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停航两年后,大湖区和多伦多附近的邮轮重新恢复经营了。 (图源:BlogTO) 与其他五大湖游轮套餐类似,Vantage Travel公司提供从多伦多到芝加哥的14天豪华游轮。 邮轮套餐的一些好处包括游览Lake Huron、密歇根湖、摇滚城市Cleveland和”汽车城”底特律。 游轮从多伦多出发,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参观当地的葡萄酒厂,品尝葡萄酒,并沉浸在瀑布的壮观景色中。 接下来的几天将在Cleveland和底特律观光,在那里你可以开始参观福特红旗厂和摇滚名人堂。 接下来是Georgian Bay和Manitoulin Island,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岛,也是Ojibwe部落的家园。 还可以游览Sault Ste. Marie和Mackinac Island,那里禁止机动车行驶已有100多年。 游轮的最后是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 (图源:Vantage Travel) 这个游轮套餐的价格是相当高的。价格从8699元起,折合每天约621元。 尽管如此,今年海洋探险家号上的所有旅游日期都已售罄。如果想体验,可以预定2023年的行程,目前还有两个日期有位置。 新闻来源: https://www.blogto.com/travel/2022/05/ocean-exploer-cruise-ship-great-lakes-toronto-chicago/
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周二宣布,联邦边境对COVID-19的限制将延长至至少6月30日。 联邦政府将继续要求外国游客提供完全接种疫苗的证明。 未接种疫苗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需要出示在进入加拿大之前的COVID-19分子检测证明并隔离14天。 所有来到加拿大的旅行者,无论国籍如何,都必须在入境前继续通过ArriveCAN应用程序提交他们的健康信息。 报道称,一天前,联邦保守党呼吁取消所有剩余COVID-19旅行限制的动议在众议院投票中被否决。 图源:twitter@GovCanHealth
随着手机的日益更新,很多人抽屉里都会有一两部几乎被遗忘的旧手机,包括被摔坏的手机,闲置无用,丢之可惜,而且还担心污染环境。现在你可以有一种新途径放弃这些旧手机,不仅节省你的存储空间,同时还可以帮助多伦多的一项公益事业,那就是参与多伦多动物园举行的拯救大猩猩的旧手机回收项目——Phone Apes recycling program。 据介绍,多伦多动物园通过其电话猿回收计划已从垃圾填埋场拯救了数万部旧手机,自 2007年至2021年期间共收集了53,500部手机,同时还资助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保护项目。 图源:blogto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手机关键组成部分内含有一种叫做钽的元素,这是一种金属矿石,而且通常来自作为濒临灭绝的大猩猩栖息地的热带雨林。 回收旧手机意味着手机中的钽和其他部件可以重复使用,无形中帮助减少钽矿石开采。 图源:torontozoo 多伦多动物园与值得信赖的回收合作伙伴从旧设备中提取所有有用的的物质,然后在当地市场上转售。销售利润将用于各种类人猿计划,帮助保护该物种及其家园。 仅去年一年,动物园的就收集了15,000部手机。 图源:torontozoo 你可以在到访动物园时将旧手机亲自放入回收箱,也可以将它们放在多伦多市周围的许多收集箱中,或者邮寄到:361A Old Finch Ave, Toronto ON M1B 5K7 。该回收计划也接受其他类型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电视和计算机配件等。 图源:torontozoo 对于电器、显示器和个头更大的电子产品,动物园会举办特殊的电子收集日,接下来的举办日期是6月4日和5日。当然,该项目也接受资金捐赠。 多伦多市回收箱地址: City Hall 100 Queen St. W., Toronto, ON M5H 2N2 East York Civic Centre 850…
钟原评论分析文章:中共政治局会议不提“清零”防疫政策,中共党媒也不再大力宣传,近日转而连篇报道上海复工复产,释放某种利好消息,显示“清零”政策可能有了松动,不料却泄漏了不少实情。 2022年5月30日,上海静安区一个封闭社区的入口处。 上海的真实复工进度 按照中共的说法,上海早就解封了,也一直在推动复工复产。5月29日,新华社报道,《上海发布重振经济50条措施 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 中共一再宣称鼓励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新华社的报道却泄漏了真相,原来复工复产一直需要审批,即便企业想尽早复工复产,若得不到中共官员的批准,照样开不了工;这样的审批限制,到6月1日才声称取消。外资、合资企业们苦等了两个多月,6月1日后是否真的不再受到限制,估计谁都没谱。 5月29日,新华社还报道,《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报道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4.32万亿元”;“疫情给上海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人员到岗和产能恢复情况不理想,有的企业达产率还不到50%”。 报道还引用一家在上海拥有四个工厂的跨国企业高管的话说,“不少员工在小区里出不来,部分零部件供应没有完全恢复”;“还有一个计划年内投入生产的新建项目,现在仍然没有恢复施工”。 这表明,上海大量居民小区仍在封闭之中,即便已经被批准复工复产的企业,实际也没法全面恢复;因封闭导致的物流中断并未真正缓解,缺工的同时还缺料。即使6月1日后,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批制度真被取消了,若还有居民小区继续被封闭,全面复工复产就仍然是空话。供应链的恢复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上海“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4.32万亿元”假如是真实的数据,那么2022年至今,上海经济应该停摆了近3个月,一年的1/4就没了。4.32万亿元的1/4应该是1.08万亿元。看来,上海“清零”防疫导致经济损失上万亿元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这还不包括反复的核酸检测、建立封闭隔离设施和配送物资等的花费。 2021年,中共号称全国GDP超过114万亿元,一个上海就损失了上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损失了近1%;那么其它各地相继被封闭,物流被人为中断,最终会损失百分之多少的GDP呢? 报道还称,“2021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1.8万亿元的1/4应该是4500亿元,相关的服务行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不知有多少还能维持下去。报道称“要鼓励大众消费,让更多小店恢复烟火气”;“时间就是金钱,要早落实、快落实”;“要改变考核导向,把基层的理念扭转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逐渐放到经济发展上来”。 看来,大多数基层官员的思维仍然关注在“清零”防疫上,复工复产难度颇大。中共现在又想起了促进消费,那么各类民生服务是否恢复了呢? 金融服务的另类恢复 5月29日,新华社报道,《避风险、纾困难、接动力——金融机构助力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 报道称,“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的金融机构,上海银行总行办公大楼恢复使用,迎来了首批返岗人员。5月25日晚,上海银行的11名员工走进一度封闭的总行大楼”。 上海的银行服务5月25日开始恢复,最先回到岗位的上海银行11名员工怎么上班呢?报道称,“上海银行安排专车对返岗员工实行从居住地到办公地的‘点对点’闭环接送”。 这11人恐怕从未享受过专车接送上下班,全上海的上班族应该都期待有这样的待遇,但显然不可能;就是全上海的银行员工,应该也不可能都专车接送。 这11人还有其它的待遇,“进入大楼前,需使用‘数字哨兵’核验身份信息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当场检测抗原阴性;进入大楼后,需完成静默观察才能重返工位”。 报道没有解释什么是“静默观察”;随后又称,“经过7天相对静默后,第二批进驻员工已与第一批值守的同事顺利‘会师’”。这听起来更像是另类的隔离,只是从小区换到了办公楼。 报道中的图片也相当滑稽,银行员工坐在办公桌前,竟然如同“大白”一样全副武装,从头到脚的防护严严实实,若没有文字说明,更像是医院或核酸检测点。估计银行上下都怕得要命,员工怕被感染、被隔离,官员怕担责任、怕被处分,但又不得不配合演戏。人们不禁要问,当下的上海,什么样的人能有特权,被允许进入银行大楼办理有关业务。 报道称,“疫情的‘倒春寒’让许多小微企业主措手不及,在上海经营着一家百货店的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因疫情管控要求,店铺暂停营业,可房租、水电、人工成本仍需支付,陈女士向中海信托申请延后归还最近一期的利息……” 贷款利息或许能延后,但本息始终要还;没有营业收入,房租、水电、人工成本却还得掏,店主还需要再贷款吗?还能再贷款吗? 多少商场开业了? 5月29日,新华社报道,《上海战疫看点丨商场开了! 奶茶来了!熟悉的上海正在回归》。报道的正文只有一句话,附带发布了一个视频, 显示某购物中心内的几家餐厅开业了,但购物中心的大厅几乎空无一人。 从几个餐厅的运作看,似乎更多准备的是外卖,现场的顾客寥寥,不知是否是提前安排的群众演员,而且没有顾客正在堂食的画面。周围的居民小区,不知有多少人知道附近的购物中心开放了,也不知什么样的人能被允许前往这几家餐厅。 视频中还称,“不少购物中心也在积极筹备线下开业”。由此可见,视频中的这家购物中心拿到了优先开放的审批手续。6月1日后,上海是否真会取消各类审批手续,商场和各类店面是否真能全面开业,应该很快就会有答案。 “清零”防疫是否还继续 5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发布经济恢复重振行动方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50条政策措施直达市场主体》。报道称,“上海市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上海市官员政治敏锐度仍然够高。5月25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清零”,上海也不再提,但仍然遵循了4月29日政治局会议的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不过报道也称,“上海提出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自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 党媒公开批评“清零”措施“不合理”,不知是否算一种风向的变化。报道称企业面临“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但自6月1日起取消的只是“复工复产白名单制”,似乎没有包括“复市”审批限制。 6月1日,新华社报道,《上海6月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报道称,“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各区、各街镇及各居村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入”。 这句话似乎给上海人带来了希望,不过这却是一句废话。如果不属于“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当然就是不封闭的小区,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限制居民出入;但他们在6月1日之前,还一直被无理地封闭在小区内;当然所有小区被封闭都没有法律依据,仅凭中共官员一句话。 报道也称,“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私家车和单位用车正常出行”。…
中国为防堵疫情蔓延,全国各省几乎每 2 到 3 天就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但大量检测的压力也引发不少检测过程遭污染、使用过期保存液甚至伪造检测结果的乱象。 中国疫情严峻,民众进行核酸检测。 据陆媒《八点健闻》报导,4 月 22 日开始的北京疫情,至少已有 5 起核酸检测违规的案件,包括“对多管样本进行 3 管混管检测”、“文件记录与实验室自述检测数量不符”、“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使用过期样本保存液”、“伪造、购买护士执业证书,骗取核酸采样资格”,在短短 10 天内,北京“金淮医学”、“中同蓝博”、“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都被立案调查,甚至吊销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 从 1 月开始,河南、河北、上海和福建也都被揭发核酸检测相关乱象,包括合肥“和合”及“诺威尔”两间医学检验实验室“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多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多个阳性报告也被指出都是“假阳性”检验能力备受质疑。 上述报导称,当前核酸检测的假阳性率为 1% – 2% ,是可接受范围。但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也证实,尽管特异度是 100% ,但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采检过程或实验操作时遭到污染,导致假阳性出现。 报导提到,曾有某大学的体育馆前一天用于接种疫苗,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全部都呈现阳性,就是因为气融胶污染造成假阳性。 尽管相关工作手册规定,再混管检测出现阳性时,需要采用更灵敏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样本复检,2 到 3 轮采检后,排除假阳性可能。 但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核酸检测后 6 小时内出结果,据第三方机构负责人表示 :“这么短的时间跟本来不及复查”。 该报道也指出,上海本轮爆发的疫情中,很多地区都取消复查机制,仅凭大规模多人混检的阳性结果,就把许多假阳性个案转运隔离。 思路迪诊断实验室的孟令卓博士也表示,为应付大规模的核酸检测, 24 小时连轴转的实验室,根本没办法做好耗材质量、仪器校准的控制,甚至环境清洁都没法保证。 《八点健闻》表示,很多被揭发多管混检等违法操作的实验室,都是为了“多、快、好、省”的应付大规模核酸检测,想降低成本或是想快点提交结果。…
英国国防部在推特上发表的俄乌战况情报指出,俄军因为在战争中损失大量中低阶军官,导致部队的指挥管制发生问题,甚至有多个可靠的报告显示,俄军在乌克兰发生了多起小规模叛乱。 英国国防部指出,俄军在战争中,损失大量初阶与中阶军官,导致旅长或营长可能要亲自部署到更危险的前线,因为他们被不可通融的责任绑住, 同样的初阶军官必须领导最低阶层的战术行动,因为军队缺乏高度训练和授权的士官(NCO)当干部,但是在西方的军队里通常是由士官担任这个角色。 英国国防部提到,因为损失大量年轻世代的专业军官,可能会让现在的现代化指挥管制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由于缺乏基层军官领导,正在乌克兰拼凑由多个单位生还者重组的营级战术群(BTG)可能不太有战力。 英国国防部指出,有多个可靠的报告显示,俄军在乌克兰发生小规模叛乱,因为缺乏有经验且可信赖的排长与连长,可能会导致士气滴下的情况加剧,以及纪律废弛的状况持续发生。
历时37天,北京终于实现社会面清零了。 而北京也终于没有出现像上海那样的极端情况。 昨天通报会上宣布感染病例实现社会面清零时,我注意到很多北京人热泪盈眶。 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很多,也吸取了上海的经验教训,虽然更多的是教训,但对北京来说依然弥足珍贵,从这一点来说,北京应该感谢上海。 当然,北京和上海底层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从一开始,很多人包括老胡就曾作出预判,北京不可能会是第二个上海,无论是政治敏感性还是管控水平。 本轮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与北京人民的紧密配合息息相关。但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核酸检测市场大扫除大清洗,让其中的核酸内鬼闻风丧胆! 此前,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在监管飞行检查中被查出检验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数据。也就是说采了1000管最后只检测了250管,然后直接出报告,是阴是阳全凭他们一张嘴。 我不惮于揣测这事情的复杂性。但直觉告诉我这并不是抽查出来的问题,而是来源于举报。如果不是举报,不是他们做的太过份,相信他们的丑恶还会沉在水面下。 果然,昨天消息传来,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大庆、医政科科长晋长皓、医政科三级主任科员邢曼,集体出事了。原因是对北京朴石监督管理过程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上面”没有人,背后没“靠山”,朴石有多大胆子敢核酸造假?能顺利拿下房山的核酸检测业务?他们赚的钱能全部进自己的口袋? 前几天我写这个话题时,就已经说过,朴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按照“蟑螂定律”,只要房间里出现一只蟑螂,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没想到话音刚落,京城第二个核酸机构就浮出水面,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17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金准比朴石胆子稍微小了点,不敢采而不检,检而不测,而是人为稀释样本。即将“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相当于“混上加混”,降低检测的准确性。 这样做对金准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出结果更快了,第二减少了人力成本,第三省下了试剂费用。 这是京城一周之内被查的第二家检测机构。与此前郑州金域不同,抓的只是主要负责人,而朴石和金准则是连锅端,只要你参与了,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全部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入刑,并且公司也将被取消准入资格。 这个处理是极其严重的。也就是说,只要发现造假行为,不仅公司没了,人也跑不掉。这种造假的代价越大,对于这个行业的震慑力越大。 拿这两家并不算大的公司祭刀,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提醒池子里的其它公司把尾巴收起来。不管你们前面下了多少米,但以后飞行检查可能就不是你们那点关系能罩的住的了。 不能不说,北京在这一块给全国打出了样板,而效果也立竿见影。 随着北京市卫健委主任于鲁明的落马,以及房山区3名卫健干部被查,朴石、金准两家核酸公司被抄家,北京的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没几天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你说神奇不神奇?诡异不诡异?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背后到底有多少联系,但总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如果某地当初也能大疫用重典,治乱下猛药,疫情会不会不至于如此蔓延? 当初上海润达曝出假阳事件,上海表示介入调查,然后至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说法,而润达则毫不受影响,该检测检测,该采样采样。 两相对比,是不是我们能得出一些答案? 切断了核酸检测的利益输送链, 病毒传播链自然也就断了!
中国股市今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外资撤出,受到封控措施、俄乌战争及监管风暴的影响。根据《彭博》截至30日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从上海和深圳股市撤出的外资达150亿元人民币,是自2017年以来该区首度出现外资净流出。 《彭博》报导,中国股市大部分的外资撤出发生在3月,正逢俄乌战争扰乱市场以及上海进入封控,但在那之后的交易量开始转温和。 中国股市4月和5月的外资净流入分别约105亿元人民币及50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的月均净流入为360亿元人民币。沪深300指数5月以来已上涨1.3%,使今年跌幅收窄至18%左右。 报导指出,离岸交易者可能在等待经济数据和财报复苏的确切数据,之后才会返回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分析师和基金经理转向看好中国股市,但仍认为前景颠簸,不会像2020年出现V型反弹。 2020年3月,外资卖出价值68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股票,创下历史单月新高,但外资很快又重返市场,看好5月底的行情。
欧盟30日同意禁止大部分俄罗斯石油进口,是俄国入侵乌克兰以来欧盟祭出的最严经济制裁,也可能是欧盟最大的自我牺牲;但分析认为,需得几年时间才能看到俄罗斯油业受创。 据“纽约时报”掌握到的协议草案,历经数周激烈争论后,欧盟各国领袖今天在紧急峰会同意对海运输出的俄油实施禁运,并承诺减少经管线进口的俄油。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深夜推文宣布这项最新对俄制裁,细节仍待后续才会明朗。 分析圈表示,由于欧洲和其他国家买主把握俄油每桶比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国际油价标准之一)还低30美元的机会大量买进,目前俄国石油生产仍未受侵乌制裁明显冲击。 追踪国际石油市场的Kpler公司表示,相较4月,俄国5月每天石油产出增加20万桶达1020万桶,但日产量仍比今年2月战前少约80万桶。预估欧盟禁令生效后,俄油日产量会多掉10%、约合100万桶。 纽时指出,随国际主要石油公司退出俄国,将限制俄国引进西方技术,加上欧盟终于端出俄油禁令,分析圈预计俄国能源业几年后将广受打击。 俄国经油轮出口欧盟的石油,2到3月间每天的减少量约在44万桶,但3月后海运石油稳定徘徊在每天约120万桶。意大利是最大买主,占每天的40万桶,每天海运出口俄油另有1/4透过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Trieste)载往中欧。 Kpler公司估计,5月透过管线输出的俄油约每天60万桶,目的地为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与德国等。 纽时指出,石油外销是俄国支应战事的一大重要财源;欧盟各国每月总计付给俄国230亿美元购油。欧盟高度仰赖俄国燃料,有27%的原油来自俄国,让对俄石油禁运的讨论争执多时,远比西欧更依赖俄油的匈牙利就一直持反对态度。 这次欧盟采俄油“禁海运但不禁管线输送”的折衷方式,才让匈牙利买单;禁海运俄油将让欧盟减少2/3的俄油进口,但对内陆的匈牙利几无影响。 同样靠管线接收俄油的斯洛伐克、捷克与德国,料将逐步减少俄油引进,但不预期匈牙利会做出类似保证。
虽然上海宣布六月一日起解封,但经历过疫情封控后上海年轻人重新考虑人生规划。《华尔街日报》30日报道,自三月上海本轮疫情爆发以来,这座城市已经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封控。报道称,对于许多将上海视为追逐梦想的神奇之地的中国人来说,封控为他们敲响了警钟。而一些人已经开始调整他们的人生计划。 上海光影秀出现“人民城市为人民”,对照在封控期间上海出现百般光怪陆离的现象,十分讽刺。 报导采访到27岁的沈女士,是一名在自己家教课的钢琴老师,今年早些时候她和丈夫讨论要不要赶快生个孩子。她当时在犹豫。现在她决定了:坚绝不生。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不是某一件事,而且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首先是有关部门决定对上海全域实施封控管理,而且是在官员已经暗示没有必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之后。 然后是网购日用品的艰辛,以及防疫人员强行进入被带去集中隔离的居民的家中。对于养了两条狗的她而言,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一段影片,这段影片中一只柯基犬在主人被带走隔离后被社区工作人员打死。 沈女士最后表示,她这一代人被欺负就够了。她的新计划是旅游和提前退休,可能最早在40岁就退休。 另一位女子袁女士表示,她于2020年底从北京搬到上海,曾希望能创办自己的剧团。今年3月Omicron开始出现时,她以为上海政府会在一两周内控制住疫情。但封锁的严重程度让人震惊。在看到她所在的高档小区就连最富裕的居民也在乞求食物后,她意识到,在当今中国,即使是基本的必需品也无法得到保证。 她现在希望能存下一大笔钱,投入低风险的投资产品,或在黑龙江省的家乡开一间杂货店。 报导另采访了几位年轻人。其中44岁的胡女士是上海一间美国公司的内部律师,2013年她从纽约回到上海后,曾以为自己会在家乡生活一辈子。她嫁给了一位美国公民,在这次封控之前,她没有考虑过申请美国永久居留权。但现在办绿卡已被提上议程。 陈先生是北京一间科技公司的销售人员,每个月的底薪为人民币3000元。他说,受新冠限制措施影响,几个月来他一直无法正常出差。由于未能达到销售目标,他失去了奖金,也无法攒钱买房、找一个女朋友,但现在他想搬回河北与父母住在一起。 至5月11日晚间,一则只有1分30秒的短片,再度掀起中国网友的狂风巨浪。片中,一名男青年面对警员声言“不去方舱影响三代”,淡然一句“不好意思,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被网友纷纷提名为“年度最强音”,认为是这一年最响亮,却也最悲伤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