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李竹杂言:参加加拿大的葬礼之感慨

友人年仅50岁就罹患绝症,在与病魔抗争了两年多后,于最近辞世,我们无不为她惋惜和哀恸。 死者安息礼拜和葬礼仪式在一个周末举行,大家满怀悲情前去殡仪馆与友人做最后的告别。 加拿大的殡仪馆环境整洁,气氛肃穆,工作人员彬彬有理,职业素质高,服务热情周到,使出席遗体告别仪式的人虽然心情沉重,但不感到压抑,我想这与殡仪馆的人文化设计和专业化服务有关。 由于死者生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简单的安息礼拜仪式由两位牧师主持,着黑色礼服的死者家人和亲友及来宾,用祈祷和圣诗告慰亡灵,愿她安息主怀。 人们在低回的音乐中默默地瞻仰遗容,缅怀死者,安慰亲属,仪式始终听不到大声的哭喊,其气氛能使人在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悲痛中,有种对永恒宇宙和瞬间人生的冥想和感悟的空间。 安息礼拜和遗体告别仪式后,亲属和来宾跟随灵柩到墓地。 墓地景色优美,草地茵茵,绿树繁茂,花团锦簇,宛若一座诺大的公园,一座座大小形状各异的墓碑静静地立着,像沉思的智者。 安葬过程也安排紧凑,牧师手捧圣经在“此刻,我们将她的身体埋葬在地之深处,使土仍归于土,灰归于灰,尘归于尘,愿上帝赐福给她……”的告别祷告后,所有亲友将手中的鲜花摆放在棺木上,五、六个工人配合默契地将棺木深埋地下,并将鲜花覆盖在新土坟上。 从殡仪馆的告别仪式到墓地安葬,包括中间送葬车队的路途时间,前后总共不过一个半小时,时间虽短,由于整体安排合理适当、且井井有条,无论死者家属还是亲友来宾心里并未留下异议或遗憾。 所以,高效和文明是出席这次葬礼给我的最深印象。 回想在国内经历过的殡葬仪式,其感受真是与这里有天壤之别。 这几年国内人的生活好了,许多人在婚丧嫁娶上大肆铺张、大讲排场,一些迷信和陋俗趁机死灰复燃,并从农村蔓延到了都市,一场婚礼或丧事往往演变成一出恶俗的闹剧,真是劳民伤财。 以办丧事为例,首先是周期长,从始至终要七七四十九天才算告一段落;其次是严重扰民,哭声喊声鞭炮声整夜不停;再有是污染环境,烧纸钱、烧纸人纸马纸牛,乌烟瘴气,黑灰四散;还有就是败坏社会风气,请客送礼,攀比排场,甚至巫婆神汉也有了市场。 总之,丧家讲个“孝”字,以“孝”做自我标榜,其实活着不孝死了孝,启不枉然? 文明、现代的婚葬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很好体现,一个社会对人文的关怀、对环境的重视、对美好社会风气的维护,不但需要政府的有效管理,更有取决于整体的国民素质。

谬论网上论坛——这不是讨公道的地方

在多咨处网站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呼吁网人在跟贴时要公道,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论坛是讨公道的地方吗? 我这么说,估计原作者,还有论坛上一堆新马甲旧马甲就会涌上来,砖块棍子狂砸一顿,让我不得好死。 好在,论坛的“死”,不是真死。 你在BBS上狂热的时候,也许我正心平气静地喝酒看书听音乐。 这就是BBS的好处,一对一,一对千都好,谁恼谁气谁狗急跳墙,谁才是败者。 话又说回来,上网者,该知道论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里不是法庭,没有公道可讨。 论坛是什么?论坛就是胡说八道的地方。 你要受不了,闭关去好了。 日前一朋友对我说,他对论坛的一些言论很惊讶,因为本来是非标准很清晰的,但争论上了论坛,就变得没了公理,没了道德准线。 我理解朋友这么说所指的意思,即感慨生活中,原来还真有些人,会是这样或者那样的。 这种感叹,其实我也有过。 只是后来想想,却觉得自己太过理想主义了,包括那位呼吁网人做人要公道的作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用一个合适的(不一定非要美丽)外表来掩盖自己。 因此,在论坛是这般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是那般。 论坛上的恶人,说不定在生活中是善人,我们担心什么呢? 退一步来说,我们应该庆幸今日有“互联网”,有BBS,能让生活中演戏演得很累的人,随意,率性,真实地表达自己,这是件好事。 起码这里少了些掩饰,多了份真实。 还有,BBS能令我们体现无序的民主。 你既可以在论坛上厚颜无耻地化着名表扬自己是著名艺术家画家作家音乐家等等等等,又可以将道貌岸然的版主砸他没商量,只要你不淫秽不无度不人生攻击就成,就算你淫秽无度人生攻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世间上有这么好的地儿吗? 当然,BBS于我,真是其乐无穷。 譬如前几天一哥们跑论坛上来泄气,讲了岳父母来加探亲,带孩子不会带,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的,作者本意是上来出出闷气,平衡后再回去继续笑着面对岳父母,殊不知网人蜂拥而上,这个说他带孩子太死板,那个说他对岳父母过于挑剔,还有人猜度他将岳父母当免费佣人看待,应有特有,攻击无限。 其中有个观点着实让我笑翻了:某人说你觉得你岳父母喂养孩子不科学,他们不是这样喂大你老婆的吗?这个观点是我以前没想到的,问题充满智慧,充满了人生哲理,即,你既然爱你的太太,你怎能讨厌她的父母呢? 由此可见BBS的好处,让你能从多角度进入话题,体验不同的感受。 网人假如能将这种实验还原到生活中去,大有裨益,何乐不为呢? (老夫子)

加拿大玩具协会展热门圣诞玩具上市

今年热门的圣诞玩具有哪些?玩具专家表示,结合现代尖端科技的传统玩具将为今年的抢手货。 加拿大玩具协会(Canadian Toy Association),昨日于多市会议中心(Metro Convention Centre)对媒体展示逾120件今年热门的圣诞玩具,展示产品不但各具特色,并依年龄性别的喜好,设计不同的功能,从整合电子设备的多功能游戏机、高科技遥控玩具、与人对话的毛绒玩偶及电子学习书等,样样俱全。 协会发言人奇日克(Harold Chizick)表示,目前玩具市场重新整合各年龄层的喜爱和选择,像受孩童喜爱的高科技电子组合玩具或游戏、受家长青睐的典型教育型玩具、及受祖父母信赖的品牌选择。 奇日克说:“以往具教育性的典型玩具,像积木、美劳手工等玩具再度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加上现今高科技及电子功能的结合,让这些玩具发挥淋漓尽致的教育功能。 ” 那些玩具将为今年的热卖品?奇日克表示,热卖不热卖,因人而定,以他观察,名为“机械恐龙”(Roboraptor)的遥控玩具将受到多数小男孩点名购买,小女孩喜欢的玩具则有Brats洋娃娃及会说话的Furby玩偶。 购买圣诞玩具,父母多少要花些钱。 奇日克认为,今年热门玩具的价格可从每件10元到120元不等,民众可依子女喜好及价格来挑选。 第三年举办热门圣诞玩具展的加拿大玩具协会,每年皆邀请参与活动的厂商提供玩具给低收入户等孩童。 奇日克指出,去年参与厂商共捐出玩具约1500件,今年由于天灾多,筹得件数将可望超过去年。

打累脖者也有力量:谈谈加拿大的工会

加拿大仿佛是罢工之国,每年不同职业的公有企事业单位总有罢工。 今年就有酒铺罢工、国有广播公司罢工、教师罢工。 警察虽说不能罢工,可是目前的消极怠工也够呛。 不由得,我想起3年前我在工厂打工时的旧事。 我那时在多伦多室内某汽车配件翻新厂打工,这个厂子很多老移民都知道,我就不提名字了。 由于地处在多伦多市内,交通方便,所以很多找不到专业工作的华人移民在里面维持生计。 这个工厂干了有50多年了,老老板从自己家车库干起,到现在有数百人的规模,轮胎店都有它的专卖,应该说发展的不错,一切运作也很正规。 相对于很多labor工,这里的工资算是高的,所以我们当新移民时,能够进去就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了。 同一时期,不远的一个电子报警器厂,数千人三更半夜排队等几个生产线的名额,其实工资也不比我们高。 第一次拿到工资单,看到第一行的数字,还是挺高兴的,比起以前那些小厂的工资单,显得丰满多了。 可是看到下面,发现除了一般该扣的那几项,还多扣了一项几块钱。 由于是简写,不明白什么意思。 要知道,那时候几块钱够吃好几顿肉呢,是可忍孰不可忍?赶快去找发工资的问,告知是工会费,入厂培训之时介绍过了啊。 唔,当时英语太差,而且听的时候也没认真,没听明白。 虽然事情搞明白了,可是心里还是不大乐意,交这个钱有什么用啊? 后来逐渐了解到,我们拆装的汽车配件都是铸铁的,所以我们加入的是北美钢铁工人协会,全北美我们都有无产阶级同志啊。 这么多人交钱给这个工会,不知道都用来干什么,哼哼,搞不好是黄色工会帮资本家来整我们吧。 听说可以自由选择不加入工会,不过要是被lay off,肯定是lay off不是工会的,所以我们也没人搞特殊化。 还有就是一般企业在运营不佳时会先辞退工资高的,而有工会的,则只能从交工会费时间短的人开始辞退。 我们刚进厂的,心里都惴惴不安的,生怕成了这一政策的牺牲品。 后来呆到资格老了,够了时间拿EI了,又拼命想让公司lay off,却偏偏从后来的开始,怎么也轮不上。 真是人生十九不如意啊。 这是后话。 工会有时发些宣传,介绍自己,介绍北美不庆祝的51劳动节,告诉大伙跟工厂有矛盾找工会。 有一次,有个同胞工作受了伤,工会的骨干就来告诉他该做什么,如果厂里非让他上班,他可以怎样据理力争等等。 在91劳动节时,工会组织我们庆祝游行,每人发给衣服、帽子,跟着其他工会一起浩浩荡荡免费进入CNE,再回来BBQ,还可以带着家属。 那一次正好我妈妈也在,体会到了中国没有的庆祝方式,我在此之前也没去过CNE,尤其那天还有飞行表演。 一路上不同的工会有不同的乐队,大伙迈着摇滚的步伐,在游行队伍里让路边看热闹的指指点点,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地,一家人都挺开心的。 上回看到有人说91劳动节游行队伍里没有华人,我看绝对是没看见我们工会。 不过要是就光这些,也没什么特别的了,既然加拿大工会力量这么大,那就不只是搞这些。 3年前大概是4月份,工会突然传来通知,说是每三年一次的企业跟工会的合同到期了,需要我们一起投票通过新合同。 这种事在那时还闻所未闻,工厂里的其他华人,哪怕资格再老的,好像也没超过3年,赶上上一次合同签订的时候。 所以大伙都莫名其妙的,不过听说投票是占用上班时间,又有BBQ,大伙都觉得去玩一回也不错。 到了日子,开工之前,都被召集到厂子旁边一个废仓库,里面有好多桌椅,不知道平时用来干什么。 大家争先恐后的领到了自己的BBQ和可乐,抢到最后几排座位,边吃边聊。 正式节目开始了,几位骨干模样的人在前面做成一排面对我们,跟开会国内领导的位置差不多,不过不在上面,大伙一边高。 不过上面几位骨干,也就是平时在我们中间工作的工人,不是那些管我们的工头。…

多伦多:英语国中的第三大演艺中心

作为加拿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多伦多还拥有丰富的娱乐、休闲场所,特别是众多的影剧院和每年丰富的艺术活动令其呈现艺术之都的风范。 多伦多被誉为是英语世界中的第三大演艺中心,前两名是纽约和伦敦。 这里有一百八十个职业剧团,包括牟利、非牟利及晚宴剧团,每年公演约一万场。 多伦多的演出活动每年可吸引七百万名观众。 这里有七十多间剧院,供音乐、舞蹈、戏剧演出之用。 它们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 市中心区 多伦多声望显赫的剧院均集中于此。 O’Keefe Centre被认为是这里最大的剧院,座位三千,是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剧团及加拿大歌剧团的常规演出地;Elgin、 Winter Garden及Pantages 剧院是多伦多历史最悠久的;而不断上演流行歌舞剧的Royal Alexandra及Princess of Wales 剧院,是由名人马维氏所建;Roy Thomson则是多伦多乐团的演出之家;另一具有历史意义的Massey Hall,也是此类音乐演出的场所。 巴特士街一带 在Bathurst一带剧院上演的剧目多为现代剧,且票价便宜。 周日下午,观众常常可以愿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钱(Pay-What-You-Can)去欣赏他们的演出。 Tarragon 和Factory 剧院,主要上演加拿大本地剧作家的剧作。 市中心东部 这里的Young People’s Theatre,一年四季上演老少咸宜的剧目。 Canadian Stage经常上演新的、高水准的剧目。 Theatre Centre East上演实验剧目。 多伦多剧院的票价从八至四十元不等,二十二元为平均票价,而流行的歌舞剧票价则高达四十至九十多元。 市中心的伊顿中心,出售当日演出的半价票,包括音乐、舞蹈和戏剧。 有关本市的文艺活动,周四的《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周五的《多伦多太阳报》(Toronto Sun)、周六的National Post以及每周四上市的免费周刊《Now…

Tridel是建筑发展商,更是科学艺术家

我们所建的不仅仅是大厦,更是理想的家居,完美的居所。 — Tridel 到埠必然先安居,新移民在选择居家环境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Tridel这个赫赫有名的品牌。 然而,Tridel这个名字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不仅因为它是一家大建筑公司、名建筑公司,更是因为它注重产品品质,70余年来着力于创造更适合人们的居住概念,带领着消费者进入一个人文杰和环保的领域。 记者于日前走访了Tridel公司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总办公室,也得以领略了Tridel的独特魅力,与其说Tridel是个建筑发展商,倒不如说它是一位致力于自然环境的科学家,一位倾心于创造生活的艺术家。 70余年的道路 Tridel的故事始于其创始人Jack DelZotto,一位于20年代末期从意大利北部迁移到加拿大的石匠。 Jack被加拿大寒冷的气候所困扰,为了能更好地在酷寒中生活,他开始亲自建造手工精细卓越的独立屋。 1933年,Jack于多伦多Lapin Ave. 兴建起第一间独立屋,这预示着Tridel时代的来临。 其后,Jace的三位儿子继承着父亲“与自然做朋友”的精神,领导创立了Tridel公司,并且开始发展分支部门及兴建小型住宅大厦。 于1961年,Tridel的第一个综合式豪华住宅大厦社区正式面世,这个社区包括两座各备有260个单位的豪华住宅大厦,一个有泳池的康乐中心,喷泉,以及布满园艺的花园等,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随后于1968年,安省通过“共管式豪华住宅大厦法例”(Condomonium Act),Tridel也因此成为豪华住宅大厦的建筑典范。 秉怀着“创造Tridel艺术”的精神,Tridel坚持聘请加拿大一流的设计师、规划师及建筑师,并着重于进行广泛的客户调查,确保其作品能够达到艺术上的要求,并满足不同客户的生活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Tridel于过去多年间,荣获无数业内大奖,包括两次获得Tarion Warranty Copporation(前身为安省新屋保障计划,Ontario New Home Warranty Program)颁发的“安省最佳高层大厦建筑商”大奖;以及业内最受瞩目的,由多伦多建筑商协会(Great Toronto Home Builders’ Association)颁发的“全年最佳建筑商大奖”;其他各类奖项,举不胜举。 此外,Tridel的卓越之处,在于它经过多年的累积,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去包办整个发展计划,包括买地,、区域划分、建筑设计、市场推广、兴建、客户服务及物业管理,令Tridel于今日成为加拿大豪华住宅大厦建筑商中的佼佼者,一路领先。 Tridel的哲学文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定有其坚定的哲学理念贯穿始终。 Tridel的哲学文化就是:“创造生活风格”。 Tridel公司上下几百名员工,都抱着这个理念,为创造更好的产品质量,更好的生活风格,而齐心协力地努力和拼搏。 市场及营业部高级副总裁Jim Ritchie在接受《多伦多都市报》记者专访时,满怀热诚地说,“我们希望成为最好的!我们希望为顾客付出最好的服务!我们希望顾客满意我们的服务!”就这么简单的三句话,概括了Tridel的精神。 人因梦想而伟大。 Jim继续解释,没有一样产品是百分之百完美的,Tridel人并不幻想顾客对他们的产品百分白的满意,他们更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售后服务,去让顾客达到最大的满意度。 Jim指着陈列室内大大小小的奖项,从容地告诉记者,Tridel囊括了那么多的建筑奖项,但最让全体员工自豪的是Tridel连续十七年获得由Tarion颁发的“最佳售后服务奖”(After-Sales Service…

绿卡难,美国的华人开始逐梦加拿大

美国移民局在9月13日公布的2005年10月的排期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出生的工作类绿卡的排期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工作类第一、二及三类优先(EB1,EB2,EB3)的排期倒退了5年多,回到2000年1月和5月。 这对许多正在美国求学,或已经毕业的留学生来说,移民之路无疑更显得遥遥无期。 “移民加拿大!”这个话题,在此时似乎格外热门。 但面对坊间良莠不齐的代办公司,究竟该如何选择?拿到一张加拿大绿卡又有什么好处?这点,过来人及专家的建议,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过来人的感想 居住在德州的王先生,1996年来美求学,得到MBA学位后,应聘于一家美国企业。 除工作签证外,公司后来也同意为其申办绿卡。 然而,面对职业移民排期的遥遥无期,他在2001年选择申请加拿大绿卡以备不时之需。 1年半之后,他顺利拿到加拿大绿卡。 王先生回忆这段过程: 在申请绿卡的期间,我觉得公司并未尽心。 以申请劳工纸为例,州劳工厅发现公司付我的工资低于标准,但公司找出其它资料,证明我的薪资是合理的。 我认为,因为他们知道我在等绿卡,反正也动不了。 在这期间,我考到会计师执照,也换了一家前200名的公司。 但这时我遇到的,却是美国移民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比如说工作签证6年的时限,以及换工作时的不自由等。 现在如果继续等绿卡,我是中国来的,排期回推到2000年5月。 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4年,如果要等绿卡,还要还等6年,等于是用10年的青春,来交换这张小卡片。 我觉得如果等下去,将来一定会后悔。 其实我刚来美国时,就有加拿大的朋友建议我申请加拿大绿卡。 但我那时想去加拿大做什么?2001年,我又在网路上看到加拿大绿卡的讯息,便委托红枫国际代为申请技术移民。 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年多,而且免面试。 但因为我的案子被抽到做背景调查,所以耽误了时间。 当我完成体检,距离签证注明的落地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 顾问公司当时建议我申请重新体检,延后落地时间。 这点,我觉得是顾问公司的价值所在。 我觉得我已经在美国贡献这么多年,却得不到合理的身份,政府好像处处在防我。 但反观加拿大政府,我人都还没过去,他们就愿意给我绿卡。 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未来5年内,我必须在加拿大住满2年,才能维持绿卡身份。 当时我的想法是,从我第一次落地加拿大后开始,我还有3年的时间可以待在美国,如果这3年内还是拿不到美国绿卡,那我就不要美国绿卡了,因为生命更重要。 我现在已经开始在加拿大找工作,我打算放弃美国绿卡,因为不想再等5年了。 虽然现在工作的是大公司,但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变化,也许公司会被收购,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裁员,而且最后是不是能拿到绿卡,也还有风险。 但在加拿大,我已经有绿卡了,所以我何必呢?而且搞不好我还比较喜欢加拿大。 美国的工作机会比加拿大多是事实,但美国人口多,竞争也大。 而且不管机会多多少,最后你还是只能选一家。 加拿大的所得比较低也是事实,但我是会计师,我算过扣掉税之后,实际拿到手上的钱,跟美国相差不远。 而且在美国,如果失业,医疗保险马上成问题。 但加拿大的医疗是免费的。…

加国留学困惑:大陆觅职难海龟变海带

加拿大各大学中目前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希望在完成学业后,回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然而现实证明,大陆高级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海归派”未必能轻易实现理想,近年来学成回国后长期待业者不乏其人。 大陆一些报刊甚至尖刻地问,“海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怎么变成了“海带”(待业者)?“环球邮报”在最新的“中国崛起”专刊中,也报导了这个令“海龟”们失望的现实。 胡严明(译音)的遭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在渥太华大学取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在加国一顾问公司任职。 去年决心海归时,他踌躇满志,满以为能轻易在跨国公司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但在长达6个月的失业后,只找到一份临时合同工作,薪水则只有他期望的三分之一。 “环球邮报”指出,中国大陆一方面有成千上万资历不亚于胡严明这样的“海龟”,一方面本地大学每年有更多高水准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而后者的薪资期望值一般远较海外留学归来人士低,导致“海龟”们竞争难度加大,逐渐变成了“海带”。 的确,薪水期望值过高是“海龟”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胡严明承认,一开始他认为要找到一份月薪 2 万元人民币的工作并不难。 他把自己的简历发送给 50 家公司,亲自走访了另外数十家公司,并积极给潜在的雇主打电话,和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但在努力寻找工作的漫长 6 个月里,只有 4 家公司给他面试机会。 一些公司一听到胡严明的薪资期望值,就不考虑聘用他,另外一些公司则担心他资历过高,会对主管构成不必要压力。 此外,大陆本地培养的此类人才大量出现,而且“要价”不高。 事实上,在过去4年里,激烈竞争使“海龟”的薪资水平平均下降了40%。 胡严明说:“大陆每一省份现在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他还羡慕那些没有出过国的年轻一代,称他们住着高级公寓,开着豪华轿车,生活十分富裕。 胡严明最终在加中商会找到一份合同制工作,月薪只有7000人民币。 他无奈地表示,如果自己坚持2万元的薪资期望值,现在一定还在做“海带”。 据一项统计,35%的“海龟”找不到工作,以致许多人最终甚至接受2000多元人民币的月薪。

粤菜根基百花初绽:多伦多的中餐业

就在10年前,由大陆天南地北而来的移民可能还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餐馆,多伦多绝大多数都是港式酒楼、茶餐厅,即使挂牌上海菜或北方菜的餐馆,往往也吃不到正宗味道。 就连吃北方面点,也只有如味香村般的可数几家。 然而时至今日,不仅中餐馆遍及大多伦多地区,而且各具风格的菜式应有尽有,中国四大菜系各显风采,而且还有北方饺子、新式火锅、兼融中日韩等菜式的自助餐、台湾小吃、蒙古烧烤……。 多伦多已不仅是多元化世界餐饮之大都会,更是集多元化中餐大成的城市。 根据安省华商餐馆会的估计,目前大多伦多地区有1000至1200家中餐馆,80年代末兴起的香港移民潮及90年代末成形的中国大陆移民潮,是推动中餐业发展的两次最大动力,改变了本地中餐业质量,主流社会已不再将中餐停留於「Chow Main」(炒面)、「Dim Sun」(点心)的概念,中华烹饪文化得以发扬。 中餐业筚路蓝缕 移民人口决定市场 中国地大物博,饮食风俗相差很大,各地菜式在海外发展相当不平均。 而本地中餐业如同海外移民通例,由先侨将粤菜带入扎根,在北美主流餐饮界中,中餐一直是广东味十足。 虽然本地华人移民史有百馀年,但中餐业真正腾飞也仅是近20馀年来的历史。 即以安省华商餐馆会的历史就可见全貌,当年为与政府交涉烧腊卫生问题,由侨领温仲等一批有识之士,在当年华商会基础上,另组一个华商餐馆会,团结中餐馆业力量,当年成员仅包括中区、东区唐人街的10多家餐馆。 虽然如西湖酒楼、状元楼、华城等早已名声远扬,当年等位逾一个小时也是常事,但数量上与今日的500多家餐馆会员不可相比。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香港移民潮的带动下,中餐业进入一个黄金期,多市北部居住区的发展,融入了大量饮食业的商机,一时间中餐馆走出传统唐人街,在多市遍地开花,而且很多高档酒楼就此建立,美名远扬,甚至连临近多伦多的美国城市的华人也常常专程来多市品尝中餐,还听说过有人经常搭机由美来多市,就是为了吃中餐,多伦多成了北美美食名城。 近5年来,随着大陆移民的激增,本地中餐业又踏入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期,新派多样式中餐不断推出,多元化消费力增强。 即使其间曾受到SARS巨大的冲击,但中餐业仍能依靠强劲的消费群而发展。 未来随着大陆移民落地生根,生活工作日益稳定,这股消费力将持续增长。 从中不难看到,移民人口结构决定着中餐业的需求及发展。 以往本地冠以「上海」牌子的上海菜馆不少见,但大多不是连年易东主,就是做不了一年半载就倒闭关门,根本问题就是移民消费力不强,无法与粤菜市场相比,连带着质量也不能提升。 但如今时世完全不同了,推阵出新的上海菜馆不断出现。 其他还如新派川菜馆、火锅店、饺子店等也越来越多,而且生意很火,等位排长龙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正是移民的消费力孕育出多元化的中餐商机。 不大陆移民办餐馆 竞争中艰辛求存 根据多伦多主流餐馆业的统计,初次投资餐馆生意者中,在头3年创业中有高达七成以破产倒闭收场。 对於人生地不熟的大陆移民而言,创业更多一份艰难。 今天开,明天倒的情况并不少见。 过往本地主理上海菜、湖南菜、川菜、京菜等餐馆,主要是由来自香港的上海人、北方人,以及台湾移民经营,反而大陆移民经营者极少。 实际上大陆移民在出国前普遍都有,生活再艰难但无论如何都可在中餐这一华人移民传统行业打工生存的心理准备,不少人还专门去学烹饪,拿一张厨师证明,以便为日後生存留条出路。 从90年代初开始,大陆移民、留学生渐多,已有相当多人试图踏足中餐业,但由於资金、经验所限,大多人也只能从餐馆打工开始,也有一些属於夫妻老婆店,规模一般都不大,只求谋口饭吃,长期成功经营者则寥寥可数。 倒是一些曾留学日本者,转至本地後开始自己经营小型日本餐馆,有相当不错的发展。 一位曾在中餐馆闯荡10多年的大陆二级厨师李先生,自己曾打过工,也与人合作开过上海、川菜餐馆,但长则2年,短则2个月就倒闭收场,最後他也离开中餐业,转作客车司机。 他表示,在这里一切都是以谋生为主,并非讲究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你即使会做精美的中国菜式,未必有客源,特别是很难让西人接受。 他们还是传统的粤菜印象,讲太多中国菜式,他们只是初次新鲜感,过後也就忘了。 华人圈消费力一直主要是在粤语人群中,所以北方菜式以往生存很难,而且互相竞争性也大,见你好,就有人跟风,大陆来的人有高级厨师证书的高材不少,但真正最後还在做这行的比例也很少。 时至今日,情形已开始逆转。 近5年来大陆移民、留学生大量增加,为大陆餐饮业投资者创造了市场条件,厨艺、环境等也不断改善。 适合北方移民的餐馆一波波出现,包括各式饺子店、火锅店、川菜馆等等,有时还是跟风而起。 而且经营者的经验及资金都比以往丰富,甚至还吸引了如在中国拥有715间连锁店的「小肥羊火锅」进驻多城,中国菜式多元化逐渐成形。 对於经营者而言,在度过谋两餐艰苦岁月後,有心力在创业中,更呈现出精致、有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

张戎访加谈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鸿”一书享誉文坛的旅英华裔女作家张戎,昨日抵达温哥华进行24小时旋风访问,与读者分享她的新书“毛:不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张戎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的地点,是她下榻的Listel Hotel,虽然设备不及五星级饭店,原木装潢及火光熊熊的壁炉,却让人感觉十分温暖。 张戎身着浅色毛衣,配带翠玉耳环,坐在饭店的英式小酒吧,一边饮着热开水,一边对记者叙述她的写作故事及人生经验,神采奕奕丝毫不见旅途奔波的劳顿。 张戎表示,本书耗费十年时间进行访谈及档案研究,钗h当事人包括:陈立夫、张学良、蒋纬国等人都已过世,因此格外具有历史价值,下笔用字有理有据,绝非无的放矢。 书中披露毛泽东为争权夺利、打击异己,不惜牺牲数以万计人命,以遂其权利欲望的人性丑陋面,彻底颠覆过去在中国的神圣形象。 本书发行后在华人社会,尤其是中国引发激烈论战,网站正反两方意见针锋相对,不过张戎认为大部分持反对立场的中国读者,其实并不了解此书。 1976年张戎成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英学生,也是第一个在英国拿到博士的中国学生。 渴望自由不愿受到束缚的她,笑称自己当时创下不少“第一”纪录。 张戎留英时,改革开放气息刚吹进中国,当时国内民风保守,她在英国身着毛装,不仅和其他十几名学生集体行动,每周还要接受政治学习。 尽管限制重重,张戎还是想尽办法体验西方生活,她去过小酒馆、结交英国男友,甚至在中国还不准化妆的年代,浓妆艳抹走在路上,以为如此就不会被认出来。 张戎形容自己不愿受到任何拘束,喜欢独处却也乐于接近群众,因此作家是最适合的工作。 张戎上一本书“鸿”,发行量高达1100万册,翻译成30多种语言,成为畅销作家后,让她与夫婿哈利戴(Jon Halliday)能毫无后顾之忧的以十二年时间完成这一本新书。 张戎北美行将以三周时间,访问东岸的多伦多、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及西岸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等城市。 “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年六月英国出版,已在澳大利亚、纽西兰、和香港等地发行,中文版预计明年春天上市。 (题图:张戎 李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