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星期一单位请假去看上海车展,双休日人太多了……”超级车迷,嘉兴文化宫的郑善昌昨天告诉记者。 小郑是明智的,昨天中午11点刚过,2009上海车展组委会就发出通知:双休日两天的车展门票已售罄,尚未购票的市民不要前往车展现场。 据主办方预计,展览公众开放日期间,观展总人数将达50万人次。 在车展停车场,记者随机抽查了100辆车,其中有15辆是浙江牌照,尤以浙J和浙C牌照的车居多。 一家人看场车展要花掉近三千 来自绍兴的陶先生是周五傍晚下班后驱车前往上海的。“担心早上过来时间太赶,就提早一天过来了。”陶先生带来了一行5人的家庭看车团,包括还抱在怀里的宝宝和今年60多岁的岳母。“这趟油费、路费、住宿费、门票这些花费总的加起来将近3000元。”对于这样的花费,陶先生的看法是:“很值啊!以前北京的我都去,更何况现在是在上海,这么近!” 陶先生本人是从事汽车配件生产行业的,此行最大的任务是来摸趋势,了解下半年将上市的新车。 为了跟上国际的步伐,更好地做出下一步市场规划,陶先生不错过任何一场汽车界的“风向标”。“2009年我最关注自主品牌。”陶先生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作为一个从事汽车配件经销的商人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国内市场,再加上国内自主研发的很多车型在今年车展上都有很不错表现。在资源稀缺、油价飞涨的现在,节能车也引起了陶先生的相当重视,比如荣威750、凯美瑞混合动力车等。 “我们喜欢看最新的车” 中午12点多,在奥迪展台区碰到杨先生时,他早已满头大汗。“奥迪Q5的宣传册要下午两点才有,我就是在等啊。等这款车很久了,刚才看了实物很满意!”杨先生今年49岁,来自浙江海宁,“国内的车子发展速度真是快啊,主要是引进快。现在看到漂亮的车型越来越多了!” 来自杭州某建筑设计院的小宋是换班来看车展的。“本来是要加班的,但是上海车展我等太久了。就算排队再麻烦,我也要来!”最吸引小宋来看展的理由是别克新君威和大众第六代高尔夫这两款新车的首发。小宋说,他最近也打算要买新车了,他希望自己买的是新鲜上市的最新车型。为了看新车,小宋说即使晚上回去又要通宵画图也值得。 浙江富豪下单百万豪车 汽车界有句很有名的话:“得浙江者得天下!”浙江人的汽车消费力全国居前,至少10多个汽车品牌的销量全国第一,更是诸多豪华车品牌的第一争夺市场。这届上海车展也证明了浙江人在上海车展不光只看车,也是豪车的主要消费力量。 小陈是一位在杭工作的“80后”。虽然工作才没几年,却已经开上了奥迪,这次是来帮家里看新车的。“本来我爸妈也要来的,但是他们工作太忙了抽不开身。”作为“家庭代表”被派往车展现场的小陈本身就是一个超级车迷。确切地说,应该是超级豪华车迷。法拉利、保时捷、宾利这些顶级名车的各款车,小陈说来都如数家珍。 来自有关方面的消息称,一个来自沪浙,主要由会计师、私营企业主和企业总监级人士组成的20人的富豪购车团在会展上一掷千金。车展公众开放日第一天,起价160万元的保时捷全球首发车型Paramera赢得了他们的青睐,不到半小时有19位富豪下单订货。 “我们没料想到订购比例这么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原先对沪浙购买力的估计过于保守了。”保时捷方面表示。
一个新的小插曲有可能将法国一些大学授予某些中国学生假学历的事件推向高潮。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一位教授让-路易·卡科莫讲述了他本人见证的舞弊行为: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加分而把一沓钞票放在老师桌上,一名女生为了获得居留签证而引诱老师,还有学生在考试期间使用微型电脑。卡科莫披露的内情是确凿的。 此外,卡科莫的证词将会引起负责司法调查的马赛法官的兴趣。该法官受命调查有关一些中国学生可能贿赂法国土伦大学老师的“行贿受贿和欺诈”案。 但此案并非仅限于人们猜测的行贿受贿事实。本报的调查显示,在管理链上可能存在一系列的机能障碍,从而使有些中国年轻人得以赴法留学。法国国际教育学研究中心主任和国民教育总监特里斯坦·勒科克也谈到北京和巴黎之间存在“舞弊”行为。 有关部门最初于2008年就这些管理机能障碍发出了警告,随后果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在似乎更注意研究向领事馆和希望自主招生的大学递交的材料。不管怎样,揭露这种体制的老师和有关人员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是要“谴责”来自中国的学生,而是要避免将一些被经济乃至外交逻辑等冲昏头脑的年轻人“送上靶场”。 【法国《巴黎人报》4月24日报道】题:“一名学生递给我一沓钞票”(记者夏尔·德圣索弗尔) 让-路易·卡科莫是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一名教授,每年都要接收不少中国学生。此外他也在士伦大学的企业管理学院教授银行和保险专业的课程,还经常飞赴全球各地招收外国学生。他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记者问:有人试图贿赂过您吗? 让-路易·卡科莫答:是的。3年前,有一个中国学生差点学分拿不到学位。他经常来找我,最后在我办公室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沓500欧元的钞票。 问:您怎么处理的? 答:我马上察觉他是想贿赂我。这名学生后来被移交纪律委员会,他当年的学分全部作废。但我知道,一些不坚定的教师可能会经不起诱感。我们在大学里的收入并不高,但改分却相对容易。 问:您还发现过其它舞弊行为吗? 答:花样繁多。我的一个同事和一个中国女学生结了婚,但几个月之后这个学生马上跑到英国去了,显然她只是为了拿居留身份。还有一个中国学生考试时在膝盖处藏了一台微型电脑。每年都有十来个外国学生被发现舞弊,但未被发现的是大多数。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舞弊行为? 答:原因银简单:许多学生根本不具备到法国留学的水平。他们通常只要在本国通过法语水平测试即可,但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测试成绩可以买到。问题在于,我们的学校不够警惕。 问:为什么学校会睁只眼闭只眼? 答:法国大学的财政体制有点问题,因为教育部是根据招生人数的多少来拨款的。由于法国本土学生近年来呈减少趋势,因此大学只好转而招收外国学生。 问:舞弊的只有中国学生吗? 答:当然不是,中国学生之所以吸引眼球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且中国本身就是热门话题。许多新兴国家都是一派西部片的景象,什么都可以买卖,包括学历在内。 问:如何才能纠正这一乱象? 答:实地招生。
●科学家指出,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流感专家担心,最近一段时间出入墨西哥城国际机场的旅游者或许已携带着病毒抵达世界各地。 ●广东疾控专家提醒,近期赴疫区的广东人如出现发热症状,应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 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 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本报综合报道 为防止流感传播,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及周边地区所有学校从当地时间24日起关闭,数百万学生停课。 墨西哥: 病毒来势汹汹 死者多是青壮年 墨西哥卫生部长何塞·安赫尔·科尔多瓦建议,已经出现流感症状的民众不要去上班,请假在家。 科尔多瓦说:“我们建议,除非极其必要,否则应避开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集体活动……我们正在对抗一种感染呼吸系统的新流感病毒,不过目前已得到控制。” 墨西哥政府说,确诊因感染猪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壮年为主。有政府官员表示,这可能与不少青壮年自恃身体健康,没有打流感疫苗有关。 美国: “病毒”温和很多 只有一人住院 美国纽约市圣·弗朗西斯初等中学大批学生出现流感症状,医疗部门紧急对学生患者进行检查。学校已于24日晚间关闭。 报道说,这所学校的75名学生23日出现流感症状,24日更多学生患上流感。学校因此紧急取消24日的晚间课程。 眼下纽约防疫和卫生部门正在对学生患流感的病毒种类进行检测。学校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尚不能确认导致这些学生患病的是否就是猪流感病毒,“也有可能就是常规的人流感B型病毒。”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贝塞尔24日说,加利福尼亚州本月21日以来发现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已增至8人,他们全部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但均已治愈。贝塞尔当天对媒体说,这些感染者都已康复,他们感染的病毒比较“温和”,康复前只有一人需要住院治疗。 谜团: 两地流行病毒属相同毒株 美国和墨西哥出现的猪流感病毒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 贝塞尔指出,美国专家发现,该国和墨西哥出现的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成基本类似,但不清楚为何这种病毒在墨西哥非常致命而在美国相对温和。贝塞尔还认为,通过接种、隔离等方式控制疫情暴发为时已晚,一旦在地理上的感染范围扩大,这种病毒可能很难控制。(文字/王希怡) 世卫: “我们非常非常担心” 本报综合报道 针对猪流感疫情,世卫、墨西哥、美国都已加强戒备,全力应对。 世卫: 启动内部警戒 储备“达菲”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托马斯·亚伯拉罕24日表示:“我们非常、非常担心。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种新型的能够人传人的病毒。”世卫组织24日召开专家会议,研究是否要提高警报级别,或发出旅行警告。 亚伯拉罕说,如果确认这种病毒已跨国传播,就符合世卫提高流感警戒级别的标准。世卫组织与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政府保持每日联系,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世卫组织启动内部警戒机制,以确保调拨更多资金和人员应对疫情。 世卫组织发表声明说,他们正在储备抗病毒药“达菲”。这种药物先前广泛应用于防治禽流感,经测试也对这种新型猪流感病毒有效。 墨西哥: 总统取消出行 紧急召集会议 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24日取消出行计划,在总统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近期在墨西哥发生的流感疫情。卡尔德龙表示,他是在当地时间23日晚才在国际医疗卫生专家的协助下,正式得知蔓延墨西哥的病毒详情。他表示:“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我们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墨西哥有关部门也开始向民众免费发放口罩,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政府同时建议民众尽量不要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墨西哥政府同时将纳税月延期至5月底,避免公众成群结队前往纳税办公室。…
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被指存在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体例性上的多种差错。一名“较真”读者在“挑错”11年后,与《新华字典》的出版商—-商务印书馆对簿公堂。 《新华字典》真有错? 法庭上,读者丁先生说,“请大家看《新华字典》第107页,在这里,‘不受骚扰’后显然应该用句号而不是实心点,这违背了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类似的差错有多少个呢?2万多个。”经过多年研究、分析、比对后,他认为,商务印书馆于2004年出版发行的《新华字典》(第10版),在体例设置、义项确立、例证选用、标点符号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差错,总数超过22638个,而且差错率达到万分之五以上,给广大购书者造成了知识性伤害。 他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商务印书馆立即停止出版、发行第10版《新华字典》,并判令商务印书馆支付原告购买《新华字典》的加倍补偿费30元以及原告纠错费、知识伤害费1元。 读者有没有资格挑错? 商务印书馆认为,这是丁先生在辨析字典错误的书稿遭退稿后,所进行的“恶意诉讼”。商务印书馆辩称:原告举出的例子,是对辞书编纂工作和编纂方法的一种偏执误解,有些是个人看法,有些是学术之争,并非图书质量问题,也非消费者侵权争议,故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管辖范围。另外,图书有没有错误,应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原告没有“挑错”的资格。《新华字典》(第10版)是合格图书,有新闻出版总署出具的公函为证。 是不是学术之争? 丁先生此前曾经在上海和浙江起诉过两回,均因法院裁定为“学术之争”,而被驳回起诉。但丁先生坚称,“字典差错”不是“学术之争”,而是事实差错,侵犯了消费者的求知权利。 有人说他“吃饱了饭没事做”,有人说他“没资格挑战权威”,但丁先生认为他自耗时间、自出经费,翻烂了7本字典挑出的错误,经得起考验。另外,丁先生撰写的《〈新华字典〉错在哪里?》一书已于今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这也增加了他继续打官司的信心。 下一版字典改不改? 商务印刷馆是否会采纳丁先生的意见,在新版《新华字典》中对错误进行修正?对此,商务印刷馆的代理人答辩说,该馆的汉语编辑室已经给出审读意见,他们认为丁先生指出的错误“纯属误解,完全不符合汉语实际,几无可取之处”。 丁先生的律师提出质疑:这个案子,为什么不能引入专家鉴定程序?如果能通过专家鉴定,辨明《新华字典》是否存在错误,将推进我国的出版事业。 “ 我希望通过此案,让商务印书馆知错、改错,把《新华字典》做成真正权威的工具书。”丁先生说:“我曾经是个教师,是捧着《新华字典》长大的。1998年我把这本字典的第9版寄给了远在美国的女儿。女儿刚看到第6页就指出了错误,这才使得我痛下决心,辞去工作,为这本号称零错误的字典纠错。” 一位同是老师的罗先生特地前来旁听。他指着字典第568页说:“你看这个‘异’字,上面本应是个‘已’,而不是‘巳’,字典已经错了几十年了。”
本书简介:以鲜活的一手资料首度完整披露了国民党暗杀持不同政见者等人的一段隐秘历史,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我党、我军所创造的隐蔽战线的对敌斗争经验。……[连载内容] 二月溪口,春寒料峭。毛人凤狐凭鼠伏,悄然由上海潜来溪口。 蒋介石依旧一身长袍,在丰镐房召见了毛人凤。蒋氏一门,早年经营盐业,在溪口是钟鸣鼎食之家,丰镐房在蒋介石发迹后,又经巨资修缮改建,更显气派。周围环境优雅,绿树环绕,低矮的冬青树被修得整整齐齐,门内天井里置有一个花坛,上面摆着花盆,四季花开不谢,招惹得蜂飞蝶舞。 毛人凤被人领进客厅后,蒋介石还在内房,他不敢稍坐,便专心致志盯着墙上的照片。那是一幅孙中山和蒋介石合影放大的照片。照片上,孙中山着中山装端坐其中,蒋介石戎装笔挺,腰悬佩剑,立于一旁。像片的右下方,挂着孙中山蝇头小楷题词: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介石吾弟嘱书 孙文 毛人凤正看得出神,蒋介石已从内室跨出。毛人凤忙咔嚓一声,端正地行了美式军礼,蒋介石扶着杖含笑摆摆手道:“毛局长,随便点,这次的工作干得不错。” 毛人凤心里一阵狂喜,他明白“这次干得好”,着实是给李宗仁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也为蒋介石出了口恶气。 想到这里,他眼珠一转,满脸笑得稀巴烂,点头哈腰道:“这主要是总裁领导有方,卑职只不过做了应该做的事。” “呃……”蒋介石把头一摇,坐了下去,又和颜悦色招道:“坐下讲,坐下讲。” 受到鼓励,毛人凤将腆着的肚腹使劲收拢,便将半边屁股搁在了椅上。 “这个……这个……”蒋介石敛住笑,不着边际地感叹,“军统当前任务重啊。对肃清内奸,诛除共谍,严惩贪污,移风易俗,复兴民族,改善民主工作,务必切实执行。” “卑职谨记,卑职谨记!”毛人凤忙不迭地点头应道。 “不过!”蒋介石话锋一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希望军统同志身体力行总理提倡的三民主义,为巩固党国、复兴中华民族,挽救党国危亡,改善民生作最大努力。因此,要教育军统同志,人人皆应作无名英雄,奋勇牺牲,革命救国,一定可以在大家手里转危为安,转败为胜。鉴于此,我有一个设想……” 毛人凤这时瞪大了眼,只是机械地点着头。 “这次让你来,我是有大事相托的。”蒋介石见火候已到,这才透露心机,“鉴于目前局势,非用非常手段是不能挽救党国于危难之机的。你同军统同志多多商量,给我拟定出一个详细的名单,对那些心存异志、危害党国的危险分子,不能心慈手软。要用非常手段加以肃清。内惩内奸,外惩国贼,必须于短期内加以肃清,你明白吗?” “是!”毛人凤迅速反应过来,嘴中发出金属一般的撞击声音。 当即,他返回上海,躲进侄儿毛森的公馆,闭门不出,炮制了国民党在大陆的那份最后的暗杀名单。 毛人凤是个善于揣摩主子意图的人,他明白蒋介石对于自己目前处境的全部烦恼,更明白蒋介石怨天尤人的背后,隐藏着只有他才能了解并替他行动的杀机。而这些人,他不用蒋介石明示,心中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拟定这张名单时,他将蒋介石的所有历史上的政敌和现实不满的人全部囊括了进去。其名单如下: 李宗仁、龙云、白崇禧、黄绍、刘斐、李济深、李任仁、李宗煌、朱蕴山、梁漱溟、柳亚子、彭泽民、邓初民、王绍鏊、马寅初、洪深、翦伯赞、施复亮、孙起孟、傅作义、邓宝珊、董其武、何思源、陈仪、杨杰、卫立煌、张澜、罗隆基、章乃器、章伯钧、史良、沙千里、黄炎培、张东荪、王造时、储安平、贺耀祖、范朴斋、程潜、唐生智、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卢汉、刘文辉、邓锡侯、邓汉祥、潘文华、鲜英、卢焘、顾毓权、荣德生、袁翰清、刘人爵、张严佛、唐伯球、邓介松、肖作霖、陈云章、安恩溥、龙泽汇、陈汝舟、李宗理、杨玉清、唐鸿烈、麦朝枢、林式增、黄翔、骆介子、毛健吾、祝平、骆美轮、李炯、朱敬、瞿绥如、罗大凡、郭汉鸣、徐天深、刘绍武、王慧民、郭威白、黄耀、彭觉之、杨德昭。 以上人员共计84人,蒋介石审核后,又亲笔添上了宋庆龄、张学良、杨虎城三人。毛人凤当时大为惊异,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三人也要添上?” 蒋介石不满地瞥过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你毛人凤还有菩萨心肠?”毛人凤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蒋介石进一步命令道:“你们着手准备,按照名单上的人严密监视,具体行动我会单独通知你。记住,这是党国的最高机密,任何人都不得泄露。” 毛人凤连连应声,领命而去。 就此,军统在大陆的最后暗杀名单在蒋介石与毛人凤的密谋中正式出炉。 按照毛人凤拟订的暗杀名单,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赫然列在了榜首。那末,头号目标何以选中李宗仁? 其实,这一点也不足为怪。李宗仁被列为头号目标,正对了蒋介石的胃口。 早年,李宗仁作为新桂系集团的魁首,在广州国民政府鼎故变革之际,并同白崇禧、黄绍竑,引领时尚,但开风气,为两广的早期统一,起了巨大作用。 1926年7月,北伐革命初始,新桂系出动了6万人马配合蒋介石一举荡平南方。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氏,1891年生于一个乡间富裕家庭。其祖父李印迁本为一名乡村医生,开有药铺、当铺,拥有大量田产。李宗仁自幼接受私馆的塾师教育。稍长,便考入广西小学堂。 辛亥革命后,李宗仁入广西新军,由排长起家,在纷乱复杂的局势中,渐升营长。1919年,李宗仁谋得桂军团长一职,拉起一支约2000人的队伍,成为起家本钱。在随后的10多年征战中,他执牛耳,白崇禧主管军事,黄绍竑主政外交,三人同心协力,用武力一举统一广西,击败陆荣庭等老派桂系军阀,由此形成三巨头体制的新桂系军阀集团,此三人被称为“桂系三杰”,同为国民党桂系集团的魁首。 早年,这三人在广西志同道合,共同组建起了一只新型军队,通过几年的角逐,逐渐取得了广西的统治权。 1926年,李宗仁派黄绍竑联络上孙中山,取得了政治上的资本,归附了广东国民政府。新桂系由此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全国性视野的政治军事集团,不再满足于占领一省的狭隘地方势力。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新桂系两巨头李宗仁和白崇禧分别担任了重要职务。李宗仁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行营参谋长,黄绍竑则留守广西后方。他们出动六万人马配合蒋介石一举荡平南方,继而,如犁庭扫穴,由南而北,直打到北平,襄助蒋介石完成了表面上的南北一统。 李宗仁是一个极有个人报负的人。他还是一个营长时,请来当时广西出名的相术师为其相面。那位算命先生当时就预言:李宗仁今后前途无量,“有九五之尊”。李宗仁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老家风水好,1925年,完成广西统一后,李宗仁立即在临桂老家大兴土木,建造府邸,在新落成的立府大门边请高士题写了醒目的对联:“天下皆春,山河永固”,传递出自己的真实心迹。 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的第一军表现差强人意,李宗仁的第七军则所向披靡,被誉为“钢军”。这种情形,使李宗仁对蒋介石的鄙夷言词溢于言表。如“蒋先生原非将材”,“是一位低能的战略家”,“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端低能”,“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蒋氏最多只可说是偏将之材,位居主帅之尊,其智慧、德性、涵养均不逮远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及李济深的武力支持下,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成立非法的国民政府,导致宁汉分裂。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立即遭到武汉市国民政府的声讨,北洋军阀孙传芳等部也在长江以北跃跃欲试,蒋介石两面受敌,处境困难,李趁机逼蒋下台。 蒋介石下台后,李宗仁即捧出在野的西山会议派分子,成立中央特别委员会。李宗仁、白崇禧实际上控制了南京政府。然而,新桂系在国民党内毕竟根基太浅,缺乏控制全局的人才和力量。为时不久,蒋介石即东山再起,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宗仁利用湖南籍军人程潜、唐生智、谭延之间的矛盾,联合程潜、谭延等人,将占据两湖的唐生智击败,夺取了两湖地盘,将新桂系后方广西与两湖连成一片。其后,白崇禧又率部参加第二次北伐,将新桂系势力扩展到北平、天津一线。加之,坐镇广东的李济深是新桂系的朋友,这样一来,新桂系占有的地盘就从两广、两湖沿京汉线一直延伸到了平津,其势力范围几乎与蒋介石控制的江、浙、皖、闽、赣五省不相上下。…
北京时间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知道通过看指甲能测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吗?指甲上出现的白点和暗紫色斑块、一些竖纹和横纹或者凸起,都是体内存在疾病的迹象。肝脏、肺和心脏问题可在指甲上表现出来。 1.指甲暗淡无光 指甲暗淡无光 指甲暗淡无光有时是衰老的迹象,但是它们也有可能是一些重病的迹象,例如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肝病和营养不良等。 2.白指甲 白指甲 如果指甲的大部分呈白色,但周围颜色较暗,这种情况预示着肝炎等肝病问题。在这张图片中还可以看到手指发黄,这是肝病的另一个迹象。 3.黄指甲 黄指甲 真菌感染是导致指甲发黄的一个最常见因素。随着感染不断恶化,甲床有可能会慢慢缩小,指甲变厚、变脆。黄指甲还可能预示着严重的甲状腺疾病或者牛皮癣等更加严重的疾病,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4.指甲出现蓝色条纹 指甲出现蓝色条纹 指甲出现蓝色条纹说明身体缺氧。这可能是肺炎等肺脏感染的迹象。 5.指甲凸凹不平 指甲凸凹不平 指甲表面凸凹不平可能是牛皮癣或者炎性关节炎的早期迹象。牛皮癣是一种皮肤病,10%的牛皮癣都是从指甲开始发病。 6.指甲破裂 指甲破裂 干燥易碎的指甲经常发生断裂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迹象。如果指甲既易碎,又呈现黄色,则更有可能是真菌感染。 7.甲襞凸起 甲襞凸起 指甲周围的皮肤明显发红,而且出现肿胀现象,是甲襞发炎的迹象。这可能是狼疮或者另一种结缔组织紊乱导致的结果。 8.指甲下面出现暗条纹 指甲下面出现暗条纹 如果指甲下面出现黑色条纹,应该及早进行检查。有时候它们可能是由一种最危险的皮肤病――黑素瘤引起的。 9.咬手指甲 咬手指甲 咬手指甲可能只是一种老习惯,但是有时它可能是长期焦虑的一种表现,这种现象可通过治疗得到改善。咬指甲或者撕指甲可能还跟强迫症有关。如果你无法阻止自己这样做,不妨把这种情况告诉给医生,让他来帮助你。 10.指甲只是谜题的一部分 指甲只是谜题的一部分 虽然指甲发生变化与很多情况有关,但是这些变化经常并不是最初的病变迹象。很多指甲畸形并无害处,并不是所有拥有白指甲的人都患有肝炎。如果你对指甲的外观非常担心,不妨看一下医生。(孝文)
Windows 7 RC周五提前在互联网上泄露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周五表示,该公司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 RC版(即“发布候选版”之意)将于5月5日面向公众发布。 微软称,从本月30日起,参与微软TechNet和MSDN两个项目的外部测试人员将可下载到Windows 7 RC版,而面向公众发布的日期为今年5月5日。微软合作伙伴项目网站上周曾提前了泄露了Windows 7 RC版的发布信息。从微软周五发布的官方消息看,上周被提前曝光的信息完全属实。 此前有传闻称,Windows 7 RC版采用的是Build 7100版。受此消息影响,过去数天中,很多文件共享网站都提供了Build 7100的下载。另有传闻称,微软已向部分外部测试者发放了Build 7100版。但微软周五拒绝证实该传闻是否属实。 所谓RC版,也就是某款软件正式版发布之前的最后一个公开测试版。具体到Windows 7而言,如果其RC版没有出现重大漏洞,则正式版将不会再进行其他功能上的重大调整。 在周四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微软高管导没有明确透露Windows 7正式版的上市时间,仅表示该操作系统目前开发进展顺利,并将按原定计划于2010财年期间上市。由于微软2010财年从今年7月开始,因此最乐观的估计是,Windows 7正式版最早有望于今年7月发布。 美国投资公司Fort Pitt Capital主管金·考伊((Kim Caughey))和美国投资银行派杰(Piper Jaffray)分析师凯瑟琳·埃格伯特(Katherine Egbert)两人都认为,Windows 7最好能在今年秋季学生返校之前推出,也就是今年7、8月份左右。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研究副总裁迈克尔·西尔弗(Michael Silver)则认为,微软前两年发布Vista RC版后,于此后5个月内发布了Vista正式版。以此推测,微软下月初发布Windows 7 RC版后,其正式版的发布时间应在今年9月左右。
毛泽东与青年们在一起 这是一次让同行们羡慕不已的“组织”行为。多年来,几乎所有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听到这个故事的同事,也会对摄影记者的行为赞赏有加,来自摄影记者供职机构的官方评价也很高。 1957年5月15日至25日,“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来到北京,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徐建春来自山东,1950年,高小毕业回到家乡后,这个当时只有15岁的小姑娘,被推选为互助组组长,领导大家搞生产。以后,她又成了初级社社长,管理过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当过劳模。作为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的事迹在当时被广为宣传。《中国青年报》指派采访这次会议的摄影记者洪克也同样来自山东,他原是《山东青年报》的一员,先前与徐建春就很熟悉。得知毛主席要接见徐建春等代表后,洪克找到他们,商量好拍照时要见机行事,配合一下,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为此,他们甚至一起商量了许久。 在休息室,当毛主席习惯性地掏出烟放在桌子上时,洪克使了个眼色,坐在主席身旁的徐建春立即心领神会,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火柴,在大家的笑声中,为毛主席点了烟。毛主席他老人家也非常高兴,把头伸了过来。 新华社摄影记者郑小箴也在现场,她与洪克并排站立,所拍到的画面几乎与洪克拍的那张一模一样。当年,新华社“中央新闻组2、3、4、5月份好图片介绍”是这样评价郑小箴这张照片的: 这张毛主席和青年在一起的照片是记者在休息室拍的,它反映了毛主席和青年们那种融洽、亲密的关系,也反映了青年们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爱戴。照片上虽然只是近十个青年,但却是全国青年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的缩影。 画面上徐建春正在为毛主席的香烟点火,给人以极亲切的感觉。青年们把毛主席看作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也把毛主席看作我们大家庭里的长者,照片表现了青年人对领袖的热爱。 接下来的评语,无意间透露出照片的“组织”方式: 在画面上,毛主席位于最显著的中央,青年们在四周。青年们人数虽多,但视线都集中在中间;青年们虽是不同的服装,不同的民族,但脸上却充满了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出于对“我们大家庭里的长者”的尊重与爱戴之情,这样一张“组织”得当的照片,一直被后人喜爱着。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特例。 原新华社记者、毛泽东身边的摄影师吕厚民曾回忆自己如何说服主席“摆一回姿势”拍照的经历。虽然毛泽东拍照很少摆姿势,这样经过“策划”的照片也不多,但这仅有的几次还是被记录了下来。 作家李鸣生在《毛泽东的随行记者》(之二)一书中描述道: 今天我们看到的吕厚民在1961年拍摄的“毛主席在杭州住地阅读《人民日报》”、“毛泽东在杭州住地”的照片,均是毛泽东“摆”出来的工作照,而非毛泽东的实际生活画面。但正因为有了毛泽东和吕厚民共同“虚构”的这些“工作照”,才有了毛泽东的这两幅照片。 书中还记述了20世纪50年代“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讨论”过后,吕厚民是如何“设计”“毛泽东看世界地图”这张照片的。 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吕拍摄了一些毛泽东在会上、山上与人谈话,或散步的照片,但还是觉得“不够”、“不过瘾”。后经观察,毛泽东每次去会议室参加会议,都要路过一个大厅。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工作人员商量,决定在大厅的墙壁上挂上一幅世界地图。毛泽东平日喜欢看地图,吕了解这一情况。不出所料,第二天,毛泽东路过时,便停下脚步专注地看起来。于是在一旁的吕厚民完成了这幅“毛泽东看世界地图”“工作照”。 1962年,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 另一张“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摄于1962年,也是吕厚民与毛泽东的保健医生一起“导演”出来的。很快,这张照片以醒目的位置刊登在《新体育》杂志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 李鸣生评价道: 肯定地说,中国人民之所以留下了“毛主席喜欢打乒乓球”的深刻印象,就是因为看到了吕厚民先生拍摄的这张“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的照片,于是便以为毛泽东真的是很爱打乒乓球,甚至有的还以为,毛主席每天都要打乒乓球呢。但实事求是地说,毛泽东除了酷爱读书、游泳、散步之外,打乒乓球并非真正所好,他不过是偶尔在茶余饭后挥动几下拍子而已。 这些照片的拍摄过程,并不为当时的绝大多数读者所知晓。“红色摄影师”们的拍摄手段,更没有在业内引起争论。相反,大家觉得这样做合情合理,更能体现一个时代中个人或群体的情感诉求。因而,这成了“组织加工”、“摆布”讨论中的极为特殊的“成功”个案,而没有进入争论者的视野。
台湾和中国大陆星期天在南京又签署了三项协议。至此,海协、海基两会领导人自去年恢复商谈后已经签署了九项协议,显示出两岸关系在台湾的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不断从紧张走向和缓与合作的积极态势。 协议涉及三个领域 新协议是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举行第三次正式会谈后签署的。签字结束后,双方频频举杯,互致敬意。 这三项协议是《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 (会谈前陈云林与江丙坤握手) 根据空运补充协议,双方同意将常态包机转为定期航班,并同意增辟两条航线,航班则增至每周270个往返班次,大陆方面将新增合肥、哈尔滨、南昌、贵阳、宁波、济南等6个直航点。 在金融合作方面,双方同意建立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尽快推动双方商业性金融机构互设机构,继续磋商两岸金融机构准入及开展业务等事宜。双方并同意逐步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先由商业银行等适当机构,通过适当方式办理现钞兑换、供应及回流业务,并在现钞防伪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至于共同打击犯罪,双方同意重点打击涉及绑架、枪械、毒品、人口贩运及跨境有组织犯罪等重大犯罪,诈骗、洗钱、 伪造或变造货币及有价证券等经济犯罪,并确认了合作范围、人员遣返的方式以及请求的程序。 公布有关投资的共识 此外,两会还公布了双方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事宜达成的共识,认为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实现双向投资的目的。 海基会表示,将尽速发布相关规定及配套措施,并循序渐进地扩大开放投资领域。海协会表示,大陆方面将积极支持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考察,了解投资环境,寻找投资机会,并为大陆有实力的企业赴台投资提供便利。 “两岸关系迈向正常化的重要指标” 星期天的两会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谈分为三个部分,除了讨论即将签署的三个协议和陆资登台问题外,双方首先回顾和检讨了自去年以来签署的6项协议的成果和执行情况。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表示,这些协议“解决了一系列在两岸交流和合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增进了双方的互信,便利了民众的往来,融洽了同胞的感情, 扩大了我们的共同利益。”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表示,这六项协议“不止是为两岸关系写下新的一页,也为两岸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树立了典范。这次会谈不仅延续以及扩大过去两次协商的成果,而且展现出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已经迈入常态化的阶段。我想,这是两岸关系迈向正常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会谈的最后,双方就下次会谈所要讨论的议题进行了规划。在第二次陈江台北会谈中,两会曾归纳出六大类19项议题。这次双方商定,除了本次会谈所签署的协议外,剩余的议题将优先针对两岸渔业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两岸标准检测及认证合作及避免双重课税等四项议题,在第四次会谈时进行协商并签署协议。 江丙坤董事长邀请陈云林会长在今年下半年到台湾参加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陈云林表示接受邀请。
倾诉人:卫东(化名),男,26岁,客户代表 卫东给我打过电话,他说自己想约我在市区一家茶馆面谈。到了约定的时间,我给他联系时才知道,卫东已经去了昆山。他告诉我,自己这段故事他准备写出来,不久就会寄给我。于是,今天读者看到的就是我只略作修改的卫东亲笔所叙述的有关他和三个女孩的故事…… 我出生在农村。1999年秋天,我17岁中专毕业后进入家乡政府部门工作。从小我勤奋好学,人又精明能干,所以参加工作后很快就显露锋芒。 一段不了了之的感情 静是我的中专同学,长我一岁,是个倔强的女孩,毕业不久我们就走到了一起。由于年龄尚小,在我的感情世界里,静既是初恋,也是唯一,总期望生活越来越好。 2001年6月的一天,组织上来考核我,准备让我回市里工作,中午吃饭时,突然接到静小姑的电话,说静已离开了家去了上海;我立刻放下了一切奔赴上海。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把静找了回来;自然,我也因此失去了提拔的机会,但我没有后悔什么,因为对于我来说,静比事业更加重要。如果选择的话,我只会选择静。 静回来后,我本以为可以平静地生活,然而事与愿违,半个月后,在我生日的那天,她又向我提出想去上海打工的想法。静家境不好,两个弟弟妹妹都在上大学,我也帮不了太多,所以只好几天后亲自送她上了火车。 一个月后,我悄悄地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当我突然出现在静的面前,静惊喜地一头扎进了我怀里委屈地哭了,那时我的心里暗暗在想,一定要好好照顾她。然而当我劝她回家时,她总是拒绝,我只好一个人回来。 就这样,每隔两三个月,我就到上海看她一次,虽然来回总有一千多公里,但每次心中都很塌实,只要她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然而2002年中秋的前夕,当我第七次去上海看她时,静却失踪了,只从她工友那得知,前些日子她和一个昆山的老板一起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不相信这一切,不相信静会抛弃我,于是我发疯似的找她,找遍了她所能去的任何地方,亲戚、朋友,包括她父亲打工的地方,可世界太大了,茫茫人海中,在苏南的一些城市街头常会有我那落魄的身影。在寻找静的时候,我丢失了随身携带未及时还给别人的钱,最后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才还上了这笔钱。此后的一年里,我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静,日子自然也过得很艰难,很多人都说我傻,但我还是挺了过来,我只期望她能够平安地活着。而我也仍然像过去一样常到百里之外看望和照顾她的家人。 纠缠不清的情缘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生活也发生着变化,对于感情我是坚强的,却也是异常脆弱的,等她们到来时,我也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同时喜欢上几个女孩,而且对她们都很好。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造就了我后来终日的痛。 颖是镇上小学的一名教师,家在城里,人很活泼开朗,虽然有时对生活过于现实,常常与我因意见不同而争吵,但感情却一直维系着。 另一个女孩叫艳,与我邻村,在镇上中学工作,人很漂亮善良,只是对于生活过于悲观和善感。初见她时,她刚刚经历过一场失败的恋情。 对于这两个都具有本科学历的女孩,相处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却又明明是在恋爱;在工作上,我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很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在感情上,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地失去理智。面对这一切,就连我的父母都不知该怎么办了,相对于艳的照顾,二老总期望我能做出选择。就这样我们三个人之间发生了很多事,走过了很多的风风雨雨。 2003年底,我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年仅26岁的姐夫因车祸去世了,她们两人一起伴我走过了悲伤。 家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重,我必须做出选择,经过仔细的考虑后,我选择了颖,颖同意了,只是给我开出了一个要求,在城里买套房子,虽然我手头上并不宽裕,但还是答应了她的要求,我想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与艳的分手并不顺利,其实我挺喜欢这个女孩,她也比颖理解我。那一夜在市区广场上,我一直陪她坐到天亮,然后骑着摩托车带她围着城区转了一圈,回到家里我大哭了一场,我这人很少落泪,我知道自己也许丢掉的是一份真正的幸福。 三个女孩的纠葛 2004年年底,我与颖决定结婚了,买房子的钱也基本筹齐。一天当我与颖到一家商场买东西时,却遇见了一个人。静!她回来了,在那家商场做了营业员,那一刻我惊呆了。 第二天,我约出了静,在以前我们常去的一家小吃店里,她向我说出了她当时离开我的苦衷。现在一个人回来了,听说我已经快结婚了,也就没再打扰我。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觉得静瘦了许多,想必这几年她一定过得不快乐。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生活不再平静,静的回来对我是很大的震撼。说实话这些年我过得并不开心,虽然颖与艳都在我身边,但静却一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决定暂不结婚,也就在这期间,我父亲因给人修车受了伤,右臂骨折。我就在家里照顾父亲,同时也让自己冷静地思考一下。 颖的家人见我拖延了婚期,房子也始终不买,就怂恿颖到我家大闹了一场。那段日子,我的脾气也开始变得古怪,常常醉酒回家,单位也很少去,心里异常矛盾的我终于在冬夜家乡的河边割腕自杀了。 后来我在昏迷后被人救了,在市区医院的病床上,心灰意冷的我给三个女孩每人发了一条短信,想见她们最后一面。第二天一大早,艳先赶到了,含着泪水给我洗了沾满血迹的衣服,细心地照顾我、劝我;终于静也到了,我们没有说更多的话,她能来我已经很满足了;颖没有来,我想她只是一时生气而已,但直到我出院她都没来看过我。 那段日子,我告诉家人出差去了,所以就一个人呆在医院,由几个朋友照顾着,艳时常来看我,为了让我疏通心境,她还给我买了本《老子讲道》的书让我看,并经常帮我更换床头的鲜花。她一直在等待、期望我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我沉默了。我知道这是一份真情,可我实在不愿意伤害她,我的心里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就这样,我在住院十四天后,一个人偷偷溜出了医院。手术线都没拆,只记得那天外面下了一场雪,很冷、很冷…… 2005年的情人节,下了一场小雨,由于我出院太早,伤势一直没有恢复,还打着绷带,我见到了颖,先是吵了一架,后来又和好了,不管怎样,她总是我的未婚妻。 2005年5月,为了脱离自杀的阴影,我调到了一个离家很远的镇上工作,但每天我都会准时回来接颖回家吃饭。 为了爱情我进了监狱 我平静了很多,颖对我也算很好,很少吵闹,我们都想早点结婚,房子的事也就成了最紧迫的事。然而经历了这许多事情,我已没什么钱了,房价又涨得很快,而颖与她的父母几乎每天都在催问我房子的事,最后我动用了单位的一笔公款。 颖知道后,带我去自了首。那天的风好大,在城里一间出租房内,我与颖有了最后一次缠绵。我们紧紧地相拥,都哭了,颖说等我,知道我是为了娶她而犯了罪,我对颖说,案子应该三年起步,如果判了三年以上就别等了,能常常看看我父母就行。我交给了她一个存折,如果日子过得艰难或许能够帮她渡过难关,如果是三年以下,希望她能够坚强。 三个月后,我被判了两年,在接见室里我见到了父母与颖,他们都瘦了,我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我紧紧地握着颖的手,可什么也说不出,只是很激动,在接见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颖突然对我说:“我不会等你了,你出来会找一个更好的!”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只是仍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直到被监管人员强行拖走。 狱中的心路历程 一个月后的深夜,我被送到了南方一座离家500公里的监狱。那里四面是山,条件很艰苦,两个月的集训下来,188厘米的我只有130斤了。家人每个月都会去看我一次,但是当我问起颖的事情,他们总是回避,后来我给她写了好多信,但是都如石沉大海一般。 2006年中秋节的时候,有个8年未见的老同学来看我,他叫鑫,是我和静的中专同学,是静告诉他我的事情。静结婚了,没时间来,希望我能够从头再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鑫,常来看我、照顾我,给我活下去的勇气。后来我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拼命地劳动,由于我有一些文化基础和组织能力,很快就做得很出色。 2006年12月中旬,在一次突发事故中我受了伤,因为我在这次事故中表现突出,受到了表彰。伤愈出院后,监狱领导给予我向外面打三个电话的机会,第一个我打给了父母;第二个我打给了颖,当我拨通她的手机,颖问是谁时,我没有说话,然后就挂断了。再拨打她的手机时,她已经关机了;第三个电话,我打给了艳,艳听到我的声音很激动,问我在哪里,想来看我,说我家里不愿意告诉她地址。我告诉她,我很平安,很牵挂她。艳哭了,让我保重身体,问我是不是瘦了,能不能吃饱。我流泪了,知道自己很对不起这个女孩,就劝她早点找个疼爱自己的人结婚,艳说等等看吧,如果累了,就找个人结婚…… 那里的时间过得很慢,也很孤独,每天除了劳动还是劳动,像机器一样有规律地重复着一切。当然最痛苦的还是我的心,除了思念亲人,我每天都会想起她们。反思自己,自从毕业后,我经历了太多太多,我跌得遍体鳞伤,现在终于有时间让我可以冷静地思考了:颖是我的未婚妻,我想她应该能够坚强,虽然有时会恨她,但却爱大于恨,所以我每天都在为她祈祷平安,慢慢的我也逐渐地习惯与坚强起来。 2007年7月,我又因有立功表现被减刑三个月。 出狱后我想重新生活 2007年9月中旬,我走出了监狱,回到了离别近两年的家乡。第二天,我在市郊一家小学里见到了颖,颖已经有七八个月的身孕了。在我进去不久,她就找个人结婚了,颖始终没有抬头看我,这让我们都沉默了,我在那呆站了半小时,也不忍心再去伤害她就匆匆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