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uty Homeland Security Secretary John Tien, a 24-year Army vet, now finds himself with a new challenge, handed down by Secretary Alejandro Mayorkas specifically because of his background: defeating, disrupting and dismantling Mexican drug cartels. https://t.co/9Nq8CszAsC — ABC News (@ABC)…
一步错步步错,席梦思既输给了时代,也败给了自己。你听说过“席梦思”吗? 只要提到床垫,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它。遗憾的是,很多消费者认为它就是个品类的代名词,甚至百科也直接把席梦思当成弹簧床垫的统称。 但事实上,这是个天大的误解,席梦思其实是一个品牌名称。据公开资料显示,席梦思(Simmons)床垫创办于1870年,早在1895年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弹簧床制造商,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行业龙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名牌,却经历了“一波七折”的坎坷命运。今年1月,席梦思再次传出了破产的消息,截至目前,席梦思在中国的分公司已注销13家,预估负债高达10亿美元,而在此之前,席梦思已经面临过7次破产、7次重组,处境每况愈下。 明明拿着一手王炸,却满盘皆输,席梦思的高开低走,并不是无迹可循。由于席梦思实在是太火了,导致各类山寨仿品层出不穷,正因如此,“席梦思”商标的显著性渐渐被消耗,整个市场真假难辨,正版席梦思反倒被逼的没了容身之处。 再加上资本以质押贷款的方式不断进行操纵,等赚到钱后,再通过破产重组把它卖给下一家,使得席梦思沦为“提线木偶”,债务窟窿越来越大,最终积重难返。 英雄落幕最是意难平。虽然站在时间的尺度上,所有品牌最终都会消失、被遗忘,服务过无数皇室、名流、大众的席梦思也不能幸免,但以这样的方式黯然谢幕,多少还是令人唏嘘不已。 01一举改变床垫历史, 席梦思的“封神”之路 席梦思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睡眠革命”。 1870年,美国家具商扎尔蒙·席梦思创立了名为“席梦思”的品牌。在硬床板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扎尔蒙决定反其道而行,着手研究如何做出软床垫。 一开始,扎尔蒙想到在其中塞入厚厚的棉花作为内核,但由于棉花没有弹性,睡的时间一长,床垫又会被压实,扎尔蒙只好另寻办法。之后,经过反复实验,扎尔蒙发现,使用粗细合适的铁丝变成床架,外表再用布包起来,往里面填充棉花,床垫的舒适度就可以大大提高。 经过不断改进,世界上第一个弹簧床垫终于面市,同样以扎尔蒙的名字“席梦思”命名。因为太受欢迎,席梦思供不应求,席梦思的工程师又发明出能批量生产弹簧床垫的机器,大大降低了弹簧床垫的价格,普通人也能享受到这一“划时代”的产品。 1895年,席梦思跻身为全球最大的弹簧床制造商,风光无限;1919年,由于业务的快速增长,席梦思在全美范围内成立工厂,建起了64个仓库,齐头并进地推动出口业务。 不仅如此,席梦思还赞助科学家进行睡眠研究,用专业的研究结果来对消费者进行“用户教育”,告诉消费者科学的睡眠方式是什么,当然结果总是离不开席梦思的床。 席梦思一度火到什么程度呢?这张床垫串起了多位历史名人:发明家爱迪生、美国总统罗斯福、福特创始人亨利·福特,甚至还有传言里的慈禧太后,以及背着席梦思逃难的作家冰心。 20世纪30年代,“漂洋过海”的席梦思开始走进中国,在上海杨树浦路兴建工厂,并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彼时的国人几乎对床垫没有认知,席梦思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独创了“床垫”这个品类,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及舶来品的进口身份,牢牢占据了大众的心智。 更厉害的是,席梦思还很懂营销。为了展现产品卓越的支撑力,席梦思请来马戏团,让以吨计算体重的大猩猩和大象上去狂踩,结果毫发无损。哪怕大猩猩在上面打滚,床垫依旧保持着弹性,又吸睛又直观的广告,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席梦思一战成名。 席梦思还用保龄球测试做过宣传,沉重的保龄球从高处落下后,旁边10个球瓶却纹丝不动,以此验证了床垫独立筒弹簧不受干扰的特性,席梦思彻底成为优质床垫的代名词,受到国人疯狂追捧。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席梦思不得不退出了中国市场。但在此期间,席梦思也没有闲着,一直在“革新”的路上。 1940年,席梦思推出“隐形床”产品,好评如潮;1957年,席梦思再次扩大国际业务,并且国际业务部成为了增长最快且最赚钱的部门;1958年,席梦思成为美国第一家生产特大号尺寸床垫的公司;1970年,席梦思成为财富杂志前500强的跨国企业;1996年,席梦思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指定床垫供应商。 虽然再次入华已是一个世纪后的2005年,但席梦思依然信心满满,本以为拿到的是“王者归来”的剧本,谁曾想却被各路山寨品牌钻了空子。 02“李鬼”压倒“李逵”,席梦思优势不再 席梦思缺席的日子里,国内工厂、代理商们,看准了席梦思积累起的巨大势能,直接奉行“拿来主义”,用本地廉价的生产体系,收割着“累累硕果”。 山寨之所以能够盛行,就是因为取巧地在商业扩张上打时间差、地域差。在国内,将“席梦思”用于企业名称的商家目前已超过6000个,“席梦思”商标更是被多方抢注,申请人包括多名自然人、家具公司、智能睡眠公司、科技公司、策划公司等。 ▲“仿冒商标”令人防不胜防 盘根错节的利益链下,席梦思想要“打假”,谈何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个曾经风靡各家各户的品牌,只以为席梦思就是床垫的一种。 加上为了维持品牌调性,席梦思随便一张床垫就要上万,售价只有几千的仿版,显然更有销路, 2019年,B站有个UP主就拆解了一款名为“美国席梦思”品牌的床垫(正版的应该叫“Simmons”,就像Apple不会叫自己“美国苹果”一样,山寨打的就是擦边球)。 视频中,UP主展示了购买过程及“美国席梦思”的店面,不管是墙面的历史、图片的设计,还是创始人画像都和正版如出一辙,极具迷惑性。现场导购员的话术、引导以及搬出的一整套注册文书,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失去判断力,这正是商家骗局的精妙之处。 ▲图/B站 商品的拆解也是一言难尽,山寨床垫刚打开包装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刺鼻味道,甲醛测试结果超标,细节也与正版相差甚远,根本经不起深扒。最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竟然还做到了上市。 更有不法商家,用极低的成本回收旧床垫弹簧及填充再生棉,披上精美的外封套,再缝上仿制的席梦思中文商标,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山寨货参差不齐的质量,进一步重挫了席梦思的口碑,加剧了恶性循环,席梦思在华的市场份额被严重蚕食。 假货问题还未被厘清,席梦思又面临着新的竞争。当席梦思还在坚持“弹簧床垫”时,我国的床垫行业开始“弯道超车”,乳胶床垫、记忆棉床垫、智能床垫等新兴床垫迅速崛起。 以喜临门、梦百合为代表的国内床垫品牌开始渐渐积累“专利”,不断提高国内床垫品牌的产品质量。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床垫第一大技术来源国,美国床垫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二。 《2022年睡眠消费报告》显示,截至5月,天猫、淘宝的智能床垫销售额同比增长721.4%。竞品的势头猛涨,对席梦思造成巨大冲击,席梦思的销售量节节下滑。 在山寨围攻、竞品猛追的床垫市场,席梦思失去了不可替代性,往日优势荡然无存。 037次申请破产保护, 沦为资本“套利工具” 除了外患,席梦思的内忧也从来没有停歇过,一直处于动荡状态。…
美国印太司令部周二(5月30日)发表声明说,一架中国战斗机上周五(5月26日)在南中国海上空以“不专业”的方式拦截一架美国侦察机。 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声明说:“一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歼-16战斗机飞行员2023年5月26日在拦截一架美国空军RC-135飞机期间作出了没有必要的咄咄逼人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员直接飞到RC-135的机头前方,迫使美国飞机飞过其尾流湍流。这架RC-135当时正依据国际法在南中国海上空的国际空域开展安全与例行性的行动。” 美国印太司令部公布了中国歼-16战斗机以“不专业”方式拦截美军飞机的视频。 #USINDOPACOM Statement on #PRC Unprofessional Intercept: “We expect all countrie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to use international airspace safel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Read more⬇️https://t.co/jeAEg1lHXz pic.twitter.com/AvPKRZHCZB — U.S. Indo-Pacific Command (@INDOPACOM) May 30, 2023 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声明还说:“美国将继续在国际法所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和运作,美国印太联合部队将继续在国际空域飞行,并依据国际法对所有船只和飞机予以应有尊重。我们预期印太地区所有国家都以安全与符合国际法的方式使用国际空域。”
最近一位多伦多网友@cassmauro在Tik Tok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莫罗(Cassandra Mauro)分享了她在位于安省金城(King City)的Paper Crane日本居酒屋经历了一次她所谓的“令人窘迫”的互动。 图源:Kzenon/Shutterstock | @cassmauro/TikTok 在上周发布的视频中,莫罗说她和朋友在健身房锻炼后感到“非常饿”,所以去了这家寿司餐厅。但莫罗说,恐怕之后她再也不想去了! 他们点了鸡肉炒饭、天妇罗虾、面条和2份寿司卷,打算分享食用。在莫罗的朋友还没来得及点第3份寿司时,她说服务员看着他们说:“不,不,不,点太多了。就这些吧。”她的朋友坚持点最后1份寿司,但服务员不加掩饰的翻白眼且嗤之以鼻作为回应。 “我们都很困惑,因为我们来你们的餐厅是为了吃饭,你这是干什么?”莫罗在TikTok中说。 就在他们觉得情况不可能变得更糟时,服务员没耐心的撤走菜单后,经理走到他们跟前。“她瞪着我和朋友,质问的口气说‘就这么饿吗?’”莫罗模仿经理的语气说道。“像发狂一样,‘Hungary?!’”这位TikToker表示,经理随后称他们他们点了太多食物,桌子上放不下,并命令的口吻让她们挪位置。 莫罗和朋友面面相觑,“到底发生了什么?来餐厅吃饭难道不该饿吗?”莫罗和她的朋友被问傻了,她说当他们吃饭时,能看到厨房里的厨师还在嘲笑他们。 “在一家你来点餐的餐厅里,你因为点餐被嘲笑!”她简直不敢相信。更过分的是,她说服务员竟然问他们,她们点的一份米饭还要不要上。“什么意思?你现在是连我们付过钱的食物都不给了吗!”莫罗说。 最终,莫罗和朋友们吃完了所有的食物而且还付了小费。“回想起整过程动,越想越觉得尴尬!”她在视频中结尾说道。 视频发布一天后,Paper Crane居酒屋在Instagram上发表了一篇长篇帖子作为回应。他们向莫罗在餐厅的负面经历道歉。 “我们的许多员工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但我们希望您知道,我们的员工从未有意让您(或任何人)在我们的餐厅感受到不被尊重,我们为任何可能引起这种误解的言论感到抱歉。”帖子中写道。该餐厅补充说,他们已与所有员工讨论了这起事件,检查他们与顾客的交流方式,并解决语言障碍,以“确保我们的话语具有适当的含义”。 Paper Crane的管理层表示,他们已经联系了莫罗,并邀请她和她的朋友亲自谈论他们的经历。 该帖子继续解释说,该餐厅是一家小型的韩国人经营的家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一次火灾迫使其关闭了一年,当然还有COVID-19。 不幸的是,Paper Crane在帖子中表示他们收到了“威胁和基于种族的骚扰”,因此决定关闭所有社交媒体账户上的评论。 “我们并不打算逃避我们的客户服务责任,但我们的重点将是在这个困难时期保护我们的家庭,”他们说。 在TikTok上的一段后续视频中,莫罗谴责了人们对该餐厅发出的仇恨和威胁。 “我不希望你们去他们的评论区拉仇恨,或者给他们打电话,或者发送威胁,或者降低他们的谷歌评论,”她说。“我知道他们也有家庭,我不想毁掉他们的餐厅。”
周三早上,来自Winnipeg的一群学生跟着老师到校外field trip旅游。没想到在公园内发生意外,17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有消息称,他们当时都从高处跌落。 图源:CTV 据CTV报道,事发地点在Whittier Park公园内的Fort Gibraltar古堡内。上午10点左右,总共有16名学生和一名成人被送往医院,其中3名儿童状况仍未稳定。这些孩子的年纪在10到11岁之间。 消息报道称,这些学生于field trip过程当中,在Fort Gibraltar公园内16至20英尺(约4.9至6米)高的地方跌落。 有家长确认,这些学生来自St. John’s-Ravenscourt School学校。 一位孩子的家长表示,当时这些学生在古堡楼内一个升高的平台上。结果平台发生断裂,一些学生跌落。 图源:Twitter 校方后来发信确认,该校5年级的学生当时在那里活动,其中部分学生受伤。家长们已经接到通知。其余未受伤的师生已经返回学校,并正接受咨询师的治疗。 其中一位学生Craig Sai当时就在坍塌的平台上。“我们要走过这个平台的时候,我踩了上去,然后上了桥面。接着就听见断裂的声音,然后我发现自己掉在地上了,” Sai在儿童医院外表示。 “非常可怕。那时我刚以上桥,就直接从空中掉了下去。” 一位住在该区域的女子Chantelle Craig表示,当时她在家后院,听到了一阵警铃声。 “后来就来了一辆又一辆救护车,消防车也来了一辆又一辆,” 她说道。“至少有5辆救护车和5辆消防车在现场,还有警察。。。都全体出动。” 她表示,看到至少有两名孩子被担架抬走。 图源:CTV 报道称,当时有接近30人在这个桥面上。总共有28人在现场接受评估,其中17人被送往医院,包括16名学生。大部分伤者已经出院。 儿科急诊部门的医生Karen Gripp表示,一个学生需要住院并接受手术。大部分孩子的伤情是骨折,没有人重伤或有生命危险。 随后Winnipeg市长Scott Gillingham表示,他对此深感担忧。 “我的思绪与这些伤者及他们的家人同在,” 市长在推文中写道。“感谢急救人员的紧急响应。”
资料图 越来越觉得,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真不简单。这个不久前刚在西安度过70岁的邻国总统,最近有一件事,又让世界刮目相看。 不久前在莫斯科开欧亚经济论坛,谈到欧亚经济联盟,托卡耶夫当着普京和卢卡申科总统的面调侃,在这个联盟内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一体化程度最高,“很抱歉,他们核武器也共享了”…… 看现场视频,听到这句话,普京和卢卡申科都乐了,两人场下笑着握手。 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于2015年,成员国有五个: 俄罗斯、 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亚美尼亚。 当然,托卡耶夫下面还有一句话: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是另一种整合形式…… 我也不知道托卡耶夫是什么意思,应该就是友好调侃一下吧,同时强调哈萨克斯坦的特殊性。但卢卡申科可能当真了,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强烈建议:哈萨克斯坦,那你就加入俄白联盟吧。 他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人担忧。我认为,哈萨克斯坦总统在这个问题上忧心忡忡。没有人反对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建立密切关系,如同我们和俄罗斯联邦这样的关系。这很简单,加入俄白联盟国就解决了,所有人都会有核武器。 托卡耶夫,你是不是担心没有核武器?没关系,你加入了,就等于有了。 当然,肯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卢卡申科也声明:这是他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俄罗斯的意见。 但是,用他的话说:“我认为,这是可行的。我们在战略上应当理解,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机会联合起来。” 怎么办? 总不能对卢卡申科的热情,置之不理吧! 第二天在国内视察时,当着众多官员的面,托卡耶夫正面回应了: 不久前,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建议,哈萨克斯坦也加入俄白联盟国。我很欣赏他的幽默感。我认为,加入这个联盟对于哈萨克斯坦完全没必要。 卢卡申科,你太幽默了。至于加入俄白联盟,真没必要。 为什么? 托卡耶夫接着说:“我们已经有了其他的一体化组织,其中之一就是欧亚经济联盟。至于核武器,我们更不需要。因为我们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缔约国。我们始终将致力于履行我们在这些国际文书下的承诺。” 然后,他说:在广袤的大欧亚区域内,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共同市场,这是符合所有国家共同利益的选择。 高,实在是高。 既没有驳卢卡申科和普京的面子,又说了哈萨克斯坦对核武器的明确态度(不需要),更强调了以经济合作为中心的重要性。 这个托卡耶夫,确实不简单。 记得去年,好像是圣彼得堡论坛,也是当着普京的面,托卡耶夫明确:哈萨克斯坦不会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 为什么? 他是这样说的: 联合国的两大原则,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即国家领土完整与民族自决权。这些原则是矛盾的,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放任这种民族自决权,那么联合国将不再是193个国家,而是会出现500~600个国家。 当然,这将导致混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承认台湾(专题)、科索沃、南奥塞梯、阿布哈兹。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被认为是准国家实体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 当时的托卡耶夫,似乎有点生气,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可能不是很合适,但我还是想通过这个机会,向一些俄罗斯人士发表的有关哈萨克斯坦的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不符合事实的言论表示抗议……今天,我要感谢克里姆林宫的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他完整地表达了他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我们哈萨克斯坦的立场。事实上,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需要借助许多言谈技巧来夸大的问题。 什么不合逻辑、不合事实的话呢? 当时一名俄电视台主持人声称,哈萨克斯坦如果不果断站在俄罗斯一边的话,就会面临和乌克兰同样的命运。这引发了哈萨克斯坦的强烈不满。 但托卡耶夫就是高,当着普京的面,既表达了对俄罗斯某些人的不满,但又巧妙地表扬了一下普京,话里有话、柔中带刚。 而且,他还明确表态:不会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 最后,怎么看吧。…
过去的一年,充满了一次次的巨变。 城市经历了停滞、变化、重启;人群经历了静止、启动、活跃,从一种生活流向另一种生活。 人口流动的数据,也记录下了人群流动的方向。 5月12日,随着广州《202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姗姗来迟,《公报》显示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7.65万人。这是5年以来,广州第一次人口下降。 2022年,人群不仅离开了广州,也离开了其他北京、上海、深圳,其他三个最繁华的一线城市。根据各地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座一线城市,同时迎来了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时代。 △2019年~2022年,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变化 △2019年~2022年,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变化 北京2022年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比前一年减少了4.3万人;上海为2475.89万人,比去年末减少了13.54万人;而深圳为1766.18万人,同比减少1.98万人。 多位人口学专家表示,四大城市人口负增长背后的共性是就业岗位减少,非户籍人口流失,离开大城市。 “人为什么迁徙流动?人往一个地方聚集,或者离开一个地方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就业。如果一个地方的就业环境不适合了,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离开。”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但离开大城市,也并非都是被动。 近几年,“逃离北上广深”的论调不绝,而今迎来负增长,不过是蝴蝶效应以年为单位的表现。 北上广深的人口负增长的“首次翅膀扇动”,始于哪一瞬间?也许始于年轻人里“逃离北上广”成了流行,从小镇去大城市反而成“逆行”;也许始于1993年,上海首次出现人口负自然增长率,从此愈发依赖外来的“新鲜血液”补充劳动力、缓解老龄化;也许始于某天,一线城市打工人突然意识到,体系成熟的一线城市越来越少有可融入的空间,“既不适合打工,又不适合生活”…… 有人认为,经过2022年的低谷之后,每一步都是向上的,人们会在不远的未来再次回到大城市中; 但更多人认为,2022年只是开端(电视剧),就业压力与经济放缓是长期的,大城市人口减少,也许会在2023年后愈发明显。 回不去的理想乡,难栖身的大工厂 正在济南的工作的白石,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要回上海。 但每当这时,脑海里理性的声音就会跳出来阻止他:这一回去,就又回到刚毕业的原点了。 985大学硕士毕业的济南人白石,刚毕业时一门心思想去上海。那是疫情还未出现的2019年春天,一切都在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北上广深绝对是年轻毕业生们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第一站。 “那时很好找工作。”白石说,他在毕业前拿了7、8个offer,最后选择了一家在上海的国企。 公司里年轻人多,大多都是“沪漂”,大家工作和生活都很合拍。他与同事出游,与出租车司机聊天,路过网红餐厅打卡,也享受这种大城市的“小资生活“。但白石从来没想过要留在上海,他明白,自己总有一天要回济南。 随着物价和房价的飙升,若想在上海落户、购房,压力便会像洪水般灌入生活,现在的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一年多之后,在父亲问他要不要参加一场济南的国企招聘考试时,白石没有拒绝。 他考上了,回去了。济南的工作并不比上海轻松,不如意时,他会像之前那样思考,要不要回上海去? 但他发现,离开上海的那一刻,这座城市像对他关上了一扇隐形的门,再回去变得举步维艰。 哪怕拥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在上海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现在工作不好找。上海提供给年轻人的机会,远不像4年前那么多了。大部分招聘岗位都是留给应届生的。” 生活愈发稳定的白石,做好了在济南安家(电视剧)的准备,但上海仍像白月光一样笼罩在他的心上。对白石来说,上海是“回不去的理想乡”。 但对于刚毕业没多久的汪宇,上海则是“难栖身的大工厂”。 汪宇本科毕业于后,2022年春天,托关系进入了上海一家药企,负责数据分析与统计的工作。 汪宇只在公司上了一周的班。接下来就经历了2个月的封控。被迫转为线上远程工作的他,不仅“憋得慌”,领导也对他越来越“push”。而且由于封控,汪宇无法与同事朋友及时交流、见面,每天从睁眼到闭眼,都是“一个人在电脑前做自己的事情,有很强的孤立感”。 结束封控后的第二天,汪宇就辞了职,买了票回老家。他有想过重新在上海找份工作,但看着“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要求、越来越少的岗位、越来越贵的房租、和自己不再拥有的应届生身份,实在没有信心。 “后来在宁波待了一段时间,感觉宁波、杭州、苏州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也挺好的,没必要吊死在上海那一棵树上。” 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繁华羽翼下的残酷现实,愈加被年轻人看清。在他们眼里,大城市不再是那个“追求梦想的必需品”。 人不再被需要了 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像四位性格迥异的人,各都有地位和“技能”。当经历人口负增长时,自然也各有城市特色。 四座城市人口负增长的原因,要属广州、深圳两地的人口负增长,最有“赛博朋克”的色彩——人力正在被科技替代,人不再被需要了。 多位人口学专家告诉八点健闻,产业转型升级与外贸形势变化,是广州、深圳两地人外来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三角和珠三角,当下正处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智能设备、数字化设备、还有科技化、机械化设备等对人工的替代,从这些地方率先开始。不仅如此,珠三角很长一段时间推行了“腾笼换鸟”,即用更加先进的产业,替代过去的加工制造业。 “这些都会体现在流动人口减少上,因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就业、获取经济利益。”原新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厚莲也做过估算,“深圳去年一年净迁出人口,大约在18万人左右。” 漂浮在广州、深圳的普通人,无法像人口学家一样目光毒辣,预测到经济变化可能带来的就业、用工变化。但他们很多人在尽力像人口学家一样,深究这一切的变与不变,以此寻找人生转变的契机。…
过去的一年, 一条持续拜访了离开城市的新隐士们, 他们在乡村自给自足,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新的社群, 低欲望、全方位地探索可持续生活。 铁牛村新村民们 成都市区80公里开外的铁牛村, 50多位从一线城市搬来的“新村民”, 一起创业、抱团生活近5年。 他们自创乡村生态社区, 成员年龄跨度从60后到10后不等, 80后、90后占六成, 还有不少硕士、海归(专题)、大厂前员工。 ▲ 昆明八角地社区 2021年,36岁的昆明人张茜, 正式停掉自己长达12年的美术教育事业, 卖掉市区的房子, 搬进昆明东北角的八角地生活。 她和朋友租下整个村子,租期20年, 尝试在这建立中国第一个 以家庭为单位的永续社区。 50 m²的菜园,种了十几种蔬菜, 满足一家三口所需; 自建排污循环系统, 努力实现零垃圾、零排污的生活。 目前,全村已有2户新村民入住, 4户即将动工。 ▲ 八角地社区,张茜家位于村子最高处的西北角 2016年, 江措来到贵州荔波的茂兰自然保护区, 被这个纯朴封闭的山谷所打动, 在这里建立了“董岛部落”。 吸引了年轻人前往, 一个独特手工艺社群在这里逐渐形成。 ▲ 江措总穿一身黑衣、戴帽子,身后是董岛的岛民 ▲…
2022年年初,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 其父亲金性勇的故事, 在网络刷屏。 金晓宇从小眼睛受伤, 之后又被诊断为躁抑症, 但他勇敢与命运抗争, 在父母的陪伴下, 十年间用仅能看到的一只眼睛, 完成了共600余万字的外文译著。 2023年5月30日, 金晓宇传来最新消息。 他在表哥和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娜陪同下, 签了遗体捐赠志愿书。 4个多月前 曾为父亲的遗体捐赠书签字 1月18日,金晓宇父亲离世, 他在遗体捐赠确认书上签字, 正式告别了父亲。 金性勇要捐赠遗体, 一开始金晓宇并不同意。 父子俩大吵一架, 金性勇当着金晓宇面 撕掉了已经签好的捐赠书。 而后,他又瞒着金晓宇, 重新签了一份。 金性勇临终前夕, 金晓宇和黄丽娜接到医院电话, 分头赶到ICU。 “你爸爸签署了遗体捐赠志愿书, 但最终要不要捐, 还是看你的意愿。” 黄丽娜称。 金晓宇不再坚持: “他想做的事, 我要帮他完成。” 告别父亲后没多久, 受刺激的金晓宇旧病复发, 又住进了医院。 这次出院后,…
5月31日凌晨,伊能静的儿子哈利更新了一则快拍,他晒出与男友人的亲密合影,照片中,哈利与对方搂抱在一起(电视剧)贴脸合影,由于动作太过亲密,加上对方打扮艳丽穿着女装,猛一看还以为哈利抱着的是一位女友人,惹来不少网友议论。 照片中,哈利身穿白色坎肩针织衫,下搭浅色牛仔裤,最吸引眼球的是他佩戴的仿皮草毛绒保暖帽,看上去非常厚实,由于上衣没有袖子,导致他的纹身也展露了出来,看上去个性十足,他还闭着一只眼wink,嘴巴也嘟嘟嘴,性感中带着几分娇羞。 而一旁的好友则身穿性感透视女装,镂空的设计让他更加妩媚,他还化着浓妆,举止之间都尽显妩媚,这样的打扮比女人还要魅一些,好惹眼。 哈利在图片上还打上了一段英文,直言是“最快乐的一天”,看来大家聚在一起玩得很嗨,哈利还晒出与另一位男友人的合影,看上去就正常了很多。 而这位穿女装的男子也晒出了聚会照,画面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能够看到聚会中有多名女子,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则躺在地上,男男女女的看上去关系混乱,其中穿黑色衣服的女子露着肩,她还用手抚摸这位男子的腰,真就有些放飞自我。 都知道哈利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比较开放,之前也曾因为穿女装引来热议,但他丝毫不惧怕外界的议论,依旧我行我素,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没想到他身边的朋友也都和他一样,混性别穿搭,造型很夸张。 之前这位男性友人还晒出与哈利的合影,每次拍照两人都紧紧靠在一起,想必私下的关系一定非常好,哈利也经常点赞评论他的动态,不过,这么亲密也容易让人误会,怎么都觉得有些“暧昧”。 因为从小顶着“伊能静庾澄庆儿子”的头衔,哈利从小就被媒体高度关注,加上他上学后行为开始“女性化”,所以每次他穿女装都能被热议一番。 有时是大波浪配着高跟鞋,有时是女装裙,看到他如此放飞自我,很多人曾担心他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认为他是因为父母离婚才变成这样,殊不知这样的打扮是他的喜好,他本人是很健康的。 之前,伊能静曾说儿子到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很多人甚至猜测哈利是不是要变“女人”了,事情发酵后伊能静才站出来辟谣,还晒出儿子帅气的男装照回击。 其实哈利长得很好看,五官很秀气,不比圈内的小鲜肉颜值低,也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多才多艺,只不过一旦换上女装就很夸张。 针对哈利穿女装这件事,伊能静和庾澄庆都给予了支持,这或许也是哈利在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做最真实的自己,开心就好。 其实穿衣打扮是个人喜好,身为外人更不应该过多批判,即便接受不了也应该给予尊重,当然,大家更爱看哈利穿上男装,这样会更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