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儿童手工坊 March Break Activity – Arts & Crafts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4 to 10yrs old. This Program is Free of Charge Tuesday, March 11, 2008 10am – 12noon and Thursday, March 13, 2008 1pm – 3pm Location: 1491 Danforth…
移民,就意味着和朋友分离、和亲人分离、和自己的过去分离、和熟悉的环境分离……有时候,还是和婚姻分离。一份感情,或许就在这种咫尺天涯中消磨。 今年是我登陆加拿大的第4年。这4年我得到了很多,但也失去了曾经美好的婚姻。 移民加拿大前,我已经看到不少有关移民导致婚姻破裂的说法,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我和老公移民的决心。尤其是我,在机关呆了几年,已厌倦机关人浮于事、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2000年当我的一个朋友移民加拿大后,我便动心了,怂恿老公申请。老公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也在机关工作。他当时事业虽说不上如日中天,可也是有待提拔的后备梯队成员之一,只是当时的情况不是很明朗。这也正是我不愿在机关待下去的原因之一。 说实话,老公一开始不是很心甘情愿,我就以“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路说服他:移民成功了,如果这边事业发展也没有太大机会的话,我们就义无反顾地走;如果在这边还可以搏一搏,那我们分两步走,我先到加拿大拿到身分后再看情况发展,见机行事。老公也觉得我未雨绸缪,很有道理。两年后拿到移民签证,我们走的是第二条路。谁知道,这条路竟然是我们婚姻的不归之路。 2002年夏,我和老公一起登陆温哥华。可以说我对温哥华是“一见钟情”,湛蓝湛蓝的天空,清澈透亮,高远明净,我感觉自己好似变成一只小小鸟,自由地飞出压抑沉闷的环境。我很想让老公留下来,但我知道,要他在这边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很难,尤其是他在机关已工作多年,专业都丢了,而且老公又是很要面子的人,要他放弃国内令人艳羡的机关工作在这边做体力活,说实话我也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我们两个人在温哥华度过了半个月蜜月似的日子后,老公告别我,也告别美丽的温哥华,回国去了。 老公走后最初那段日子,为了怕自己想家想老公,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学英语、找工作、去教堂、学开车、认识新朋友。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很快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找到了一个part-time工作,同时开始上学,准备拿一个财务证书。每星期我都会和老公通几次电话,一开始,我们会互相通报这几天各自做了些什么,认识了谁,有什么事情发生等等,哪怕就像报流水帐似的,也都兴致勃勃,尤其是我,总会报告老公一些新鲜事情;但是,老公在电话那头常常话题不多,无非就是他又去应酬了,他家亲戚找他帮忙之类。到后来,我都感觉到我们的通话更像例行公事,少了一份期盼,少了一种激情。 后面这两年,我们聚少离多。老公曾于2004年初请过两个月的假,想试图适应这边。可是俗话说得好,“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老公准备了退路,没有辞职过来,所以他在这边找工作时,总是会和他国内的工作比较,权衡来权衡去,还是觉得那边的工作更适应。我也曾试着劝老公放弃那边的一切,但并没有强求,因为我不愿看到老公因为委曲求全而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对于男人,自尊和自我实现感很重要。不止一个朋友警告我,这样两地分居,而且又没有孩子,婚姻很容易出问题,我却幼稚地坚信我们的婚姻能经受住3年的考验,因为我打算在我拿到身分后,便做出牺牲,放弃这边我喜欢的生活,回到老公身边。 日子就这样在“兵分两路”的忙碌中走过,虽然我们彼此都渐渐感到不仅距离遥远,心也在疏远,但都似乎有些宿命地相信:等到我拿到身分,等到我回去,就算熬到头了。 2004年11月,在我拿到一个财务的certificate后,经一位朋友推荐,我到了一家不大的西人公司做财务工作。2005年春节,按照计划,老公到温哥华看我。以前他来看我,我都是在做part-time工作或是读书,有不少时间陪他,这次我是在做full-time工作,除了周末,平时我都早出晚归,把他一个人扔在家,即使周末,和他一起去和我的朋友聚会,他也总是郁郁寡欢,我知道他的闷闷不乐是有原因的,我在这边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了不少谈得来的朋友,而他却是温哥华的过客,成了我在温哥华生活圈以外的人。他一方面为我的适应能力高兴,一方面自己心里也有落差。在他走前的晚上,他很认真地问我:“影,如果你拿到身分后,真愿意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婚姻回国吗?”我没有回答,只是冲他点点头,然后抱住他,什么话也没有说。 这次老公回国后,他再也没像以前那样,在电话里和我讨论我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拿到身分,什么时候我便可以打道回府。每次我在电话里提到这个话题时,他或是不接茬,或是说一两句让我有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顺其自然了,慢慢来别着急之类的。我感觉他那边好象有什么问题,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是不是不希望我回去了?”他有些无奈但是很真诚地回答:“我看你在温哥华比在国内更开心,更自如,那你就别着急回来,好好享受你的生活吧。”他的话让我有些感动,又有些失落,特别是“你的生活”这几个字,刹那间让我觉得我和他真的相距很远,感觉我们从此走上两条不可能相交的生活轨道。当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我头脑中闪过:我将不再是他的妻,他将不再是我的夫。 2005年7月24日,那是温哥华夏季一个美丽的周末,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普通而又不寻常的日子。按照以往的约定,晚上8点,我拨通国内家里的电话,可是半天没人接。我搁下电话正纳闷,电话响了,一看号码,是老公打来的。我嗔怪道:“我打给你,你怎么不接啊?”电话那头的他并没有解释,却很一本正经地叫了一声我的名字后,说道:“我有件事情要和你谈。”女性的直觉让我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果然,他在电话里提出了分手。至今,我有时都纳闷,他那时的语气竟然那么平静,想必是多年的机关工作历练出来的。 说实话,当时的情形对于我来说,似乎不怎么太意外,此前我也不是没有设想过这种后果。只是当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面前时,我还是一时懵了。老公这样解释:自从2005年春节他到温哥华来看我后,他便发现,我更适合温哥华,是属于温哥华的。但他不属于这里,他难以在这里扎根。要我为了他回国,对于他来说,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压力和愧疚。他为此斗争和痛苦了很久,当男人脆弱时比女人还要脆弱,这句话在我老公身上得到了体现。在痛苦中,他接受了一位暗恋他多年的女同事。 听着老公的解释,我感觉自己好象在听别人的故事,怎么会?怎么会?这种事情真会发声在我身上?我不甘心我会输给别的女人。“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愧疚吗?”我反问他。他的理由似乎听起来冠冕堂皇:我回去了,肯定不适应,他心里也因为内疚而有压力,与其这样让两个人都痛苦,不如快刀斩乱麻。他说,放弃我对他来说,也很无奈也很痛苦,这样做是不得已为之,是“长痛不如短痛”。 这天之后的两个月里,我再也没主动给他打过电话,他倒是一如既往地打过来,而且也没有再提“分手”二字。那时的我,苦苦地纠缠于他提出分手的原因究竟是因为那个女人,还是因为他提出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服输的我不愿意接受前者,更愿意相信后者,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他放弃了我,尽管他言之凿凿。到加拿大的这三年,虽然我们彼此的相思渐渐淡了,我们彼此都能适应对方不在身边的生活,可是7、8年的夫妻情份就这样了断,我怎么也接受不了,我当时的心态更多地是一种不甘心,而不是对他的眷恋。 时间是痛苦最好的医生,在揪心地痛过之后,我那颗不服输的心在日日苦思冥想中也累了、倦了,加上朋友的开导,有一天我突然明白:我们彼此的放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放弃虽是一种遗憾,但放弃可以让我们彼此保留自己已有的空间,放弃可以让他不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放弃可以让我继续拥有温哥华的美丽。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似乎抱着一种“阿Q”心态的我做出了决定。这天,是2005年的10月8日。 当我在电话里告诉他我的决定时,我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是因为终于搁下这份沉重的爱,这份疲惫的爱,而是因为自己终于不再纠缠于彼此在这场婚姻中的输赢,不再计较彼此的得失。命运常常给人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就在我们办好离婚手续后的第二个星期,我拿到了身分,成了加拿大的公民。 此时的我,回头看我走过的路,已不再大喜大悲。人生有得必有失,世上万物皆如此,我又怎能免俗?或许,我根本就没得到什么,也根本没失去什么,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依然是我。
多伦多一名律师控诉,许多非洲女性被贩卖到加拿大,成为“现代奴隶”。她们被强迫做妓女,仆人或保姆。 移民律师谢拉兹(Amina Sherazee)称,仅她知道的就有12名来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喀麦隆,纳米比亚,Djibuoti和象牙海岸)的女性。他们被走私贩抓住,转手两到三个国家,最终来到了加拿大。现在,谢拉兹为两名递交难民申请的西非女性做代理律师。 “这相当于现代的奴隶制。”她在周二说。“我认为这种罪恶是对人权的践踏。”她说,这些女性在自己的国家就受苦受难,又被人口贩子强行带离故土。她们握着假旅行证间,躲在欧洲,美国或加拿大的藏身所内,被强迫做妓女或奴隶。 出于自身和家人安全的考虑,谢拉兹说她的客户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令人吃惊的是,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奇耻大辱 谢拉兹说,她的其中一位客户是大学毕业生。“这些被拐女性中,有一些非常聪明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经历对她们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一名女子被带到欧洲后,被强迫作妓女,后来她逃了出来。她说,她们中的一些人最后都感染了爱滋病。 多伦多FCJ难民中心的瑞蔻(Loly Rico)说,她的组织帮助过的女性中有来自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的,也有来自非洲的。联邦移民部发言人沙德伊夫林(Karen Shadd-Evelyn)称受害者不必为得到加拿大公民身份而指证贩卖她们的人。“贩卖人口的受害者可以获得临时居民签证,能够在加拿大居留长达180天。”她在周二说,同时称她们还可以申请工作签证并要求卫生医疗福利。 皮儿区警局周二表示,他们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任何来自非洲的性工作者。 目的国家 华盛顿HumanTrafficking.org的主管博通(Andrea Bertone)称从非洲走私贩卖女性一点都不奇怪。“这种事对那些想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加拿大,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的人来说很平常。受害者通常到达目的国家后才会发现情况与之前描述的完全不同。” 2004年,加拿大皇家骑警估计每年约有600到800人被拐卖到加拿大。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
在异国求学的生活是平淡的,甚至是清苦的,但也是充实的,更是快乐的。 去年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额资助,到美国匹兹堡市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学习。 匹兹堡是一个小山城,生活区建在半山腰上,离学校有一段距离。 我习惯于早上六点多起床,早餐通常是牛奶、鸡蛋加面包,简单而有营养。然后背着书包,带上头一天做的饭菜去赶公交。 日子久了,你会发现公交车上都是熟悉的面孔,有穿着校服的高中生、西装革履的小职员……还有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也许是不忍心打破清晨的宁静,大家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或是埋头翻着小说,或是戴着耳机欣赏音乐,或是像我一样凝望着窗外的风光,尽管这一切对我而言已经很熟悉了。 学校没有校门,更没有围墙。博士生通常都有自己的办公桌,我和其他二十几位博士生合用一间大办公室,平时除了上课,这里就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办公室里有简易厨房和休息区,中午时分,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吃午饭,用口音各异的英语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偶尔也聊一聊课程和研究。办公室经常是不熄灯的,因为经常有人在里面学习,有人习惯于白天,有人则喜欢通宵达旦。我倒是没有通宵加班的习惯,但忙起来的时候会从早到晚都待在办公室,早上来学校的时候天还蒙蒙亮,深夜回家的时候已经明月当空了,不时体会一下“与星星相伴”的生活也颇有情趣。 对于习惯了国内教学模式的学生而言,这里的课程确实给人以新鲜感。课堂秩序比较随意,很少有教师会考核出勤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听音乐、抱着笔记本上网,只是不要影响到别人听课。美国大学的教学很注重实用性和框架性,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课程皆是如此,教师不会把所有细节都面面俱到,但一定会告诉你哪些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哪些工具可以用来研究问题,以及去哪里寻找这些工具。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拓宽我们的思路,缺点是对于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而言可能什么都学不到。 学习和科研之余的主要活动就是体育锻炼,学校里设施齐备,健身房、游泳池、各种球类一应俱全。有时候我也会约上几个朋友去旁边的生态公园跑步。美国人注重运动,很多人都有严格的锻炼计划。 还有一项课余活动也颇为调节心情——做菜。刚到国外的中国学生聚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做菜,从蛋炒饭到煎饼果子,从鱼香茄子到糖醋排骨,再复杂一点的就是北京烤鸭或是水煮鱼。在海外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厨艺通常都不差,至少糊弄自己完全没问题。 周末和节假日的安排就丰富多彩了,派对、电影、看球、远足、采购、旅游……最有意思的当属派对,主人家提供聚会场所和丰盛的晚餐,客人都会带一些吃的,可以是饮料、小甜点等,大家海阔天空地聊,聊到兴头上就伴着音乐跳上一曲。 也有孤单和落寞的时候。独自在外感受不到亲情,实在是一种煎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多重压力,让人颇感人生的艰辛。好在,有欢乐也有惆怅,有现实也有梦想,有平淡也有快乐,这就是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或许也是人生的真谛。(胡颖廉寄自美国)
沈万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可以相当典型地看出朱元璋对这些豪门富户的态度。 此人名叫沈富,字仲荣,号称天下首富。在各种记载中,少见其人劣迹,大约是元代极为活跃的国际、国内贸易中的一位商业天才。由于人们搞不清此人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于是便传说他手中有一个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地生聚财富。据说,帝国首都南京城的城墙、官府衙门、街道、桥梁有一半是该人捐资修建的。这使皇帝朱元璋的心里很不舒服。恰在此时,沈万三为了破财免灾,讨好朱元璋,便自说自话地提出申请,说是愿意再捐一大笔钱,供天子犒赏军队。结果,这个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朱元璋大怒,曰:一介平民,却要犒赏天子的部队,必是污长犯上的乱民,其罪当诛。后来,多亏那位马皇后讲情,认为人家送礼出钱,本是好意,不该杀头。且一介平民富可敌国,本身就是不吉不祥的事情,早晚会遭天谴。于是,皇帝终于开恩,免其死罪,将他全家迁徙充军到了云南。(《九朝谈纂》卷1,引《近峰闻略》) 此后,朱元璋还曾数次取天下富户填充到帝国首都南京。这种强制迁徙与性质有所不同的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据说涉及人口,累计达到了至少百万人以上的规模。受到当代——直到今天历史学者们的热烈赞颂。 与此同时,帝国实行了一项“粮长”制度。规定每一万石税粮为一个纳税区,由当地最富户担任粮长,负责税粮的催征输解。这是实行“许拿下乡官吏”之政策,割断了政府官员们假借税粮鱼肉百姓后的一个替代性方案。朱元璋为此项发明相当得意,说这是“以良民治良民”的高招,(《明太祖实录》卷68)并且给予这些粮长们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优惠待遇,直至从中直接选拔帝国官员,甚至高级官员。以至于很多年后,大学者顾炎武还在他那本著名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说: “当时,父兄们经常教导子弟,做粮长比参加科举考试还好。” 谁知,一些有财有势的粮长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希望更快捷迅速地得到更大的财与势。他们想出的主意相当富有中国特色,比如,将自己及其亲友们应当缴纳的税粮,分摊到纳税区的众人头上;比如,除了该缴纳的正粮之外,再加上各种附加费,这些附加费的名目可以达到十八种之多,通常是正粮的数倍以上;比如,将收缴上来的税粮当作高利贷放出去,再对上申请延期交纳,等等。同时,辅之以“临门吊打”、拆屋揭瓦、逼卖家产等手段。表现出极高的智商水平和非道德勇气。 朱元璋对此类人物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杀之,并抄其家。在他的《大诰三编》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一次杀头抄家160个粮长的记录。有一个号称浙江金华首富的杨姓粮长,放出狂话,说是皇帝征粮万石,不及他一个田庄的收入。结果,解粮进京时,朱元璋召见,问他:“粮食何在?”他回答说:“霎时便到。”朱元璋“哼”一声:“杀时便到吗?” 立命拉出去砍头。消息传出,其家人四散而逃,家产被当地人抢掠一空。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梦见100个无头之人跪在阶下。十天后,有100个粮长解粮到京,恰好全部没有足额按期交纳。朱元璋下令格杀勿论。(《九朝谈纂》卷1,引《冶城客论》) 在朱元璋当政的三十一年中,曾经至少发起过六次大规模整肃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的运动。有学者认为,在这些大清洗中,大约有10万以上到15万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被杀死。因此,有国内外学者将其称之为“有计划的屠杀”。 这些屠杀的情形不尽相同。其动机与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的目标针对着贪官污吏,如洪武四年的甄别天下官吏,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十九年的“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大约可以归入这一类。朱元璋习惯上将此类获罪者称之为“不肖无福之徒”。 另一类则主要针对可能威胁他的皇位,或者可能威胁到他的继承人皇位的那些开国功臣们。这一类基本上属于政治谋杀。包括从洪武十三年一直绵延到洪武二十六年的“胡蓝党案 ”和洪武二十三年的“罪妄言者”。朱元璋将此类人称之为“奸党”。 在针对第一类目标的战场上,朱元璋的胜利短暂而暧昧。 在打击这些所谓“不肖无福之徒”时,朱元璋显得随心所欲,但却有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尽可能地扩大打击面,最好将那些豪门富户们攀扯进来,同时,不惜采用最为严酷的手段。 “空印案”,几乎是当时人人皆知的冤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其缘起,用今天的语言描述相当简单。大意可以表述为:户部,即帝国最高财政机关,在每年审核各地例行财政报表时,要求严格,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多少位数字,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于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为了少跑冤枉路,就在进京时,携带了盖好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与中央机关核对过数字后,或者在遭受到刁难时,就地重填。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时没有电子邮件和特快专递等,最远的省份来回一趟需要几个月时间,且不算时间、精力、花费等等,个中情形,相当苦恼。按理说,用这种报表是造不出有价证券来的,人们也很难靠这里的数字徇私舞弊。因此,此种做法已经普遍应用,为各方所默认接受。谁知,朱元璋偶然知道了这个情形后,认定自己发现了一个官员相互勾结、舞弊欺诈的泼天大案。于是,这位缺少财务知识的皇帝立即发雷霆之怒,下令将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印官,即一把手全部处死,副手以下官员打一百棍,充军边疆。 当时,全国有13个布政使司,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141个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192个州,相当于今天的小地级市和大县级市;1013个县。这1300多个官员,不论良莠好坏,全部被杀掉。而且,是在有人已经向朱元璋解释清楚了个中缘由的情况下,被杀掉的。 结果,其中有一些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也稀里糊涂地被干掉了。比如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时任山东济宁知府。此君一件布袍穿了十几年,每日三餐,有两餐以一盘素菜下饭。当地百姓则在他的任期内,号称富足。于是,百姓们不愿意这位知府调离,自发地作歌传唱挽留。歌曰:“使君勿去,我民父母。”结果,这么一个好官好人,此次却被朱元璋不由分说地杀死。(《明史》卷281,方克勤传)二十多年后,他的儿子方孝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原因是,他不肯迎合夺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皇帝朱棣,结果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灭了十族的人物。此是后话。 “郭桓案”则号称是洪武朝最大的贪污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这位郭桓时任户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全国最高财政经济部门二把手。据说,在这个官员勾结舞弊的大贪污案件中,被贪污了的财物总计可以折合精米2400百多万石。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税粮收入。 朱元璋要求对此案一追到底。就是说,要从中央部门开始,一级级地追查出所有犯罪终端。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中央六个部和全国各地、各级的大部分官员被牵连进去。朱元璋自己说,此案“天下诸司尽皆赃罪,系狱者数万,尽皆拟罪”。《明史》的《刑法志》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即从中央六部每个部两位副部长开始的以下官员全部处死,全国各地各级官员处死者数万人。由于“寄赃遍天下”,所以,“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就是说,朱元璋毕其功于一役,将天下的贪官污吏和豪门大户一网打尽了。其中有多少冤魂怨鬼基本无从查考。 最后,为了化戾气为祥和,平息人们的怨恨与恐惧,朱元璋把办这个案子的专案负责人员也拿来杀了,并相当郑重其事地布告天下说:“我让他们除奸,谁知他们反而生奸,来扰害我民。这种人哪里可以纵容?今后再有这样的坏蛋,将不在赦免之列!”(《明史》之“刑法志二”)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如此大面积打击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即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就又有一百多人犯了贪赃害民之罪,闹得我们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也是一头雾水。他连连感叹说:“唉,唉!杀的不是一两个人,大家都亲眼所见。怎么前边的尸体还没有挪开,后人就脚跟着脚地开始为非作歹了呢?人们难道都不拿法律当回事儿吗,如此前赴后继地贪赃枉法?吁!可谓之难教者欤,难禁者欤!”意思是——真称得上是难教育、难禁止呀!(《大诰续编》“朝臣蹈恶之五十”) 按照帝国法律的正式规定,对于刑事犯罪者包括一切贪官污吏的惩罚,只能使用五种刑法: 笞——鞭打,杖——棍打,徒——监禁,流——流放,死——处死。 朱元璋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大约是杀人杀得手滑兴起的缘故,他索性完全踢开了这些规定,把我国历史上那些极富创意的杀人手段大多搬了出来。这是一些真正富有想像力和高度技术含量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大约会列入独一无二或绝无仅有之属,我们民族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刷洗,将不断沸腾着的开水浇在人体上,然后用铁刷子刷,直到剩下一具骨骼;秤竿,用铁钩将人心窝钩住后吊起示众,直到风干;抽肠,于肛门处将人的肠子抽出,直到掏空内脏;锡蛇游,将熔化的锡水灌进人口,直到灌满腹腔。等等。 此外,为朱元璋最广泛推广使用的,则是剥皮实草。就是把人皮剥下来,将里面塞满草,然后放置在官衙门的办公桌旁。据说,当时,差不多在每一个地方的官衙门前,都有一个 剥皮场和一个挑贪官人头的长竿,其核心理念是震慑那些心存贪渎之念的官吏。以至于一百五十多年后,当这个帝国基本烂透了时,那位以青天之名著称于中国史册的海瑞,还大声疾呼,希望恢复祖宗创立的以剥皮实草为主的刑法。 最后,朱元璋还愿意使用的杀人艺术则是凌迟处死。这项技艺的高超之处,在于将人肉活剐了数千刀之后,还必须保证被剐者是活着的。在未来的时日里,我们将会有机会看到,朱元璋所开创的这个朝代崩溃之前不久,他的子孙是如何以此来对付袁崇焕——这位帝国忠心耿耿的捍卫者的。 从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著作中,罗列了凌迟、枭首示众——就是把头砍下来挂在高处示众、种诛——就是灭族、弃市——杀头等种种刑罚案件至少万例以上,其中许多都是成批处置的。徐祯卿在他那本著名的《翦胜野闻》中记载:朱元璋是否想要大批量杀人,有一个明显的信号。如果在朝堂之上,他把腰间的玉带按到肚皮底下,就预示着可能会有数目众多的官员人头落地;若他将玉带高系胸前,则大半会日暖风清。于是,满朝文武便随着这玉带的高低起伏,体验着人世的冷暖炎凉,感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据说,当时的官员,许多人在早晨上朝之前,要和妻子诀别,并安排后事;若能活着回来,会举家庆贺,感谢上天的恩典。 在手段应用上,朱元璋算是达到了千古罕见的极致。他与帝国官吏阶层、豪门富户阶层的殊死搏斗,也真正达到了数千年来前无古人的程度。对此,朱元璋并不满意。他相当感慨,说:“我效法古人任用官吏,岂料,刚刚提拔起他们时,每一个人都忠诚且有原则,时间一长,一个个全都又奸又贪。我只能严明法纪,予以惩处。结果,能够善始善终的没有多少,家破人亡的很多。”(《明朝小史》卷2) 由此,表明他对这场战争的结果相当困惑。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帮家伙到底犯了什么毛病,怎么连怀里揣着的官印都还没捂热,就急急忙忙地去贪赃枉法?前任官的人皮就在他们眼前的桌子边上,怎么就偏得到了刑场上才知道后悔?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消失了,一批批不熟悉的面孔也前赴后继地不见了。
(本网征文)虽然长着一个中国胃,但人在加拿大,或多或少总要接触些洋食洋饮,而最普及最简单的比萨饼自然首当其冲。 这星期吃足了比萨饼,起因是买错了面粉,本想买All Purpose White Flour 做肉包蒸花卷,结果买回一袋 Whole Wheat Flour,面粉发酵不理想而且粘度差,根本不适合用来做包子皮,于是想学做面包,远水解不了近渴,等不及买回面包机,就想起做比萨饼,心想,比萨饼要的不就是一个大饼垫子吗?发酵好坏粘度稠密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去老外超市买做比萨饼必须的cheese和tomato sauce,刚巧碰上一种名牌cheese半价促销,机不可失,买了四块全白色的奶酪。下午,发现家中牛奶告罄,去附近的超市购买,居然发现一名牌盒装比萨饼正在半价出售,时不待我,立即左拥右抱抢得五盒,嘿嘿,最轻的一盒也有910克重。 真是爱极了老外超市里的ON SALE,货物照例是保证质量,价格却是正常时的一半。 我们刚到国外时,就有热心的朋友谆谆告诫道:“要学会使用COUPON,学会充分利用ON SALE时的减价疯狂储备货物。”那些朋友可都是在国外生活多年,安居乐业的有房阶级,真就有人在肉排ON SALE的那个星期吃一星期肉排,在鸡腿五折的这个礼拜啃一礼拜鸡腿。住所附近的各大超市每星期都按时送来商品优惠价目表,五花八门的广告令人眼花缭乱,周末的报纸还有一些特殊的COUPON,把人的采购欲望充分调动起来。 其实,收集COUPON也是很麻烦的,我曾经试着积攒COUPON以备采购时用,结果常常在付款时找不到该用的那一张,看到一些细致的外国人在购物时把一大把五颜六色的COUPONS交给收银员,眼见帐单上的钱一个劲地往下滑,心里那个羡慕就别提有多旺,于是,一次次下定决心要把COUPON尽量多地握在手中,可惜每次都是三分钟的热度,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没花精力自然也没得到什么收益。总结经验的结果,还是把重点放在ON SALE上,一星期不也就一次吗?咱就采购一次,按照什么东西ON SALE就采购什么东西的思路,果然收效显著,再说一星期换一次口味也不错,方便省事。 闲话少说,咱们再回到吃比萨饼的议题上来。比萨饼是买回来了,五大盒,冰箱冷藏室的空间不够用,只好立即开吃,省去做午饭的困扰。一个大饼910克,一家五口吃自然是嫌少,烤了两个大饼,1820克的食品被消灭干净,肚子滚圆,口却渴得冒烟,于是银耳汤、雪碧和冰茶胡乱往胃中灌,这下可好,到晚上都没有食欲。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连续吃,隔天还是回到中国饭菜。 孩子们喜欢吃比萨饼,哄小孩吃饭菜一直是我最头疼的功课之一,就说那年方四岁的小妹妹,花在吃一顿正餐的时间至少一个小时,如果她在吃饭前有零食垫底,那时间还得加长半小时。吃比萨饼就不同,不用人劝,她自己吃得既快又好,皆大欢喜。 看看冰箱里还有四条cheese和两瓶tomato sauce,想着尽快把黑面粉消灭掉,我又开始发面自制比萨饼。自制比萨饼的好处是可以随心所欲添加配料,吃出多姿多彩的味道。用擀面杖将发酵好的面粉碾压成圆形,在上面均匀地涂上tomato sauce,再把cheese捻碎洒在红红的tomato sauce,然后就是精彩一刻,将喜爱的虾仁和蘑菇摆在雪白的cheese上,很有成就感地把烤盘放进预热好的烤箱内,压抑着急躁,不过十来分钟,一盘香喷喷热乎乎的家常比萨饼就呈现在迫不及待的孩子们面前,很快,一个十二英吋的饼就被他们瓜分蚕食光。再接再厉,我又如法炮制另外两个同样大小的比萨饼,孩子们吃的速度逐渐减慢,俩大人加入吃的行列,结果,三个十二英吋的比萨饼最后只剩下小半块残留在烤盘中。 吃比萨饼的好处还在于对身体有益,据说比萨饼除了提供热量之外,还提供丰富的钙质、蛋白质、维生素B1、核黄素和烟酸,还可以从加入的蔬菜中获得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美国科学与健康协会认为,比萨饼中含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意大利科学家最新发现,有规律地进食比萨饼,能使人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其中口腔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癌的患病几率减少较多,比萨饼防癌的秘密可能在于饼中添加的蕃茄酱。还有的人说多吃比萨饼可以减少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也有利。 在多伦多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里居住,有机会品尝到各种风味的美食,真是大饱口福。
在牛顿之后,过了两百多年才出现爱因斯坦。那么,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下一个爱因斯坦呢?这是当今世上最大的悬念之一。最近,《探索》杂志对可能的候选人进行了初步筛选,发现有六位科学家或多或少具备能够继承爱因斯坦衣钵的潜质。他们与爱因斯坦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不断地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思路新方法”。到底他们谁能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 当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科学界崭露头角可以说是横空出世,谁都始料未及,因此他的继任者大概也正在某个实验室或专利局不为人知地默默工作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断定爱因斯坦的后来人选呢?加拿大安大略省理论物理学者李·斯莫林给出了答案。 在斯莫林的想象中,下一个爱因斯坦“也将以物理学家的身份解答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通过实验取得巨大的进展”。当然,这需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但不论如何,下一个爱因斯坦至少应具备两个关键素质:1.对物理学的深刻理解。2.具备除科学能力之外的其他特质:胆大无畏。 谁是下一个爱因斯坦?
降雪令300航班延误或取消 周末再降10厘米 前晚开始的降雪比预期要大,南安省包括大多区几乎下了一整夜的湿雪,并夹杂冰粒及冰雨。多伦多的降雪量为15厘米,北面巴里(Barrie)一带25厘米,渥太华地区更达到28厘米。雪暴使陆路交通和航班大受影响,省警说,几乎每3分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不过多数都是路面太滑,汽车失控而陷入路边沟中;加拿大汽车协会(CAA)昨天一上午接到2,000多个求援电话;飞往美国及加东的内陆航班也深受影响,皮尔逊国际机场有300多个航班被延误甚至取消。多伦多也有不少学校的巴士服务被取消。 加拿大环境部预测说,冬天没有完,雪暴也没有停止的意思,目前又有一股雪暴生成并向安省南部移动,很可能在周末带来降雪,大概5至10厘米的降雪量。天气预报说,今日最高气温摄氏1度左右,明日略为转冷,最低气温摄氏零下5度。环境部的资料表明,多伦多今冬的降雪量累计已达到162厘米,仅2月已经创下降雪量累计达75.8厘米的历史纪录。 401卡车和大巴相撞 多名老人受伤 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靠近400号公路西面的401高速上发生车祸,1辆卡车追尾撞上1辆大巴,车上53名乘客至少10人受伤,他们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从巴里市(Barrie) 到密西沙加市观赏舞台剧之后,搭乘专用旅游巴士回巴里。其中一名伤者伤势严重,头部、颈部及背部受重伤,被送往新宁医院治疗。肇事的货车司机没有受伤,但已被控不小心驾驶。 事故发生后,401东行线大部分关闭,仅留1条车道通行。由于事故恰恰发生在下午下班高峰之前,对交通带来颇大影响:401高速东行线大堵塞,车龙从400号公路出口一直排到密西沙加市迪斯路(Dixie Rd)一带。直到晚7时半以后,公路才逐渐解封,但此时塞车已达4小时。省警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事故原因,天气和道路状况似乎不是直接原因,旅游巴士司机突然减速很可能是原因之一。所幸意外发生时车速不算太快,因此没有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麦坚迪转变态度 将支持载儿童车内禁烟立法 据CTV晚间新闻报道,安省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昨天对传媒表示,他当初并不赞成载儿童车内禁烟立法,主要考虑到这么做可能侵犯人权,惹起众怒,但现在看来是错了,他要转而支持1项新法案,禁止在载有儿童的车内吸烟。麦坚迪还说,该项禁令已经获得广泛支持,省议会在3月17日复会之后,新法案将会提请大会讨论。 目前安省已经明令禁止人们在工作场所和公众场合吸烟,而在新法例下,警方发现成人在载有16岁以下年幼乘客的车内吸烟,可发罚单,违者罚款200元到1,000元。有呼吸道疾病专家指出,青少年和幼童如果在车内吸二手烟,其危害比在家中吸二手烟严重60倍。目前斯高沙省和美国3个州已立法,禁止在运送儿童的汽车内吸烟。卑诗省、纽宾士域和缅尼托巴等省也在考虑相似的立法。 福建移民车祸重伤后不治 约克区警方正式公布,在车祸中严重受伤的福建移民陈辉前日下午在医院不幸去世。昨天有报道说,由于陈辉脑部受重创,新宁医院的医护人员无法让已经脑死亡的陈辉恢复意识,当时只能靠人工设备维持陈辉的呼吸,因此伤者的亲友可能要作最坏的打算。陈辉居住在士嘉堡,其二哥二嫂居住在多市,他们闻讯赶到医院看望,随后将情况告诉父母,两位身在大陆的老人难以承受打击,当场晕倒。据悉,现年23岁的华人青年陈辉,2005年从中国福建来到多伦多,他曾经从事装修行业,为人热情大方,在多市结交了不少朋友。目前陈辉的家人正在处理陈辉的身后事,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和中国移民紧急援助中心均对事件表达关注。 事件发生在上周日晚上,陈辉和22岁的台湾移民陈昆洲等一帮朋友在陈辉家聚会聊天,10时左右大家离去,陈昆洲则驾车和陈辉一起去别的地方。当车行至万锦市Denison 夹Warden 路一带时,怀疑因车速过快失控,冲上人行道后撞断一根电线杆,坐在乘客座的陈辉受重伤,而驾车的陈昆洲只受轻伤。陈昆洲早前被约克区警方控以危险驾驶导致他人身体受伤罪名,警方在昨日表示,如果陈辉最终伤重不治,警方对陈昆洲的刑事控罪将升级为危险驾驶导致他人死亡罪名,他目前已保释出狱,将在本月21日过堂。 多市议会否决动议 节日假期仍不准营业 多市政府日前提出议案,拟允许市内商户在除圣诞节外的所有节日假期可以开门营业。市议会昨天在一番辩论之后投票,结果以19比15否决动议,除市府划定的旅游区之外,所有商家在圣诞节外的其它节日假期期间仍不准营业。 投票前的辩论围绕消费、家庭及宗教方面展开。有市议员认为,增加购物日只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开支,而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毫无帮助。也有市议员提出,如果商家只在圣诞节关门,对非基督教市民是否公平?另有市议员支持节日假期购物的动议,认为购物可以增加市民的社交性活动。 加国中英文媒体新闻头条 明报:3月雪不停 周末再落10厘米 Global and Mail:Oil prices spike to record $105.10 星岛日报:多伦多市议会否决动议.节日假期维持不准营业 Toronto Star:Crackdown on smokers…
近年来,国内住房价格持续高涨,住房问题日益突出。有学者指出,中国房价已经是全球最贵。 中国的房价与日美欧房价相比,真的是最贵的吗?我们应该如何比较中国的房价?让我们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房价高低,拿上海与东京和纽约的房价进行一次理性的观察。 纽约房价遇冷 “去年第四季度,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平均价格为140万美元,比2006年同期上涨17.6%。”美国Dealogic公司投资银行分析师李曦寰说。 不过,曼哈顿的房价飙升似乎只是个特例。虽然经纪人和投资人,甚至屋主都不相信,纽约的房地产会随着全美其他地区一起下跌,但最近的一些数据显示,曼哈顿的房子不可能永远涨下去。根据《纽约时报》统计,今年1月份,曼哈顿一些地区的公寓租金平均下跌了7%。 “纽约房地产也许不会像其他受到次贷危机严重冲击的地区一样,但岌岌可危的GDP增长率已经开始威胁到非常脆弱的华尔街银行的业绩。华尔街的金融业只占到纽约全市就业人数的5%,但这些人的收入却占到全市的23%,而且,他们往往是市区豪华公寓的主要买主。很多华尔街银行将年终奖金的发放时间延迟到2月甚至3月,如果期盼已久的年终奖不如人意,这些高收入人群很可能推迟或者取消购房计划。”李曦寰的担忧非常明显。 事实上,这一推迟购房计划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原因很简单??支撑纽约140万美元均价的是高端公寓。数据显示,去年成交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寓是2006年的3倍,尤其是位于中央公园附近的顶级豪宅。 上海房价收入比最高 即使纽约的房价有所下跌,但其总价相比于中国目前的房价,依然令人咋舌。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美之间的住宅条件和定价方法的差异,中国和美国的房价很难进行直接的比较。美国的统计资料都是以单元住宅来计算房价,而不是按每平方米计算。
昨日下午,水上清洁工人在海珠区新港东路黄埔涌捞起一副人体脊椎骨。知情人士透露,死者是一名20岁的少女,被人杀害后抛尸河涌,她的部分尸骨几天前已被捞起,但头颅和四肢至今未被寻获。据悉,该案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 昨天下午,一段骨头被摆在河涌岸边,过往行人看不出这是一名20岁少女的整副脊椎骨。 据打捞该尸骨的水上清洁工人介绍,他们是在警察的雇请下巡河打捞的,并在琶洲会展中心附近捞到了这段骨头。当时,骨头被包裹在一个黑色塑料袋内,已经散发出臭味。袋内和骨头上均未发现任何尸肉,怀疑抛下河涌前已被剔除干净。 知情人士透露,警方最早于2月29日已经派人到该段河涌打捞尸骨,起因是他们在广州大桥附近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其交代自己在2月26日分三个塑料袋往河涌里抛下了一名20岁少女的尸骨。 河涌发现遇害者尸骨,保安用塑料袋遮挡捞上来的骨头。 2月29日下午,根据嫌疑人的指认,第一袋尸骨在同一河涌新港东路假日酒店旁的河段内捞起,里面发现了人体肋骨、盆骨、双侧大腿骨。这些碎骨均被包裹在黑色塑料袋内,里面同样没有发现尸肉。 昨天下午4时许,碎骨被殡葬车接走,与之前的骨头进行拼合。目前,嫌疑人扔下的尸骨中还有一袋没有寻获,其中包括了死者的头颅、双侧上肢和双侧下肢的膝盖以下部分。为免惊吓路人,现场警察没有就尸骨作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