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53岁的他打破世界纪录第28次登顶珠峰!

尼泊尔53岁的夏尔巴族登山者卡米·里塔 Kami Rita 23日第28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打破世界纪录。他25日返回首都加德满都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他本星期之内就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卡米·里塔从1994年开始每年都要挑战珠穆朗玛峰,除了2014年,2015年和2020年当局关闭珠穆朗玛峰以外。 pic.twitter.com/bos31HFBch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y 27, 2023 尼泊尔53岁的夏尔巴族登山者卡米·里塔 Kami Rita 23日第28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打破世界纪录。他25日返回首都加德满都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他本星期之内就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卡米·里塔从1994年开始每年都要挑战珠穆朗玛峰,除了2014年,2015年和2020年当局关闭珠穆朗玛峰以外。 尼泊尔知名登山向导凯米·瑞塔·夏尔巴23日从南坡第28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现年53岁的凯米于当地时间23日上午9时23分站上世界之巅。 尼泊尔旅游局登山处官员比甘·柯伊拉腊对新华社记者说,凯米第28次登顶珠峰是创造历史之举。凯米供职的尼泊尔“七峰徒步公司”总裁明玛·夏尔巴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凯米健康状况良好。 凯米于5月17日第27次登上珠峰峰顶,另一名夏尔巴登山向导巴桑·达瓦·夏尔巴于5月22日追平这一纪录。 今年是人类登顶珠峰70周年。据尼泊尔旅游局数据,目前已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8名登山者获得从南坡攀登珠峰许可证,创下历史新高。

10分钟杀4人官二代惊曝杀人动机:她们说我坏话

昨日,震惊日本的长野县中野市枪杀案中,确认死亡的是该市江部的村上幸枝(66岁)和竹内靖子(70岁),中野署地域课所属的警部补玉井良树(46岁)和巡查部长池内卓夫(61岁),共计4人。 据调查相关人员透露,村上和竹内首先被类似生存小刀的刀具袭击,赶到现场的玉井和池内被猎枪击中。据说村上和竹内是散步的女性伙伴,每天傍晚都会在现场周边走走,也经常经过嫌疑犯家前的路线。 至于杀人动机,青木嫌疑犯一边谈笑一边供述:“认为被经过自己家门口的2人愚弄,认为他们在说我的坏话。射杀警察是因为觉得他们赶来会射杀我。” 这个杀人动机这么随意吗?这简直是异于常人的精神病患者吧? 可就是这样的人,从县公安委员会那里证实,他是持有猎枪和空气枪的许可的。 青木嫌疑犯还供述说:“大学时代遭遇欺凌之后,我变得不擅长人际关系,就在家一个人做着家业的农业。” 记者也对这样随意的杀人对动机有很大的疑问,于是也走访了起底他的背景。想更多了解究竟是什么成为事件的背景。 青木政宪的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家里有3兄弟,他是长子。 父亲青木正道是市议会的议长,在当地很有名。青木议员在2014年首次当选,22年完成3选后就任议长。 青木家是市内持续13代的果园‘玛莎诺里园’拥有者,果园里栽培了蓝莓、葡萄、苹果、桃子等。据附近的人说,父亲是农协的理事等农业关系的有力者,正道先生自己也成功经营着除了果园之外与农药相关的公司,以及使用自家果园采摘的水果的意式冰淇淋店。 这家意式冰淇淋店除了著名度假滑雪胜地轻井泽店之外,去年夏天在中野市开设了第二家店铺。不使用牛奶就能品尝到果实的味道是卖点,网上的口碑也很好。被称赞为“人生中最好吃的冰淇淋”和“颠覆冰淇淋的概念”。单价500日元,但是生意兴隆到可以在轻井泽排队,在Instagram等也是很受欢迎的排队店。 另外,母亲也是当地的名人。作为插花和水果切割的讲师开设了培训教室,曾长时间在东急百货店举办过作品展。 一位青木家的亲戚男性这样说:“青木家是名士,这一带的青木姓的家族中,基本上都是分家或亲戚,正道作为本家的名代担任了冠婚葬祭等统筹的角色。但是长子政宪从小就不擅长与人交往,从正道先生的角度来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是不够的。嗯。小妹妹很活泼,从东京私立大学毕业结婚后离家出走,5岁左右的小弟弟加入自卫队去了北海道。” 另一方面,据其他当地居民说,青木家的家庭关系可能发生了不和谐。 “大约3年前在他们自己家里举行了庆祝妹妹结婚的派对,亲戚们聚集了有15人左右。母亲负责做料理,丈夫青木负责招待客人,但不知为什么自始至终看不到长子的身影……。也许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不擅长派对,但‘咦?’总感觉很奇怪。”目前,青木家住的是政宪嫌疑犯和父母,伯母(母亲的姐姐)4个人。 据知情人透露,犯罪嫌疑人青木政宪大学即将毕业却辍学了,从东京回到老家帮忙做家业。而且关于父亲的选举活动,当时选举事务所虽然在他自己家的一楼,但并没有特别露面,而是在别的房间里度过,连个招呼都不打。 另一位青木家的女性亲戚也这样说: “政宪上的高中是当地有名的升学很高的学校,成绩应该很优秀。初中也是年级进前10名。毕业后虽然上了私立大学,但听说他和父亲商量后中途退学了。正道既有周围的信赖又有实力。因为有权力所以很强势。从幼儿园一年到头的时候开始,只借了各种各样的战争电影和外国电影的视频来观看。” “他的母亲很能干,很溺爱政宪。政宪在家只是做农业,不能做客商。政宪从根本上就很老实,但说句不好听的,也有缺乏一般常识的地方。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也从不向宾客打招呼。” 当地居民也作证说:“经常闭门不出”,“话很少”。“父母这么努力,不都是为了儿子吗” 一位常去青木家族的冰淇淋店的客人说:“政宪给人一种非常安静老实的感觉。冰淇淋店主要是他妈妈打理的。政宪没有在店里接待客人,去过好几次店里,但是完全看不到他人。” 熟悉青木嫌疑犯的中学同学异口同声:“对任何事都视而不见”。“他不主动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过学习成绩相当好,体能也非常好,棒球什么的也有积极参加。没听说过有女朋友的传闻。” 在中学的毕业文集中,他以题为“自己想做的事”的作文中提到:“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生命”。那么,如果被问到第二个是什么的话,我肯定会回答“金”吧。因为在货币经济(以货币为伙伴进行产品交换的经济。)中没有钱的人是无法生存的”。这似乎看上去很讽刺,小时候就懂的道理,长大了怎么就变成杀人狂魔了? 据日媒报道,自从青木嫌疑犯大学因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中途退学回来之后,也有传闻说他在当时得了精神病。这可能真的八九不离十吧。 据他其他的家人介绍,青木嫌疑犯喜欢农业,从当地的高中毕业后在东京的私立大学学习农业,但是回到家乡,人际关系依旧不好,对消防团和节日的集会等都完全不露面,也没有听说过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喝酒。 “政宪从以前开始就是个沟通能力很低,很安静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时候打招呼的话就会说‘你好’。虽然低头了,但是和开朗的妹妹和弟弟两个人相比,给人一种有点阴暗的印象。都觉得是即使搭话,也不怎么回复的人。” 体育万能,成绩优秀。在东京的大学生活遭到欺凌挫折,但是至少也是成年人了,应该对压力的承受力有一定的消化和承受能力的。回到父母身边帮忙做家业,像画上描绘的孝敬和谐的样子,却迎来了无法想象的结局。父亲青木正道也引咎辞职。 但是,纯属于归咎于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失败吗? 虽然作为父亲的青木正道,对教育论也有着强烈的想法。比如,在去年3月举行的中野市议会的例会上,他热情地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指出了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进行躯干训练(体能训练的一种)的必要性。这是因为我强烈地认为从小就依赖智能手机是很危险的。”在议会上也说过,所谓的“智能手机教育·智能手机育儿”增加会妨碍孩子的健康发育,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另外,过去热心地呼吁“孩子虽然是家庭的宝物,但也是地区的宝物、国家的宝物”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作为父亲,自己的孩子成绩和体能也许都不错,作为议长也积极倡导多生孩子的政策,是一名合格的议长。 但是,可能真的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关注,不过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是教育的失败,原生家庭很重要,溺爱必然是教育中的红线,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忙于事业,的确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不多,加上家里如果有很多个孩子,关注点也会分散一些。另外,孩子成长中,后天也有很多环境因素,导致性格的生成。但归根到底,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7岁丁肇中:科学就是多数人服从少数

“我想丁肇中教授不需要更多的介绍了。”5月16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的“高能论坛”上,所长王贻芳这样“介绍”后,台下掌声雷动。 丁肇中对观众点头示意。在熟悉他的人看来,过去十多年,丁肇中似乎没有太多变化。他照旧一身黑色西装,头发花白但打理利落,讲中文时慢声细语,声音不大,但笃定,说话时习惯双手合十在胸前,显示出一种从容而游刃有余。时间仿佛在他身上凝固了。 丁肇中。摄影/王强 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不同,今年87岁的丁肇中还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他没有退休,是一个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的首席科学家。该项目由他提出,历经波折,直到2011年真正步入正轨,这一年,丁肇中已经75岁了。 过去12年,丁肇中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点,不分周末,极少社交,他几乎把自己100%的精力投入到物理实验“这一件事”中。他频繁出现在各种会议、论坛和电视节目中,定期介绍AMS的最新成果,并发表论文。 作为一名老者,丁肇中脸上的皱纹在增加,腰弯得更厉害了,但物理学家丁肇中一直没变。数十年来,他一直在讲述他的物理发现和物理观。 《经济学人》曾这样评价他:“高能物理中有许多超级聪明与超级自我的科学家,丁肇中在这两方面都鲜有对手。”5月16日的演讲中,丁肇中用一贯笃定的语气说:“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极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点推翻后,科学才能向前走。” “把多数推翻的极少数” 丁肇中就是“把多数推翻的极少数”,他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实验。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当实验推翻了理论以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理论不可能推翻实验。过去400年,我们对物质结构的了解,大多来自实验物理。”5月16日的演讲一开场,丁肇中如此强调。一模一样的话,他已说过太多遍。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仪式上,丁肇中决定用中文演讲。他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 在物理学界金字塔尖的人物中,人人皆知,丁肇中是坚定的实验主义者,实验既是他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方法论。他自述,目前为止一共做了五个重要的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被归为两类:第一种是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第二种是寻找宇宙的起源,横跨最微观和最宏观。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电子的半径。1965年,丁肇中刚结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博士后工作,回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讲师。此时,他只有29岁,还是个非常年轻而“无名”的物理学家,但他想要挑战权威。 根据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但1964年,美国哈佛和康奈尔大学的两个团队,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意外结果:电子半径为10-13~10-14厘米,也就是说,电子是有体积的,量子电动力学是错误的。 此结论一出,物理学界立刻产生震荡,很多人站到QED的对面,但丁肇中却对这一诱人的 “新结果”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物理基本观念的实验,因为QED是所有物理学中最准确的理论。从法拉第到麦克斯韦,再到狄拉克,此前所有实验都和理论相符,难道都错了吗?为了更审慎验证QED,他决定自己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重新测量电子的半径。 他拿着新方案去咨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后来任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任的利昂·莱德曼教授,对方给他泼冷水,说“想法有趣但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至少要三四年”,对于实验要用的很多电子仪器,他以前从未用过,缺乏足够的经验。“我认为你不能做。”莱德曼斩钉截铁地说,还和他赌了20美元。 但这并没有改变丁肇中的想法。和此后的很多次一样,他选择相信自己。他跑到愿意接收他的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仅八个月后,就有了结果:电子的半径比10-14厘米要小,这意味着电子还是“没有体积”,抑或更准确的表述是无法测量,量子电动力学是正确的。又过了几个月,在一场讨论QED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哈佛、康奈尔团队各自做了长长的报告,丁肇中突然站起来向主持人提出,能否给他10分钟做一个简短报告。他用扎实的实验数据成功反驳了哈佛、康奈尔团队。后来,丁肇中收到了莱德曼寄来的20美元。 那场高能物理会上,现场被成功说服的人中,有一位物理学家叫理查德·费曼。十年后,到生命尽头仍保持孩子气的费曼给丁肇中写了封信,他“质问”道:“为什么诺贝尔奖要发给你?你所发现的新现象是我没有预料到也不了解的?”“我挑战你去发现一些我可以理解的东西。” 这是1976年10月21日,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第三天,丁肇中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那一年,他年仅40岁。 J粒子的发现是丁肇中物理生涯中的第二个重要实验。现在,我们都知道物质的基本构成,每个原子周围都旋转着一层层带负电的电子,这是基本粒子家族中最先被发现的成员。原子内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再进一步解剖,组成它们的单元叫夸克,也就是说,夸克是构成自然界基本元素的最小的不可分割单元。当然,这只是目前的结论,物理学家间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粒子就像洋葱,剥掉一层之后,下面总会有另一层。 20世纪50~70年代,人类只发现了三种夸克。丁肇中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没有第四种、第五种?在当时主流物理学界看来,这一想法既没意义,也很难突破。有物理学家对他说:“这三种夸克已经可以解释所有已知的现象,为什么还要找第四个,没有必要。” 从实验设计层面,要想寻找新的夸克,难度极大,对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实验的精度都要求极高,丁肇中自己形容“相当于北京下雨时,要在每秒钟的100亿个雨滴中找到一个红色雨滴”。诺奖委员会在颁奖时也将这件事的难度描述为“在大型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尝试听到一只蟋蟀的叫声”。 丁肇中说:“我所做过的每一个实验,都有两个特点:学理论的人都说这个实验没有意义,学实验的人认为这么困难的实验没有人能做出来。”但他不管这些,“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正确想法。”丁肇中说。 在几乎被所有实验室拒绝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同意了他的请求。1974年,他果然发现了第四种夸克的存在,这就是J粒子,它的寿命比已知粒子长1万倍,这是一种奇特的属性。后来,第五种、第六种夸克也被陆续发现。现在,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清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一结构非常简洁,由12种、三代基本粒子构成,其中有六种夸克,六种轻子。 和其他等待几十年才获诺奖的科学家相比,丁肇中发现J粒子两年后就获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快的获奖者之一”。 对自己的获奖,丁肇中认为“兴奋蒙蔽了他们(诺奖委员会)的判断”。他始终记得费曼给他的那封信中还有一句话:“不要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这句话深远地影响了他。在“高能论坛”上,有提问者请他谈对撞机的未来,哪些领域可能产生新的发现,他说:“我不知道。”他从不谈论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有上限的,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时刻小心谨慎。”丁肇中说,比如要知道仪器什么时候有不正常的现象,这样就可以把这一块的数据取消掉。“假设仪器有故障而你不知道,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和他共同获诺奖的伯顿·里希特认为丁肇中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对实验的所有细节都很在意”。在硬币的另一面,《自然》杂志曾评论称,丁肇中对细节的执着导向了他充满控制欲的管理风格。 5月16日,丁肇中出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论坛”。图/中新 “科学上的事情不能用投票解决” 凭借一次次“光辉的战绩”,丁肇中搭建起了遍及全球的影响力。到1979年,丁肇中领导的MARK-J实验在德国的PETRA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胶子。 如果说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砖头”,胶子就是“水泥”,负责“粘合”粒子,其作用是传递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过,与没人预料到的J粒子不同,胶子的存在早已被预测,只是被丁肇中的实验最终验证了。 此时,他已是麻省理工学院 (MIT) 物理系的终身教授。1969年加入MIT时, 他唯一的条件是“允许在任何地方做实验”。获得支持后,他得以在MIT任职的同时长期在欧洲工作。此时,他的第三个重要实验得以开展,这也是他牵头组织的第一个全球合作项目,共有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荷兰五个国家的机构参与。1979年9月,《纽约时报》头版报道胶子的发现,文中特别提到:“27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这次实验,在核粒子的国际合作项目史上,这是第一次,也是中国的一大贡献。” 胶子的发现,开启了此后半个世纪丁肇中和中国物理学家的合作,先后有近1000名中国科学家参与了他的实验,包括唐孝威、陈和生、郑志鹏、王贻芳等人,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中坚力量。这一切的起始是1977年8月,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对丁肇中建议,每年派10位中国科学家加入他的实验室。1978年1月起,一批批中国科学家被送了出去。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来美的“破冰”之旅中,两国正式签订《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执行协议》。 王贻芳1984年从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后,被选入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3实验组。此时,丁肇中的研究地点已从德国转移到瑞士日内瓦近郊,这里坐落着一个周长达27千米的正负电子对撞机(LEP),1989年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时,能量分别达1000亿电子伏特的正、负电子相撞,对撞时的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4000亿倍,也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00亿亿分之一秒时的温度。丁肇中团队设计了一个非常巨大的L3探测器,有六层楼高,目的是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研究宇宙的起源。 从1982年~2003年,丁肇中花了20年投入到L3实验中,这是他的第四个重要实验。最后得出两个重要的实验结果:宇宙中只有三种不同的电子和六种夸克;电子和夸克都没有体积,半径都小于10-17厘米。L3实验共发表了300篇文章,有300人因此获得博士学位,但丁肇中仍觉得“相当不幸”,因为所有结果都与标准模型一致,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他说,当实验与理论一致时,我们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不一致时,科学才有新的进展。…

白俄罗斯将发生民众武装起义?普京也急了表态要干预

据俄新社报道,最近普京的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如果白俄罗斯发生民众武装起义,以推翻该国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的政权,俄罗斯将进行干预。 “这个邻国(白俄罗斯)是我们的伙伴、盟友和兄弟国家。当然,俄罗斯联邦有义务确保白俄罗斯的安全,面对如此明显的威胁,我们将这样做,”佩斯科夫说。 他还补充说,波兰是俄罗斯的敌对国家,现在正“陷入歇斯底里的恐俄症”,并称波兰“公开表示有意直接干预邻国内政,包括动用武力”。 据报道,早些时候,波兰陆军前指挥官瓦尔德马尔·斯克兹普扎克(Waldemar Skrzypczak)将军发表惊人言论,称白俄罗斯有可能发生反对卢卡申科的武装起义,他呼吁为这种情况做好准备,并表示波兰应该像帮助乌克兰一样帮助起义人员。“这一天一定会来,我们要做好支援他们的准备,卢卡申科根本无力还击,”斯克兹普扎克相当肯定地如此表示。 对斯克兹普扎克的这一说法,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亚太日报特约评论员成锡忠指出,波兰陆军前指挥官斯克兹普扎克所称“白俄罗斯有可能发生反对卢卡申科的武装起义”,完全是无中生有。白俄罗斯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友,是美西方的眼中钉、肉中刺,美西方正在策划“颜色革命”,企图推翻卢卡申科政权,斯克兹普扎克发表“惊人言论”,就是美西方对白俄罗斯发动舆论攻势的一部分。 成锡忠介绍说,白俄罗斯原来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现为独联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卢卡申科1994年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2001年、2006年、2010年、2015年、2020年连续六次当选总统,至今已经稳坐泰山近30年。卢卡申科执政期间,白俄罗斯保持了政局稳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卢卡申科大力惩治贪腐,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他的月薪仅220美元,现住的还是苏联时代分配的住房,白俄罗斯的民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爹”。卢卡申科的妻子加林娜,与卢卡申科是青梅竹马,为支持丈夫清正廉明执政,主动留在老家乡下当农妇,种地养牛,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内敛低调的第一夫人。白俄罗斯广大人民拥有这样一位深得民意支持的英明领袖,怎么会发动“武装起义”呢? 成锡忠说,在美西方加紧策划白俄罗斯“颜色革命”并威胁北约军事集团要进行直接干预的时候,俄罗斯作为白俄罗斯的战略伙伴、铁杆盟友和亲密兄弟,及时亮明态度,明确如果美西方煽动白俄罗斯国内少数亲西方“精英”闹事,俄罗斯决不会袖手旁观,以确保白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这是对美西方动乱制造者发出的严正警告。

五角大楼:提议两国防长6月会面中方仍未回复

据彭博社和《日经亚洲》报道,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负责“印太地区”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埃利·拉特纳出席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论坛活动时称,五角大楼已向中方提出了两国防长6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会面的请求,但中方“至今没有回复”。 “奥斯汀防长和五角大楼提出了与中国防长李尚福会面的请求,但这一请求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拉特纳在论坛上表示,两国防长是否能会面“现在由中方决定”。 拉特纳声称,保持军事沟通对于管控危机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和平期间还是在危机期间,防止误解、误判和危机失控都十分重要”。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计划于6月初访问新加坡,并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香格里拉对话会是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安全论坛之一,今年会期落在6月2日至4日。 美国助理防长拉特纳,视频截图 彭博社报道,在美方2月份武力击落中方无人飞艇后,中方多次拒接了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和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的电话。奥斯汀2月曾称,他已经“几个月”没有和中国防长通话,希望中方能“安排通话”。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11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两国防长对话面临障碍,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会面的可能性很小。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关于你提到的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

一家之言:“文化战争”正在毁掉美国

女性到底有没有选择堕胎的权利? 同性恋是否可以结婚? 变性人到底是该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 华盛顿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黑人奴隶主? …… 199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出版了《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斗争》一书。此后,“文化战争”一词逐渐被美国社会大众所熟知。 时至今日,“文化战争”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美国社会各种极化、割裂、对立和冲突问题,都与“文化战争”密不可分。 那么,什么是“文化战争”?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中,拥有不同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群体,为“捍卫”自认为正确的东西而相互斗争。 而“文化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变成政策甚至是法律,强加给所有人,包括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文化战争”在三个层面不断深化,让美国社会相互对立、纷争不断: 第一,在宗教层面,坚持世俗化的人和坚持基督教传统信仰的人水火不容,并在堕胎、同性恋婚姻、变性人等敏感话题上衍生出了多个“战场”; 第二,在阶级层面,全球化带来美国产业空心化,美国原有的制造业劳工群体面临失业、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困境,他们对美国东西海岸倡导全球化的金融和科技精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反精英、反体制的声浪不断高涨,催生了美国当代民粹主义,而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声浪不断高涨,则严重束缚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能力; 第三,在种族层面,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黑人-白人”对立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疫情期间,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引发了美国全国各地的种族骚乱。“黑人命也是命”等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护黑人少数族裔权利的同时,也因为它的部分主张和行动过于激进,引发了白人群体的不安和反弹。 美国“文化战争”愈演愈烈,与美国社会的顽疾密不可分。 美国奉行极端的“言论自由”政策,导致各种言论在美国社会都可以大行其道,其最终的结果并不像自由派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样——最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社会共识,反而是在各种敏感问题上,相互对立的声音都找到了自己的坚定支持者,两派尖锐对立,乃至水火不容。 今天,很多在其他国家看来是常识的问题,却在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分裂效果。 自由派认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死存亡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重大危机,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气候变化不过是一场“骗局”。 疫情期间,自由派认为戴口罩是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是符合科学的必然选择,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强制戴口罩实际上是一种“专制”行为,是在剥夺美国民众神圣的自由。 自由派认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较低级物种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保守派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是万物之灵”。 …… 类似的争论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 除了极端“言论自由”政策的刺激外,美国的党派政治和选举政治,也是加剧文化战争”的重要原因。 在保守派看来,自由派倡导的“政治正确”已经到了一种极其荒谬的地步,包括引发保守派极大反感的“woke文化”和“cancel文化”。前者强调,要对美国社会的各种不公正现象保持警醒(woke),后者强调对于任何表现不符合自由派“政治正确”要求的名人,直接取消关注、进行抵制(cancel),将其打入“冷宫”。 正是由于自由派的表现日益激进,保守派感到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反woke文化”、“反cancel文化”的运动。 特朗普2016年当选,就利用了这种“反自由派”的思潮。 日前宣布要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党内初选的罗恩·德桑蒂斯,更是把“与左派作战”、“消灭woke文化病毒”等,当作动员民众、团结支持者最强有力的口号。 最后,社交媒体的兴起,让美国普通人也获得了表达能力,并使他们更容易在网上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一致的人,大家抱团取暖,从而形成了“信息茧房效应”、“回声室效应”等,这也加剧了美国的“文化战争”。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产生两个严重的后果。 由于“文化战争”争论的都是一些非常“虚”的问题,它实际上严重分散了美国社会的注意力。在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和社会极化等各种实质性问题的时候,美国社会中的很多人却“坐而论道”,热衷于发动和参与“文化战争”,这是对美国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由于“文化战争”涉及到的都是一些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根本没有妥协的空间,对立双方完全是一副“要么你死、要么我亡”的姿态,彼此颇有一种不共戴天的极端对立情绪,这为美国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埋下了伏笔,甚至不排除未来美国有可能因此走向第二次“内战”的可能。 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两年前就忧心忡忡地提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战争”都会走向真正的“战争”,但几乎所有真正的“战争”在爆发前,都会爆发“文化战争”。 今天的美国就像是一艘正在缓慢下沉的巨轮,所有人都知道这艘巨轮正在下沉,但所有人都忙着争论其他问题,既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来拯救这艘巨轮。 从中美博弈的视角来看,这再次印证了我一直提出的一个观点——决定中美博弈结果的根本因素,还是中美两国各自的内部治理。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严重削弱美国社会的凝聚力、行动力和治理效果,最终必然会让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处于下风。 今天,美国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除非面临非常严重的外部危机,比如类似二战时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社会才有可能惊醒、自救,否则美国自己就会把自己“玩残”。 中国要跟美国斗争,但此举主要是为了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底线,中国没有必要扮演那个惊醒美国的外部力量。 据传,两百多年前,拿破仑说过,“让中国沉睡吧,因为,一旦她醒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就让美国这艘巨轮自己缓慢下沉吧。”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美国社会愈演愈烈的“文化战争”,也要引以为戒。我们要警惕那些企图把美国那一套“极端政治正确”的东西引入中国社会的人,要防止极端女权主义、极端动物保护主义等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割裂和冲击。

首次公布!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来了

5月27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首度公布了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 ▲2019年首次摄录的白色大熊猫侧影 2019年4月,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首次摄录下一张白色大熊猫的侧影。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红外触发相机拍到了这只白色大熊猫所有影像,或雪地漫步,或“打坐思考”,它穿过密林和小河沟,给人们留下的都是一个背影,或是一闪而过的臀背部。 在它的自拍照中,白色大熊猫看起来不苟言笑,在它又圆又白的脸上,淡粉色的眼睛加上粉色眼框显得炯炯有神,没有黑眼圈,仿佛一只爱早睡早起的大熊猫。眼睛周围凸起的一圈白毛,视觉上有放大眼睛的效果。鼻子是倒三角的粉色,它周围隐隐约约描了一圈黑线,配上雪白的吻部,让它看起来缺少了其他大熊猫的憨态,多了几分严肃和克制。 ▲正面全身照 而在另一组他拍视角中,白色大熊猫的眼睛受雪地阳光反射的影响,几乎睁不开,全身的毛发透着金白色,它扭动着胖乎乎的身体,四个脚掌裸露的原本该是黑色的皮肤,也都变成了粉白色。 还有一段是,白色大熊猫身上披着一层白雪,与它的毛色融为一体,雪落在眼睛上,宛若天然的白色睫毛。迎面走来的它拖着一根竹子到树下,“咔哧咔哧”吃起来。 ▲拖竹子正面照 据悉,白化动物,是自然界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我国古代史料中,便有了对白化鹿、白化熊、白化海龟,甚至是白化鸟类的记录。白化现象虽然罕见,但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白化通常是由于动物个体基因突变所致,使得动物体内色素合成受阻,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金白色或浅金色。

周五前往戴维营拜登:自家房子正在进行防弹加固工作

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周五(26日)在白宫南草坪对记者自曝将前往戴维营,他为此还进行了一番解释,原因之一是自家房子正在美国特勤局的操作下进行防弹加固工作。 “我要去戴维营的原因是他们正在——特勤局正在给我的房子做防弹(工作)。所以家里没有地方可去;他们说我要离开五个星期,”拜登说,“所以我要去戴维营,因为我孙女周日就要毕业了,那是最近的,我可以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每日邮报》提到,拜登此前说过,他位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家中曾安装了防弹窗户。 关于戴维营,根据此前报道,该地点历来被美国总统用于工作和休闲,此地配备了安全的视频会议技术。2021年8月,时任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曾表示,拜登“喜欢戴维营”。 而据卫星通讯社及《每日邮报》报道,拜登26日在与记者对话时还谈到迫在眉睫的美债务危机,他对此表示“乐观”,并称希望在当天晚上12时前两党取得进展、达成协议。报道提到,就在拜登作出这一表态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同日早些时候把美国政府最早出现债务违约的日期从此前估算的6月1日推迟到6月5日,这将为美国会两党就债务上限谈判留出更多时间。

住房补贴等待者飙升176%约克区突宣布重启房屋空置税审议

约克区正在考虑的空置房屋税被设想为一种财政激励措施,以释放炒房者购买的无人居住的房屋。区域理事会审议了工作人员的建议,曾表示将该计划搁置到2024年之后,但最新消息是将在今年秋季重新审议。 图源:51网记者 上周四召开的区域委员会会议投票决定在今年秋季再次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区域委员会的财务人员本月早些时候说,多伦多最近的例子表明,区域委员会可能不会像最初预计的那样从该计划中赚取那么多钱。 他们补充说,另一个因素是来自省一级政府的不确定性。 Newmarket市长John Taylor在全体委员会会议上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地区财务主管Laura Mirabella说,在他们的建议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包括可能来自省级工作组的建议,但特别是多伦多市的经验。 她在谈到多伦多的经验时说:”他们是安大略省第一个实施的城市,我们看到并没有像他们的顾问——同时也是我们的顾问,所建议的那样顺利。我们现在有一些数据表明,顾问所估计的空置房屋释放要么过于乐观,要么会有更高的争议率。” 她补充说,实施空置房屋计划可能需要花费约400万元,如果只有四分之一的预期收入,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财务风险”。 Taylor市长建议,可以通过调整税率来抵消任何短缺,但财务主管说,”我们目前不知道增加税率是否会影响未来任何申报的合规性。” 总的来说,Taylor市长对该计划表示支持,但万锦市市长Frank Scarpitti提出了另一种观点。 他说:”我认为这可能是解决住房危机的一个工具,但却是一个相当微不足道的工具,而且最终不会创造那么多住房。我认为除了多伦多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投机税之外,我认为联邦预算中也有涉及改变或转售公寓单位的变化。我认为我们也应该研究一下,因为这将减少一些空置单位。“ “根据我们得到的建议,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在上周的会议上,代表们概述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税收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包括经济适用房联盟的Yvonne Kelly。 她说:”我们正处于本机构(区域委员会)宣布的住房危机之中,那么为什么空置住房税(VHT)要再推迟一年?由于平均住房成本为100万元,对约克区的许多人来说,拥有住房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对租赁住房的需求增加了,但供应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约克区的空置率在加拿大是最低的,租金是最高的。从2008年到2018年,约克区的补贴住房等待名单增长了176%。目前有超过16,000个家庭在该名单上。“ “通过空置房屋税可以成为解决这一危机的直接办法之一。你知道,所有的选择都需要放在桌面上,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自称是住房危机的情况下,为什么空置房税作为一个政策文件会被推迟到另一年?这不可能是因为没有公众支持,因为在2022年9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公众咨询发现,约克区71.5%的受访者支持空置房税。” “不可能是因为空置房税不会遏制住房的投机性,因为投机性使房屋远离市场并推高价格,因为这正是它的目的所在。不可能是因为不了解该税种所能达到的效果,不仅是对投机行为的威慑,而且也是最终的收入来源。因为在过去三年中,这一直是约克区的一个热门话题。” 她说,唯一”合理的结论”是缺乏”政治意愿”。 Taylor市长提出的”在2023年秋季”提交报告的动议得到了地区代表的批准。

陈致中玩完?陈水扁今早发文再提“死谏”

岛内“选罢法”修正案昨天表决通过,扬言将“死谏”的台湾(专题)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今早发文再提“死谏”,并痛批民进党当局是既不顾法理,又不管人情的“粗暴政府”。 据环球网报道,台立法机构26日下午处理“选罢法”修订新增“排黑条款”,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判定违反“洗钱防治法”者、判10年以上刑期尚未定案者不得参选。经会议表决,56人赞成、30人反对、3人弃权。 民进党籍高雄市议员陈致中涉嫌帮母亲吴淑珍洗钱被判刑1年,11日下午入狱服刑。报道称,陈水扁近期质疑只要涉犯“洗钱防制法”就剥夺民众参政权不合理,但因“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纳入“排黑条款”,陈致中确定终身无法参选公职。 针对此次“修法”,陈水扁气急败坏称,看到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为了执行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参选2024的政治需要,竟然罔顾违背罪刑法定、权力分立、无罪推定以及比例原则,显有“违宪”重大争议,仍然决定开民主倒车,让参政权唯一死罪的“二条一”(1991年废止的“惩治叛乱条例”相关条文俗称)大复活,就在2023年5月26日下午硬推“选罢法”修正案表决通过。 陈水扁说,面对既不顾“宪政”法理,又不管人情义理的“粗暴政府”,忝为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的政治工作者,不应昧着法律人的良心良知,“死谏”将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无奈呐喊。 另据报道,“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案新增“排黑条款”,昨天依民进党团提出的版本三读通过。中国国民党“立委”陈玉珍表示,民进党直接否定委员会讨论七次后的“修法”版本,充分展现执政傲慢、赖清德“一言堂”的作风,难怪有民进党“立委”也说,“委员会审查都没用、根本就是傻子”。 民众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邱臣远认为,要制止黑金涉入政治需理性面对,不能无限上纲、违反无罪推定及比例原则、甚至有“违宪”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