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的万圣节,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为了庆祝万圣节的到来,刊登了一组“太空万圣节精美鬼图”。 1、“黑寡妇蜘蛛” 一只巨大的“黑寡妇蜘蛛”潜伏在银河系中,它分娩了幼体,并向周围持续喷射着强辐射物质。这个星云像一只蜘蛛一样悬挂在银河系盘上方,它是由灰尘、气体和恒星组成的星云,距离地球1万光年。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捕捉到纤细的灰尘流,就像从星云中心位置延伸的蜘蛛腿,在该位置有许多年轻的恒星诞生形成。图片来源于美国宇航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威斯康星大学天文学家艾迪-库尔克威尔共同拍摄制作。 2、神秘黑色身影 在气体灰尘云翳“NGC 1999”中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黑色身影,如同鬼怪一般。一颗叫做“猎户星座V380”的明亮年轻恒星照亮了云翳的左上侧,这一太空区域气体和灰尘云非常紧密,致使光线无法穿透过来。一颗叫做“博克水珠”(Bok globule)的恒星很可能冷凝在这团黑色的星云之中。图片来源于美国宇航局哈勃望远镜研究小组。 3、“死亡之星” 土卫一看上去非常像“死亡之星”——这是电影《星球大战》中摧毁行星的空间站。这张图片是“卡西尼”号太空船于2005年拍摄的。在土卫一表面这个巨大的陨坑叫做赫歇尔(Herschel),它很可能是由巨大小行星碰撞形成的。如果这颗小行星体积再大一些,或者飞行速度再快一些,很可能会将土卫一分成两半。图片来源于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太空科学协会。 4、“气体丝怪物” 星系NGC 1275内部巨大的气体丝网络看上去非常像一个飞行的“意大利式面条怪物”。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力量阻止这些微妙的气体丝在引力作用下不被摧毁破坏。但是哈勃望远镜图像显示,这种奇特星体结构得到附近星系中心黑洞产生的磁场的支持。图片来源于美国宇航局。 5、最明亮的伽马射线爆 今年3月,天文学家发现迄今发现最明亮的伽马射线爆,该射线在宇宙中途位置突然爆发,在地球上通过肉眼也可以观看到在光学波长范围内表现得非常明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其如此耀眼明亮呢?研究人员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宇宙死亡射线,当一颗超大质量恒星在遥远的宇宙死亡时,它将朝向地球释放高速粒子喷射流。这个最明亮的伽马射线爆距离地球75亿光年,据悉,如果伽马射线爆距离地球少于6500光年,产生的放射性就会完全摧毁臭氧层,从而导致地球物种大范围灭绝消失。这的确是非常可怕的。该图片是由J-拉库森拍摄的。
加拿大《环球邮报》10月31日载文《加拿大应该按下加中关系的重启键》,摘要如下: 在加拿大与中国关系问题上,民间社会与哈珀政府之间的差距前所未有的大。 哈珀政府似乎不明白中国的重要性。总理哈珀没有去过那里,中国也没有派过很高级的官员到加拿大。但是,一群省长组成的联邦理事会(Council of the Federation)本周已经前往中国。 在与中国关系方面,省长还走在联邦政府之前,真是令人难过。哈珀政府缺乏外交人才是一回事,但政府让省长去设计与另一个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一个像中国这样重要的国家)则是另一回事。 10月27日,加拿大国际理事会授予中国著名官员成思危“年度全球主义者”奖。该理事会是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合作创始人贝尔斯利(Jim Balsillie)创立的。贝尔斯利明白加深加拿大对世界的理解的重要性。贝尔斯利在财政部长费海提(Jim Flaherty)出席的筹款宴会上表示:“我们需要按下加中关系的重启键。”听众鼓掌表示同意。 哈珀在竞选中表示他可能会访问中国。他的一些部长已经到过那里,但是那位似乎明白中国重要性的外交事务部长爱默生(David Emerson)没有寻求连任。 哈珀没有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当时加拿大的外交事务部副部长去了北京,但中国的政要是不会看到他的。 在商界和学术界,人人都明白你不必喜欢中国的政权,但你必须和这个新兴的经济超级大国打交道。11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领导人将聚首华盛顿讨论全球经济危机。保尔•马丁(Paul Martin)当政时的加拿大曾努力推动G20,但遭到欧美的嘲笑。 如今欧美接受了这个想法,因为要讨论重大问题显然不能把中国和其他有着重要经济影响力的大玩家排除在外。 哈珀政府刚开始时完全没有外交政策经验,不知道怎样接触中国。在筹款宴会上再次听到白求恩在中国的故事真是令人感动。但如果加拿大最多只能通过回忆白求恩来联系当今中国,那就可以推断出我们当今的疏忽。 贝尔斯利说得好:按下“重启键”。
孝敬父母,是流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德。许多中华儿女,远离家国,觅食海外,略有所成,就会想起故国父母。为报答养育之恩,他们或发出邀请,让父母办理探亲,出国观光,开开眼界;或直接办理移民,让他们定居国外,享受天伦之乐。 在加拿大,把老年移民归属于“团聚移民”。董老来多伦多这几年,送小孩上学、遛狗、逛街、观店、在公园溜躂,经常接触到一些从中国大陆来的探亲老人和老年移民。见面后彼此总爱问这样一句话:“来多伦多后,感觉怎么样?”回答几乎是一致的,多伦多是个好地方。 对老年人来讲,多伦多有三好:一是环境美。兰天白云,绿树芳草,空气清新,污染很少,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非常有好处。二是这里的住房条件好。不管是公寓楼、镇屋、半独立房、独立房,多数都比较宽敞。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的也安装有空调。用冷热水都比较方便。三是关心老人。过了65岁的老人,看病基本不要自己花钱。 但倘若再继续问下去,比如,是否打算长期住下,不走了?回答则迥然不同。有的表示要坚决留下来,“终老于斯矣!”有的回答,还是回去好,态度也很坚决。但这两部分均居少数,多数是在去留之间游移,举棋不定。 何故犹豫不决呢?根据朋友间交谈,主要中国大陆来的老年新移民,来加后,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归纳起来,有五大问题: 一是语言问题 语言不通,是老年移民到加拿大后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许多有关文章都已提到。还想多讲几句。近年来,绝大多数来加的大陆老年新移民,教育、文化程度都比较高,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却大多数不懂英语,特别是口语,缺乏听说能力。成了外文文盲,变成聋子、哑子、瞎子,这给他们立足加拿大,带来极大的困难。过不了语言关,确实无法长期呆下去。这是决定去留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无法与外人交流。和大陆以外的人见面,不会说话,象个呆子。这点无需多讲,大家都明白。 其次是行动不便。多伦多地广、路长、居住分散,要出门办事,靠两条腿走路,基本不行。得坐车。不坐自家车,就得坐公交车。这些老年新移民,绝大多数又都不会开车,现学也赶不上,只得坐公交车。坐公交车也困难重重。不识字,不认路;不会说外语,又问不来人;走远了,还怕迷路回不了家。只好等到周末靠孩子接送。不象在国内,想上街逛逛,拔腿就走。在这里,除了少数地点,也没有什么街;有街也见不到什么人,见到的多是呼啸而过的大小汽车。不小心给撞一下,那可不是好玩的。报纸时有报导,行人好好地走在人行道上,飞来横祸,给汽车撞死。冤不冤。 再次是购物费事。 既要生活,自然免不了购物。这里居民,购物很不方便。家庭日常用品大多是儿女到周末集中成批购买。平日,儿女不在家时,老人想帮他们去买些食品或日常用品,出门还得先下决心,挑好时间。跑一趟路,东西买少了划不着,多了又拿不动。住宅区附近有华人超市还好一些,最伤脑筋的是到洋人店买东西。店里商品倒是不少,花花绿绿,品种繁多,看得令人眼花缭乱。可叹的是商标上的洋字看不懂,要买的找不到,找到了也不敢随便买。一想到这,就觉得还是国内方便。小小不然的物品,门口就能买到。根本不象这儿。 还有许多因语言不通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就不一一列举了。再加上这里的娱乐生活非常单调。在国内,尤其是近年来,老人娱乐生活比较活跃,多样化。老头老奶奶虽不能象年轻人那样跳迪斯科,泡夜总会,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方式:打打朴克,搓挫麻将,跳老年舞,做保健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等。在这里,这些娱乐活动几乎处于停顿。公园虽多,对锻炼身体倒是好条件,只是天气冷,一年有半年多的时间不适合老年人户外活动。于是,这些老头老奶只能成天呆在家里,除了干家务,看电视,看录相片子,没有别的事好干。 中国老年人还有喜欢到亲朋好友家串门的习惯,和老朋友在一块谈天说地聊家常。这在国内是易如反掌的事,亲戚朋友住处,大都不远,随时可去。远一些,打的也很方便,价钱也不贵。去了,敲门,进屋,坐下,泡杯茶,点支烟,一聊大半天,不亦乐乎。在这里探亲访友,可是件难事了。而且也很麻烦。来到多伦多,人生地不熟,本来朋友就不多,好不容易有了几位新老朋友,居住分散,距离很远,不开车就去不成。这还不算。要去探访,一般均需事先预约,否则,大老远开车去,朋友出门办事,铁将军把门,见不着,跑冤枉路。老人在这里,行动诸多不便,只好一天到晚猫在家里。有人形容是“坐移民监”。此话听起来好象有点过份,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二是关系问题 这主要指的是家庭关系问题。听起来像是奇谈怪论。本来就是由儿女请来团聚的,何来什么关系问题!有点令人费解。许多老人来了之后,看到孩子们起早摸黑,打工、上班、做生意,千辛万苦,努力拼搏,日子过的并不容易。自己在家闲居无事,岂能忍心袖手旁观,吃闲饭。自然就尽可能把家里活揽过来干了。家里的活,看上去不多,不就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带孩子嘛。这些家务事琐琐碎碎,说说容易,做起来累人。老人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手脚又不灵便;加上心细,又爱东摸摸,西揣揣,没事找事干,一天下来,累得不行,还看不出有什么“成绩”。累了就想回去。这虽谈不上关系问题,但老人心中总有些不安,不干吧,看孩子们起早贪黑劳累奔波,心里实在过不去;干吧,又有些力不从心。不如回去。 董老有个朋友,夫妻俩身体还算结实。在国内时和大女儿女婿住在一起。他们的女儿,不知有多孝顺。从不让他们干家务活。连他们脱下换洗的塞在床底下的袜子、裤叉,女儿都要把它翻出洗掉。每天女儿回家,就把饭菜烧好,等老两口从外边打牌回来才开饭。简直是养尊处优,把老两口养得白白胖胖的。周围的老傢伙们都非常羡慕他们。儿子媳妇在加拿大开了一家便民店,生意繁忙。老头老太来到加拿大后,很自觉地把家务活揽下来。每天,老太太在家做饭,老头子往店里送饭,有老人关心,儿子媳妇也感到舒适,就一心一意做生意了。说起干家务活,老太太在国内时,多年不干家务活了,但重操旧业,还照样拿得起;最可笑的是老头,在国内时,在家是个甩手大掌柜,什么活都不干,是位看见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来了自然也不能例外,也得干活。老太太对他量才使用,给他派了三样活:一是洗碗,二是晒衣服,三是带孙子。家里有一个小孙孙,五岁了,是一家的宝贝。这位小王子,什么都好,就是脾气犟,就爱说个“NO”。要他往东,偏要往西,要他赶狗,偏要撵鸡。爷爷脾气也犟,见他不听话,气得就想揍他。但是不敢。加拿大法律有规定,大人打小孩是犯法的,要吃官司。国内那一套,什么“不打不成才 ”“棍棒出孝子”之类,在这里通通吃不开了。火冒三丈,只好忍着。才来了三个月,那位老太给董老老伴来电话诉苦说,“到加拿大真是受罪来了。把我累死了。 三个月我掉了十斤肉,我得赶紧回去了。”干活累还不算,最难受的还是说话做事处处得小心翼翼。老头老太太到了儿女家,有一点象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这样讲,似乎有点夸大其词。实际上,许多老人都有同感。 在国内,这些老头老奶奶住在“自己”家里,是“主人”。来这里,住在儿子、女儿家里,好像变成了“客人”。儿子家里有媳 妇;女儿家里有女婿。生怕说话做事不小心,影响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岳父母和女儿女婿在一起,还好一些。女婿男的,大咧咧的多,又多患有“妻管严”,不当家。女儿是娘的小面袄。女婿不敢兴风作浪。父母住在儿子家,就有点不同。婆婆和媳妇关系向来就比较微妙。不像母亲和女儿,哪怕大吵一阵,过后也就过去了。婆媳之间,就不那末容易了。处得好的,互相关心,彼此宽容,和睦共处,相安无事。更多的是相互防范,避免冲突。 有一天董老在一处老年中心,遇到一位住 在老年公寓的移民老人,来加几年了。问她在多伦多有什么人,回答说是儿子在这里。董老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子住在一起,她的回答很耐人寻味,说是不愿“寄人篱下”。有些老人在国内家里,几十年当家作住惯了,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来到儿女家,有儿女家的“当家人”,自己只能提参考意见,不是决策意见,心中很不 爽。特别是有些事情看不惯,开头还抱着‘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态度,久而久之,憋一肚子气。 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气呼呼打电话来告诉董老,他要回去了。说“这里不是我的家。”这位朋友的老伴,在家当惯了“家长”,家里的事,她说了算。又爱管事。儿子和媳妇帮他们办了移民,接来多伦多养老,没多久,她就发现媳妇太懒。早上起床,被子也不叠。还怪媳妇不收拾房子,到处乱七八糟。还怪媳妇不讲卫生,锅台脏,吃过饭不立即洗碗,一放两三天。如此等等。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嘴里不停叨叨。媳妇嫌烦。开头还忍着,终于忍无可忍,爆发内战。高喊“打倒xxx!”老头做了决断,马上买机票回去。不过,那位媳妇还乖,赶紧认错。总算解决了这场风波。 有些涉外家庭,女儿嫁了洋女婿,文化差异,洋女婿觉得和岳父母不宜住在一起,还得另找住处让老人住下。这些还算简单的。如果两家父母老人都来,那就更热闹了。两家四位老人,性格不一,情趣各异。到一起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长护短。开头表面上还客客气气,要不 了多久就水火不容了。怎么办呢?有一对小夫妻,把双方父母都接来。在国内时,双方时常走动,关系很好。来了以后,象吃错了药,为了鸡毛蒜皮小事,也要大吵 一场。弄得小两口办离婚,两对老夫妻呆不下去了,灰溜溜地回去。过了不久,小两口又复婚了。 董老听到朋友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对年轻父妇,双方对父母都挺孝顺,把老爸老妈岳父岳母都办了移民来了。两家老人都把国内的房子卖了,作好准备,终老于斯矣。来了之后,房子小了,住不下。幸好租到了一套老年公寓。可以搬走一对。谁走?最后决定,男的老爸老妈走。为什么?道理不言而喻,人人都明白,无需多说。老两口住在老年公寓,也不会说英语,也不会看外语电视,也不会电脑上网,也不敢随便上街,也交不来周围朋友。一天到晚蹴在公寓里,天天吃方便面。就盼着到周末,儿子带小孙子来看他们。住了一段时间,二老索然无味,回国去了。这方面的例子不少。 博友尧尧女士写的《你来我走》一书,在第25章“祖国的亲人”中有精彩的描述,有兴趣者,不妨找来看看。 三是就医问题 说句公道话,多市医院医疗设施先进;许多医生医术很精湛;药品质量可靠;医疗管理也很健全。急病、大病、疑难杂诊,治愈率高。而且,65岁以上老人凭健康卡看病基本不需自己花钱。这些都是事实。董老写了一篇《董老多伦多就医记》,作了一些介绍。文中也已提到这里看病费时费事等就医问题,但没有展开说明。 首先是看病预约费事,看病的等待时间很长。在这里,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有个“家庭医生”,但看家庭医生并不是想看就看,每次都得事先预约,快则一两天,慢则个 把星期才能看得上病;看专科医生,还得首先要由家庭医生预约,否则对方不接受。预约专科医生看病的等待时间更长,快则个把星期,迟则几个月。董老一位朋 友,2007年八月,咳嗽多天,发现痰里带血,去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給她预约了一位专科医生,时间约到2008年1月中旬。要等五个月。这位朋友打了几次电话到那位专科医生诊所,要求提前,没有结果。一直等了等了三个月,实在忍不住了,去找家庭医生,请他考虑能否换一位专科医生。这位家庭医生轻描淡写地回答说:“快了,快了,只剩下六个星期了。”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在国内,这样的情况是没见过的。 其次是,到了约定时间,去看病也难。医生诊所大都不在家门口,步行太远,需要家里孩子们开车送。要他们接送,他们就得请假,扣工资。实在于心不忍。再就是,这里的医生看病也有些古怪。不管大病小病,一般都要先叫去抽血化验。有时还要拍片做B超什么的,十分慎重。感冒发烧,则一般不给药,让回去自己抗着,说是发挥个人的人体免疫功能。有些病,干脆不当“病”。 一次,董老颈部疼痛,找家庭医生,跟他讲,在国内看过,诊断是“颈椎病”。那位医生直接了当回答:“我们这儿没有这种病。”有 这么多的麻烦,许多老人只得忍着,不到万不得已不去看病;等到真不行了,就去看急诊。但挂急诊也不是那么容易。老年人病多,不经拖,头痛脑热的,本来及时 弄点药吃吃就好了,三拖两拖就拖重了。因此,一些老人在这儿,不生病还好,一生病就想回去。回去看病方便。当然,回去也有回去的难处,比如医药费贵。也是个麻烦事。 四是经济问题 近年从大陆来的老年移民,大多是工作多年的退休人员。在国内,虽说一辈子靠微薄的工资过日子,没有多少积蓄,但有国家发的退休金,养活自己,大体可以过得 去。一般老两口,一个月退休工资,加在一起,大体都在三千元左右。不用交所得税,不用交房租,过个小日子,还是可以的。到了加拿大,换成四五百元加币,零…
在悉尼一间普普通通的双人套房里,澳洲《新快报》记者见到了坠楼案中四川江油籍殒命女生的父母。蒙着厚厚的窗帘,阴暗的房间里到处都是浓烈的香烟味道。床边的垃圾桶里已经丢了一层烟蒂,几乎根根都燃尽到了过滤嘴,一包还剩几支的中华香烟在茶几上搁着。屋子里有点乱,这对父母奔着噩耗日夜兼程赶来,随身不过一个小号的拉杆行李箱,在角落里半敞着。 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专访里,吴妈妈红肿的眼中一直噙着泪,一身黑衣陷在沙发里。至于何爸爸,这个公安战线上的钢铁汉子,一度哽咽着说不出话。眼神直直地盯着,透过窗帘缝隙射进来的那一束光。谈话由始至终都很沉重,浓浓的悲伤情绪弥漫四周。只有当回忆起爱女往昔的点点滴滴,这对父母的眼神中才又重现几分色彩。 吴妈妈对当初送女儿来澳的决定后悔不已,亦认定泰勒学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筹备中的葬礼,尽管遭遇重重困难,这对父母仍坚持要依中国传统公开操办,警示世人,并为女儿的人生画上圆满句号。 拟办葬礼圆死者生前梦 吴妈妈说,女儿最大的梦想,便是进入悉尼大学攻读经济管理学位。她说周五晚被告知,泰勒学院已安排本周二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间未定,据称可在悉尼大学校内举行。吴妈妈说,“学校要求参加者必须凭入场券进入,来宾均由学校决定,遗体无法进入,并不允许媒体参加”,她表示“无法接受这一安排”。 她语气坚决地说,“女儿死得惨,希望能走得风光一些,尽可能少留下缺憾”。同时,她想通过公开的葬礼警示世人,避免类似悲剧再度上演。吴妈妈要办一场具有中国传统的追悼会,希望女儿的朋友能来向遗体告别,送女儿最后一程。据沈寒冰律师介绍,悉尼大学佛教协会会长已专程从阿得雷德赶来,义务筹办法事事宜。 吴妈妈说,“葬礼将尽可能为女儿的人生画上圆满句号”。 “校方失职难辞其咎” 父母强调,“校方在安全措施和教育方面都难辞失职之咎”。两人回忆10月30日中午抵达悉尼未出机场时,便询问泰勒学院接待人士是否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被告知“有,但无特殊案件经验”。当日下午1时过,校方集合全体学生听警方讲解安全防范知识,两人认为此举无异于“亡羊补牢”。何爸爸则指出,“学校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宿舍,甚至不知道学生住所地址,出事后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很大的失职”。 另一方面,两人认为校方有义务为女儿购买意外保险,或至少在要求学生购买医疗保险时,提醒意外保险事项,“这是校方的责任和义务”。吴妈妈称,已向校方初步提出赔偿要求,无论从道义或责任的角度都属应该,但“校方一直避而不谈”。她认为,即便法律上无法从校方获得赔偿,“最基本而言,校方也需为他们的失职公开道歉”。 爱女韩裔男友“表现勇敢” 何爸爸强调,尽管爱女遭遇飞来横祸,但与妻子从未责备过女儿的韩裔男友。作为一名有近30年警龄的老公安,他认为这个19岁男孩在此危急情况下,表现已经相当勇敢。 吴妈妈周五已经前往RPA医院探望过伤情稳定的男孩,后者在病床上坚持要看女友的遗体。出于伤势和其它情况考虑,吴妈妈说这个愿望可能很难实现,忍痛委婉拒绝。何爸爸抵澳当天下午前往验尸法庭时,已拍摄了爱女遗体照片,稍后将转交给仍在特护治疗的男孩。据悉,男孩周五已完成第一次大型手术,但伤情目前仍难完全确定。 沈寒冰吁媒体及舆论监督 对于有传闻称疑犯谋杀罪名很难成立,以及疑犯或许为土著,受相关法律特别条款保护,无法被严厉惩处的说法,何爸爸表示“若谋杀罪不成立,则完全不能接受”。 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沈寒冰律师连日来协助这对父母,为受害人权益四处奔波。他表示,希望媒体及舆论监督,确保案件圆满判好,让凶手受到最严厉的制裁,“以儆效尤”,避免类似惨案再度出现。 关于葬礼,沈律师表示将与悉尼大学和泰勒学院进一步商谈和交涉。他相信这是很多在澳华人和西人朋友都倍为关注的事情,也将有许许多多人希望能参与其中。希望葬礼隆重公开。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打鼾事实上可能对健康有好处,尤其当你过了中年以后体会可能会更深。这项研究显示,那些年龄超过65岁,遭受一种与打鼾有关的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的人,一般倾向于比那些不打鼾的人更长寿。 研究人员在格拉斯哥举行的欧洲睡眠研究协会会议上介绍了这一研究结果,这些发现与打鼾对更年轻的人产生的影响形成鲜明对比,中年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尤其高。据估计,英国大约有300万人受到睡眠呼吸暂停影响。 刚刚入睡时,由于呼吸道内的肌肉过渡放松,导致人在至少10秒钟内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一旦大脑意识到呼吸已经停止,它会给呼吸道的肌肉发出信号,命令它们重新缩紧,这时受害者通常会突然醒来。在轻微的睡眠呼吸暂停过程中,大约每 10分钟就会出现一次这种现象。如果睡眠呼吸暂停症状非常严重,受害者将每隔两分钟就会被惊醒一次。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但是以色列一所大学的专家组对600多名老年人进行4年多的研究,结果发现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比受控组中的“健康”志愿者死于与心脏病有关的疾病的人更少。关于这种结果,其中一种说法是,呼吸暂停导致组织在短时间内缺氧的情况,实际上可通过调节心血管系统,让人体适应这种缺氧环境,从而对老年人起到保护作用。 这意味着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供氧被暂时中断时,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现象的人的身体能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但是让这些研究人员感到困惑不解的是,睡眠呼吸暂停为什么对更年轻的人不能产生相同效果。
中新网11月2日电 朝鲜中央通讯社2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观看军队足球赛,并公开了相关照片。报道说,金正日“对足球队高水平的发挥表示了肯定”。 而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朝中社的报道说,金正日是在第11届人民体育大会闭幕之际,观看了朝鲜军方万景峰队与燕子队之间的足球比赛。而根据相关报道,本届体育大会于10月17日开始举行,10月31日在平壤体育馆闭幕。由上述报道可以推断,照片应该是近日拍摄的。 但韩联社的报道仍然质疑,“无法断定金正日是否亲临现场观看了比赛”。 朝中社的报道说,金正日是“与朝鲜人民军战士和劳动党干部一起观看足球赛”。目前的朝中社报道没有透露照片的具体拍摄时间和地点。 朝中社公开的金正日观看足球赛的照片
中新网11月2日电 一名装作法国总统的加拿大喜剧演员最近在一次恶作剧电话中成功地让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上了钩。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马克·奥蒂特成功的表演使佩林确信,她正在同法国总统萨科齐进行电话交谈。在这个蒙特利尔广播节目中,二人交谈了6分钟。他们交谈的内容从萨科齐的夫人卡拉·布鲁尼,到二人共同去打猎的计划。 佩林的一名发言人说,佩林认为这次恶作剧电话交谈“挺有趣儿”。在这次于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前3天进行的恶作剧电话交谈中,装作萨科齐的奥蒂特告诉佩林说,他认为佩林有朝一日将成为美国总统。佩林笑着回答说,“8年以后也许会。” 奥蒂特说,他很想和佩林一起进行一次直升机打猎活动。他用一种夸张的法国口音说,“我特别想杀死那些动物,消灭生命,那可真有趣。”他还说,“我真想去,只要记住别带上你们的副总统就行。” 2006年,美国副总统切尼曾经在得克萨斯进行的一次打猎中开枪误伤过自己的伙伴。佩林回答说,“我将会是一个很小心的射手。” 这对自称为“蒙面冒险家”的喜剧伙伴过去曾经在恶作剧电话中戏弄过萨科齐本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以及美国歌星布兰妮·斯皮尔斯等。
把不合格的奶粉拆包后和热电公司的煤混合,然后在青岛市供热期间焚烧使用。11月1日上午,在青岛市镇江支路12号某热电厂,工商局会同质监局等部门开展了不合格奶制品的销毁工作,销毁了三鹿、圣元、伊利、蒙牛、雅士利、施恩等6个品牌,共约8231.25公斤。 1日上午,在不合格奶制品销毁现场,工作人员将奶粉拆包后,和热电公司的煤混合,拆下来的包装随后由6家奶制品企业和经营商整理打包回去销毁。 “包装拿回厂由厂家集中销毁,奶粉和煤混合后在供热期间燃烧使用。”据青岛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姜从可介绍,奶粉焚烧后会分解为二氧化碳等气体,不会污染环境,是最迅速最彻底的方式,由热电公司负责焚烧用于供热,“变废为宝”使不合格奶粉有了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据介绍,截至10月30日,青岛市工商系统共在青岛各县市区查扣不合格奶粉2160.26公斤,液态奶236.515公斤,企业自行下架、召回不合格奶制品5834.475公斤。此次销毁工作是青岛市针对不合格奶制品的第一次集中销毁,以后会根据查获不合格奶粉的总量继续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销毁。 往煤上倾倒“毒奶粉”。 刘玉彩 摄
一名中国内地男子疑因赌败,昨日上午被发现在旧澳凼大桥企图跳海轻生。消防、海关、治安警及司警谈判专家奉召到场营救,但有人疑死念已决,在一众拯救人员眼前纵身跳海。在场戒备的海关快艇立即将其救起送院,据悉当时事主仍清醒。 决意寻死 堕海获救 澳门日报报道,昨日上午十时四十五分许,警方接报指有人在旧澳凼大桥近桥顶位置企图跳海。大批消防、海关、治安警及司警谈判专家先后奉召到场营救,海关快艇亦赶至现场附近海面戒备。但见一名身穿白色长袖恤衫、黑色西裤、卅余岁的男子危立桥栏外,拯救人员在场劝喻。但有人未有理会,突纵身跳下,在场人员欲救无从。事主跌落海后,在场戒备的海关快艇即上前救起,据悉当时事主仍清醒。海关快艇随后将事主送往内港南舢舨码头,由救护车将其送院治理。 内地汉跳海轻生 赌败自杀 时有发生 赌败轻生事件时有发生。今年七月廿八日早上,一名内地男子疑因赌败,在西湾大桥企图跳海,消防接报赶至,趁事主身体出现不适时,成功将其救回安全地点。今年八月廿八日早上,一名香港妇人亦疑因赌败,危坐葡京附近的华榕大厦天台,经拯救人员苦劝两个多小时,成功劝服女事主。 疑赌败内地汉危立旧大桥栏边,险象环生 纵身跃下 堕水
中新网上海十一月二日电(郑莹莹 章华平)据上海建工集团今日透露的最新消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其两座高达七十米的中央帆体钢结构日前也如期完成吊装。 据悉,总投资达五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坐落于东海之滨——上海临港新城,由一座两层基础建筑和两座侧翼建筑构成,占地面积二点四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点六四万平方米。其在两层基础建筑上矗立起的两座七十米高的钢结构帆体,形成了独特的外观。 有关工程负责人介绍,目前两座巨大的钢结构帆体已如期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紧临杭州湾、两面环水、海风巨大等因素曾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 据了解,该工程拟于二〇〇九年上半年建成开放,以迎接〇九年七月份举办“中国航海日”活动。 作者 上海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