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生死迷途: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的不归路

1 1983年9月1日,汉城时间凌晨3点23分。 副机长孙东辉向东京地面航管中心发出了变更高度的请求: “这里是KAL 007号班机,我们请求爬升到350高度。” 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航管中心的批准回复: “KAL 007号班机,爬升至350后保持高度。” 随后,机长千炳寅推动推杆,飞机开始爬升到35000英尺的高度——一般来说,飞行高度越高,越能省油。 按照飞行计划,这架载有240名乘客和29名机组人员的飞机,将在3小时后抵达汉城(今首尔)金浦机场,结束这趟旅程。 但就在此时,飞机突然一阵剧烈震动,机身上升一下后,开始失去控制。 2分钟后 ,在东京航管中心的雷达屏幕上,这架缩写为KAL 007的大韩航空航班代表的那个点,就消失了。 事实上,就在那一刻,KAL 007航班在全世界所有能监测到它行踪的雷达上,都消失了。 而且,之后就再也没有被人发现过。 2 时间倒退一天。 8月31日,汉城时间下午1点05分。 一架波音747-203B的飞机在美国纽约的肯尼迪机场跑道上滑行加速,随后腾空而起,飞向蓝天。 这架飞机,就是大韩航空的KAL 007号航班。 大韩航空007号航班,机身注册编号HL7442,是波音公司制造的第186架747,1972年3月出厂并交付德国神鹰航空,1979年2月转予大韩航空,使用普惠JT9D-7A引擎 执飞这次航班的机长千炳寅45岁,拥有10625小时的飞行时间。他之前在韩国空军服役了10年,曾三次被选为总统全斗焕专机的后备飞行员。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做事条理分明”,“非常细心”,甚至他还被开玩笑称为“人肉计算机”。 按照飞行计划,KAL 007航班将于汉城时间晚上8点30分降落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加油休整后,再飞往汉城。 晚上10点,在延误了40分钟后,KAL 007号航班重新起飞,飞往汉城。 当飞机进入平飞状态之后,两位飞行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他们开始轻松地聊天,讨论今天的早餐,讨论目的地机场的货币兑换,甚至和在他们后面的另一家大韩航空 KAL 015航班的飞行员开始聊天。 KAL 015航班和KAL 007航班飞的是同一条航线,只是两架飞机的飞行位置有15分钟的航程。 在聊天中,KAL 015的飞行员顺口说起了一件怪事: “我们突然碰上了一股强烈的顺风。” KAL 007的副机长孙东辉问:…

人活在洪武时代——心里很慌很慌

本文节选自谌旭彬新书《活在洪武时代》。《活在洪武时代》作者前言:《我想将温情与敬意,给予那些“不合格的被统治者”》 一、 朕来给你们讲讲道理 洪武十九年(1386)五月,一个叫彭玉琳的和尚,与他的七十余名信徒,被从江西新淦县押送至南京,由朱元璋亲笔批示处死。 按明帝国的官方说法,彭玉琳是福建将乐县阳门庵的僧人,原名全无用。他行脚到江西新淦县,在这里自称“弥勒佛祖师”,以烧香聚会的形式建立起“白莲会”,当地民众杨文曾与僧人尚敬等成了他的信徒。 然后,这个彭玉琳还不满足,又“称晋王,伪置官属,建元天定”,做起了皇帝梦。结果被地方官“率民兵掩捕之”,带着一群地方治安人员,便把彭玉琳和他的信徒七十余人全抓了起来。[1] 彭玉琳是不是真的在做皇帝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组织的“白莲会”让朱元璋感到了不安。朱元璋亲眼见识过白莲教如何将一个个原子化的元代底层百姓聚合在一起,成为反抗元朝廷统治的中坚力量。他自己也曾荫庇在白莲教的旗帜之下,是这力量的一部分[2]。 所以,尽管彭玉琳仅发展了七十余名信徒(考虑到此案存在扩大化,七十余名信徒这个数据是含有水分的),朱元璋仍高度重视此案,亲自写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要给全体大明百姓讲讲道理。 这篇文章发表在《大诰三编》之中。 文章以“呜呼”开篇。朱元璋说:自汉隋唐宋以来直到大明朝,总有许多愚民配不上他们所处的太平时代。这些愚民“厌居太平好乱”“累为造祸之源”,活在太平时代却不好好珍惜,总想着作乱,总成为破坏太平的祸源。结果如何呢? 这些家伙“一一身死,姓氏俱灭”,不但自己死掉,连姓氏家族也完了。可惜的是,“愚者终不自知,或数十年、数百年,仍蹈前非”,愚民总是不醒悟,不懂得吸取历史教训,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又一批批地冒出来破坏太平,成为时代的乱源。 这番感叹结束,朱元璋便开始给大明百姓“摆事实讲道理”。他说: “且如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初本数人,其余愚者闻此风而思为之合,共谋倡乱。是等之家,吾亲目睹。当元承平时,田园宅舍,桑枣榆槐,六畜俱备,衣粮不乏。老者,孝子顺孙尊奉于堂,壮者继父交子往之道,睦四邻而和亲亲,余无忧也。虽至贫者,尽其家之所有,贫有贫乐。纵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虫蝗并作,并淫雨涝而不收,饥馑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3] 大意是:就说元朝吧,它的政治出了问题,天命要发生转移了。那些喜欢作乱的愚民,便都趁机冒了出来。 最开始不过几个人,然后其他愚民跟风会合一起作乱。这类人与他们的家庭,我是亲眼目睹过的。 元代太平时日,他们拥有田园与房宅,拥有桑枣与榆槐,拥有六畜与衣粮,什么都不缺。老人膝下有孝顺的子孙,壮年人继承了父辈积攒下来的好交情,只要与邻居和亲友搞好关系,大家和和睦睦,便没有需要忧愁的事情。 即便是贫穷到了极点的人,尽其所有,穷也有穷的乐趣。虽然吃不饱穿不暖,遇上气候反常水旱蝗灾、蝗灾,还会被饿死,但终究不是死于兵刃。 看看那些被军队追逼着仓皇投崖跳水自焚而死的人,再看看这些没饭吃没衣穿而死的人,两相对比,后者简直可以说是“优游自尽者”。 “优游”是舒服闲适的意思,“自尽”即自然死亡。朱元璋的意思是:相比在乱世被人用兵刃砍死,在太平时代饿死冻死其实已经是一种福气,是一种更舒服的死法。 据此,朱元璋向大明百姓发出了灵魂之问:为什么要去做好乱的愚民呢?安安分分做太平百姓不好吗? 接着,朱元璋又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愚民们具体分析了一番参与作乱的风险与收益: “视此等富豪、中户、下等贫难,闻作乱翕然而蜂起,其乱雄异其教,造言以倡之。乱已倡行,众已群聚,而乃伪立名色,曰君、曰帅,诸司官并皆仿置。凡以在外者,虽是乱雄,用人之际,武必询勇者,谋必询智,贤必尊德,数等既拔,其余泛常,非军即民,须听命而役之。呜呼!当此之际,其为军也,其为民也,何异于居承平时,名色亦然,差役愈甚。且昔朕亲见豪民若干,中民若干,窘民若干,当是时,恬于从乱。一从兵后,弃撇田园宅舍,失玩桑枣榆槐,挈家就军,老幼尽行随军营于野外,少壮不分多少,人各持刃趋凶,父子皆听命矣。与官军拒,朝出则父子兄弟同行,暮归则四丧其三二者有之。所存眷属众多,遇寒,朔风凛凛,密雪霏霏,饮食不节,老幼悲啼,思归故里,不可得而归。不半年,不周岁,男子俱亡者有之,幼儿父母亦丧者有之,如此身家减者甚多矣。”[4] 大意是:富豪、中产与贫民纷纷追随作乱者,让“乱雄”有了力量,他们就会树立名号,或称王或称帅,效仿朝廷设置官僚机构。这些人虽是乱雄,但用人时,武肯定重用勇者,文肯定是重用智者,贤肯定重用有德行之人。 只有这些人能占据高位,剩下尔等寻常人,不过是普通愚民,要么当兵要么种地,仍得受他们的奴役。在乱世里当兵也好,种地也罢,要承担的赋税与差役,必然要比太平时日更重。 朕我当年便亲眼看到许多富人、中产与贫民,开开心心跟着别人去作乱,当兵后抛弃了房宅与土地,失去桑枣与榆槐,全家老幼跟着军队在野外四处游荡。 早上父子兄弟一同出去与官军作战,晚上归来四人已死掉二三,眷属们在寒风暴雪中瑟瑟发抖吃不上饭,哭哭啼啼只想回乡。许多家庭在短短一年半载的时间里,便死光了成年男子,有些连幼儿与老父母也都死了。 风险与收益分析完毕,朱元璋反问大明朝百姓:“如此好乱者,遭如此苦殃,历代昭然,孰曾警省?”历史上这样的惨剧实在太多了,还不够你们吸取教训吗? 朱元璋参与作乱多年,可谓“资深愚民”。他这番现身说法,也颇有些道理。绝大多数普通人确实只是时代变局中的炮灰——在元末的乱世里,朱元璋与人“共谋倡乱”时,想必也担忧过自己会变成炮灰。 总之,他希望大明朝的百姓好好掂量一下自己,好好想清楚自己算不算勇者、智者和贤者。如果都算不上,那跑去参与作乱便只会成为炮灰,没有丝毫前途。 当然,朱元璋也没有放弃“挽救”那些带头的“乱雄”和辅佐“乱雄”的勇者、智者与贤者。他如此警告他们: “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事成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5] 意思是:看看陈胜、吴广、杨玄感、王仙芝这些人吧。历史已经证明,带头作乱之人,从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带头者让天下陷入战火,损伤人命甚多,苍天不会将天下交给他们。天命变迁的真正规律是“殃归首乱,福在殿兴”,带头作乱者肯定遭殃,捡便宜的一定是后起者。 当然,朱元璋没有承认自己夺取天下是捡了前人刘福通、徐寿辉与韩林儿等人的便宜,他的话术是“天不与首乱者”(天意不护佑带头作乱之人)。但明眼人皆能明白,他其实是在警告那些潜在的首乱者:你们会是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冒出来做首乱者,不过是让殿兴者捡便宜。 道理全部讲完,朱元璋在文章的末尾,又对明帝国百姓实施了一番恐吓。他说:彭玉琳这个和尚其实是北遁的元朝派来的奸细(此说并无证据),他这次在江西新淦县搞事,连累了许多良民,有些百姓全家都被杀光了。但朝廷也是没办法,因为“难于分豁者多矣”,那些跟彭玉琳来往的人,哪些想作乱哪些不想,朝廷区分不了,只好一并全杀。百姓们如果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便必须谨记,“凡有六字者,即时烧毁,毋存毋奉”[6],今后见到“南无弥勒尊佛”这白莲教的“六字真言”,须赶紧烧掉,不可碰触。 前白莲教徒[7]充分吸取了历史教训,严禁明帝国的百姓们接触白莲教。 二、 遍地暴动的洪武时代 朱元璋之所以要借“彭玉琳案”,向明帝国百姓灌输“宁为太平犬冻饿而死,也不做乱世人被兵刃所杀”的大道理,是因为洪武时代乃是一个百姓武力反抗此起彼伏的时代。 南炳文与汤纲所著《明史》依据《明太祖实录》等材料,对此有较为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比如: (1)在广东,“东从潮州起,中经惠州、广州、肇庆和韶州,西至高州和雷州,包括琼州和崖州”,几乎相当于整个广东,在洪武时期均爆发过民众的武力抗争。…

香江四大才子已去其三只剩一襟晚照

2004年,有一天,我坐在一辆海马汽车里,沿着广州大道,由北向南。快到南方报社时,在听白话广播的司机说,黄霑死了。 那一年,我刚到广州,还没去过香港,也听不懂白话。隔壁办公室有位达人,据说每个周末都要去香港买嘢,让我很是羡慕。香港那时虽已露出疲态,但还是很多人向往的圣地,TVB的剧还有大把人追,香港的时尚对大陆仍有影响。 黄霑位列香港四大才子。黄老邪之外,是金庸、倪匡和蔡澜。四个人中,金庸当然排首,他对华人世界的影响最大。黄老邪的歌词,一时无两,是经典中的经典。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但凡上过学念过书的,谁没听过他的几首歌呢? 金庸黄霑之外,是倪匡和蔡澜。后两人,当然也才气纵横,但在整个华人世界,还是差些意思。中国人喜欢凑成四个,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四大名著,四大才子。 四人中,最不正经的黄霑首先辞世。 听闻黄霑仙去,倪匡大喝一声:“岂有此理。”早年,黄霑和倪匡找人算命。半仙只给倪匡算到60岁便不算了,却说黄霑能活到70岁。倪匡落泪:“我已70多岁,怎料黄霑这么年轻已经走了。” 黄霑的追悼会上,《楚留香》主题歌循环放送:“人生休说苦痛,聚散匆匆莫牵挂。”倪匡黯然神伤,蔡澜留下四字“大笑西去”。 又过了14年,金庸驾鹤西去。 2022年7月3日,倪匡含笑而逝。四大才子,只剩蔡澜。 倪匡的文字,出现在特定历史年代,放在今天来看,当然有粗疏之处,但是世上从来没有完美。倪匡的文字,影响了无数人,直到今天,依然在香港,在华人世界被人追忆,这已经足够。 除了写作145部卫斯理系列作品,他还为邵氏编了261部武侠片,一手开启武侠电影黄金年代。他编剧的电影《独臂刀》,是香港历史上首部票房过百万的电影。他还为李小龙度身定做了《精武门》的剧本,虚构的陈真形象,成为深入人心的IP。 他曾同时给12家报纸写连载,坚持多年每天手写数万字,曾创下一个小时手写4500字的纪录。他一生创作几千万字,号称“人形打字机”,自称“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他平生最得意对联: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如此人物,断不是短短文字所能概述的。 综其一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从大陆逃亡到香港的传奇经历。 倪匡,1935年生于上海,抗战和内战都没错过。他的父亲是一家保险公司小职员,生下七个孩子,倪匡排行第四,排行第六的是倪亦舒,也是香港女作家里的头牌。 倪匡儿子倪震,娶妻“玉女”周慧敏。倪匡大哥倪亦方是八十年代的全国劳模。倪亦方曾在采访中说:“我小妹是一位言情小说家,她很浪漫。我弟弟,是一位科幻小说家,他也很浪漫。可是我比他们俩都浪漫,因为我信仰共产主义。” 这一家子,都是有故事的人。 1950年,倪匡父母准备前往香港,六妹跟着父母走了。大哥倪亦方决定留在内地参与建设,倪匡也决心留下。 16岁时,倪匡只身从上海去苏州,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成为江苏省公安厅干警。他参与过苏南土地改革和苏北治淮工程,后来又被派去内蒙古,负责管理劳改农场的犯人。 在内蒙时,倪匡和战友住的房子,冬天一旦没有燃料,就和冰窖差不多。一次,风雪封路,燃煤运不到,燃料中断。没有煤,倪匡他们可能会被冻死。倪匡于是想起不远处有一道小河,河上有简陋小木桥,河水早已冻到底,过河不必用桥。于是,倪匡找了几个人,把那座木桥拆了,把木头搬回来烧了三四天,终于渡过难关。 后来,他因此被上级定为“破坏交通”,成为“反革命”。那个年代,这个罪名非常严重。 在好友的提醒下,倪匡决定赶紧逃跑。雪夜里骑着一匹老马,一路向北,又到处扒火车,先是去鞍山找哥哥,又一路逃到上海,再偷渡去了香港。 救了倪匡命的,除了内蒙的好友和老马,还有他的业余爱好——篆刻。 倪匡逃亡时,随身带着一块肥皂,用来刻章,一路展示各种“公文”。 后来有人问倪匡,当时刻章依据什么时,他笑着说:啥依据都没有,就是往“大”里刻,牛吹的越大,越能吓唬住人! 到了香港的第一件事,倪匡就要了一晚叉烧饭。他想,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吃的叉烧饭!满满一大碗饭,上面铺着几块叉烧,肥得油都溢了出来,流到碗边,再滴在手上。那种感觉,几十年后,倪匡还在电视节目上提起。 他是逃难过来的人,一路上吃过无数苦。不知多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这样美味的叉烧饭,自然要记一辈子。 刚到香港,倪匡做一天两毛七日薪的建筑工人,下班后躺在公园草地上,看蓝天白云,想着“若能在香港过10年自由生活,就已经很开心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但可以在香港自由自在生活几十年,还能在这座城市功成名就,开枝散叶。 倪匡很感激香港。他说:“香港这个地方我很喜欢。在香港,想得到的东西都有,想不到的亦有,这个地方古怪透顶,从最好到最坏,从最荒谬到最合理,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包罗这么多内容。” 他的多部小说中,都曾展现出他的政治立场,这也让他的书一度在大陆被禁。 史学家王春瑜曾著回忆文,称听过倪匡说过对中共很刺耳的话,但也听他很严肃甚至感叹地说过:“啊,大陆搞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共产党;台湾已经政治民主化,中国国民党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民党。海峡两岸都有很多新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倪匡常去台湾。他说,多年前,国民党有位将军曾邀请他去谈写剧本事。此人很阔气,手枪是镀金的。他要求倪匡写国、共打仗,甚惨烈,最后国军大获全胜,共军落花流水。倪匡忍不住说:“戏怎么能这样编?你们大获全胜,共军落花流水,那么是谁把你们赶到台湾了?”这位将军一听大怒,竟拔出手枪来,倪匡立即从他家落荒而逃。倪匡笑着说:“国民党的一位老将军,就这个水平,让人哭笑不得,还扬言反攻大陆,亏他想得出!” 自从偷渡到香港之后,倪匡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他说打死也不回。好友蔡澜去上海吃墨鱼想到倪匡,便用手机拍下再打印出来给倪匡看。 其实,香港四大才子,没有一人是土生土长香港人,都是在1949年后,因为各种原因汇聚香港。 最传奇的当然是倪匡。如果不是果断作出决定逃离险境,倪匡早已成冢中枯骨,哪里还有后来的那么多故事。那一次脱险,让倪匡毕生难忘,也让他特别警惕。 1992年,香港街头,有一名右派记者被人打死,倪匡很担忧香港回归后的安全问题,于是举家移民美国旧金山。 不过,15年后,倪匡又居家返港定居。在接受采访时,他坦承自己当年对回归的看法和预估是错误的。当然,他回香港也是为太太考虑,说:“她住到美国后,像一朵花蔫了,而回到香港后,这朵花又水灵了,像水浇过的一样。” 随后的十六年,倪匡再也没有离开香港。他守在这里,看风云变幻。海港的波光上,一襟晚照已经若有似无。…

《梦华录》:女子贵自立,然后呢?

1 根据猫眼的数据,刚结局的《梦华录》是上半年最火的网剧。 剧里剧外的诸多因素和情绪共同促成了这个结果。比如市面上太久没有品相过关的偶像剧,大家报复性地把对古装丑男的怨念化作了对刘亦菲和陈晓的追捧,而颜值之外,刘亦菲这次还拥有了生动的表情。赵盼儿与顾千帆之间的情感,有悲有喜,有冲突有理解,在一种清新的氛围中逐层展开。 导演杨阳对传统美学的诠释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分项。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静态的服化道和置景上,更在于对爱情戏的描摹,《梦华录》的爱情戏有种近年少见的含蓄,男女主角之间情感流动的关键节点,不是借着月光遥遥相望,就是隔着屏风朦胧对视,亦或是用满墙的黄花表达思念,恰到好处的留白比直抒胸臆的台词更有余韵。 最让这部剧出圈的是三个主要女性角色的形象。她们都出身低微,赵盼儿曾经没入贱籍,宋引章是弹琵琶的乐伎,柳岩饰演的三娘已婚已育,被出轨后又被离婚。三姐妹一起斗渣男、搞事业,她们奉行的宣言是:“女子贵自立,一旦依靠别人,就有了弱点。”这样的设定被冠以“女强”和“女孩帮助女孩”之名,备受推崇。 但是,剧情推进后,引发争议,症结也正在这句口号里。 “女子贵自立”。这样的断言其实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女性是否自立、是否依附别人,是一件可以自主选择的事情。这个前提哪怕在2022年仍然显得脱离现实,更别说在故事发生的宋朝。这样的所谓“女强”,成为女性内部互相鄙视的新枷锁,难以生发出打破天花板的力量。 事实上,剧情的走向也的确如此。 为了让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赵盼儿在宋朝看起来自立,编剧赋予了她非常多“外挂”。她有过人的美貌和风情,必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当惩治渣男的武器,却又可以靠“装笨”就免于被觊觎的命运。她有理性到几乎不近人情的聪明头脑,可以让她在和“渣男”欧阳旭的婚约里全身而退,经营茶坊、酒楼都不在话下。她还是将门之女,父亲为救百姓而获罪才入贱籍,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她从始至终就是“高洁”的。 在赵盼儿的整个自救过程中,她反抗的一直是我和我的姐妹们不该被划入贱籍,而非剑指贱籍这种等级制度本身对女性的迫害。从第一集起,她就时不时强调“我清清白白,从未以色侍人,自甘堕落”。到了大结局的高光片段里,面对皇帝,她祈求“乐人、匠人、官私奴婢”不再被归为贱籍,前提仍然是再一次主动提起自己“并无沾染风尘”,用和风尘女割席的方式论证诉求的合理性。 宋引章的觉醒之路一定程度上就是赵盼儿的对照组。弹幕对她粗暴盖章:恋爱脑。她两次遇到渣男陷入危机,都被塑造为在本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拎不清,自己主动跳进陷阱,先是被赵盼儿评价为“傲劲儿又浮上来”,后来,她深刻反思自己虚荣、嫉妒。思想上的顿悟轻快地到来了,困境也轻快地化解了:剧中,她凭一己之力就把渣男绑了起来,抱着琵琶不费什么力气就逃出了官府。 柳岩演的三娘是三人中价值观最现代的一个。她被离婚后没有纠缠于争取儿子的抚养权,短暂失落之后很快重整旗鼓,用一技之长赚钱,也勇敢地投入新的恋爱。准备再婚前儿子又来找她,她干脆地说:“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人有权利管束我的婚姻,就算你是我儿子也不可以。”她超越时代的思想在剧里几乎没有遇到阻力,但这样一个人,最后在皇帝面前的终极追求,仍然是凤冠霞帔。 这部剧改编于关汉卿的《救风尘》,但剧集几无风尘气。对于影视工业而言,这么做大概有题材限制的考虑,但也让《梦华录》的视野,从一开始就有所遮蔽。 三姐妹开茶坊、酒楼,一同闯荡东京城 2 赵盼儿已经被塑造得如此理性,即便在热恋期也从不曾沉溺于爱情,从钱塘到东京,始终一心搞钱搞事业,几乎是社交网络里流行的女强叙事的完美人格化形象。 然而就这样一个角色,她的天地又能有多大呢?在她救宋引章失败、被男主顾千帆空降拯救之后,顾给她划定过明确的范围:“你在民间可以长袖善舞,但一旦对上官府的人,便毫无胜算。” 这句话轻易地勾勒出另一个更高等的、赵盼儿已经把外挂开到最大挡也无法染指的世界,就是由男性构建的权力的世界。这句台词之后,这部剧的世界观得以被构建完成,钱与权的位置,被判定了高下。 没钱又没权的欧阳旭成了主角里唯一纯粹的反派,在剧集的逻辑里,他注定被东京的浮华迷了眼,经不起诱惑,想要向上走,而这一点野心被所有人鄙视,或者加以利用。而同样是坑害赵盼儿,有钱的池衙内就蠢萌而不失可爱,尽管他曾经逼迫赵盼儿下跪,但更像是缺爱的富二代闹脾气,让人理解。他出钱帮赵盼儿开酒楼,他的钱为他们提供了化敌为友的可能。 而赵盼儿制衡池衙内的办法,就是引入比“钱”更高阶的权让他吃瘪。池衙内可以让所有店铺都不把冰卖给赵盼儿的酒楼,却抵不过她的男友供职单位皇城司下面有冰井务。与此类似,赵盼儿外出谈生意被欺压,解决的办法是暗示宋引章靠弹琵琶结识了高官,在上层能说得上话,对方马上认怂。 也许有人会说,钱压民、权压钱本就是社会现实,剧中人有时代局限性也是合理的,但创作者如何呈现这种局限性,却是一部剧价值观的体现。在《梦华录》里,这套关系被自然而然地接纳,交往的男性的权力与官阶,成了女性可以拿出来炫耀的勋章。 而爱情戏里的粉红泡泡成了权力的障眼法。剧中几乎每个男性都在调用暴力和特权,而这暴力和特权是邪是正,评判标准是和情爱高度绑定的。简单来说,渣男如欧阳旭,把女主赶出东京就是罪大恶极。而顾千帆对女主专一又深情,那他再动用特权把赵盼儿接回城里,就是浪漫的体现。 就连最高权力者皇帝本人,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卡通化的角色。整部剧最大的权谋,被揭开后竟然只是帝后夫妻之间的小龃龉,皇后和大臣联合起来搅弄朝堂,实际目的只是任性闹脾气,而皇帝从始至终对权力和等级出身都没有执念,宠溺包容替皇后善后。在这样失真的结局、失真的化解之道里,剧集前半部分女性角色们的抗争,显得像是对着空气用力,变成一种虚浮的姿态表演。 大结局里,皇后向皇帝认错 3 作为流行文化产品,一部电视剧能承载的东西的确有限,它更多是提供娱乐性,满足主要观众的造梦幻想,但什么样的梦能让最广大的观众代入、感觉到被取悦,也仍然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一些社会心态。 过去20年,用以承载浪漫幻想的影视剧高富帅形象,演变过各种不同的亚种。 一开始随着台湾偶像剧一起流行的是叛逆的富二代,他们的妈妈会提着1000万现金来要求草根女主和自己儿子分手。进入互联网时代,财富迅速积累成为可能,“霸道总裁”也与时俱进,平均年龄大幅降低,从二世祖进化成了自主创业的富一代,比如《男才女貌》里做GPRS的邱石,再后来是《微微一笑很倾城》里开游戏公司的肖奈。 前两年的甜剧中,曾经流行过高级中产家庭里的乖男孩男主,他们身上往往还迭加学霸属性,男女主角大学里谈恋爱,一毕业就结婚生孩子,男主做科研或者当律师、医生,过稳当又不差钱的中产阶层小日子——观众的幻想,从充满戏剧性的爱情与原生家庭的冲突,变成了现世的甜蜜安稳。 到了现在,安全与确定成为最大的情感需索,“体制内男友”和“局里局气”审美又应运而生,后备箱里放满单位发的米面油成了新的实力证明。来到《梦华录》,顾千帆父亲高官,母亲出身名门,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自己又足够聪颖、决断,不到30岁就当上了单位里的二把手,种种条件,使他能在各个派系中保持平衡,同时,他还心思细腻,慷慨有礼,体恤女性。他回应着一种全方位的安全诉求:面对权力,面对金钱,面对亲密关系,他都能解决问题。 回到赵盼儿和顾千帆初遇时。最初引起我好奇把这部剧追下去的一句台词,是赵盼儿对顾千帆说的:我是贱籍怎么了,总比你皇城司名声好。原本以为随之展开的会是两个边缘人一起反抗强权互相救赎的故事,但故事的结尾,他们携手,帮助皇帝皇后增进夫妻感情——一个权与情的大团圆结局。 三娘最终也如愿穿戴上凤冠霞帔 这是令人感到安全的结局,也是令人感到不足的结局。主角们已经开启最强大外挂,试图规避掉一切陷入痛苦的可能,但你知道,圆满是如此脆弱,需要被精心保护。作为流行文化产品,《梦华录》是合格的,但它映照出的现实是相对封闭的。我们如何能在文化产品中获得新的可能性?恐怕要在现实中为女性想象更多可能、更大的空间。 当我们一边说着只要嗑糖就行了,不必较真,一边又要给爱情上这么多道保险才能沉浸进去,连做梦都失去新意,透着一种“认清现实”的疲惫,这显然不仅仅是一部《梦华录》的问题。

李清照再婚又离婚没有《梦华录》体面

宋代文言志怪集《夷坚志》中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唐州有个富商叫王八郎,在江淮地区做生意,跟一个娼妓好上了。有了新欢,他每次回家看到妻子就心生厌恶,想赶她走。妻子很聪明,先使了招苦肉计,说我跟你结婚二十多年,生了四个孩子,你现在让我走我能去哪儿呢?然后趁王八郎出门跟娼妓私会的时候,妻子偷偷地把家里的一些器物变卖,换了钱藏自己的箱子里。 王八郎回来后又闹着要离婚,妻子说,你不仁不义那咱就去官府评理。王八郎理亏,县令把小女儿判给了妻子,还要家产对半分。 离婚之后,妻子为了掩人耳目,买了一堆瓶瓶罐罐放门口,假装是做生意的,私下应该也还有别的赚钱营生。等小女儿出嫁的时候,她已经攒了一大笔钱,风风光光给女儿做嫁妆。而王八郎则客死淮南,下场凄凉。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寥寥几笔,就塑造了一个聪明、果断又坚强的女性形象。而且还呈现了宋代女性一些真实的生存境况:拥有很大的财产权,可以离婚、可以打赢官司,可以争取抚养权,妻子也可以带着女儿自立门户。故事后面还提到这对夫妻去世之后,是女儿执行了殡葬义务。 有“古今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也有场著名的离婚案。 为了离婚,她举报自己第二任丈夫张汝舟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官职。张汝舟被发配,李清照成功离婚。 热播剧《梦华录》中,赵盼儿为了救宋引章上公堂打官司,主动要求离婚。 《梦华录》中,赵盼儿为了救宋引章上公堂打官司。 很多人因此惊讶于宋代女人的自由度。在固有的偏见里,古代女人就意味着压抑、贞节与被动。宋代当然也是严苛的父权制,但在相对宽松开明的环境下,她们依然以尽可能的能动性参与着社会和历史的进程。 在宋史学家伊沛霞看来,妇女在宋代历史中也有着当代所谓“终极”目标中的自由和参与,“哪怕这个世界似乎构筑了她们的弱势,她们还是其中非凡的即兴表演者”。 1264年,17岁的郑小姐结婚,嫁妆多得几辆马车都装不下。不仅有地产硬通货“奁租五百亩”,还有昂贵的金银首饰、绸缎纺织,“奁具一十万贯,缔姻五千贯”,以及数不清的珍稀名品。大富大贵得令人咋舌。 像这样的巨额嫁妆在史料中并不多见,但为女儿准备丰厚的陪嫁品在宋代是一种社会风气。 房屋土地、金银细软,无论阶层高低,嫁女儿比娶媳妇要花更多钱被视为理所当然。范仲淹晚年置办田产、创办义庄,用以赡济族人追求大同。他在支出开销上规定:嫁女30贯,儿娶妻20贯。女儿二次出嫁可以再领20贯,但儿子二次娶亲就不能再领了。看上去似乎有点“重女轻男”的意思。 高投入是为了高回报,嫁女儿也是一种投资。 宋代全面推行科举制,阶层流动性增强的同时,出现了很多没什么本钱和靠山的寒门状元。这些中举者都相当于是官方盖章的“潜力股”,对于富商巨贾来说,通过婚姻实现经济与政治力量联合是提升地位与权势的最佳捷径。于是,“榜下捉婿”成了新风尚。 《梦华录》剧照。欧阳旭 《梦华录》里赵盼儿原本的未婚夫欧阳旭,就是在考中功名之后立马被高家“榜下捉婿”, 被指婚给当朝贤妃娘娘的侄女。 洪迈的《夷坚志》里有一则黄左之的故事。黄左之在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取得举人资格,准备来年春天参加省试。期间,他结交了一个好朋友王生。这个王生家里特别有钱,赞助黄生活费,又跟他约定,“如果你登第,我就把女儿嫁给你!”第二年黄左之果然考中,王生不仅把女儿嫁给了他,还给了他五百万钱的嫁妆。 为了给女儿找到有才华、有前途的才俊女婿,富豪愿意一掷千金。 发展到后来,嫁资被越抬越高。老百姓也被迫跟着“内卷”。有些人家欠债借钱也要给女儿置办嫁妆,否则都找不到个好人家。苏轼自述曾借200贯钱资助一位女亲戚出嫁。 这种现象跟宋代女性的财产权也有很大关系。 宋代法律规定,嫁妆虽名义上是夫妻共同财产,但妻子掌握所有权和处置权。大方点的,妻子可以主动拿出来补贴家用;但如果不愿意,想压箱底藏着,婆家人也没什么办法。“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分家时,妻子的嫁妆也是归小家所有,不能作为大家族的共同财产被拿出来均分。 前面郑小姐的丰厚嫁妆在史料中被记录得明明白白,显摆之余,也是因为按规矩,妻财需要在婚书中罗列清楚,相当于“婚前财产公证”。 婚姻期间,丈夫馈赠的礼物也都可以算妻子名下的产业。日后如果丧偶了、男方过失导致离婚了,这些财产原则上女方都可以带走。《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有一段道白,自己既不犯七出,也不犯义绝之条,丈夫无辜出妻,她就有权带走嫁妆,“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 经济地位意味着话语权。对嫁妆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和家庭地位。 但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却是极为有限的。丈夫侵占妻子嫁妆的情况比比皆是。若妻子不从,就可能演变成家暴问题,“夫虐其妻,求之不已”。 《梦华录》剧照。宋引章 像《梦华录》里周舍抢夺宋引章的嫁妆,把她锁在院子里不断折磨。赵盼儿只能通过否定周舍和宋引章婚姻的合法性来提出指控,但无法以家暴、敛财的名义打官司。 伊沛霞翻遍了《名公书判清明集》(南宋司法裁判文书汇编),也找不到一例妻子谴责丈夫未经她同意卖掉嫁妆的案例。妻子的财产权并没有普遍的法律执行做后盾。 她写道:“妻子们不能从法庭得到保护是因为她们不具有起诉丈夫的法律身份。丈夫是妻子的法律代言人,或者说,中国的法学家创造性地认为婚姻把夫妻联为一体。”这样的传统,也为之后无数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埋下了祸根。 并不体面的职业女性 嫁妆的多少,归根结底,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证明。对中下阶层的女性来说,缺少家庭的依靠,就还是得自己谋求生路。 经商就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女性经商,自古有之。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现象变得更为普遍。除了农作、纺织、养蚕之外,女性也开始有了与农工活动脱离的纯商业行为,比如开茶肆、酒楼、饭馆、药铺等等。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汴京城内有王小姑酒店、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洪迈的《夷坚志》 中也记录了经营杂货店、药铺的女性,“有沈媪者,启杂店于市” “绍兴十七年,泉州有妇人货药于市,二女童随之”。江南之春,还有卖花姑娘和春雨深巷组成的季节图景。陆游有感而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梦华录》剧照。孙三娘 喝茶在宋代十分讲究,茶肆自然也生意兴隆。在《梦粱录》的茶肆篇中有记录:“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CR929研发幕后:中俄被曝多个分歧

筹划多年的CR929大型民航客机很可能因为俄方退出而中止,中国可能得接手独力开发这款大型民航机。图为2021年9月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商飞展出的CR929模型。(图/新华社) 最近中国大手笔订下292架空中巴士客机的消息震撼了国际航空界,加上不久前其自产C919客机完成试飞即将取证交付的进展,现出中国在国际商业航空的雄心壮志。不过,曾被视为中俄联手对抗美国与欧洲民航业的CR929宽体客机,却传来俄方可能退出的合作项目的坏消息。这个项目在中俄技术合作与对抗欧美的商业策略上本来就有缺陷,国内外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个要与美欧民航巨擘抗衡的项目,最后可能还得落回中国手中独力开发。 引发外界注意这个消息的,除了中国对空中巴士的大订单之外,还有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日前在“未来工程师”论坛上的表态。他说,在与中国联合开发的远程宽体客机CR929项目中,俄罗斯的参与度越来越少,事情没有朝著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日益成长为工业大国,对俄罗斯工程师的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目前项目仍在继续,但他不想预测项目的未来以及罗斯是否会退出的问题。 中俄CR929大型宽体客机是2014年俄总统普京访问中国时签署的一系列航空合作项目其中之一,该项目于2017年9月启动,由中国商飞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合作研发。机身在俄罗斯设计,使用劳斯莱斯引擎,机翼和航空电子设备将在俄罗斯生产,机身和尾翼在中国生产,总装也在中国上海进行。 俄方原想用俄制伊尔-96飞机为蓝本进行研制,但中方不同意,并以市场调查数据为根据,提出类似波音787的大型宽体客机方案,决定用双通道客舱布局、12000公里航程、280座级,以波音787、777与空巴A350为对手进行研发,中俄双方各自承担制造领域较擅长的部份来共同完成,使用大量复合材料与先进飞控技术与模组化航电技术。当然,中方除了制造能力之外,另一个强项则是充足资金来源。 在2018年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1:1样机驾驶舱内部。(图/新华社) 中俄CR929大型宽体客机是2014年俄总统普京访问中国时签署的一系列航空合作项目其中之一,该项目于2017年9月启动,由中国商飞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合作研发。(图/路透) 2018年第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展示了CR929远程宽体客机1:1样机,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体验。 (图/新华社)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方遭到西方国家制裁,希望排除CR929零件的西方供应商,完全使用俄中两国的零件,项目计划将因而由2028年再延后数年。但CR929原就是设计为商业化客机,不可能完全去西方化,中国因此拒绝俄方的意见。俄方原打算用伊尔-86飞机的涡扇发动机PD-35替代计划中的劳斯莱斯引擎,遭中方拒绝后,很可能导致计划中断。德国知名航空杂志《FLUG REVUE》分析称,俄方若退出CR929,仍可使用旧有的生产平台来为其国产客机升级,中国也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在与西方供应商合作的情况下自行开发宽体客机,双方很有可能停止CR929计划。 中国在发展大型民航客机的路线上,一直都是3线并行:一是向美方采购波音客机;二是与欧洲建立买卖与产业链关系,成为欧洲航空业的合作方,例如在天津设立总装厂并训练工程师,还有法国赛峰为C919提供航空发动机;三是与俄罗斯合作CR929。这其中与欧洲进展最快,在近期下了大笔订单后,中国C919客机进入欧洲航线应该不成问题。与俄罗斯的合作是习近平与普京峰会后才开始的,基本上是以资金与市场换取俄罗斯发动机技术的路线,目标是用中俄联手来与美国、欧洲在全球民航机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方遭到西方国家制裁,希望排除CR929零件的西方供应商,完全使用俄中两国的零件,但中国认为CR929原就是设计为商业化客机,不可能完全去西方化,因此拒绝俄方的提议。(图/中新社) 中俄双方在合作下有明显的利益分歧,俄方打算以其发动机技术优势主控发动机的生产,并借此进入中国庞大的民航机市场。但是中国既要出钱又要出让市场,不只拿不到需要的技术,只能多出一座与空巴天津厂类似的组装线,对中国而言完全不划算。中方提出使用劳斯莱斯引擎做为选项,其实是想借此逼迫俄方释出发动机技术。俄乌战争开始后,俄方想剔除西方供应商,也是看准中国所打的算盘。俄方对发动机技术不肯放手,实在是因为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可以绑住中国的手段了。 俄媒对CR929项目分析称,中国要在该项目占据主导地位的企图心愈来愈明显,而且也早已经开始为合作破裂做准备。双方几年来在国际市场销售规划、机上电子系统、材料与设备采购、零部件生产地等涉及利益的问题,也发生许多争执,至今都还悬在空中,没有任何解决的迹象。 为了CR929项目成立了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在中国商飞公司举行宽体客机项目命名正式发布仪式。(图/中新社) 这种现象与中俄过去曾经联合研制数个项目的命运几乎都一样,成功的案例极少,失败的项目则有一大堆。大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相较于过去与欧美的合作案,俄罗斯实在不是个合格而值得信赖的伙伴,虽然过去曾有意识形态上的合作关系,但套用在工业与商业合作上则完全无法运作,宽体大型客机的项目最终还是得落回中国手上独力开发,只是时程上还得再往后挪了。

俄乌战争军事行动乌提出俄乌谈判三条件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3 日于推特上提出撤离乌国、送回遭绑架公民,引渡战犯并承认乌国主权等停战条件。 图:撷自推特@Podolyak_M 俄乌战争已逾 4 个月,双方战火未歇。在乌军接连撤出北顿内次克(Severodonetsk)、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向乌克兰喊话“放下武器并达成俄方条件,特别军事行动当天就可结束”。 对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3 日于推特上提出撤离乌国、送回遭绑架公民,引渡战犯并承认乌国主权等停战条件。 波多利亚克于推文上提到,停火条件包含“Z部队”(Z-troops)撤离、被绑架公民遣返、引渡战犯及赔偿机制等,并承认乌克兰主权。 他表示“俄方非常了解我们的情况。佩斯科夫的老板(指普京)可能不用担心:那天总会来,而我们会记录下来”。

中国小伙非洲遇害同胞相残远甚种族歧视

墙内自媒体最华人文章:唐山烧烤店突发的打人事件,仿若一道惊雷,掀起了群民激愤的“雷霆行动”,重提了无数的冤假旧案。从6月10日事发至今,“唐山”依旧是大众关注的热点。人们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正义的答案。 而在千万里之外的埃塞俄比亚,另一群经历相似的中国人,正四处奔走、苦寻关注! 他们遭遇的噩梦,比唐山打人案还要惊恐,还要痛心。 1 6月22日,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工作人员证实: 一名中国男子在埃塞俄比亚餐馆就餐时,被多名中国同胞持刀刺死。 更令人惊诧的是:遇害人此前并不认识行凶者,无冤无仇。 案件发生在2022年6月8日,中国公民付某与朋友一行6人,兴致冲冲地前往当地一家中餐馆聚餐。 用餐期间,付某突感身体不适,便离席找了个沙发休息。就在这时,饭店的老板娘与店内其他几名华人发生争执。 付某的几位朋友好心上前劝阻,大约半小时左右,事件却陡然变得诡谲起来:原本缠着老板娘的几名华人忽而调转矛头,对付某等人发起攻击,并趁机关掉了饭店内的灯光。 昏暗之下,现场锐器的穿刺声、哀叫声混为一片,“开灯后发现他(付某)倒在沙发上没反应,身上全是血。” 目击现场的杨先生回忆起当时情景,依然心有余悸:众人报警并将伤者送往医院后,付某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 埃塞俄比亚街头 ● 付某(右一) 短短几分钟的冲突里,付某身中17刀,而另一位同行者周某目前还在ICU病房,其中一处致命重伤距离心脏仅2毫米。 据悉,死者付某是上海美凯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被派驻埃塞俄比亚工作已近7年,曾多次协助转运海外侨民,工作用心,备受同事认可。 ● 付某(右一)曾深度参加过国家天网行动 几名歹徒在行凶后迅速逃散,至少有4人潜逃往肯尼亚,加大了警方的缉拿难度。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过多方合力追捕,目前已有4名嫌犯在肯尼亚落网,被缉拿引渡回埃塞俄比亚警局,另3名涉案人员尚在密切追捕中。 ● 警方抓获的4名嫌犯 而今,付某的家人还在苦等一个公道:付某至死都不知道,是什么惹来了杀身之祸,对方竟还是中国同胞。 异国路远,人生地陌,同胞相遇,本应相互关照,哪知遭逢的,竟是杀戮! 如果唐山事件刺痛我们的是恃强凌弱,那么这起“6.08”命案呢? 放在海外背景下,自相残杀暴露的,何止是恃强凌弱! 2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遥远的非洲,同胞相遇,即使没有热泪盈眶,又怎至于拔刀相向? 然而,付某的悲剧并非个例,相较于异域歧视,自己人的伤害往往来得更重、更狠。 2021年7月,据南非侨网报道,湖北籍同胞牛某在赞比亚遭到了河南籍A某的抢劫,手段残忍。 A某在赞比亚主要从事系统监控安装业务,此前有帮牛某安装庭院监控,并了解到牛某处于独居状态。 7月7日,A某以调整监控系统为由,伙同另一名中国同胞进入牛某住房,并用铁锤、高压电棍等对其实施绑架、抢劫。 ● 南非侨网公布资料画面 “他们在我的卧室里翻箱倒柜,抢走我的1万美元、3万克瓦查、3个手机、几个银行卡、我的护照、工作证等个人身份证件和公司所有文件,然后用锤子砸我的脖子侧面,顿时我全身失去知觉无法呼吸,当我慢慢恢复过来之后,逼问我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整个抢劫、逼问持续了30分钟左右,最后是房主保安觉察到异常,大呼“警察来了”,才让嫌犯慌乱逃窜,未有实施进一步的绑架计划。 而另一位身处安哥拉的中国人,遭遇同胞绑架后,就没那么“走运”了。 2017年7月8日,在安哥拉经商多年的中国男子宋某,忽然被三名华人绑架,歹徒威胁其家人及公司交付1亿宽扎(约335万人民币)的赎金。…

董卿丈夫密春雷被执行超7亿已失联三月

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览海投资有限公司、密春雷、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案件,执行标的约7.19亿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金融法院。 此前密春雷曾收到中国证监局警示函,并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信息数据库,其旗下览海医疗也在同日被终止股票上市。海医证券部工作人员在早前采访中就表示“仍不清楚、不了解密春雷的动向”。

车主收到“异常震动”信息APP成抓奸神器

智能车高科技,意外成为“抓奸神器”。(取材自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一则抓奸视频引发热议,小鹏汽车车主收到APP显示“异常震动”,前往查看竟发现不伦现场。虽然事后有另一名网友称,视频遭恶意剪辑,自己只是抱怨车子停在双层车库报警。事实真相未水落石出,但由此激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指向智能汽车时代下个人用户的隐私问题。 随著科技化发展,车主只要透过手机就能查看车辆状况,包括车门、车窗、尾箱锁闭状况,车辆定位,车辆停泊状态下外力情况,统统了如指掌。 但对于非车主用车来说,一举一动都将处于被车主监控的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据工信部此前调研结果,当前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收集的数据容量在10TB以上,涉及驾乘人员的出行轨迹、习惯、语音、视频等个人隐私信息。不仅如此,2020年全球与车联网相关的恶意攻击超过280万次。 事实上,为规范智能汽车数据收集与使用,去年以来,多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等规定,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 不过在实际面对智能网联汽车繁杂的信息收集条款时,消费者依然很难做出分辨。JD Power(君迪)今年3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1.8%的智能汽车用户“一直都知道”个人敏感信息被收集,明显低于智能手机用户(31.2%),而超过20%的用户很少知道或完全不知道个人敏感信息被收集,明显高于智能手机用户(16.7%)。同时,近半数(47.8%)的受访车主表示从未收到过汽车品牌或经销商对个人信息收集的提示。这表明,很多的数据收集行为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知道有多少车主仔细阅读过相关的隐私政策条款,可能在使用车辆时不经意间就已经勾选了‘同意’选项。但这方面还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车企‘划底线’,某些霸王条款越过了法律红线也是无效的,因此需要立法界的支持。”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蔡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