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的作用与维护。 ” 老里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老师,能不能讲点重要的?”“就是,都两天了,净扯点儿轮胎和点瓶的。 ”“什么是重要的?”“发动机,变速箱呀。 ”“如何考试?怎样拿到license?”老里:“不要轻视轮胎和电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在汽车使用和维修当中,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发动机出了大问题,反而不用修,直接换发动机或换车。 再者,在考试的时候答对一道有关电瓶的问题,和答对一道变速箱的问题,得分是一样的,所以不要轻视看似简单的问题。 至于考试的问题以后会专门讲。 ”“说到电瓶的选择,你们说哪一项指标是首选?”“容量50A 还是70A?”一学生答道。 “不能说你错,但你首先要看它的尺寸和外型,其它都选对了,你外型和尺寸不对,还是装不上。 电瓶的开路电压,电最足时,是12.6V。 负载时最低电压是9.6V。 电瓶最有效的检查指标是负载电压,当然,现在的免维护电瓶,可以看那个猫眼,如果猫眼是绿的,说明很好,如果不是绿的,就要进一步的检查,再更换。 电瓶的使用寿命3~6年不等。 电瓶和发电机是1个系统,电瓶过度老化会缩短发电机的寿命。 ”“为什么?”“因为现代发电机是靠体内2极管整流,电瓶老化,增加发电机工作量;导致2极管烧毁。 我曾遇见过3个月换了4个发电机,还抱怨 发电机质量不好。 原因是电瓶太老。 电瓶很辛苦,一天工作24小时,很多人认为:turn off后,电瓶就不工作,差矣!”“看来这电瓶不行了还得及时换,以免殃及发电机。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电瓶没电时,用另一车接火,要注意‘大线’的接、拆顺序及规程。 下面自由讨论和提问。 ”“先接死车的正极。 ”“先拆死车的负极。 ”“两车不要接触。 ” 左小姐对这些没什兴趣,突然问道:“老师,你来加前是怎么想的,咋跑这来了?”老里回答道:“当时想无产阶级是没有国界的,这北美也是咱无产阶级的地头不是。 再者老马也说过:‘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咱还怕啥。 ”“老马是谁?”“马克思呗。 ”“结果呢?”“没想到,他老人家只算了减法,没算加法,这里的资本家又给我增加了几道锁链。 象什么‘来死’’呀,‘本地工作经验’等。 ”“他数学不好,学文科的,您就别怪他了。 ”“学文科咋了?俺就是学文科的。 ”“对不起,学啥的?”“哲学”“咋来的?”“唱着国际歌来的。 ”“够酷,为啥?”“和老师差不多,信了列宁的话,‘无论你的国籍,民族,肤色是什么,凭着《国际歌》声就能找到你的同志和战友。 ’” “找到了吗?”“没。 ”“看你这样,够革命的,该不是共党的奸细吧?”“想当,没当成。…
房地产经济师邓宁预测 租金年底开始滑落 行情将下跌 在多伦多房地产价格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连年上涨之时,至少在三年之前便已经有行家警告表示,物极必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正在临近,可是每回都是变成“狼来了”,住宅价格照涨不误。 现在又有房地产市场权威预言,火热的多伦多共管公寓(condo-minium)市场的好日子即将到头,这一类住宅单位价格下跌已近在眼前。 专攻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师邓宁,在其本周公布的多伦多市场前景报告中说,共管公寓在多伦多市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所以如以投资为目的投入这个市场,风险非常高。 目前这个房地产市场上升时期已持续了近十年,高层共管公寓的销售继续旺盛,按年率计算,今年第二季售出了2万800个单位,创造了又一个纪录。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房屋市场存在著泡沫,而曾在加拿大房贷暨房屋公司工作的经济师邓宁,则是其中最保守的一个。 共管公寓价格年度上涨率5.9%,租金则一年上涨2.1%。 但根据悲观的预测,这种状况难以维持很久了。 邓宁预测,随著大量共管公寓即将陆续完工,预期租金将从今年底开始跌落,然后共管公寓价格跟著下跌。 在报告中,邓宁分析道,通常高层共管公寓市场对利率和就业状况十分敏感,最近利率上升很快,这个市场本应下跌,可是现实恰恰相反,原因就是投资者入市撑起了共管公寓的销售量。 他接著说,因为建筑业的能量有限,造成很多共管公寓工程无法如期完工,所以才有目前虚假的繁荣,但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到了正在建造中的公寓大楼建成,供过于求的程度越过了市场能承受的临界点时,市场调整便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自然,也有一些专家不同意邓宁的意见,他们认为目前多伦多的共管公寓价格适中,上涨速度远比80年代温和,因此共管公寓市场现状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他们还指出,目前独立住宅的价格很高,这意味著对很多经济能力有限的人来说,购买价格便宜点的共管公寓是更适当的选择。
夏天到了,开车少不了用到空调。 怎样合理、合适地使用空调,相信此文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1、停车开空调休息——错 有的人为了缓解疲劳,或是停车等人,便把车停放在马路边上,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享受”凉爽带来的舒适。 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开着空调躺在车座椅上睡起了大觉。 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汽修专家李进民介绍说,汽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汽车在行驶时,由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产生对流,所以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很低。 但当车子停驶而空调继续开放,车门窗又密闭时,车内空气不能对流,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进车内,就会逐渐积聚而使其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有车主说,我开空调时,同时打开窗子透气就可以安然无恙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把车停在车库里,开着空调打盹的话,即便开着窗子也很可能发生危险,因为车库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密封的场所,也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提示:车主最好经常检查一下发动机盖和底盘是否漏气,当发现车内有废气泄漏时,不宜打开空调,更不要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以免发生危险。 2、开空调在车内吸烟——错 有些人停车休息或是在车上等人时,打开空调,点上一支烟,似乎是清爽无比。 可是这样做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道理很简单,因为门窗是紧闭的,所以烟雾一下子排不出去,很自然地会刺激你的眼睛和呼吸系统。 可是如果你犯了“烟瘾”,此时不吸烟,你会十分难受,那好,给你一个小建议,将空调通风控制调整到“排出”位置,这时,车厢内的烟雾便可顺利排出车外了。 提示:停车开空调本来有害,你再吸烟,真是错上加错,还是戒了吧。 如果忍不住非要吸烟,记住一定要将空调通风控制调整到“排出”位置。 3、随意选择空调温度——错 有人为了图凉快,把温度开得很低,似乎感觉很爽。 可是这样做,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容易调节不过来,容易得病,如关节炎、肩周炎、感冒等。 当室内温度调控得过低,如20℃以下,就会引发多种不适症,如下肢酸痛、全身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严重者甚至还会发生嘴眼歪斜等症状。 如果车上有老人或小孩,则应把温度定在27℃较好。 提示:正常情况下,车厢内温度以与外界温度相差5℃-6℃为宜,所以车主调整温度时最好对照一下室外气温。 4、空调总开在低挡——错 在车内开空调,一般人都不会开到最大挡,以为那样做会费油,而且风扇的噪音太大,让人心烦。 当然这种想法没有错,可是如果你总是这样不开到最大挡,也会生病的。 你别急,事情是这样的,空调在使用的时候,会吸进很多灰尘,形成污垢,时间一长,发生霉变,再通过空调散发至车内,在车上很容易吸入体内,这还不生病吗?所以,应经常把空调开到最大挡,通过强劲的风力,把空调内的积垢给吹出来。 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将空调开到最大挡,吹上半小时可以有效杜绝灰尘积聚。 5、一进车厢就开空调——错 外面天气热,车厢内更热,一坐进车内,一股热浪袭来,燥热难耐,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打开空调,盼凉风驱散热浪——你又错了。 这样不仅制冷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增加引擎在初始运转时的压力。 所以热是热,你还是要先忍耐一下,上车后先把所有车窗打开,启动空调的外循环系统,把热气都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之后,再关闭车窗,这个时候再开启空调,并调节到适合温度。 6、开启内循环一开到底——错 车主都知道,空调有一个“循环”按钮,按下这个按钮,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会全部“吸收”,可以节省能源。 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却有一个弊端,时间长了,车厢内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混浊,甚至会有缺氧的感觉。 怎么办呢?内循环系统可以开启,但不能长时间用,空调刚开的时候,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 特别是停车的时候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 提示:记住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别开了空调以后就不管了。 7、低速行驶也用空调——错 有些人为了图凉快,不管是低速行驶,还是高速行驶,反正上车就开启空调,这样做又错了。…
油价能涨到100美元吗?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的业内人士,笔者长期跟踪黄金和原油的走势,对于原油前两年走势,笔者的判断还算准确,但是最近半年的走势却是异常坚挺。 油价走向何方?真的能涨到100美元一桶吗?从技术上来讲上升趋势明显,下一个目标83美元。 但是再往远看笔者的能力和水平就很有限了,毕竟对全球石油资源与战略没有那么深的造诣。 反到是对全球的投机热潮更为了解,需要我们近距离看看主流财经人士近期的争论。 本周,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的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和全球最大经纪公司美林证券首席石油分析师弗朗西斯科·布兰奇展开激烈对决。 国际油价年内能否突破100美元关口?历来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投资大师们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对决。 正反双方代表分别是:与乔治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的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和全球最大经纪公司美林证券首席石油分析师弗朗西斯科·布兰奇。 近两周以来,由于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突然爆发武装冲突,市场担忧伊朗叙利亚也将卷入冲突之中,中东地区原油供应可能中断。 这促使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7月14当天创下了78.40美元的记录新高。 罗杰斯至今仍看好商品市场,他表示今年油价完全有可能上涨至100美元。 除非有人能先知先觉,否则包括我在内,我们都将眼睁睁地看着油价一路飙升”。 但弗朗西斯科·布兰奇则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在他看来油价年内突破100美元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从目前局势来看,油价不大可能再次飙升,除非冲突进一步扩大升级。 布兰奇认为,只有国际原油供应出现实质上的中断,且是供应短缺出现巨大缺口,油价才有可能真正上涨至100美元关口。 如今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更倾向于支持罗杰斯的观点。 目前油价站稳在74美元的上方,在过去的4年里已经上涨了近3倍;美国汽油零售价也已经升至每加仑3美元给美国未来经济增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罗杰斯认为随着现有产油区设备的老化及新油田开采难度的加大,预计油价上涨的幅度将加速。 一般来说商品市场的牛市行情将延续10至15年;在本轮大牛市行情结束之前油价很可能将上涨至100美元甚至超过150美元。 “油价抵达100美元指日可待”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石油经济学家小菲利浦·弗莱杰称。 他认为,除非美国经济衰落,否则没有什么能阻止油价在明年底之前向每桶100美元进军。 除此之外,尼日利亚输油管道遭受破坏,伊朗核问题仍悬而未决都加剧了油价攀升压力。 外界担心由于国际社会阻止伊朗核计划,伊朗将切断石油出口后者能源储备居全球第二。 当然布兰奇也并非影单形孤。 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认为油价达到100美元的“概率很小”。 持此观点的分析师认为,欧佩克成员正稳步供给石油,而美国原油储备也在上升,比过去5年平均储备上升9.5%。 如今“100美元”已成为市场讨论油价未来走向的一个基准目标。 最早大胆预言油价将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的是高盛集团资深石油分析师、常务董事阿骏·摩提。 他于2005年3月在报告中提出“我们可能已进入到一个称之为‘超高油价’时期的早期阶段油价将可能被推高到105美元”。 技术派分析师路易斯·亚曼达则预测若油价持续上涨短期内就有可能攀升至84美元;因此油价即使超过100美元相信也不会令市场感到意外。 据悉亚曼达在2004年7月就曾成功地预见油价在“数月或年内”将突破67美元。 当时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徘徊但在2005年8月就突破上涨至67美元。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除了必要的未雨绸缪以外,只有拭目以待了。
22年前满怀理想从北京到加拿大求学的华裔移民女企业家袁薇,今天在自由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候选人竞选中胜出,将代表自由党角逐加拿大下届联邦国会议员。 参加今天竞选的二位候选人都是华裔移民。 与袁薇相比,律师出身的乐美森也是大温地区一位杰出的公众人物,他曾任中侨互助会主席等社会要职,本次参选亦得到不少华社领袖的支持。 据悉,温哥华-京士威选区在加拿大政坛中是一个选情“热区”。 去年底联邦大选后,代表自由党在该区当选国会议员的艾民信(David Emerson)“跳槽”投靠保守党,并出任保守党政府国际贸易部长,令自由党无端失去这个选区议席。 几个月来,京士威选区自由党迫不急待为下届大选准备,誓要夺回席位。 今天的投票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双方支持者手持写有中英文的广告牌,高喊候选人名字。 记者注意到,这场提名竞争引起此间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加拿大广播电视网和加通社等媒体记者采访华裔支持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不少媒体第一时间发出相关报道。 舆论认为,此次华裔候选人挺身而出,肩负起自由党重夺席位的重任,表明加拿大华裔移民参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中国大陆移民袁薇在加创业成功后,不忘服务社区,积极参政,亦显示了中国大陆新移民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潮流。 (记者吕振亚)
五月份电费涨价使那些已感受到高额供房成本压力的房屋所有者倍感惊恐。 Realtor的民意测验表明六成房产所有者害怕电费涨价。 从数据上看,房地产市场似乎坚挺。 但是有迹象表明,危势已经出现。 问题不在于兴旺的局面如何结束,而在于怎样结束。 是瞬间崩溃,还是软着陆?是房产泡沫破灭,还是简单的紧缩?是顺应天意,还是市场最终归于稳定? 随着价格和利率的上扬,最近房屋的可承受性成为焦点话题。 2006年6月多伦多地区的二手房平均价格为$358,000,而一年前的平均价格为$345,065。 同时,五年期的抵押贷款利率从5.8%上升到了6.95%。 2006年第一季度,RBC Financial的房屋价格可承受指数(RBC Financial’s 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表明多伦多地区为41.7,意即房屋花费占家庭税前收入的41.7%。 这个指数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上扬,说明情况正在恶化。 当然,与1989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前的70.5尚有差距。 但是,现在关注房产的可承受性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最使市场上的买家惊恐呢?不是高额的买房成本,而是高额的养房成本。 这已为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 谈到拥有房产的障碍,首推逐步上升的养房成本,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它是头号“公敌”。 34%的人认为房地产税费的增加是一大障碍;而后是高额的首付款和能源价格上涨,分别占33%和28%。 只有14%的人觉得贷款利率的增长是拥有房产的障碍,从而打破了“高利率可抑制房地产市场”的传统论断。 警钟并不仅仅为买家敲响。 六成房产拥有者担心不断增长的高额养房成本会迫使他们卖掉房产。 另外,高利率也使四成房产所有人生活在惶惶不安中。 未来会怎样?疯长的房屋成本会使买家望而却步吗?37%的人表示肯定。 任何轻视这些后果的人,就如同生活在“傻瓜天堂”中的美国人一样。 加拿大人的养房成本已接近人们承受的极限,唯一的不同是对其后果还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 以电费为例,今年五月份安大略省的价格上涨了10.3%。 但与天然气价格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一年前相比,天然气价格上涨了25%!2006年多伦多地区的物业税平均增长了3%。 但是对于成千上万进行了物业税重估的房屋所有人来说,他们的物业税平均增长了11.7%,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选择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购房者,已经在这场赌博中败下阵来。 从去年开始,浮动利率上涨了1.75%。 另外,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字,房屋维修费用的年增长率为 7.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屋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 但反过来看,拥有房屋也是一生中最复杂且昂贵的承诺。 所以,在决定买房前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是否能够负担换贷?我是否能够承受长期的养房费用。…
以健康快乐和美丽的名义 现代社会的步伐太快,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 现代人除了每天要马不停蹄的奔波以外,那高速运转的大脑也没有一刻的空闲,许多人睡梦中都闪回着人生的课题,真是太累太累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每年有190万人因劳累猝死。 在日本,公司员工在工作吃饭睡觉之外,参加运动的人仅占员工人数的53%,也就是说有47%的人从来不运动。 日本的“过劳死”人数占全世界第一。 在中国,每天象被鞭子赶着一样来去匆匆的人更不在少数;这些人身忙,心更躁。 健康就这样被剥夺了。 快乐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至于美丽,除了那人工雕琢的一张脸面之外,人们早已忘记了世上还有一种美,叫做“清水出芙蓉”! 许许多多姐妹就这样急匆匆地交代了自己的青春,慢慢憔悴直至枯萎。 太可怕了。 一切的一切急需慢下来! 最重要的,当然是慢下自己的心来。 要真正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这需要大量的形式来帮助,也需要具体的内容来落实。 浏览一下国外的“慢”镜头。 慢餐饮: “慢餐不仅仅是给我们的味蕾寻找美味,而是为了保留我们的人性。 ”著名的“慢餐国际组织”在十几年间不断四处呼吁。 1989年,意大利记者、餐饮评论家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西班牙广场”上大嚼汉堡包的场景震惊。 为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 佩特里尼发起了“国际慢餐协会”,提倡回归对食物及用餐环境的高素质要求。 SLOWFOOD的标志:那个O字,设计成蜗牛的模样——慢慢吃吧,没有太特别的事情要赶的。 慢读书: “一目十行”是对阅读高手的赞美,但是,很多美国“慢一族”开始放慢阅读速度,他们认为“细嚼慢咽”的读书可以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给与细节更多的关注,这样做不仅阅读效果好,也能够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愉悦。 随着“慢”的追随者越来越多,欧美社会逐渐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开始崇尚那个“慢”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 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抗紧张培训班等闻所未闻的名词不断出现。 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个“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 慢旅行: 缓慢履行强调并不是去哪里,而是在哪里。 除了从历史遗迹入门,了解历史宗教对当地人的影响,更可以到街巷上的百年老店,去品味当地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意识。 缓慢的城市更需要缓慢的步调。 你可以不搭电车、巴士,用脚踏车或步行穿梭在大街小巷。 你会发现,有缘接近人类世世代代传承的幸福,是多么的幸运。 慢工作: 现代工作节奏是“慢”的大敌,对于它,“慢一族”也有解决的办法。 在法国,3%的企管人员在家办公。 42岁的IT公司人事部经理皮尔3年前决定回家办公,繁忙了近20年的他终于有时间好好的和家人相处了。 她这样做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还以提出简化人事管理的建议受到奖励,使公司最终决定30%的而向工作人员可以在家办公。…
渥太华消息:加拿大移民部7月18日在官方网站公布新修正的简化申请程序,供技术移民及商业移民的申请人使用,今年9月1日起生效。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申请人初次递表时,不再需要同时交大量所需的证明文件以及抵埠费,仅需填写一份3页的简单申请表格。 以技术移民为例,申请人只需确定他们符合简化程序,填写有关申请人个人资料、申请人使用的语言、是否能在加拿大工作及求学等资料,以及填写可带来加拿大生活用的资金有多少、过去的工作经验及家庭成员情况等,不必附上任何证明文件,即可连同申请费用,提交申请。 至于之前移民部在接纳申请表时先收取900多加元的抵埠费,在简化程序后,则留待移民部准备发出移民签证时,凭通知再缴。 目前的抵埠费已经减少至490加元。
英国一所大学的最近绘制了《全球幸福地图》,加拿大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十个国家之一。 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丹麦、瑞士、奥地利、冰岛、巴哈马、芬兰、瑞典、不丹、文莱、加拿大。 中国排在第82位,美国排行第23。 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学者集合各种研究数据而绘制了“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 在这份包括178个国家的地图上,加拿大人以综合健康指数排第十名。 加拿大因健康,财富和教育机会3个指标优异,综合排名跻身前10名。 参加调查的莱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学者怀特(Adrian White)表示,这是全球范围第一份标示快乐程度的地图。 怀特说很多学者,特别是英国学者,近年来形成一种看法,认为应以人民是否快乐衡量一个国家的表现,而不应以传统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GDP)为标准。 这种观点似乎暗示贫富和快乐没有关系。 但怀特指出,“快乐地图”证明事实恰恰相反。 在那些没有财力为健康和儿童教育投资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明显差得多。 西方国家凭借财富丰厚,排名往往都不错。 丹麦在所有国家中排名最高,尤其在健康,财富,初、中级教育机会上得分“非常高”。 除此,这个北欧国家另两项指标也非常凸出,即人口相对较少和良好的艺术审美感。 因为人口少,丹麦国民对自身身分认同和相互依靠感也愈加强烈。 怀特说,人口大国得分偏低。 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分别位列第82,125和167名。 她们都在国民“集体认同感”一项上得分不高。 怀特表示丹麦人过人的审美感和这个国家优美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加拿大在这方面同样得天独厚,怀特认为这解释了加拿大人为甚么通常比较快乐。 美国尽管称雄世界且经济实力强大,其快乐排名只居第23位。 另一个西方强国英国则只排在第41位,和她的地位也不甚相称。 日本却在发达国家中排名最后,仅仅居于第90名。 排位倒数三位的都是非洲国家,分别是刚果(Congo),津巴布韦(Zimbabwe)和布隆迪(Burundi),其中布隆迪居倒数第一。 这3国都因贫困和疾病而人口骤减,她们还都是爱滋病的重灾区。 此前英国智囊机构“新经济学基金会”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他们根据“快乐星球指数”在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作了调查,发现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国家,加拿大名列第111位。
7月1日,保守党政府履行承诺,将GST从原来的7% 降至6%,各行各业也因此随即有所反应,有调价的,也有不调价的。 不过,对于日常生活来说,1%的降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对于房屋这样的大额消费,1%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了。 GST的下调能给普通购房者带来多少实惠?又会对房屋市场带来多大影响? 税务局有条件返还1% 做为GST下调政策实施过程的一部分,联邦政府在这段过渡期有一些特殊举措。 其中包括给购房者1%的金额返还。 不过,能够申请到返还的购房者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 其中包括: 1,必须购买的是新房。 2,在2006年5月2日以前(包括5月2日)签订了购房合同,而最终的成交日在7月1日以后(包括7月1日),并且已经按照7%的GST标准付费。 事实上,受到现有购置新房优惠的影响,实际获得的过渡期返还金一般达不到1%。 一幢0,000的房屋,可以得到约为00的返还。 而价格超过0,000的房屋,不在原来享受优惠的范畴,可以直接得到1%的返还,因此,能得到00还是更多,要根据购买房屋的价格。 购买合同的更改一般不影响政府的这项返还。 不过,如果合同涉及延期等,将会被视为新的合同,这个时候,是否还能得到这项返还,就与上述提到的日期范围有关,只有新合同符合时限要求,才能获得返还。 要注意的是,如果您在购买新房后有资格申请Input Tax Credit,那也不能申请这项返还金。 有条件申请返还金的购房者,可从加拿大税务局的网站上下载申请表,并查看申请详情。 任何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可以从税务局那里收到返还金。 购房者对获利信心不大 对于过渡时期的返还金,尽管政府表现的似乎很有诚意,不过,很多购房者对能从中获利表示怀疑。 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购房者不了解该项政策,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的购房者来说,这个程序和一些关系显的太过复杂,令人难以理解和搞清楚。 例如现有的新房购置优惠,和过渡期的返还金,很多人就容易将他们混淆。 对于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房屋这么一件大事,所有的购房者都要考虑太多的事情,而对于这1%的返还金,一些购房者表示,除非有人特别提醒,他们没有精力去计较,也不太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同时,开发商通常在报价时,已经将GST包括在内,这就使获得过渡期返还金变得更加的复杂。 有的开发商称,价钱中的GST已经改为6%,或者说购房后可以再退还1%的GST。 而事实上,普通购房者只是得到一个最终价格,定价的主动权掌握在开发商的手中,价格的真实构成,购房者很难掌握。 最近购房的刘康穆女士说,她听说过返还金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追究,开发商就是把钱从左口袋放进右口袋,买房时还是看最终的价格,毕竟1%不是影响买房的关键。 开发商无权获得返还金 很多购房者认为,过渡期返还金似乎都落进了开发商的口袋。 不过,联邦政府的初衷是,让购房者获得这个返还金。 购房者叶先生坦言,既然搞不清楚GST究竟是6%还是7%,只能在买房时直接和开发商谈价格,如果开发商愿意退还1%,他本人并不计较这笔钱的名义是不是返还金。 而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售房时实际为7%的GST,自己去获得1%,大量的房子聚集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飞来横财”了。 但是,事实上,政府对此是有所防范的。 政府规定,售房者在这一阶段必须收取7%的GST,由购房者自己去税务局申请返还金。 售房者没有权力去给买房者返还,最终返还金的获得者只能是购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