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祖孙三代都经营消费电子产品芯片生意的陈晨,甚至用 ” 百年难遇 ” 来形容过去两年的经历——芯片价格暴涨,有些涨幅甚至高达千倍;贸易商都在囤货,期待大赚一笔。 但今年行情急转直下,部分芯片价格出现雪崩,降价超过 80%。意法半导体的某款芯片,去年价格一度涨至 3500 元,今年下跌至 600 元左右;另一款芯片去年价格 200 元上下,目前售价仅 20 元左右。 曾经的贸易商正在低价甩卖芯片,但销量还是上不去,一来一回,亏了几百万元的大有人在。但也有的芯片价格依然坚挺,芯片行业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暴跌背后,有中间商亏了几百万 陈晨曾经觉得自己赶上了 ” 百年一遇 ” 的大机会。 疫情打乱了原本平衡的供需关系,多家芯片厂商旗下产品遭遇过不止一次暴涨暴跌,恩智浦的某款芯片曾从最低的 24 元攀升至 350 元,涨幅高达 14 倍。 这不是最夸张的。一位芯片行业从业者告诉 Tech 星球,一些新能源汽车和医疗仪器设备类芯片涨幅高达千倍。 陈晨所在的公司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比如电风扇、电饭煲、充电器等提供芯片,1 元 / 枚左右的价格几乎是处于芯片价格鄙视链的最低端。 但当供需的天平被打破,价格上涨的东风吹遍了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最不值钱的单片机价格也从 0.8…
8月26日,一则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方舱隔离条件的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国务院客户端显示,截至8月27日1时,鹰潭有高风险区29个、中风险区61个,其中,贵溪的高风险区有28个、中风险区有51个。 贵溪高中生王佳(化名)8月26日傍晚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8月10日至今,贵溪已经进行了多轮核酸检测,她本人所在的小区,每天5:30——9:00进行核酸检测。日常生活方面,一开始每家能有一人出去买菜,目前是由社区派送,大概三天派送一次。 “学校已经发通知要准备上网课了。”王佳说。 贵溪核酸检测现场。图源:贵溪市政府官网 市民吴女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她67岁的奶奶因核酸检测呈阳性已于23日被转运到鹰潭市月湖区的方舱。奶奶最开始是发烧,浑身酸痛,目前已退烧,但还有些咳嗽,腿有酸痛之感。因舱内床位紧张,她起初睡的木板,方舱给发了薄被,26日住进另一栋楼,内有床位。 贵溪本轮疫情起于8月9日。当天,贵溪在对省外返乡人员常态化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有6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初筛结果呈阳性人员(6人为一家人)。 贵溪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于8月9日发布通告,自8月10日5:30开始,贵溪市城区全域实施静态管理,解除时间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静态管理区域内除核酸检测、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城市保供、垃圾处理、行政执法等工作人员外,全体市民非必要一律不外出、不开车、不聚集、不进入公共场所(公共区域)、不进入其他社区(村组)和小区。 贵溪市交通运输局通知要求,8月10日起,暂停所有客运班线(含包车客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城际公交、巡游出租及网络预约出租车辆营运。 截至目前,贵溪已多次延长全域静默管理时间。 根据当地通告,8月14日5时30分开始,贵溪决定在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默管理,时间为3天。 8月16日,贵溪发布延长全域静默管理的公告,将当前执行的临时性全域静默管理时间延长至8月18日24时。 8月20日,当地再发公告,将当前执行的临时性全域静默管理时间再次延长至8月23日24时。 在此期间,贵溪进行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当地公告显示,8月10日,贵溪市主城区开展了一轮全员核酸检测;8月11日—12日,贵溪市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8月13日—15日继续在贵溪市全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在8月16日和20日的延长全域静默管理公告中,均明确要求,静默管理期间,每日5:00–11:30开展一轮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
双流机场2号航站楼的地铁站,出口附近通道关掉2/3的照明灯 “(电流)只有5安,充不起来。”成都三环附近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里,一位司机对着刚开着出租车进来的杨华摆摆手。这意味着,杨华又白跑了一趟。 入行三年来,给车充电第一次成了难事。以往,杨华给车充一次电通常不超过2小时。但8月21日下午,他在一个半小时内去了10多个充电站,不是暂停服务,就是只开几把充电枪,充电站外排着长长的车队。 杨华经历的变化因高温天气而起。今年夏季,四川遭遇60年罕见的高温干旱灾害,全省水力发电能力不断降低,电力保供面临“三最”叠加局面。 于是,限电开始了。8月15日零点起,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16日,成都市城管委印发通知,要求关闭全市所有景观照明、灯光秀、形象展示及非安全照明设施,包括LED显示屏的所有户外广告照明。同一时期,地铁、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采取了各类节电措施,以降低城市电力负荷。 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告别了明亮的灯光、舒适的冷气、随处可得的电能,寻找着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新平衡。 限电后无法营业,吕凤年和同事只好倒掉已调好的蘸料 地铁里只有一半灯亮着 成都从来没有像最近一样又黑又热。 地铁站里,只有大约一半的灯亮着,失去内置灯箱照射的广告牌变成了一张张普通海报。站内送风口系着的蓝色带子以很小的幅度摆动着,即使站在它的正下方也难以感受到凉意。 大多数商场关掉了部分公区及专柜照明,调高了空调温度,停运了部分电梯。在锦江区某大型购物中心二楼的一家家居用品店内,只有把眼睛凑近标价签才能看清上面的商品规格介绍。因为灯光昏暗与不熟悉路,一位爬着扶梯上来、即将配送超时的外卖员迷失在这家商场的六楼,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找到取餐处。 8月18日中午,雷睿希和母亲一进大悦城就感觉里面灰暗,宛如置身在傍晚时分。她们本打算吃寿喜锅,但服务员称店里无法开空调。想着“冷空气下沉”,最终她们去负一楼点了米线,没吃多久便汗如雨下。 就连最繁华的春熙路步行街也没开多少灯。过去,户外广告大屏、大大小小的店铺招牌灯、各式景观照明设施共同照亮了这里,现在它们基本都关闭了。 在成都工作了11年的盛迪最直接地感受到了限电后城市灯光的变化。8月16日晚,他发现高新区的金融城和双子塔关闭了外观的LED灯显示屏,只剩下写字楼内透出的光,以前这片中心区域在夜里总是灯火辉煌。 三天后,盛迪和朋友在餐厅吃晚饭时,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停电。整个街区和巷子一下黑了下来,很快,周围的街坊邻居从家中出来,聚在街头议论纷纷,餐厅里的食客们则草草吃完饭,迅速结账离开。 以往,人们可以通过各类群聊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平台提前获知停电信息,但突如其来的停电越来越频繁。8月19日下午6点半,银石广场负二层一家售卖冷沾沾的小吃店里,店员吕凤年和两位同事将铁盘中的食材,分拣到三个塑料袋内,准备拿回去煮了自己吃。 约1个半小时前,整个负二层都没电了。有的小店提前收到了停电通知,但吕凤年和同事们并不知道。 如果没有停电,她们会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 根据经验,下午5点半起是上客的高峰期。 但现在楼层的光源,只有悬挂在天花板的绿色安全出口标识,以及隔几盏亮一盏的走道顶灯。 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客人会进来逛街,更不用说坐下就餐。 食材可以带走,但蘸料只能扔掉,借着手机电筒的灯光,吕凤年双手捧着陶瓷碗,对准地上的白色塑料桶,小心地将没用完的大半碗红油倒了进去。 逐渐升级的限电保供 大多数人是从8月中旬起感受到电力紧张的,然而实际上,早在7月紧张的信号就已开始释放。 7月初的一天,晚上11点,盛迪家里突然停电了,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恢复。中旬,他所在的新能源车企收到通知,两个分公司将开始轮流限电,一停就是一整天。还有一位在龙泉驿区从事工业领域的朋友告诉他,公司被全面限电,员工则被要求居家办公一周。 胡静怡家住都江堰市蒲阳区,自7月底开始,她家和附近的五六个小区同时停过四五次电,每次持续2到3小时。供电局对此的解释是天气太热,线路出了问题在维修。 8月5日下午,家里又停电了,居家办公的胡静怡为了蹭冷气与完成工作,先去了一家咖啡馆,后又坐了半小时公交车到了都江堰市区的一家商场。除了一家高档奶茶店外,她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最后,她将电脑放在走廊的凳子上,蹲着改PPT,电脑快没电时,就跑到旁边的店铺“蹭电”充一会儿。 在新都区家具工业园区经营门窗定制加工厂的代庆,最初没想到电力保供形势会变得如此严峻。自7月上旬起,他响应试行中的四川主动错避峰负荷电价政策,将开工时间从正常的早晨调整为夜晚。若第二天天气炎热,民用电的高峰期会提前,他会安排工厂从当晚10点干到次日早晨7点左右,若第二天较为凉爽,工作时间则为凌晨两三点至上午10点。 接手加工厂的两年多时间,代庆知道,限电一般发生在七月末八月初,持续十几天,同时企业也会被要求避峰用电。 但今年的情况不同。8月14日,代庆收到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根据文件,8月15日零点至20日24点间,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让电于民。 当晚,代庆给所有工人放了高温假,工厂全线停工。6天后,他再度收到了让电于民时间延长至25日24点的新通知。 人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关于电力保供的措施正在不断升级。8月21日零点,四川启动了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 22日,成都武侯区发布通告,要求辖区各类写字楼从23日零时起到此次一级响应结束为止,对除酒店、公寓、生鲜超市外的区域暂停开启空调,6层以下的区域不开启电梯,所有KTV、电玩、网吧、酒吧、洗足房等非民生用电全部让电于民,暂停使用空调系统,沿街店铺、饭店、酒店等照明、空调只能30%启动,空调温度设置27度以上。 限电后的春熙路夜景 让电于民的工商业主们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让电于民下停摆的工厂。8月15日至20日,代庆加工厂的支出没有随着停工中止,6天里工人的保底工资加上工厂的维护费用一共耗去1万多元。期间,部分订单被直接取消,一位客户打电话质问代庆:“你们把钱收了,现在又停工不发货,难道让我来买单?”除了道歉与解释,代庆没有更好的选择。 上游生产商的停摆直接影响了中下游进货商的经营。8年前,刘萍萍在双流区东升街道开了一家小超市,有着常用的采购渠道。限电后,几大厂家都无法继续生产,只能供应存货,售完即断货,很多店开始“疯狂”进货。当时刘萍萍没反应过来,现在她只能看着店里热销的商品存货一天比一天少。 限电也改变了刘萍萍超市的客流量。一个星期以来,白天店里几乎一个客人都没有,即便在往常生意最好的时段,也没几个人来购物。她大致估算了下,客流减少造成的损失已有两千元。 在一家专门为儿童剪发的商场理发店内,店长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打游戏。商场关掉空调制冷和部分照明后,客流量明显少了很多,他只能通过打游戏、玩手机、打扫卫生来消磨没生意的时光。 水果店主罗敏焦虑的不是客流量,而是水果的保存周期。以前他每天都会在果园里选摘葡萄,新摘的葡萄放在空调房里,可以储存两到三天。但8月18日下午持续4小时的停电后,房内的冷气不足,她发现第二天葡萄就基本坏了,一起腐坏的还有几斤圣女果。罗敏不得不把它们都丢了。…
苹果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能没有梦想,也不能有太多的梦想。没有梦想的领导者,最终打造出来的企业和产品大多是平庸的,因为他们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例如联想电脑,这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而已,将无数冰冷的元器件组合在一起,没有特点也没有温度。 但是由太过沉迷梦想的领导者最终打造出来的产品往往带有太多浓烈的个人色彩并且毫不考虑销量和成本等问题,例如乔布斯在1983年所推出的售价高达9995美元的LISA电脑。这款电脑搭载了16/32位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1MB RAM,两个871K软盘驱动器和一个集成的12英寸单色显示器,并在电脑历史上第一次搭载了盒形单键鼠标这一输入设备。 乔布斯推出的LISA电脑 同时搭载的Lisa OS也是苹果所推出的第一个图形化操作系统,并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Mac系统以及iOS系统,可以说Lisa打造了整个苹果系统设计的根基。虽然LISA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堪称十分强大,但是9995美元按照购买力则相当于如今的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万元),如此高昂的价格也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最终仅仅售出了10万台,也成为乔布斯被苹果扫地出门的导火索。 iPhone是乔布斯平衡了理想和现实的作品 而在iPhone时代,乔布斯实际上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iPhone上,乔布斯做到了极致——更简单的操作方式,更流畅的使用体验,更大更好的屏幕显示效果,更多更便利的应用以及499美元这样极具性价比的定价。 iPhone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兼顾了创新和现实,造出了一款比市场上所有竞争对手都好用的手机,因此说其重新发明了手机也不为过。对于乔布斯来说,不该妥协的地方不会妥协,所以才会诞生出这样颠覆式的产品。 库克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但是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和创始人乔布斯存在着理念上的根本不同,供应链出身的库克更注重成本和利润这些现实的一面,却忽视了iPhone身上更具梦想的一面。在乔布斯时代供应商的数量为150家,这个时候的苹果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像合作伙伴。iPhone在划时代的设计之外,其生产方式也是全新的——苹果没有自己的工厂,大部分零件全部都是从供应商处采购的,直到iPhone4的A4芯片之前苹果甚至连cpu也是采购其他厂商的。因此乔布斯也选择留给供应商更多的利润来进行研发投入,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苹果拿下了智能手机市场75%的利润 但是在库克时代供应商的数量逐渐膨胀到800多家,在每一个部件上都会准备多个供应商来让他们互相竞争来找到更低的价格。库克的这种选择确实为苹果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如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高达75%的利润全部被苹果一家所拿走。 苹果准备加入更多广告 但即使拿到如此多的利润之后苹果依然不满足,下一步准备推出更多的广告来增加收入,而这也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反对。其实苹果早就已经开始增加系统中的广告,例如在AppStore中排在推荐第一位的就是广告,这实际上已经对用户的体验造成了影响。目前广告业务已经为苹果带来了4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下一步苹果的计划是将广告收入提升到100亿美元。 那么牺牲的是什么?自然是用户体验。以往iPhone用户嘲笑安卓手机用户的一点就是安卓手机上大量的广告,但是没想到如今苹果也要步上安卓的后尘,开始用广告来增加收入。但关键问题是安卓手机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因此才会用广告来增加收入;iPhone本来就定位高端,其售价相对于大多数安卓手机来说要高出不少,如今通过这种牺牲用户体验来增加收入的做法是不是和乔布斯的理念背道而驰? 越南生产的AirPods等品控堪忧 不仅仅是软件和广告的问题,为了节省成本,苹果还将生产线向印度和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但库克这种做法真的算不上明智。这部分人力成本相对于苹果的售价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将生产线从拥有熟练工人和完善基建的国内向东南亚这样无论人力还是基础设施都有明显缺陷的地方转移,也让苹果面临着巨大风险。 Note7成为三星在高端市场的转折点 一个已经出现的问题就是品控下降。越南、印度等地生产的AirPods、iPad等产品存在明显的缝隙过大、电流声等问题。随着iPhone生产的推进,恐怕品控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这对于苹果的高端形象也将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要知道昔日三星因为Note7爆炸导致高端市场溃败,时至今日也再没有和苹果的一战之力,如果iPhone因为降低品控而发生同样的问题,那无疑就是得不偿失。 乔布斯和库克 从乔布斯时代到库克时代,苹果正经历从梦想回归现实的过程。无论是增加广告,鼓励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还是将制造基地向更偏远的地方转移,库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低廉的成本。但是在控制成本之余,库克却在苹果创新的一面上已经很多年没有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了。 诚然,依靠往日乔布斯的余荫和苹果的品牌效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Phone依然会拿走大量的利润,但是这种做法也让苹果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苹果和其他产品的差异又在哪里呢? 这样的苹果和iPhone又能走多远呢?
8 月 26 日消息,近日,Facebook 母公司 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 ·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做客某博客节目时,被主持人问及有关表情僵硬、实际上是机器人的网络传言。扎克伯格在节目中回应称,参议院听证会这种场景就不会 ” 凸显出人性 “,一呆六七个小时表情早就僵了。 有关扎克伯格表情僵硬、面似机器人的传闻源于 4 年前的一场听证会。 2018 年 4 月,美国国会就社交媒体平台 Facebook 等存在的用户隐私等问题及剑桥分析丑闻举行听证会,并对扎克伯格本人进行质询。当时扎克伯格表情僵硬,说话一板一眼,引发了极大的讨论。很多网友就此拿扎克伯格的表情大做文章,并将其类比为电影《星际迷航》中虚拟人 Data 一样的机器人。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播客节目最后,主持人罗根表达对扎克伯格的赞美,并称自己邀请扎克伯格参加节目是因为想要与之交谈,并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但其随后开玩笑说,” 我不喜欢你喝水的方式,你在参议院喝水时就像机器人一样。” 然后他让扎克伯格现场喝一大口水,扎克伯格笑着照做了。 资料图 面对面部表情僵硬、类机器人的质疑,扎克伯格回应称:” 在参议院作证并不是一个能凸显人性的环境。”” 如果你在那里呆上六七个小时,你就会做出一些值得被制作成表情包的表情。” 罗根并不是第一个提及扎克伯格像机器人的公众人物。今年 3 月份,人工智能研究员、机器学习类博主莱克斯 · 弗里德曼 ( Lex Fridman )…
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已成风潮,退而不想休的话,哪些工作适合年长者在家做? 专家建议教育、客服、行政三大类11种工作,但要慎防雇主诈骗劳力。 一、教育类有4项,包括: 1 讲师。木工、操控无人机、廉价旅行,任何专长都可在Teachable和Coursera等网站登记授课。 2 顾问。本来就有企业管理和设计等专长的人,可在LinkedIn(领英)、Indeed等网站建立帐户,找寻商机,既可传承专业心得,又薄有收入,何乐不为? 3 教师。美国的学校与公司,以及外国学校及企业,都在征求教师,不想花时间设立网站、推销课程的人,可直接担任弹性课程的教师。 在家工作已成风潮,退而不想休的年长者,可以找适合在家做的工作。取自pexels 4 国际英文老师。英文是国际通用语,市场只会越来越大,最好拿个教师资格,不但可以上网教英文,也可成立自己的英文教学网站。 二、客服类,不是光听客户抱怨,扩大服务范围,替来电者解决问题,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5 客户支援员( Customer Support Agent)。透过网络聊天、社媒、电子邮件等帮客户处理退货、交换或帐单等问题,最好也要熟悉公司的客服系统,通常只需一台电脑、一副耳机即可。 6 技术支援员(Technical Support Agent)。与前者差在要懂得替客户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应用软体上改换帐单寄送地址、如何使用客户刚买来的软体。 7 旅行社职员。不要以为机票订位等工作已被谷歌全包了,许多旅行社和医院仍需大量能够替企业客户或病患安排旅程的职员,做事有条有理是这行最重要的本领。 三、行政类的工作可能最适合年长者在家做,例如: 8 虚拟助理(秘书)。敲定会面时地、写电子邮件、更新客户的社媒帐户等日常生活技巧,就可担任。 9 簿记员。本地餐厅、小店或小诊所的医生,请不起专业会计,如果懂得基本会计,就可两相得益,为他们记帐。 10 报税员。 H&R Block之类的报税公司会在报税季节来临前训练好,虽然只是填报为主,最好还是要懂每年更新的税则。 11 资料输入员。只要眼明手快,谁都可做,但有法律、病历、保险或货品包装经验的话,报酬可能更高。
你曾遇过隔天清晨5点的班机;老板在每周例会总是特别早到;学校明天开学等等,各种重要原因让你必须早起,但前一晚却睡不著的情况吗?睡眠专家表示“担心是没用的”,也建议民众“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因为对于睡眠的焦虑将会整夜反复浮现在脑海中,越想入睡就越容易失眠。 美国南加大凯克学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的临床医学副教授达斯古塔(Raj Dasgupta)表示,强求是没有用的,“现实情况是我们越想放松,越想进入睡眠状态,就会越担心失去宝贵的睡眠时间,因此更难一夜好眠。”芝加哥西北大学的规律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兹伊(Phyllis Zee)博士也说,“如果你无法入睡,请不要担心,担心是没用的。” 面对隔天清晨必须早起的“入睡焦虑”,专家们提出了7招建议: 一、不要尝试不可能的事 除非你是早起的人,否则不要试图在晚上9点入睡,因为这时间对你的生理时钟而言太早了,只会让你徒增烦恼。兹伊建议,可以从晚上8点、9点左右就调暗灯光,把目标设定在晚上10点睡觉。 ▲忙碌的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失眠问题,万一隔天还要早起,恐怕更加焦虑,专家建议“别担心”。(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二、避开蓝光 另外,达斯古塔建议睡前2小时务必避免3C产品的蓝光或强光,因为它会让大脑认为“现在还是白天”,有碍褪黑激素等影响睡眠的关键激素释放。 三、进行冥想、正念或“4-7-8呼吸法” 达斯古塔建议,可以用正念和冥想来帮助身心平静,让进入睡眠前的过渡期更放松、愉快。其中一种方法是专注于呼吸,利用“4-7-8呼吸法”也就是深呼吸4秒、屏气7秒、吐气的同时一边从1数到8,重复几次后再停下来,并观察自己是否感到更加放松。 ▲一起床就接收太阳光有助于身体更快苏醒。(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四、阳光很重要 兹伊表示,当你特别需要早起的那天,一起床后可以立刻打开明亮的光源,然后尽快进入太阳光底下,它会向大脑传达“现在是白天”的信息,阻止褪黑激素生成。达斯古塔说,白天的自然阳光有助于保持人体昼夜规律,能提高白天的身体能量和夜间睡眠品质。 五、找时间小睡一下 突然早起可能会让前一晚睡眠不足,导致“睡眠驱力”(sleep drive)很高,兹伊认为,可以预先计划在午后找个时间小睡20到30分钟,然后夜间尽量早点上床休息,“晚上10点到10点半左右会更容易入睡。” 六、避免酒精和甜食 午后避免摄取咖啡因,睡前不饮酒。达斯古塔解释,这两者都会干扰睡眠,若晚餐后肚子又饿了,零食必须少量,选择不含糖、容易消化的食物,才不会影响睡眠。 七、如果半夜被手机吵醒? 如果以上都做到了,也顺利入睡,却在半夜被亲友打电话吵醒该怎么做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肺部与重症医学科睡眠研究主任波洛茨(Vsevolod Polotsky)表示,首先不要开灯,试著冷静、尽快结束通话并回到床上,如果10分钟内还睡不著,就到另一个房间,在昏暗的灯光下找一本无聊的书来读,不要看手机信息或开电脑收email,不要洗碗、外出或运动,只要冥想或放松下来想些快乐的事,不要担心。
8月25日,由中国媒体“第一财经”联合京东企业业务共同推出的直播节目《益企会客厅》中,嘉宾有关应该给“00后”工作加码的言论,引发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出席本次节目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轶楠当天针对“00后”的工作强度,发表了如下言论:“在我们的工作中,我真的是觉得,‘95后’和‘00后’是可以给他们加码的。”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关爱z世代职场萌新,拿什么吸引00后?》,讨论“00后”的职场环境问题。张轶楠在节目中,对“00后”的工作强度和教育背景、性格特点进行了评价。他说:“我们确实没有对‘00后’的工作强度有什么差异化,相反我觉得‘00后’、‘95后’都受过很好的教育,生长在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甚至他们大学期间、研究生期间、国外期间,都有大量实习。” 张轶楠在节目中给00后的工作加码的言论来自第一财经 张轶楠发出给“00后”工作加码的言论后,引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在微博上,话题“专家称可以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目前已吸引了多达4亿次阅读,以及数万条讨论。相关讨论大多是负面评论,有人说“凭什么工作强度要加码,加也可以,工资加了吗”;也有人充满讽刺性地提出“建议”,“专家成天有时间瞎掰掰,明显工作不饱和,可以增加工作强度嘛。”此外,还有人认为炒作这种舆论是媒体在吸引流量。 在微博上,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多达4亿次阅读。(来自微博) 在上海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梁先生是一名“90后”,并在近年与一些“00后”职场新人有过接触。他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观感,“00后”对加班比“90后”要更加抗拒:“‘00后’一旦工作很辛苦,或者领导压榨,他们做得很不开心,就很容易换一份工作。我见到的‘00后’要加班心情就很不爽。” 同样来自上海的胡先生出生于2001年,通过文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如果在职场上遇到上司不合理的加班要求,他会首先对上司据理力争。如果上司不同意的话,就辞职走人。 来自河南的陈先生生于1997年,他曾在外地有过不少打工经历。他认为:“‘95后’和‘00后’有点不太像,有明显差别。‘95后’工作的话还是有种得过且过,还没有达到‘00后’老板批评两句直接掉头不干。” 微博上的相关讨论。(来自微博) 他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是“00后”接受的教育条件有所不同:“我觉得是一种教育条件下,环境造成的。对于我来说,我初中就打过工,大学的时候我也去过南方电子厂,服务员我也做过,我也没有觉得累和苦。但是现在‘00后’感觉只要老板骂一句,或者工作对他有一些不公,有一些不顺心,就不干了。” 在知乎上,有网友认为“‘00后’有可能会促进《劳动法》的实施和落地,而不是空中楼阁”。但在针对这一言论的讨论中,也有人认为在完成产业升级之前,落实《劳动法》的“希望很渺茫”。更有人提出,张轶楠给“00后”工作加码的言论,是属于“牛马不够用了,只能延长拉磨时间了”。 知乎上的相关讨论。(来自知乎) 现居洛杉矶的旅美学者吴祚来认为,由于“00后”的父母结婚、生子的过程,正好是中国的经济上升期,因此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享受了更多的家庭照顾,因此对高强度的劳动和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会本能地反感。他说:“这种状态会造成一个现象,就是更难像对待民工那样去对待他们。必须要提升、改变劳动环境,更多地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因为这一代人已经完全不同了。” 吴祚来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本是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目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而“00后”又不愿从事高强度工作。与此同时,有标准化管理和工作时间限制的外资企业又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脱钩正在撤离,这会导致中国经济出现很大问题。他评价说,有关给“00后”工作加码的言论是属于片面强调一种权力意志:“比如说,这孩子就应该劳动,就应该上山下乡,更多地不通过真正开放的、自由的、保障人权的方式去思考这些问题。问题已经出现了,你必须要在尊重这一代人的性格、尊重劳动者的权利保障前提下,让他们融入社会。”
一夜风暴!道指跌超 1000 点、顶级富豪们身家缩水 780 亿美元(近 5400 亿元)、热门中概股大跌、苹果市值缩水近千亿美元! 发生了啥? 美东时间 8 月 26 日周五,在备受市场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短短 8 分钟的讲话,但就是这 8 分钟,在海外市场掀起了 ” 腥风血雨 “。 鲍威尔短短八分钟演讲都说了啥?9 月加息 50 个基点还是 75 个基点?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市场有了最新线索。 美股大风暴:道指大跌 1000 点,各大板块 ” 全军覆没 “ 鲍威尔仅用了 8 分钟左右的演讲时间,令美股市场 6 月以来的情绪短时间决堤。 图 / 截至…
媒体人,写有《顺义妈妈不配有梦想》一文。 图 | 娇奢父母 最近几个月,留学的咨询量暴增。 去美国、去英国、去加拿大、去新加坡,去哪里都行;不管小孩读的是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要申请大学,反正就是要立刻、马上走出去… 家长的焦虑,也是热的只想人间蒸发。 01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说,不少国际学校的家长正在准备离开。因为觉得周围的教育环境开始变质了。 原来是什么样啊?教育的心态个个都跟菩萨一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有个清华毕业的姐姐,是某IB学校的创校生。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当创校生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你需要面对没有磨合的师资、不确定的课程,五花八门的同学…学费便宜几万块,但这钱并不好省。 当年不是这样的。因为国际学校很小众,选这个路线的家庭多以海归家庭为主,有钱但不焦虑,就算是学校建设需要爹妈深度参与都不怕,一起白手起家的感觉不是很好吗? 而且那时候爬藤都没有这么卷,高学历家庭对教育自信满满。学校最好放养,反正最后全靠爹妈把小孩带上学业的巅峰。 现在呢?都是一群年轻的爹妈,全凭有钱就冲进了国际学校。对他们来说,搞教育懂不懂的不重要,只要钱花到位就能一招致胜。 进最贵的学校,选最小众的项目,文理竞赛双向提升。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升学的卷给了他们发挥经济实力的更多机会 —— 小孩数学不好?但是我有钱。可以直接去跟学校老师说,请你上家里给我的孩子上课,一个小时给你2000块。 周围的朋友知道以后,也一个小时2000块请老师辅导,把优质师资当成了家庭教师一样垄断。这无形之中给国际学校的其它家庭增加了负担。本来一年学费都快30万人民币了,现在还得再单独请老师,一个小时2000块… 钱的压力,还不是唯一的问题。 老生家长神烦,找校外的老师,你一小时给他5000都无所谓,有钱人随意。但找校内老师付费补课就不厚道了,灰色收入水涨船高赚得超过了校内,那他们能不在课内划水吗? 本来外教资源就水深火热,如今被“偷袭式超车”搞得内忧外患。你本来读的是国际学校,有必要像个海淀家长一样焦虑吗? 但只要开始卷,暗戳戳的竞争就会变成明面上的大势所趋。 卷起来的家长,也觉得自己有道理。 教育投资如果不求结果,谁愿花几十万读书?公立能忍就忍下去了,东西海的学籍纸现在比金子都贵。 我发现,实质上驱动教育的因素,永远是家长。他们的选择是一股洪流,当决心追求标化成绩、向学校要升学结果的时候,就带动学校一场轰轰烈烈地转型: 从贝赛思开始,鸡血的国际教育蔓延到了全国。如果现在不谈学术只谈全人教育,都快招不到生了。 老生家长再也坐不住,觉得现在读的哪里还是国际学校?最多就是个上国际课程的公立校而已。 只能走。 在加拿大做了十几年留学的朋友Jimmy说,今年找他咨询申请的几乎翻倍。生意不缺但他是一个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内家长的教育困境,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丝惆怅: 对学术的过度追求已经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文化价值观破坏了,让人很难受。 02 他问我,国际学校为什么那么鸡?为什么都在追求学术、以学术为导向? 如果到头来只是一所国际化的公立,那我为什么还要读? 我说,是。新一届国际教育的家长有更强烈的教育焦虑,不像之前那些家长那么随性。但是,这事儿真不能全怪家长。 你不知道,18年国际化学校快速扩张,大量逐利资本涌入行业开始搞速成学校。最快新学校建立的速度,从想法到盖房,招老师配课,到最后招生不到10个月的时间… 教育本来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究一个慢工出细活。可那几年不少学校都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有个课程、招一些老师就敢招生,硬件能搞搞自建就算是办学有心了,谁还顾得上小孩的个性化发展。 可学校想要收得到钱,只提供外教是不够的,还要有个更好的逻辑自洽,于是大家就开始纷纷提供各种亮瞎眼的课外课—— 从运动到艺术到科技,感觉都是奔着要培养下一个马斯克设计的,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