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汪先生,男,45岁,大连人,早年留学日本,1995年登陆多伦多 华报记者:随汝 汪先生是个很开朗的人,谈起自己,谈起工作和老婆孩子总是笑声爽朗。 但是有谁想到他这看上去这么开心的人,只要是一提起家里的其他人就满脸愁容和愧疚。 也许人生就是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让人伤心的一面,他侄子的事情,可能是他平静的加拿大生活中最大的波折。 侄子要来加留学 我侄子是3年前来多伦多留学的,如今他已经走了快一年了,别看我平时乐呵呵的,但是只要一想起他,心里还是不好受,自责也好,对他惋惜也好,总之都是我心里的痛。 记得刚听到他要来加拿大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是出来10多年的人了,几次回家的时候,他还都是个小孩子,印象里他也是个调皮机灵的小家伙,如今已经变成大人了,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心里那个兴奋。 但是没多久烦恼也就接踵而来。 他是我大哥唯一的儿子,平时当宝一样,来这留学肯定是要我照顾他,那是没话说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但问题是我能照顾得好吗?我太太天天在我耳边唠叨,说是什么要照顾好一个人是多么多么的难,更别说是个已经18岁的半大孩子。 比看着自己的一对儿女还不容易,不同意他由我们监管,怕有什么三长两短没法交待,为此,我和我太太吵了很多架。 你要知道,我当年留学日本,我大哥可是帮了我不少忙,那时候我大哥的公司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很挣钱,我留学的费用他可是出了一大半,如果不是他,我就算是一天到晚的打工也不能维持我的生活,更别说我在国内已经成家了,还要照顾家呢。 我太太最终还是受不了我的“忘恩负义”的指责同意了。 之后是钱的问题,说实话,我们虽然还过得去,但是压力也不小,毕竟我们也有2个准备用钱的孩子。 于是又开始筹划他来后,怎么样才能合理的分配每一笔开支。 不过后来,这个问题还是让我哥解决了,我哥知道我们在这也不容易,于是每个月拿出3千加币,1千块给我们做食宿费,2千给他当零花钱,学费另算。 其实我们让他住在家,哪里用得了1千块呀,可我哥说了,这1千块也有我们的辛苦钱。 这一句话和这笔钱就成了我们的责任了。 为了迎接他,我们一家大小收拾了快一个星期,又是给他腾出一间宽敞朝南的房间,又是给他买家具、床和电脑桌,然后满心欢喜地一家大小去机场接他。 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见了,我怕错过他,特意准备了写上他名字的白纸板在出口处举着。 等了多久我不知道,只是我的孩子都烦了,最后,有一个满头金发,身穿名牌休闲装,带着墨镜,拖着二三件行李,走路拖泥带水连脚跟都抬不起来的高个子男孩儿走到我面前,什么话都没说,但我已经知道,他就是我多年没见的侄子了。 叔侄关系越发紧张 把他接回家后,我带着他楼上楼下的看,最后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 他看了看,撇了下嘴,二话没说,倒头就睡了,还是个孩子呀,可是到现在已经几个小时了,我还没听他叫我一声叔叔呢。 后来,又带着他去学校报到,去给他买电脑,再买日常生活的用品。 从我们选东西的时候我发现,我的侄子和我的孩子们不一样,比如我的孩子会选择性能价格比好的东西,而他会选择贵的,哪怕是贵一分的。 那时我还在想,谁让我的孩子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呢。 矛盾出现在他上学后的一个月,其实我知道我们之前就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以前相处得也不多,感情不是那么深;还有,他是新一代人,但他和我的孩子还不一样,有什么事情他都不和我讲,再加上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 他不努力学习,这使我很生气,既然我哥把他托付给我,我就要把他管教好,我一天到晚主动和他谈心,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这最主要的任务都不愿意好好完成。 可是说了又有什么用?我还是看不见他温书,也看不见他写作业,难道这种college就这么清闲?后来我才知道,我侄子在国内的时候学习就不是很好,有钱人家的小孩子嘛,一直就是上那种贵族学校,之所以让他来加拿大,就是因为他根本考不上大学了,才来这里渡渡金。 后来就是他交的朋友,我最怕的就是他交友不善!他的那些同学呀,我都不想说了,一个个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他们的父母要是知道了,该多不放心呀。 他整天就是和那些人在一起,酒吧、脱衣舞厅、赌场,全多伦多的娱乐场所基本上都去过了,哪有好吃的,好玩的,比我还清楚呢。 到了这个地步,我都伤心死了,他不听我的,我太太还和我因为他吵架。 真是让我太太说中了,别人的孩子,即使是侄子,也不可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教。 原来还没有的问题,现在反而多了起来。 我们原来的Basement出租给了另一个小留学生,人家的孩子,真是听话。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回家学习,极少出去玩,也没见到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来找。 于是我就拿人家和我侄子说,可他却说人家是傻子,他们都不带这种人玩。…
作为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精神病科和 Family Medicine 轮转的一部分,今天在 Ontario Regional Center 渡过了繁忙的一天。 开车一小时,在 Kingston 和 渥太华之间的一个小镇上,有一片红色建筑物。 这个就是安大略省仅剩的几个老年智障康复医院。 鼎盛时期有2000个床位,目前只有430个了。 不是每个智障的病人都可以收入院的。 智障有好几个等级,从moron(低能) 到 imbecile(痴呆) 到 idiot (白痴)不同等级. 光傻还不行,必须达到白痴的水平,并且不能生活自理,才有资格入院。 所以,今天碰到的病人,全部是白痴。 有哭的,有笑的,有跳的,有沉默的,但他们不是一般的精神病人,他们是idiot 白痴,并且大多数有先天性遗传缺陷。 每个人种总会有一定百分比的人群会有生理或心理先天性缺陷的。 当他们不能自理生活时,谁有责任来照顾他们呢?加拿大政府选择了由国家来照顾,因为加拿大的价值观,即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有获取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那怕这是个沉重的负担,加拿大政府愿意承担这个别人不愿承担的义务=〉全民免费医疗。 在加拿大个人没有照顾老人的义务和习惯,那是政府的事,因为它拿了纳税人的钱。 这个医院的很多设施都是精心为智障病人设计,而且都很昂贵,比如一个为老年病人洗澡的大浴缸,全自动,象洗车子一样,几个按钮,就可把病人上下里外洗个干净。 不过单个家庭要买这个机器太贵了,这就是集中资源的好处。 为什么加拿大政府要费这么一大笔纳税人的钱来照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永远不会对社会有任何贡献的一群白痴呢?回答很简单,在加拿大白痴是人,人就要平等。 所以,如果有人再问你,中国与加拿大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不要看GDP,不要看人均收入,只要看对白痴的待遇。 如果白痴都说好,那可是真好啊。 所以说,中国是精英政策,是社会各界所谓精英的天堂。 加拿大是愚民政策,是白痴的天堂。…
几天前,笔者接到本地一家报纸编辑的电话,问我是否可以就人头税问题撰写一篇评论。 我说,非常遗憾,本人就这个题目实在是写不出东西来,因为本人作为51网站的编辑,只能是跟着网友的感觉走,我所关心的,只能与本网网民的感觉同步。 人头税问题尽管是目前华文媒体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但51网友似乎对此没有什么兴趣,有关人头税问题的文章,在本网站的点击率都非常低。 其他华文媒体的热点话题,如华人参政参选问题、中医立法问题,似乎也都提不起51网友的兴趣。 这样,我本人也就没有深入的思考,所以没有感觉。 是的,这真是很奇怪:本地其他华文媒体的热点话题,我们51网友大都不太关心。 为此,这个编辑又继续问我,那么,哪些话题,是我们51网友们关心的呢?这个问题问得好。 我当时电话里聊得很凌乱,只是想到那里说到哪里。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这还是一篇可以做的文章,所以,我特以“51网友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为题,写下此文。 笔者认为,51网友关注的问题之首,乃是回流问题。 每每遇到一篇无论是打算回流、还是反对回流的文章一出台,必然点击率奇高,而且引来评论一大堆。 看看本网论坛,人气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友“白映雪”的“来加拿大快一年了 我真的想回去”,网友“wsp”的“再‘移民’现象:回流移民二次出走”以及网友“他乡明月”的“中国?加国?我选择加国的6个理由”。 显然,这三篇文章都联系着回流问题,到底是否应该回流中国。 这个问题之所以讨论不断,原因在于两点,第一,赞成和反对回流者,总是是一半对一半,势均力敌,各说各的理,所以永远也讨论不完,谁也说服不了谁;第二,更重要的一点是,打算回流者似乎总是光说不做,口上说起来,几乎把加拿大比成了人间地狱,这“艰难大”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 但你倒是回去呀,没人拦你,来去自由嘛!可是,这些打算回流者,大多偏偏又不回去,要和赖昌星一样,“赖”在加拿大不走。 其实,就笔者接触的人士来看,许多所谓的回流者,大都是落了一下地办了几个卡立马就回去的,这其实不算是真正的回流者,因为这种人,来的时候就没打算呆,只是想混个身份。 而当初真的是打算好了移民过来,在加国落了地,又确实混不下去所以只好回流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流者,这样的回流的人,我个人觉得并不多。 在我所认识的朋友及熟人圈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回流者,大概只有几位,估计才占了10%不到。 我想,这大概也是大陆移民的实实在在的回流比例:绝大多数移民还是扎根下来了,当然,到底混得怎么样,日子过得是不是舒坦,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最近普华会公布的一则调查报告很有意思,说有回流意向的人占了新移民的一半。 这隐含了这一层意思,回流意向和真的动身回流,是两个概念。 许多有回流意向的人只是在网上发牢骚口头回流,并没有动真格的行动。 与回流话题紧密相关的另一51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就中国和加拿大比较的话题,如收入比较、工作比较、医疗比较、教育比较等等。 这一话题又分为两大阵营:“今不如昔”派(以下简称“今派”)和“忆苦思甜”派(以下简称“忆派”)。 前者是认为,加拿大这里的生活质量,比起当年老子在中国的日子,实在是差得太多了,钱挣不到钱,吃的东西味道不正,连房子也比不上中国的:楼上拉泡尿楼下都听得到,这里的室内装修比起中国国内,档次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忆派”的感觉恰恰相反:对加国生活样样满意,尽管该派人士不一定混得多好。 记得去年有一篇点击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一对在国内某国营企业工作的两口子,每个月加起来月收入不到2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而移民加拿大后就立即咸鱼翻身:老公打的是13元一小时的累脖工老婆不上班在家生老二居然一个人养活一家感谢加拿大政府给孩子提供了牛奶金每个月下来钱还有剩……. 无论是“今派”的牢骚,还是“忆派”的得意,其实都是从自身的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本身不存在谁对谁错。 但问题麻烦就麻烦在,这两派在论坛上一干上架,就成了“两条路线”的斗争。 如探讨收入比较原本是一个经济问题,结果“今派”认为“忆派”是阿Q,“忆派”反唇相讥,说“今派”是偏执狂,经济问题就变成了思想问题、神经问题。 接下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今派”自认为说中国好就是“爱国”,而指责说中国不好的“忆派”是“卖国”,结果思想问题又变成了政治问题、民族问题。 这下子,遇上一个脾气不好的“忆派”成员,就立即宣布,要与某个“今派”成员的祖母做情人,即将演绎出一曲 “杨翁恋”的加国版,政治问题又转变成了作风问题……这样斗气,有意思吗?我们的版主,只好删帖了。 51网友关注的第三大问题,就是房东和房客问题。 由于房东通常是年纪较大老移民,而房客则是通常是年纪较轻的新移民或留学生,所以房东和房客的矛盾,就变成了新移民与老移民或留学生与移民的矛盾,虽然这属于加国华人群体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有时也显得颇为激烈。 其导火线往往是房东以家长的口吻,发文章来教训他/她的房客:又脏又乱又浪费水电还带异性朋友来同居,太不像话了。 如今年年初,本网转载的“星星生活报”的署名为“红蚂蚁”的一篇文章就属于此类。 这样的文章只要一出笼,房客怎能咽得下这口气?你房东又不是我老子?我交了钱供你养房子,还要花钱买气受?于是,房客们纷纷在论坛里发帖,重拳出击:说得轻的是,你这个房东,没钱供房子就别买了房子再分租,或者,收了别人的租金就得忍着,哪能得了票子还不给面子?说得重的,就劈头盖脑地数落房东:还好意思讲房客?为了省电,夏天不开空调、冬天不开冷气,要把房客热死冻死,没去告你拒不缴租就是客气的啦!接着,房东又回帖,算了算去,这房子租出去根本就没挣钱呢?房客这下更来气了,那你是有病还要出租?!于是,争议步步升级,直到双方骂娘版主删帖为止。 这房东和房客矛盾,大概永远也扯不清:连我这个劝架的编辑,也卷入其中,不能自拔。…
在 Toronto 及周边地区最常见的采暖锅炉有: 1. 热风炉 (furnace)2. 热水炉 (hot water boiler)3. 电炉 (electric boiler)4. 地热泵 (geo-thermal pump) 热风炉采暖系统的传热载体是空气. 整个系统由大的风管 (trunk) 和若干小的支管 (branch duct)组成. 热风炉上方带有风机, 风机将经过热风炉加热的热空气通过管道系统送到各个房间. 现在有很多房子都是热风采暖, 显然表示该系统有其可取之处. 该系统造价便宜, 同一管道系统在夏天时可以用作空调使用. 但由于热风是通过风机吹到各个房间, 所以多多少少会有噪音. 另外风管在各个房间的出风口位置选择对于采暖和空调制冷会有些冲突. 对于采暖我们会希望风口布置在地板上或内墙的低处, 因为热空气要往上走, 而对于空调制冷我们会希望风口布置在天花板上或内墙的高处, 因为冷空气要往下. 同时热风系统比较难以对各个房间单独控制温度, 即我们常说的 Zoning. 但热风系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 当你想安装…
新移民来到了加拿大,是龙要先蜷着,是虎要先卧着…… 一位华人朋友辞职要回国去了,说是再不回来了。 朋友一场,临走前我为他饯行。 席间,这位朋友大发感慨。 与许多新移民类似,无非是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虚度光阴,出国梦断之类。 看到朋友痛心疾首,我深表同情。 然而,谈话中这位朋友无意透露出导致他辞职的直接原因,却让我叹吁不已。 这位朋友移民前是机械工程师,来加拿大后好不容易在一家小型机械公司找到了一份靠近本专业的工作,转眼也快一年了。 他满以为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老板会更加重用,让他去做梦寐以求的技术设计,至少不至于让他继续在一位老技工的指派下打杂。 但是,状况依旧,前一段时期那老技工竟然安排他去整理标准件库,整天与锣钉锣母打交道。 这不是大材小用吗”?“这哪里是我干的活”?这位朋友一怒之下便辞职了。 许多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有的即使找到了也得不到真正的重用,无非是给其他的专业人员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已。 这里有语言的障碍,也有社会和人为的因素,在此我们不做评论。 我希望强调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要注意调整好自我的心态,采取必要的步骤,逐渐达到或接近自己的目标。 否则,一味怨天尤人,个人的目地难以实现不说,还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真是无独有偶,几年前我在一家小型公司工作时也曾有过与这位朋友相同的遭遇。 那位傲慢的老板连我的简历都懒得看一眼,分配我随一位老钳工干活,车磨刨镟冲床剪床焊接都做。 这倒好了,给了我接触机器的机会,一年下来,样样操作都学会了许多。 记得最让人讨厌的事就是有一次从装配工人那里收集来一大堆杂七杂八的锣钉锣母,老板舍不得扔让我去整理。 起先我是有抵触情绪的,一个工程师沦落到拣顺废料的地步心里很不平衡。 可是我发现,给杂乱的锣钉分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制,英制,规格,材料,型号等等,一点都马虎不得。 我安下心来,还专门了一个小装置,仔仔细细将原来那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井然有序地整理到架子上,并清清楚楚地做好标牌。 正是通过这件小事,不仅让老板知道了我的专业素质,赢得了他的尊重和信任,还给自己补上了在国内对英制标准件系列不太熟悉的课,为以后的设计工作做好了准备。 当我后来要离开那家公司时,老板还设宴亲自为我送行,一再叮嘱我如果今后愿意还可以再回来。 我们的许多同胞都不愿意不甘心或不宵于做小事,因为我们出国就是为了做大事的。 但是,这里的环境和条件并不能满足我们“做大事”的初衷,欲做大事往往不得不循序渐进从做小事开始,许多貌似很大的事之功败垂成也往往取决于你对小事的耐心和技巧。 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不愿去做或做不好一件小事,他的老板能委托他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有人形容:新移民来到了加拿大,是龙要先蜷着,是虎要先卧着。 看起来这似乎是“以屈求伸”的阴谋之论,韬讳之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要人家认识你,了解你,尊重你,不放下身段脚踏实地,做几件让人佩服的事是不行的。 如果你真有本事,小事情也一定比别人做的漂亮,否则,空有豪情壮志何以见证?正是从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间,折射出一个人的智慧,对工作和事业的态度,是否可靠也就昭然若揭了。 因此,从这一点出发,受点委屈又怎样?做点小事又何妨? (卑诗华人社区)
加拿大政府宣布,拨款近500万加元设立中国民工权益保障项目,帮助中国的几亿民工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发言人罗布森星期五向记者证实,加拿大外交部、国际合作部及国际发展署已决定拨款498万加元(约合423万美元)设立中国民工权益保障项目,作为今年援助中国项目的一部份。 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培训、讲座、印制宣传品等方式让广大中国民工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加政府:拨款不会被中国官方挪用 大赦国际等人权团体已经对这一项目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这笔加拿大纳税人的钱很可能会被中国官方挪作他用。 但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发言人罗布森表示,这一项目的拨款并不是由中国官方来支配使用。 罗布森说:“我们并不把钱直接交给中国官方或任何其他中国机构,而是交给我们的加拿大合作夥伴来落实这一项目。 ” 她介绍说,加拿大的非政府组织“加拿大市政联盟”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将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合作,中方也将拨出同等资金,双方各自掌握自己的资金,共同实施这一项目,因此不会出现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学者:设立的项目有必要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朱毓朝博士表示,中国民工可能多达几亿人,这些人是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但他们的基本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工资过低还经常被拖欠,又没有安全和医疗保险,更严重的是多数民工不了解自己应该拥有的权利,因此,他认为加拿大这次设立的项目是必要的。 朱毓朝说:“因为农民工确实是个大问题,也是中国需要的。 如果加拿大要在中国的人权方面直接可以发挥作用,我倒觉得这一项目还是有些用处,还有培训中国法官等都是比较有用的。 ” 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发言人罗布森表示,加拿大政府的立场是,在全力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也将以各种方式促进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 (记者: 严明 )
据加拿大新闻社26日报道,恋人间的亲吻应是世界上最甜美的事,然而加拿大魁北克省萨格奈河地区一名15岁少女在和男朋友亲吻后,竟然严重过敏,不治身亡。 原来这名少女对花生过敏,而毫不知情的男友接吻前刚刚吃过花生酱。 据报道,这名15岁的加拿大少女是魁北克省萨格奈河地区人,11月20日,她和男朋友亲吻后,突然开始过敏,呼吸急促,瘫倒在地。 该少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并且立即注射了肾上腺素,但终因呼吸困难死在了医院里。 尸检调查发现,这名少女对花生过敏,平时从来不食用花生,然而她的男朋友并不知道这一点,并且和女友接吻前,刚刚食用过花生酱。 可能男孩的唾液中还存在着些微的花生微粒,当这名女孩和他接吻时,立即出现严重过敏现象。 浪漫之吻竟然变成了“夺命之吻”。 女孩死后,她的男朋友悲痛欲绝,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之中。 (台文 )
美联储周二晚间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在11月1日的会议中表示,美国经济已基本上摆脱了数次飓风袭击的影响,而未来对经济构成最大威胁的将是通货膨胀。 因此,委员们一致投票决定调高利率25个基点至4%。 该会议纪要引发了有关美联储有可能提前结束本轮加息周期的市场猜测,因而美元兑欧元下跌,并创下3周来最大跌幅;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对欧洲同期国债利率的优势下降到95基点;股市投资者备受鼓舞,道琼斯指数周二收盘上涨51.15点,涨幅0.47%。 当然现在谈论停止加息周期还为时过早,因为根据目前委员们的言论和通货膨胀水平,至少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美联储会议应该会继续加息。 美国RICHMOND美联储银行总裁拉克尔让这样的预期降温不少。 他表示, 现在说升息周期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同时强调在稳健成长中,通货膨胀仍是一大风险。 芝加哥美联储银行总裁墨斯克前天的谈话也表明他较为倾向于继续加息,他说决策官员可能必须将利率调至中性水平之上。 另外,美联储准主席伯南克周二在回复参议员提问时也表示,长期来看,能源价格高涨将压抑能源需求,但短期内,能源价格上涨可能会诱发整体通货膨胀上升、压抑消费者支出且冲击整体经济活动。 能源价格若进一步攀升,或者通货膨胀对其反应更敏感,经济扩张力量将受到压力。 因此,虽然可能存在分歧,但美联储主席和委员们对通货膨胀仍然十分警惕,在油价处于高位时停止加息是美联储不能接受的。 美国10月通货膨胀水平是4.4%,考虑到原油上涨对物价指数平均滞后3-8个月的滞后效应,就算明年油价下跌到50美元/桶以下,通货膨胀水平仍然不可忽视。 另外,处于高位的基本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也不会很快回到平均水平。 笔者认为比较明智的方法是在美联储利率加到4.5%水平后,再根据通货膨胀水平、就业状况以及GDP增长率来决定是否继续加息。 如果通货膨胀危险减小,并且就业已经受到影响,则美联储可能停止加息,等就业好转后再继续加息。 自从美联储于2004年6月开始采取紧缩政策以来,美联储声明中的措辞一直都十分类似。 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有序地进行加息”和“紧缩和扩张风险相当”这两句话上。 从近两年的会议看,如果出现“有序地进行加息”这句话,则下一次会议肯定会加息。 因此,如果某一次这句话消失或者被修改的话,则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 美联储在过去18个月已12次升息,美元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因而大增。 今年以来,利差题材推动美元兑日元升值16%,兑欧元则升值15%。 目前市场认为美联储明年会停止加息,而欧元区会开始加息,并且本土投资法资金流回行动结束后,美元吸引力下降,因此部分投行开始建议做空美元。 但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11月21日关于欧元区加息周期的新观点打击了看多欧元的投资者预期,他否认说过欧元区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他说并不预期欧洲央行会连续调高利率。 他这番言论的背景是德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修正后虽然10月年比上升2.3%, 但月比持平。 明天晚上公布的11月数据预测年比上升2.4%,但月比却下降0.3%。 因此,为了不给市场留下一个必然加息的话柄,他及时地澄清了自己的观点,毕竟如果通货膨胀好转,欧元区的低增长是没有必要加息的。 总体看,外汇市场对于前天的美联储报告和特里谢的言论反应有点过度。 客观而言,美国的基本面中期仍然比欧元区好。 浏览本专栏更多文章, 请点击WWW.51.CA /无忧专辑/ 另类投资
开头的话 一直以来,《多伦多都市报》希望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品牌。 随着现代化生活品质的发展,社会大众需求的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阅读性报纸,因此报社除了注重报纸的发展质量之外,更注重的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平台。 因此,过去半年来,报社每个月举办一次论坛活动,和广大市民一起探讨研究时下最受关心的话题。 这次主办Spark乐队“火花暖洋洋”冬季巡回演唱会,正是希望在忙碌、严肃的生活之余,为多伦多的新老移民们送上一场充满娱乐性及精神鼓励的表演。 我们跟踪Spark乐队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从“2004 Rolia新春乐队派对”、“Summer VIE(初夏)2004摇滚派对”、“Spooky 2004首届万圣节摇滚派对”,一直到今年备受瞩目的“Summer Spark(激夏)2005大型摇滚音乐会”,亲眼目睹了乐队的发展及成熟,更加被这群来自大陆的年轻艺术家们的精神所感动。 也许,很多来自大陆的年轻人在生活及工作上面,比起本地人要更艰辛、更有压力,然而他们没有因为生活、工作的艰难而放弃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确实值得所有华人同胞尊重及学习。 其实,撇开演出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演出之中所蕴含的意义。 生活磨耗了我们的时间,但并不能磨灭我们的梦想!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华人移民是如何苦中作乐,如何营造生活品质,如何追求精神理想。 这也是报社为何花大气推广这次活动,我们推广的不只是一次商场演出,而是推广一种精神,一种能让所有华人走得更远的精神。 这次在城市广场(Market Village)的演出,只是冬季巡回演出的第一站,我们已经和其他众多商场建立了联系,将会一场场走下去,边走边唱,唱出年轻人的梦想,唱出华人移民的心声。 未来,报社还将继续主办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广华人在音乐、绘画、摄影、表演等各领域的成绩,力求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当大雪开始纷飞的时候,整装待发的Spark乐队,以年轻而跃动的心,青春而闪耀的身影,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如篝火般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放下摇滚的战袍,Spark变成邻家小妹、隔壁小子,给大家带来老少咸宜、合家同乐的歌舞节目。 从诞生地Rolia 网上社区大胆地跳出来,Spark乐队开始了在主流华人商场的巡回演出,展示来自大陆社区的年轻新一代文化。 创作女歌手沐岚的原创音乐弹唱,新生代美少女歌手宇琨重新演绎经典流行歌曲《美丽本女人》、《回家》,少女舞蹈组合“玻璃猫”青春洋溢、热力无限的舞蹈,帅气的实力唱将金一的小提琴独奏及钢琴自弹自唱《童话》,少女偶像杨晨啸充满个性的演唱,来自Rolia的“人气歌手”叶家辉、Celia及Mollie的精彩演唱,配合乐手们具有震撼力的现场演奏,一场体现了亲和、新鲜、健康、活力的演唱会,等着你来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在周六玩翻天! 创作女歌手沐岚 沐岚是多伦多出色的亚裔创作女歌手、词曲作者、键盘手,能用英文、国语、法语演唱。 她3岁由台北来到多伦多,自幼学习古典钢琴,曾经就读约克音乐系。 15岁时,沐岚开始接触流行音乐,从此沉浸在流行音乐的自由世界里,创作出一首首倾注灵魂,融合了流行及摇滚风格的作品。 沐岚首张个人专辑《Introflective》于2003年出版,结合了电子与流行音乐的元素,加上她清新、具有穿透力的的声音,低低的吟唱直达人心,订单来自世界各地。 今年4月开始,沐岚的EP《3 Songs》开始在网上公开发行。 沐岚拥有丰富的现场演出经验,参加过各种主流社会的大型演出,曾被CBC电台节目、新时代电视、《Jasmine》杂志、世界日报及美国的杂志作为专访人物。 她的音乐曾高居各大音乐排行榜,在德国、孟买等国家的音乐节目中播出。 沐岚解释她的名字,代表着“浸浴在山脉的薄雾中”,人如其名,聆听她的音乐,就像欣赏从遥远的山脉间穿透出来的一把天籁之音。 新生代歌手宇琨 Spark乐队的主音歌手宇琨,只有19岁,外貌甜美,有着一把好嗓子,被誉为新生代的美少女实力歌手。 她三岁学琴,五岁朗诵,七岁solo录广告歌,天赋惊人,先后获得多个大奖。 宇琨12岁来加拿大,13岁获新时代电台电视台华语唱歌大赛三等奖。 小小年纪,宇琨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表演经验,她曾多次与新时代电视及电台合作,并且是新时代电视的常规嘉宾歌手。 16岁代表加拿大参加天河杯国际国语流行歌曲大赛,远赴印尼,取得优秀成绩。 良好的国语基础,浓厚的北美hip-hop及R&B唱腔,美妙的声音,宇琨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日之星。 她带着甜美的笑容告诉记者,她希望能够有机会把中国人的音乐,带到主流社会中,让更多本地人认识并喜爱华人艺术家、华人音乐。…
一想到滑雪场那明媚的阳光,碧蓝的天空,巍峨的山峰,洁白的雪地,体验速度与刺激的大人和孩子们,真让人心旷神怡! 有朋友问了,你怎么那么高兴啊,滑雪就那么好玩? 这可让您问着了。 得,我呀,还真怕自己说不好滑雪的好,借别人一篇文章里的话给您描述描述!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滑雪场,你一定会惊叹起来,就像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缅因州的一个叫Sunday River的雪场时一样。 你会发现,阳光是那么耀眼,雪是那么洁白,空气是那么清爽,而人们穿的各色雪装又是那么鲜艳夺目。 当你上到白雪皑皑的山顶,极目四望,雪海林原,苍苍茫茫,连绵千里,你会突然领悟:地球原本是如此壮观秀丽,可我们却把自己禁锢在硬木地板和板油公路上,你真是会油然而生一缕久违大自然的歉疚呢。 当你俯身下冲,随心所欲地选择脚下的雪道,听那耳边风声呼呼作响时,你又会有一种飞翔的感觉,似乎对自由二字又有了清新体验”。 瞧,这位叫柠檬树的朋友写的多好!怎么样?动心了吗?我恨不得马上就去体验这样的自由! ——哎——慢慢慢,慢着!光顾高兴了,忘了自己是个“新”移民,还不知道滑雪场门朝哪边开呢!重要的是,我我我我我,没滑过:查吧,还真让我查找了!好信息先跟大家分享吧。 找滑雪场 多伦多附近有九个滑雪场。 说是附近,最近的也在90公里开外,所以,一定要搞清位置,摸清路线再行动!还好,我找到一张表,列给大家,想去可以先打电话问清楚情况哦。 滑 雪 场 地 名 称……………..地 址……………………………….电 话Blue Mountain Resorts Collingwood Hwy. 28 e. and Hwy, 24 n 416-869-3799 Horseshoe Resort Barrie Hwy, 40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