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内分泌专家邝安堃教授的千万元遗产之争有了结果。 昨日,上海市一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对邝教授两个儿子的诉请不予支持,邝教授的所有财产均由其86岁时迎娶的小保姆朱女士继承。 86岁教授娶23岁保姆 邝安堃教授曾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与前妻育有两个儿子邝宇宏、邝宇栋。1988年,86岁的邝教授不顾家人反对,与照料他生活起居的23岁浙江小保姆朱女士结婚。 1989年,为分割前妻遗产,邝教授与两个儿子打了一场官司,最终一致同意将原先居住的安福路花园洋房出售,两个儿子各分得10万美元,邝教授分得39万美元。此后,邝教授购买了华山路上的一幢房屋。 1992年,邝教授因病去世,律师宣布邝教授的遗嘱称,其名下的所有动产、不动产悉数赠与朱女士。遗产总值估计超过1000万元。 教授儿子:遗嘱是假的 2008年1月,邝教授的两个儿子向一中院起诉称,遗嘱所用纸张为很薄且透明的描摹纸张,邝教授的签名是朱女士描摹上去的,“因此该份遗嘱是朱女士伪造出来的,律师见证也应为无效。”起诉书还称,朱女士有虐待邝教授的行为。 朱女士则辩称,早在1994年就鉴定证实遗嘱签字是邝安堃本人的,自己也从未虐待过邝教授。 法院判决:遗嘱是真的 一中院经审理认为,遗嘱已经做过鉴定,法院对遗嘱的真实性予以确认。邝教授1990年12月8日由华夏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代为手写遗嘱一份,并由邝教授阅看后签名、盖章。同日,该律师打印遗嘱一份,由邝教授签名、盖章,律师盖章确认。华夏律师事务所还出具了见证书一份。这些文件均表达了邝教授将全部财产留给朱女士的真实意思。 此外,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实朱女士有虐待邝教授的行为。
当警察成为被害人—“杨佳袭警案”程序如何公正? (戴 福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2008年7月1日,北京的杨佳在上海制造了惊天大案。与其他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该案被害人系闸北分局的多名警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当地公检法的协同努力下,案件必将以最快的速度审结,杨佳似乎也难逃一死。 光天化日之下将多名警察杀死,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作为普通人和旁观者,我们真的无法理解杀人者究竟缘何采取如此激烈的报复行为。真相,也许只有到最后才能水落石出。但是,在案件发生以后我们所能听到的似乎只有来自警方的声音,而涉案主角杨佳的只言片语也都被诸如“新闻发布会”之类的强大声浪所淹没。“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这句名谚使我们担忧:由被害警察所服务的闸北分局及其上级公安机关上海市公安局,来处理因警察执行职务引发的刑事案件,能否真正作到秉公执法、公正无私?我们似乎又有理由相信,上海警方有能力对杨佳涉嫌故意杀人罪的事实调查清楚,但我们也有理由怀疑上海警方对自身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态度粗暴、做法简单等行为讳疾忌医? 或许我们这样揣测上海警方多少有些武断,但是上海警方所做的权威发布就令我们疑窦丛生。到目前为止,关于杨佳上海袭警案最为权威的发布应当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新闻发布会。为确保以下评论所依据的事实不存在争议,防止被他人以诽谤罪加身,现将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对事发经过的描述抄录于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媒体报道作出评述: 杨佳于2007年10月5日晚20时30分许,骑自行车途经闸北区芷江西路普善路口时,设卡民警发现该车无牌照让其停车接受检查。经查,该车还没有钢印,但是杨佳拒绝出示身份证件,也不愿意将所骑自行车的来源证明提供给民警。期间,杨佳始终骑在自行车上,拒不配合民警正常执法,整个过程持续了近40分钟,引起群众围观。21时10分许,民警将杨佳带至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到所后杨佳仍不配合。期间,闸北公安分局督察支队接杨佳投诉后派员到派出所了解情况。经教育后杨佳的情绪稍微稳定后,民警一边做笔录,一边向租车公司核实,在确认杨佳的自行车确系租用后,杨佳即骑车离开,并于次日返京。此后,杨佳多次投诉执法民警。2007年10月16日,闸北公安分局派员专程到北京,上门走访了杨佳及其母亲,与他们进行了沟通和法律解释。杨佳及其母亲向闸北公安分局提出对事发当晚的责任民警予以开除公职的处理,并赔偿他们精神损失费。民警向其耐心解释了有关执法依据,但被杨佳当场拒绝。今年3月15日,闸北公安分局第二次派员到北京,上门走访杨佳,再次说明了有关情况。此后,闸北公安分局未再就此事接到杨佳的投诉,直至今年7月1日案发。 通过上海警方单方的权威发布,可以看出上海警方执法“公正文明”。但是,我们对该发布所涉及的诸多细节仍然存在许多疑问: 首先,警方两次提到杨佳不配合执法,那最后又是如何查明杨所骑自行车不是赃物,而是租用的。警方说“民警一边做笔录,一边向租车公司核实”,如果杨佳拒绝说明自行车来源,警方又如何向租车公司核实,向哪家租车公司核实呢?如果警方能够根据自行车判断出租车公司,那又为何怀疑杨所骑自行车是脏车? 其次,根据《警察法》的规定以及上海警方的说法,在对杨佳留置盘查时作过笔录。按照通常做法,笔录首先询问被询问人的自然情况。因此,只要该笔录存在且杨佳接受了调查,其身份情况应该很容易查实。但是,警方将杨佳留置盘问的时间为6小时。尽管没有超过《警察法》24小时的规定,但是否妥当也值得商榷。 再次,警方对于杨佳的多次投诉,先后两次派员到北京走访杨佳母子并说明情况。如果执法行为没有问题,仍然千里迢迢两次到京,说明警方为老百姓服务的水平,在全国堪称一流。但是,坊间流传的上海警方与杨佳协商的赔偿事宜又如何解释?没有错误,何来赔偿!乃至有新闻媒体所谓双方就赔偿数额3万还是1.5万元之说岂非空穴来风? 第四,上海市公安局将原来通报的“为报复公安民警,实施行凶犯罪行为”从网站上撤下,根据上海市警方解释,领导认为这是个人供述,警方还没有调查查证,待进一步调查确定后会发布最近的消息。可见,杨佳被羁押后曾作过“报复警方”的供述,既然报复总会有原因的。另据有关媒体报道,杨佳在接受审讯时称,他与民警继续争执引发冲突,有七八名警察对他有推搡、殴打的情况。因此,上海警方否认殴打杨佳尚待调查。 第五,根据相关媒体消息及上海警方通报,杨佳被留置盘查的结束时间是10月6日凌晨2点,因为购买了第二天上午8点回京的火车票,杨佳在派出所的长凳上躺了一夜,醒来后直接去火车站乘车返京。杨在接受了长达六个小时的询问后已是凌晨2点,在派出所的长凳上躺了一夜,足见虽然杨并无违法犯罪,但派出所却没有为其做出妥善安排,而是让其在长凳上躺了一夜。此与闸北分局后来不远千里,两次到北京安抚的亲民形象天壤之别。 第六, 为证明杨佳在接受询问时态度不好,上海警方在发布会上播放了约4分钟的现场录音。从该录音内容可以看出闸北分局的警察执法文明,而杨佳的语气、态度和要求明显无法无理。但是,按照上海警方的说法,警察出现场都要有录音,为何不全部播放,而单单播放一段?同时,杨佳在派出所期间的录象为何不予播放。因此,上海警方播放的录音只是部分,不排除还有其他录音录象内容未予播放。 从司法实务层面来看,以上所列种种疑问,只是针对案件事实的,而杨佳上海袭警案中,更为重要的是程序问题。我们看到,无论是杨佳因被询问盘查引起的投诉纠纷,还是杨佳制造惊天大案后的刑事追诉过程,均是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和上海市公安局。因为上海市公安局是闸北分局的直接上级单位,所以我们说其与纠纷的另一方—闸北分局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上海市公安局应当整体回避。当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限于办案人员。但是,回避制度的本质在于切断办案人与涉案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在自己下级部门警察作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中,上海市公安局处理此案难免让人生疑。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被害人的警察是在执行职务中被害,上海警方与执法警察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假如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侵害了杨的合法权益,而杨在维护合法权益而不能情况下,才采取如此过激方式进行报复的话,侵害杨合法权益的警察也必然存在严重过错。但这似乎不仅仅是涉案警察的个人问题,也必然损害上海警方的光辉形象。因此,上海警方能否公正办案就必然存在疑问。当然,对于闸北分局是否殴打杨佳,我们不能妄加揣度。但是,近些年的司法实践也告诉我们,警察打人并非孔穴来风,警匪勾结残害群众也时有所闻。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上海警方寄于过多的信任。根据上海警方自己公布的情况至少可以确认以下事实:闸北分局因对杨佳留置盘查而与之发生纠纷;杨佳经过长达6小时的盘问后被证明没有违法犯罪行为;闸北分局虽两次到京安抚杨佳但并没有收到积极效果。 因此,从程序正义的高度讲,上海公安系统处理杨佳袭警案是不妥的。那是否有程序改由其他地方司法机关来处理呢?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刑事案件的管辖以审判管辖来确定。《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联系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法院对广东律师马克东涉嫌诈骗罪的管辖,此案中站前区法院既非犯罪地,又非被告人居住地,最高法院都可指定管辖。而在杨佳袭警案中,犯罪地是上海市闸北区,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是北京。因为上海司法机关与被害人警察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由最高法院指定北京地区的法院管辖更为合适。由审判管辖确定侦查管辖和审查起诉管辖,本案的侦查、审查起诉亦应由相应公安及检察机关管辖更为合适。 对于杨佳袭警案,我们主张上海警方整体回避并非毫无事实根据。就在不久前,上海司法机关以“散步谣言”为由对某网民实施了拘捕,使我们觉得指定管辖更有必要。据报道:7月14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对编造、散布谣言的郏啸寅以涉嫌诽谤罪批准逮捕。报道称:经检察机关审查,犯罪嫌疑人郏啸寅于2008年7月2日下午编造了题为《上海袭警事件内幕》的文章,虚构杨佳因被闸北公安分局民警打伤生殖器、丧失生育能力而萌生报复袭警等内容,在网上多次发布、张贴,并被其他网站大量转载。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郏啸寅利用互联网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了执法民警的名誉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246条,涉嫌诽谤罪,故对其批准逮捕。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诽谤罪系捏造并散步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该条第2款规定,诽谤罪系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上海警方对郏啸寅以诽谤罪批准逮捕,其理由是严重损害了执法民警的名誉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如果只是损害了执法人员的名誉,显然属于刑事自诉的范围,无须上海警方以公权力介入,上海检警不能因为执法警察名誉受损就可凭借公权介入;如果郏啸寅的行为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上海检警当然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在本案中,即便郏啸寅所做《上海袭警事件内幕》系完全虚构,其损害的只是闸北分局的形象,而不是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上海检方以损害了公安机关形象对其拘捕,似乎有些言过其实。因为作为公诉案件的诽谤罪构成要件中的严重危害的对象应当是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显然,闸北分局的利益和形象与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是有本质区别的,将其自身形象等同于整个公安机关形象更有造势之嫌。 其实,诽谤罪之所以入刑,其所保护的主要是普通公民的人格、名誉,而对于公职人员的公权行为的评判,在很多国家不但不以刑法惩处,甚至连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也不予追究。这是由公权应当受到监督制约,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崇高价值所决定的。但是近些年来,诽谤罪成了公权打击私权的武器。媒体广泛报道的诸如彭水诗案、稷山文案以及前不久辽宁西丰县委书记派人进京抓捕记者案,都无一例外地借助诽谤罪之名行报复陷害之实。当然,作为涉案当事人的上级单位,上海市警方对杨佳袭警案相关言论密切关注值得理解,但如果对于偏离客观事实的议论、评论,动辄以专政工具钳制并非上策。须知,谣言止真相!只有客观、及时、完整、准确地发布信息,保证案件处理过程的完全透明,才能最终消除社会公众的疑虑,真正树立起公安机关的形象。
去年加西某些产油省房产升值30%和加东排队抢购楼花的火爆场面想必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两起事件也给业内所谓本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划上了个圆满的句号。随着去年年底加元坚挺、本国经济出现增长减缓,再加上美国房市陷入次贷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房地产的“牛市”再难持续下去。更有一些民间人士表示,在今年本国房市会“挤出史上最大的泡沫”,继而“急速收缩”。 进入2008年以来,虽然房产市场到目前为止并没“急速收缩”,而各地房价总体来说依然坚挺,但是今年入春后相继出现的事情却越来越加重人们对房市的担心:4月,有报道说阿省去年疯涨的房价出现下跌,跌幅从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不等;5月,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出台资料显示全国待售房屋大增,但是销量却减少;6月,联邦统计局出台报告表示加拿大2008年首季GDP出现负增长;而就在前天(15日),地产协会的资料又显示全国待售房屋数量达破纪录水平,可是销售量却剧跌,而全国平均房价也在6月份出现0.4%的下滑,是近10年以来首次掉头回落。 消息传来,人们一片哗然。虽然业内普遍观点依旧比较乐观,可民间却处处传来房价要大跌的声音,止都止不住。 就在昨日(周三),正出席卡加利商会(Calgary Chamber of Commerce)的联邦财长费拉逖(Jim Flaherty) 公开对与会的400多名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对对加国房产市场“一点也不担心”,并称房产市场里面根本“没有泡沫”,也“不会出现泡沫”,而加拿大断不会陷入同美国一样的次贷危机。 可是,部长的话说得再有理,6月份房价比去年同期下跌0.4%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又如何解释呢? 对此,费拉逖“提醒”听众,上周联邦政府已经推出新的按揭条例,收紧了原先日益宽松的贷款政策。言下之意,他表示政府已在出手干预市场,力图加拿大避免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财长同时还重申了新按揭条例的要点,如将原先40年的最长按揭期所短至35年、取消了零首付,将首付款定为最少5%,以及抬高贷款信用门槛等等。此外,费拉逖还重申加拿大房产市场不会出现泡沫,而政府只是“略有担心按揭期间有延长的趋势”而使按时还款的风险变大,仅此而已。但是,加拿大的抵押贷款市场终究还是比美国那里的健康,政府监控也很有力,所以一定不会和他们一样。 此外,费拉逖还提到了美国那里的银行业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陷入艰难。随着美国民众对经济失去信心,大量的客户跑去挤兑,这让美国的银行业的情况更雪上加霜,甚至有两家已经宣告破产。而美国那里的悲观情绪也影响到了加拿大,近期就有本地的经济学家提醒政府,要注意加拿大这里的银行,特别是帝国商业银行(CIBC),以防陷入银行危机。 对此,财长则表示加拿大各大银行资本状况良好,对他们“很有信心”。他还称自己从去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后就“一直”与各大银行的头脑们保持联系,而各银行也表现得不错,没什么值得太过担心的地方。 而关于加拿大的经济前景,费拉逖则坦然表示联邦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他坚信加拿大经济一定能顺利走过“动荡时期”(turbulent times),继续健康发展。 最后,费拉逖用一句“我们的经济很强”(Our economy is strong)结束了他的发言,让人深深体会到了政府对本国经济的信心。
问:我是个很注重保养的人,每天要喝一小杯玫瑰醋。但我最近听说,醋是碱性饮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醋的味道是酸的,很多人就以为它是酸性饮品,但事实上醋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因为它在人体内氧化后能产生带阳离子的碱性化合物。就象橘子一样,吃起来是酸的,实际上是碱性食品。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偏酸的话就会觉得不舒服,因为体质偏酸会产生疲倦感。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也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 现代人尤其是大城市里,由于肉食、油腻等饮食习惯,体质大多偏酸。因而,医学专家指出,人们进食时酸碱性食物的比例应以1:3为宜,即1份酸性食物,3份碱性食物。而醋、茶、弱碱性天然水这样的饮品比食物更容易吸收和利用,更能够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所以说,女性适当饮用醋能达到美容的作用。
中新网7月17日电 综合报道,英国媒体16日公布了几张从未曝光过的伊丽莎白女王少女时代的照片。 据报道,这些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36年的夏天,当时的伊丽莎白公主同玛格丽特公主在其父母的花园中玩耍。 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师Rosie Newman是一位社会名流,同当时的约克公爵是邻居。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生于伦敦,1947年与希腊和丹麦亲王菲利普•蒙巴顿中尉(现为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结婚,1952年2月其父亲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 1936年,伊丽莎白公主同玛格丽特公主在花园中玩耍。 1936年,伊丽莎白公主同玛格丽特公主在花园中玩耍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时年仅16岁的加拿大籍少年在古巴关塔那摩监狱悲惨呼救的录像近日公布以后,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言人科里·特内克7月16日表示,加政府并不准备因此将现已21岁的恐怖嫌犯奥马尔·卡德尔引渡回国。 据美国媒体报道,科里·特内克称:“(加拿大)前政府在决定让卡德尔在关塔那摩法庭接受审判时就已经得到了这些录像……这些内容并不新鲜。我们无法忽略卡德尔先生面临的严重指控。他是否清白,只能通过司法程序而非政治手段来确定。我们不会因为媒体的报道而改变立场。”他坚持让卡德尔在关塔那摩受审。 对于政府的这种反应,卡德尔的辩护律师库布勒颇感失望。他7月16日在位于华盛顿的办公室对媒体说,关塔那摩军事法庭“从一开始(审判卡德尔)就是不公平的……他们(关塔那摩军事法庭)一开始就认定(卡德尔)有罪”。如果有谁看了卡德尔哭喊母亲的录像后仍然相信他是一个为“基地”恐怖分子卖命的人,那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奥马尔·卡德尔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其父亲艾哈迈德赛·义德·卡德尔涉嫌资助“基地”组织。奥马尔·卡德尔则被控2002年在阿富汗投掷手榴弹炸死一名美军士兵,他本人也在炸弹爆炸中严重受伤,并于同年被捕,当时年仅15岁。他目前是关塔那摩关押的人员中唯一一名西方国家公民,并且是狱中年龄最小的嫌犯。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终身监禁。 这段长达7小时的录像,记录着卡德尔在2003年接受加拿大情报机关持续4天审讯的情景。卡德尔的律师库布勒15日把从中节选的10分钟内容公诸于众,希望借助舆论压力,迫使加总理斯斯蒂芬·约瑟夫·哈珀把卡德尔引渡回国。画面中,当时16岁的卡德尔泣不成声。他哀求加拿大审讯人员为他胸部以及后背的伤口进行治疗,当时这些伤口在他被关押6个月后仍未愈合。卡德尔还向审讯员哭诉自己如何惨遭美军折磨和虐待。 据美国媒体称,这段“不寻常”的录像由暗藏在通风口内的摄像机摄制,最初属“秘密”级资料。报道说,上述录像公布前一周,加拿大外交部几份内容被公开的情报显示,卡德尔在关塔那摩监狱受到虐待。加拿大最高法院今年5月裁定,加政府须向法院转交针对卡德尔指控的关键证据。6月,加拿大一家联邦法院法官传令加政府把上述录像交予被告律师。 这段录像的曝光使外界第一次“窥探”到美军在关塔那摩基地的军事监狱的审讯过程,因此一经公开便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
中新网7月17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密苏里州一名男子在圣路易市一家购物中心内开枪射杀前妻,随后举枪自杀身亡。 据圣路易警方表示,这起枪击案发生在当地时间16日下午,除了这名男子及他的前妻死亡外,没有其他人伤亡。出于安全考虑,在事件发生后,工作人员已经疏散购物中心内的群众。 警方没有公布行凶男子的姓名,只说49岁的凶手与47岁的妻子结婚二十多年,子女都已成人,两人最近才刚刚宣布离婚。 警方正在调查枪案动机。 死者的一位亲戚赶到枪案现场后非常悲痛
新快报讯 7月15日晚,日本文学振兴会选考委员会决定将该国最权威的文学大奖——芥川龙之介奖,奖给中国籍作家杨逸。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而日籍以外的作家获得芥川奖几乎是没有先例的。 边当教师边坚持写作 杨逸1964年生,1987年赴日留学,主攻地理。她当时并不懂日语,在语言学校学习后,考入御茶水女子大学,毕业后曾在日本华文报社担任过记者。目前她一边担任中文教师,一边坚持用日语写小说。 杨逸酷爱写作,喜爱日本小说家筒井康隆的作品,并认为过去读过的所有日本作品都给了自己很大的影响,她说:中国与日本“太有缘分了”。今后准备 “写写自己看到、感觉到的日本,但自己要是把日本人当成主人公来写的话,怕是故事性不强,主人公还得从日本以外的地方找。”她将继续用日语进行写作。 曾与芥川奖失之交臂 在发表本次获奖作品日文小说《浸着时光的早晨》之前,其另一篇日文小说《小王》于2007年获得文学界新人奖。《小王》在今年1月获得芥川奖提名,可惜最终以第二名成绩败给31岁日本女作家川上未映子的《乳和卵》。芥川奖评审委员池泽夏树当时称,杨逸“给日本文学带来了我们都已经忘却的挚诚和朝气”,但也表示,“这样的日语还不能达到芥川奖的标准。” 杨逸将于8月22日在东京会馆正式拿到证书、一块怀表及100万日元的奖金。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日文小说家杨逸的名字将深深地记忆在日本普通民众的心中。 旅日作家杨逸 旅日作家杨逸 旅日作家杨逸的作品 旅日作家杨逸的作品 ●人物 单身母亲异乡独自奋斗 杨逸1987年赴日留学,至今已有20个年头。从日本御茶水大学毕业后,曾在华文报社任职,现在以教中文为职,同时抚养两个孩子。这个独自奋斗的单身母亲是怎样开始文学创作的呢? “烦的时候写写文章” 杨逸说,她一直就喜欢写东西,因为“心里烦闷的时候,也不愿意跟别人说,写写文章,就觉得心里清爽多了”。 2005年后,日本对华投资热一度低落,教中文的工作少多了。面对每天的空闲时间,杨逸觉得空虚,于是想到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用汉语写吧,我离开中国时间太长,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有脱节的地方。”看到文学界新人奖的征稿启事,杨逸决定尝试向日本的文学主流靠近。她开始用日语创作小说《小王》。 “希望写作成为职业” “用日语写小说,毕竟不是母语,有难度。不过边写边学,也挺有意思的。”杨逸笑着说。得知自己获奖后,杨逸将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略作修改,毫不掩饰欣喜之情:“昨日焦容今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对她来说,写作基于一种近似本能的需要。从前写一些个人感受,获奖后,杨逸说,她将在写作时更多考虑到读者。一直渴望以写作为生活方式的杨逸,看到实现愿望的希望。“我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一条路。……希望有一天,写作能成为我的职业。” ●反应 杨逸:”自己终于被接受了” 获奖消息公布后,44岁的旅日中国女作家杨逸15日晚在东京自家附近接受了蜂拥而至的记者的采访。 她笑容满面,欣喜万分地表示:“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被接受了。”她表示:“原以为这次大概不会获奖。对自己的日语没有什么信心。真像是融入了日本。” 父母:“此为起点继续努力” 杨逸远在哈尔滨老家的70多岁的老父母,无疑为女儿的获奖感到骄傲,在接受日本媒体的电话采访时,杨逸的父母亲说,希望杨逸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用日文写文章是有难度的,要获奖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杨逸的父亲还表示,上次杨逸与芥川奖失之交臂,他曾有芥川奖是否对外国人区别对待的想法,而这次得奖也体现了芥川奖的公正性。 处女作即获新人奖 《小王》是杨逸第一部日语作品。杨逸说,这部作品是她用两个星期时间写成的。《小王》于2007年获得文学界新人奖,杨逸成为在日本文学界主流奖项中首次获得肯定的中国人。“日本文学界新人奖”也是日本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由日本《文艺春秋》出版社的纯文学杂志《文学界》主办。杨逸的获奖作品《小王》从1700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小王》以一个嫁到日本农村地区的中国女性“小王”为主人公,讲述她人生的起伏悲欢。同时,透过给日本农村男性和中国农村女性做婚姻中介的小王,读者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生和价值观。小说描写了生活在传统观念下的中国农村女性、带着各种意图来中国找媳妇的日本单身汉,以及在国内城市里长大后变得玩世不恭和拜金主义的小王的儿子……日本读者通过这部小说了解到在日华人的生存状态。 ●获奖作品 《浸着时光的早晨》 杨逸此次获奖作品描写了农村出生的一名中国男子东渡日本,他和其他中国人在此后十几年的生活中所体验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杨逸对自己的作品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看法慢慢开始变化。做为历史,我们都不知道,什么事是正确的,什么事是不正确的。我认为重新思考是很重要的。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吸取教训。” ●评委评语 “细腻描绘人生苦恼悲喜” 芥川奖评委高树登子认为,获奖作品是一部细腻描绘人生苦恼与悲喜的青春小说,它以“触手可及的新鲜度”写出了一个人就算拼尽性命也要生活下去的强烈意愿,这种感觉只有跨越国境才能体会得如此真切。虽然与上届候选作品的选材全然不同,但作品水平很高,且日语能力大有进步,与其他候选作品相比有着压倒性的力度。评委们对杨逸婉约流畅的文笔青睐有加。 ●背景资料 芥川文学奖…
近日,随着邢台沙河殷解路涉黑案件由当地检察机关移交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个涉案52人的涉黑组织被邢台警方打掉。 非法手段聚敛钱财 行为恶劣 该犯罪组织通过在沙河市区域煤矿生产行业实施强迫交易、敲诈勒索、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获悉,经邢台警方查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案首犯殷解路就伙同他人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伤害无辜、危害百姓,在当地恶名昭著。 90年代后期,殷解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时任沙河市副市长的其二哥殷解放帮助下,强取豪夺,获取了沙河市上关第八煤矿(后改称恒信煤矿)的经营权,并通过非法开采国有显德旺煤矿的资源,获取了大量非法利润。 之后嫌疑人又以注册公司、开办企业为合法外衣,利用企业经营为掩护,陆续纠集殷延哲、王刘柱、霍江海、彭二现、殷延星(在逃)、王占民等29 人,以聚敛钱财、扩大影响为目的,大肆进行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盗窃、非法采矿以及非法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并用于支持其组织活动,逐步演变发展成以殷解路为核心,以殷延哲、王刘柱、霍江海、彭二现等4人为领导,以王占民、孔海社、张入现、彭军校等十多人为骨干,具有明显黑社会性质犯罪特征的组织。 不仅如此,该犯罪组织通过在沙河市区域煤矿生产行业实施强迫交易、敲诈勒索、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在沙河矿业内无人敢惹。 该犯罪组织涉嫌多次使用械具非法拘禁他人,非法行使国家机关权力,多次殴打税务、电力、路政、城管等国家工作人员,妨害或阻碍执行公务,使政府公共管理职权受阻,在当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保护伞”被拆 案件告破 2008年1月5日,殷解放因涉嫌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被邢台市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 据了解,此案嫌疑人殷解路二哥殷解放,系原沙河市政府副市长。在任沙河市桥西办事处党委书记、沙河市工商局局长、沙河市副市长期间,他利用职务影响和便利,在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给予殷解路等人提供了种类不同、作用不一的帮助、包庇和纵容,为该犯罪组织的形成、发展、壮大提供了非法保护或支持。2008年1月5日,殷解放因涉嫌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被邢台市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4月29日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 在河北省公安厅提供的资料中显示,2007年8月以来,邢台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和邢台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组织专案组克服重重困难,缜密侦查,一举打掉该涉黑组织,成功侦破此案。 专案组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2名,破获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非法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盗窃等刑事案件155起,查缴涉黑资产价值上亿元,该涉黑组织犯罪时间跨度之长、涉及地域之广、涉嫌罪名之多、经济犯罪数额之大,在邢台乃至全省均属罕见。 该案共向邢台市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41人,涉嫌罪名19个,其中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23人。今年5月31日,此案由邢台市人民检察院起诉到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昨日,有上海做投资公司老总的朋友建议我看一则新闻,言其看后直想哭。 我看了,我也想哭。自汶川地震的图片冲击过泪腺后,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有想哭的感觉!这则新闻源于河南商报,说的是一位中年女子在超市偷拿猪肉被擒,但其后她面对警察和记者的做法却让后者无言——她偷肉是为了让两个月没吃到肉星的儿子吃顿肉,她一直回避记者的镜头是为了怕给儿子丢脸,她面对被抓的尴尬选择了撞墙和撞地! 记者放弃了采访,警察选择了“无罪释放”,超市选择了不加追究,全社会选择了无语的同情! 据报道,这位妇女是南阳人,带孩子来郑州上学。但上学等花销已使之不堪其负,所以面对涨起来的肉价,他们只能放弃吃肉,而且已放弃了两个多月了。于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内疚感让“犯罪嫌疑人”萌生了偷肉的念头并付诸实践。只不过,她不是“惯犯”,偷得不够高明,所以刚一伸手便抓到了派出所。 令人震撼的是这段报道:“就在记者调转镜头,询问店员情况时,突然咚的一声,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扭头看时,女子双眼流泪,正用头撞墙。女子欲再次撞墙,被民警上前紧紧拽住。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民警示意了我一下,我回头一看,女子正坐在墙角的椅子上。这时,摄影记者老邓也跟了进来。老邓还没看见女子,女子就已经看见了他斜挎在身上的照相机。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她突然倒在地上,咚,又用头撞到了地板上。我第一反应就是从屋里出来,将老邓也拽了出去……” 说实话,读着这则“咚咚咚咚”的报道,我的心也在颤抖,为一位不幸的母亲,为一位绝望的母亲,为一位可敬的母亲!她是小偷,她偷了几斤猪肉,她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她被抓了,要丢人了,于是她痛不欲生,不断地撞墙,撞地,撞击我们每个人的良心。 面对这样一位母亲,面对这样一个小偷,我们是怨他们无能赚不到钱呢,还是怨猪肉涨得太快,抑或,是怨我们的社会保障没做到家? 当然,更沉重的话题是,像她这样被生活逼得想要偷肉的人有多少呢?将来会不会成比例的增加?因为股市暴跌,中产人群的钱包正在猛烈缩水,因为通货膨胀还在肆虐,北京的菜价在七月初一夜间涨了50%,上海的朋友告诉我,那里的青菜也涨到5块多了;而北京的一位券商研究员刚刚告诉我,他预计93号汽油价最终要涨到10元/升…… 哀民生之多艰兮,长太息以掩泣!发改委年初预测为4.8%的年度CPI、有些人不怕的通货膨胀,却能让一位有尊严的母亲变成“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