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绿营:讨党产挫败但入联公投并不悲观

台北1月13日电(记者 邹丽泳)“讨党产”及“反贪腐公投”投票率分别只有26.34%及26.08%,远低于50%门槛,两项都被否决。 未来,合并322“总统”大选举行的“入联公投”,是否一定过不了,绿营人士没那么悲观。 绿营人士分析,“讨党产”公投是政党竞争,属于台湾内部事务,而“入联公投”牵涉到涉外事务、“国家认同”以及本土势力消长,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若以“讨党产”的溃败解读为““入联公投””过关的机率大为降低,言之过早。 绿营人士认为,“讨党产”公投未过关并不必然代表接下来的“入联公投”也没有机会通过。 理由包括,两者的连署人数相差很多,“入联公投”连署高达272万人,“讨党产”公投有80多万人,光是人数就差了三倍之多,两个公投案的参与面与动能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原因是,“总统”大选与“立委”选举层次不同,受关注程度也不一样。 台湾历次“总统”大选投票率多高达8成,这与“立委”选举投票率只有5成8相较,多出“立委”选举15-20%,其参与层面与动能不能类比。 尤其,值得观察的是,民进党主导的“讨党产”公投获得超低投票率,重挫绿军士气,是否反而刺激“入联公投”的能量。 第三个原因,民进党“立委”惨败只剩27席,输到脱裤子、溃不成军,可能加深绿色选民对马英九领导台湾走向、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及台湾主体性等产生更大的不安全感。 绿色选民是否对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及“入联公投”更为支持,也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王熙凤如何揭老公“偷腥”:鱼死网不破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喝到“酒沉”,突然回屋,发现老公贾琏先生除了自己和平儿之外,还和另一个女人鲍二家的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因为是现场撞破、捉奸在床,凤姐当下表现十分抓狂,“气的浑身乱战”,“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又打平儿撒气,又破口大骂,又“一头撞在贾琏怀里”。 正闹到不可开交,尤氏等一干外人进了门。 尽管情绪是如此激动和愤怒,熙凤还是本能地比一般妇女在此时此刻显得头脑清楚,“凤姐儿见人来了,便不似先前那般泼了”。 接下来,她“丢下众人,便哭着往贾母那边跑”。 她要找贾府最重要的人、最受关注的场合,高调曝光贾琏先生的婚外性,向全贾府人告他一状。 这个“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的强势女人,就算之前来不及、也一定在“跑”的过程中迅速权衡了事情的轻重利弊,谋定了在公众场合踢爆老公偷腥的策略。 出现在贾母处的凤姐,“爬在贾母怀里”,一迭声地喊“老祖宗救我!琏二爷要杀我呢!”和几分钟前在自己屋子里发标,判若两人。 这副“唬得可怜”的样子,完全一个被欺辱与被损害的形象,从贾母以下,挣足同情分。 贾琏就这么对待一个弱女子吗?真不像话。 说王熙凤“男人万不及一”,不是瞎掰的。 老公出轨这种事,放到众目睽睽下大闹,固然需要勇气,但一哭二闹三上吊、全武行打到人前的女人,多了去了,而在情绪冲动中还能以自控能力和技术手段,追求大闹的效果,智勇双全,就颇令无数后辈望尘莫及。 就这大庭广众揭批老公偷腥一件事,此女展现的率性与理性、智商和情商,都非同凡响。 她不压抑自己。 不理智就不理智,不文雅就不文雅,撒泼打滚怎么了?不能忍受就爆发,释放自己的情绪,省得憋屈出乳腺癌。 在纵情的发泄中,她也让男人见识了自己的力量,破坏性也是力量,吓不死也吓出他一身汗。 至于站在一边,说“何必呢”这种屁话的,大半是也干着这类事的男人,吓着了。 她不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她的形象和分寸都控制得非常好,她不肯引起贾府高层的反感。 所以在屋里撒撒泼出口恶气算了,到了公众场合,立刻变个人。 她还要继续她的管家奶奶职业生涯呢,是不可以冒险损毁自己在贾母、王夫人这样的领导层心中的印象分的。 哪儿能为了老公偷腥,搭上自己的锦绣前程。 她的未来,不是用来赌口气的。 她绝不会激愤地控诉,拉扯上贾府的风气啥的。 如果她痛斥贾家上下男人都不干净,岂不犯众怒?是多大事就是多大事,无限上纲,先得罪了贾府管理层。 她委屈,她求助,她喊救命,结果是争取到了高层的力挺。 她要鱼死,不要网破。 冲动是魔鬼,女人遇上老公偷腥这种事,要么不闹,隐忍、宽容、委屈自己,要么就冲动,一闹就趋向于同归于尽的路子。 凤姐的闹是有技术含量的。 她可不想毁了贾琏的基业和前程。 不错,她是派人唆使和尤二姐订过亲的张华告贾琏国孝家孝下偷娶尤二姐,背旨瞒亲,但同时就花更多的银子,让察院只虚张声势,别真办贾琏。 那不过是提供一个让她大闹开、又让尤二姐招人烦的因由。 破釜沉舟的目的,是胜仗,不是淹死还在一条船上的人。 她在贾母处揭发贾琏先生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也是对贾母心中这种错误的严重性非常有数,不过是“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 她可不想让贾琏真的在贾母那儿失宠。 在她心中,她和贾琏,在贾府的事业发展,还是夫妇一体的。 把鱼弄死,网还得留着。 果然,鲍二家的上吊死了,尤二姐吞金死了。 王熙凤和贾琏的日子,好不好的,反正还在继续。 老公偷腥,要不要向世人揭开他的画皮?选择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方式?…

中美撞机事件:江泽民指示“道歉放人”

由钱其琛作序,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著的《外交案例》近日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个经典案例的剖析、40年外交经验的总结,展示了吴建民多年来对于外交的探索和实践。 记者日前在北京外交学院专访了吴建民院长,长达近1个小时的专访中,他侃侃而谈自己外交生涯,指出自己写书的目的就是要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让老百姓“看得懂”外交。 美国怎样开口说“SORRY” 广州日报记者:可以请您谈谈构思和写《外交案例》的初衷吗? 《外交案例》 吴建民访谈录 撞落中国海航战机的美军EP-3侦察机在海南陵水机场拆解。 新书社供图(资料图片) 吴建民(以下简称吴):目的是希望为中国培养优秀的外交人才,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跟我讲这个(案例),而像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比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就非常重视案例教学。 所以,我感觉,中国培养外交人才就是手工作坊,师傅带徒弟,碰上一个好师傅,进步就很快,徒弟要是很有悟性,进步也快,碰上一般的师傅,进步不大。 这样,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就很缓慢,而且目前根据中国的情况看,真正经历“大外交”的人少。 如果希望21世纪中国外交的分量再上去,外交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关键就是人从什么地方培养,靠什么培养。 我想是靠实践,靠学校里讲课要有案例,没有外交案例,人才培养太慢。 广州日报记者:除了强调人才的培养,还应该强调什么? 吴:其次,我觉得,要解开外交的神秘面纱。 老百姓不了解外交,认为外交太神秘了。 有次我在电视台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我什么是外交,然后在街上采访了三个普通老百姓。 他问第一个老百姓,你认为外交怎么样?这个老百姓回答说,外交挺神秘的;问了第二个,对方回答外交挺贵族的;再问第三个,对方说外交是吃宴会。 (笑) 外交到底做什么事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外交就不能够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所以我的目的,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为老百姓服务,这个老百姓看得懂吧。 (笑) 广州日报记者:这本书构思了多长时间? 吴:我从2003年7月回国之后就开始构思这本书,这19个案例是我给学生讲的课,一个一个地整理出来的。 广州日报记者:在剖析这些案例时,大概思路是怎样的? 吴:思路有四条,第一,背景;第二,中国面临着几种选择;第三,实际操作过程,怎么做;第四,体试。 体试我就要学生参加讨论、面临选择。 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你是部长,你是大使,你会怎么做,启发他们思考。 内幕故事: “I”m sorry”的功效 广州日报记者:听说您书中的有些内容是首次披露,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内容呢? 吴:比如,在“9·11”事件发生之后仅5个小时,江泽民主席就打电话给布什总统。 这个我当面请教过江主席,他给我讲了一番话,在这个书上发表,我认为讲得很深刻,他的核心的话就是中美两国人民是友好的,很多无辜的人死去,中国人民当然要表示同情啊,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是中国的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人是考虑自己也考虑同他人的关系的,当时一个电话打去,布什很感动。 当时我们光知道报上,打了电话,讲了什么内容,不知道江主席怎么考虑,我想现在把江主席的考虑讲出来,那也是很感动人的。 我认为,这个行动,是外交上很成功的行动,影响巨大。 因为“9·11”时,布什刚上台不久,当时他正在犹豫,谁是敌人,江主席的这个行动,我那天在发布会上讲,我说某种意义上讲,胜过雄兵百万。 再比如撞机事件,撞了,怎么处理好?江泽民主席到拉丁美洲访问去了,留下一句话,“道歉放人”,这个指示非常明确,因为这个事情长期僵持中美关系会紧张,美国国内的老百姓情绪,中国老百姓的情绪全上来了。 中美关系出现一种持续的紧张,对中美关系发展是不利的。…

英国将向中国等国家推“长期入境签证”

京华时报1月13日报道 记者昨天从英国驻华使馆获悉,英国签证局(UKvisas)近日向部分国家包括中国推出了一种长期有效的,可以多次入境的特享访问签证。 据英国驻华使馆公共事务副总监苏白瑞介绍,特享签证可以使持有者在2-5年内,无论是出差还是度假,无次数限制地往返英国并做短期停留。 苏白瑞说,第一次去英国或者多次往返英国的中国公民都可以申请这种签证,相对而言,有多次往返记录的较容易获得这种签证。 不过这种签证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花费人民币3100元

留美博士啊,你忍心忽悠山村的孩子?

二年多前的一天,一个上学的日子,可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潘家村的上百个孩子却只能站在小学校门外的寒风中发抖,不得入内。 这是笔者出差途中见到的一幕。 笔者拦下几位路人打听,原来,该村刚盖了新校舍,可村里由于某种原因无力支付工程款,承包商讨要工程款不成,当日暂时将学校封了。 话说此前一年,该村“远近闻名”的回乡探亲的留美博士潘厚尧“诚心”想为家乡乡亲办实事建希望学校,将该村所有村干部和队组长组织起来,晓之以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动之以情(愿捐款20万人民币与村里集资,信誓旦旦承诺回美国后即给村里寄来20万)共建新校舍,家乡父老无不感动,有了潘博士的庄重承诺,即刻征地并破土动工。 县市报纸电视台对此事加以报道。 当然,潘厚尧助建家乡小学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工程的督工由其弟弟担任,学校建成后,他的弟弟必须在学校担任教师,校们口的学校商店必须由其弟妹开办。 村里自筹部分资金,上级单位资助部分资金,承包商自垫部分资金,工程拉开了,可潘博士允诺的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经多次与其家人联系催款,总算寄来了约7万元人民币,潘博士承诺余额不日就到。 工程继续着,催款也继续着。 学校修好了,开学了,潘承诺的余额还是没有消息。 乡亲们急了,可村里也拿不出资金支付给承包商,承包商于是以封校相要狭。 其后潘博士又多次许诺要将欠款补齐,但一次次令家乡父老和工程承包商失望,令山村的孩子们失望。 承包商再次以封校相要狭,这就是笔者见到的文前一幕。 笔者近日再次途经该山村,好奇心驱使我再次关注潘家村小学的建校款问题。 经打听,潘厚尧博士在建校初尚且承诺支付余款,之后干脆放话,免问,余款不会再付, 没有再多的解释。 后来村民们靠卖掉了部分山林,才将工程款付清。 潘厚尧捐款门落幕了,笔者的心情却久久难以沉静,潘博士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说话出尔反尔,不守诺言,忽悠任何人都可另当别论,但怎么可以忽悠生你养你的家乡父老?怎么可以忽悠那些单纯天真的孩子们呢?潘博士多次回家探亲一有机会就吹嘘如何如何富有,应该不是缺钱。 在其名(上报纸电视)利(弟弟做代课教师)双得以后,在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拒绝支付承诺的建校款,不得不让人怀疑潘博士最初的捐款动机。 据反映,潘厚尧有时自称是博士,有时自称是博士后,有时被人称作是双博士。 究竟他是真博士还是假博士?这仍是一个迷。

美国博士研究:你的配偶可能是外星人

据美国《世界新闻报》美国不明飞行物专家兼物理学家詹姆士博士说,美国境内现有500万外星人,他们外表看起来与地球人无异,而且男女比例平衡,大多数人已结婚,但未生子。 詹姆士博士在过去10年间,一直对地球人与外星人联姻进行研究,至少发现了1000对地球人与外星人结婚的案例。 他说,每个美国人与外星人结婚的概率为50%。 詹姆士博士说,目前尚不清楚外星人为何来美国。 也许他们是来征服世界,或是到地球这个奇怪的星球上来感受一下奇怪的生活,或是因为自己的星球过于拥挤,而来地球抢占地盘。 ” “外星人最初拜访地球时,担心自己很难实现与地球人联姻的梦想。 但后来,他们发现在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同类伴侣结婚生子,于是他们便消除一切顾虑,尽其所能施展自己的魅力,以吸引地球人。 ” 詹姆士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那就是,在地球所有的婚姻中,与外星人的联姻是最牢固的。 尽管美国人的离婚率一直高达50%,但在地球人与外星人的婚姻中,离婚率却只有10%。 对此,詹姆士博士给出的解释是,外星人在经营他们与地球人的婚姻时,比地球人更精心。 为了方便美国人判断自己的配偶是否是外星人,詹姆士博士还特地列举了以下几个判断依据: 如果你的丈夫是外星人,那他——— 喜欢对房子修修补补,因为他们天生动手能力就很强; 与地球人不一样,他们不喜欢手拿电视遥控器,频繁更换频道。 他们总是耐心汲取每一个电视节目的信息; 做爱之后,他们喜欢与另一半沟通个不停,因为他们想更多地了解地球人对**的看法; 方向感不好(真怀疑他们是因为找不到回家的方向而只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 如果你的妻子是外星人,那她——— 对体育赛事入迷。 看体育节目时,异常安静,而且无需就有关体育问题请教身边的丈夫; 做家务的方式特别,而且不愿男人插手家务,她们认为男人主动帮助做家务是对她们的侮辱; 为保持适中身材和非凡魅力,她们每天坚持体育运动,并十分注意合理饮食; 与丈夫理论时,逻辑性超强。

CNN:陈水扁及其台独分裂路线被击败

台湾今天举行“立委”选举,外国媒体高度关注。 CNN新闻网以头条报道有关选举的情况,并在首页贴出国民党支持者欢呼的图片。 CNN最新的报道指出,这次“立委”选举被广泛地视为是对陈水扁及其“台独”分裂路线的的“公投”。 报道说,根据最新的点票结果,台湾最大的反对党国民党已经很明显地胜出了。 国民党已经保证得到了立法机构113席中的大多数席位。 报道说,国民党的大胜,将在实质上推助马英九(的“总统”选情)。 CNN新闻网以头条报道有关选举的情况。 另外,CNN较早前的报道说,陈水扁8年执政,因为恶化与北京的关系而被批评。 报道援引分析指出,陈水扁不仅使台湾的经济失去竞争力,还造成台海关系愈趋紧张。 报道引述分析指出,民进党将在星期六的选举中被“彻底击败”,而国民党在立法机关的微弱多数将扩大。

CPAC-西联汇款新春歌舞宴精彩纷呈

(北美在线 了然)2008 CPAC-西联汇款新春歌舞晚宴于1月12日在太古广场金王朝酒楼隆重举行,揭开了多伦多华人迎春系列活动的序幕。 CPAC新春歌舞晚宴一年一度让各界朋友欢聚一堂,结识友人,互赠祝福,共享欢乐时光。 今年的晚宴设有美味佳肴、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交谊舞会和现场电声乐队表演伴奏。 晚宴现场更设有幸运抽奖活动,奖品内容丰富,所有嘉宾都获得了一份新年礼物,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摄影:了然)

西方国家为何集体热炒“中国工业间谍”

2007年,西方媒体对“中国工业间谍”的炒作出现了一波新高潮。 在此期间,德国媒体一直充当着这场鼓噪浪潮的总领唱;直至年末,英国媒体大有步德国同行后尘之势,在首相布朗访华之前再次掀起炒作高潮。 美国、加拿大、法国媒体的附和之声也不绝于耳,甚至连韩国媒体也声称不应再隔岸观火…… 西方舆论在此时集体“爆发”,无中生有指责“中国间谍威胁”,其内在根源何在? 西方为何集体热炒 “中国工业间谍”? 唱和之声此起彼伏 2007年新年伊始,德国媒体就引爆了所谓“中国工业间谍”的炒作风潮。 2月6日,德国媒体报道,德国“马克思主义在线文库”网站遭到黑客攻击无法正常运转,该网站的工作人员布莱恩培根妄称“袭击99%来自中国”。 2月8日,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副主席雷姆博格又对《明镜》周刊公开表示,“我们确信,中国黑客在近期加强了攻势。 其他西方国家发现的来自中国的经济间谍的数目更多。 ” 在随后的半年里,这种论调从未停止。 而真正引起轰动的是8月26日出版的《明镜》周刊,它抢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前刊登了封面文章《黄色间谍》,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黑客”对德国总理府、外交部、经济部和科研部电脑系统的全面攻击,并称大批中国侨胞和留学生正作为“黄色间谍”在暗地活动。 与此同时,其他西方国家关于“中国间谍”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2007年3月11日,《今日美国》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黑客寻找美国入口》的文章,称中国黑客很可能是去年11月入侵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黑手”。 10月份《时代》周刊撰文称“中国的间谍活动是美国技术面临的最大威胁。 ” 加拿大情报部门则在6月发布报告,声称中国在加拿大的“工业间谍”活动频密。 而在两年前大肆炒作“中国女留学生工业间谍案”无果而终后,法国媒体依然劣习不改,9月8日法国《世界报》又称“法国总理室受到疑似中国军方的黑客的入侵。 ” 英国舆论在首相布朗宣布访华行程后再次掀起“中国间谍”炒作高潮。 《泰晤士报》12月1日发表文章称,英国军情五处处长乔纳森埃文斯日前给各大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行的300名行政总裁及安全负责人发送“密函”,警告他们“小心中国国家机构支持的黑客间谍窃取商业情报”;12月4日,《每日电讯报》又刊登题为《圣战与中国在威胁商业》的文章,把国际恐怖主义和“中国商业间谍”并列为威胁英国商业的两大因素。 最近,甚至连韩国媒体也按捺不住寂寞。 12月4日,韩国《朝鲜日报》在引述《明镜》周刊文章后表示,真正“火烧眉毛”的应该是韩国,现在韩国不能再对“中国间谍”隔岸观火。 文章还说,在造船、钢铁、半导体、汽车等领域具备世界竞争力的韩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间谍”的重点“目标”。 炒作背后的利益与考量 在这场对“中国间谍威胁”集体歇斯底里的炒作中,西方媒体、政治家、企业界都有参与。 而媒体无疑担当了冲锋者的角色,并且参战阵容相当豪华,从德国《明镜》到美国《时代》《今日美国》,从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到法国《世界报》,乃至韩国《朝鲜日报》,无不是名声显赫的各国主流媒体。 在媒体的热炒背后,不能排除他们有试图通过“好莱坞式”的间谍题材吸引读者的意图。 但这些主流媒体的集体发声,也可能隐藏着它所代表的政治势力更深层次的考量。 在德国联合当地华人毅然起诉《明镜》杂志的周坚告诉记者,继美国之后,先是去年的日本和加拿大政府,再是今年的德国默克尔政府,都纷纷祭起了 “价值观外交”的大旗,宁愿舍弃部分经济利益也要来威胁中国。 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中国正在以一种跟他们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崛起,这令他们感到不安。 再者就是近现代史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弱者的地位,西方现在还不能接受中国发展到与他们平起平坐地位的现实。 长期以来根植在西方政客心中的 “中国威胁论”并未停止,热炒“中国间谍”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话题而已,但却是一个更具杀伤力的话题。 另外,在西方各国对“中国间谍威胁”一轮轮的炒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角色便是各国的情报部门,比如发送“密函”的英国军情五处。 而《明镜》周刊辱华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于德国宪法保卫局所炮制的年度报告。 而且自始至终在德国各个媒体发表“中国间谍威胁”言论的,也正是宪法保卫局的个别官员。…

杨继绳:被三任中宣部长批评的记者

亚洲周刊纪硕鸣/新华社记者杨继绳曾因三次探访被软禁的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及写敏感话题,被三任中宣部长点名批评,他的几本书也被禁,但他仍不改实事求是、求真理、讲真话、做真人的原则,坚持在权力面前讲真话。 应香港大学中国传媒中心邀请,前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为港大的学生及学者公开演讲“中国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大量的数据、事例,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观点,吸引了听众。 站在课堂讲课,拿起笔写评论、写报道、写学术性文章,即使退休后担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出书逾十本,杨继绳还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名记者,这大概就是他终身的职业和追求。 杨继绳写自己喜欢写的文章,“应景、随潮流的文章让别人去写吧”,他认为,记者纪录历史,反映历史,新闻和历史相通,共同点就是一个字“信”,反映的就是真实。 当了四十年的记者,杨继绳走的就是一条追求历史真实的路。 在杨继绳的记者生涯中,他就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查和典型调查。 其中被中央领导人(政治局委员以上)批示的调查报告就有三十多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因为不“听话”、专门揭露一些真相,杨继绳曾经被三任中宣部长批评过,但被他批评过的中共领导干部就更多了;也因为想留下历史的真实,杨继绳三次偷偷地到北京富强胡同,去见当年被软禁的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还因为要在他写作的书中讲真话,结果他的书《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在大陆被禁,退休后所在党支部要他作检查。 杨继绳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表示:“感觉还是很良好,虽然有三届中宣部长都批评过我,而且不是批评过一次,我的书被禁,但我照样生存、思考、写作。 ”杨继绳不想当官,也不想发财,“一无所惧,二无所求,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之间。 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思考的人,和一个自由写作的人”。 他把领导人批评他的事都写到了书里,并表示:“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 杨继绳可能真有做自由写作者这样的天赋,他从小就爱好写作,小时的作文,还在《中国少年报》刊出。 一九六零年报考大学时,杨继绳与全国仅有的两家有新闻系的中国人民大学及复旦大学失之交臂,而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拖拉机制造。 不过,杨继绳似乎注定要成为新闻记者,大学毕业后,新华社要招一些学工科的记者跑工业经济新闻,杨继绳被选上了,派到天津分社。 七二年内参转发全国 新华社的特殊渠道,提供了说真话的平台,除了公开报道,还可以写内参,向北京高层报告基层的真实情况。 一九七二年,杨继绳看到天津驻军占了民房、学校、医院,资本家被抄家后的小别墅等,杨继绳撰写了《天津驻军大量占用民房严重影响军民关系》的内参,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都作了批示,党中央并以 “中共中央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八号文件”转发全国,全军开始退出在支援地方文革时所占用的民房,仅北京军区就退出民房三十九万平方米。 出于记者的责任,在文革期间杨继绳还用大量时间调查军队腐败问题,他用笔揭露了案犯宋某利用和军队某些干部的关系,将一批退役军车私自倒卖获取暴利的黑幕,引起军队领导的重视。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杨继绳关注企业及经济发展,写了不少文章和内参,包括有关天津劳动生产率调查、天津经济地位下降等,就天津经济地位问题,连续写了四篇调查报告。 跨入市场经济年代,火柴按市场价格上涨,但天津的火柴坚持不涨价,背后是搞财政补贴,表面上稳定了物价,实质是违反经济规律、影响经济改革。 杨继绳撰写《孤岛的困窘》,揭露了天津是价格孤岛的现象,让当时的市委领导李瑞环很不满意,一九八八年李瑞环连续九次指出:“有人说天津是孤岛,孤岛要下沉,这不是无知妄言,就是别有用心。 ” 因为坚持讲真话,杨继绳承受很大的压力,有一次,驻天津部队六十六军有军事表演,记者们都去了,驻军军长接见记者一一握手。 但因为杨继绳几次揭露驻军的问题,该军长走到杨继绳跟前不仅不握手,还瞪了他一眼,杨继绳也回瞪了军长一眼,事后他还笑著说是“以眼还眼”。 关注军队被责毁长城 军队有人到新华社总部告状,指“新华社记者杨继绳搜集军队黑材料,想毁我长城,希望新华社严肃处理”,这份材料曾经放在杨继绳的档案内,直到六十六军军长下台才暴露出来。 一九八八年,新华社将杨继绳调回总部,想不到原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也升迁调北京,在中南海,李瑞环还耿耿于怀说:“天津有个杨继绳,还反对我,一调查是个书呆子。 ” 四十年的记者生涯,杨继绳聊以自慰的是,“后二十年没有讲假话”,他说当记者的前十年讲了不少假话,整理所撰写的稿子,头十年到粉碎四人帮,只有两篇稿子值得留下来,一篇是“驻军占房”,一篇是“天津劳动生产率调查”,“是凭良知写的,其他的稿子是跟著潮流推波助澜,都要烧掉,不仅要烧掉,还感到十分羞愧”。 在杨继绳看来,“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小学时就能念了,但真正懂得足足花了十年的青春,“我用十年的时间才学会这四个字,凡跟潮流跑的写出的东西都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凭著自己的良知,倾听群众呼声写的文章才留得下来”。 第二个十年杨继绳改变自己,他提出“成就三角性”的理念,如果一个记者的成就是三角形的面积,那么“调查”、“读书”、“思考”就是三角形的三个边,三条边越长,成就的面积就会越大,缺少任何一个边,面积就等于零。 独立思考,独立调查,杨继绳给自己定位是“研究型记者”,以研究思考作出解读及深度的分析。 前些年,杨继绳退休离开新华社,他觉得还是没有离开记者这个行业,因为他始终不变的特点就是讲真话。 讲真话、求真理、做真人”,杨继绳的“三真”原则始终不变。 杨继绳表示:“讲真话是为了追求真理,我讲的话不一定是真理,但我追求真理,讲真话,追求真理,必须做真人,不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人就不会追求真理。 ” 四十年记者生涯,杨继绳认识到舆论监督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舆论监督有几个层次,一是揭露坏人坏事;二是对政策层面的分析研究;三是理论层面的提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