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前方—— 主持人:你们辛苦了,现在总共有多少的官兵到达了映秀? 电话连线:是陆续往前走,总共有将近6000名官兵,他们是跑步行进,等待直升机的降落。再有商店、银行等等这些维护方面做一些工作。再有一个重点是学校塌方,我们在看。 主持人:这个情况还是很严重的,现在老百姓得把什么东西运输出去? 电话连线:人民群众一个是要食品,一个是要药品,再就是救援工具。我们是拿一些简易的工具在行进,我们有一个学校倒了之后,有不大的小孩在里面。 主持人:你们现在已经救出来了多少人了,有没有数字? 电话连线:我们是赶过来投入了抢险之中,当地的老百姓都要求我们先救小孩。 主持人:据你们了解,这个学校埋了多少孩子? 电话连线:据说有3个小孩,有呼救声。 主持人:太好了,希望你们尽快把小孩子们救出来。谢谢你们。另外我想问问昨天晚上你们就到了映秀了吗?老百姓的情绪怎么样?是怎么过的? 电话连线:这个地方余震不断,就像打雷一样,而且陆续有塌方,我们要去的两个山区被塌方隔断了,根本就爬不上去。具体到汶川的道路,也不断变化,现在的道路非常艰难。目前进去的可能很小很小,据刚才返回来的人员说,映秀的道路基本上进不去,到了汶川更艰险。
新华社四川汶川5月14日电:首批救援直升机14日上午成功降落此次地震震中汶川县城,新华社记者徐壮志用海事卫星传回第一张照片。 图为解放军直升机携带救援物资抵达汶川县城附近的山顶。 汶川县城。新华社记者 徐壮志 摄 5月14日,乘坐直升机抵达汶川的解放军在搬运救援物资。 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摄 5月14日,乘坐直升机抵达汶川的解放军和当地群众在搬运救援物资。
昨日,大多地区的一些华人社团和刚刚成立的“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在士嘉堡红宝石大酒楼举办新闻发布会。华联会主席陈炳丁、名誉主席伍卓生、北京协会会长杨宝凤、四川同乡会会长江邦固,以及士嘉堡爱静阁区自由党籍联邦国会议员詹嘉礼(Jim Karygiannis)等出席了会议。多伦多地区的主流、华人新闻媒体几乎全体出动,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四川大地震赈灾捐款帐号,并呼吁全社会向中国四川灾区捐款。 华人社团开会,西人议员亲自来参加,这倒并不多见。不过詹嘉礼坐在主席台上,被一群华人侨领包围着,似乎并没有感到拘谨,相反还颇为踊跃地发言。他在回答主流媒体记者提问时,更出言激烈,敦促哈珀政府拿出行动来,向中国提供1000万加元的人道援助。 詹嘉礼表示,到目前为止,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仅仅是在口头上对四川的受灾民众表示了悲痛和关注。可是现在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压在废墟下,这些精神上的安慰丝毫不能帮助他们走出来。詹嘉礼还表示,在对待世界上的天灾人祸时,加拿大人一向高尚慷慨,愿意敞开胸怀和腰包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 ( 士嘉堡爱静阁区自由党国会议员 Jim Karygiannis(左2)在新闻发布会上) 议员同时还盛赞了华人社团和其他社区团体的赈灾义举,并称既然这么多热心的加拿大已站了出来慷慨解囊,那么作为政府就更应该为人民做个好榜样。 同时,詹嘉礼还就赈灾给了联邦保守党政府几条具体建议: 1. 保守党政府应立即向中国四川灾区提供1,000万元人道援助,帮助中国政府抢救灾民。 2. 通过非政府组织筹集更多捐款,陆续送抵灾区。同时在加拿大税务局(Canada Revenue Agency)设立慈善抵税帐号,以便让捐款的民众获得退税收据。 3. 联邦移民部应加速审理中国西南地区家庭团聚类移民的申请个案,让他们早日团聚。 4. 如果灾区的居民在加国有直系亲属,并想来加拿大躲避灾害,移民部应加快审查过程,让他们尽快取得访问签证。 最后,詹嘉礼还不忘“刺激”保守党政府一下。他表示,2004年南亚发生海啸灾难时,前自由党政府曾经采取上述措施。而现在中国所遇到的灾难绝对不比海啸小,“可不幸的是,加拿大的保守党政府却再次忽略了中国人民。” 据主流媒体CTV报道:本周二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愿意接受外国赈灾援助。看来,现在问题的焦点已不是“中国政府接受不接受援助”,而是“加拿大政府给不给”了。 到底应该不应该给中国援助?这个问题也在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版上给讨论得沸沸扬扬。而有一部分人明确表示不应该给中国任何援助。 如本地读者Chris说:中国根本不需要任何援助。他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的军队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说不定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在中国死1万人的比率也就和曼尼托巴的乡村小城布兰登每年的车祸死亡率差不多,他们一定有办法应付这场地震的。倒是缅甸那里比较需要援助,可是那些愚蠢的军政府首脑居然把美国援助的毯子、蚊帐、清水统统拒之门外! 而读者Tired of Dishing Out的意见和他差不多。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根本不需要加拿大纳税人的钱。所以他不支持政府派灾后快速反应小组(DART),也不支持政府给与中国灾区援助。 而另有人讽刺那些支持给与中国援助的人是瞎操心。如读者ha说:你们想给中国人道援助吗?真是可笑!你们给,他们还不要呢。为什么?我告诉你:1.中国在四川有个卫星发射中心;2.四川就在西藏边上。 不过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击”。他们说完后,立刻就有几个华人读者站出来批评他们的观点,据理力争。而不少本地的读者也纷纷帮着华人说话,中间有些言辞激烈的甚至称呼Chris他们是“可耻的”种族主义者。中途Chris又站出来辩解说,他不过是不满中国生产的东西太便宜,夺走了加拿大很多就业机会,而如果加拿大遇到灾难,自己肯定会第一个伸出援手云云。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又被一堆唾沫所“和谐”,便再没有说什么了。 一个名叫Jean的观点想必代表了大多数本地读者的心声,他说:这是一场自然灾害,不是政治游戏,所以不要冷血对待。毕竟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场大灾难,被弄个措手不及也是意料之中,这和国家有钱没有钱基本没关系。记得2005年美国碰上飓风那会,他们也没有接受国际援助,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我们如果没有能力给他们更多的帮助,至少也能为他们祝福,再捐一些钱。 而还有一些本地读者安慰华人读者说,不要因为Chris的言辞而影响了你对加拿大人的印象,他毕竟只是极少数。
(本网特稿)四川地震的消息时刻牵着海外华人的心。本网发布全加华联开通捐款帐号的消息后,网友纷纷响应。一位网友留言说,这星期六我会为灾民加班10小时,把加班费全部捐给中国。另一位网友留言说他来自四川大学,要捐款和报名作义工。也有网友留言已经通过加拿大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捐款。 本网忠实网友赵女士和老伴也表示要捐款。记者电话与她取得联系,得知她已经72岁,老两口没收入,目前由儿子供养,平日节俭,手头并不宽裕。她说“当我有面包时,不能看我的亲人挨饿,” 遇到国人灾难,倍感责任在肩,此前他们也曾经为新移民援助基金和中国雪灾捐款。 5月13日晚11点,齐鲁同乡会会长孙善勤打电话到本网编辑部,她说虽然我们身处异乡,但也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这次地震灾情。远在祖国的亲人同胞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需要帮助,维多利亚教育集团许多师生员工都表示愿意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大家自发组织起来设立齐鲁同乡会、维多利亚“支援祖国灾区人民”捐款箱,在校区内获得了积极反应,目前已经收集到近千元捐款。她希望能通过本网联系到负责捐款工作的单位,以便转交捐款箱。同时她呼吁有更多朋友能够响应这次赈灾筹款的活动,也希望所有的华人企业家,商家都能够伸出援手,并利用一切条件发动其他族裔人士捐款。据孙善勤介绍,任职维多利亚的SAP老师朱光,本来决定暂时结束在维多利亚的兼职教学工作。但祖国受灾的消息传出以后,朱光老师第一时间给维多利亚打来电话表示再忙也愿意抽出时间回来任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把本次任课收入全数捐给灾区人民。 据华人艺术家中心主席梁二黑介绍,华人艺术家中心原计划近期举办6场音乐会。分别是加拿大作品音乐会、侯以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青少年护奖者音乐会、庆祝音乐会、话剧“ 网恋”、我们的歌声我们的国家——庆祝加拿大国庆文艺表演。现在他们组委会决定,改变演出性质为赈灾义演并将于明天上午11点召开新闻发布会。梁二黑告诉本网记者,6场音乐会中有场是由华人艺术家中心完全控制收入的,他们决定扣除演出成本,演出所得悉数尽捐地震灾区。 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媒体联络人邵青山今天晚上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截止到今晚11点,赈灾委员会接受捐款已经达到45700 元。赈灾委员会今晚召开第二会议,商讨各项工作并作出决议,1,向祖国受灾人民发出慰问电;2, 向加拿大社会各界发出四川地震赈灾捐款紧急呼吁书;3,积极组织安排加拿大的募捐活动; 4,组织安排赈灾义演义卖活动;5,建立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网站(www.pandahome.ca) 6,开设建立赈灾委员会专项户头,并于5月14日向社会公布。 附: 加拿大中国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慰问信 地震灾区老乡们,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国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牵动着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的心,尤其是我们这些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巴蜀儿女.请转达我们加拿大华人华侨对四川地震灾区所有的父老乡亲的慰问!向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遭受了严重地震灾区的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向所有参与抗震救灾的领导们和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对灾区人们对未来重建家园充满信心! 我们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将积极组织联络加拿大社会各界, 举办各种抗震救灾系列活动,希望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人民! 衷心祝福四川抗震救灾更加有效!祝福家乡人民平安幸福! 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 ================================== 中国四川地震赈灾捐款紧急呼吁书 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 Canada Sichuan Earthquake Relief Committee 中国四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牵动着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的心.我们加拿大华人华侨对四川地震灾区所有的父老乡亲表示慰问!向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遭受了严重地震灾区的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 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重建家园,我们紧急呼吁全体加拿大人民向中国四川灾区人民伸出援手以各种形式赈灾! 加拿大四川地震赈灾委员会 www.pandahome.ca, [email protected] 905-415-9989, 416-921-8886 50 Acadia Ave., Suite 120…
5月5日,上海842路公交车在杨浦区国权路附近发生爆燃,造成3人死亡,12人受伤。现场目击者说,火苗从一个装有易燃物品的编织袋内冒出,迅速蔓延,沾到身上就很难甩掉。 目前,仍有一名死者身份未被确认。警方还在寻找一名40岁尖脸男子,据称他携带编织袋上车。 5月5日,清晨,阳光明媚。 25岁的黄铮瑜吃完妈妈做的早饭,出门上班。临走前,叮嘱父亲,说男友晚上要来家吃饭。 当晚,黄铮瑜没有回家。 父亲再次见到黄铮瑜时,已是次日下午。女儿被烧成了一副不完整的骨架。 黄铮瑜上班那天,上海公交842路因一只装满油性物品的编织袋燃烧而发生爆燃。3名乘客丧生。黄铮瑜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名。 火苗沾到身就甩不掉 车厢里都是热浪,火为什么燃得那么快,“迟疑一秒,就是一条命” 8点50分,842路停靠黄兴路桥站,多条公交线路在此站换乘。 因为是早高峰,842路上挤了30多人。 李国兴抱着一个公文包,坐在最后一排,打盹。20岁的刘凯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处,因晚出来15分钟,一直担心上班迟到。俞庆伟和妻子陪岳父去看病,他朝窗户站着,妻子在他身边,紧紧握住父亲的病历本。 还有乘客在看手机,有的在打瞌睡。 黄铮瑜从始发站上车,在车上又遇见公司同事朱小姐。两人几乎每天都会在车上相遇。上车后她们开始聊天。 到黄兴路桥站。黄铮瑜还有两站就要到达目的地。 那站下车的人多。上海工业大学的张怡几乎是被挤下去的。走了两步,她突然听到后面人声嘈杂,回头看,842路烧了起来。 那时车刚启动,很快又停了。 张怡看见离司机座位不远处有火苗。几秒钟后,轰的一声,整个车烧了起来。车上几乎是人贴人,火苗沿着人群蔓延。 俞庆伟当时正在看窗外,等他回头时火苗已燃了起来。慌乱中,不知道哪个乘客踢翻一个汽油桶,“一束束火苗飞起来,沾到身上就甩不掉”。很多乘客衣服还没沾到火苗,头发就已被烧掉。 李国兴至今都不明白,火苗为什么燃得那么快。“迟疑一秒,就是一条命”。整个车厢到处都能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浪,火苗在车里慌乱的人群中流淌。 黑色浓烟,从车内冒出,蹿得有几层楼高。 30岁刚过被烧成重伤 他被烧得只剩下一条三角裤,整张脸黑黑的,身上皮肤皱起,90%皮肤被烧伤 车厢前门、中门开了。晚些冲下车的,身上都带着火,要么是裤脚、鞋子,要么是全身。 俞庆伟一家三口都靠近中门。他扯过73岁的岳父苏国学就往门外推。苏国学的鞋掉了,想去捡。俞庆伟拉着他,拖下了车。他妻子已在车下扑灭裤脚的火苗,正帮助旁边乘客拍打。 79岁的吕秀英没那么幸运,从车上滚下来时,浑身都是火。张怡脱下马甲帮她扑火,打了几下手就软了。 吕秀英全身60%皮肤被烧伤。 李国兴起初没有慌。他看着前面两个女乘客走向中门,心想,跟着她们出去就没事了。他的念头还没转完,火已把门封住。 只停顿了一秒,李国兴便开始扒住后面窗户往外爬。 空调车最后一排都是小窗,每个长不到60cm,宽不到30cm。李国兴体形大,爬动困难。他把公文包先扔出去,里面有4000块钱,然后伸出头,扭着身子往外蹭。他想着,头伸出去,起码脸就烧不到了。 最后,半个身子卡在窗户中间。 坐在他对面的刘凯已经懵了,看到李国兴爬窗,他也要爬。刘凯用力推李国兴,李国兴掉了下去。刘凯爬出去没费很多事,“幸亏我比他瘦”。 跟在刘凯身后爬窗户的男子没有出来,被烧死在车里。 李国兴右臂轻微骨折。他坐在马路边等救护车。边上是个烧得只剩下三角裤的男子。那个男子烧得皮肤都皱了,整张脸黑黑的。他用一种奇怪的声调对李国兴说,自己刚刚过完30岁的生日。 10分钟后,火势渐渐熄灭,车中共有12名乘客被烧伤。那名刚过完生日的男子伤最重,身上90%皮肤被烧伤。 生前希望有对戒指 黄铮瑜男友已为她买来,本想在5月27日恋爱周年时给她惊喜,如今她已没手指戴了 李国兴看着黄铮瑜滚下中门,“她全身抽搐了一下,就不动了。” 黄铮瑜人很瘦小。朋友都叫她土豆。她同事朱小姐拉了她一把,没能拉动,自己也烧成重伤。 黄铮瑜的父母至今不能相信她的离去。那天,听说842路出事,她的手机不通,一家人沿着车站不停地找,不停地相互安慰:她中途下车了,她晚一点会回来。…
奥运官方网站5月14日讯 早上7点40分,北京奥运圣火江西省瑞金站传递起跑仪式开始。今天将有两名年过九旬的老红军手持“祥云”担任火炬手。 据了解,考虑到目前全国人民正万众一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北京奥组委经与江西等省委省政府商定,奥运火炬从江西境内的传递起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缩减规模,简化程序,注重简朴,讲求实效。 在火炬接力开始前,全体参与者将默哀一分钟,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传递的起点、终点和沿途都设立了募捐箱,悬挂“一方有 难、八方支援”、“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等抗震救灾标语,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 国人民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新闻网:江西境内圣火传递将缩减规模并为四川震区捐款 中新网瑞金5月13日电 (记者 吴庆才 艾永全)北京奥组委负责人今天表示,考虑到目前全国人民正万众一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奥组委经与江西等省委省政府商定,奥运火炬从江西境内的传递起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缩减规模,简化程序,注重简朴,讲求实效。 该负责人表示,在江西境内火炬接力开始前,全体参与者将默哀一分钟,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传递的起点、终点和沿途设立募捐箱,悬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等抗震救灾标语,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奥运火炬传递进入境内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考虑到目前四川汶川县发生七点八级强烈地震后,全国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抗震救灾,故作出上述决定。 北京奥运圣火今晚已从福建龙岩沿公路运抵红色故都——瑞金,圣火运行团队入住的瑞金宾馆专门设置了捐款箱。无论是甫抵瑞金的火炬传递运行团队还是随团媒体记者都纷纷解囊捐款。捐款金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献上了一份爱心。 瑞金市委书记、奥运圣火瑞金站第一棒火炬手陈晓春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即将迎来奥运圣火传递的革命老区,我们对灾区人民深表同情,我们在喜庆圣火在我市传递的同时,也希望所有到场分享奥运火炬传递的人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进一步宏扬奥运的和谐与人文关怀精神,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之情。
目前在汶川地震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立刻开始组织向灾区人民捐款,表现了IT企业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下是目前捐款的IT企业简单统计: 联想 1000 万人民币 国美 700 万人民币 长虹 652 万人民币 海信 600 万人民币 腾讯 500 万人民币 苏宁 500 万人民币 康佳 500 万人民币 网易 500 万人民币 美的 300 万人民币 阿里巴巴 200 万人民币 搜狐 200 万人民币 摩托罗拉 200 万人民币 西门子 200 万人民币…
日本政府13日决定向遭受大地震的中国提供5亿日元紧急无偿资金援助,并计划尽快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而日本航空公司决定,无偿运输救援物资。 准备派医护并提供物资 日本政府13日开始着手研究针对中国四川大地震的援助措施,计划尽快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并提供救援物资。 外相高村正彦在当天上午的记者会上表示,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加紧了解滞留当地的日本人的安全状况,截至目前尚未有受灾报告。同时,高村就援助措施表示,“将根据中方的需要加以研究,努力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强调将做好准备,一旦中方寻求支持便能立即加以应对。 日本外务省目前正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消防厅等相关机构进行协商调整,就运送粮食、水和毛毯等救援物资,派遣国际紧急援助队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积极做准备。 日航无偿运输救援物资 日本航空公司(JAL)13日决定,将无偿运输公共机构向中国四川大地震灾区提供的救援物资。无偿运输期从5月16日至6月16日止,航班包括从日本飞往上海等中国本土的班次。此外,日航还将向前往灾区进行重建援助的民间援助团体的相关人员提供免费机票。 新潟县捐款100万日元 日本新潟县13日通过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向中国政府捐款100万日元用于赈灾。新潟县最初表示将提供储备的压缩饼干支援灾区,但由于中国方面无法接收,因而改变计划。该县表示如果有需要,今后还将考虑提供人力支持。
5月16日将到达德国并开始新一轮“欧洲行”的达赖喇嘛这几天接连收到的都是不受欢迎的信息。11日德国媒体报道,继总理默克尔、外长施泰因 迈尔之后,德国总统克勒也表示不会与达赖会面。而12日英国媒体报道,首相布朗将不会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会见达赖,以示这次会面是“非政治性”的。 这些安排与达赖喇嘛之前访英时,在唐宁街10号与时任首相会面,在德国高调与默克尔会面的“最高待遇”相去甚远。 德总理、总统、外长都不见 据德国《世界报》11日报道,在达赖喇嘛16日至19日访德期间,德国总统克勒不会接见他。《周日图片报》也援引克勒发言人的话称:“出于‘日程安排’ 的原因,克勒不能会见达赖喇嘛。”但该报猜测,这只是个借口。7日《世界报》曾报道,联邦政府发言人称,总理默克尔在达赖喇嘛访德期间恰好出访南美,因而 不会与达赖喇嘛见面。8日《焦点》周刊也报道,外长施泰因迈尔明确表示“没时间”和达赖喇嘛见面。他所在的社民党高层也表示出相对“冷淡”的态度。 达赖喇嘛驻欧洲的代表称,德国外交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听取了不恰当的专家建议,而其驻德国代表则称是“不幸的决定”。《图片报》评论说,去年总理默克 尔会晤达赖后,德中关系曾一度陷入紧张,今年政府高层均不接见达赖喇嘛,是基于经济原因,中国的压力已使德国“屈服”。 据德国媒体报道,达赖计划于19日到访德国首都柏林,并在位于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前举办的大型集会上发表露天演说。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柏林部分华 人已经申请当日举行示威活动,并得到柏林警方的批准,主办者表示,此次示威的目的是:“第一,抗议达赖喇嘛其人,揭穿达赖的真面目;第二,抗议德国政客波 伦茨以德国‘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邀请达赖喇嘛访问;第三,悼念拉萨骚乱中死难的汉藏同胞,讲述一个真实的西藏。” 主办者向全德和邻国的华人发出紧急呼吁:“不管您身在何处,只要有时间,请您参加、并动员您的亲友一起参加!”此外,德国著名华人学者王炜与欧洲最大的 华文媒体《华商报》共同整理了13篇发表在德国主流报刊上的中国问题专家批驳达赖的文章,印刷2万份,准备在达赖演说时发给德国民众。 英国首相“改地方” 英国《泰晤士报》12日首先披露,布朗在达赖喇嘛逗留英国的11天中将不会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会见他,而是选择了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的住地兰 巴斯宫作为会见地,借此表明自己是以参加宗教活动,而不是政治会晤的形式同达赖见面,规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首相府发言人表示,“首相只是和一位宗教领袖 会面”,届时还有其他一些宗教团体领袖也会到场。发言人同时表示,英国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同达赖喇嘛的代表早前会晤取得的积极反应。英国媒体称,将在20 日到达英国的达赖喇嘛除了参加宗教团体活动外,还将出席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一个听证会。 布朗无论在哪见达赖,都是中方不能接受的,但布朗现在似乎“两头都不讨好”,他的做法受到了一些在所谓西藏问题上持不同看法的英国政客的批评。保守党外 交事务发言人和自民党前党魁都致信布朗,希望他“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被揣测为考虑到中国方面的反应”。不过,英国多数媒体持相反态 度,认为布朗这样做有可能减少中国的愤怒。很显然,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将对英中关系造成冲击,这也让英国政府不得不有所顾忌。 让政客头痛的来访者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学者丁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德国高层政要不接见达赖喇嘛,并不表明他们在西藏问题上转而站到中国政府一边,这是 德政府出于务实的考虑而做出的决定。丁纯说,作为德国最高的行政决策者,默克尔需要权衡国内政党、经济界、民众等多方面的因素,顾及各方利益。去年10 月,默克尔接见达赖喇嘛是为了给自己加分,宣扬所谓的“价值观外交”,赢得选民。今年5月达赖喇嘛再次访德却遭拒绝,是因为同样的招数默克尔没必要使用两 次,加分并不见得很多。而且达赖喇嘛的这次窜访是在“3•14事件”之后,欧洲国家都目睹了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强硬反应,德国不愿意再强出风头,接见达赖 喇嘛的弊远大于利。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 究员王振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英国首相布朗选择换地点会见达赖喇嘛是一种政治投机行为。一方面,布朗用非政治会晤来避免掀起对华不友好的浪潮,制造 外交麻烦;但另一方面,目前他在国内的日子不好过,地方选举失票很多,民间不满的声音强烈,他希望通过坚持会见的姿态减少国内压力。这种言行不一实际上是 为了达到既可向国内交待,又能向中国解释的目的。 王振华最后表示,从此次英德两国首脑对达赖的态度也能看出,他们不能不顾及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不断给这些国家带来外交麻烦的达赖喇嘛也成了让政客头痛的来访者。
昨(12)日地震发生时,武汉汉口青年路招商银行大厦内上演感人一幕:只因前方有一位孕妇,后方众多逃生者放慢脚步,一路护送她慢慢下楼,这段平时只需六七分钟的路,本来急于逃生的众人却走了10多分钟。 昨(12)日震前,在招商银行大厦27楼上班的孙小姐刚刚坐下。不料屋子剧震起来,楼层的人纷纷起身张望,随后奔走询问发生了何事。随后震动加剧,众人意 识到发生了地震。楼层领导赶紧招呼大家下楼,大家挤进消防通道,才发现整个通道上下全是逃命的人,人群在阶梯间汇成一条长龙,乱哄哄地向下窜动。 下至18楼时,人龙下行势头突然减缓。有人发现,是前方两名女子缓慢的步伐堵住去路。众人纷纷嚷起来:“快点走,后面还有人啊!”说着有人就想从两女子身 边挤过。这时,前方扶着同伴的女子回头说:“大家帮帮忙,这是个孕妇!”众人这才发现,被扶着的女子腹部隆起,看着已有六七个月身孕。 见此情景,刚才还想挤到前面的两名男子收住了步子,并回头向后传话:“慢点,前面有孕妇!”这句温馨提醒在人群中传递间,刚才还喧嚣的声浪慢慢平息。孕妇 身后上百名“逃命”者,不约而同放慢步子。此时大楼仍有震感,孕妇努力向旁边靠着,给后面的人让出空隙。一些人趁机从空隙“挤”过,却是侧着身子、擦着扶 手,生怕通过时挤着孕妇。而大多数人不愿挤这空隙,只是默默跟在孕妇后面,“护送”她缓缓下行。 终于到1楼了,大家这才发现,原本只需走六七分钟的路,今天足足走了10多分钟。站在楼下,安然下楼的孕妇向身边的人不停地说:“谢谢!” 下楼避险的人群。 记者 周国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