他们心里没谱。 一些瞒着子女来的家长更是担心回去动员不了子女。 让父母有点寄托…
加拿大移民顾问学会准备成立的时候,就有移民顾问起来反对,理由是凭什么由你来管?为什么要交这么多钱?还有就是让英语测试是歧视。 反对归反对,后来的结果是,加拿大移民顾问协会一意孤行地成立了,入会者也乖乖地交纳了1400元的年费,然后,移民顾问们也按部就班地参加了协会组织的英语水平测试。 再后来,三场考试下来,在应试的华裔移民顾问中,能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全面过关的人,居然不足3成,这才有了本地网站赵平波先生那篇《本地的华裔移民顾问居然有7成是饭桶?》的评述。 对于赵平波先生的评述,笔者有所保留。 因为饭桶不是凭一场“雅思”测试的结果来定义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十年前拼“托福”到美加顺利读取博士学位的人,今日再叫他考一次“托福”,他不一定就能考出好成绩来。 就算英语不再是“痛”的读者诸君,我相信也不是人人有信心通过雅思测试的,这点道理很显浅,饭桶都能理解。 正如有人所说的,有近80%的移民,是通过移民顾问的帮助移居加拿大的。 假如移民顾问中有70%是饭桶,那么,按照简单的推算,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是饭桶办来的,而北京的移民官,也被70%的饭桶所左右,这样算下去,岂不是世界大乱?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移民顾问,甚至有人提出,我就没有靠移民顾问的帮助,不是一样成功移民吗?道理是这么说,但存在就是合理,既然这一行那么火,说明移民顾问的作用还是存在的。 移民顾问是个服务行业,他们向顾客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 因此,衡良一个移民顾问是好是坏,关键是看他的服务质素。 包括他对移民法的熟悉程度,对行业道德标准的理解,专业操守,以及语言等各个方面。 考察应该是全面的,重在监管,而不只是语言的测试。 笔者相信,除了个别招摇撞骗的移民顾问外,大部分的移民顾问,他们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工作的,否则他们将会承受市场规律的惩罚。 口碑不好的移民顾问,大都是做不长的,因为你可以骗第一个,不一定就能骗第二个。 当然,有一个人被骗,都是不应该的。 因此,对移民顾问实施监管,这是好事情。 因为长期以来,确有不道德者,借“移民”牟取暴利,令上当受骗者陷入家破的困境。 加强对移民顾问的监管,语言不是最重要的。 移民顾问的职业道德,专业精神,以及合理的收费,才是最最重要的。 目前的情况是,无良的移民顾问,夸大自己的能力,对申请者乱开保票,甚至协助申请者伪造资料,目的是藉此牟取巨额利润,这才是移民顾问协会应该“严打”之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英语语言测试这个层面上。 移民顾问学会实施监管的第一个着力点,应该是加强投诉案件的处理。 既然你已经向会员收取了100多元保险费,就应该确保当有受害者提出投诉时,迅速,果断地作出判断,对诈骗行为予以制约,对损失者给予赔偿,以防止更大的损失。 移民顾问学会实施监管的第二个着力点,应该是整理目前杂乱的收费标准,打击暴利行为,令收费合理化,规范化。 未来的五年,加拿大政府将会接受更多的新移民,显然,呼吁政府在广招移民的同时,加强对移民顾问的监管,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