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该刑具是在纽伦堡制作的,且其原型被雕刻成一张少女的脸,因而被叫做“纽伦堡铁处女”。这样的一口活棺材居然被称作处女,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翻开拷问史,在众多关于拷问器具的记载当中,以人体形状为模型制作的器具最多。这种器具往往都有左右对开的两扇门,门里面装置有尖锐的钉子,一关上门,里面的人就会体会到铁钉刺穿身体的疼痛。在这类刑具中最为有名、而且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国的“纽伦堡铁处女”,其原物已在1944年的空袭中被毁。 由于史书中对该种装置的使用情况记载得不是很多,所以很难判断这种刑具的存在是传说还是事实。因为关于拷问的史料文献都是以19世纪的研究为基础,而当时的研究受浪漫主义思想和民间传闻的影响较深。而有关“铁处女”使用的记载很少,从1515年8月15日第一次使用该装置起,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当天,法官把受刑者关入“铁处女”中,门只是“稍稍”地关了一下:“钉子尖锐的前端慢慢刺入了那男子的身体,先是手腕,然后是脚等其他几个地方,接着是小腹、胸、膀胱和局部肌肉,接下来是眼睛、肩膀和臀部。看上去虽然很疼,但还不至于立刻要了犯人的命。这期间那男子不停地发出凄惨的叫声,显然他非常痛苦,就这样连续哀号了两天他才死去。” 纽伦堡的铁处女 根据这篇文章的记载,恐怕当时的“铁处女”内侧各个地方都装有铁钉,靠改变钉刺的不同部位进行拷问,而且铁钉还是可以活动的,尤其是会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处的铁钉是可活动的,执行人故意把这些地方的铁钉稍稍向外拔了一点,这样可以延长受刑人的痛苦。 18 世纪后,纽伦堡逐渐取消了审讯时实行拷问制度的习惯,在1784年出版的旅游指南中,明确记载有“‘铁处女’这一可憎的、令人战栗的拷问器具,成为了弗雷德利克·巴尔巴罗萨时代的古董”的字样。虽然该书把时代弄错了将近400年(弗雷德利克·巴尔巴罗萨时代比中世纪还要久远),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当时的 “铁处女”已经成为博物馆中的收藏品了。 不过就在该书出版的时代,1788年在纽伦堡同样延续着其他变相的拷问制度。应该说1788年的确是个划时代的年份,当时欧洲启蒙思想已经达到了最高潮;法国大革命也已经酝酿成熟;英国工业革命亦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新大陆美国也确立了共和制的国家。但就在这样的时代里,同样存在着游街示众、肢解、车轮刑、割舌、断手等残酷的刑罚。而且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各种残酷刑罚,在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广大欧洲地区成为了法定的刑法,这种陋习一直延续到拿破仑时代之后。其中最为严厉的地方有奥地利和德国交界处的拜恩州(现德国的西南部)、除了托斯卡纳(译者注:义大利中部丘陵地带,主要城市有佛罗伦斯、比萨等)地区的卢卡和巴马(义大利中部城市)之外的义大利全土,当然不用说西班牙也要算上一个了。 由于该刑具是在纽伦堡制作的,且其原型被雕刻成一张少女的脸,因而被叫做“纽伦堡铁处女”。这样的一口活棺材居然被称作处女,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据推测这也是当权者的狡猾之处,他们利用动听的名字(铁处女)和可亲的外观(少女的脸庞),企图给人一种好的印象,来掩饰人们对该刑具的恐慌。总而言之,该刑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这四个基本特征也充分显示了其非人道的特点。 第一,这种桶棺的内部,在相当于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开有小孔,从这些小孔向里面钉入长钉可以把受刑者的身体打通。为了增加受刑者的痛苦,制作时还特地避开了受刑者的要害之处,由于该刑具是垂直放立的,因而受刑者在桶棺内完全是被铁钉悬挂起来的。 第二,桶棺内的空间极其狭农作物,这会不断地带给受刑者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第三,这种刑具虽然前后都开有左右对开的门,但即使把所有的门都打开,受刑者也跑不掉。 最后,该刑具的桶壁做得很厚,如果不开门的话,在外面是听不到受刑者的呻吟声和惨叫声的。而且假如中途把门打开一次的话,再关上时,铁针还会刺入受刑者身上同样的伤口之中,因此根本不要奢望能够减轻临死前的痛苦。 从这一器具的构造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刑具制造中已经加入了机械构造的要素,而且该刑具还可以分别作为拷问和执行死刑的器具使用,不过实际使用时,能够进去之后而不死的人可能少之又少了。 本文摘自:《海外文摘》2002年第5期 (作者:川端博著)
东方时报:日中婚姻 勇敢者的游戏 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化,开放“国门”的程范也越来越广。在中国大陆很多的普通百姓也越来越多的获得了走出国门的机会,他们怀着各自不同的梦想踏上异国他乡那既向往却又完全陌生的土地。在他国的土地上,他们背负着家乡亲朋的期望,努力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他们以各自所能够接受的方式融入着和正在融入着他们所打拼的这个“异族”的世界。 国际婚姻或许就是最为常见的“融入”方式了。我们在此全然无意评论他们的婚姻成功与否,但是从我们身边的已经组建、正在组建和曾经组建的“国际家庭”来判断,不能不说在这国际家庭中的他和她是真正的“勇敢者”。正是有了这些“勇敢者”的敢于尝试才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民间交流、理解、包容变得从容和惯常。 “想要嫁给日本人,第一夜就是一道不得不过的“鬼门关” 记者在大阪的一个公园见到了来自上海的黄女士。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刚结束了3年的婚姻,对于过去的事情她不愿意去回忆。对于未来的日子她也不愿去构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再嫁人,自己一定不会再选择日本人。 3年前,在上海,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黄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能为她提供出足以“创业”的资金。小黄在家里待业了好几个月,一次在和朋友的闲聊中,她得知可以通过国际婚介嫁到国外,这使得从小就对国外生活向往的她为之心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黄在上海的一家国际婚姻介绍所填写了表格,很快就得到了回应,一位居住在日本大阪的田中先生向他投来了“橄榄枝”。田中来到上海和小黄领取了结婚证。紧接着她就跟随这这位陌生的丈夫踏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下了飞机,小黄看到的是满眼熟悉的汉字夹杂着日文的日本,看到这些小黄那颗开始紧张的心慢慢变得松弛下来,她觉得日本究竟是与中国同源的邻邦。陌生中带着些许亲切。 到达日本的第二天,小黄就与田中举办了日式婚礼。小黄说:“这也正是痛苦的开始。”她们婚礼办得很体面,她深感日本的文明与传统。一天的结婚仪式结束后,小黄和田中回到了他们的“洞房”。这一夜,令小黄一生难忘。在小黄看来,田中简直就是“变态”整整一夜,小黄都在流泪,她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地侮辱和践踏。睡在他身边的“丈夫”简直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流氓”。田中向小黄提出了很多她无法接受的要求,但是小黄却又不得不照做,毕竟已经成为人家的合法妻子…… 小黄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讲:“想要嫁给日本人,第一夜就是一道不得不过的‘鬼门关’”。 接下来的日子,是小黄完全没有想到的。田中是一个上班族,每天早早离开家门,回来的时候往往都是喝醉了酒的午夜。对于小黄来说,这并不是最无法接受的。令小黄痛下决心离婚的是结婚3年来田中从未领着她回过“婆家”,因为田中的父母根本没有接受自己的儿子娶了中国姑娘这一现实。 被日本丈夫质疑的中国“处女”新娘 小霞和记者在东京池袋的一家咖啡厅如约见面。她熟练地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吐出。 她对记者说:“我和日本丈夫结婚5年了。这5年,我就像变了一个人。我来日本的第二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在结婚之前我们没有做过多接触, 我当时刚刚结束了不幸的初恋。从小家里就对我管教的非常严,这也造成了我在感情问题上是一个白痴,我的初恋在日本,是一个中国人,是我留学时的同学。我和他的恋情告吹之后,有一段日子很不开心,想着索性将自己嫁掉算了。就在这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把现在的伊藤介绍给我。那一年我27岁,伊藤36岁。在年龄差距这个问题上,我是可以接受的。我总觉得年龄大一点的男人会很体贴。在简单地谈了1个多月的恋爱之后,我就将自己嫁给了伊藤。 坦诚的讲,在嫁给伊藤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之间的‘事情’。虽然初恋时的那个男生曾多次向我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都让我拒绝了。我总认为第一次一定要留到婚礼之夜。 和伊藤的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在婚礼后的那一夜,她发现我竟然还是‘处女’,居然跳下床去,蹲在地上抽了许多的烟。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打电话给介绍我们认识的朋友,责问人家为什么介绍给他‘处女’?甚至在电话中还当着我的面问人家,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否则怎么27岁还没有接触过男人?我当时真的想自杀,我很后悔,我觉得生活在嘲弄我!” 从那一夜之后小霞感觉自己变了一个人,变得让自己都不认识了。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会了泡酒吧。她也渐渐地习惯了伊藤这个典型的日本男人。小霞告诉记者,她现在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伊藤给了她足够的个人空间。 在结束对小霞的采访时,她对记者讲:“我现在偶尔会打电话给国内的朋友,每次她们都会向我抱怨自己的老公,她们在电话中蛮羡慕我的。每每此刻我总是报之一笑,她们哪里知道,我现在的‘幸福’的背后是我对自己重生般的改变。” 和同一个日本女人十年间,离婚两次,结婚三次 记者在一个聚会中认识了来日本已经20多年的上海人陈先生。陈先生在给记者讲述自己婚姻的时候,足足抽掉半包香烟。 陈先生说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自己的婚姻充满了自信。虽然早就知道日中婚姻的成功几率很低,但是他总觉得自己能够成为成功的典范。 认识现在的妻子是在八年前。那时候她留给陈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典型到家了的日本女人。温文尔雅、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将所有赞美日本女人的词汇都用在她身上仿佛也不为过。于是陈先生便展开了攻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先生终于“捧得”美人归。但是就在这位日本姑娘通知家人和朋友自己即将嫁给一个中国男人时,大家的反应竟然都是一样“你疯了?”这对陈先生来说几乎是无法接受的“侮辱”。但是这位姑娘却力排众异,毅然与陈先生挽手走上了红地毯。为此陈先生感激了很久很久。在婚后的日子中,陈先生拿出了上海男人所有的细致与体贴,他的日本太太也对他尊重有加。为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陈先生总是喜欢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日本妻子,朋友们对他的这份日中婚姻也是十分羡慕。他总说:“娶日本妻子,吃中国菜,开德国车……我都做到了。” 可是日子久了,陈先生和妻子之间的鸿沟就无法避免地出现了。首先体现在他们不能同时看有关中国的电视。陈先生说,日本电视里对中国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看着这样的电视,妻子总不免要附和几句。但是就是这样的几句话就足以令陈先生抬不起头来,从而转为夫妻间的争吵。陈先生的这位日本妻子总是在大吵之后丢下一句话“你还改变不了,你是中国人!”便带着女儿搬出去住。当双方分开几个月之后冷静下来,妻子就又会退掉租来的房子,送掉买来的家电和生活用品和带着女儿回到自己身边。每每此刻,陈先生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这一来一回的折腾都要花掉50多万日元。“这哪叫过日子啊,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没有办法”。陈先生无奈地说。就是这样吵吵闹闹,分分合合陈先生在同他的日本妻子已经度过的八年中离婚三次结婚四次。 陈先生讲,现在在家里看电视、看报纸、看书,就怕遇到对中国的负面报道,这对他来说犹如步入雷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到地雷爆炸。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妻子对所有的人都会笑脸相迎,唯独回到家中对自己总是冷若冰霜。这可能就是日本人的“两面性”吧。陈先生说:“9岁的小女儿总喜欢收集房地产广告,因为上面有房间的平面图。她特别喜欢在这些平面图上根据自己的喜欢画上家具,因为她和妈妈搬家的次数太多了。”说到这里,陈先生哽咽在喉,掐灭了手中的香烟,告别了记者。 遗产你们拿去,我什么都不要 经朋友介绍,记者在福冈见到了已年过不惑的李女士。十年前,中国石家庄的李女士,结束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放弃了自己小有成就的事业,只身一人来到日本。在这里她从头开始,为了自己的明天同时也是想要彻底忘掉自己的过去。在来到日本1年后,李女士的签证眼看就要到期。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作担保,签证就要出问题。就在这时候,李女士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无意中向司机道出了自己所遇到的麻烦。没想到这位年长于自己20多岁的司机竟然要无条件帮助她作担保。这令李女士万分感激。 在办理了签证之后,李女士便与这位司机的接触频繁了起来。渐渐她知道这位热心的司机师傅曾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婚姻,现在子女都已成人,他每天自己生活。李女士的对司机先前的感激在此刻化作了一种莫名奇妙的 “ 爱 ”,她要以自己的一切来报答这位好心的司机。她与这位年长自己 20 多岁的司机结婚了。在婚后李女士才知道因为长期饮酒,丈夫的身体已经垮掉了。男人应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殆尽,但是即使如此,李女士仍未改变自己的承诺,在她们共同走过的十多年间。李女士始终没有改变对丈夫的尊重和照顾。在丈夫病重期间,他的儿女竟没有一人来看望照顾,完全由李女士一人伺候丈夫的生活起居。1 年前,丈夫终于带着对她的眷恋离开了人世。丈夫留给李女士的是房产和积蓄,还有自己的年金。就在这时,丈夫的孩子们突然找到了李女士,要求平分父亲的遗产。并且气势汹汹地要闹到法庭起诉。没想到令这些孩子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女士平静地告诉他们:“我只要你父亲的年金,因为我要维持生活,剩下的积蓄和地产你们都拿去吧,我什么都不要。” 一位哲人说过,婚姻就是一根绳索捆绑着的两个鲜活的灵魂,两个灵魂挣脱绳索的时候就是离婚,但是彼此的身上都会留下挣脱绳索时的累累伤痕。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 中日两国人员交往与日俱增,两国之间的跨国婚姻也不断增加。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每年都有上万对中日男女结为伉俪。2001年,中日两国有 14729…
从2001年世锦赛开始,近8年来郭晶晶在奥运会、世锦赛两大赛事一直牢牢把持女子3米跳板的统治地位,尤其是世锦赛更是连续4届实现“双冠王”。但是郭晶晶对双料五冠王这个话题并不“感冒”:“我只有发挥出最好水平才能谈得上金牌,金牌并不是摆在那里等着我去拿的。” 罗马之行,郭晶晶异常低调,昨天的男子1米板比赛,郭晶晶和吴敏霞训练完之后专程赶到运动员看台为秦凯和张新华两位国家队队友加油,一身便装的她甚至没有被现场的众多记者认出来。 郭晶晶到底什么时候退役?这是她自己一直在回避的问题。有消息表示全运会是她最后的终点,但是作为“未来的香港媳妇”,郭晶晶似乎没有任何理由缺席年底在香港举行的东亚运动会。 谈起郭晶晶是否会参加东亚运会,香港游泳总会的主管笑道:“这个该问中国游泳协会。”据介绍,东亚运的报名会在9月份开始,届时郭晶晶是否会出席将会有眉目。而此前,媒体戏称既然郭晶晶不想退役,为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郭晶晶可以代表中国香港队参加国际比赛。对于这个说法,香港游泳总会的主管笑道:“让郭晶晶来香港不容易吧,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要看她自己是不是有这个意愿了,(即便她能来)我们还是不‘敢’要。” 世界游泳锦标赛在罗马开赛,中国“跳水公主”郭晶晶所到之处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日本「产经新闻」今天分析报导,中国海军最近接二连三出现在日本近海,显示具有意图,在出现台海纷争等紧急事态时,确立通过日本西南群岛进入太平洋阻止美军援台的态势。 产经指出,由中国海军最近接二连三通过日本西南群岛可看出具有确立在出现紧急事态时经由最短距离进入太平洋,在距离本土更远的海上阻止来自夏威夷等地方的美军支持台湾部队,这种动向也对日本的安保造成重大威胁,采取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日本今年度的防卫白皮书指出,去年10月,包含俄制现代级飞弹驱逐舰在内的4艘中国军舰通过北海道与本州之间的津轻海峡南下,再通由琉球与宫古岛之间返回基地。11月,中国4艘现代化舰艇通过琉球本岛与宫古岛之间进入太平洋,12月,2艘中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台群岛附近多次航行。 产经最近并曾引述防卫省人士的发言报导,今年6月,5艘中国军舰在日本主张领土主权的冲之鸟岛附近进行军事演习。 防卫省指出,中国除远洋航海之外,过去未曾有过军舰横越日本的西南群岛进入太平洋,中国军舰也是首次通过津轻海峡,显示很可能是种示威动作,对外展示中国可由日本的西南群岛和津轻海峡进入太平洋。 报导指出,现代级飞弹驱逐舰是中国拥有长射程舰对舰飞弹的主力军舰,对美国和日本的神盾舰具有威胁,中国并已表明有意建造航空母舰,若未来企图将包含航舰在内的最先进舰队通过西南群岛,可能造成当前美日占上风的情况出现变化,日本将在年底更改防卫计画大纲,制订反映中国威胁的对策成为重要课题。
美国开放中国公民团组来美旅游一周年之际,全美旅游协会(NTA)推出接待中国游客新标准,要求参与“中国来美项目”(China inbound program)的旅行社必须重新登记,达标后方可参与接待中国游客。 新增加的标准主要包括:旅行社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不能误导旅游线路,对住宿的地点和标准要有准确的描述;旅游社的合作商须有完整执照,保持最新注册登记和保险;旅行社必须对车辆提供商的车祸数据、安全等级和安全记录进行评估,车辆提供商必须有相应执照;中国游客购物必须是在声誉好的购物地点非强迫进行。 NTA主席西蒙说:“随着中国公民来美团组休闲游市场的继续增长,NTA与伙伴觉得采取下一步行动改善访客经历是很重要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和美国商务部完全支持新标准。” 自从去年6月美国对中国公民团组正式开放以来,中国人来美旅游红红火火开展起来,但市场初现削价竞争、强行购物等混乱现象,今年1月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中国游客团车祸,更暴露了本地旅行社接待中国游客的安全隐患。 NTA政府和行业关系主任格雷森对侨报记者说:“中国客源对美国来说是新兴市场,许多旅行社想参与,我们要保持严格的标准。” 格雷森指出,虽然NTA不是政府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但是在两国政府合作备忘录下,实施“中国来美项目”。该项目有投诉机制,NTA会经常检查旅行社及其合同商是否有足够的保险,是否有营业执照等,如果旅行社不按标准执行,将被从这个项目剔除,不能接待中国游客。该项目成员资格每六个月更新一次,名单交给美国商务部和中国国家旅游局,并在网上公布。
海外华人社区“硬实力”的提高,虽然有可能成为“软实力”提高的基础,但前者并不直接等于后者。海外华社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更深层次地让所在国感受到华人社区的正面影响力,促进所在国与原住国的深入交流,也许还需要一场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与“意识转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海外华人社区的成员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而海外华人在当地社会中的形象是否已经彻底改观了呢?早期的“陋习”是否已经彻底摈弃,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在居住国属于少数族群的华人遭遇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待遇,除了外部的客观原因,我们自身是否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结构转型、经济转型之外,仍需另一种转型 早期的华人移民大多从事低技术的工作,而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的逐渐成长,以及大量具有较高文化教育水平的新移民的涌入,华人社区的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变化。不仅早期华人社区的一些“陋习”有所减少,而且华人从事的行业也开始突破传统行业,在高科技、金融、会计、法律、医生等专业行业也经常见到华人的身影。社区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转型,虽然让华人的形象大为改善、旧的陋习大为减少,但新的问题同样层出不穷。 首先,在入乡随俗方面,华人社区做得还不够。相对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和端午节和汉语日益浓厚的兴趣,很多华人对于所在国的文化和节庆反而参与兴趣乏乏,有很多华人来了英国多年,社交圈子主要还是华人,英文水平也并未提高。 供职于英国政府部门的陈先生向《英中时报》记者表示:“我接触到一些中国留学生,毕业之后想要在这里找工作,但是一问,连英文都说不好,更不要说了解这里的文化。” 在英国生活逾十年的杜女士则向《英中时报》记者讲述了她的见闻:“现在华人随地乱扔垃圾、乱吐痰这些毛病我倒是见得不多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不拘小节的人。有一次,我从伦敦坐火车去伯明翰,跟我同一个车厢的,有几个年轻的华人,他们从上火车开始就一直很大声说话,又说又笑。整节车厢其他人都在安静地看报、看书,他们用中文很大声地打闹,一直从伦敦到伯明翰没有消停过。坐在我对面的英国老太太虽然没有大声制止他们,但是看得出来对他们非常不满,这让我作为一个华人感觉非常惭愧,既然到了别人的国家,就应该尊重别人的习惯,他们还是这样不顾他人的感受,连累大多数华人被人看不起。” 华人经济收入等“硬实力”的提升,虽然为华人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提供了基础,但并非直接地等同于华社整体形象的提升,更多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例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些中国游客和年轻华人中开始出现“炫富”的风潮。不仅不会赢得尊重,反而会造成一种反感。与这种 “炫富”心态相伴的,是针对华人的犯罪活动的增加,一些犯罪分子认为华人“油水多”、好下手,而且出行习惯带大量现金,于是往往选择向华人下手。 除了注意自身的基本文明修养、提高法律意识之外,此前已有一些华社有识之士指出,华社要提升自我形象,还需要在融入主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方面进一步努力。由于华社与主流社会沟通不够,主流社会对华社并不了解,只能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以及其建构的舆论图景来想象华社,而主流媒体对于华社具选择性的报道,则往往刻意放大华社的负面新闻,以吸引眼球。他们通过舆论构建起了一个不那么正面的华社形象,引导了公众的想象,这个公众想象和预期又反过来形成了媒体对华社报道的一个预设框架。 一位曾经在英国主流媒体工作的华人向《英中时报》记者表示:“我在那里主要的工作是做有关华人和中国方面的资料收集,而他们感兴趣的,都是负面的新闻。”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华社除了严于律己之外,还需要更主动地向主流展现自身,在公共空间就公共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正面的媒体形象。 据《英中时报》记者了解,目前英国华人社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新迹象。据《英中时报》此前报道,前欧洲议员候选人张敬龙近日呼吁华人演艺及文化界团结一致,向政府提出方案,加强华人在英国影视及媒体的代表性,改善华人的公众形象。一些华裔演员也表示,英国电视节目中,华人饰演的角色寥寥无几,而且往往被安排出演负面的人物,加深种族歧视的情况。他们呼吁政府关注有关情况,确保华人有平等演出机会,令影视节目及传媒影像更能反映社区现实,推动多元种族的融和。而“英国华人参政计划”联合多个华人社团发动之Get Active Get Voting 2009也举行了系列选民登记宣传活动,呼吁英国华人尽早登记,确保下届英国大选可参加投票。保守党国会候选人李泽民及自民党国会候选人杜淑真近日也正式宣布参加英国大选。 而在7月15日伦敦华埠商会举行的有关“中餐厨师劳工短缺状况调查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伦敦华埠商会吴国强会长与英国华人保守党主席李锦怡也表示,无论来自哪个党派,都希望华人能够积极参政,我们需要在国会中有代表华社的声音,提升华人在主流社会的形象。 尽管华社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但要形成一股大的风潮,还需整个华社实现彻底的思想转型,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固然提供了一个基础,但要实现思想意识的彻底转型,华社还在等待一个契机、一种催化剂。 海外华人形象工程:“形而下”还是“形而上”? 据《英中时报》报道,由英国全国性反种族主义慈善机构监察组下属的民权主持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华人社区遭受很高程度的种族敌视与攻击,而且所受伤害程度有可能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这份公布于2009年5月12日的名为《隐没在公众视线之外——针对在英华人/中国人的种族主义调查研究报告摘要》的报告还显示,华人所遭受的种族迫害包括涉及名字的种族辱骂、破坏财产和生意、纵火、身体攻击,最严重的个桉包括受慰问害者需入院治疗甚至谋杀桉件。调查人员也指出,英国主流媒体对华人遭受种族迫害的个桉报道不够,而对于在英华人的负面新闻却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带有偏见的报道,也是华人遭受更高程度种族攻击的原因。 民权项目经理陈镭文先生在接受《英中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证实:“目前来看,针对无证华人劳工的袭击很严重,有些中国留学生刚刚来到英国,不熟悉本地环境,也是容易被伤害的群体。针对中餐外卖店的袭击也非常严重,由于开店很晚,很多当地青年种族滋扰外卖店,投掷石子或者破坏店铺等行为时常发生。 ” 以英国华人社区的安全状况为例,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所在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媒体的“妖魔化”以及经济利益和资源分配等客观原因。但正如前文所述,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脱节,缺乏沟通与主动融入意识造成的“陌生人”处境,以及华人自身的文明形象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009年7月9日,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福建省外办在中国福建长乐,联合举行了“树立海外中国公民文明形象宣传月”启动仪式,并推出《海外中国公民文明指南》和《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宣传品,这些宣传品通过所有的涉外机构、在中国驻各国使馆的办证大厅发放,并可在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上也可以看到。 据报道,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外交部魏苇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为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和正当权益做了大量努力,每年协同处理了大量海外领事保护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主要是外方侵害造成的,很多是因为侨居国本身的安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多的桉件是由于我海外侨胞自身的问题所引发,因不尊重当地风俗、不注意个人修养、缺乏法律意识或违背商业道德等问题,我侨胞与当地民众发生矛盾冲突,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这说明,对海外侨胞而言,除了所在国本身的安全问题外,树立文明形象和获取和谐平安的海外生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如果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人谦和友善、尊俗守法、诚实守信的文明形象,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家形象,广大海外侨胞人身财产的安全也有更多保证,发展也有更多的空间。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外交部、各驻外使领馆、各地方外办以’海外文明’和‘海外安全’为主题,共同开展树立海外中国公民文明形象的宣传活动,目的就是要助远在他乡和即将出国谋生的中国人一臂之力,使大家能尽量平安、顺利。” 这个活动,把海外中国人的“文明”命题与“安全”命题联系了起来,而这两个命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和谐”的命题,是把中国国内的构建“和谐社会 ”的蓝图,扩展到了世界范围,是希望以海外华社为桥梁“共建和谐世界”。而综观《海外中国公民文明指南》和《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则发现其中的规定,可谓是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而且细化到各种小事、各个细节,可谓是从“低处入手”,似乎关注的是具体琐碎的“形而下”问题。 但事实上,海外华社的形象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国际间移民潮的扩大,移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亦日益重要。海外华人在国际政治、经济上扮演的角色绝对不容忽视。因此,华人社区能否与居住国社会和睦相处,不仅是涉及到华人个人安全、华社发展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涉及到各国外交关系、全球政治格局与地区安全的大问题。 现在,这个中国官方推动的海外中国公民的形象工程,不仅仅着眼于通过提高海外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实现与所在国民众的和谐共处,从而保证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同时也希望在提高海外中国人个人文明形象的同时,展现出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实现“共建和谐世界”的理想,又可谓是“立意高远”,是涉及到 “大道”的、目光长远的重要一步。 在2008年一系列如“反藏独”、“护卫奥运火炬”和“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等大事件上,海外华人展现出的巨大能量与影响力是惊人的。但可以大胆地说,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些能量还只是海外华人社群能量库的冰山一角,目前海外华人社群不是没能量,而是不知道应该在何处、用何种方式来释放出这些能量。而要想知道在何处、用何种方式来释放,需要一个思想意识的转型,需要综合素质的提升。 试想一下,如果这样一个社群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参与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桥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那对居住国与原住国来说,将是怎样的一种巨大而宝贵的能量呢?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指出,高雄世运开幕,帮助两岸若继续谈恋爱下去,中国大陆迟早要面对中华民国,大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将是定位两岸关系最大关键。 联合早报驻台北特派员沈泽玮以「当PRC遇上ROC」为题,就高雄世运开幕时大陆运动员技术性集体消失一事进行评论。 文章说,虽然马英九总统临时换脚本,没有在高雄世运开幕式上说出自己的身分,但由外国人口中说出中华民国总统,要比马英九总统自己说出来有意思。 文章指出,台湾总统要在国际间正式亮相原本就不容易,「中华民国总统」这个称谓更是极少在国际场合听见。马英九能以这个身分上台宣布世运开幕,不能不说是继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的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之后,两岸再次善意沟通后的又一折衷安排。 文章说,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中华民国,就等于承认李登辉的「两国论」或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而北京显然认为,大陆选手在台下听中华民国总统发言,等同于在国际场合承认中华民国总统,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所以运动员必须集体消失。 文章认为,这一情况帮助了,相较于「虚」的台独,「实」的中华民国恐怕才是中国大陆更打不开的死结。但两岸如果继续谈恋爱下去,中国大陆迟早要面对中华民国,大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将是定位两岸关系的最大关键。 文章说,因为两岸不能相互承认,马英九早在总统选举前就创造两岸「互不否认」的主张。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日前在访问美国侨界时也说,当前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也都是由双方官员直接面对面谈判,象征两岸已从「相互否认」走向「互不否认」的事实。 「互不否认」概念非常模糊,如果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郑海麟投稿「海峡时报」文章,与马英九私交甚笃的台大哲学系教授王晓波认为,「互不否认」是一种默认对方事实存在的方式。比如,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当然会看到中华民国国旗、国徽,认识到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存在这个事实,但如不从法律上「承认」它,则不存在「两国论」的问题。 但文章引述「自由时报」昨天刊登的特稿指出,大陆选手缺席世运开幕,已让马英九总统「互不否认」破功。 文章又引述中央社的特稿说,从台湾终止动员戡乱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就不再采取「汉贼不两立」的立场了,这是对两岸关系的最大善意,但中国大陆却不尊重「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真的很伤害台湾民众的感情。 文章最后说,世运闭幕式,大陆选手应该也不会进场,但如果能暂时把政治放在一边,「互不否认」地绕场一圈,相信他们会获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现年61岁的菲尔·科林斯曾是英国多塞特郡耶特敏斯特市的一名卡车司机,然而2007年4月,科林斯感到自己胃口变小,体重下降,并且还患上了贫血症,当他来到多切斯特市的多塞特郡医院接受检查后,医学扫描显示科林斯的胆囊和肝脏部位有点异常,医生没有经过详细的诊断,就断定科林斯患上了胆囊癌,并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上。 医生对科林斯称,他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他最多只剩6个月时间可活。 科林斯和他的家人彻底惊呆了,回到家后,科林斯就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他首先辞掉了自己卡车司机的工作,一向省吃俭用的他想要在剩余的6个月中疯狂消费,好好享受一下余生。妻子伊莎贝尔也辞掉了自己清洁工的工作,以便能在家中全职照顾“不久于人世”的科林斯。 科林斯先是取出养老金为自己购买了一辆胜利牌摩托车,实现了他想买一辆摩托车的多年梦想。科林斯和妻子伊莎贝尔结婚44年,但他们没有任何儿女。为了安慰即将成为“寡妇”的伊莎贝尔,科林斯又慷慨地给妻子购买了一辆福特轿车,此外科林斯还为妻子购买了第二枚金戒指。 接着,他又花费数千英镑的积蓄,对自己的家进行了豪华装修,希望妻子将来能够生活得更舒服一些。科林斯还和妻子隆重庆祝了2007年的圣诞节和他2008年的生日,因为他认为这将是他最后的圣诞节和最后的生日。 在这6个月时间中,科林斯为了享受“余生”几乎花光了自己的18000英镑的养老金积蓄,可是当6个月时间过去后,科林斯仍然活得好好的。困惑的科林斯再次来到医院,结果医生看到他后大吃一惊,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还活在世上。医生们对科林斯说:“你不应该还活在世上。” 由于科林斯一直没有死亡,今年4月,科林斯夫妇坚持要求多塞特郡医院对他进行更多的医学测试。该院医生只好为科林斯进行了第二次CT扫描。3周后,医生对科林斯称,他仍然患有癌症,但只是还没到晚期。又过了两个礼拜,医生再次和科林斯夫妇进行了联系,这回他们说出了真相:科林斯压根就没有患上任何癌症,他只是胆囊里面长了一个良性脓肿,医生以前误诊了他的病情。 自己并没患上癌症的“喜讯”再次将科林斯惊得目瞪口呆,因为此时,他已经花掉了自己的大部分养老金积蓄,并且由于一直在服用杀伤力很大、但却毫无用处的抗癌药,他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出现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健康问题。据悉,愤怒的科林斯已经将多塞特郡医院告上了法庭,伊莎贝尔称,他们想要医院为医生的误诊以及他们两年来所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索取赔偿。 多塞特郡医院负责人简·伯格曼已经向科林斯进行了书面道歉,并解释称这一误诊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院医生还没有仔细分析科林斯的医学检测结果,就自以为是地断定他患上了癌症。
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到北京301医院看望父亲季羡林先生。因人为原因,13年无法见面的一对白发父子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1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季羡林最后半年多的晚年生活是「最幸福的」,因为与儿子季承团聚,并相处愉快。 在2008年11月7日团聚之前,父子俩曾经13年不曾相见。记者专访季承,问及个中缘由,他先是沉默了一会儿,而后用低沉的声音说起了往事。 交谈中,季承几次擦拭眼泪。 最后半年幸福时光 与儿子团聚季老直言最幸福 「父亲说和我在一起的半年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季承昨日回忆道。 这半年,始自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与父亲季羡林在301医院团聚。这一天,距离他们上一次相见,已有13年之久。 从团聚之日开始,季承开始照顾父亲,那时候季老的身体一直没有大碍,没想到7月11日突然去世。「去世前一天父亲还谈笑风生,思维很清晰。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还在帮父亲按摩胳膊。」 季承说,这半年间,他和父亲相处得很愉快,亲情得到了实现。「我和父亲在医院里,天南海北什么都说。会谈家事、社会,他过去的历史也谈,话题很广泛。」 曾经13年不相见 1995年春:发生矛盾 互相放狠话后父子决裂 父子决裂,发生在1995年春季承母亲病重期间。当时,季承和父亲闹了家庭矛盾,在气头上的两个人都说了一些狠话,双方连面也不肯见了。 对于家庭中的事务,季承不愿意再提及。他一再强调,亲情胜过任何是非,父子相见,过去的事情都烟消云散了。 矛盾的爆发有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季承向记者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恩怨。 「这里面有父亲的责任,有我的责任,也有其它人的责任。」季承说,「父母的结合不理想,是旧式的包办婚姻。他不得不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季承的母亲彭德华比父亲大4岁,只念过小学,认字不多。季羡林出国或是他们在国内分居两地时,母亲没有给季羡林写过一封信。但在打理季家日常生活上,彭德华却勤勤恳恳,含辛茹苦。对这样一位妻子,季羡林口头上评价颇高,情感上却很平淡。 在季承看来,父亲没有把这桩婚姻终止是好事,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夫妻俩没有感情,维持下来就有牺牲,有后果,这后果不仅影响到父亲和母亲,也影响了家里每一个人。」 对于父母的婚姻对父子关系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季承并未言及。] 1995年-2002年:陷入僵持 近在咫尺却互不相见 父子俩决裂之后,有段漫长的僵持期。 这期间,季羡林还住在位于北大的朗润园家中,季承要见父亲并不难。季承说,他经常来到朗润园家中,但担心父亲还在生自己的气,不愿接纳自己,他每次只是和父亲的助手李玉洁打招呼,主动避开父亲。 李玉洁正是在父子俩闹矛盾后被派去担任季老助手的。 季羡林最亲密的秘书李峥过世后,他的儿子李小军成了季承联系父亲的渠道。每逢过年过节,季承都会往季羡林最亲密秘书的儿子李小军家里送大量的山东斋菜,来了以后什么都不说。李小军自己家里留一部分,其余的便送给季老。季老心知肚明,只是沉默。 从1995年春一直到2002年,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没有找机会相见。 2002年-2008年:相见遇阻 试图探访没能进父亲病房 「但是,毕竟父子亲情谁也割不断,后来我和父亲都互相谅解了,希望能见面。然而,就是这个时候,有的人不仅不调解,还从中阻挠我和父亲见面,想垄断父亲、垄断季羡林。」季承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在2002年父亲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父亲很方便。在2002年后,他再想见父亲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 季承说,父亲住院后,他多次去医院,和李玉洁多次交涉,希望能见到父亲,都没能如愿。 「有一年的冬天,我在外面等了两个小时都没能进去,他们就是不让进,即使李玉洁病倒之后,我仍旧见不到父亲。」季承说。 李玉洁于2006年下半年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此后,杨锐接替李玉洁,开始负责照顾季羡林。 季羡林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阻挠他和亲人见面 季承说,原因并不复杂,季羡林因为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对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国宝,如果能把国宝掌握在手中,肯定将收获巨大的利益。 在季承看来,季羡林身边的有些人正是出于这些不纯的目的,在帮他打理着一切,甚至包括阻挠他和亲生儿子见面。但是,季承不想具体说出其中的原委。 2008年底终于团聚 友人牵线才回到父亲身边 2008年10月底,季承从网络上看到一则让他吃惊的新闻——《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文中称季羡林的藏画被盗,已流入拍卖市场。文章配发的照片上,老父亲披着一件睡衣,干瘪瘦削的双手张开来,看神情,似乎正在讲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