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纽西兰航空宣最新规定:乘客登机前要先量体重

搭机不仅要知道行李重量,现在连乘客本人也要秤重!纽西兰航空(Air New Zealand)周二(5/30)宣布最新规定,要求在奥克兰国际机场搭机的国际旅客,在登机之前站上体重计测量体重,此举是为了因应纽西兰民航局的相关规定。这项做法将实施至7月2日止,航空公司称完全是自愿参与。 搭乘纽西兰航空的乘客,即日在奥克兰机场报到时,除了手提行李,乘客本人也会被引导站上电子体重计测量重量。该航空其实本月29日就开始要求乘客秤重。 纽西兰航空30日表示,这项称为“国际旅客体重调查”(International Passenger Weight Survey)新做法,是为了收集飞机重量负载和分布数据,该航空在声明指出,“为了安全理由,我们需要知道机上所有物品的重量。” 此举是因应纽西兰民航局的规定,要求民航机运营商必须确定“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总重量”。该公司负载控制改善专家詹姆斯说:“我们秤量飞机的一切,从货物到机上餐饮,再到货舱里的行李。至于乘客、机组员和登机行李,我们使用平均体重,这也是我们在这次调查将获得的资讯。” 然而,体重是个人隐私,并非每个人都愿意透露。 纽西兰航空强调这项举措完全是自愿参与,且为了保护乘客隐私,体重数字将直接汇入电脑,并匿名记录,不会跟乘客的姓名和个人资料有任何连结。 纽西兰航空预计在整个6月份,收集逾10万笔乘客的体重数据。 这并非纽西兰航空第一次以安全名义要求乘客站上体重计,该航空2021年就曾针对国内航班旅客进行秤重,“如果国际旅行已经恢复正常,是时候让国际旅客参与进来了。”

年轻人就业路越来越窄才会出现“全职儿女”

作者 | 徐瑾 知名青年学者、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新词语层出不穷,比如最新就是“全职儿女”。当儿女也是一份工作,而且还是全职的?似乎是,职场不顺之时,大学毕业生们发现,回到家里不失为一份不错的选择——有吃有住,帮家里干点家务,拖拖地遛遛狗,再给爸妈一点情绪价值,陪陪玩聊聊天,就有爸妈给的“工资”,比起求职现场人山人海、早出晚归还可能被pua,到手去掉房租伙食也没几个钱,这不香么? 听起来是理想,真相如何?“全职儿女”的出现,到底是什么原因?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全职儿女:边啃老,边备考 “全职儿女”其实并不新鲜,一直有,只是过去比较低调,如今浮上水面。 与其说主动选择全职儿女,不如说是不得不全职儿女的无奈。以往大学毕业的孩子,如果总在家里呆着,别说家里亲戚有意见,周围邻居也会好奇一把。如今,“全职儿女”这种情况上了各类社交媒体热搜,大家都有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 不能只说年轻人是非观变了,父母更宽容了,还得说大环境变了——以往毕业就找到工作是常态,如今毕业找工作可能是一项中长期要完成的任务。 年轻人失业率、尤其高学历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全职儿女流行的背景。随着经济回暖,经济数据好看一些,全国的失业率也有所好转,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3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但是,年轻人失业率仍居高不下,3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19.6%,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4月份该数字继续攀升至20.4%。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目前就业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需加力。 从供需关系可知,工作如果难找,薪水也不会高。根据麦可思报告,2021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833元、4505元,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起薪平均涨幅(本科:4%,高职:3%),均低于疫情前的2018-2019届的起薪平均涨幅(本科:7%,高职:6%)。 也正因此,全职儿女哪怕只是家里给点零花钱,性价比比外面找个一般工作可能还舒服。但其实,全职儿女多数也不是真的全职,或者说全职一辈子,其中以“备考族”为主。 因为找工作难,提升的竞争也在加剧,无论出国、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考编制,要考外语、考专业、考行政测试等,想取得好成绩,显然都需要大把时间准备,所以大学毕业后家里提供一年两载的缓冲期,而毕业生毕业就全力以赴脱产备考。 一战成功的可能性也在逐年降低,“二战”、“三战”并不新鲜,按照一些大学的数据,超过50%的考生是二战。 “全职儿女”与“啃老” 听完“全职儿女”的描述,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就是“啃老”么?倒腾那么多,披上一个新马甲整得人不认识似的。问题是,在现代社会压力之下,“啃老”越来越变成年轻人无法逃避的选择;啃老有很多种,不是这种,就是那种。 面对“啃老”说,有的全职子女就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在家陪父母拿点零花钱,叫啃老,但好歹还是尽了子女义务,那些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去了大城市努力找份工作,自己买不上房要家里出首付,自己还不上贷款要家里人退休金补贴,自己结婚生子需要老人带娃,而老人在老家有个头疼脑热,他们却根本帮不上忙,这种“啃老”难道不是更为严重? 这些争议,其实暴露了一个快速城市化与老龄化社会的弊端。年轻人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自我,而财富更多聚集在老人手中。前段时间,就有人统计了一下,在中国退休金超过一万元的老人有635万人;而年轻人月薪超过一万元的人数不到500万人。这个数据统计上可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基本规模不会大错——很多人好像以为月薪一万很容易,其实这已经是一二线城市能够拿到的体面收入,毕竟在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只有一千元。 全职子女之所以还能流行,主要还是父母辈除了有养老金,多数还能生活自理。现在不少大学生的父母也就五十出头,大学生暂时回家做全职子女,其父母无论身体还是经济,其实也没有太多压力。但是如果就业情况继续恶化,随着养老金缩水,那么全职儿女的快乐时光恐怕也没有那么长久安全。事实上,即使经济无忧,很多年轻人在家中呆着也陷入精神内耗,点赞全职子女也是给自己的选择一点安慰。 作为备考之类选择,相信多数中国父母还是心甘情愿地接纳“全职子女”,哪怕只是暂时。因为备考只是阶段性的选择,成功上岸的可能性就还在,那么按照中国父母多数喜欢为子女大包大揽的调性,这些事其实都不是事。问题在于,如果多次考试还是没法上岸,子女又长期脱离社会,这怎么办? 这种情况也许在几年之后会集中出现。毕竟在不少段子中,父母退休金两万,给985子女一万作为全职子女工资的情况,还是极少数——就像前面说的,中国退休金超过1万的人群,最多也就600多万人,而且其中应该不少是大学生爷爷奶奶辈人物。 恢复经济、促进就业,年轻人需要更多选择 作为个人选择,选择一段时间做全职子女,无可厚非,这也类似成年之后一次间隔年(gap year),只是达到理想生活中一段过渡和中间状态,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全职子女当做一种最终目的,恐怕还是存在各种大小障碍。 长期来看,全职子女能否持续?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是存在不少压力。首先,这看起来是让子女占便宜,但对子女一方未必真的好。众所周知,经济独立是孩子成年的一大标志,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这也是一个从家庭社会性“断乳”的开始,这样孩子才可以真的作为成年人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完成自己的人生。问题是,当已经成年的子女回到家中,重新续上“乳汁”,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退化。当然,作为父母,多少人能狠心拒绝呢? 即使在讲求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住在父母家车库的成年人也不少。这种情况二十年前在欧洲等陷入衰退的发达经济体就出现了,随着年轻人失业率越来越高,和家里人同住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所谓独立成年,则无从谈起。 其次,全职子女的模式,对于父母一方,如果长期持续,也是压力。以日本为例,其完善养老金制度曾经让不少国人羡慕。但即使在日本,因为子女问题,也有不少老人陷入老后破产的境地。比如,日本进入“失去的二十来年”之后,也出现了不少类似国内全职子女的现象。 他们自嘲为“平成废宅”,也就是长期不工作呆在家里依靠父母养老金过活的人。更严重的是,如果子女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在中年失去了工作,无奈再次回到家里,而父母已经年迈,又需要看护,到时候情况可能更严重。一方面成年子女回来,父母可能失去政府补助,而子女回来之后,又增加了家中的支出。日本媒体调查了这种情况,发现所谓成年子女和老人合住彼此辅助其乐融融,其实只是一种想象,不少时候成年子女回来,导致经济压力加大,甚至会出现老后两代人破产的局面。 对比之下,中国目前这种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中年人失业也往往依靠自己储蓄想点办法,但是未富先老的社会应该做好预案。更不用说,未来养老金情况难言乐观,按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存在不少问题,入不敷出、两极分化的问题渐趋严重。报告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或将耗尽。 自由意味着选择。要让年轻人真正做选择,意味着他们在做全职子女之外,还有真正的选项,有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而不是一味让他们脱下长衫之类。这些的前提,其实都还是依托于经济的好转,也正因此,重要的不是洗脑年轻人去拧螺丝,而是启动经济,搞活市场,给他们更多工作选项。 至于年轻人,无论自愿还是被动选择全职子女,你都要明白,这注定只是你人生一个阶段,你的身份不应该是某个人的孩子,而是应该努力活出自己的名字。

浙江富商成老赖,国内首个无人岛2785万流拍

” 岛主 ” 梦并不好做。 近日,浙江宁波旦门山岛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评估价 3977.19 万元,起拍价 2785 万元。截至 5 月 27 日该项目竞价周期结束,因无人报名流拍。 但这次拍卖仍吸引了将近 6000 人次围观。 为何旦门山岛如此受关注?早在 2011 年,《海岛保护法》出台后第二年,全国首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出自于此,旦门山岛成为国内首个有明确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获得该岛 50 年使用权人的是象山海洋游览度假有限公司,背后实控人为黄益民。 根据彼时 ” 黄岛主 ” 的计划,到 2020 年前,旦门山岛投资额将不少于 10 亿元,包括建设沙滩高尔夫、温泉度假酒店、海滩泥浴、海岛影视拍摄基地等项目。 如今十二年过去,旦门山岛却沦落为拍卖货架上的标的物。 根据司法拍卖公告、法院执行案件信息,旦门山岛使用权自 2018 年作为抵押物为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后因贷款方无力归还借款,借贷方依法诉至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因此该院对海岛使用权进行查封评估并拍卖。另据企业信息平台查询,黄益民存在 3 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总金额超 1.4 亿元。 2022 年在旦门山岛组织过游学活动的黄旭(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岛上目前…

当代打工人,被迫患上“文字讨好症”

” 文字讨好症 “,指为了展示自己的友善,缓和语气,在一句话末尾加上各类语气助词和标点符号,时常发生在线上对话场景,例如公司内部通讯工具和微信对话框里。 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 5 月 29 日,” 确诊文字讨好症 ” 的话题再度冲上小红书热搜榜第二名。刺猬公社小范围调研后发现,” 哈 “” 啦 “” 呀 “” 滴 ” 可并称为 ” 文字讨好症 ” 四大天王,能搭配不同语句,是该症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场景下的实例如下: ” 我们今天对齐下方案哈。” ” 当然可以啦。” ” 能不能多给两个人力呀?” ” 好滴。” 如果汉语失去 ” 哈 ” 这个字,世界将多承受 50% 的怒气值;如果四大天王都失去,心平气和的工作将无法持续。 当然,上述对话显得不那么真实,是因为除开四大天王,还有顶流波浪号没有登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自旅行?

旅行,在以前都是成团旅游,人越多越好,这样才更加热闹,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越来越喜欢独自旅行,尤其是还没有成家立业的人,在旅行的时候不会唿朋唤友,更加喜欢一人上路。一个人的旅行看上去有些孤独,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自旅行呢?其实两个字就能概括。 旅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和休闲,人们之所以喜欢很多人一起出行,主要就是图一个热闹,而且很多旅行线路都是跟团游,这样能够降低一部分旅游的成本。可是一个人旅游也有很多好处,虽然看上去有些孤独,但是能够让人感到更加轻松,这也是喜欢独自旅行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 要知道,每个人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古镇的清幽,也有人喜欢都市的繁华,而且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最终制定的目的地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出门旅行,在制定目的地的时候就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考虑同伴的想法,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心走。 除了目的地之外,一个人的旅行也更加自由,行程可以不用考虑。人数一多,在出行之前就要考虑到各种情况,特别是长途出行的时候,不制定一个计划就出门,最后肯定没有一个好的体验。可是一个人旅行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随意制定行程,更改行程也更加方便,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旅行的心情不一样。 旅行人数一多,整个队伍就显得有些拖拉,本来三天的行程,但是由于每个人想要停留的景点不一样,就会出现时间上的耽搁,而且还玩的不尽兴。一个人旅行就无所谓了,觉得好玩就玩个痛快,不好玩直接转身离开就行。最重要的是,不会出现出门旅行一趟,结果朋友都做不成的尴尬。

44岁男演员遇害妻子和岳母成嫌疑人

5月30日从外媒方面传来噩耗,巴西44岁着名男演员马查多(Jefferson Machado)证实已经遇害离世。 据巴西媒体透露,马查多是在今年的2月初被家人报了失踪,时隔3个月,如今马查多的遗体被发现。 目前国外的多家娱乐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马查多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在本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属于一线大牌艺人。他有很多部本土剧还没有上映,如今传出他离世的消息,粉丝们不愿接受的同时警方也对其死亡展开了调查。 从警方发现马查多遗体的情况来看,马查多是被谋杀的,他的遗体被锁在了一个木箱之中,并且颈部还遭到了铁丝紧锁。 44岁男演员遇害,遭铁丝锁颈埋进木箱内,妻子和岳母成嫌疑人! 警方是在时约热内卢的一处建筑物底下发现了马查多的遗体,当时警犬在此处停留不动,随后警方展开挖掘工作,果然在地下挖出一个被封锁好的木箱。 木箱被打开的时候马查多的遗体已经高度腐烂,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颈部被铁丝缠绕,而且双手还被绑在了脑后,显然马查多是被谋杀的。 警方通知马查多的家属,并且对其身边的人展开了调查。马查多的母亲表示与儿子最后的通知是在1月29号,当时儿子是用手机发短信与自己联络。但很奇怪,儿子发出来的短信有多处拼写的错误,甚至自己不找儿子他也不主动发信息给自己。 母亲担心儿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于是家人起疑心之后寻找马查多,却一直没有找到。 警方对马查多的死展开调查发现,马查多在离世之后其云端账号之中的多张与妻子合影照片被删除掉,并且在他离世之后还有人曾登录过他的个人账号。 警方发现其账号是由妻子登录,而妻子在马查多遇害的这一段时间里她一直与母亲住在一起,母女还有一些反常的举动。目前马查多的妻子与岳母被列为重要嫌疑人,被警方控制起来。 警方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装有马查多遗体的木箱是由妻子妈妈的家乡生产,锁死的木箱有一定的年代,这一点也符合马查多岳母家老人使用的情况。 关于马查多被谋杀的真正原因,警方暂时不方便透露,但从当下来看,估计是妻子和岳母这人一起对马查多“动手”了。凶手真的是太残忍了,希望马查多一路走好。

氢燃料电池车丰田皇冠SedanFCEV发布

近日,丰田皇冠Sedan FCEV在富士24小时耐力赛期间正式亮相,新车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有望于今年秋季与油混版一同在海外市场上市。据悉,皇冠Sedan FCEV采用和丰田Mirai相同的TNGA-L架构。丰田Mirai已经在中国上市,如果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这款车。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大尺寸的垂直格栅中网,配合镀铬装饰显得十分霸气。车头两侧设计了导流槽,能够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新车采用了细长的大灯和贯穿式的LED灯带,科技感十足。 来到车身侧面,可以看到车门前方的FCEV徽章,标志着这是一款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车。车身侧面的线条十分流畅,后视镜和车窗框采用了黑色设计,增加了运动感。新车采用了一款大尺寸多辐轮圈,密集的辐条呈微螺旋状放射而出,显得十分精致。 车尾方面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视觉上能够使车尾显得更宽。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后备厢融合了三厢车和掀背车的设计,开口设置在后挡风玻璃中间,能够带来比传统三厢车更大的后备厢开口,增加了实用性。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当下流行的全液晶仪表加大尺寸中控屏幕的设计,两个屏幕均为12.3英寸。新车也保留了机械换挡杆和大量的机械按键,做到了科技感与实用性相结合。新车在内饰材质方面使用了大量的实木和皮革,营造出豪华的内饰氛围。 动力方面,新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但具体的动力参数还不确定。据外媒推测,新车可能会采用类似丰田Mirai上的那套氢燃料动力系统。

中国思想界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一)不能随便使用“文明”一词 “文明”与“文化”是从大学者到普通人都经常使用的词语,而且无论怎么使用都会沾点边。但是作为学术概念,它们都十分复杂,不少人因使用不当而惹起争论。 相比而言,文明概念要比文化概念简单得多。根据诺贝特·埃利亚斯等学者的研究,“文明”这个词虽有拉丁词根,但其现代词(civilization)则是在16-17世纪于英吉利海峡两岸开始使用的。埃利亚斯概括了文明一词在18世纪的用法:“它包括了西方社会在最近两三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他们的技术水准,他们的礼仪规范,他们的科学知识和世界观的发展。”文明这个词是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是用来概括现代事物的,如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建设、工业化生活和民主制度。 这是文明一词的首要含义。按照这个概念,那些没有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不能被称为文明。文明与野蛮,是对现代化国家和非现代化国家的区分。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大多崇尚中国,莱布尼兹、伏尔泰、狄德罗等,都是中国的礼仪和制度的推崇者。因此,他们在把西欧称为“文明”的同时,也把中国称为“文明”。 但启蒙运动后期,随着对中国的了解增加,西方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孟德斯鸠是最早怀疑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他指责中国是一个充满商业欺骗和血腥专制的国家,不可能有很好的社会道德文明。18世纪后期,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加速,而中国却长期陷入停滞,日显落后。 所以,到了19世纪初期,西方人的“中国热”迅速降温,而贬低之声日益升高。黑格尔甚至把中国看做世界历史的婴儿期,自由精神还深藏在肉体之内而没有冒出。马克思恩格斯称中国为“半文明”,到了他们的时代,中国在很多西方人眼中已经不再是“文明”而是“野蛮”了。 文明这个词也有扩展使用。这与“抛光”(polish)和“文明化”的提法联系一起,说明事物的相对性,用以描述技术、组织、礼仪、制度结构等的进化。大都市、县城和落后农村,它们的抛光或文明化程度是不同的。如沃勒斯坦所说,文明一词具有“非常正面的内涵,在语法上是单独用来指示种种进步(和它们的结果),这些进步使男人(和女人)更加‘市民’(civil),即更少‘动物相和野蛮相’。” 总之,它是用来比较道德与福祉的进步,落后的或相对落后的东西不能称为文明。东南亚国家对黑非洲有些部落社会自称“文明”倒无大妨,但若是对发达国家自称“文明”就会被视为无知和狂傲。同时,文明还有进一步的扩展用法,即经常用来称呼历史单位,如“新石器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等。这类扩展用法虽然已成习惯,但已经失去了上面说的正面意义,“文明”也就是“状况”的意思,“新石器文明”也就是“新石器状况”,如果是和更先进的比较,也就是“新石器野蛮”。 尽管有扩展用法,但文明的基本内涵并没有变化,它用来概括现代性事物,既包括技术、社会结构、经济政治制度,又涉及个人的举止行为。其核心是现代民主制度。启蒙思想传统是强调政治制度和道德的进步。 康德的文明定义是很权威的,它指的是以“公民社会”为主体的国家制度,也就是现代民主制度。杰弗逊在1787年出版的著名启蒙读物《弗吉尼亚笔记》中认为:文明包括政治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把法律和权力分开的分权制度,后者是指与这个制度相应的思想教养。这样的认识至今仍是主流,文明的核心含义就是现代民主制度。 (二)文明无高下?中国学者陷入非主流思想的泥淖 上述文明概念在中国并没有深入传播。长期以来,中国思想界热衷于同国外的非主流思想接轨,习惯于把被别人抛弃的、非科学的思想当做宝贝,甚至对已经被历史证明为荒谬的理论体系,也要坚决维护。在这种背景下,非主流的“文明”概念自然要压倒主流概念而受到追捧。 20世纪初期,文化有机体说的文明概念在西方流行起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是这一学说的代表。前者列举了人类历史上8大文明,后者归纳了人类历史上26种文明。这些其实都是有史以来的王国、帝国、国家等单位。 他们认为,这些“文明”都是单独有机体,各有自己的灵魂和躯体,都要经历一个由发育、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这样的观点与启蒙-理性主义的学术传统是对立的,后者认为不同的历史单位和地区,都是开放系统,文明由诸多元素组合而成,不是不可分的有机体,对文明的研究也应是分析的。 在主流看来,人类文化学的文明(及文化)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非社会科学的”。它之所以常被提到和介绍,也主要是因为批评和否定它的需要。 相反,因为陷入非主流思想嗜好的泥淖,中国有些学者对斯宾格勒和汤因比推崇备至。文明是独立的有机体和没有高低之分的观点,迎合了闭关自守的心态。说西方文明即将衰落,会使人感到快慰。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所说的“西方”本来指的是德国的西方,即英、美为代表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只看到这个书名就够了,把它理解为整个西方。至于汤因比,他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以及在一些演讲和文章中,不断宣扬“西方衰落”,“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华文明将一统世界”。这种诺亚方舟式的故事,很能迎合理性精神欠缺的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不断地加以引用、宣扬和阐发。 这样,国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兴热的文明研究,非但没有带来重要的学术和思想进步,反倒使非主流思想不断传播,大有成为主导之势。马克思在文明概念上与启蒙是一致的,而一些学者一边“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边却无视马克思思想的这个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很多学者专注于制造学术泡沫。无数的资金、一批批的项目、一个个的学术会议和报告,都花在讨论“文明无高下”“中华文明优势”“西方文明衰落”这样的主题上。这样的学术研究使不少学者失去了基本的是非标准和真假判断能力,有的大学教授甚至智商退化得不如农妇,因为一个农妇尚且通过一次旅游而知道自己的文明程度不高,能体验到中国大陆没有美国、日本甚至韩国、台湾地区的文明程度高。 非但如此,有的学者还进一步堕落到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为能事。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任务,但目前只是集中精力搞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尚未展开,依法治国也只是在推进中,然而,居然有人写出“中国是最大的民主国家”“中国是第一层次的国家”之类的文章,并在报纸和网络上四处转载。这种病态倾向若继续发展,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的精神下沉,国家层面的决策智慧也难免严重弱化。 (三)马上超美国?思想界不少人忘记了“韬光养晦” 前面提到,启蒙的传统是把政治和观念(道德)的进步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看做文明的高层次元素,而把技术与经济的进步看做制度与观念进步的产品,是文明的底层次元素。马克思把政治和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而把技术生产力在内的经济作为“基础”。中国学者是马克思主义底色的,从物质层面分析是特长,然而,恰恰在自己所长之处,很多学者也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 邓小平曾经有个预测:中国可以在205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邓小平是伟人,有超出常人的历史洞察力。根据中国的落后状况,邓小平还提出了“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以及“韬光养晦”等战略。然而,思想界不少人已经忘记了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刚刚吃了几天饱饭,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专门写预测文章,有的预测中国将在30年内超过美国,有预测只需要15年,还有预测到2020年就可以了;有的学者一直鼓吹“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最有效,将拯救世界;还有众多的网络文章不断地揭露美国穷人生活困难、纽约等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等等,这样的宣传让人觉得中国已成经济大国,与美国平起平坐并马上就要超过美国了。 事实究竟如何呢?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人目前的生活水平仅相当于100年前的美国。如果对经济稍微有一些理解,就会认识到奥巴马不是在胡说八道。即便国内目前的统计学是可靠的,也不能以GDP总量来判断经济实力,它说明不了很多问题。早在清朝,中国的GDP就是世界第一了,但却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即便中国在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GDP超过美国,那也不说明中国赶上了美国。 即便是人均GDP,在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上也没那么重要,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人均GDP都排在世界前面,但谁也不认为它们是经济发达国家。马克思从来没有把GDP纳入对文明的思考,那时候也没有这个概念。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一个标准,只是二战后庸俗经济学的庸俗传统。在马克思那里,底层文明元素(经济基础)的核心是技术。 不可否认,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上有空前的提升,但目前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属于很低的,属于第四梯级。在几乎在所有工业领域包括钢铁冶炼,我们都落后于韩国一个技术梯级,而韩国也仅排在世界第三梯级。 这就是说,仅从文明的低层次元素来衡量,我们的道路也是十分遥远,还属于“野蛮”状态。如果从高层次元素来衡量,差距有多大就不好说了。因为文明的高层次元素不那么直观,容易遭到各种模糊和诡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尚处在模糊和诡辩阶段的民族精神,必定是缺乏理性之光的,是昏暗的。

美债限协议通过第一关国会众院31日全院表决

美国联邦众议院程序委员会30日晚间以7票赞成、6票反对,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协商法案,形同在保守派强烈反对之下通过第一关重大考验,31日晚间将进行全院表决。 法新社报道,国会必须在6月5日前通过共和、民主两党的债限协议,这项协议原则同意提高债限门槛2年,以确保美国不会违约。 美国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和民主党籍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周末就多达99页的“2023年财政责任法案”(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 of 2023)达成共识,同意削减联邦支出并提高债务上限至2025年后,令华府松了一口气。 保守派对此协议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已同意众院共和党人上月通过的一项法案,但此次协议中减少的支出远低于当时的法案内容,而共和党领袖正四处奔波,设法让这份协议通过委员会表决。 这项协议法案30日在程序委员会(Rules Committee)看似遇阻,因为委员们打算进行辩论,所幸最后以7票赞成、6票反对通过,明晚将由众院议员进行全院投票,因此明天的表决才是成败关键。 在程序委员会投下反对票的委员包括2名极右翼共和党人罗伊(Chip Roy)和诺曼(Ralph Norman),另有4名民主党人投下反对票。愈来愈多批评者允诺将在全体投票中反对这项协议。 罗伊30日上午在极端保守派“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召开的记者会中表示:“每一位共和党人都应投票反对这项协议,这是一份糟糕的协议。没有人派我们来这里再多借4兆美元,却没得到一丁点回报。” 麦卡锡在国会与记者简短交流时说,“我不确定大家关切的是法案中的什么内容”,但表示“有信心”法案会获得通过。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人毕绍普(Dan Bishop)则表示,他对麦卡锡信心为“零”,并扬言要拉他下台,怪罪麦卡锡在协议内容上“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