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精选话题:多伦多今年谋杀案比去年多

到上星期为止,多伦多的谋杀案中被杀人数已经达到41人,其中20人死于枪杀。 去年同期的数字是35人,其中21个为枪杀,当时市议会的议员们与警察局长一起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措施。 不过,提醒你一下,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做什么。 他们只做做秀让大家知道他们很关心。 今年,我们甚至连这个也没看到。 无论市长苗大伟还是警察局长都没有表示什么。 就连公众也懒得出声了,好像他们明白了说了也没用。 不久前苗大伟曾经说要雇佣更多的警察上街执勤。 不过我从一些议员那里了解的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议员Frances Nunziata住在Weston & Eglinton地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发生了三次枪战,但是至今没有看到有更多的警察巡逻。 议员Giorgio Mammoliti说在他的York West区里犯罪团伙出现的机会增加了,可是警察人数并没有增加。 市政府的Community Resources Director Chris Billinger 说市政府官员经常参加一些由政府出资办的宣传反对暴力的社区Service Fair活动,不过只是为了表示政府的合作态度。 当我问他有没有关于这些活动的固定预算时,他说没有,费用是由各部门负责的。 在最近的一个Servie Fair活动中,市政府有差不多廿几名官员到场提供信息。 市长在活动中进行了四分钟的讲话,在场的听众大约有十人。 议员Michael Thompson说这种Service Fair是阻止街头暴力的最差的一种宣传方式。 他说:“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这些措施成功与否的标准。 我很痛心地看到我们所做的和应该做的之间存在的差距” 。 (Toronto Sun:Sue-Ann Levy;编译:唯一)

从华人悲剧事件看危机应对及困境求解

大家所知多伦多华人社区最近发生的几件悲剧事件,社区中弥漫着些许悲情之中,引起很多反响及反思,这些事件的影响力还在慢慢产生,效应现在还难预料。 因为笔者在GERSTEIN CRISIS CENTRE做JOB-TRAINEE,接触到加拿大危机干预的领域,回头从这些事件中看到华人的应对方式与本地的惯例有很大不同,这里说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般而言,危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生的一段低谷期,如那些悲剧事件都是在危机加重的情况下发生的。 各种原因均可以导致危机发生。 但是没有人喜欢处于这种状态,更没有人喜欢自伤或自杀,都有走出低谷的基本愿望,所以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危机的原因没有解决或缺少有效的干预。 危机状态之中的人有时达到难以自持的程度,这就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如能有适当的支持,问题解决后,没有人愿意呆在危机状态中的。 危机度过,走出低谷,就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如果没有干预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就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危机经过适当的干预都可以转危为安的。 有报道称中国的自杀率为全世界最高,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自杀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如数据属实,起码说明说明中国人危机发生率高而干预的不足,一高一低形成极大的反差。 华人到加拿大不久,在心理及行为上仍具有这一群体的特点,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现象。 笔者进入GERSTEIN之前在国内接触的危机干预是电话心理热线,但这种危机干预在数量或范围与现实要求相差很远。 现在常人所想象的危机干预例如是:有人在公共场合的跳楼,警察在现场利用各种方式救援等等。 随着笔者在这个中心工作时间的增加,认识也有所变化,这里的危机干预是广泛的,基于社区的;用另一种方式说象“草根”一样,已经成为气候,深入人心并广为被民众所利用。 大多地区有五个危机干预中心(CRISIS CENTRE),及一个多地点的DISTRESS CENTRE,而且每个医院还有危机干预团队,警察局也有危机干预团队,很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机构也有危机干预团队,有的对内、有的对外提供社区服务。 虽然主流媒体少有报道自杀事件,但是这些中心都是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地运行了多年,危机干预成系统成规模并全是社会福利性质的,每天求助的电话不断,有工作人员或义工进行电话支持;危机干预中心的危机机动小组频频出动,对电话干预不能达到效果的当事人进行现场干预或接到特定宽松环境内短住几天,以度过危机,这些服务都是基于当事人自愿基础上的,工作人员完全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和人格。 如有心理问题,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咨询,或评估,或转介服务。 任何原因的、任何处于危机之中的人都可以打这些中心的电话进行求助,可以是匿名的求助也可以给出你的所有信息,这些机构都是严格遵守保密政策的。 这些中心可以提供帮助,如当事人的需求超出中心的工作范围,工作人员可以转介到其它机构,如社会福利、住房、健康、法律援助、子女教育、托儿、求职等方面的机构寻求进一步帮助。 这些危机干预机构的共通的理念是:帮助和支持处于危机之中的人度过危机。 笔者在工作之中确实极少见到华人的求助,向其它机构了解时也少有华人使用这一社区资源。 与华人谈起危机干预中心时,很多人理解为“微机干预中心”,我要解释是“经济危机”的“危机”,不是电脑的“微机”,只能借助大家所熟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解释这个机构的性质了:)。 华人在心理健康的社区资源使用有盲区或误解,其它文化背景的工作人员对此感到不解。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为:华人在心理健康问题与躯体健康问题是两种心态。 中国传统上认为心理健康有问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与患上感冒发烧、高血压、心脏病等等感受不同,或明或暗地不愿承认这种现实。 心理问题往住被人认为或自认为是心情不好,或心理问题被转化为躯体不适,或被外界认为不够坚强;如有不适也只是习惯于向家庭或朋友求助,不愿向社会求助。 原因我归解为:一、是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二、因上面的原因当事人不愿让外界知道自身的困境;三、华人多成长于社区资源很不成熟的环境,从小没有养成利用社区资源的习惯,有问题全靠自己解决。 因而在应对方式上就与本地所提倡的方式大为不同。 本地所提倡的危机应对方式:认知危机、面对危机、积极向专业机构和人员寻求帮助和支持;华人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先否认,次隐瞒,再忍受。 这个过程因人不同而或长或短,如自身不能有效疏导,加上人生地不熟,又不能积极向社会求助,因而得不到干预和支持,结局就不很理想了。 现在华人社区处于的危机高发而应对方式相对消极的困境中,笔者想把这些有限的感受和经验与华人社区分享,求得一个解的突破。 我常想:华人的心态如有意识地做到放松、开放并吸收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否可以活的更加轻松、更加潇洒。 也希望危机干预的意识也能如“草根”一样深入人心,积极地利用社区资源,保护身心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 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的,意识到这一点是开始学习的起步。…

华人移民生存艰难工作房子是两座山

据多伦多当地媒体报道,蒋国兵自杀的原因主要是就业不理想,购房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等等。 而这些问题,实际上正是中国移民在加拿大所面临的普遍困难。 加拿大不承认海外文凭和经验,甚至连在海外加拿大公司的经验也不认可,导致许多在国内事业有成的移民到了加拿大不得不重头开始。 应该说,和许多移民比起来,蒋国兵的情况并不算特别糟:他的两个文凭都在北美获得,且有一段博士后专业项目研究的经验,他找新工作的时间不过几个月。 事实上,蒋国兵获得对口工作的机会要比许多移民大得多,而几个月的等待对于技术移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因为加元的持续走强,导致传统制造业、高新产业和旅游业一落千丈,这使大多数中国技术移民的就业之门变得越来越窄。 据加拿大移民局所作的《加拿大移民纵向调查》显示,仅40%的外国移民在三年内可以找到自己觉得对口的工作。 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也要生活,面对困难,移民们的选择各不相同。 有些人选择了读书:你们不是要本地证书嘛,那我就读一个出来。 可是能达到技术移民标准来到加拿大的,多数都已是年过30的中年人。 他们一来心有旁骛,不能跟年轻人比脑筋;二来即使读出来,岁数又长了几岁,同样难以和生龙活虎的当地青年抢饭碗。 有位年逾50岁的国内南亚语言专家方先生,移民后花了几年时间终于啃下了一张理发行业证书,但此时的他年事已高,手颤眼花,根本拿不稳理发工具,结果只能继续在家闲居。 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将就:干什么不是干呢,何况总不能为了面子让老婆孩子跟着挨饿吧?蒋国兵本人在自杀前做过油漆工。 和许多移民比起来,他的工作还不算太坏:有一位姓李的高级工程师来加拿大3年,至今仍在工厂里做着10加元(1加元约合7元人民币)1小时的夜班工。 著名的华人连锁超市“大统华”遍布全加的分店里,也不乏当了几年切肉工的社科院研究员,或是理了半年货架的林业专家。 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歧视华人,而是对所有外国移民都如此。 曾有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医学专家,移民加拿大后因文凭和经验都不被承认,不得不长期在家闲居。 买房压力 房价一路攀升 还贷压力很大 给华人移民造成巨大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住房。 近年来加拿大住房价格一直狂飙不已,预期2006年平均涨幅将达9.2%,独立房屋价格在今年5月更是首次突破每幢30万加币,涨幅达12.9%,创了历史新高。 不但如此,近年来加币利率一路攀升,目前基准利率已达历史最高的4.25%。 由于华人比其他民族更喜欢买房(而非租房),所以华人较多的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也更快,涨幅更惊人。 这无疑又加重了华人移民的压力。 如果工作不理想、不稳定,又要按月负担房贷,其吃力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得不提的是,蒋国兵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既低又不稳定,而他所购买的却是当地中上等收入者居住的“TOWNHOUSE”。 这种房屋面积虽不大,价格却不低,这无疑让他的房贷负担雪上加霜。 但蒋国兵的悲剧并非是孤立的,仅在今年,单多伦多一地,就发生了多起华人移民自杀或猝死的惨剧。 他们有的是如蒋国兵一样被各种压力击垮,有的却是在忍受压力的过程中因劳累而死,还有更多的移民,在重重困境中伤痕累累,却仍在咬牙坚持着。 谁来帮忙 加国政府较为关注 移民需要社会帮助 几乎每个移民都或多或少碰上过蒋国兵所碰上的困难和压力,他们可以坚持,可以忍耐或自我调节,但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帮助。 应该说,作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其政府对移民问题是较为关注的。 历届政府都宣称,移民是加国的基础,要帮助移民尽快融入加拿大社会。 5月,加政府宣布,将在两年内增拨3亿加元成立一个专责部门,以审定新移民的海外学历、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并认为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移民的就业满意度。 加国政府能关注移民就业问题当然让移民欣慰,但对于实效如何,几乎每个移民都不抱太大希望。 首先,新政府的这些保证和计划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前任自由党政府甚至提出过多达7亿加元的专门预算,却对改善移民就业满意度毫无帮助。 其次,每个技术移民都达到了加拿大移民局苛刻的“专业技能门槛”,但他们踏上加国土地后,绝大多数仍从事着和本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

避免第3次世界大战的途径是多关心人类

最近听新闻里我听到一个对1985年印度航空公司空难遇难者家属的访谈,被防者讲述了当年说服加拿大政府将这起空难当作本国的空难事件有多么困难。 虽然在那次空难中的死难者大部分都是加拿大公民,但是因为事件发生在印航飞机上,地点在爱尔兰附近,所以加拿大政府一直将其视为发生在其它国家人身上的事。 当然,那是二十年前,当时加拿大政府的多元文化精神还处于萌芽状态。 与那个事件形成对比的是这次政府如何对待黎巴嫩事件中的上万名加拿大人。 经过媒体几天来对政府的批评,总理哈珀作出英雄姿态,亲自飞往塞浦露斯并用自己的专机接回来一部分被困在那里的加拿大人。 当来自满地可的八名黎巴嫩裔加拿大人在以色列与Hezebollah的冲突中伤亡的消息传来,其震撼度就好像炸弹就落在满地可北部一样。 当然,这两件事的影响力不同,但是你可以看出来20年造成的区别。 现在对于多文化多民族的加拿大来讲,任何世界上发生的事件都有地区性的影响力。 现代的科技让这个世界团结得更紧密了,多民族的加拿大人更懂得做一个世界公民的意思。 世界本来就很小。 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并不会减弱加拿大的公众形像,而是使其更强化。 上个星期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John Stewart讽刺美国媒体对黎巴嫩战况的报道,不是以死亡人数或者毁坏程度为重点,而是一这场战争对美国油价的影响为重点;不是将心比心地去感受这场悲剧,而是在加油站里难过。 第三次世界大战越来越近了,避免这场战争的唯一途径是大家少关注石油多关心人类――无论是黎巴嫩人,以色列人,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 (原标题:“我们的内心怎能平静”;Toronto SunRachel Giese;编译:唯一)

“124法案”能否杜绝蒋国兵式悲剧?

拥有美、加大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移民蒋国兵于7月21日凌晨跳下高速公路立交桥身亡。 蒋国兵事件又一次震动了加拿大华人社区,特别是他的双博士背景与一直找不到专业工作的现状格外引人注意,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将他的死亡与正在华社炒得沸沸扬扬的“124法案”联系起来。 “124法案”有望通过 “124法案”又称“平等进入受监管行业法”,其宗旨是从体制上打破障碍,让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律师、医生、护士、教师等34个发牌行业保证其认证过程公平、清晰、公开,并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学历认证评估,使得在这34个领域内更多的在外国受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尽早回到专业领域工作。 “124法案”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审查要顾及申请者的教育和工作经验;把审查的全部过程向申请者说明;审查要控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申请者最后决定的书面说明;不服最后决定者可以申诉;保证审查者经过训练,有足够知识作出决定。 此外,还将设立监督委员,强制专业人士协会按照已定标准审查申请,违反者将处以罚金;为国际申请者建立信息中心,帮助他们获得有关专业资格认证的信息,同时请当地已经获得资格的专业人士为申请者提供辅导,并设立资金来奖励表现优异的辅导者。 有调查发现,到加拿大的技术移民中60%的人被迫转行,由于对新移民专业资格审核没有统一标准等原因,他们的资历无法得到认证。 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估计,新移民“大材小用”或失业的状况,给加拿大经济造成每年50亿元的损失。 目前,安大略省每年吸纳14万新移民,新移民中的华人大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国际性的工作经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受到专业认证、加拿大经验或语言文化等障碍的限制,不能与其他族裔的人士在同一起点上公平竞争。 这也是麦坚迪政府提出“124法案”的初衷之一。 鉴于这个法案可能舒缓已困扰安大略省20年的问题,反对党原则上支持应该不成问题。 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秋天有望通过实行“124法案”。 7月23日,《北美时报》记者参加了由34个华人社团主持召开的“安大略省专业就业论坛”。 安大略省公民及移民厅长科莱到会并讲话。 科莱说,长期以来安大略省在新移民安置方面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公平对待,不能像魁北克省及其它省份那样从联邦政府得到针对新移民安置、就业的资金,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直到麦坚迪当选省长后方得以解决。 麦坚迪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系列举措,力图开展各种专案计划向新移民伸出援手,并从体制上打破壁垒,帮助新移民施展才华,在专业上取得成功。 他同时认为现在推出 “124法案”是必要的。 科莱表示,每年有1.3万海外受训专业人员落脚安大略省,该法如获通过,无疑将使许多人受益匪浅。 但科莱同时也表示,推出 “124法案”“并非说现存的申请程序大多不公平。 我们只想确保它们应该做到透明和公正。 我们觉得现在情况不如人意,我们必须改进。 ” “124法案”——不同的声音 对于受到众多华人社团支持的“124法案”,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社团负责人表示,安大略省自由党政府在这个时候决定通过立法公平对待海外受训人员,并无新意,也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他认为,明年是加拿大大选年,明眼人应该很容易看到这其中的内在联系。 所以他对几十个华人社团出面支持“124法案”出台很不以为然。 这位华人社团负责人说,从政府的角度看,加拿大政府从来没有说过不承认海外学历,目前34个专业机构在审查和接纳海外受训人员的过程中也没有戴上有色眼镜专门制定一些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政策。 实际上目前所发生的不承认中国学历的情况大都发生在部分雇主身上。 有些雇主对应聘者持有的境外文凭怀有疑虑,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不能肯定。 从这个角度看,推出“124法案”不是什么坏事。 安大略省专业工程师协会虽然对此法案表示欢迎,但协会主席奎恩(Patrick Quinn)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历认证这么简单,而是如何让专业人士被市场接纳的问题。 每年有2万海外受训的工程师落户安大略省,其中约四分之一提出申请。 同时全省约15所大学又有5000名准工程师毕业,如果让海外受训的工程师和那些安大略省大学毕业的工程师竞争,他们进入劳动市场难免会碰到困难。…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传媒角色醒思

中国移民跳桥自杀,华文传媒大肆报导。 连续剧式的跨国多角度追访,由死者生前成就心态,到遗属哀痛,继而控诉加国社会苦待移民;有组织又趁机大声疾呼,要政府拨出金钱,专门服务国语社区。 这个家庭的不幸,也许可以反映出移民社区部分问题;让遗属将心底悲痛公诸于世,唤起公众同情,相信亦可以争取到更多支持,渡过眼前难关。 但这种渲染煽情的方式,是否唯一提高社会关注,协助解决新移民适应困难、心理失衡、失业、以致自杀等社会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华文传媒有没有以负责任的方式去处理有关自杀的新闻?这些都是值得检讨的问题。 自杀从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致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 加拿大防止自杀会在04年10月发表的 「全国防止自杀策略蓝皮书」 指出,过去30年,有10万名加拿大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年有大约4千人,以不同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主流社会的读者和观众,不会被逼分享这些不幸家庭的故事;死者的家人亦可以保存私隐,毋须以展示伤痛来换取关怀支持。 虽然加拿大传媒行业并没有一套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但主流传媒大多能够按照业界共识,以谨慎自律的方式处理自杀新闻,大部分个案根本不会获得任何篇幅,即使是非要报导不可,亦绝不会以夸张煽情的手法去吸引观众读者,以达到提升收视或增加销量之效。 全球多个有关心理健康及新闻传媒行业的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国际新闻工作者联盟以致世界卫生组织都有制定传媒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 首要一项就是避免以头版篇幅,以煽情方式报导自杀事件,并且要避免强调「自杀」行为的大字标题;其次是避免提供关于自杀的具体方法或地点细节,尤其要避免刊登戏剧性的照片;第三就是不要歌功颂德,将事件浪漫化或过分简单化,因为自杀行为从来就不是光荣、浪漫、或从简单一两项因素就可以解释到的问题。 心理专家亦表示,九成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或情绪病,如忧郁症等病症的结果,过分简化自杀行为,或以赞赏方式报导死者正面个性,而淡化导致其走上自毁之途的性格缺陷,都是不适当的做法。 最重要一点就是:正因为有关自杀的新闻太容易沦为不负责任的报导,传播媒介应该完全避免这类新闻。 可惜的是,以上各点最不应做的,本地华文传媒都做足了,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社区反应方面,相关团体与社会人士即时行动,无私地伸出援手,确是值得敬佩。 但有组织以个别事件趁机向政客施压进行游说却有商榷余地。 新移民适应困难、专业学历未获确认、失业、以致自杀都不是国语移民社区独有的问题。 本地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现存各类形社区机构,虽然面对资源不足杯水车薪的困境,但总算能称职服务,只要耐心查询轮候,需要服务的人总不致求助无门。 总理哈珀在为人头税道歉的演词中,赞扬先侨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离乡别井,前来加拿大参与铁路建设;为这个国家往后团结及经济发展,有人甚至献上生命。 言犹在耳之际,当前华人却因为一些新移民悲剧个案,向各级政府要求拨款援助。 这又岂是华人社区赢取广泛尊重的最佳途径?(敏敏) (本文作者为本地资深传媒工作者)

新移民多伦多买房程序简介

新移民多伦多买房程序简介 最近在接待新登陆的朋友时, 发现他们对在多伦多买房的过程,程序以及所需文件不甚了解,这里做一简单的介绍,以期新朋友心中有数,有备而来。 1,房款的准备 由于新移民朋友在加拿大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少于一年, 通常银行,或信贷机构只会贷给房款65%的贷款 , 如果你带来10万加币的房款,最多只能买29万左右的房子。 29万可以买很不错的2房或2+1 的楼房,但是要买镇屋,或独立屋, 通常条件一般, 房龄老一些。 建议在买房之前, 先找银行,或贷款经纪办好贷款预批。 这样在后面的谈判中是个很大的优势。 2,选房 可以自己在报纸,网上搜寻。 但通常效果不好,费时费力,不见得能节省费用。 而且由于初来乍到,对多伦多了解不见得全面,所以建议找个经纪,由专业经纪根据您的情况,选区,选校, 选房子。 一般会比你自己选的房子接近你的目标。 经纪一次可以带你看若干不同的物业, 节省了你的时间, 精力。 而时间对初 登陆的朋友很宝贵。 3, 谈价,签合同 这一步,更需要经纪的帮助。 经纪可以告诉你应该还什么价,准备什么样的合同,怎样利用合同的条款,条件,换取你更大的利益,怎样在谈判中维护你的利益,怎样在你束手无错的时候,帮你出谋划策。 维护你的利益,是经纪的基本职责。 4, 办贷款手续,验房,找律师 安省的新房, 建筑商很多有5年保养, 安省有7年新屋保养计划,请验房师验房 对于购买老房子的朋友是个保障,通常费用在250-350不等。 另外,带好签好的合同,找贷款机构办理贷款, 找律师办理产权检索,产权转移,检查共管物业证书,计算应缴地税, 管理费,电费等等费用。…

访加及留学生的医疗保险

近几年,来加拿大旅游观光及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 能够有机会送子女到加拿大留学,父母应该是很欣慰的。 但同时恐怕也有许多事觉得不放心的,孩子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将如何照顾自己,特别碰到意外或万一生病了该怎么办等等。 由于加拿大的医药费用极其昂贵,万一出现问题而需要医疗照顾时,特别是需住院,动手术等,一般家庭是很难负担得起的。 由此考虑,加拿大的大部分学校本著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规定所有在该校学习的国际学生均需购买学生健康医疗保险。 那么这种国际学生医疗保险都提供那些保障? 费用又是如何呢? 学生医疗住院保险可以说是价格最优惠且保障最多的一项保险。 $1.5/天的保费可提供最高达$1百万的保险。 有了一张报单后,如果因生病,意外等需看医生,则可到保险公司指定医疗网点,凭一张保险卡即可看病。 也可到任何其他诊所付款就诊,只需收集好正本收据,医生诊断说明,填好索赔表寄去保险公司索赔。 处方药药费也可得到全部或部分返还。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救护车(包括飞机救援),住院等,只需拨打1800免费电话,保险公司即会帮助安排有关事项。 除此之外,学生保险还有一些其他医疗保障,包括看专科(物理治疗师,整脊师,精神医师等),化验,送受保人回国治疗,遗体运送,就地安葬/火化等。 学生已有的病况,如在保单生效前九十天内保持稳定,该病况亦在承保范围内。 如学生在学校假期间需出国旅游, (除回本国外) ,保单亦继续有效。 学生保险极其优惠,如果有父母来陪读,还可用优惠的家庭费率来购买,3口以上,每天仅$3,75/天,即可保全家。 但学生保险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购买。 要符合资格,您不能是加籍公民或永久居民,且必须是在69岁以下,已被录取,注册并就读于某间加拿大学校。 那么如果您不是学生,只是来加拿大旅游或探亲访友,或者新移民或老移民等待健康卡,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保险公司通常提供从$10,000 到$300,000的不同保额,当然所保金额越高,保费也会相对高点,但不是按比例增加,可能一天只需多付几毛钱,保额就会增加几万元。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保额,简单来说,保额太低,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小毛小病,几百元上千元自己即可支付,这里最贵的是住院及动手术费用,住院一二天就有可能花上万元,如保额不够,大部分还需自己支付,可能难以负担。 而选高保额,则保费负担也重。 一般来说年轻身体好的,可考虑购买$25,000 到$50,000;上了年纪的,则考虑购买$50,000 到$100,000。 购买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经济情况来选择。 那主要保那些内容呢? 相信每个人在购买医疗保险时都有不同的需要,在出门旅游前,有的担心发生航空意外,希望保险能从上飞机那刻起即受保;有的年纪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希望万一旧病复发,能有保障;有的在国内做惯了针灸治疗,希望在国外如有意外,亦能享受到同样的治疗;有的年纪轻,身体好,买保险只为了买个安心,希望保费低廉;也有的人年纪超过90,到处找不到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另有很多人希望买了保险后,保险公司能支付所有应付费用,无须自己再掏腰包,也就是不用再出所谓的垫底费;更多的人希望所买的保险在索赔时能快捷迅速,无须等上4-6周;JF 公司代理的各家保险可提供以下保障: • 承保稳定的慢性病,70岁以下慢性病如至少120天内情况稳定,自动受保,保费不增;70-79如符合条件,可申请受保。 • 可选无垫底费计划,或选择$100, $500 或$1,000加元的垫底费来降低保费• 90岁以上也可受保• 如在抵加前购买,生效日为抵加日期的,受保人在上飞机一刻起即免费受保。…

都市报:我在餐馆打工的经历(下)

上期讲到我通过报纸找到一份厨房工作后,虽说工作环境不如意,老板太过刻薄且劳动强度大,但为了能站住脚,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渐入惨境 在我正式上班的第三天,这本来应该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因为上午我买下了一辆看上去还算不错的车,这是一辆94年的camry,可能是前手的车主保养得比较 好,汽车的成色看上去有六七成新,我从决定买下到办完手续前后化了不到一个小时,我拿着新的车牌,真的十分兴奋,因为我终于实现了从小就有的开车梦想,而 且是在加拿大这样一个最需要车的地方,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随后所发生的事,把我从天堂打入了地狱。 由于原车主是从downtown过来,把车卖给我后,他说能否送他到地铁站,当时,我想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因为我有驾照和新车牌,而且原车主对我说他的 车保险可以给我用一天,所以我驾着车一路向地铁方向开去,并没有任何不妥,但在kipling被警察拦下,要查我的ownership和保险纸,我给了 ownership,但原车主拿不出保险纸,他对警察说在家里他忘记带了,于是警察开了告票,说下次一定要带好保险纸才能驾车。 我拿着告票感觉有点莫明其 妙,便问原车主为什么不把保险纸带着,可他居然对我说,这没有什么关系,在加拿大吃到告票可以到法院打官司而拖时间,只要警察不出庭,告票就可以作废,罚 款也就免了,听着他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我当时脑子里乱轰轰的,车刚到手就要见官司,这算那门子事。 我只是怪这车主为何不把保险纸带在身上,害我刚买了车就 吃了告票,要影响我的保险费。 当时已快到中午1点了,下午2点我还得赶着上班去,于是我就催着让原车主下车自己去找地铁站,我就往回赶,等到了家里一看时间都已快到2点了,再去乘车肯 定来不及了,于是我开着车直接去了餐馆,等赶到已经迟到20分钟,我自己是满头大汗,向老板解释,老板倒没什么,只是对我说有告票比较麻烦,在加拿大没有 车保险是绝对不能开车的,如果被抓住,轻者被罚款,重者是要坐牢的,还要影响保险费。 还有要我把新的车牌快一点装上去(之前我是将新的车牌插在后车厢玻璃 上,这是被警察拦下的主要诱因)。 之后,我一边切菜,一边思绪没有停过,我在想自己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倒霉,本来是一件很好很开心的事,却因为自己的无知酿成大错,车还没有怎么开,就吃到一 张很严重的告票,以后车可怎么开啊,我越想越生气,都是那个混蛋卖车人,说什么他的保险我可以用一天,可为什么又不把保险纸带在身上,让我吃到告票,还令 我迟到,这里老板是按小时付钱的,这天是我正式上班的第三天,迟到了老板如不扣我钱一定也不会高兴,扣钱的话,我这损失就太大了,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但 我仍在想着这件事该怎么解决,这样一不留神,在切叉烧时,在叉烧根部很硬的方,我用力想把它切下来,但刀锋一偏,就切到了自己的手上,当时我只是感觉自己 左手大拇指麻了一下,然后我看到从手指上有很浓的鲜血流了出来,这时,Mark看到了,他对我说快按住伤口,然后他用止血粉和止血胶布帮我包扎了一下,但 血仍然是止不住地往外流,一连换了三次胶布后,血仍然没有完全止住,随之伤口的地方越来越痛,是一种钻心的痛,痛得我直冒虚汗,为了止血,我紧紧地用自己 的右手按住伤口,这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按规矩我是不能坐的,但此时我已顾不上这些了,因为伤口实在太痛了,我不得不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 我有比较严重的晕血症,这时我已经感觉到浑身发冷,眼前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模糊,额上冒出了很多虚汗,这是典型的晕血症状,如果我不能控制的话,我极有可能 会昏劂过去,我想我不能晕倒,我怕自己倒下后会被人取笑,因此,我更用力地按住伤口,同时我还咬紧牙齿,以使自己的精神能集中起来,这样,约过了几分钟, 我渐渐地感觉到身体有些转暖,晕眩也好了一些,这时我发现周围的人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们在用广东话大声说着什么,但我什么都听不懂,只是从 他们的表情上来看,似乎是说着一些有趣的事,就是没有人问候和关心我一下,又过了几分钟,我已基本恢复正常,血也基本止住,我想我不能再坐在这里了,应该 去干活了,不然老板会想我是不是在偷懒,于是我走到砧板前,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居然看到了被自己切下的一小块皮肉正静静地躺在砧板上,那原本鲜红的血已 变的有些暗红,那块很硬的叉烧还在边上,为什么没有人打扫一下呢,我想,他们有这么多时间聊天,可为什么就没有人来为我做些什么呢,世态炎凉到如此地步, 是我从来都未曾遇到过的。 迷茫 在这里除了我和Mark外,其它人如送餐的和伺应等大都是从香港来的,比如老板和两个师傅就是很多年前从香港移民来加拿大的,那些伺应则都是从小随父母移 居加拿大的,他们是在加长大的所谓第二代移民,还有些则是本地出生的的公民和学生,但都不是白人,看肤色好像是印度和菲律宾人。 那些从香港过来和第二代移 民一般都能说流利的英语和广东话,所以这里平时都用广东话和英语交流,他们很少和我这样只会讲普通话的人交流,因此在店里我是话说得最少、事做得最多的 人。 老板对我盯得很紧,我发现他从来不叫其它人干活,即使他们很空闲在聊天他也不管,唯独对我只要是看到我有空,就会鬼叫般地派我事做,他不想让我有一点点空…

加拿大爆发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炭疽热

加拿大食品检疫局今天透露,西部草原两个省份爆发牡畜炭疽热,影响到100家农场,已有约500只牲畜死亡。 这是加拿大最近数十年来爆发的最严重一次动物瘟疫。 加拿大食品检疫局一位兽医表示,在萨斯喀彻温省发生的炭疽热病毒,是他们处理过的大草原省份中最为严重的。 此前的一次爆发是在1950年代。 萨省首次报告有牛死于炭疽热是在去年6月的春季洪水过后。 截止本周一,在那里有400多头牲畜死亡。 在曼尼托巴省,有11个农场的88头牲畜死亡。 当地农场已进行隔离检疫。 但加拿大食品检疫局并不能预测疫情何时可以得到控制,因为在土壤里随处可能有这种病毒的存在。 加拿大食品检疫局同时表示,病毒目前没有进入人类食物链。 本月早些时候,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了87年来最严重的动物炭疽热。 明尼苏达州位于加拿大曼省南部,两个地区接壤。 炭疽热是由芽孢状的炭疽杆菌引起的致命疾病,通常存在于发生大水或高温后的土壤中,因接触受污染土壤而被感染的动物则会把身上的病菌传播出去。 在加拿大大草原,接触受污染土壤而感染炭疽热并不奇怪,最常被感染的是牛群,但人类也可能受感染。 本月稍早,一名住在萨克其万的男子染上轻微炭疽热,但他可望完全康复。 (记者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