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昌星个人网站前天开张。 赖昌星证实正在写自传,并曝出筹划拍电影的消息。 赖昌星个人网站域名为www.laicheongsing.com 是一个以英文为主的网站。 该网站以“我的故事,赖昌星”(My Story,Lai Cheong sing)为首页,分为新闻、文章、视频、论坛和DAT电影公司介绍五个部分。 网站版权页显示版权归Dat Films所有。 网站提供了一段需要付费才能下载的14分钟赖昌星访问影片,下载费用2美元,可以通过PAYPAL支付。 论坛页面提供了中英文两种版本,目前中文版无法正常登录。 据《明报》报道,赖昌星说,网站中的短片,只是说明他现在的生活,及未来可能拍成电影的一些事。 他希望能够将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点滴拍成电影,给在中国的人看看,赖昌星在加拿大循规蹈矩,所过的是平实生活,并非他们所想像的,他在加拿大过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赖昌星在网站首页的欢迎词中说,“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生活,及来看我的故事。 ”赖昌星说:“我的人生是一段从许多人称赞的大人物,却沦为现在政府眼中的罪犯,大起大落的经历。 ”在欢迎词之后,即是赖昌星接受网站制作人涂念宾的访问,并剪辑相关新闻而成的14分钟影片。 涂念宾是温哥华华裔知名演员、号称“温哥华谢贤”。 他已决定将赖昌星的真人真事拍成励志电影,暂时计划2个月时间内,至少先完成3集赖昌星的故事,在用赖昌星英文姓名登陆的网址www.laicheongsing.com播放,每集收看费用暂订为1.99加元,现在已进入编写剧本的阶段 涂念宾说,网上电影的部分收益会提供给赖昌星的孩子们上大学之用,如果收入理想,更会捐钱给慈善机构。 涂念宾更希望将赖昌星的电影拿去角逐加拿大的电影奖项,包括多伦多影展及满地可影展等;如果电影受欢迎,不排除会扩展至戏院上演。 至于由谁来饰演赖昌星,涂念宾说,赖昌星很希望由他来饰演,不过,他曾担心由于他比赖昌星高出一个头,会不会演出不像,但后来他又想,演员主要是演绎神情,不一定要样貌像。 据悉,赖昌星近日天天在家追看世界杯足球赛。 受访时,他语气激动地指控中国专案小组不是:“该抓的人不抓,不该抓的人都抓起来了!”他称,有办案人员私下交易,收受贿赂,造成不少冤案。 此外,赖昌星证实,目前在两三个朋友帮助下写书,估计还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才能出版。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该书出版后在中国被禁时,赖昌星脱口而出:“只要想看的人总会看到的。 而且我也是爱国的,为什么要禁我的书?”
一列由温哥华开出的“平反列车”,载着约100名来自卑诗省、阿省以及安省的人头税苦主、家属以及后人,于6月23日经多伦多抵达渥太华,揭开了加拿大政府平反人头税的序幕。 当列车缓缓驶进首都终点站时,总理哈珀派出他的国会秘书肯尼(Jason Kenny)亲临渥太华,迎接这辆走过数十年的平反列车。 这是自“人头税”实施的121年以来,华人在加拿大为争取获得平等地位,要求加拿大政府就历史上对华人的歧视作出道歉所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我们有幸于今日――即2006年6月22日,以及有幸于明天――2006年7月1日见证此一历史时刻,确实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现在媒体似乎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赔偿方案”上,大家都在关心,苦主将会获得多少赔偿?遗孀能获得多少赔偿?后裔的赔偿有没有被列入此次的赔偿方案内,像22日本地某些中文媒体,头版头条凸显“赔偿”两字,给人的感觉是华人为争取“人头税”的平反,金钱大于意义,这种误导颇令人惋惜。 平反人头税,我们应该注重什么?据《明报》报道,主流的专栏作者马田(Don Martin)在国家邮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总理行将会令到我们全体感到不安》的专栏里认为“倘若哈珀向人头税索偿者作出个人赔偿,加拿大行将会走上一条面对众多‘伸手要钱’索赔组偿组织的崎岖道路。 ” 对于专栏作者马田这个观点,笔者自然不会赞同。 原因是政府既然在历史上有错,就应该道歉,就应该平反,岂可为了颜面,为了不增加负担,对于错误可以装聋作哑,可以轻描淡写呢?在过去数十年来,多少华裔华人为争取“人头税”和“排华法”而前赴后继,今天尚在人世的人头税苦主据闻只有19人,假若政府再犹豫多几年,或者几十年,今后“道歉”两字将向谁说呢? 不过,假若平反人头税的争取者,被主流称之为“索偿者”,那同样会令我们不安,起码笔者的内心就感到有种隐约的痛,因为既然平反人头税是为尊严为平等,今日的争取行动乃至结果,应该是意义为大。 赔偿应体现为个案,道歉才是华裔社群共同的诉求。 这些天来,笔者多次与同胞谈起人头税平反问题,大家关心的不是6月22日会不会道歉,不是苦主遗孀能获得多少赔偿,以及后裔的索赔诉求是否能被政府所接纳。 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哈珀在国会道歉后,华人团体会否能本着向前看的积极态度,放下成见,求同存异,假若不是,华裔社群为谁功劳大,谁贡献多,谁得益谁亏蚀争得头崩额裂,并因此再度陷入互相指责的分裂状态,那结果将会相当不堪。 过去数十年来,华裔社群为争取“人头税”“排华法”的平反,求的也是尊严和平等,假若今天我们被标签为索偿者,且因此而造成整个华裔社群的四分五裂,我们还有什么尊严可言?那些向政府争取平反的侨领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你们是华裔社群的代表? 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的意思是: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 现在这个时刻重提这句话,相信应能引起全体华裔华人,包括华裔社群深思。 (林枫)
新托福改题之后, 听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口语,听力和写作中都有对听力能力的测试. 东方托福听力教研组所有教师经过参加ETS中级和高级新托福教学执照培训课程, 以及近一年iBT toefl听力培训, 针对那些听力基础很差,刚开始听力部分会错超过15个以上的同学们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发现了这些同学的一些普遍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一般一个月—两个月左右),能将错误率降低到4、5个,再经过考前一两周突击训练,最后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听力状态,上场后能将错误率压在2~3个之间,当然完全也可以也能拿个30分满分. 为了帮助更多的托福学员突破听力难关,我教研组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和大家分享一些重要的听力做题方法和策略, 希望学员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尽快获得25分以上的好成绩. 要想在短短一个月至两个月中听力得到飞跃,下面的步骤和技巧缺一不可: 一. 听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身在其中,肯定是难以察觉到自身水平在某一短时间段内有显著提高的。 整个准备过程都会伴随 希望-失望-又有希望的循环螺旋式不断前进的,不要指望在疯狂练习一个星期,每天24小时疯狂听某一类题或使用某个人的某专门教材后,自己会“惊喜地认不出自己”。 要知道大部分人,包括很多高分的人,即使到了快要上场的时候,心里还是觉得“听力还有待提高”。 真正收获的时候是在考完拿到成绩的时候,细细品味听力提高之路,才感觉自己在无形之间已经进步了很多很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遇到问题、进步缓慢其实是好事,至少你知道自己还在不断进步。 二. 干任何事情都要保证足够的时间,特别是听力。 对于有弱项者,最惨的莫过于弱在听力,这意味着你要在比别人更短的时间里练得更多,来弥补和别人“同等值”的缺陷。 如果到现在(还有8周左右考试),你的听力还错在15个以上,那现在起每天至少要应有2个小时左右来专练听力(包括听和总结)。 而且这段必须保证是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全身心投入的精听。 那种一天24个小时不断的泛听或者在公交车上的“偷听”,不能算作其中。 当然,听的时间太长也没有必要,这个时候还不是强化训练的时机,每天超过4个小时的听容易造成疲劳。 如果还有两个月时间了,我们不提倡和推崇“看电影、听广播”提高托福听力的做法,认真研究考题所取得的效果要比这些做法大得多。 要知道,我们对付的是考试,我们还有两个月,而听广播一辈子都可以。 三. 认真精听。 精听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经之路, 但是选择正确的听力材料和正确的材料使用顺序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推荐的听力材料使用顺序是这样的:从认真精听第一册托福听力补充材料开始,做一套,总结一套。 虽然新托福在听力题型和长度上有了变化,但换汤不换药。 第一册托福听力真题应该是拿来好好研究的。 精听时严格遵照老师的精听步骤, 总结的时候要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词和表达方式,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不熟悉的东西,平时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用到,以后听的时候会造成干扰。 切不可只总结做错了的题,因为很多题只是撞运气蒙到了,即使某道题问的点真的听很清楚了,也需要详细总结其它“非问题存在部分”,因为这道题的“废话”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道题的问点,这种情况出现频率极高。 这样,当第一册托福听力补充材料全部做完,你对自己的弱项(很少人没有弱项或者全部是弱项)已经比较清楚了,也总结了部分习语、表达方式、对话场景。 这个时候再去听第二册托福听力补充材料。 在精听第二册托福听力补充材料的每套题时,每听一套,起码要再回头听前面3、4套/次,听做过的题的时候一定要听得很清楚,不能想着正确答案去等“关键部分”到来。…
现在Skype已经成为我拨打国际、国内长途电话的首选。 自前一阵Skype宣布今年北美地区内部通话免费以来,我用Skype用得更是频繁,现在甚至连本地电话往往也用它来拨,图的就是一点:不用拨电话号码、不用记电话号码,省心。 与之同时我也不时在挖掘其它一些VoIP(基于Internet的语音技术)的功能。 下面将讨论的就是我最新的一些思考。 本文主要讨论电脑通过VoIP等技术和传真机之间进行传真交流。 本文不讨论把传真机当成电话机使用和电脑通话,也不讨论如何使用电脑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向外发送、接受传真。 如果想使用电脑通过modem和电话线向外发送、接受传真,读者可以使用著名的Winfax Pro这个软件,也可以使用像32bit Fax这样的一般著名的软件。 只是,这些Fax软件都不是免费的。 收发传真其实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 在单位上班还好,可以用单位的传真机。 但是碰到没传真机可用的时候,还真是麻烦:总不能为了每年发两、三份传真就去买个传真机吧。 当然,也可以用电脑发传真,但往往还需要准备一个扫描仪等等。 当然,你也可以跑到街上找个店去发传真……总之,有时候总感觉收发传真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 Skype既然能够提供拨打、接听电话的服务,那是否能够提供传真服务呢?AmperorDirect.com公司(一家VoIP技术和Skype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此曾做过测试,结果是失败的。 他们发现,维基百科英文版曾对Skype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G.729解码技术作了如下说明: “G.729是一种针对语音的音频解码技术,将声音音频按每10毫秒为一格来压缩。 音乐、像DTMF和传真机铃声这样的铃声等是没法通过这种技术可靠传输的。 ” 这段说明解释了为什么AmperorDirect.com公司的尝试会失败。 根据一篇题为《Faxing over IP networks》(FoIP,基于Internet的传真技术)的文章,通过FoIP技术发送传真是不可行的(或者说是不可靠的)。 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传真机缺少RJ-45插口和对TCP/IP协议的支持,因此,当进入网络语音(VoIP)时代的时候,大多数传真机需要升级才能在网络上使用。 根据Skype官方论坛部分资深Skype用户的观点,传真机虽然依然在被广泛地使用着,但从技术上来讲它是一个古老的、业已落伍的产品、技术。 让像Skype这样的VoIP产品去支持一项古老的技术是不划算的,因此,Skype可能永远都不会提供传真功能。 不仅如此,很多类似软件也不会提供传真功能。 关于传真、Skype和FoIP技术的这个话题就此结束。 现在,退一步来思考思考:是否有工具支持网上发传真呢?有的,但(应该)不是基于FoIP技术。 有一些在线网站提供网上发传真,例如大名鼎鼎的eFax等。 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需要付费的,而且对于我们这些不常发传真的个人来讲,用它颇不划算。 PLUSFAXTM是一家比较有意思的公司,目前提供的是真正免费传真服务:(在某几个国家)你可以从转真机上免费发送传真到指定的email里。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限制:你的传真需要包含该公司指定的一个封面。 另外,你也可以通过该网站从转真机上发送传真给Skype在线用户。 该公司号称还提供其它一些网络传真服务,但我并未进一步详细研究。
世界杯的影响注定是超越体育范围的,近来一系列关于世界杯的讨论中,人们已经开始透过世界杯来思索全球体系和全球化问题。 《华尔街日报》资深专栏作家、被誉为“欧洲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的Frederick Kempe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值得我们关注,6月18日,他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真正的世界杯———谁将是2025年全球化的冠军?》的演讲。 Kempe认为,目前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足球赛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新模式,他将其称为“全球化2.0”。 全球化2.0”是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全球化1.0(第一阶段)是1989年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之后的“美国化”,即为传统工业国家打开了世界性的市场范围。 Kempe指出,冷战结束之后出现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认为全球将在美国式的自由民主资本主义之下走向世界性结局,各国的任务就是不断地美国化,但21世纪显现出来的格局(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却推翻了这个论点,并推动了“全球化2.0”的发展。 全球化已经超越了某种单一的模式,显示出更为多元的特征。 这种全球化与世界杯的相似之处何在?在Kempe看来,世界杯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赛事,其优势恰恰在于通过一种国际性的组织活动为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并且这种竞争结果的特点是,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最终都展示了自身,无论是排名如何,最终都获得了某种承认(并且,参加世界杯本身有时候能缓解国内的紧张,增进凝聚力,比如第一次打进世界杯而国内陷入内乱的科特迪瓦和多哥)。 因此,“全球化2.0”的理念就在于,在新兴的市场和国际力量崛起之后,应通过一种新的、超越于“美国化”的世界平台,让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的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我,从而获得更好的世界性效果。 21世纪的“全球化2.0”至少首先提供了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合作方式。 实际上,Kempe透过世界杯对全球化进行的反思,与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关于世界杯的观点大有可比较之处。 就在世界杯开幕那天,安南发表了《在联合国,我们如何羡慕世界杯》一文。 在此文中,安南坦言,联合国现在的运作方式和国际效果远远不如世界杯,FIFA拥有成员国207名,但联合国只有191名。 更为重要的是,在安南看来,世界杯是一个每个国家都有机会派球队平等参与竞争的活动,相对于国际关系中的大国霸权来讲,世界杯的模式让人感到更为愉快。 安南希望,在自由公平的贸易、取消关税和补贴等全球经济交流中各国也能遵循平等参与和竞争的精神。 世界杯还有什么功效?安南认为,世界杯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体现,国家队的主教练可以是外国人,并且外籍主教练能带来新思维方式,同时在国外俱乐部效力的球员也能给本国带来新东西。 因此,安南希望各国之间的移民迁徙也能带来类似效果,以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互通有无。 由此看来,世界杯对于新的全球化构想和世界体系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界杯模式不仅仅体现了所谓“全球化2.0”的平等竞争-合作平台作用,而且本身也是民族和国家之间互相融合、促进交流的过程,因此比现行的全球化模式(单一的美国化、“华盛顿共识”等)更富有弹性和拓展空间,同时也比现在联合国的僵局更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在构想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规则的时候,世界杯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大有可借鉴之处。 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世界杯仅仅是一场足球游戏,如何将游戏形式的国际体系和运作规则吸纳入真刀真枪的国际政经体系,还需要太多的工作要做。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过去专家建议,一个人一天要喝8杯水,不过美国最新的报告打破这一说法。 专家建议,年龄19到30岁的人一天最少要喝11杯水,不但可以加速代谢、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你今天喝水了吗?随时补充水分是保持健康的最基本妙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最新报告更打破过去人体需要一天8杯、共2000c.c.的水份才足够的看法,认为人体需要的水分比这个标准更多。 报告建议,19到30岁的女性,平均一天要喝11杯水才够,同年龄男性甚至得补充15杯水。 美国饮食学家克莉捷说,我认为补充的液体中,一半可以来自水,另外一半可以来自你的饮食,例如牛奶、新鲜果汁,汤…等等。 不喜欢喝水的人,可以多吃西瓜或小黄瓜,这种几乎全由水分构成的蔬果。 不过虽然很多食品都含有水分,但是专家建议,开水或矿泉水仍是摄取水分的最佳来源。 克莉捷说,水是最好的选择,水没有热量,也最自然,研究也显示,水对于许多疾病有预防的效果。 专家还建议,别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此外,如果你有头痛、容易疲倦、口干舌燥、注意力涣散等情况时,别忘了喝一杯约250cc的开水,可以舒缓这些症状。
合家欢乐去处 多伦多龙舟赛 第 18 届东亚旅游多伦多龙舟赛定于本周末 (24、25 日 )在中央岛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本地的 180 支龙舟队伍目前已准备就绪。 主办者昨天表示,今年龙舟赛将新增智合拍家庭有奖竞技赛,以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同乐。 多伦多华商会把香港每年一度的重点活动“抬轿”移师多伦多,抬轿活动是今年多伦多国际龙舟节新增“智合拍家庭有奖竞技大赛”的重头戏。 三部具中国传统装饰的轿子均缀以活灵活现、色彩鲜艳、代表香港品牌的飞龙标志。 龙舟赛举行期间,多伦多本地将有8个由4人组成的的家庭队伍于本月25日 (周日 )参与龙舟节新增环节智合拍家庭有奖竞技大赛。 包括 10 余个精彩的游戏,最终以主题游戏“抬轿”把竞技大赛推向高潮。 本周末在多伦多中央岛举行的东亚旅游国际龙舟节,除了有 180 队、6000 多名健儿参与的龙舟赛事外,还有文娱表演、各类展销及美食等丰富的娱乐活动,加上紧张刺激的智合拍家庭有奖竞技大赛,势必成为多伦多今夏不可错过的狂欢节。 (题头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网站) 万锦城市嘉年华 由万锦市政府、万锦市加华联会及安省回教协会合办,和城市广场联同协办,并得到加拿大麦当劳餐厅赞助的“第四届万锦城市嘉年华”(Taste of Asia 2006),将于6月24、25日(周六周日)两天在坚尼地路及士刁大道交界处举行。 两天由中午开始,在场内大小舞台,包括城市广场内的舞台,将进行多项族裔文化表演,如中国、菲律宾及日本舞蹈、巴基斯坦传统礼服汇演和古典舞;时装表演、功夫示范、ABBA Gold组合歌唱表演、街头舞及歌唱比赛等。 此外,超过60队参与三人篮球比赛,场内举行大型汽车展览,可以欣赏多部新款汽车。 今届设有80个食肆及礼品摊位。 今年活动延长时间,首天(6月24日)的嘉年华由早上11时至晚上12时,第二天(25日)为早上11时至下午6时。 为方便两天的嘉年华进行活动,在24日早上6时至25日晚上实行封路措施。 为方便市民参加活动,大会设有免费穿梭巴士直达会场,来回万锦市政府大楼、美丽径社区中心及Dension Centre。 详情查询,请致电905 707-8320。 星云大师三皈五戒暨献灯祈福法会…
第十八届多伦多国际龙舟节将于6月24及25日在多伦多中央岛举行,今届的竞赛情况及文娱项目,如何带来新的点子与惊喜,各界不妨拭目以待! 累积了18年的筹划经验与丰富成果,加拿大多伦多国际龙舟节不仅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龙舟竞赛活动,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国际龙舟比赛。 主办机构多伦多华商会把这项运动带进多城,也促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龙舟运动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在推动加国的经济、文化及旅游方面,带来正面而深远的影响。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创办多伦多国际龙舟节的缘由始于1987年,当时香港的市议员张有兴到访本地,与多伦多华商会的代表会面,建议在多城举行龙舟比赛,华商会对此表示欢迎,认为可以在加国的土地上推广中华文化。 经过一年的时间筹备,并从香港购买六艘龙舟,作为比赛用途。 中央岛:龙舟赛事最好场地 多伦多华商会会长梁健文称,第一届多伦多国际龙舟节于1989年6月在安大略省游乐宫正式揭幕,两天的赛事共有28支龙舟队参加27场竞赛;首届只有6个赞助商支持,活动经费不足加币5万元。 由于游乐宫的场地及设施不算理想,自1991年的第三届多伦多国际龙舟节,移师多伦多中央岛举行,直至如今,也是世界公认为举办国际龙舟赛事最好的场地。 发展至今年的第十八届,两天的活动经费预算超过120万元。 最具影响力多元文化活动 其实,多伦多国际龙舟节有别于一般的龙舟比赛,不仅富有中华文化传统特色,吸引加拿大各族裔人士,还是世界各地游客喜爱观赏的项目;在本地更是每年一度最具影响力的多元文化庆典活动。 因此,龙舟节在推动加国的经济、文化及旅游方面,带来正面而深远的影响。 梁健文表示,在每年的国际龙舟节举行期间,例如是来自各地的龙舟队和游客,他们在本地的住宿、交通、消费及购物等,收入估计超过1000万加元,为本地造就可观的经济效益。 龙舟运动最强国家 同时,龙舟节促进了多伦多的体育运动,令加拿大成为当今世上龙舟运动最强的国家。 过去18年的参赛经验,在多伦多取得总冠军的代表队先后在1998年的香港国际龙舟赛、2001年费城国际龙舟赛、2003年波兰国际龙舟赛及2004年上海国际龙舟赛中均勇夺冠军。 多伦多华商会投放资源包括训练运动员及购买所需器材,使其龙舟队在本地的赛事中 多次获得冠军殊荣,成为加国代表队出外比赛,且令加拿大登上国际最强的龙舟队伍。 另外,又资助所属的龙舟队参加埠际比赛,以及前往亚洲及其它城市的龙舟大赛,藉此累积国际赛事经验。 早在10年前,商会在本国其它城市推动龙舟运动,曾经协助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地筹办龙舟运动,并分享训练经验和心得;现时最强的龙舟队运动健儿,集中在多伦多、渥太华及蒙特利尔三个城市内。 九成非华裔人士参赛 此外,多伦多国际龙舟节成为多元文化的活动,本地不少机构赞助职员组队参加龙舟大赛,一方面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为机构争取殊荣,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参赛的健儿有九成是非华裔人士,反映这项运动深受主流人士的欢迎。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是,龙舟节参赛组别分为混合组、女子组及青少年三大类别,但参加者中女性约占55%,显示这并非是男子汉专长的运动项目。 多年来,多伦多国际龙舟节设立青少年及乳癌康复者比赛,提供特别的资助以鼓励身体及智力残障的青年人及乳癌幸存者参加。 而且,每年透过参赛队伍支持筹款项目,捐助有需要的团体,今届大会把所得的部分收益,拨归加拿大乳癌基金会安省分会。 今年调整竞赛形式 今届龙舟节活动主席陈伟贤称,此活动已进入第十八个年头,筹划的委员会对今年的竞赛形式和架构进行了调整,既改善竞赛环境,并为教练、参赛者和有关人员提供更好的训练和服务。 过去参赛队伍众多,每队参赛的次数不多,所以大会于今年限制参赛龙舟队在180支以内,预计逾5000名运动健儿参加120场竞赛,观众达到12.5万人。 在文娱项目方面,计划增加啤酒坊和烧烤场;大会参考一个以家庭竞技的电视节目,打算在岛上进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家庭竞赛。 筹办国际美食节 龙舟节推广主席翁德祥透露,历届在活动期间设立美食摊位,今届加强规模,筹办为一个国际美食节,广邀各酒楼食肆参与其中,让入场的市民和游客品尝多国不同的美味食物和饮品。 因此,大会已经进行宣传及推广工作,以便吸引餐饮业加入,并且在一些族裔的报纸刊登消息,让他们有机会成为美食节的一份子。
从2005年北京到多伦多直飞的航班徐徐降落在多伦多机场,到现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整整一周年了。 趁儿子在那边自己玩,赶快在这里纪念两句。 这一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说平静也平静,说坎坷也坎坷,说快乐也很快乐,但偶尔也有失落的时候…很多移民都有这种体会,在国外生活的一年比在国内的三年还要长。 我倒没觉得,但这一年对我们一家人来说确实经历了太多,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以前总是抱怨在北京太没劲,太无聊的后果。 国内的朋友没出过国的,看了我发的照片,有的很羡慕——那是千真万确的——这儿的环境,我们泛指的自然环境确实比北京好多了。 春天到了,无数的鲜花和蒲公英和碧绿的小草都在向人们争宠。 坐在家里吃饭小憩都有窗外的小鸟给唱歌伴奏;小松鼠无论是黑的还是灰的,总是喜欢到院子的围墙上面溜达溜达……所以当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北京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报道,不禁暗自庆幸。 然而,环境好毕竟只是指的是自然环境,这边的就业环境却比国内差远了——也许我这么说太偏激了,毕竟还是很多人在这边工作的也很好,但整体说来,还是不如国内。 加拿大是个以制造、自然资源、农产品和为美国做一些服务工作为主的国家,整体市场和社会体系都很成熟,成熟也同样意味着发展的局限。 而中国现在是新兴国家,拥有大量人才,更重要的是拥有大量的机会。 如果从个人的发展来说,当然要选中国。 所以我们自己的想法是两三年后肯定会回去。 总结一下我们的收获和失落吧: 收获: 1. 儿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上了daycare,也交了几个好朋友,同时开始追小女生了。 (不过追不上,还是哇哇大哭);半夜不哭闹,我能睡一整觉的愿望在生完孩子三年多后实现了; 2. 儿子的英文从不会,到现在他们和老师、小朋友都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了,而且中文也没有落后——既会英文歌,也会中文唐诗,我确实很骄傲; 3. 我来这儿,把加拿大能享的福利大部分都享受了一把。 就学英语吧,上esl, linc, adult high school都是免费,我都经历了。 这一年下来,英语没有特别大的长进,只是对英语的感觉和口音有了小小的进步。 下一步还准备申请college再申请贷款;儿子们还有牛奶金和免费的daycare,去年煤气费上涨,我们还收到政府给的250块补助… 4. 对媒体情有独钟的我并没有因为就业的压力而另谋出路,正准备为中加的文化交流事业做一点点贡献;而我一直认为擅长做技术的老公也终于选了一门软件技术开始学,为将来的事业多扩宽了一条路; 5. 最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珍惜。 出了国更爱国“,这是身居海外的人普遍的感受。 谁要敢说中国不好,毙了他!另外没钱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挣钱的不容易。 我们在国内怎么都能算是中等吧,有车有房,不愁吃穿,到这儿就属于低收入。 在国内至少不必为吃顿麦当劳犹豫吧,到这儿吃顿麦当劳还要掂量半天,好在那是junk food(垃圾食品)不吃也作罢。 出了国,知道中国没什么不好,gcd在某种程度上那么统治中国,也是没办法,换了谁都一样。 身在国外,才会更加爱护国内的一草一木,因为我们知道那弥足珍贵。…
6月22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国会就被“极不公平”的种族歧视性人头税和实行24年的排华法案,正式向全体加拿大华人道歉。 法新社评论称,加总理当天向华人做出一个里程碑式的道歉。 路透社说,加政府正式向华人道歉并把人头税称为一个历史错误和“我们过去的种族歧视行动”。 加通社指出,对于那些健在的幸存者来说,政府的道歉已让他们等待了许久。 加东时间6月22日下午3时,加拿大总理哈珀向全体华人兑现了他在半年前参加大选时的承诺,就一个世纪前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在国会举行的仪式上进行正式道歉。 “我代表加拿大人民和政府,我们向曾经遭受人头税和排华法案屈辱的华人,表达我们最深切的遗憾。 ”哈珀接着在议会宣布:“作出今天的具有本质意义的道歉,加拿大政府将向那些健在的人头税交纳者和已过世的纳税人的配偶进行象征性的赔偿。 ” 图为加总理哈珀代表人民和政府向华人正式道歉。 (路透社) 加拿大国家邮报说,随着哈珀总理说出这些话,那些当初为进入这个国家而交纳人头税的华人移民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后代,最后终于听到了这声他们已经期待许久的道歉。 国家邮报说,哈珀还表示,政府还将拨款支持华人社区的项目。 哈珀同时还高度评价了华裔工人对加拿大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多维社注意到,在哈珀向华人进行正式道歉后,加拿大各大新闻网站都在头条位置进行了报导。 此外,西方各大通讯社也都从渥太华发出了相关报导。 法新社评论说,加拿大总理哈珀当天就种族歧视性的人头税向加拿大华人作出里程碑式的道歉,并作出“象征性”的赔偿。 加拿大遗产部发言人介绍说,目前健在的人头税交纳者约有25人,健在的配偶约有400多人,这些幸存者将会得到2万加元的赔偿。 一些幸存者和人头税交纳者的家属应邀出席了当天在国会举行的道歉仪式,他们向总理赠送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最后一棵道钉”,而这条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就是由15000多名中国工人帮助修建的。 修建这条铁路,共造成1000多名中国工人死亡。 路透社报导说,加拿大总理哈珀当天在向全体华人进行正式道歉时指出:“我们全部接受道德责任,承认我们过去的耻辱性的政策。 ”哈珀的道歉也是兑现他在今年1月联邦大选期间对华人的承诺。 在联邦大选期间,华人提出的就人头税道歉和进行赔偿曾成为一个主要议题。 最终,哈珀率领的保守党击败了寻求连任自由党政府。 当天应邀参加道歉的仪式人头税受害者和他们的后代,也向媒体介绍说他们过去的遭遇。 在加拿大政府实行排华法案前,马玛力(Mary Mah)和母亲于1923年乘坐最后一艘轮船进入加拿大,当时她只有3岁。 她说,政府作出的赔偿没有进行正式道歉重要。 在哈珀道歉后,她对路透社记者说:“我们这些人来说,它终于结束了;作为人类,我们终于得到了承认。 ” 图为加总理哈珀代表人民和政府向华人正式道歉。 (路透社) 加通社指出,在一些人头税的受害者来说,联邦政府的正式道歉已让他们期待了许久。 马玛力表示,华人欢迎政府的正式道歉,但这个道歉让华人等待了“太长的时间”。 她说:“事实上,我并没有指望能活这么久来看这个道歉。 ”马玛力说,加拿大当初对华人征收的人头税是耻辱的,而后来实行的排华法案则是残酷的,“我们是幸运的,当时有许多家庭被排华法案给拆散了。 ” 今年88岁的庞老人(James Pon)也对政府的正式道歉表示满意。 他说:“在经过许多年想让加拿大政府就此说声‘对不起’之后,还能活着看到今天,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加通社评论说,加拿大华人为了获得政府对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所做的一切进行道歉,已经进行了一两代的努力,现在他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