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51网记者李廉带着网友的疑问打算约见于明涛先生之时,才得知于先生今天正赶上去外地送货,采访无法当面进行,只好通过电话访谈完成采访。 于先生今天也无法上网,网上论坛的热评他亦无法看到,对此谨向各位网友表示歉意。 1、网友老赵问:你是想为原告还是为被告服务?我要是被告的话,你又不是律师,我凭什么理你? 于明涛:我当然是既为原告服务,也为被告服务。 前提是你遇到了麻烦,不管你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你有理,我就会尽全力维护你的合法利益。 老赵可能混淆了一个概念,不是只有律师才能发函给别人,我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同样可以发函提出正当的要求。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如果理亏,我提出的要求又合理,他会接受的,毕竟谁也不想把事情弄大,能在下面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上法庭。 2、网友laoding 问:我和印巴人的一家中介公司有$600的财务纠纷,不知道怎么收费? 于明涛:我还不知道这位网友和别人发生纠纷的具体情况,但我分析,如果你占理,完全可以去小额法庭告他。 需要我做的就是帮你做些Paper Work,你把它送到法庭。 如果你英语可以,直接自己上庭陈述就可,英语不好可以找个朋友做翻译。 我的工作大概在1小时内做好,收费约在$25-$30。 3、网友野竹问: 不知余先生以前是否有过为别人调解纠纷的成功案例?网友野夫也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律师的成功与否,在于他过去处理的案例是否精彩。 同样的道理,老于有没有以往的经验? 于明涛:我在加拿大生活了17年,在小额索赔法庭上有过许多次亲身的经验。 我做过见证人 (witness), 做过原告,也做过被告。 也因交通告票上过庭。 不谦虚地说,到现在我还没输过。 中国人有句老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但是,关键的关键是要有讲理的能力和勇气。 我对加拿大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是有着十足信心的。 公正廉洁的法律体系是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利益的坚实基础。 几年前,我的朋友告诉我,他的侄子David 被房产公司告到小额索赔法庭(the Small Claim Court)。 此时他只住了两个月。 诉状上不仅要求David立即搬出,而且要他付清余下十个月八千余元的租金。 诉讼的原因:大卫和他的同伴留外人过夜,噪音过高,影响邻居休息。 老实说,诉状上所罗列的基本属实,但他们没有按要求提出警告,退一步说,他们可以要求David立即搬出,但没道理要余下十个月的租金。 我意识到这是彻头彻尾的勒索和讹诈。 于是我以David的叔叔的身份,只经过两三次电话上的交涉,该房产公司就告诉我他们撤诉。 几天后,David又通过他叔叔告诉我:他不是第一个被敲诈的受害者。 不久前有一个中国女学生被这家公司用同样的方式勒索了5000多加元。…
如何适应北美环境,找到理想的专业技术工作,是所有新移民所迫切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新技术移民的就业范围大多数都局限在计算机、保险及房地产等领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之激烈可想而之。 然而,在北美有很多由洋人占垄断地位的技术工作,看视门槛很高,其实并非所想象之难,通常鲜少有华人问津。 这类工作,只要充分发挥原有的技术背景,再加以一些最新技术,就不难出奇制胜,争取到理想的职位。 MM是一个结合传统行业与现代IT技术的高度结晶。 它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制造业和服务业,无论公司规模大小,行业类型及客户对象,MM都是现代公司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MM的宗旨是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公司运营成本,进而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具体功效可分解为:改进客户服务能力、减少产品库存、减少产品周期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对于许多生产中间产品的公司,如半导体、计算机主板、硬盘、汽车配件、网络及通讯器材等,MM的成功实施已成为吸引OEM客户订单的基本必要条件。 所以,在北美就业市场上,与MM相关职位的需求相对稳定。 其中最适合华人移民的职位众多,包括:物料计划员-Material Planner、库存管理员- Inventory Management、生产调度员- Production Scheduler、生产监督员-Manufacturing Supervisor、后勤-Logistic Managemnt、SCM流程及功能分析员- Business Analyst。 要顺利争取到MM的职位,不仅要充分了解MM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如对MM 应用软件的操作。 在现今市场上约有上百个MM的应用软件,如SAP、PeopleSoft、Oracle及JDEdwards等。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SAP,它成立于1972年,是目前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更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 SAP公司通过SAP商务套件,全球各类企业都可以追踪资金的流向,改善与客户、伙伴的关系,精细企业运作,并在其供应链管理中获得显著效益,并且涵盖了多数企业的人事、财务、生产、运行、原材料供应等部门的方方面面, 迄今为止共有一千万个最终用户、19000个成功安装和1000个合作伙伴遍布于23个行业领域。 简言之,学习SAP功能,已不仅仅是了解一套软件系统,更重要的是掌握顶级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捷径。 而且在诸多大公司中,拥有SAP技能的人员都获得了最高的额外薪水:相当于年基本工资的17%。 那些有能力在典型的SAP应用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前景更光明。 可以看出,SAP在各行各业中具拥广泛的就业空间,掌握SAP的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流程将使您获取前景最为广阔的ERP软件应用人员的就业机会,无论是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还是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地区,MM的专业人才都是炙手可热的高薪一族 (更多资讯请电416-665-1888; www.viccollege.ca)
Joseph Pang庞海福地产专栏 何时买房,买在何处? 2007年以来,多伦多房地产市场淡季不淡,创出严冬时节的市场热潮。 根据多伦多地产局发布的数字,今年2月,多伦多二手房市场共售出6772套物业,为史上第二好的单月。 房价平均比前一年上升4%。 在一些地区,房价甚至比前一年上升了22%。 地产市场愈来愈热,对于本地人而言是喜是忧?在加国安居乐业的梦想,是近了还是远了?本报近期采访资深的房地产经纪和房屋按揭贷款专家,畅谈他们的想法。 趁早入市为好买房人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是,房价起伏不定,何时是最佳的买房时间?对此,资深房地产经纪、地产投资人庞海福认为,对于自住房,只要经济能力许可,愈早买愈好。 他表示,许多人抱著炒股票的心态来买房,幻想在最低谷时入市,这是不现实的。 房价起伏的周期一般在20年左右,一个人不能等那么久。 况且房价起伏并不是一种「正弦波」的上下均衡状态,从长线看,房价总是在起伏中有上升的走势。 另外,无论在何时入市,总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以多伦多近几年的房地产走势看,许多人后悔前两年房价低时未出手购房,有人则感叹存钱的速度追不上房屋涨价的速度。 情势就是这样,今年买可能没有前几年买合算,但仍比明年再买有利可图。 更何况白白花费金钱租房,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绝对是一大浪费。 买房可参考计算公式庞海福表示,作为买房的基本步骤,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买什么价位、什么种类的房屋。 目前可供选择的房屋,大致有共管公寓、共管镇屋、自管镇房、半独立房、独立房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房屋不仅售价不同,还会涉及日后的地税、维修、水电、保险费、管理费等开支。 所以在考虑买什么房屋时,不仅要考虑目前的购买力,还要考应日后的经济承受能力。 有一种可供参考的计算公式,是将全家毛收入乘以3.3倍,再加上家庭存款的数额,所得到数据,即是适合自己购买力的房屋最高价位。 好学区最具增值潜力买房时大家都会关心房屋日后的升值潜力。 庞海福认为,在升值的因素中,以好的学区最具增值潜力。 其次是周边的社区环境,包括是否有公园绿地、球场、河谷等,以及周边人口收入、社会经济情况。 其次才是交通便利情况。 具体到不同种类的房屋,他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能买独立屋就不要买半独立屋,能买半独立屋就不要买镇屋,能买镇屋就不要买楼宇共管公寓。 因房产的升值能力与它所占的土地面积有关。 建筑物本身是有折旧及贬值的,房屋升值是因为它所占的土地升值。 因此,占地越大的物业,其「含金量」越高,升值潜力越大。 对于二次置业的人而言,通常也是以小屋换大屋,由较差的区换到较好的区为合理的投资方向。 比如由士嘉堡到北约克,由北约克再到周边的905地区。 由房地产角度看的好区,实际上是一个地区自然和社会生态的综合指标。 于人村房价年升22%多伦多地产局发布的统计表明,今年二月多伦多房屋的均价为36万8,687元,比2006年2月的均价高出4%,也比今年1月的均价高4%。 在万锦市华人聚集的于人村等地,房价在一年之内上升了22%。 不过庞海福在比较研究后认为,大多地区大部分增值潜力大的物业区其实都不是华人区。 近期他所看好的升值区一是以湾景大道与劳伦斯大道为中心的C12区,另一个是正在开发的旺市新楼盘。 旺市相较于万锦市及烈治文山市而言开发较晚,目前向北只推进到麦健时上校路一带。 旺市新建的购物中心是安省最大、加国第二,且规划的地铁路线北上,更加快这一地区的繁华。 庞海福就此提醒华人,在寻找好的楼盘时,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华人区,应该把眼光放宽。 (…
多伦多地产局4月4日发布了本年3月大多伦多地产市场消息, 数据统计显示, 3月份二手房市场共售出8,518套物业, 比2006年同期的8,707套下降2%, 同时均价上升到$365,285, 比2006年3月的$353,134上升3%, 略高于同期2%的通货膨胀率. DOM (Day of Market) 销售时间也明显加快, 由一月份的42天,二月份的38天,降到三月份的32天, 也就是说三月份平均每个房子从上市到卖出需要32天. 销售速度最快的地区为E01(15天)和C10区(16天). 同时%List要价与成交价的比例仍保持在98%左右.
其实在加拿大虽然有蓝领白领之分,但是从收入上看并不像国内那样差别巨大。 不论是电车司机还是垃圾工人比起一个普通电脑程序员的收入差不了多少,很有点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的味道。 所以不论是草根还是精英,只要是有了工作,想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买房并不是遥远的梦。 定义草根,精英可以看收入,定义大房,小房可以看价格。 这样虽不甚科学但是简便实际。 有道是王侯将向宁有种呼?在新移民中间今日草根,明日精英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昔日的小房,今天的价格也会令人叹为观止。 买房目标的锁定 一旦有了积蓄,买房就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接下来,买什么样的房子,大房还是小房,一连串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其实大房小房是个相对的概念,地点不同,比如市中心,买一个破旧的百年老屋要花七八十万,换到北面列支文山,这样的价钱可以买个四千尺的豪宅。 一般买房人的着眼点可能会是这样排序。 价位,地点,环境,房型,学校,交通,潜力,新旧,保养,朝向。 每个家庭的还会有特定的要求,不过前面提及的十点应该是予以综合考虑的要素。 草根家庭考虑咱时薪不高,只能买个便宜点的房子先住着,看了一些Townhouse,主要感觉价格挺适合,用不着背着大笔的贷款,做个“有房子的穷人”。 精英家庭考虑我们工作已经走上轨道,可以买个有升值潜力的房子兼顾投资,从以往数据看,独立房的增值幅度最大,贷款额度大一些,风险和收益共存嘛。 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人们的想法也就千差万别。 好在大多区房地产市场容量巨大,每年上市交易的房屋总量超过十万套,不论草根与精英,一定会有您喜爱的那一个。 买房幸福指数 早就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买房也是一个道理,买个大房是幸福的,买个小房也是幸福的,没有房子也不能说是不幸福的。 有关机构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在发达国家地区,购买一平方米的房产要用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 如果月收入大于每平米的价格则买房人是幸福的,如果月收入小于每平米的价格,则买房人是不幸的。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公式,买房幸福指数=每平米房产售价/月均家庭收入。 草根也好,精英也罢,您都可以算算自己的买房幸福指数,也许还真说不清谁比谁更幸福。
也许来到这里的移民家庭怀揣着不尽相同的梦想,不过安居乐业应该还是普世认同的价值观。 对华人而言,拥有土地,确切地说在这个“新买房时代”拥有房产依然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 加拿大房产价值跨度从十几万的普通公寓到上千万的豪宅大院应有尽有,我们这里说的小房是指价值二,三十万低档住宅,大房是指价值超过60万的高档居所。 不论移民之前在国内如何呼风唤雨,到了这里找工的找工,上学的上学,一切重新洗牌。 加拿大虽不像国内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也可以称得上大浪淘沙,烈火试金。 岁月流逝,人们的境遇逐渐不同,也就演化出新的不同阶层:草根与精英。 买房决定的成因 都说在加拿大没什么应酬,利于家庭紧密团结,我们也拿家庭为单位说事儿吧。 草根家庭打着通常意义的累脖,也有很多典型的男女工作组合,比如卡车司机加上幼儿教师,技术工人加上病老护理,不一而足。 而精英家庭的典型组合是电脑程序员与会计师,谁让当初这是最热门的白领职业呢。 草根家庭工作辛苦,经常加班加点,不过看在加班费的面子上,也还能找到心理平衡。 精英家庭压力重重,考证书,上夜校,盼望年底加薪,起码奖金多发点。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草根家庭掐指一算年收入竟超过了八万,而精英家庭年收入也跃过了十五万大关。 当然打算买房会有很多种原因,不过有了钱,买房乃至换房就有了物质基础。 房产市场的研判 市场的研判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论草根还是精英,对市场都有各自的解读,已经买了房的说房价还会涨,还没买的却希望房价跌。 其实草根家庭的担心不无道理,精英家庭的顾虑也可以理解。 就大多区来说,房市上涨了这么多年而且今年看起来还在涨,虽有各种预测,可未来市场何去何从还是众说纷纭。 有这样一套理论,说房市的涨跌短期看供给,中期看成本,长期看收入。 拿卡尔加里和多伦多做个比较,卡尔加里因石油价格的影响,短期内城市人口暴涨,住房需求大增,造成供不应求,结果使房价去年短期内升幅近50%。 而多伦多由于迁入人口的稳定而且持续,房价也就一直延续6-7% 这样不温不火的升幅。 从成本上看,要建一幢房子,土地,材料,人工,每一项可以说只有涨,难有跌的机会。 再说收入,议员提议最低时薪工资十元的议案未必通过,不过工会年年地罢工,即使累脖的工资也是只会涨不会跌。 这么一看,好像房价也只有涨价一条路了。 (待续)
由北美中文网网友carboy(杨震霆)发起召集的“加拿大不应该成罪犯天堂”的示威游行定于4月11日早上8点半,在移民部对高山案举行聆讯时,在聆讯庭门外(300 West Georgia St.)举行,温哥华网友是次行动,已引起加拿大华裔社区的重视,亦引起加拿大传媒的关注。 多伦多第一台AM770于4月8日(星期天)早上10点到12 点,通过多伦多“多咨处网”(www.51.ca)和温哥华的“北美中文网”( www.westca.com),实现“多伦多-温哥华”两地网络跨地域合作,多伦多的听众通过AM770频道,收听是次讨论外,加拿大境内的网友,通过登陆两地网站,即时收听“特备节目——来自中国移民的声音”。 以下是该次节目的部分文字记录,感谢多咨处网网友“芸芸众生”为这次节目所作的速记,并整理成文字。 笔者在编辑时,考虑到阅读习惯,个别地方作了位置上的调整与剪辑,由于该记录仅仅是节录,且并未经过主持嘉宾审阅,因此,如果文字与讲话者有出入,一切以实际播出节目录音为准。 我们已经忍无可忍 木然:继续讨论上周的高山案话题,上星期我们送出一首《我是一只小小鸟》,高山的反应是,“我不是贪官,我也没有在两年内18次往返中国和加拿大,就算我是一只鸟,也不可能这样的飞来飞去,媒体的报道是失实的。 ”不知道高山是否听了我们的节目。 马越:那他是一只特别鸟了。 木然:今天我们继续讨论高山案,原因是在温哥华“北美中文网”的网友杨震霆先生,发起并组织了一帮中国移民,决定在4月11日,也就是高山的移民资格聆讯开庭审理的时候,在聆讯庭外面发起游行示威,向移民部、法官和政府表达中国移民的呼声…… 马越:或者是怨气。 木然:嗯,所以,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木然:今天直播室请来两位嘉宾,一位是《大中报〉的创报人,资深记者,其实也是总编贾宁杨先生,我每次跟他聊起来,他都很强调让我介绍他是记者,这也恰恰说明了,贾宁扬很看重“记者”这两个字,这不仅仅是代表职业,还有就是责任。 另一位是独立时事评论员万沐先生,万沐先生写过很多评论文章,发表在本地的中文网络和中文平面媒体上。 今天我们的节目,是“多伦多-温哥华”联线,现在电话线上的两位嘉宾,分别是411游行的发起者杨震霆先生,杨先生好。 杨震霆:木然好,收音机旁边的听众好。 马越:也问温哥华的听众大家好! 木然:噢,对不起,我们应该向温哥华的听众问好。 我是从网上看到杨先生参与和发起这个活动,后来一联系,不但止杨先生很年轻,而且还是我的师弟,以前都说广东人是不参政的,但这次杨先生却主动站了出来,用(游行)这样的形式,表达这种声音;另一位嘉宾,是加西中文网的CEO,Edwin张先生,问张先生好! 木然:先来问杨先生,为什么要组织这次游行? 杨震霆:开始是从报纸上了解到高山案,觉得加拿大司法有漏洞,犯罪分子可以留在这里,这叫我们忍无可忍。 木然:加拿大司法是独立的,法院一天不作出判断,高山都是普通正常的人,享受他应该有的法律权益。 你们组织这次游行,给我们的感觉是,你(游行)的前提设置是早定了高山是罪犯,这样对高山公平吗? 杨震霆:我们没有作这种设定,我们的诉求是,希望将高山送回中国去,交由中国来审判。 加拿大法律凌驾于中国? 马越:请问贾宁扬,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他们决定搞游行的? 贾宁扬:说实话,我对高山案了解不是很多。 也是你们给我电话(邀请我来作嘉宾),才了解得深一些。 知道有来自中国的移民组织游行,感到很惊奇。 高山的问题,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这个机器包括移民局、加国政府、中国法律,在这种对比下,高山是弱小的。 但加拿大法律很讲究人权的,对于高山这样弱小的人物,给予他充分的公平权益,也不会做落井下石的事情。 刚才木然讲的是对的,在加拿大,法律一天没有判决,高山都是没罪的。 加拿大的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那么游行抗议的动机是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游行是不妥的。 张先生:高山是一个被通缉的犯人,加拿大法律不能凌驾于别的国家之上,要求别的国家要遵从加拿大的指令,加中两国的(司法)合作,应该让犯罪者不能以加拿大的司法为藉口,无限期地拖下去。 万沐:我听说杨先生了这次游行,首先我表示我对杨先生的敬重和支持。 高山应不应该留在加拿大,按照加拿大移民法的规定,移民申请者假如在中国有犯罪嫌疑的,是不能移民的。…
今年三月底,59岁的中国大陆新移民路明,在20天内第二次抵达北极,只穿短袖T恤和单裤站在零下35度的冰天雪地高举五星红旗。 他说:“我就是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不是韩国人,也不是日本人!” 路明这份坚持最难得的是,他本来已完成了一程十多天艰辛的北极开车旅程,回来温哥华了,但为了在雪地上展示中国人身分,特别向领事馆要了一面五星旗,然后再飞回北极,穿着短袖衣服,高举旗帜拍照。 (路明身穿短袖衫在零下40度的北极高举五星红旗,右为老农。 照片由北美中文网提供) 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三料会员”的路明,去年以投资移民的身分定居多伦多。 最近他将北极经历及照片贴上网上留言板,引来非常多的回响,许多人变成了他的“粉丝”。 “以前我就喜欢旅游,移民来加拿大就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好好实现理想。 ” 路明之前曾4次造访北极,这次的旅程,本来并不在路明的计划中。 是看到北美中文网上的帖子,有人找伴儿,我就报名了。 ” 于是,几名网友,路明、老农、余勇、小王一行4人3月5日从温哥华出发,驱车前往北极,历经13天逾8000公里,并且将沿途行程及照片在北美中文网连载,网友留言说得最多的就是“一路顺风,祝你们好运。 ”一路艰险可想而知。 “为拍摄北极光,我们至少有10个晚上待在户外4、5个小时,气温都在零下40左右。 因极光转瞬即逝,为行动方便,我根本不能带手套,手一碰到铁的东西就会冻在上面,一动就掉层皮。 ” 路明说,自己几次到北极,遇到的人都会问:“你是日本人吗?你是韩国人吗?” 就是没有人认为他是中国人,“所以我就决定一定要举着国旗照张相。 但问题是出发时并没有带上将国旗,只有回温哥华再想办法。 ” “我托在温哥华的朋友向中领馆要了面国旗,18日一回来,就拿到了。 然后定机票飞回北极,为的就是这张照片。 ” 照片上的路明身穿大红色的短袖衫和牛仔裤,面容如常,如果不是身后厚厚的白雪和一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的同伴,完全想不到那是在零下40度的北极圈。 我这样就是想要大家注意:我们可不是日本人!” 挑战“极地”似乎成了路明的“爱好”,早在2001年时,路明曾经8次入藏,拍摄风土人情,并于04年出版《穿越西藏》画册。 完成北极之旅,路明今年的行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4月去南美巴西、阿根廷、秘鲁,完成《美洲画册》的工作;接下来会驱车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拍摄海上冰山;7月份从多伦多出发前往美国北部各州,继续“走遍美国50州”计划;秋季前往阿拉斯加南部小镇拍摄野生熊类和三文鱼;最后在10月乘坐飞机前往阿拉斯加的安格雷奇(Anchorage)一睹北美最高峰麦金利(Mount McKinley)风采。
我们8人收到了安钢的姐姐的来信,信中说道张悦欢没有履行她在追思会上说的话,没有把安钢的骨灰送到安钢的家人手里,她回国到上海后,从上海用EMS邮寄骨灰和遗物,结果把骨灰弄撒了,遗像也摔破了。 她试图说服安钢的前妻(安钢儿子的监护人)和她签署有关文件,这样她就可以更便利的去领取安钢的卖命钱,但是安钢的前妻拒绝了。 我觉得这个女人真是不同凡响,在权利义务平衡问题上,她的价值观竟然是如此的厚黑。 对安钢的态度和对安钢骨灰的态度的冷漠是一贯的;对安钢态度的极端冷漠和与对安钢在摄氏800度的火焰中挣扎到几乎只剩下牙齿将换来的钱的态度的高度热情的反差也是一贯的,作为所谓的遗孀,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赔偿金额的第一个200,000(加元)法定是属于她的,剩余的部分酌情分配。 看来,在她的内心,人之常情真的是很少很少,她确实很坦然,据我们了解,她和我们同时积极奔走咨询于有关部门,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份额——脸面和是非是次要的,只有钱才是实实在在的,坚持就是胜利,时间长了,人们早就淡忘了,然而她却还是可以继续按月领取安钢的钱,这样就可以永远不用打累脖工了,即使英语再差也不怕了。 难道她没有父母亲和兄弟姐妹?如果别人把你家人的骨灰和遗像弄得惨不忍睹你会作何感想?你不想见到安钢的亲人们,那你交给一个熟人转交不可以吗?邮寄的时候注明一点保价金额,不也可以减少风险吗? 早已经找不出贴切的词藻来评价她了,我们8人小组比不上她的智囊厉害。 我还是把安钢姐姐给我的信摘录过来,大家体会一下这位大姐和母亲,以及安钢前妻的一些感受吧,照理我是不应该公开别人给我的邮件的,但是我把里面的一些人名去掉,或许就可以了吧。 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不会影响张悦欢的坚强决心的,所以大家对此事知道一下就是了。 各位:你们好! > 最近一周因为合肥市区修路从学院通过致使我院网站有一周多时间断网,所以不能及时将张悦欢送安钢骨灰的具体情况告诉大家,让大家担心了。 > 现在我很痛心地告诉大家,安钢的灵魂不是一直在张悦欢的陪同和护送下回到生他养他的安徽合肥,而是被张悦欢在抵达上海后,于3月31 日在上海用EMS全球邮政特快专递方式邮寄到合肥的——共分三件(两个绿色的包装箱、一封特快专递)将骨灰、遗像、死亡证明、三个小塑料袋装的美国警方在出事现场收集的一些烧焦的物品、我母亲给弟弟织的一件毛衣、追思会上代表家人感谢用的卡片200多份、一个硬盘、还有一本安钢毕业不久所写的一本日记本(没有看到安钢出事前的日记本)。 > 三个快件我是在4月2日下午收到的,我母亲看到弟弟不是由他的妻子护送回国,顿时伤心不已,她大哭着说没想到安钢生前没有得到她的关照,死后还要受到她这样的对待,在运输途中饱受孤独和颠簸,得不到安宁。 妈妈还说,她不是承认自己是安钢的妻子而去准备领取保险和抚恤金吗?她怪我为什么同意张这么待安钢?我告诉母亲我和XX(安钢前妻)都跟张悦欢说过,如果寄回来对母亲的打击会太大,且着实有些残忍。 不过张跟我说她受不了了,妈妈一听这话更是又气又伤心,说那她以后去拿安钢用命换来的钱就能受得了吗?还说这根本就是她心里有鬼不敢面对我们。 > 早在张悦欢还在多伦多时,她告诉我不能将骨灰送到合肥我母亲这里,只能送到上海XX(安钢的弟弟)那里。 之前我以为是XX(弟弟)同意她这么做的,所以也就没有再坚持一定要她送到合肥。 但是后来我弟弟要出差,正好在她回国前以及回国后的那几天他都不可能在上海,所以在她决定回来前几天,我告诉她一定要把骨灰送到我母亲这里。 她说加的机票已订好不好改到合肥,但是我告诉她上海到合肥非常方便,这她也是很清楚的,因为她和安钢结婚前就一直在上海工作。 我还说如果她不能亲自将骨灰送到我母亲这边,这未免太残酷了,尤其是XX(安的前妻)得知她在抵达上海后要采取快递的办法寄送骨灰,也很生气地跟她起了争执。 可是她最后还是坚持采取邮寄的方式。 而她这次回来送骨灰到合肥才是她的主要任务,可是她却在3月31日把送骨灰的重任卸掉后,忙着去河南郑州处理其他事,尤其是多次急着找XX(安前妻)出来当她的面签个什么文件。 后来XX没有与她见面。 我说让她留下来给XX签字后再邮回去不也可以吗?她说WSIB要她一定要带回去,不能留下来。 她应该是4月4日或5日,从河南去北京,5日从北京离开国内回多伦多的。 > 虽然她这么对待安钢的骨灰,在收到邮件时,我还是忍着悲愤代表母亲、弟弟、XX(前妻)及XX(安的儿子)对她的辛苦表示感谢。 可是当我打开邮件看到弟弟烧焦的遗物和玻璃面粉碎的遗像后,不免又悲愤从中来。 我给她发送了一段信息,内容是:“遗像在运输途中弄坏玻璃面粉碎,骨灰的外包装也散架了,妈妈看到我拍的物品惨状痛苦万分。 如果你是亲自送安钢回(到合肥)家,至少对活人是个安慰,对死人是种尊重。 换句话,将来你领抚恤金也少点愧疚。 ”……….希望她能最后尽她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敢面对舆论。 否则拿什么理由去享受她本不该享受的东西呢? > 等我的相机修好,我再把拍摄的有关三个快件及里面物品的照片发给你们。…
于明涛先生在4月1日“助您圆梦”午餐会上。 (北美在线了然拍摄) 我是于明涛,来加拿大已有17年了。 按说年纪一大把了,已经过了做梦的岁数,可我偏偏就迷上做梦了,而且迷得还很深。 或许有人会说我是吃饱了撑的,要说我生活优越吧,好像还谈不上,只是不愁吃穿而已,或者套用一句国内流行语叫“小康”吧。 我拥有加拿大的政治学硕士学位,在本地银行工作十年有余,目前已经辞职,准备专心做我的梦,我打算自己开一家“调解纠纷”的公司,专门为华人服务,特别是那些遭遇麻烦的华人朋友。 所以我给公司起了个很好记的名字叫“为华”,顾名思义,只为华人说话办事。 要说我的这个梦起源于哪一天,我也弄不清楚,反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拍脑袋的临时决定。 不怕您笑话,我把这个想法和太太一讲,她第一反应是用手试试我的额头,问了我一句,“放着好好的银行工作不干,要开什么调解纠纷公司,你没事吧?”太太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好比一瓢冷水从头浇到底。 孩子倒是客气些,没敢直接打击我,问我“你是不是喝错饮料了?”好几个朋友也不理解,老于也不是爱出风头的人,怎么好端端地大白天做开梦了呢? 是啊,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梦呢? 讲一段我自己的遭遇,您可能会对我的这个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几年前我太太开办了一家食品厂,因为业务的发展,于2003年搬迁到另一个城市。 当时我们通过一个中文广告找到了一家公司办理设备搬迁工作。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个菲律宾人,我和他签了合同,并预付了一半订金,约定工程完工后验收合格付清全部余款。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兄活干了一半就撂挑子不干了。 弄得我莫明其妙,无论怎么联系,对方就是不理我。 按照法律规定,设备搬迁工程完工后必须由政府验收合格才可以开工。 我想告他,但太太不愿招惹是非,说找别人接着做完就算了。 结果在找别人的过程发现,我们未付菲律宾人的款根本就不够做完这项工程。 这样拖了半年,耽误了许多事。 有意思的是,我在这时忽然接到法院传票,这家伙居然把我给告了,说我欠他工程款3000块。 我找来政府负责工程验收的人员,验收结果是该工程有12项不合格,法院判令他按要求完工,然后由我付款。 我当时还列出了一个1300元的帐单,这是由于他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法院认可了其中的900余元。 8个月后第二次上庭,换了一个主审法官,她认为菲律宾人告我是没有理由的,并做出了一个让我也很吃惊的决定:法官驳回了他的诉状。 也就是说我欠他的3000块不用还了,反过来他给我造成的900余元的损失得赔给我。 我觉得他也够惨得了,就没有坚持要他赔钱。 事后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了为菲律宾人工作的一位广东朋友,他告诉我说“于先生你真行,我们老板欺负中国人欺负惯了,从没失过手,这回栽到你手里了。 ”他说他们老板以前用同样的手法欺负了许多开饭店的广东老板,很多老板一接到法庭传票,就乖乖地把钱送来了。 原来这家伙一贯这么干,我很后悔没坚持朝他要那900块。 这件事拖了很长时间,给我的触动也很深。 我想华人一向不愿惹是生非,遇到麻烦总是想息事宁人。 如果说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美德,对于那些打你主意的人来说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这么多年来,我经历过很多让人气不顺的事。 我分析的结果,一是有些华人朋友语言能力差,不能与对方进行交涉,吃了哑巴亏;二是有些人请不起律师,或者认为金额不大不值得请律师,加之对有些法律程序不熟悉,能忍则忍,结果助长了恶人的气焰。 其实华人在这里遇到麻烦,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必要走到打官司这一地步,在找法律服务谈索赔之前,理应先寻找“调解纠纷”服务。 恰巧我自认为自己是加国通。 我只要收取少量的服务费,就可说服双方达成和解并避免双方法庭相见。 如果调解不成,再去花律师费也不迟。 您是不是也觉得我这是一个白日梦呢?希望大家给我点建议,支持和拍砖都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