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相亲会:男士千万比资产,女生需海选

一边是有房有车、身价千万,一边是才貌俱佳、气质优雅——被誉为京城首场“高端交友会”的一场特殊的相亲会,昨天下午在保利剧院举行。参加相亲会的50名单身男士都是家底丰厚的“钻石王老五”,除了要符合富豪标准,每位男士还需自掏荷包,花费880元买张参会“入场券 ”;而50位单身女性则是经历“海选”,从千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美女。 男士比资产女士要“海选” 据介绍,这场名为“单身贵族交友派对”的活动刚一启动,就吸引了近千名女孩的关注。这些女孩大多数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不少还是“海归”,平均年龄在 25至30岁之间。在经历了网上评选、面试、心理测试后,最终只有50位入围,有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而报名参会的男士来自各行各业,其中还有台湾商人,这些男士大多为70后,年龄最大的50岁,而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身价都在千万以上。主办方称,男士需要出示房产证、财产评估证明、购车发票等才能获得“购票资格”。 相亲会变身“富豪选美” 灯光暗下、音乐声起,穿着华丽晚礼服的美女在主持人的朗朗介绍下,依次从幕后缓缓走向台前接受第一道考验。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化妆师的精心装扮,在追光的“照射”下,台上的女生俨然都被打造成了参加选秀的“佳丽”。 “我喜欢烹饪、旅游,有着双鱼座的典型性格。”“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美女们不但精心准备了特别的自我介绍,还纷纷亮出唱歌、朗诵、舞蹈等“绝活”,而不少坐在台下的男士则默默地在名单上做着标记,圈出自己心仪的对象。 相关声音 活动主办方 “高端”人群更难找对象 这一场“男财女貌”的相亲究竟能让多少“灰姑娘变成公主”呢?主办方世纪佳缘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样一场特殊的相亲会只是面向少数有需求的人,“ 高端人群由于生活圈子狭小,挑选余地小,导致他们难找对象。我们只想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把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尽管经济条件很重要,但并不是促成婚姻的唯一因素。‘郎财’和女貌最终能不能走到一起,还是要看缘分。” 80后女大学生 物质基础是关键 年仅23岁的李小姐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表示,不否认自己想找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好老公。“物质基础是上层建筑的保障,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相亲是变味的金钱美色交易,但我觉得如果多一个嫁得好的途径,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当被问到能接受多大的年龄差距时,李小姐明确地表示,40岁以下都可以接受。 “我不想找一个和我同岁或者比我就大一两岁的男孩,还是希望对方年龄偏大些,这样会比较有被保护的感觉。” 70后富豪 爱品德也爱美貌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来参加相亲会的男士,当被问到“择偶条件”时,这些身价不菲的金领都避谈“美貌”,而把“素养高、品德好”列为首要条件。一位来自某 IT公司的老总表示,找老婆不是单单找漂亮的,而是要找适合自己的。“外表并不会刻意在意,还是重视个人修养。”但另一位从事金融业的70后男士则诚恳地表示,“谁不喜欢漂亮的女孩呢,找老婆首先要形象过关。”

上海塌楼业主集体”散步”力逼当局出面

上海塌楼屋苑的数百名业主4日在闵行区政府协调下与发展商代表律师开会,业主情绪激动,要求退房、赔偿,一度高喊上海市委书记之名「俞正声!俞正声!」等口号,不满发展商未提出具体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之后「集体散步」至上海市政府门前,后在警方劝喻下离开。 新华社报道,上海市闵行区信访办4日上午牵头召开沟通会,倒塌的大楼所在屋苑「莲花河畔景苑」13座楼的业主共数百人出席,与会者还包括房产开发商委托的两名律师及闵行区建设和交通委、司法局、房管局、梅陇镇等政府代表。 数百人高喊退房口号 9时左右,多名业主手持写有「退房」、「惨」字样的纸牌聚集在会场外,每人都想入内,不愿选出代表,并高喊「退一赔一!」「退房!退房!」等口号,令协商会被迫押后。场内情?亦一度混乱,有业主扯住政府代表表达不满,多人高喊「俞正声!俞正声!」的口号,要求市委书记俞正声出面处理事件。 至10时许,当局让业主分批入内,东方网报道称,业主希望政府能够保证给予赔偿,如果发展商无力支付,政府能够出钱;但政府官员表示只能起协调作用,不能直接付款,也不能命令银行延缓收取按揭供款。 回避官股问题引发鼓噪 有业主质疑是否有政府人员入股开发公司,政府方面响应称「不要把话题扯得太远」,引发鼓噪。一名男业主表示,「区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他们就是怕担责任,怕自己的官位保不住。」 开发商代表律师曹文衔表示,公司负责人未能现身是因为他已被公安「控制」,律师从今日起会与业主进一步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购房及按揭情?。协调会最终并无谈及赔偿金额和方式,数十名业主随后到上海市政府门前聚集,公安到场劝他们到信访办申诉,人群陆续散去。 上海《新民晚报》4日发表题为《情绪化的仇富仇官要不得》的署名文章,指有人对政府说法毫无根据地质疑和指摘,并称市府表示彻查事件的态度值得赞赏。然而本月1日的《南方都市报》曾刊出一篇社论《上海塌楼:政商结构比建筑结构更值得关注》,直指事件涉及官商勾结,该篇社论一度在该报电子版上「开天窗」,显示为空白,隔日才又贴回。

解密:萨达姆在危急时刻最希望交好朝鲜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2003年12月13日在其家乡提克里特一座农场地窖中遭美军士兵擒获。 2004年1月至6月间,美国联邦调查局精通阿拉伯语的黎巴嫩裔美国特工乔治·皮罗对囚禁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美军基地内的萨达姆进行了20次正式访谈式问讯和至少5次非正式对话。 一份基于这20多次访谈的100多页报告由美国国家档案局解密公开,3日经由各大西方媒体转载。报告披露出不少萨达姆鲜为人知的故事,揭开了一些萨达姆时期的谜团,也驳倒了部分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传闻。 否认一些 美军2003年3月19日开始轰炸巴格达郊外的一处地点,揭开伊拉克战争序幕。当时,美军号称接到线报,确定萨达姆躲藏在这一地点,由此实施“斩首行动”。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但萨达姆说,他从来没有在郊外那处地点呆过。 美军此前一直认为,萨达姆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03年4月9日在伊拉克的阿宰米耶。而这一天,巴格达市中心一座萨达姆铜像被拉倒,同时也被视作为萨达姆政权倒台的标志。 但萨达姆说,伊拉克战争后他一直呆在巴格达,直至4月10日或者11日他发觉“巴格达似乎要失陷”。当时,他召集部下召开平生最后一次会议,说“我们将在暗处斗争”。然后萨达姆离开巴格达。一路上,为了不引人注意,他逐渐削减贴身保镖并告诉他们“你们已经完成任务”。 西方媒体曾报道萨达姆喜欢使用替身代替自己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以避免暗杀。 但萨达姆“大笑”,回答说“这是电影里的神奇情节,不是现实”。 承认一些 萨达姆承认,自己“错误地”让世人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不想在伊朗面前显示出“伊拉克的脆弱”。他说,在与联合国有关检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合作方面他的确有失误。 报告说:“侯赛因说自己更加不想让伊朗发现伊拉克的脆弱和薄弱……侯赛因说伊朗的军事能力戏剧性地发展,而伊拉克却因遭受联合国制裁而发展受限。” 萨达姆坦言,他并未寻求大规模武器。“我不想因为一些技术而被围攻或抓住。这(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不过萨达姆又转言,如果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不会置之不用。“如果我拥有这些武器,我还能让美国人在科威特安稳呆着而不受攻击?”萨达姆指的是1991年海湾战争。 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推翻萨达姆政权,几乎没有遇到大规模抵抗,出乎外界意料。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萨达姆承认,是因为自己“错误评估时局”。他原以为美军会像1998年那样连续4天轰炸,没有想到美军会大规模发动战争。 披露一些 萨达姆最后的藏身地是在提克里特一座农场地窖内。选择这里,萨达姆说,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藏身故地”。1959年,他策划政变并试图行刺当时执政的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西姆将军,但没有成功。东窗事发后,萨达姆就藏在这处农场内。 为了保护自己,萨达姆说,他从来不用电话。自1990年3月之后的10多年间,他只打过两次电话,且常换住所。与人沟通,近则亲自会见,远则使用信使。“萨达姆非常注意美国的高科技能力,”皮罗在报告中写道。 萨达姆还披露说,1991年1月,在他举兵科威特后,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艾迪生·贝克通过时任伊拉克外长的塔里克·阿齐兹向他传话威胁说,如果伊拉克不按照美国的意思办,“美国就要让伊拉克回到工业时代之前的状态”。萨达姆没有照办,结果招致海湾战争的爆发。 萨达姆还首次承认,正是他在海湾战争中直接下令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因为他痛恨以色列“在一切有关阿拉伯人的问题上都对美国施加影响”。 萨达姆还说,在危急时刻,他最希望交好的是朝鲜人。 冤枉一些 对于美军出兵攻打伊拉克的缘由,萨达姆认为自己有些冤枉。 萨达姆说,美国人在2001年遭受“9·11”恐怖袭击后,认为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牵连,这才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但是,“我个人从来没有见过乌萨马·本·拉丹”。 在2004年6月28日的最后一次访谈时,萨达姆说,他和本·拉丹“没有共同视角和哲学基础”。他还说,自己并没有把美国当作敌人。 他说,伊拉克政府从来没有与恐怖组织合作过。 萨达姆同时告诉联邦调查局,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9·11’事件发生的根源看走了眼”,美国因“9·11”恐怖袭击事件而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有理。 当被问及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为什么伊拉克是唯一一个表示赞同本·拉丹的国家时,萨达姆随即表示否认,他说,他本人曾公开对恐怖袭击表示谴责,他还撰写多篇社论就这一问题进行过阐述。 自豪一些 萨达姆在访谈中对自己一生的功绩感到自豪。 萨达姆自己列出的成就包括:给伊拉克人带来进步;20世纪70年代与库尔德人达成停火协议;1972年伊拉克石油国有化;在1973年中东战争中对阿拉伯人的支持等等。 皮罗在整份报告的终了转述了萨达姆对他吟诵的一首诗。 “伊拉克前总统完成了使命……他的生命几近尽头……伊拉克其他囚徒都在谴责是萨达姆招致了所有的错误……萨达姆是宿命论者,也是识时务者,”皮罗说。

美媒评论:奥巴马太伪善向WTO起诉中国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上周首次向世贸组织(WTO)对中国提起诉讼,指责中国政府限制稀有金属等工业材料的出口,变相等于损害海外厂商而补贴国内厂商。美国《外交》期刊(Foreign Policy)网站刊文说,奥巴马此举正好显示出他的伪善。 这篇由华府“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Phil Levy撰写、题为《伪善,你的名字是奥巴马》(Hypocrisy, Thy Name Is Obama)的文章说,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此一指责,同时牵涉到法律和经济的层面。法律方面的问题,最好留给律师去研究;而经济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述的所谓“补贴”,是否属于合理正当(just)的? 美国贸易谈判代表Ron Kirk显然认为答案是“否”。他指出,中国的相关政策制造了“不公平的倾向”,不利美国的企业和工人,因此美国需要对抗这种“本土偏私主义”(domestic favoritism)。 美国大力反对“其他国家”的补贴政策,早已不是新闻。例如她目前仍然在向WTO起诉欧洲,指其向空巴(Airbus)公司提供资金补助,损害了美国波音(Boeing)公司的利益。问题是,美国自己也正在做着同样的事: 一、奥巴马政府向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提供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资金,这种行径背后的理念与欧洲补贴空巴公司毫无二致。 二、奥巴马在救市方案中加插了“买美国”(Buy America)条款,鼓励承包商在物资采购时要选择国货,这不单会使没有签署WTO《政府采购协议》的中国大大受损,甚至亦会损害加拿大和英国等美国贸易伙伴的利益。这无疑是Ron Kirk口中的“本土偏私主义”。 三、奥巴马又强力推销“碳交易法案”,这法案除了有环保的功能,亦会让特定的行业得到排放配额优惠,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等于变相的补贴。 上述三个例子反映了美国在“补贴”政策的立场上非常阴暗的一面,虽然就着每一个例子是否违反WTO规例仍然存在争议,但既然美国拥有极出色的律师,为什么不把这些个案全部交到WTO仲裁委员会上去讨论,还自己一个清白? 当然,美国是不会这样做的。主要的理由有二:首先,如何判断政府作出补贴行为,是极复杂而富争议性的,WTO仍未有清晰的条文去规限,因此最好的排解办法仍是通过谈判而非诉讼。其次,国际贸易系统要蓬勃发展,必须让人觉得它是“公平”的,美国作为这个系统的领袖,当然不可能表露出自己的双重标准。 Ron Kirk说要对抗“本土偏私主义”,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但他下次出席白宫的内阁会议时,最好也别忘记提出这一点。

加拿大大学申请及入学语言考试

加拿大大学,大专申请;入学语言考试及TOEFL/IELTS系列讲座: Ø原北京新东方经验教师为你分析本科/研究生申请的具体要求 Ø如何完成TOEFL/IELTS学习并最快取得高分 Ø托福,雅思高分答题技巧。 Ø北美托福考试变化全解析 Ø托福,雅思最近常见话题的考试准备 Ø如何掌握未来大学申请趋势、专业及院校分析 Ø一次讲座,多重收获,活贤社助您快速进入理想的学府! 公益讲座时间:星期三,9月9号,6:00PM –8:00PM 地点:815 Danforth Ave, 3rd floor WoodGreen Community Services (活贤社) 欢迎所有感兴趣的朋友参加 新移民首次接受服务, 请携带移民证件。领取免费安省科学馆门票!!多谢合作! 名额有限, 请务必预先登记 查询及预约, 请致电:Jennifer @ 416-645-6000 ext 2326/2100 或:[email protected]

杰克逊恩师琼斯披露内幕人生总是如此

昆西-琼斯,迈克尔-杰克逊的恩师,曾为杰克逊制作了其最好的三张专辑(《Off The Wall》、《Thriller》和《Bad》)。日前,他接受了美国《DETAILS》杂志的专访,谈及迈克尔-杰克逊之死,他满怀悲痛,连称“无法相信”。而在谈到杰克逊整容的话题时,昆西认为,杰克逊之所以整容并不是因为患病,而是不想再做黑人。以下是该专访的部分内容节选。 你如何面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 昆西:天啊,非常超现实。我先去了上海参加电影节,在那里我碰到了哈利-贝瑞,然后回到卢森堡,结果,三天内,我连续失去了艾迪-麦克马洪(Ed McMahon,美国王牌节目主持人,6月24日去世)、法拉-福塞特(Farrah Fawcett,《霹雳娇娃》女星,6月26日去世)和迈克尔。迈克尔的死至今让我难忘,我没法面对它,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太难以置信了,他竟然比我先走,我无法相信。 你从中学到什么? 昆西:呃,每个人都打电话给我,我收到500封邮件。我从未碰到这样的事。刚开始,他们告诉我说他们把他(指迈克尔-杰克逊)送去医院里,接着他们说他得了中风或心脏病,来来去去的,叫人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开始还以为他是因为准备演唱会而累了,他们宣布50场演出且门票4小时内卖光的时候我就在伦敦。我们总是在一起看着对方,我不能相信他不在了。 迈克尔-杰克逊和昆西-琼斯在1983年的格莱美颁奖礼现场 你哭了吗? 昆西:老兄,可比这难过多了。我的灵魂都受伤了,我只能重重地坐下来。 你亲眼见证了迈克尔外貌的变化。你有没有曾经插手且跟他谈过这个? 昆西:当然,我们一直在谈论这个。但他总是告诉我说“伙计,我向你保证我有病”或是“我的肺部起了水泡”等等。我很难影响他,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你没法回避这些话题,换肤或填充物。 你相信他说的“病”吗? 昆西:我根本不相信,绝不。我这一辈子跟三教九流打过的交道多了。我见过各种借口。就像吸烟者说的,“我只在喝酒的时候吸烟”,类似这些都是扯淡。你总是为那些毁你的玩意找借口。这很疯狂。我曾经跟雷-查尔斯(Ray Charles,美国传奇歌手)一起。没什么能瞒过我的眼睛。他吸食海洛因长达20年。还有,他喝黑咖啡和杜松子酒长达40年。当他打电话通知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不行了,他患有肺气肿、肝炎、肝硬化和五种恶性肿瘤。天啊,老兄,我这辈子一直跟这些打交道。所以,没什么能瞒过我。可是,当他们执意如此,你也没办法。 可是,看着迈克尔的脸变成这样挺难受的吧。 昆西:这很可笑。换肤或类似的一切。我无法理解。但他显然不想当黑人。(原文:But he obviously didn’t want to be black) 你俩讨论过这个吗?你有没有问过他“迈克尔,你不想成为黑人”这样的问题? 昆西:不,谢谢。这不是我该做的。 他以前好看吗? 昆西:老兄,他曾是最漂亮的人。 但他似乎沉醉于改变自己的外表? 昆西:是的,事情总是会变的。我不能确定那是如何发生的。我只是一个音乐人和一个唱片制作人,我不是心理学家,我不理解这些玩意儿。我们都会碰到问题。有一本很好的书叫《芳华易逝,世事难懂》。你读过吗?书里说人生局限源自童年的精神创伤。干你的活儿、过你的日子去吧,伙计。别再纠缠对与错了,每个人难免碰到问题,人生总是如此。

新移民青少年免费游玩尼亚加拉大瀑布

移民局资助—新移民青少年免费游玩尼亚加拉大瀑布 ! 活贤社新移民青少年安居咨询服务部承办 “帮助新移民朋友更快更好的了解加拿大,融入新生活! 欢迎移民青少年(13-24岁)及家庭报名参加 活动时间:8月8 日,星期六(9:30AM-7:00PM) 报名时间:7 月20日—-8月3日 请务必提前报名(Please register in advance) 报名地点:815 Danforth Ave. 3rd floor 电话咨询请致电:416-645-6000 分机 2326, 2100联系:Jennifer Wang 欢迎新老移民参加。新移民请携带枫叶卡或移民纸, 及健康卡报名。

中国刑法泰斗马克昌身陷邓玉娇案漩涡

邓玉娇案宣判当天,因发表意见支持法院“有罪免处”判决,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资深刑法学教授马克昌身陷舆论漩涡,被网友抨击为“奉旨说话”、“受人利用”。 已八旬高龄的马克昌是我国刑法学界的泰斗级人物,素有刑法学界“北高南马”之称的“南马”便指他,其人学品、人品备受尊崇。 因此,在卷入邓玉娇案漩涡的诸多法学家中,马克昌尤其受关注。 网友为什么要对这位刑法界权威人物“开炮”?是背后藏有隐情还是网友理性不足?马克昌本人如何看待?……本报记者前往武汉展开采访。 刑法泰斗陷入舆论漩涡 本月16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宣判。湖北省巴东县法院认定邓玉娇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防卫过当,加上自首情节、刑事责任能力部分(限定),对邓玉娇作出“有罪免处”的刑事判决。 当天,新华社记者专访了马克昌。马克昌支持法院的判决,认为防卫过当的认定“是正确的”,并就邓玉娇为何构成故意伤害罪,为何是防卫过当,为何结果是“有罪免处”给予全面分析和解读。他认为,“邓贵大的侵害行为不是很严重,并且侵害的不是重大的人身权利”。 马克昌的表态见诸全国各大媒体后,网友立即将矛头对准了这位刑法学泰斗。很多网友坚持认为,邓玉娇是正当防卫,是无罪的。网友措词激烈,有人说他是“奉旨说话”、“晚节不保”,有人说他“受人利用”,甚至出现了不少过激的辱骂言语。 一位网友发文“请教”马克昌,说他“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两个不同的刑法概念混为一谈”;“请教”他“邓玉娇伤害黄德智的指控事实是怎样认定的”…… 中华网论坛开辟专栏,针对马克昌的观点投票。截至昨日13时,投支持票的仅26票,而反对票高达385票,悬殊极大。 支持法院判决的专家都受抨击 卷入邓玉娇案漩涡的还有多位法学专家。网上舆论表明,凡是支持法院判决认为邓玉娇有罪的法学专家无一例外都遭到抨击,而持邓玉娇无罪观点的法学家则受到网民追捧。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高一飞支持有罪一说,他的一篇“邓玉娇案的定性符合法理和情理”一文,遭到很多网友痛骂和指责。一直关注邓玉娇案并持续发表言论的高一飞教授甚至和另一位法学界人士、赞成邓玉娇无罪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在网络上拉开口舌战。 萧瀚也是一位持续关注邓玉娇案件的法学界人士,他针对邓玉娇事件已发表博文27篇。邓玉娇案宣判之后,萧瀚随即发表博文,罗列了7位支持法院判决的专家,其中包括马克昌、高一飞、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康均心等人。萧瀚连续几个排比“你们在哪里”,质问除高一飞外的其他专家,为何之前没站出来说话。 在这场舆论漩涡中,马克昌教授因其在法学界的地位,尤其受到关注。 网上处于漩涡生活没受影响 记者前往武汉大学采访。几位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受访时,就网上对马克昌教授的指责和辱骂都表现得愤愤不平,觉得很多网友不够理智,“他作为刑法学界一位80多岁的长者,学子学孙遍及四海,犯得着为哪家司法部门说话而损害自己的名誉吗?” 一位法学院老师提到,“法不阿贵”是马教授的为学原则,大家很敬重他。记者了解到,马教授曾以法学专家和人大代表身份,多次监督过公检法办案,并纠正过一些案件。作为最高法院的特邀咨询员,马教授亲自介入或过问,将有罪改成无罪、将死刑改成死缓、无期徒刑甚至无罪的案件达10多件。 马克昌教授家住武汉大学教师宿舍区。120多平方米的四室两厅房屋,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分的。1926年出生的马克昌今年已83岁高龄,但老人说话语速很快,思维清晰,只是满头白发和脸上写满的皱纹,诉说着他年事已高。 “我不上网,连手机也用得不多。”马克昌说,正因为这样,在互联网上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他,生活却丝毫没受影响。 记者手记 维护司法权威 需要公众的良性参与 刑法泰斗马克昌被网友骂了,他自己却给予“理解”。他认为,网友骂的不是他个人,骂的是他的观点,是因为他的观点和法院对邓玉娇“有罪免处”的判决相一致,根源还是对司法公信力的信心问题。 目前司法公信力不高、权威性不够,背后因素很复杂。比如司法独立性不够,司法腐败现象较严重,损害着司法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但立法、制度层面之外,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更需要公众的良性参与。著名民法学者梁彗星在蓉座谈时曾呼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呼吁社会对医方多些包容和理解,认为损害了医方实质是损害了患方损害了大众自己。 这一观点同样可用于调和司法与民众间的关系。司法是群众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程序,民众对其寄予厚望,司法的权威需要民众共同维护。如果以不理性的方式损害司法权威,结果是司法权威下降,民众寻求公理会更难。 因此,在邓玉娇案件中,民众强力关注司法并实施监督,本身是法制进步的表现;如果民意监督司法时在感性中添加一些理性,在建言前多参考参考法律,对违法行为坚决反对,对合法行为给予理解,或许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关系会更趋良性。 这样,法学泰斗也不会被简单地挨骂了。本报记者黄庆锋 专访 马克昌:对网友的抨击表示理解 身陷邓玉娇案漩涡的马克昌,本人如何看待网友的抨击,日前,本报记者在武汉采访了马克昌。 办案机关咨询意见,马克昌没表态 成都商报:您何时开始关注邓玉娇案的? 马克昌:事件发生到中途。开始知道一点儿,但不是很详细。后来,邓玉娇的辩护律师调查以后前来向我咨询,把案件材料都带来了,事发时第一现场、第一现场的证据都有,我对这个案件就比较清楚了。 成都商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对包括您在内的部分法学界人士提出质问,为什么邓玉娇案件发展过程中不站出来说话,到案件判决以后才发表意见,之前有什么顾虑吗? 马克昌:我不会上网,但之前听说过,很多人都在关注邓玉娇案件。对这样一起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案件,事实还不是非常清楚之前,随意发表意见不太严谨。后来事情明了了,我觉得作为法学专家,应该站出来说一说。 成都商报:办案机关咨询过您吗? 马克昌:咨询过,但他们带来的材料不是很详细,我没有发表意见。 成都商报:邓玉娇的辩护律师向您请教什么内容? 马克昌:问我怎么辩护。我告诉他们,既然公诉机关指控的是防卫过当,那你们就得从正当防卫的角度去辩护,对邓玉娇作无罪辩护。这是律师的职责。…

多维社:中国首富被迫自杀的幕后蹊跷

《多维月刊》王子同/(续前)据知情人说,原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洪达(副部级)从自杀那天起,到今天,洗漱、吃饭、睡觉身边都至少有两个人盯著,全天候监视。所有用具,包括筷子、牙刷,一用完就被收走。可见,中纪委办案人员在防备“双规”对象自杀方面,是何等的用心良苦。 在黄光裕案中,应当只比对何洪达更重视,更严酷,绝不会更宽松。而筷子、牙刷,无论怎样都不能算是“利器”的,黄光裕自杀的“利器”,一定是比筷子、牙刷还要锋利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黄光裕突然以不应该出现的“利器”自杀,这个“利器”是怎么进去的就十分可疑了。 富豪背后都有官商联盟 铁道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洪达也曾自杀未遂。 但不管黄光裕是以何种方式自杀,自杀似乎是每一个身陷囹圄的富豪或官员必然面临的一个选择。仅从“疲劳轰炸”这个媒体公开报道的说法,我们就可以略作想像一下,一旦作为中纪委手里的嫌疑人,在当今中纪委办案手法下面,被审查者所要面临是种种非人折磨。而这种折磨,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不慎卷入官场纠斗的工商人士头上。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富豪背后都一定有一个“官商利益联盟”。 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个富豪落马都会卷起巨大的漩涡,吞噬掉许多高官,这已成为一种规律。黄光裕案,只能说明中国法制建设的滞后和潜规则的盛行,很多人违法确实是被这种大面积的潜规则所逼的。这是资本的原罪与权力的贪腐天性在没有法治的环境下相结合的必然。这些富豪们,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富豪榜”之所以成为“杀猪榜”,就是因为腰缠万贯的名流们,几乎没有哪个人的财富是干干净净的。 天涯社区一个网友的评论应当算是一针见血:“大家应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官商勾结是必然的:现在中国的商业是混乱无规则的,毫无公平公正可言的环境使商业环境恶化,中国的商人是命苦的。官员有无限权利。钱权原本就是分割不开,不管你商人自愿还是不自愿,做大了都必须给官员割舍不清,造就了政治是经济的政治,经济是政治的经济,所以有时政治成了经济的牺牲品,有时经济是政治的牺牲品。黄不是第一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能看做常态。” 学者秋风对黄光裕事件的分析也大体道出了这种脉络:“政府对所有人的经济活动,都享有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政府经常禁止私人企业家进入诸多市场领域,最重要的资源也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商人要从事正常经营活动,几乎不可能不违法。”“在黄光裕及在他之前出事、在他之后可能要出事的企业家身上,这样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重演:面对不受限制的权力,他们被迫收买官员。进而他们在官员身上加大投资,为自己购买特权。” “但是,这不过是在刀尖上跳舞而已,他们随时可能掉下来,落得个人财两空。归根到底,在当下体制中,商人不过是整个权力机器的工具而已。他们的特权不是制度给予的,而是个别官员的恩赐。只要这个官员在官场中失势,这些商人就立刻会成为陪葬品。” 未审先决的中国特色 第二、经济案件往往成为政治案件,未审先决已成中国特色。 既然官商勾结是当下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那么腐败案件往往演变为政治案件甚至是权力斗争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一旦政治层面介入,人治的色彩就进一步被强化了。据国内的《中国证券报》和香港的《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前后两任公安部长周永康、孟建柱的亲自批示,要求将黄案办成证监市场之铁案”,“起码还有另外两个政治局常委也做出了类似的批示”。 有网友评论说:“如果说前后两任两个公安部长坚持要办成铁案,那么其证据已经很是明确、真实了!那直接抓啊!直接判啊!而且这是法官的事情了!可惜不是!” 根据常识,既然领导层批示要办成铁案,那么黄光裕案件必然会办成铁案,而在中国这种各级领导批示要办成铁案的人和事比比皆是。接下来的形式化的法律判决只不过用技术性的安排为政治判决做必要的装点而已。 黄光裕事件只不过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现象:作为一个首富,他可以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任由媒体想象和公众猜测;而在被正当法律程序审判之前,政治领导人可以先行判决,游戏没有开始,就有了结局。 中纪委比法大 第三、中纪委强大到可以蔑视宪法和法律的程度。 黄光裕失去自由之后已经几个月了,侦办方不接受媒体访问,不透露任何案件的细节。黄光裕的妻子和兄弟等人也被带走调查,而他本人被关押在何处,乃是“国家机密”。律师是否见到他,也无人知晓。一个曾经叱吒风云的人物,就这样人间蒸发,纵有亿万家财,亦买不到基本人权,更遑论普通人。 学者余杰先生将黄光裕的处境与《08宪章》主笔刘晓波的处境进行比较后说:“在捍卫基本人权的意义上,我们既要为刘晓波这样的‘义人’呼吁,也要为黄光裕这样的‘坏人’呼吁。看看彼岸台湾的司法部门审理陈水扁弊案,每一进程媒体都有充分报道,特侦组一直保持比较透明的运作,陈水扁的律师亦可依法介入。海峡两岸,哪边有民主,哪边有法治,岂不一目了然?” 余杰感叹:中共政权太强大了,强大到可以蔑视宪法和法律的程度,强大到可以践踏人权和舆论的程度,甭管你是超级富豪,还是知识分子领袖,要你消失,你就消失;要你沉默,你就沉默;这那里是依法治国,这分明就是一个最大的黑社会。 工商精英要从自保走向宪政 黄光裕事件对于工商阶层在个人权利方面的警醒不言而喻:一方面,黄光裕不可能没有问题,他无法拥有道义上的抗辩能力;另外一方面,一旦出事,他又脆弱的如同任何一个草民,没有法律程序赋予的那些抗辩能力。一个个富豪落马的故事,表明没有制度层面的规则保护,仅仅依附于权力,获得的利益和安全都是短暂的,从长期来看,反而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为。没有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就是大家都处在威胁当中。 大多数工商精英还不习惯于以一个现代公民的身份对公共事务进行发言,但黄光裕事件是否会打破工商阶层的鸵鸟心态呢?总体来看,工商阶层被迫成为下一次《08宪章》运动的主力,不是没有可能。(本文为摘录,全文请见《多维月刊》印刷版)

情感口述:我的两任丈夫都喜欢“偷吃”

艾厉在QQ里给我留了很多短句,那些不长的句子沉甸甸的,令人心酸。那个雨后初晴的上午,白皙、秀丽的艾厉坐到了我对面。第一眼看去她很年轻,再一细看,她眼角的细纹和眼神里的忧伤泄露了岁月的秘密。她的声音很低,仿佛有些虚弱:“我早就想跟你聊聊了,可一直没有勇气。” 第一次婚姻,因为那个成都女子的眼泪和哀求而结束 我和蒋的婚姻是水到渠成的。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到了一家国有企业,早我两年毕业的蒋也在那个单位工作。科室里只有我们一对未婚男女,在同事的戏谑和撮合下,我们慢慢走到了一起。 他是我的初恋,因为家都在外地,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改善伙食。确定恋爱关系后,我们交往了不到一年,就结婚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虽然只是单位分的一个小单间,可我们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结婚第二年,我们有了一个儿子,除了工作,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家里,照顾好他们父子,是我最大的心愿和最大的快乐。那时我们收入都不高,除了日常生活开支,每月还要给双方父母寄钱,日子过得很清苦,可我总是想方设法挤出钱来,把丈夫、儿子打扮得精精神神,给自己买衣服却不舍得花钱。 1995年,单位经济效益不好,蒋去了义乌他同学开的公司工作,每周回家一次。他去义乌之后,收入增加了很多,后来我们在市区江南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然后我也从单位出来,到一家公司做办公室主任。 那时蒋已经买了车,一周两三次往返于金华和义乌,一家人亲亲热热,日子过得让人羡慕。当时我想,生活真是太善待我了,人家奋斗了大半辈子都没有的东西,我不到30岁全拥有了。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让这幸福长长久久。 然而,1998年6月23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一个温婉的成都女子来找我,说她是蒋的秘书,他们已经好了一年多,她怀了蒋的孩子,希望我能成全他们。 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惊讶,但那个女孩的眼泪和哀求还是让我相信了她的话。“离婚!”知道蒋的婚外情之后,我只给了他这两个字。他哭过,求过,不愿意离婚,但我不听他任何解释,一心只求离婚。因为我那么用心地维护我们的婚姻,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背叛,我无法说服自己原谅他,无法再面对他。很多朋友试图来劝说我,可我的决绝让他们望而却步。 1998年8月,我们离婚了,他带走了儿子。生长于北方的他说儿子是他们老蒋家的根,不能留给我。我虽然舍不得儿子,但我相信,他不会亏待孩子,而且当时的我,连照顾自己都成了问题,根本无力照顾好孩子。于是,只有那两间盛满往日幸福和欢乐的屋子陪着心碎的我。 我在匆匆人流中穿行,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安全感。想要有一个家,一个陪我看电视、一起粗茶淡饭的人,这念头日益强烈。 我不知道那段时间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只听说蒋后来并没有跟那成都女子在一起,而是在离婚两年后跟一个来自他们东北老家的女子结婚了。我也曾想过离开这个伤心地,回到湖北老家去重新开始,可我舍不得儿子,留在金华,至少我一个月可以见他一两次。 一个人的日子过了差不多两年,我觉得自己开始从往事中走出来了。2000年的12月,公司的圣诞晚会上,同事阿唯送给我一盒巧克力,还说了很多话,虽然语焉不详,却也让我明白了他话语中那一层微妙的含义。 阿唯比我大两岁,是公司营销部门的主管,热情开朗,风趣幽默,工作中他时常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不留痕迹地给我恰如其分的帮助,是一个让人心动的男人。我略略走了一阵神就清醒了过来,他是别人的丈夫,如果我跟他发生点故事,不是跟那个让我失去家的成都女子别无二致吗? 一个人呆在金华,仅有的几个朋友因为和蒋也有着联系,而被我刻意地疏远了。不是我狭隘,是我想远离原来的生活。孤独寂寞中,我的感情生活中还是先后有了几段小插曲。 都是些不错的男人,有不错的事业,不错的修养,而且都对我很好,可都是有家庭的男人。其中也有个别让我很动心,甚至动过抢过来的念头,可我最后还是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我亲身体会过丈夫被抢走的痛苦,让一个无辜的女人和她的孩子再来体验这种痛苦,我的良心不允许。 在人世间孤独地穿行,与匆匆的人流擦肩而过,我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安全感。想要有一个家,一个陪我看电视、一起粗茶淡饭的人,这念头日益强烈。我不再拒绝好心人的介绍,甚至还到一家口碑不错的婚介所报了名。 婚姻介绍所的人说我条件不错,应该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人。可是我见了好几个人都没成功,那些男人素质不怎么样,对女方的容貌、年龄、有无孩子等却很挑剔。一位同事一语中的:“现在有事业、素质高、修养又好的中年离异男人,有多少小姑娘追着抢,怎么能轮到离过婚又生过孩子的女人?” 对一个可以挡风遮雨的壳的向往,让我毫不犹豫地再次走进婚姻 也许是上天眷顾我,至少那时的我是这样想的。2004年9月,同乡珠珠给我介绍了她们学校新调来的一位老师赵。赵也是离异的,因为和妻子性格不合,离婚后他应聘只身来到了金华。 赵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性格也比较开朗,与性格内向的我刚好可以互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是他说我听。 家里好久没有男人的声音,我也好久没有跟一个男人挽着手逛街,那种感觉真的很温暖。赵对服装有很好的品位,他帮我挑选的衣物、饰品总是得到朋友、同事的称许。虽然赵不能点燃起我的爱情,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好丈夫。在他的关爱与呵护中,幸福的感觉在我心中膨胀,对家的向往再次强烈。 我想,人生在世,都需要一个壳,就如蜗牛,一世都得背着一个壳,借以挡风遮雨。壳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结婚,同居,都是一个壳,但是选哪一种壳来背,却需智慧加运气。虽然经历过失败婚姻的打击,可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婚姻这个壳会比同居更坚固。 赵很善解人意,我的心意被他看得明明白白。去年情人节,他正式向我求婚,我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3月7日是我的生日,我们登记结婚了。当天晚上,我们请了几个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买了一只大蛋糕,算是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我们都经历过婚姻的痛,我相信我们会更加珍惜第二次婚姻。 婚后不久,我们卖掉了我原来的两室一厅,加上两人的积蓄,买了一套大房子,还买了一辆QQ汽车。去年8月,我们搬进了新房,暑假里我们一起去了赵的老家绍兴,然后把他寄养在父母家的女儿带到金华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和赵的女儿相处得很好,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恶俗的后妈,更因为我也有一个不得不跟后妈一起生活的儿子。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赵的女儿好,仿佛这样做就可以使我儿子也能从他的后妈那里得到更多的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的壳上有一条裂缝 在外人眼里,我们这个重组的家庭幸福美满,我与赵的女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惹得不少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而头疼的朋友羡慕:“你们处得比亲生母女还好。”我不是个爱炫耀的人,后来也变得爱在同事面前主动谈起我的新家,仿佛今日的甜蜜可以让不堪回首的往事消弭。 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上午,正在阳台上晾衣服的我听见赵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了两次。赵跟朋友去打羽毛球了,把手机落家里了。晾完衣服,我想把赵的手机放到他的床头柜上,可在客厅找了半天都没找着。 我用家里电话拨了一下他的号码,才顺着铃声在沙发垫子下面找到了手机。拿起手机,我想删除前面自己打的那个未接电话,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看看是谁给赵发的短信。谁知这一看,却让我才被捂暖的心又坠入了冰窖。 那是两条言辞暧昧的短信,有些挑逗意味,而且从语气看肯定是个女人发的。我查看了手机里的所有短信,来自那个号码的短信有好多条,内容同样的亲昵暧昧,而且那个号码是赵的手机里唯一没有姓名标识的号码。那一瞬间,我什么都明白了。 赵回家后看到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拿了便走进卫生间。我觉得双腿发软,事先想好的问话一句都说不出来。我走进卧室,躺到了床上。几分钟后,赵也走进了卧室,他脸上有点讪讪的,只是关心地问躺在床上的我,哪里不舒服,要不要上医院。我摇摇头,他端来一杯热开水,然后去了客厅。 我的眼泪刷地流下来,我很想生气,很想质问他,可我没有半点力气。我很明白,即便问了又怎么样呢?我是要求跟他离婚还是要求他跟那个女人断绝来往?即便他这次跟这个女人断绝了关系,过一段时间会不会有另一个女人再次介入? 于是,我什么都没问,他也什么都不说。 日子依旧平静地过去,我们依然时常挽着手散步逛商场,周末一家三口亲亲热热地去看电影,或者邀约朋友一起开车去郊游……但我知道,我的婚姻已经是个空壳,除了结婚证上他的名字是真实的,其他都很空。 而我,已经无力掀掉这个有裂缝的壳,再去找一个不漏风的壳。我把自己藏在离那条裂缝最远的角落里,尽可能地蜷缩着,并且,尽可能地让那层叫“幸福”的妆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