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支持长城平台落地签名活动》征求意见

近日,有大量的读者及网友通过我们华文媒体和网站,对中国九家电视台(即”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的审批事宜表达出强烈的关心。 事情缘于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CRTC)2006年3月31日发出官方通知表示:对于”长城平台”在加拿大播出的审核,由于在咨询期间收到了近400份支持及反对的意见回馈及大量签名,随后有一些团体及国会议员 Bill Siksay 相继提出反对意见,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CRTC)就此宣布,从即日起至5月3日,重新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以继续对事件发表意见。 详情参见:http://www.crtc.gc.ca/archive/ENG/N…b2005-124-1.htm 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CRTC)的上述通告在媒体公布后,我们的读者和网友通过读者热线、互联网、电子邮件等发表意见,认为在前次咨询期CRTC收到意见回馈400多份,这个数字与加拿大现有的华裔华人数目相比,显然是不足够的。 大多数读者和网友对”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表达了支持的态度,非常希望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方式,采用集体签名的形式,表达对”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的支持。 因此,为让大家有一个集中展示声音的机会,我们拟提供这样以下平台,将“支持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签名活动”的读者和网友的签名收集起来,及时向CRTC传达。 具体内容如下: 签名支持信内容: 见附录一:签名支持公开信 (此为中文版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并诚请专业翻译将其译成英文正式文本) 签名收集对象: 支持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的读者和网友 签名收集时间: 2006年4月12日 00:00 至2006年4月28日 24: 00 (待定,网上签名确认最后期限将顺延两天); 签名收集方式: 通过专设网站(support-citvc.ca)签名 (见”附录二:网络签名认证方式”) 使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将签名文件投递到提议媒体(见”附录三:签名文件的内容以及相关传真电话”) 签名结果处理: 在5月2日前完成全部网络签名以及中文信件、中文传真以及中文电邮收集后,附带全部有效签名的签名信中英文版本以及此次签名的相关文件,将交由律师公证,由律师提交”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CRTC)”并将复印本抄送”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的发起公司”Rogers Cable Communications Inc”。 在律师公证后,将在相关媒体公布全部有效签名名单。 特别说明: 签名只是表达支持意见的一种,在使用上述签名方式表达您的意见的同时,我们仍希望您积极直接向CRTC表达您的意见(见”附录四:直接向CRTC表达意见的途径”)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不反对持不同意见者向CRTC表达他们的意见。 将华人社区对长城平台真实的心声告诉CRTC,是这次活动的唯一目的。 为方便英文不好的读者和网友向CRTC直接表达意见,我们拟确定一个时间及相应的地点,直接由义工为支持者提供服务。 期待能得到大家的建议及支持。 提议媒体:多伦多12家华文报纸和网站(欢迎更多媒体作为提议媒体) 多伦多都市报、星星生活报、环球华报、地产周刊、中华导报、北美时报、北美生活、信报、多伦多在线、约克论坛、多伦多信息港、多咨处(排名不分先后)…

40万-45万的房子哪里好?

最近的客人,正好都是想换40-45万左右的,所以想把这个价位的房子的情况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一些朋友。 大家知道,现在想在北约克,万锦或者烈志文山买townhouse, 条件好点儿的,都要30万左右;20万-25万,天然气供热的Townhouse要到士嘉堡区,条件一般,学区一般。 如果考虑到25年的房屋贷款,选择这样的Townhouse, 还不如去买40万左右的独立屋,二次置业的一些朋友,一般也会选这个价位。 先看Richmond hill high school学区,40万-45万的独立屋,不论是0-5年的,还是15-20年的,通常比较狭窄,外面不太觉得,里面的感觉不够开阔,不是说面积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有的进门倒是开阔了, 但内里或者二楼睡房区,却又没了舒畅的感觉。 另外这区的地理位置,始终会让人觉得有些靠北了。 至少现在,有些朋友还不能接受。 转到北约克区,不少的房子,地段也大,房子也不小,超出50尺X120尺的地段, 2500-3000平方尺的房子,40万-45万的价位,不算小了,可是不巧的很,不是太老,就是房子的一部分出租了,使人一进门,就已失去了兴趣,看来看去, 觉得买下来,要做的工夫太多,把人家已经隔开的空间,再拆开了,也挺可惜。 但是这一区交通比较方便,学区声誉好,人气较旺,成交活跃,这样的房子也不愁卖。 再来看,士嘉堡区, 这一区的东部不选,南边不选,大部分客人选西北边,太古广场附近,有交通的便利, 学区也不错,房子本身不算小,50尺的地段,2500到3000尺的地段。 但是有的是地下室曾经漏过,有的是有不可接受的味道。 人口的构成,有的客人不认可。 到万锦市的渔人村,客人找到了感觉:这里40万-45万的独立屋,一般在20年左右,各家的条件都不错,干净整洁, 宽敞明亮,特别是这一区老外较多,他们的房子大多会让人有新鲜感,很多将老式烧木头的壁炉改成了天然气壁炉, 干净易用, 还有一些有游泳池, 前后院一般会种树栽花,很有小资的格调, 大部分的大陆移民会喜欢这里,这里的小学,中学也都不错,人口的构成也是大陆移民所喜欢的。 只不过,这里交通不是太方便,所以不易出租,不太适合想以租养房的朋友。 集中比较了40万到45万的不同区域的房子后,大家的感觉,还是万锦市的房子比较适合。 如有垂询, 请电:地产经纪:李丁Li DingCell No. 416-648 3678 e-mail: [email protected]或公司电话:905-415 3800 (HomeLife/Gold…

特稿:中国对加拿大油砂只是感兴趣?

一年前,中国在全球原油市场掀起一场收购风暴,几家中国国有能源公司也把目光放在加拿大西部的油砂田上,并提出收购阿尔伯塔两个油砂项目的股份,还签署了购买加拿大原油的初步协议。 然而一年过后,对数十亿美元交易的疑问仍悬在加拿大油砂业的头上:中国人的投资在哪儿? 一年前,中国能源要进军加拿大油砂田的举动,显示出中国人要在加拿大中西部的草原地区掀起一场巨大的投资浪潮,同时也潜在在威胁着加拿大向美国的原油供应。 不过,加拿大人对中国人投资的期待,如今证实太充满泡沫了。 道琼斯新闻社4月8日的文章指出,中国人对加拿大油砂可能只是感兴趣,但却没有多大的实际行动。 虽然中国能源公司的高管们都表示过,他们正在观望更多的油砂交易;虽然也不断传说中国公司又在进行更多的收购,但却没有任何交易具体化。 总部设在卡尔加里的加拿大能源咨询公司第一能源公司能源分析师帕吉特(Steven Paget)说,中国已在加拿大获得一个完整的交易,“中国人的策略好象是要参与加拿大的油砂,想学习并了解这个市场。 ” 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已推动全球油砂业的蓬勃发展,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油砂贮藏地,目前它的油砂产量正在迅速增长。 然而,想从油砂中把原油提取出来,却是昂贵的,但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油砂的市场前景也普遍被看好。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油砂资源中,95%集中在阿尔伯塔省。 加拿大已经探明的油砂和重油资源达2.5万亿桶原油,相当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 随着传统石油资源的减少,油砂资源将成为世界重要的能源来源。 波士顿能源咨询公司Global Insight能源分析师奈夫(Andrew Neff)指出,如果你想寻找原油,加拿大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它拥有一个稳定和可以预知的系统,其原油也可以通过加拿大西部口岸出口到中国的东部海岸。 ” 道琼斯指出,然而中国公司在这个有前途的项目所收购的股份,现在却没有生产出任何原油。 在2005年5月,中国石化集团出资1.31亿美元收购了北方轻质油砂项目40%的股份,这个项目由总部设在卡尔加里的Synenco能源公司经营。 但这个项目预计在2009年才能生产出原油。 2005年4月,中海油出资1.5亿加元收购了MEG能源公司的六分之一股份。 MEG能源公司在克里斯蒂那湖地区的项目,预计也要到2008年才能投产。 能源分析师帕吉特认为,中国国有能源公司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上持有股份,可能会在中国人自己“单干”前,使他们学到更多的提取重油的技术。 帕吉特说:“中国已有一个蒸汽辅助重力驱动生产法(SAGD)项目和一个采矿项目,所以他们就以这种很好参股形式,来学习提取重油的每一个阶段的技术。 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机会来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 ” 但中国在2005年对加拿大能源领域的最大一笔交易,却不是用于生产原油,而是原油供应。 中国石油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与加拿大英布里奇(Enbridge)公司,签署了购买通过Gateway项目所运送的一半石油,这个项目是英布里奇能源投资40亿加元所发展的石油管道项目。 这条每天可运送40万桶原油的项目,将把阿尔伯塔与加拿大西部海岸连接在一起,将允许加拿大原油从那里出口的亚洲市场,而不是美国。 英布里奇公司向提出出售该项目49%的股份,据信中石油会对此感兴趣。 英布里奇现在正在最后落实这个项目的最后合同协议,预计将会在今年6月底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加拿大能源专家认为,这份申请的具体内容和中石油的最后决定,将会显露出中国能源公司对加拿大能源到底有多大的兴趣。 这名能源专家称,中国人的下一步就是与英里里奇公司落实Gateway项目,一旦这笔交易公开,“我们就会看出他们是否想稳固占领加拿大的市场”。 如果输油管道已建成,中国人却没有拥有自己的油砂田,那么他们只能购买阿尔伯塔的原油。 ” 能源分析师奈夫指出,中国人现在可能不再对加拿大油砂太感兴趣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能源资产的价格已随行就市了。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与2005年相比,今年的能源资产已上涨了30%。 奈夫强调说:“收购正变得越来越昂贵,许多人都在等着市场来矫正自己。 ”由于中国能源公司都是受国家利益而支配的国有公司,而不是以最大利益为动机,所以他们现在没有必要进行收购。…

论坛文帖:ROGERS的确需要谨慎行事

网上关于某某平台落地的事件的争吵已经白热化了。 双方剑拔弩张,唇枪舌战。 恨不得一口咬死对方。 难道我们中国人做事就一定要把不同意见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吗?从中华民国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都不能吸取这样的教训,那就是一定对持反方意见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可是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讲,几十年来你们得到了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对ROGERS公司本身加以关注。 没有一个人对这件事给加拿大 ― 我们的第二故乡的影响加以关注。 好像这件事是一定由我们来说了算,只要我们中国人之间一边打倒另一边,既可以成定局。 其实,这是事关ROGERS公司本身的事,也更是事关加拿大全体人民的事!虽然加拿大绝大多数的人民听不懂汉语,但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听懂,就绝对是事关加拿大全体人民的事。 本人并不了解加拿大的现行法律制度,或许ROGERS公司有权决定在加拿大播放世界上任何一家电视台的节目。 如果是这样,ROGERS公司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意见征询,只需要立刻签订协议进行转播即可。 反之,如果需要做意见征询,则应当征询全体加拿大人民的意见。 其实,争吵的根本问题无外乎是某某平台是中国GCD的代言人。 的确,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是要受到审查的。 这在加拿大也不例外,但加拿大主要是通过民主立法来监督传媒。 令人担心的是,无论在政治观点,宗教信仰以及言论自由等方面,中国政治审查的方向正好和加拿大相反。 因此,这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样的电视节目的广泛传播是否是在加拿大的媒体审查监督之下?如果不在,这种完全相反的世界观的传播,对加拿大的社会稳定是否构成威胁?这个道理和中国目前不允许加拿大或西方传媒进入是一回事。 你有你的稳定要求,加拿大也有加拿大的稳定要求。 如果加拿大人民不幸被灌输了暴力革命的思想,哪一天拿起枪来闹革命,谁来负这个责任?如果加拿大哪一天也可以对有宗教信仰的人进行打击和歧视,谁来负责?因此这些问题的确需要双方都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人们相信ROGERS公司本身对此事早已给予了周密的思考。 不错,任何一家加拿大的私营企业,不牟利是天方夜谭。 而ROGERS引进某某平台,无非是商业上的利益取向,本无政治取向。 但从ROGERS本身的成长历程来看,其主要盈利市场应该是加拿大的主体观众。 如果这件事情最后会对ROGERS的主体市场产生影响,那将是绝对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此ROGERS公司的确需要谨慎。 既然要盈利,不妨就此事大做文章,谈判开门引进的同时,也说服中国政府同意ROGERS公司向中国大陆输出电视节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大城市试播包括新闻,娱乐,体育节目在内的北美特色英语电视节目。 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会英语和想学英语的人或许和加拿大的人口相当。 原汁原味的英语电视节目也有助于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更有助于那些要留学和移民加拿大的人了解和学习加拿大文化。 此事岂不是一举多得,中加两国政府,两国人民和双方媒介六赢!皆大欢喜!另外,ROGERS公司也可以把加拿大国内的国语电视节目搞起来,其实大陆移民人才济济,相信也可以搞的红红火火。 以上见解存属个人看法,或有错漏,请各位批评指正。 要骂人的请回。 因为你给中国人丢脸!电视台的名声都被你们都搞坏了。 (吃葡萄) —————————————————————————————— 此帖为论坛网友“吃葡萄”发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原帖地址: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106262

约克之窗公寓市场(一)

约克之窗 公寓市场(一) 贝街(Bay St.)在加国投资人的心目中,就如同美国人眼中的华尔街,是那些金融大鳄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方。 五大银行,证交所盘踞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中,象征着财富,权贵。 进进出出这里的人们行色匆匆,衣冠楚楚,给人的感觉即神秘又专业。 其实透过金融街光环,贝街(Bay St.)上看到的还不止这些,休闲,娱乐,购物,居住,城市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们今天要说说贝街(Bay St.)上的“十三太保”。 贝街(Bay St.)由南向北自安大略湖边延伸向上直到布罗尔街(Bloor St.)。 沿着贝街(Bay St.)两侧的物业中有十三幢居住大楼。 按地址说依次是贝街(Bay St.) 633号,711号,717号,736号,750号,761号,801号,889号,909号,1001号,1055号,1221号,1232号。 如同隋唐演义中的十三条好汉,武艺高强,各显神通,这十三幢大楼也是巍峨耸立,各不相同。 先说楼内单位的价格吧,有的超过百万,有的才十几万。 您说:“不就是个公寓么,怎么差这么多?”让我们看看今天市场上的挂牌情况。 贝街801号,一个400尺单身单位,没有车位叫价$169,900。 与之相对,贝街761号,一个位于顶层超过2000尺的3卧房单位叫价$1,053,900。 而一间两卧房的单位叫价$289,000,这也正是市场的中间价位。 也许您会说,市中心高楼林立,那么多单位都卖谁呀?可实际上单就贝街(Bay St.) 上这十三太保来说,情形也许出乎你的意料,笔者通过MLS统查询的结果是23个单位挂牌出售,另有23个单位挂牌出租,平均每幢大楼各不到两间。 这样的比例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公寓比较起来,应该是少之又少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供需这么紧张?当然是地点决定的。 由于贝街(Bay St.) 位于多大一侧,大量的学生选择就近居住,加上周围的金融机构,医院,省市政府,又有大量拥有坚强经济实力的工作人员支持区内的住房市场。 还是让我们透过市场数据看看贝街(Bay St.) 的魅力与风采吧。 贝街1121号是2003入住的新楼,今年一卧房单位共售出10件,平均售价是$235,000。 相比2000年的买入楼花的平均价为$175,000,2002年的买入平均价为$195,000,到今年的成交价为$235,000,其价格以每年一万的速率增长,六年正好是六万的差价。 有人说选择公寓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现代的,潇洒的方式。 因为大楼内设施齐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宾馆的感觉,室内的泳池,健身房,娱乐室使得人们四季都可放松,锻炼。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

约克之窗图表看市(六)

约克之窗 图表看市(六) 下面的图表是近几年来市场变动的一些数据,反映出市场的一些变化趋势。 首先说说新房市场,由于建筑用地日渐减少,价格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和原材料涨价,新房的建筑成本也提高了,市场上独立或半独立开工率已经大幅减低,以至于镇屋的数量都将减少,相反公寓大量增加,在市场中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趋势反映在世界各地人口高密度的城市,楼房不但越盖越多而且越盖越高,多伦多也不能例外。 如果说物以希为贵是商品的特征,那么在特定区域内购买别墅将成为人们的奢望。 对于二手房市场,挂牌与售出比率逐渐降低,但仍在55%一线波动,房价依然会温和增长,市场仍将是一个稍稍偏向卖方的市场。 而租房市场,房屋的空置率逐渐上升,预计达到5%,会给房地产投资人带来压力。 房贷利率渐渐上调,依然处于历史地位,就业率相对稳定,徘徊在1.5%上下。 大多伦多依然是人们喜爱的聚居地,人口的净流入预计七万人,买房大军依然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

留学生=流血生?加拿大真的不安全?

“安全,是留学生在加拿大的第一要务!”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参赞薛亚霏在一次交谈中对记者如是说。 记得多年前即将出国留学的时候,父母也曾语重心长地这样话别:“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身体,安全第一!”当时,记者只当是长辈例行叮嘱,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近年来,随着来加中国留学生人数的膨胀,关于他们的负面报道也与日俱增。 特别是留学生被杀和杀人、贪官子女云集海外、“阔少”挥霍无度,以及这些孩子生活糜烂、沉迷玩乐、无心向学、假结婚,甚至赌博、嫖娼、卖淫、入黑帮……有人被遣送回国,有人读不下去转到其他国家,有人最后“黑”了下来,有人继续在各个学校间混日子…… 这时,记者才体会到父母当年的忧心。 在加中国留学生的安全问题似乎已经亮起红灯。 早在2002年10月,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就特别发表声明,提醒中国公民在赴加拿大旅行、学习时要注意安全。 这是自70年代加中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大使馆首次公开提醒旅加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可见在中国政府的眼中,安全问题已经是他们要应付的首要议题之一。 一向给人印象为“包容、平和、安宁”的加拿大,果真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安全陷井?留学生在加拿大真的沦为“流血生”? 留学生的安全陷井 对于安全的定义,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些父母会紧张得把孩子的伤风、感冒也当作安全问题;有些老师关心的不仅是学生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是思想安全,担心他们会沾染到不良的观念。 公共安全 VS 个人安全 多伦多警局警长苗延建在与记者谈及留学生安全问题时,认为应该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留学生涉案犯罪,另一方面是留学生自身保护。 他说,“留学生犯罪好像很少被人提及,但在我了解到的案件中间,有不少涉及到留学生犯罪,小的是打架、偷东西,大的是非法赌钱、做大麻屋、卖摇头丸、与帮派分子勾结。 ” 除了苗警长上述留学生对公共安全的冲击外,作为受保护的个体,留学生的个人安全问题大体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的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其中人身安全又包含了病痛、损伤、死亡等。 隐性的安全问题是指思想或行为举止上受到不良观念的侵蚀。 社会流血 VS 学生流血 人们平时在报章上看到许多关于留学生的报道,但留学生们认为,作为受害者,他们的一些真实情况可能外界并不知情。 一位署名“王磊”的留学生在网上写道:“我们是一群留学生,也是一群流着血的孩子。 在没有人为我们包扎的时候,乞盼不要有人来偷袭我们;在没有人为我们擦干眼泪的时候,只希望它自己可以快快的风干;当天使在偷懒忘记点灯为我们照明的时候,希望我们的灵魂不要迷失方向。 ” 他说,有许多的人都给留学生冠上“有钱人”的名,也知道其实“留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大部分的人,年纪不大,经验不足,没有父母或是可以支援他们的人在身边。 于是就总会有一些人打留学生的主意。 轻者,钱包流血;重者,身体流血。 在有些本地的中文论坛里,可以看到被留学生投票和揭发出来的一些骗子中介,涉及私校、移民、买车、租房各个方面。 去年5月开始,多伦多有人冒称华裔警员伍思聪通过电话向说中国留学生骗取银行密码,从受害人帐户盗取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存款,有近10名留学生上当受骗。 一位自称“乌鸦”的小留学生在一家中文网站自由论坛上写道:“做小留学生就像做家猪,永远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们每天担心会上当受骗,成了别人碗中的火腿或红烧肉。 ” 这些,也许正是留学生他们自己关心的安全问题了。 加拿大还安全吗?…

错误百出的物业估价有多少可信度?

BARB JOLY是多伦多的一名中学教师,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她位于东约克的一处房产,低矮的地下室,狭小的厨房,全屋只有一个洗手间,在MPAC的物业估价单上,竟然会值$456,000元。 “如果有人愿意出40多万买我这破房子,那他脑袋一定是让门挤了。 ”JOLY无奈地调侃到。 在过去的几年里, BARB JOLY被物业估价折磨得精疲力尽。 2001年,她的房子被估价为$299,000元, 她觉得估高了, 申请重新评估,最后降为$275,000。 令她吃惊的是,2003年的评估,她的房子又陡涨到2,000。 这一次,她上诉了。 在开庭之前,MPAC的评估员和她见了一面,承认评估有误,将估价降回到$295,000。 JOLY想,这下好了,今后不用再跟MPAC费口舌了。 万万没有想到,2005年的评估报告寄到家,还是这幢房子,这幢和以前一模一样的房子,竟然飙升到了$456,000元。 JOLY只好再一次上诉。 她说, 她简直要疯掉了,每一次对簿公堂,唇枪舌剑,好不容易赢了官司,下一次评估时,同样的一幕又要重演一次, 你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去证明同一件事。 BOB TOPP也有类似的经历,住在多伦多的TOPP, 在PARRY SOUND拥有一处COTTAGE, 这幢房产属于他们家已经四代人了,而今年的估价报告却升值了104%。 他说,他的孩子们恐怕无法继承这份家产了, 因为他们交不起如此高飙的物业税。 鉴于收到大量对MPAC的投诉,安省独立调查专员(Ombudsman Ontario)于2005年10月决定对MPAC展开调查。 独立调查专员Andre Marin 称, 独立调查专员办公室成立30年来, 还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到过如此多的针对同一家公共机构的投诉。 他的办公室总共接到了3700多桩针对MPAC的投诉。 经过5个月的调查,ANDRE MARIN于今年三月下旬公布了一份题为“GETTING IT RIGHT”的调查报告。 报告称,MPAC是一个专断独行(ARBITRARY)的公司,其使用的“现时价值评估法”(Current Value…

落地事件:加国华人要吹起“金喇叭”

7日媒体的两则消息引发了人们的注意:一是《星岛日报》报道说,约有24人在Rogers有线电视公司门外的行人道列队抗议并展示标语,要求该公司放弃中国九家电视台(即“长城平台”)在加拿大播出的申请。 他们认为这些电视台受中国共产党控制,不应获准在加拿大播出。 事实上,近来,由于持续有团体提出反对“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以下简称“落地事件”),这已经迫使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CRTC)无法做出决定,于是在2006年3月31日发出了官方通知,就“长城平台”、落地加拿大继续征求公众意见,把征求意见的日期延长到5月3日。 另一条消息则是《多伦多都市报》的主编木然撰写的评论:“长城平台”落地是狼来了吗?这篇文章对“落地事件”则完全持肯定态度,认为“长城平台”不是狼,我们也不是狼孩——这无非是让本地华人多收看几个中文电视节目,仅仅是多了些“找乐”的选择而已。 为此,该文还呼吁,请每一个关注此事的华人站出来表达意见、发出声音。 此文在多咨处网站转载以后,从论坛中的跟帖评论来看,其反响非常大,已有200多个各种评论,同时绝大部分网友都表达了对“落地事件”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支持者的人数要远多于反对者。 这两则报道说明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即便是在加拿大的民主社会里,一项原本可能是大部分人都认同的事情,但如果认同者、支持者只是一盘散沙,并没有组织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那么这件事情也很有可能也是办不成的。 这是因为反对者是在有组织地发出反对的呼声,尽管反对者的绝对数目可能远低于支持者,但当局听到的更多的却是反对者的呼声! 难道在民主的加拿大社会里也是如此,谁的音量大、谁的嗓门高,谁就有理?这不禁令笔者回忆起了一个遥远的故事。 在一个自称非常“民主”的岛国,每件事务都要全民集合来表决。 居民表决的方式就是吹金喇叭:赞成的,请吹金喇叭;反对的,也请吹金喇叭。 哪边吹的声音大,就照哪边的意思办。 这看起来很公平。 但问题是,这个岛国却不是人人都有金喇叭,只有富人才买得起金喇叭,穷人只能在吹金喇叭的时候做陪衬…… 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此次“落地事件”与以上这个金喇叭的故事情形,多少具有某种类似性:虽然在民主的加拿大人人平等,人人手中都有一支金喇叭,但因少量的反对者在大吹、猛吹、有组织地吹成共鸣声,以至于让人们感觉到,其反对的声音无处不在。 而数量上虽然占了多数的支持者却从未抱团,只是不同步地东吹一下、西吹一下,七零八落,没有充分地行使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 这导致了后果可能就不会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多数不得不“让位于”少数。 于是,只好再来一次中国人的胜利“法宝”,阿Q精神:不与他们一般见识了…… 难道“落地事件”将会是这样一个结局么?不!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那么,又怎样避免这一结局?笔者认为,唯一避免的方法就是,让我们每一个关注“落地事件”的华人,都慎重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吹奏起这支手中的金喇叭! 为了让我们华人社区的金喇叭吹奏起来,我个人认为,除了呼吁本地华人加强民主意识以外,还需要以下两方面力量的参与: 一是媒体的参与:就这次“落地事件”,媒体应当加大报道的力度,让华人对此事件有充分的了解,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应当允许他们在媒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媒体也可以通过民意调查、征集签名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意见。 已有多位多咨处网站的网友表达了希望本网站启动一项签名活动的意愿,我们正在考虑将其付诸行动。 二是社团的参与:这次“落地事件”是华人社区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反对的社团已采用多种方式向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表达了他们的意见,但支持的社团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还有不少社团甚至对此漠不关心,这是不正常的。 事实上,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落地事件”的社团,他们都是在行使民主权利,都应当得到公众的尊重。 所以,我个人认为,各社团应该借此机会,积极收集其属下会员的意见,并通过各种渠道将他们的意见反映给加拿大电台电视广播局,让华人社区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态度得以准确地反映,这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吹奏起这支手中的金喇叭甚至比“长城平台落地事件”的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是在行使我们的民主权利! (赵平波)

买还是租:那一样对您更划算?

根据皇家银行委托Ipsos Reid在2006年一月进行的研究所得,百分之九十的加拿大人视他们的房子为一项良好的投资。 在未来两年有意购置居所的人士当中,年龄介乎25至54岁的人士较喜爱独立房屋;而年介18至24岁及55岁以上的人士则倾向选择豪华住宅大厦。 纯粹从现金周转的立场来说,租房子看似比自置居所的花费较少。 这是由于租房子没有如物业税、维修费、水电及煤气的费用等其他额外的花费。 但自置居所是一种投资,毕竟跟租房子有所不同。 初接触楼房市场的人士普遍有以下的疑问,但个中底蕴却可能令您喜出望外: “我永远也不会储蓄到足够的钱来支付首期!” 其实,您没有这个必要。 眼见利率开始攀升,许多首次置业人士都想马上入市,但他们却未能积储5%的首期订金。 无需首期房屋贷款”(No Down Payment Mortgage)可以让您借取物业估值或其购入价(两项中较低者)的95%,作为房屋贷款。 只要您订立一份5年期定息贷款,这种崭新的解决方案会向您提供5%现金回赠。 您便可以用这笔现金来缴付所需的5%首期订金。 因此,您所需的只是购入价的1.5%,以应付房屋交收的费用。 “我大部分的积蓄都给RRSP牢套了。 ” 作为首次置业人士,您其实可以从您的RRSP中借取高达$20,000(夫妇合共高达$40,000)作为购买或兴建合资格的第一间房屋之用。 您可以分17年,逐年偿还您的RRSP。 要了解这个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置业计划”(Home Buyer’s Plan),请向您区内的税务办事处或银行分行查询详情。 “其他购买房子的额外花费又怎办?” 在您开始寻找梦想新居之前,不妨联络相熟的金融机构,听取免费的专家意见和安排预先批核的房屋贷款。 一份预先批核的房屋贷款让您马上知道实际上您可以负担一幢怎样的房子,这包括其楼价、首期、律师费用及其他房屋交收的费用。 您会准确地知道一旦通过正式信贷批核和物业估价,您能借到的金额。 再者,透过预先批核房屋贷款,所议定的利率有90天的保证期。 因此,假如您在寻找理想新居之际,即使利率上扬,您也无须担心。 您应选一家较为灵活,能因应您的转变,予以配合的房屋贷款机构。 跟他们商讨在财政紧绌的日子暂停供款,或当您有某些事情要优先处理时可以加按或付清房屋贷款的选择。 以上节录自由皇家银行财务金融集团专家撰写之个人财务专栏系列。 欲知有关详情,请浏览皇家银行之网页:http://www.rbcroyalbank.com 或致电1-888 ROYAL 9-8,找一位皇家银行房屋贷款专家随时随地,包括晚上及周末,在您府上或办公室为您精心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