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的加拿大人以国家为荣 加通社与Harris-Decima民调公司国庆节前做了一项民意调查,问卷要求受访者用1到10的评级方式,评估自己对国家的自豪感,结果57%的加拿大人给了10分即最高分,只有3%的受访者给分低于5分。从地区来看,阿省人给分最高,平均分达到9.43;而魁省人给分最低,平均分只有7.82。从性别来看,妇女平均给8.94分,略高于男性的8.75分。从不同政党的支持者来看,自由党支持者国家荣誉感最强,平均给9.26分;保守党支持者为9.18分,绿党和新民主党支持者分别为8.7分和8.94分;绝大多数魁人政团支持者也表示,他们以国家为荣,但给出9分或10分的比例只有25%。 当问到加拿大最令他们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时,30%加拿大人回答说是“自由”, 9%说是“医疗护理”,7%说是“多元社会”、6%选“美丽与环境”、4%则选了“生活形态”。调查还显示,加拿大人的国家荣誉感近年来没有改变。68%的受访者说,他们对国家的自豪感没变,15%说他们的荣耀感磨灭,正好被荣耀感增强的另外15%所抵消。 皮尔区国庆节前2宗枪案2人身亡 据英文媒体最新报道,大多区在国庆节前夕发生2宗枪案,导致2人身亡。第一宗枪案发生在昨晚11:21,地点在多伦多西面宾顿(Brampton)市 Mavis Rd 夹Hwy 407,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2人身受枪伤躺在地上,其中1人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他被宣告当场死亡,另外1位立即被送往医院,估计没有生命危险。 不到半小时之后,警方又接到报警,赶到Derry Rd 夹Hwy 427,又发现1名中枪身亡的死者。警方说,2宗案件没有关联,但死者的身份目前不便公开,究竟有多少人涉及枪案,目前还说不准。这是今年皮尔区(Region of Peel)第13和第14宗凶杀案。 刘云芝与《号角》庭外和解未果 多伦多华裔女子刘云芝兄妹与加拿大基督教角声布道团《号角》月报的遗产案有新进展,双方曾于昨天进行庭外和解会议,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号角》月报的代表律师官怡颖昨天向城市电视(中文)的记者表示,《号角》方面是被迫才出来澄清,而且直到刘云芝母亲去世后才获知遗嘱内容,现在只是执行遗嘱指示,但她不愿透露昨天庭外和解会议的内容或结果。 刘云芝表示,昨天庭外和解会议是对方要求法庭下令进行,但对方完全不让步,所以会议全无结果。刘云芝说,她们一家人于1977年由香港移民多伦多,母亲刘汶淑信奉基督教数十年,故她自己也是基督徒,但她长大后与母亲分别去不同的教堂。其母于2001或2002年因病入医院时立了遗嘱,声明会将住屋留给她及需要接受特别照顾的哥哥。但母亲于2005年病逝时,她才发现母亲于逝世前数个月办了1份新遗嘱,将住屋归《号角》月报所有。刘云芝认为,其母在这段时间经常对事物产生混淆,而母亲不可能将她们住了20多年的祖屋捐给他人。中区华埠华人福音堂牧师黄智奇则称,他数年前带刘汶淑老婆婆到律师楼立遗嘱时,她当时神志清醒。 国庆节活动、营业时间及封路安排 今天是国庆假期,政府办事处、银行、邮局、啤酒店及酒铺将关门休息,大部分杂货店及零售店也会停业,但Eaton Centre、Pacific Mall、Vaughan Mills、将会开门,营业时间为早10时至下午6时;多伦多市中心及Yorkville 地区的有些店铺和餐馆也会照常营业。今日庆祝活动很多,不少地段封路,但垃圾收集服务则仍然如常。 今天的主要庆祝活动包括:1)Queen’s Park 庆祝活动,估计有一万人参加,附近街区将于早6时30分至晚7时封路;2)HBC Run for Canada,活动于早8时开始,Remembrance Dr 及Lake Shore Blvd 西路东行线将封闭;3)East York Canada Day Parade,早上9时开始,Cedarvale…
(北美时报)多伦多是加拿大吸收新移民最多的城市。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每年登陆加拿大的新移民有百分之七、八十都落脚在了多伦多。按照加拿大每年接收24万新移民计算,那么每年来到多伦多谋生活的新移民就差不多有20万了。移民为多伦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单从多伦多近年来城市北扩的速度和规模来看,就可以知道移民为这个城市的发展贡献巨大。最近十年来,每年从大陆来的华人新移民都有2、3万之多,现今大多伦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移民国家中华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有60多万华人居住在这里。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多伦多中区、东区的唐人街已成昨日黄花,大批的具有现代建筑风貌的华人商业中心在传统的多伦多中心区以外的士嘉堡、密西沙加、万锦、烈治文山、北约克等地蓬勃兴起,并且逐年向北部扩展,在这些区域中文招牌随处可见,操普通话的华人面孔越来越多。一般的情况是,新移民经过了三年五载的苦熬,都能安居乐业。上学进修的文凭拿到了手,搞技术的做回了本行,做生意的有了回报。很多人买了房子换了车。想想当初,新移民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吃了多少苦可能很少有人一时能完全想起来,但至少有三座大山让新移民吃了不少苦头。这三座大山至今还没被推翻,一拨拨的新移民还在吃着它的苦头, 多伦多地旷人稀,交通主要靠私家车。TTC系统虽然发达,但线路只经过市区的主要道路。等公车不仅时间长,而且很多地方也去不了,特别是新移民打工的工业区,就没有公车线路。很多新移民落脚后,都要先解决车的问题。买一辆二手车,便宜的也就千八百元,开个三五年,生活稳定了再换个好车。有了车找工、生活都方便了。最近几年来的新移民,不少人在国内都开过车,出来时带个几千上万美元也是平常之事。登陆后买个二手车不成问题。想法虽好,然而在多伦多拿个开车驾照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安省考车实行二级路试制度。笔试合格后可拿一个G1驾照,然后找师傅学车,一年后才有资格考路试。第一级路试考G2,考过去后五年内必须再考过第二级路试,然后才能拿到G驾照。有了G2驾照虽然可单独开车,但有限制条件如饮酒的酒精含量和载人数量等,G2不能算是完全驾照,在租车、保险、找工方面都有不便之处。如G2驾照在五年内不能换成G驾照,也就是说G2驾照者在五年内考不过第二级路试,一切还得从头再重新开始,考笔试,然后G2,再考G。多伦多400多万人口,只有三个考点。预约考期采用电话和上网方式,考期被众多考生挤暴,约到半年后是常有的事,应运而生了很多代排快期的生意人,经常有考生驾照号码被盗用来预占考期位子的事情发生,如预占的考期未被取消,驾照持有人就要被罚,而驾照持有人却被蒙在鼓里,只有到了换驾照的时候才知道还有一笔罚金被挂在安省交通部帐上。考路试一、二次就考过去的足够幸运,考个三、五次才过去的属于平常,十次八次过不去的也大有人在。平均而言,算上师傅陪练费、路试费、租车费,G驾照拿下来,少说也要七、八百加元花费。时间至少也得耗上半年。 裴先生登陆前在北京中关村一家高科技公司做市场,属于率先有车族,驾龄已有12年。落脚多伦多一周不到就买了车,裴先生打算用国内的驾照先开着,按照安省交通法规,国内带来的驾照有60天的合法使用期,裴先生原以为60天考个安省驾照对他来说不会没有把握。裴先生从来不做无准备的事,第一次路试前做足了功课。路试定在机场考场,考场是圈起来的模拟环境,考过的朋友都说这个考场比较容易,裴先生先请教了考过的朋友,又根据朋友的言传在师傅给的考场线路图上做了各种标记,然后将考场线路图背了十多遍,结果驾车开上了考场后不到3份钟就被考官给废了。接着二考、三考,尽管开得一手好车,等到国内的驾照过了期,G2牌也没考过。买的车只好趴在马路道牙边上,有车不能开。好在裴先生有韧劲,一鼓作气考了8场总算拿到了G2,此时,考车的钱早已超过了买车的钱。赵先生是台湾人,做布料生意,年纪轻,爱好旅游,曾开车跑遍了全台湾,车技娴熟,驾驶记录良好,听他说,这些年来已经跑坏了二辆车。移民多伦多后,事业还没开始就先载在了考车上,赵先生在多伦多的维多利亚公园考场接连考了10场连个G2还没有考过去,以至于考车成了他的心病,无心干别的事,据他讲自从考了五次还没过,以后每到考场他就发神经质,最终考了12场还没有考过去,一气之下,打道回了台湾。多伦多的维多利亚公园考场路况复杂,很多新移民都载在了那个考场。最近几年,新移民考车都兴奔边远的小镇考场,来回要一天时间。有的还跑到300公里开外的考场,住在酒店三天,为的是一次通过,这样总的花费还是节省。 二级路试的制度,不仅很少有其它国家实行,就是在加拿大,绝大多数省份也不实行。二级路试为安省库房敛了很多财,单是多伦多新移民花在考车上的钱,估计每年至少会有几千万。这个制度是否有效地遏制了交通事故,仅凭交通部一家之谈还不够,应该让独立调查机构去做科学测评。这个制度让新移民雪上加霜。据在多伦多教了20多年车的于师傅讲,找他学车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有开车的经验,处理路况和技术没有问题,只是缺的对当地交通规则的熟悉。于师傅认为一级路试就足够了,二级路试没有必要。于师傅建议,驾车安全是最重要的,新移民不管有多少年驾车经验,不要为了省钱,找驾校师傅教教还是非常需要的。于师傅提醒新移民,考车千万不能急躁,情绪不好时不要考,心态很重要。二级路试制度在安省已实行多年,让政府取消一个现行的制度很难,但笔者认为安省交通部可对现行制度做些修正,来更有效地帮助新移民,比如尽快推动承认原有的海外驾照的协议进程,实际上安省已从过去只承认美国和日本的驾照,扩大到现在的包括韩国在内的9个国家。对新移民来源大国中国驾照的承认也应尽快解决。在承认新移民原有的海外驾照之前,可先行将新移民海外驾照的合法使用期限延长至半年或更长时间。另外对没有被扣分、没有吃过罚单、驾驶记录良好的G2驾照,在到期前可以自动换成G驾照,没有必要再考第二级路试。安省交通部对解决考期拥挤的现状,已经提出了允许私营机构经营安省驾照的路试的改革方案,并且这个方案已获通过。但至今并没有任何私营机构介入。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除了红光满面,七十四岁的德田重男(Shigeo Tokuda)和其他同年龄的日本男性没什么两样。他三年前心脏病发,现在自认身体健康,与妻女快活住在东京市区。他的体能比多数退休人士更活跃,不过这是因为他兼差拍A片的缘故。 德田重男是艺名,因为他不想让妻女知道,过去十四年来,他总共拍过大约三百五十部A片。然而,德田重男不是当代日本人性行为及态度的象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保险套杜蕾斯(Durex)等机构所进行的多项民调显示,日本是男女性行为最少的工业国之一,有四分之一日本夫妇过去一年来从未行房,更有近四成年逾半百的夫妻从不行房。有人认为,这是日本职场压力沉重所致;但另一方面,日本人对情色影片的需求却也不断增加,适合较高龄者的A片是情色产业成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德田重男在日本色情片演员中可算明星,因为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商标。他最近拍完德田重男系列,将自己描绘成经验老到的老绅士,经常为不同年龄层的妇女传授性爱技巧,并自认身体状况优于多数处于颠峰状态的色情片演员。德田重男已经成为Glory Quest公司的摇钱树。该公司二○○四年十二月首次推出“老男人”系列,结果大受欢迎。Glory Quest乘胜追击,二○○六年八月再度推出德田重男担纲主演的A片,此后陆续推出其他系列影片。事实证明,这种色情片可为业者创造源源不绝的收入。 Glory Quest公关代表饭村佳代子表示:“成人色情片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只推出制式产品,我们势必无法突围而出。部分影片以乱伦为主题,我们必须想出新点子。妻子与高龄岳父之间的暧昧关系足以酝酿神秘气氛,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据日本业界消息人士指出,日本成人录影带业年产值约十亿美元,最大A片影带出租店每个月发行一千种新影片,邮购每月也有二千种新A片可选。
以下信息是根据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国家学院和雇主联合委员会)统计结果。 总体,2008年工资平均增加4%(从不足1%到9%)。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比去年增加8%。雇主对几乎所有专业都有兴趣,但是工程服务和会计楼对今年的学士学位毕业生需求量最大。 1) 技术类(比如,计算机科学), $56,921。其中化学工程毕业生甚至达到$63,749; 民用工程,$49,427;电子工程,$56,512, 机械,$56,429. 2) 金融和会计(finance and accounting ),$48,795; 3) 经济,$52,926; 4) 护士,$52,129; 5) 化学,$52,125; 6) 政治科学和政府工作,$43,594; 7) 人事工作,$40,250; 8) 历史,$35, 956; 9) 公关,广告,新闻杂志,市场,等(Communications),$35,196; 10) 英语和文学,$34,757; 11) 出版,杂志社,报社,电台等,$32,250; 12) 心理学, $30,877; 13)…
进入6月以来,许多习惯在购物时用方便袋的人们,突然觉得不那么“方便”了。因为从6月1日起,国内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称方便袋)。塑料制品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它们对人类的威胁却远远超出了发明者的想象,它们甚至已经在北太平洋中部缔造了一个相当6个法国大小的“新大陆”。而一个塑料袋从生产出来到被人扔掉,平均只有短短12~20分钟! 海洋正在变成“塑料汤” 没有人能阻止塑料的扩张,它要到太平洋去建立自己的“不朽王国”,将人类和生物都赶出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人类无止境的需求制造了更多的塑料,却又毫无意识地将它们抛向自然界。 塑料的繁殖速度显然比人类快得太多。每年新出产的塑料制品重达2.73 亿吨,平均每个地球人都能分配到41公斤的塑料。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消费掉1640亿个塑料袋,全世界要用掉1.2万亿个塑料袋。按照时间平均数来推算,一个塑料袋从生产出来到被人扔掉,只有短短12~20分钟。 这十几分钟,对塑料袋漫长的一生来说不过是短暂一瞬。科学家还不能最终确定一个塑料袋彻底被自然界消化需要多长时间,也许400年,也许要上千年。至少2001年一只信天翁的意外死亡,让人们意识到塑料的致命存在:有人在它胃里发现一块塑料片,它来自1944年被击落的一架水上飞机。 自从上世纪初塑料时代降临以来,96%的塑料制品没有被回收利用,其中的5%已进入大海。科学家们也因此给海洋表层区域起了一个绰号——“塑料汤”。当2002年英国《卫报》将塑料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首的时候,人们已经抱着无法离开塑料的态度生活了近一个世纪。人类生活中70%的用品都或多或少地用上了塑料制品。 “新大陆”面积还要增加9倍 北太平洋出现了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的“新大陆”,它由350万吨人类丢弃的塑料垃圾组成,成为海洋生物的死亡之地。这块“陆地”还没有被人开垦过,因为没有人能在上面站稳。它一直在缓慢地旋转,露出海面的部分还在生长。过去的十年里,它的面积增加了两倍,“土地”也越来越坚实。从现在起,到2030年,这块“陆地”的面积还要增加9倍。 人们曾一直怀疑北太平洋是否存在这块巨大的“陆地”。2008年初,美国阿尔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会公布了他们的调查结果:这片“陆地”面积相当于6个法国,中心最厚处达到30米。事实上,这是一个由塑料堆积起来的“新大陆”,这个海域平均每平方公里飘着330万件塑料垃圾,它们被人抛弃,却被大自然保存,借着洋流帮助找到了暂时的栖息地。“那里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沙子”,阿尔加利塔基金会的发言人说,“但这些沙子闪闪发亮,看上去更像海鸟们的食物。它们吃了这些沙子,然后死了,因为那不过是些被阳光和海风分解的塑料颗粒而已。” 垃圾袋装化带来的尴尬 如果不是因为偶然飞向了太平洋,塑料袋本可以在城市中派到很多用途,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塑料袋最合适的用途就是装垃圾。一个周日上午,家住上海市宝山区的石怡给厨房的垃圾筒套上塑料袋,与大多数城市居民一样,她把每次去超市购物得到的塑料袋存起来用作垃圾袋。在石怡的记忆里,塑料袋流行也不过15年历史,在这之前还没有“超市”,市民大多提着“菜篮子”;垃圾则是直接丢在簸箕里,每次去倒垃圾后回来都要用水冲洗簸箕。她15年前才听说“垃圾袋装化”,而今天却会埋怨家里塑料袋太多了,该找时间清理一下,把旧的小的直接扔掉。 “垃圾袋装化”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是一种环保做法而大加推广,这使得对塑料袋的需求大增。 鱼虾是塑料垃圾的另类形式 洋流已经把那只来自夏威夷的塑料袋带到了“新大陆”,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缠绕在一起,成为这个“殖民地”扩张的一部分。阳光在摧毁它坚固的高分子结构,但在它彻底瓦解之前,它可能会先分化成许多小块,仅这一过程就会持续数十年。塑料是人类制造的最稳定材料之一,即使被分解成小块,看上去就向水中的浮游生物,鱼类和海鸟等海洋动物正是吃了过多的“美人鱼眼泪”,最后消化不良而死。 更可怕的是,阿尔加利塔基金会的研究总监埃里克森发现,塑料垃圾会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碳氢化合物、杀虫剂等化学毒素,再辗转进入动物体内,通过食物链扩大到整个生物圈。“也许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大鱼大虾,正是海中那些塑料垃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目前已经有267种海洋生物受到了这种塑料垃圾的影响。 针对塑料立法的目的在于约束塑料的使用者,只要我们不让它们脱离人类的控制而流入自然界,它们就无法积累形成威胁环境的“大洲”。诞生于现代工业环境下的塑料,恰似科学怪人“弗兰根斯坦”,弗兰根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W·雪莱于1818年所著小说《弗兰根斯坦》的主人翁,是一个创造了怪物而又被怪物毁灭了的医学研究者。这个“弗兰根斯坦”——塑料在帮助人们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挑战人类对它们的控制能力。 (《新知客》杂志2008年6月号)
一只黑色的鸟儿从十多米的高树上像箭一般地向一个脑袋微秃的中年男子俯冲下来,吓得中年男子急闪躲,只见鸟儿一个盘旋,随即第二次俯冲……28日下午,在宿迁市区道口居委会一条道路边,一场小鸟捉弄人类的“游戏”,吸引了数十名附近居民前往观看。 中年男子名叫吕启臣,在路边开了一家小商店,据吕启臣介绍,鸟儿看见他就俯冲下来“攻击”,已经有好几天时间了。几天前一场大雨后,开商店的吕启臣打开店门,正在收拾店铺准备做生意,听到一只鸟儿叫个不停,他走出门外,抬头一看,只见门前不到一米远的低矮的电线上站着一只黑色的小鸟,“滚孙(当地方言)”,吕启臣被鸟儿叫得心烦意乱,他顺手拾起烧过的煤渣,就往鸟儿扔去,鸟儿扑扇了一下翅膀,又落在了电线上。吕启臣又一次拾起东西向黑鸟扔去,这下鸟儿飞走了。 不料,从当天下午开始,吕启臣就开始频频受到黑鸟的“攻击”,只要他一走出店门,鸟儿就会向他俯冲下来,虽然每次都被他躲过,但吕启臣还是担心,万一鸟儿真的要是用它的尖嘴啄中了自己,那还了得?为此,他特意买了一顶帽子戴,奇怪的是,自从戴上了帽子,鸟儿就不再向他俯冲了,但夏天天太热,吕启臣也不能每天都戴帽子啊,一时之间,老吕吓得尽量少出门。 吕启臣受到鸟儿“攻击”的消息传开后,每天引来很多市民观看。28日下午,记者赶到吕启臣的小商店门前,只见门前已经有十多人在围观,吕启臣躲在人群中,不敢出来。记者试着让吕启臣离开人群,站在一边,旁边的人告诉记者,鸟儿很快就来的。不一会,果然看见一只黑色的鸟儿飞到吕启臣商店门前路东面的电线上,约几十秒钟后,鸟儿振翅飞到更高的杨树上,市民们说,这是鸟儿在做俯冲前的准备。 就在大家注视着杨树时,只见鸟儿像离弦之箭一般俯冲下来,吕启臣急忙躲闪,鸟儿一个盘旋,又发动第二次俯冲,旋即,鸟儿发起第三次俯冲。在对吕启臣“攻击”完之后,鸟儿都会飞到对面的电线上去。 奇怪的是,现场那么多围观市民,鸟儿却独独认准了吕启臣,并且吕启臣走到哪儿,鸟儿就跟到哪儿。很多围观的市民都说,鸟儿是在和吕启臣“逗着玩”,并不是有意要伤他。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只鸟儿竟然会学猫叫和喜鹊叫,市民们都在议论说,这是一只罕见的鸟儿。“鸟儿的报复心这么强,长这么大没见过”,一位头发发白的老大爷目睹这一切,感慨着走开了。 (高峰)
(多伦多信息港)加拿大谘商会(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称,高昂的商品价格掩盖了加拿大相比其它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正在下滑的趋势。 周一,该智囊团主席戈尔登(Anne Golden)称:“似乎我们在为自己的资源全球抢手而得意洋洋,但是我们的国家不会长期如此。” 戈尔登认为加拿大“没能创新”,失利于其它正在更好开发自国优势的国家。“不幸的是,谘商会12年来一直在提这个问题,事情却仍然年复一年地发生。” 对17个发达国家对比调查后,谘商会发现在评估方面中加拿大有5、6项垫底: 加拿大经济排名第11位,而20世纪70年代时位列第三。生产力也急降至第15位。在改革创新方面加拿大列第13位。 加拿大其它比较好的方面是,教育和技能水平位列第二,仅次于芬兰。中学以及大学毕业率最高,尽管如此仍有百分之四十的工人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技能,以满足现代经济的需求;科学、数学以及工程学等发面的创新专业领域毕业生不足。 在环保方面,加拿大在17个国家中排名第15,“温室效应气体、烟尘以及废物等的排放处理措施很差。加拿大人均废物产量‘荣居首位’。” 医疗健康方面加拿大位列中等,排名第九。“儿童糖尿病以及肥胖症不断上升,他们也许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健康状况低于父母的第一代人。” 在社会普遍稳定性方面,加拿大排名第十,“入室行窃,人身攻击以及儿童贫困等方面相当令人震惊。”
昨日(30日),多伦多本地的加拿大 Dominion Institute Canada 研究所在网上面向全社会作调查,名为“什么是加拿大人最该了解关于加拿大的101个事物”(101 things Canadians should know about Canada)。随着加拿大国庆节将至,尽管这类调查层出不穷,但本地人却仍然饶有兴趣,热情地参与并讨论。 CTV报道说,根据截至今晨6点半的调查结果,枫叶再次居遥遥领先的位置。这本不足为奇,因为枫叶在加拿大人心目中的极其重要,其地位久经时间考验,其他事物难以望其项背。基本上,只要知道加拿大的人也都都知道枫叶是这个国家的标志。此外,冰球作为加拿大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排行第3;女王作为国家元首排行第4;加拿大国旗居第5。这些人和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几乎每日都能碰到的,排前5名想必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不过让人稍觉得意外的是,位于法国的“维米岭”(Vimy Ridge.)却排在了第2位,居然超过了民族运动冰球。很多移民朋友虽已在加拿大居住多年,仍然对这个地方不甚了解。为什么一块位于法国的土地在加拿大人的心目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原来,位于法国东部的“维米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之一。维米岭扼守法德边界,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冲。在整个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上,这里是德国在整个战线上守卫的最好的。1915年,英法相继投入重兵进攻维米岭,但结果都是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单法军方面,就有15万士兵阵亡。 1917年,盟军决定再次向维米岭进攻,而此次执行进攻任务的是加拿大军队。因为加军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大,所以大家其实都对此次战役能否取得胜利很持怀疑态度。 不过,加军在此次战役里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从1917年4月2日开始,加拿大开始持续炮轰击德军的战线长达1星期,动用了超过一百万的砲弹。4月9日,加军开始向德军的防线进攻,只用了大约两个小时就完成了盟军司令部所指定的任务。此次战役加拿大军投入4个师大约3万名士兵。歼敌2万、俘虏4000,而自己只阵亡了3598名兵士,这让先前阵亡了15万士兵的法国惊讶不已。 维米岭战役 1922年,法国政府把维米岭周围一平方公里的领土送给加拿大来,用来感谢她在此战役中的贡献和牺牲。直到现在,维米岭是依旧属于加国。政府在那里建立了战争纪念博物馆,由退伍军人部管理。 这场战役不仅极大振奋了加拿大的士气和民心,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场战役是加军第一次独立地参与一场战役。而且来自当时的全国9个省份(纽芬兰1949年才加入联邦)的加拿大军人都有参与维米岭战役。所以,很多加拿大人都说维米岭战役是“加拿大成长的日子”。难怪直到今天还有这么多人还记得那里,并把它在“加拿大人最该了解关于加拿大的事物”中排名第二了。 此外,还有一场战争也在这项调查中有排名,那就是美加(英)1812战争,排名第84。这场战争直到今日仍被很多加拿大人所津津乐道。小牧就曾和本地的一位老先生说过这段历史,那位先生用了足足半个小时向我描述那场战争中加军(其实是英军)是怎么“挥戈南下杀到华盛顿”把美国的议会大厦和白宫给烧掉了。言语之间似乎已经彻底忘记,就在华盛顿纵火的1年前,美军是怎么“挥戈北上杀到多伦多”(当时加拿大首府),把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给烧掉的。扬胜讳败,看来讲究“公正”西方的在维护自己脸面的时候也会有偏颇的地方啊! 不过,调查的结果还显示了一个现象,就是加拿大人普遍对本地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此,Dominion Institute Canada研究所的研究员Marc Chalifoux教授向CTV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担忧。 Chalifoux教授表示,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加拿大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事物榜上有名,这非常好。此外,从这么多人投票选枫叶、女王、国旗、河狸鼠,我们也能看到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却对怎么定义(define)加拿大有很多共同点。 但是在这101项结果中,却没有发现什么文化和艺术范畴的事物,特别是象征着加拿大土著、少数民族文化的东西更是榜上无名。在Marc Chalifoux教授看来,传统文学作家艾活(Margaret Atwood)、传统画家汤姆森(Tom Thomson)、民族歌手尼尔杨(Neil Young)都应该上榜,可是大家似乎把他们给忘记了。 其实,加拿大人并不是不重视文化和艺术,很多流行歌手如席琳·狄翁(Céline Dion)、很多文化节日如魁北克冬日狂欢节(Quebec Winter Carnival)都榜上有名。当然,这里不是说它们不应该上榜,只是这些文化和北美其他地方的文化没有什么差别,怎么能体现出加拿大的特点呢? 多年来,Dominion Institute Canada研究所一向致力于保存加拿大历史及传统文物,所以说到这里的时候,Marc Chalifoux教授看起来有些惆怅。 截至今晨8点半的调查结果:…
(本网征文)移民加拿大这几年来,陆续在温哥华和加东地区买卖过几次房子,住宅和商业用房都有。出于自住和投资的考虑,每次买下一处房子,免不了维修装璜大动干戈一番。装璜过程既有快乐也有烦恼。每到临近完工时,望着那特意腾空、而此刻已是满满一屋子的建筑垃圾,那支楞八翘的drywall、那刺鼻霉味的insolation、那稍不留意就扎得你哇哇乱叫的铁钉木刺,真让人头大欲裂。第一次没有经验,委托垃圾公司清运,来人一看,二话不说,开口报价就是五百刀,而且不容讨价还价。没法子,只好任其宰割。后来邻居一个西人老太太说,可以自己装车送到垃圾场,既省钱又可随时清除。于是,其后几次装璜就留意了一下所在城市的垃圾场的网站,果然所费甚少。这些年来多次往返各个不同城市的垃圾场,颇有心得和感悟,由于各个城市的情况大同小异,下面的介绍就免去城市名称,而只关注垃圾之旅本身了。尤其是此类旅行中的心旷神怡,竟然拜不堪入目的垃圾所赐,个中乐趣,不妨听在下说之,以飨诸君。 在中国大陆时,曾‘有幸‘光顾过南方某大城市的垃圾处理场。与其说是处理场,还不如说是垃圾堆放场。车子离其尚有数公里之遥时,那股让人作呕的气味就汹涌而来,待到跟前,蝇虫遍地自不必说,更让人发怵的是,踩上垃圾场的平地,脚下眩悠悠的,顿时心中发毛,因为早有朋友告知,这种大型城市垃圾场,处理垃圾主要的方式是焚烧和层层堆积。垃圾场的边上常常能看到周围农民放养的猪崽,在垃圾堆上拱来拱去,也就是所谓的‘垃圾猪’。 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对垃圾场的观感,可想而知,曾发誓,今后‘贵足决不再踏贱地’,没想到,多年后来到加拿大,为了那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我将在加国‘重温恶梦’。 首先,上本市垃圾场的网站逛逛。学问还真不少,在加国扔垃圾前,必须分类包装,比如对那些废弃的保温棉insolation要用塑料代装好,扔到垃圾场上时,应把包装袋卸下,扔入另一公共垃圾处;而像drywall内墙材料、木头、玻璃、浴缸、座便器等等则可扔在建筑拆除物弃场;而像易燃易爆物体,如油漆罐等,则必须在规定时间,丢弃至指定场所。做好这类功课后,放倒suv的后座椅,拆下伸缩臂,在后车厢铺好一块大塑料布,按照要求,把装璜垃圾装车,我的‘大蓬车’,即将一车又一车地开赴那曾经让我毛骨耸然的、被文明遗忘的角落了。 第一次到加国的一个垃圾场,就差点迷路,gps导航仪引导我的汽车到了垃圾场所在区域时,车子在该区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个想像中的垃圾场,到处是鸟语花香,树林幽深,本想循那垃圾特有的气味一路开去,可是,空气里丝毫没有些许的不快气息,简直让人以为是否走错了路。突然看见一辆运送垃圾的集装箱车,灵机一动,紧跟其后。这辆垃圾车带着我的车又开到了刚才经过多次的一条小路,没想到在一个树林豁口,它右拐入一条更小的两车道小路,于是在树木掩映间,一处花园般的处所映入眼帘。 这就是垃圾场吗?哪里还有我半点过去的概念。且不说门房那个‘垃圾’洋妞,笑盈盈的一脸春天,就冲那五刀一车的收费,我那颗决不逊色于电脑的脑袋瓜子,迅速地作了一番精密计算,一车收费五元,加来回五元油费,一趟十元,大概十趟,就能把本次工程的垃圾全部清理完毕,总计不过化费百十来元,与垃圾公司五百元相比,岂不是白白捡回了四百元,在那一刹那,我已决定当晚和我的那个出去搓一顿,以示庆贺。何况在这样的美景所在运动筋骨,绿色环保,难道不是等同于轻松旅游吗? 怀着这样惬意的心情,驱车压过与家庭用车无关的路称,进入开阔的空气清新的垃圾场,开始我的环保运动。分别扔掉保温棉和包装袋,再在一个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帮助下,卸下大量的建筑拆除物,然后又开到一条路边,在其下面、紧挨着路沿停着一辆,车斗敞开的大垃圾车。我就和太太或朋友抬着大包小包的公共垃圾,走到路旁,像扔死狗般地把垃圾包扔进位于脚下的大垃圾车车斗里。当我们绕行一圈,丢掉所有的垃圾,载着满车的轻松,又回到刚才工人帮我们卸车的地方时,先前堆积如小山般的建筑垃圾已被清运走了。原来这里仅仅是垃圾转运站,那么这些垃圾都运到哪里再作处理呢?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清运装璜垃圾已不再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了,而是随着省下几百块钱的盘算、装璜完工的喜悦、满眼的绿色美景外带附庸风雅般地参预环保的时尚之举,我的垃圾之旅一次比一次更令人心旷神怡。慢慢地自己也似乎成了一个看见树就想上去拥抱的环保人士了,树与我,几乎等同于美女了。女士莫怪。 那么,那些运走的垃圾又作怎样的处理呢?我怀着好奇,查了些资料,原来加拿大的垃圾处理,有两种相辅相承的理论,并且正在实践。其中之一是以国会议员尼尔斯为代表的,用垃圾气化技术,将垃圾送入垃圾焚化炉焚烧,产生的高温用于发电,一吨垃圾可供普通家庭耗电五十五天,并且大大缩小垃圾的体积,比如两百五十车一般垃圾焚烧后仅剩一车。另一种理论强调垃圾回收,再生资源,认为生产某种商品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大于焚烧该种商品垃圾所产生的能量,比如用石油生产出的塑料,对于塑料垃圾,回收再生塑料所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焚烧塑料垃圾的好处,因此要延伸生产商的责任,加强回收,并在可待的未来,改革商品模式,变销售为出租,以变回收。等等。看来垃圾可不单纯是关乎我心情的胡侃神游,身处枫叶遍地的加拿大,每一次的心旷神怡的垃圾之旅,总免不了期许我的出生地也会有如此这般的美景或梦境。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中国刚打开国门,让少数精英出国留学之后,许多中国人所追求的是外国绿卡,美国的最好,欧洲和加拿大的也可以,实在不行,到澳洲或新西兰永久居留也不错。但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签证现在也愈来愈吃香,有不少外国人正设法办一张中国绿卡,已经定居海外的华人则想申请一张中国身份证。 张姓男子几年前透过美国亲戚的帮助,技术移民加拿大。但在加拿大没有住多长时间便回到中国,在北京一家外国企业找到工作。由于中国身份证被公安部门收走,他买的汽车和房子都只好用他女朋友名字,因为外国人买车和房子都有一些特殊规定。于是,他也想办个中国身份证。 像这样移民加拿大而继续在中国工作的人不少,申请一张中国身份证成为他们的目标。 李姓女子手头有些闲钱,有意到老家买栋房子,但拿美国护照在中国买房子很不方便,便想以弟妹的名义买,但想来想去也下不了决心,想到当初要能留着中国身份证就好了。 当初为申请美国签证,不少人被拒签过多次,那种经历,至今令人难忘。但现在拿到美国护照,又要为中国签证发愁。每次回国都要跑一趟中领馆,既花钱又不方便。因此,有些经常回国跑生意的,干脆不入籍,拿着绿卡回国多少次也不用签证,省去麻烦。 报道指出,有些华裔老人想回国定居。但按中国规定,60岁以上外籍老人回国定居,必须在国外没有直系亲属,需要在中国投靠直系亲属。申请人要在中国连续居住五年,每年居住不少于九个月,不是所有外籍华人想回国定居就能获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