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船参与洗劫二战英国海军沉没战舰遗物?马来西亚扣押调查 https://t.co/87dY4opgyp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y 29, 2023 马来西亚海事当局星期一(5月29日)表示,在一艘中国登记的散装货船上发现了据信来自二战期间的火炮炮弹,并对这艘中国散货船是否涉及在南中国海对两艘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遗骸进行打捞展开调查。该中国货船周末因未经允许在马来西亚水域下锚停泊而遭扣押。 路透社表示,这个月有报道说,猎奇者在马来西亚沿岸针对两艘二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的沉船下手洗劫。属于英国远东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HMS Prince of Wales)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HMS Repulse)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仅仅三天后,在靠近马来西亚海岸的一次海战中被日本潜艇的鱼雷击沉。 在传出非法打捞活动的报道后,英国皇家海军博物馆上星期表示,对这两艘沉船明显出于私利的破坏行为感到不安和忧虑。 英国广播公司BBC上周六说,英国国防部则谴责对海事军事坟墓的“亵渎”行为。 路透社表示,马来西亚海事执法署(MMEA)说,在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Johor)外海的一次例行检查中,在中国福州登记的一艘有32位船员的中国货船未能出示停泊许可。而在对该船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了废铁和火炮炮弹。 该船上的炮弹可能与警方上周在柔佛州一个码头查获的几十枚二战时期的未爆炸炮弹有关联。 马来西亚海事执法署说,当局相信那些炮弹可能是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猎取来的,并与马来西亚国家遗产部门和其他机构一起鉴定这些被发现的炮弹。 另据美联社报道,“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沉没共造成842名英国水兵阵亡。这两艘沉船被列为战争公墓。 马来西亚渔民和潜水者上个月在这一水域发现一艘外国船只后向当局报了警。 报道说,这不是第一次这两艘英国皇家海军战舰遗骸遭到洗劫。新海峡时报曾报道,外国宝藏猎奇者2015年使用自制的爆炸装置炸开船身厚重的铁板,以更容易搜寻遗物。其他媒体报道说,马来西亚当局当时扣押了一艘涉及抢劫这两艘沉船遗物的越南船只。
云南昆明传出国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债务问题。分析指出,当地土地出让收入过去3年大幅下滑,而税收增幅又很少,过去以发债“借新还旧”的模式已无法因应,而昆明是当前中国一些城市的缩影。 昆明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4日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上流传一份长达5页的“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并称已经采取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份文件透露,投入地方建设的当地城投公司到期债务兑付困难,引发市场关注。 经济观察网引述中泰证券固收团队今年初关于昆明城投的研报,从债券到期压力看,2023至2025年到期规模分别为人民币(专题)273.10亿元(约新台币1174亿元)、266.63亿元和136.85亿元。 报导指出,城投在地方主要承担融资以及建设职能,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金下滑的背景下,偿债能力会遇到挑战。 土地出让与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财力的好伙伴。2021至2022年,城投公司曾经是各地土拍市场的买地主力,而土地出让收入又是城投公司化债的重要资金来源。 但以昆明为例,从2019到2022年的3年间,昆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已从915.7亿元,大跌至2022年的123.6亿元。 而今年1到4月,昆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仅28.8亿元,年增2.8%,略为复甦,但仍远不及2019年同期的181.8亿元。 中国政府近年强调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GDP成长不是唯一要追求的目标,并已要求地方政府减少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但没钱难为无米之炊,报导引述一名金融机构人士说:“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会有阵痛的”。 对于城投债出现兑付风险,报导引述金融机构人士说,以前城投发债,主管部门对额度管控较松,当债券到期,除去本金之外,可以增加额度,也就是以发行新的债券来借新还旧。但现在的环境有所变化,首先是额度管控;其次,借新还旧还的只是本金,不包含利息等。 这名人士说,大部分城投的发债投资项目净利润低于利息,在以扩大本金借新还旧偿还利息的玩法失灵后,利息需由自有资金偿还。当城投遇到市场变化和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双重压力之下,债券偿还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地方财政人士称,中国一些中西部甚至东部一些地级市、县区面临类似的挑战,只不过部分城市挪腾的空间更大。 一名县区级财政部门人士表示,他所在的县也面临类似的挑战,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在专项债、专项资金等多类资金中挪腾,以保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转运支出)和债务偿还。 2023年4月,东方金城报告认为,近年来城投公司资产及净资产快速成长,但盈利能力与资产品质没有明显改善;随着监管政策变化、土地市场低迷及经济下滑压力加大,城投传统投资模式已难以延续。
Only in America: Shootout on the bus between driver and passenger: 22-year-old Omarri Tobias, began arguing with driver David Fullard after asking to get off between stops.“I dare you. Touch me.” #gunshttps://t.co/F1LcFmW6ja — Tim Tolka (@TimTolka) May 28, 2023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28日报道,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一名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发生争执,双方随后在行驶中的公交车内互相拔枪,向对方“连续且快速”地射击,导致两人受伤。…
最近几天,河南上百台收割机因为超宽超高下不了高速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进入5月下旬,全国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小麦收获期,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夏收农忙时节。数据显示,全国冬小麦97%以上都靠机收,其中30%需要跨区收割,农业农村部也在18号就开会部署了“三夏”期间,小麦跨区机收的细致预案和应急措施,保证颗粒归仓。 本该是齐心协力大抢收,结果短视频里却出现了这样一幕:这一边,数百台收割机因为超高超宽、没有跨区作业证,被堵在高速上;另一边,收割遇上暴雨天,大面积小麦生霉发芽,农户哭诉600亩地颗粒无收。 这两个画面一对比,就非常魔幻,因此河南收割机下不了高速的话题,也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吃瓜群众义愤填膺,小麦都烂在地里了,高速口的工作人员还在拿皮尺测量,这不是明摆着想要钱,却坑了农民吗? 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压根儿没有直接关联。 网上最早爆出“收割机不让下高速”的新闻是在22号,地点是南阳唐河县高速路口。 当地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很清楚,网上所说的限高、限宽,主要是指拉载收割机的平板车,一般一辆平板车拉两三辆收割机,确实会超高、超宽。但是经过协调之后,当天所有的收割机就下了高速,也就是22号,约185辆收割机就顺利进入南阳实施作业。 而南阳的小麦收割,最早就是在23号。另一个问题,则是小麦被“烂”在地里。那则视频发布时间是28号,视频里也明确写道,坐标为河南驻马店,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麦子发霉发芽,颗粒无收。 央视网在28号也发布了一条视频,称河南驻马店“小麦抢收抢运抢入仓,多方合作与大雨赛跑”。 一个发生在22号的南阳,一个发生在28号的驻马店,两件事都是真的,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很多IP地址在河南的人也表示,大家不要被带节奏,这一次小麦发霉和收割机的关系不大。 虽 然这是一场乌龙事件,但网友的怀疑也并非空穴来风。今年5月13日,中国三农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期暗访调查,直指高速站点的乱收费问题,事发地同样在河南安阳。经过记者调查发现,最近两年,路过安阳市内黄县的卡车司机们,频繁收到高额罚单,罚款从几千元到两万元不等,罚款依据大部分都是同一个原因——超载。其中一位司机,两年内收到了58张罚款单,总计罚款金额27.5万元。 按理来说,超载罚款天经地义,但内黄县的骚操作是,压称。一辆标载49吨的卡车,在厂区装完货,称重为48.98吨,出厂之后经过一次商业地磅,显示48.99吨。 多出10公斤的重量,还在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但到了内黄县超限站,电子地磅却显示51.15吨,直接多出两吨来,超载。一个司机也就罢了,几乎每个路过内黄县的司机都吃到了超载罚单,难道黄县的地心引力要比其他地方大吗? 更绝的是,出于安全考虑,一般超载都需要卸货,但内黄县非常“人性”,只罚款,不卸货。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违法告知书应该在30日内送到司机手中,但内黄县的罚单,需要一年才能送达,即便司机有异议,这时也很难再举证。 高速过磅莫名其妙超载这个事,早在两年前就发生过。2021年4月13日,货车司机赵洪军从山东出发,沿途路过5个超限站,货车实际载重都显示未超限,但到了佛山清远的新庄超限站,地磅显示50.24吨,超载,扣3分,罚款500元。赵洪军认为站点检测有误,多次请求复磅重测,均遭到拒绝,绝望之下,他选择刀片割腕的极端方式,才得到了复磅的机会。再次过磅时,机器显示没有超载。 如果说,高速罚款还属于暗箭,那么南宁的天价停车位事件,完全就是“明抢”了。同样在前几天,南宁人发现自己停不起车了,在路上停一天,费用最高能达到上百元。 有人临时停靠,还没下车,外面就有人来贴罚单了。 据统计,南宁市3万多个停车位,都归一家名叫“慧泊停车”的公司运营,为了追缴停车费,“慧泊停车”还与当地法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一旦欠款车辆进入泊位被记录,就会自动通知法院执行局采取行动追缴欠款。 而慧泊停车最大的股东,是南宁市公共交通集团,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市属国企。南宁政府的动作还挺快,事件曝光之后,多名涉事干部被撤职,市长也亲自道歉了,这茬就这么掀过去了。实际上,最近几年被通报出来的地方政府、机关单位的“创收”问题层出不穷。2020年10月,河北石家庄有16人因为乱罚款被刑拘,两任派出所所长明确要求,所里的人都要罚款给单位创收。 2021年9月,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暗访时发现,当地部分交警在道路上设置临时检查点,对途经的货车逐一拦停,并以“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理由实施“一刀切”式罚款。但是,现场司机都系着安全带,或者并没有相关违法行为。事件曝光后,多名涉事地区公职人员被停职。12月,河北省霸州市被通报,违规出台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向下辖乡镇(街道、开发区)下达非税收入任务,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0月1日到12月16日,两个半月的时间,霸州市的罚没收入就达到了6718.37万元,是1-9月的11倍,11月更是出现了明显的运动式执法,是1—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 ……地方高速乱收费,市属国企搞“创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内黄县执法部门的张股长给出了非常“耿直”的回答:各县经过三年疫情,现在财政都没钱了,这叫执法到位,该罚的钱,必须得罚。 地方财政没钱了,所以这叫执法到位。很刑。 我记得2021年,有人统计过全国31个省份上半年的公共预算收支盈余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全国只有上海财政有盈余,其他地方的财政都有缺口。其中云南、河南和湖南三省的缺口最大,分别达约2545亿元、2489亿元和2381亿元。 财政缺口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实际财力,但多多少少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大家都没钱了。没钱,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搞钱。有媒体整理了2021年全国300余个地级市的罚没收入,在公布数据的111个地级市中,2021年有80个城市的罚没收入呈上升态势,占比超过72%。其中,有15个城市罚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罚没收入属于政府的非税收入,指的是执法、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违章者实施经济罚款的款项、没收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款。 上述统计并没有显示这笔收入的具体来源,据了解,各地罚没收入的大头主要来自一些传销案、诈骗案等的破获,但其中又有多少来自乱罚乱收,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像南宁的天价停车费、黄县的高速乱收费,以及霸州的运动式执法,只是各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冰山一角。疫情三年,大家都挺难的。地方政府本应该承担起为民纾困的责任,没想到一些横征暴敛的地方机构,却反而成了老百姓最大的难关。 为了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国家这几年一直在出台各种整治方案,落实各种督查行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特别设立了“互联网+督查”平台,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将由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直接派员进行督查。截至2021年12月,共通报了35起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不作为、乱收费、搞垄断等问题。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更是联合出台《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面排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最近的新闻里,也能看到各地纷纷开始就“三乱”问题展开自查自纠。 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今天被曝光的收割机下不了高速,虽然只是个乌龙事件,但网友们“条件反射”式地联想到乱收费,这恰恰说明了各地民众苦“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久矣。 虽然中央在不断加强监管,但总有一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抱着侥幸心理“走捷径”。 庆幸的是,在监管机构的“探照灯”之外,大家的法治意识、主动参与社会监督的意识也与日俱增。 当全社会的点点星火聚集起来,改变,就一定会发生。
咪蒙火热时,我碰到过一位专程从河北来北京听咪蒙讲座的大学生小A。她对做自媒体感兴趣的起因,是看到“三本毕业,月入两万”这一类标题,十分动心。小A报过写作班,学了个囫囵吞枣,后来看到别人评价说,课程内容都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但她辨别不了。那趟专程来听讲座,就是希望能有所收获。历数大学四年,她买过线上尤克里里教程,花了1499元,买过那种29.9元的小白理财入门课;关注过一个职场博主,最后也花了几百块买了他的职场沟通大全。 我听完后觉得匪夷所思,第一反应是,年轻人可真单纯,会花这种冤枉钱。可一旦盘点我这些年葬送掉的辛苦钱,也并不比咪蒙的粉丝有智慧。我的经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例。泰拳课交了6000块,上了三节,第三节课上一脚踢到沙袋上把自己踢瘸去医院拍了片子拄拐一个月后,因为一朝被蛇咬的心理,一直要求退款直到机构终于倒闭才放弃。健身卡没办过,家附近的理发店倒充值过三回,三家不同的店,三次余额都没用光。这倒不怪理发店,怪我,或许我也可以迁怒房东,他不涨房租,我也不会搬家。总之,最后的结果是2000块充在理发店,只花了一半就搬走了。搬了家又重蹈覆辙,循环往复,永远无法从同一个错误里翻身。 再回想我年轻时,第一次当小韭菜就是读大学的第一天。我在校园里领了被褥,闹哄哄的宿舍里有个中年女人进来,说价值399元的电话卡只卖99元,宿舍座机就能用,要吗,同学?我买了一张,后来发现电话卡是假的,卡自称“海通卡”,海通根本不是联通的姐妹,是一个编撰出来的通信运营商。第二次当韭菜,也就是一周后吧,第一次去西单,大名鼎鼎的西单,距离真正出地铁还有一道台阶的地方,被一个漂亮的小姐姐拦下,说小姑娘我们美容院正在搞优惠活动,我跟室友两个人对视,互相叮嘱一句说只是看看。结果空着脑袋进去空着口袋出来,还没真正到西单,两个人一起刷掉3000块。 按说,从农村进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因为没见过世面,第一个月被密集割韭菜情有可原,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见多识广,在“韭菜之命”这个领域里,比起前辈竟还青出于蓝,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的“00后”朋友告诉我说,现在市面上的割韭菜项目花样繁多,我们这些即将老去的“80后”,初入社会时,甚至来不及上互联网的当。而这届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的生活却是步步惊心。P2P、长租公寓、保险、英语教育机构、声称考不上全额退款的考公培训机构……以及最能打动年轻人的“知识付费”。 日语想入门?听说职场最重要的是向上管理?想学建模?文科生找不到工作想转编程?考研前想找上岸的学长学习经验?总有一片韭菜地适合你。生活里的每一项欲望与需求,都有拉拉队在边上助威,当你说你没钱的时候,人家笑着说不要紧,还有借呗花呗、白条、信用卡、网贷微粒贷,有的是公司要助你一臂之力。 因为采访,两年前我加入过一个陷入网贷的微信群。两年多时间里,这个群一直保持活跃,多是恐慌的询问,如何应对催收、如何跟银行讨价还价、借呗京东白条不还的话会被起诉吗。大多数人都是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套路贷。没有人能玩得过利滚利的游戏,所以群里对年轻人最频繁的教诲是,早点跟父母摊牌,让他们助你脱身。 金融市场里,韭菜是指那些个体投资者,因为信息差与知识体系匮乏,总是处在被专业投资者利用的处境里,导致财富被收割。韭菜一词很快就在传播当中,指代“骗局受害者”。继银行存款、买房这些常规操作也相继出现了受害者后,人们意识到,我们正身处一个处处是骗局、人人都是韭菜的时代。韭菜因此自嘲说,人只分两种,拿着镰刀的和当韭菜的。当一个人从初等韭菜混成了高等韭菜,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在股市的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伏)中,不再一惊一乍了而已。 B同学从河南安阳考到北京读大学,听说基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金融知识,但架不住周围的同学都在讨论。他本人是学计算机的,他说服自己入市的理由是,真金白银花出去,才能真正去花时间了解这些公司。他看中一个著名基金经理操盘的中概股指数基金,头几周确实很不错,很少回撤,他热情高涨,生活里节衣缩食,股市里一掷千金,“恨不得把饭钱也省下来加仓”。 半年后,他发现他买中概股ETF的起点,是历史最高点,此后一路向下,总收益率达到负60%的时候,B同学熬不住了。那时他大四,找工作,找房子,都需要用钱,他一咬牙就清仓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作为中概股的领头羊,腾讯从最低点已经翻了一倍有余。B同学日后回看自己买卖的图形,最高点买,最低点卖,完全逆向操作——还能有比这更韭菜的韭菜吗? 一种评判市场热度的说法是,当菜市场的大妈都在谈论股票,说明你该清仓了。这意味着,“大妈”等同于信息最滞后的群体,当热度涉及信息链上最后一环,说明时候到了。事实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信息方面,也没有任何优势。反倒因为年轻气盛,容易蛊惑,年轻人更容易被借贷公司这一类金融机构盯上。 别看老年人经常被骗,专门针对年轻人的骗局也不少。财务基础越是薄弱,骗子越觉得那是可乘之机。没积蓄的群体原本并不是骗子重点关注的对象,但互联网金融让贷款变成一件极容易的事,这大大扩充了骗局的容量。就像无处不在的消费陷阱,没有上过当,并不能说明你智慧过人,只能说明你运气好。 所有骗局,利用的都是人性的弱点,韭菜因此也从娃娃抓起。“15后”痴迷奥特曼卡牌,一如“80后”当年痴迷小浣熊干脆面,而盲盒就是成年人的奥特曼卡牌。日本玩具厂商推出除了摆设之外毫无功能性的玩具摆件积木熊,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看不懂的人问新生代奢侈品藏家,这玩意儿贵在哪儿?得到的反问是,那一只爱马仕铂金包又凭什么能卖几十万块呢?有人因此用看破一切的口气说,这些富人,也在被割韭菜。 你看,不论是贫是富,是老是幼,头顶总有拿着镰刀的更高级的人类。
2021年出任国土安全部副部长的田凯(John K. Tien),是目前联邦政府内职务最高的华裔执法人员。他获得国安部长梅奥卡斯(Alejandro Mayorkas)的赏识,被赋予打击并瓦解墨西哥贩毒黑帮的重责大任。 田凯接受ABC新闻专采访时表示:“贩毒集团负责出口走私、贩卖人口,尤其是贩毒,他们制造、运送并销售危险的致命性毒品。”田凯认为,正因为贩毒集团猖獗,才导致国内芬太尼等鸦片类禁药氾滥成灾。 田凯是第一代华裔移民,在匹兹堡(Pittsburgh)长大,“身为第一代亚裔,我知道自己有责任让大家看到、听到。”他表示,自己从母亲身上学到“如何成为服务型领导者”,并从父亲身上学到为公众服务的精神,也是田凯就读西点军校关键之一。 他回忆起当年父子间一段谈话,父亲告诉他,“我真心认为你应该考虑念西点军校,而非其他军事院校,只考虑西点军校就好。” 于是田凯听从父亲建议进入西点军校就读,并成为该校史上第一位亚裔首席队长(First Captain)和学生旅(student brigade)指挥官,这是西点军校学员中的最高军阶。陆军许多名将,包括麦克阿瑟将军,都是从这个职务开展他们的领导统御生涯。 西点毕业后,田凯加入装甲部队,三度出征伊拉克,第一次任务即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田凯在陆军服役24年,以上校官阶退役,然后转入私人机构和政府部门服务。数十年后,田凯表示当年在西点校训“责任、荣誉、国家”和国安部“本质上相同”并坦言:“此座右铭确实存在我的DNA 里,是我的人生信仰、是我生命真正主轴,也是我渴望付诸行动和表现的方式。” 2021年,梅奥卡斯致电邀请田凯出任国安部副部长一职时,梅奥卡斯以“在对的时间,为国家提供正确的经验和能力。”成功说服田凯接受新挑战,也是希望借重他过去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任职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工作经验。田凯坦言:“凯达(al-Qaida)恐怖组织运作方式和墨西哥贩毒黑帮非常相似。”
最近随着疫情的放开,不少华人的父母或者其他重要家人从国内过来美国探望,随之出现的一些家庭内部冲突,引发了我的注意和思考。 因为这些冲突,在美国这边——非华人来访者的家庭中几乎不见,所以值得做出一些跨文化的思考和探究。 我把这种现象称作“以自我攻击为基础的操纵(或要求)”。 给一个例子: 1. 身体上的自我攻击+行为期待 A女士的母亲,从小对A女士有着很多期待。在A女士小的时候,这种期待会用直接的命令形式给与: 比如说希望A女士成绩良好,对她的成绩有持续性的要求; 希望A女士不要和某些同学来往,因为告诉她这些同学会占她便宜; 希望A女士按时吃水果,以及喝水,哪怕A女士当时并没有喝水和吃水果的欲望; 不允许A女士在初中的时候留长发,因为这会引起不必要的,来自于男生的关注; 让A女士打探父亲的情况,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逾矩行为… 总之,A女士的母亲从小对A女士有很多直接的操纵行为,这些行为,小时候还好,后来A女士长大了,就会引来她的反对、抗议,乃至厌恶。 现在A女士已然成年,并且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母亲过来的探望和居住的过程中,A女士却发现了一种新的互动形式。 母亲现在似乎知道A女士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直接的命令已经不太可用,所以母亲在过来与A女士共同居住的过程中——会经常抱怨自己的某些身心不适,并且哀叹自己已经日益老去,甚至传递出“时日无多”的悲苦。 关键是这种倾诉和抱怨之后,在某种已然形成的悲伤氛围中,母亲常常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期待: 希望A女士能够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消费习惯…); 希望A女士能够更多的陪伴自己; 希望A女士能够重新考虑自己的一些重要生活决策(如婚恋/生育决策…); 希望A女士…… 在A女士的主观体验之中,她常常会感到悲伤,但悲伤过后,她又会体验到某种熟悉的窒息感。 在分析中,A女士可能会觉察到:母亲小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命令的形式来管理自己(施虐);但是在此时此地,她已经更多的使用被动,甚至有些自我攻击的形式(受虐)来对自己提要求。 虽然已步入老年的母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身心疾病,但现实中,在医疗层面上却不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这些疾病,在母女互动的过程中,其严重性,和它所附加的痛苦的感受,会被放大。最关键的是——在这些疾病的身后,几乎总会伴随着母亲对A女士的某方面需求。而这些需求,在充斥着悲伤的疾病和衰老氛围中,显得那么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会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在美国的非华人来访者家庭中,很少出现。我当然不敢说绝对,但是一般美国家庭,其年老的父母有时也会抱怨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但是这种抱怨本身,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倾诉,希望获得子女心理层面上的理解。因为老年人一般都购买有比较完备的医疗保险,所以儿女除开情感-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一般在现实中,也做不了,可能也无需在行为层面上做什么。 但是在A女士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母亲在对于自己疾病和衰老的倾诉和抱怨过后,几乎总会对A女士提出某种行为上的期待和要求。 也就是说: 1.倾诉 2. 行为上的期待要求, 1+2 的形式,常常联系在一起。 以至于让你区分不清,母亲到底是在倾诉,还是在要求。 美国这边的心理学术语,对于这种现象是缺乏理解的。美国这边对于精神操控,最重要的心理学术语是“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但是这个术语强调是加害者的一种“有意操纵”,从而让被害人怀疑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受以及行为能力,从而对加害者产生人身-心理依附。 但是在A女士的例子中,母亲对A女士的操纵,几乎完全是在潜意识中,甚至是在自动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母亲可能真的感到自己日渐衰老,疾病缠身,因此更加有理由让女儿改变她自己,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和期待。母亲对自己1+2的过程,并没有预先的谋划,甚至意识。 我想说,虽然母亲对此没有意识,但是这种1+2互动模式,若是长期进行,又若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那么后来会产生的局面,却会被“有心人”所用。 另一个例子: 2. 心理上的自我攻击+情感期待 B女士的父亲,在和他妻子的相处中,屡屡受挫。母亲看不起父亲,觉得他不会来事儿,不够圆滑,因此总得不到升迁。父亲在与母亲的争执中,常常被鄙视,常常败下阵来。…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机场是北京的南苑机场,第二座机场,是在云南。 1922年,云南都督兼民政部长唐继尧聘请旅美华侨到云南组建空军,并修建了中国第二个机场: 昆明巫家坝机场。 为建设这些基础工程,云南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26年,唐继尧命令云南富滇银行增发纸币3860万,省政府借用2940万,云南因此币值暴跌,百元纸币仅换银元四十左右。唐继尧又命令强发地方公债,盐税、锡税等各类税费一律加倍征收。 随后云南爆发金融动乱,财政濒临崩溃。1927年,唐继尧落魄下台,省议会向省务委员会提出咨文,痛陈唐的无道: 自唐….回滇主政,至本年二月六日政变之日止,云南财政预决算无账可查者达九千余万元。 对于唐继尧的评价,主流观点是“反动军阀”。但云南人至今感念唐继尧——他为云南打下了一份厚厚的家底。 他支持政府以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资,用七年时间,建成了连同滇越铁路的碧石铁路,云南锡业从此在国际市场一跃而起,一年便贡献锡税150多万,大概是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也是在唐继尧的主持下,云南修建了积善村、明波村水电站,提灌了七八万亩滇池附近农田。随后又修了西南第一家自来水厂、搭了无线电。 那个引起云南财政危机的巫家坝机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著名的驼峰航线的终点,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为抗战输送了大量物资。哪怕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最重要的国际口岸机场。 1 前几天,《昆明城投专业会议纪要》流传甚广,让地方债的问题,再一次曝光在大家面前。有关部门很快辟谣了,但还是有人想起恒大的那封求救信。 引起这次对话的,是昆明城投的债务压顶——下半年有200多亿债务到期,财政鸭梨山大。 火成这样,昆明的家底是瞒不住了。企业预警通的数据说,到2022年末,昆明城投平台的有息负债3577亿,昆明市仅城投债务的债务率就高达550%。这个债务率的分母,是昆明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这两个收入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收入,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2022年,昆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亿,完成年初预算的七成。这个数字先放一边,因为比2019年也就少了一百亿出头。 和很多省会一样,昆明极度依赖土地财政。但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居然只有146亿。2021年昆明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是451,再前一年是737亿,2019年甚至近千亿。 千亿收入变成了一百多亿,搁谁谁都受不了。 表面上看,收入大幅下降没给昆明多大影响,毕竟没钱省着点花,总能收支平衡。比如去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太低,只完成了年初预算的27%,昆明就很快调整了预算,立刻变成了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4%。 但根本问题并不在这。 昆明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昆明政府债务余额为2231亿。粤开证券说,昆明虽然债务余额位列全省第一,可经济体量也大,负债率只有30%。但如果加上融资平台的有息负债,广义负债率立刻升到81%: 位列全省第一。 开发商负债率到了70%,可是要被三条红线捆到窒息的。 去年秋天,全国各地城投都开始出手托底土地市场。但兽爷看了下昆明的土地市场,发现城投也没怎么托底。 他们应该没有什么能力托底。 2 读懂昆明城投,或许可以从唐继尧修的巫家坝机场说起。 2012年,昆明新的主力机场——长水机场投入使用。将近百年历史的巫家坝机场退出历史舞台。 长水机场总投资230亿,其中160亿是借来的,利息也不低。昆明很快发现,长水机场运行一年,政府就要亏损近20亿。 他们想了个办法: 把老机场的土地变卖了还债。 巫家坝机场搬迁后,腾挪出昆明主城区最大一块土地。当时昆明每亩地平均出让价格大约500万,巫家坝机场总占地面积有4300亩,估算能卖个二三百亿,解决债务问题是小意思。 想把土地卖出高价,就需要包装一下。专家出了很多主意,云南财经大学的专家说,巫家坝机场附近要建一个国贸城,南博会将永久落户,地价会更高。还有规划专家大手一挥: 巫家坝片区今后将规划建设为城市副中心。 经过多年讨论和修改,2017年9月,巫家坝详细规划终于出台了,这是一份厚厚的昆明梦。这块土地上将有13个轨道交通点,有四条地铁,要有400米以上的地标建筑,以及5000亩的中央公园。 教育必不可少,这里将有4个高中、5个初中、11个小学、28个幼儿园。规划越来越大,巫家坝地块被扩大到极致: 规划总占地面积1091公顷,16000多亩。 这是几乎四倍于老巫家坝机场的土地。 很快,开发商们来了。经过包装,土地果然升值了。第一批14宗商住用地被整合为4个打包地块,被保利、中交、中铁建等拿下,成交总额70亿。算下来,每亩地都能卖一千三四百万。 后来,万科、绿地、宝能、招商也来到了巫家坝。2021年,招商蛇口以8.4亿总价、1.3万的楼面价,拿下了巫家坝地王地块,将昆明梦推到了极致。 巫家坝的很多住宅项目,售价已经超过了两万,老地王中铁建西派国樾,单价已经卖到了两万六。…
墙内自媒体队长手记文章:在俄乌战场前线,中国一直有一名战地记者。 他就是凤凰卫视的卢宇光。 很多人嘲讽卢宇光,说他在遭遇乌军炮弹轰炸时,被吓得尿裤子了。可在队长看来,卢宇光记者是个英雄。他敢深入顿巴斯,深入巴赫姆特前线,一边采访乌军,一边采访俄军,这是非常英勇的。他不只是一次遭遇到炮弹轰炸了,他的通勤汽车都被炸毁了,现在换了一辆新车。 关于俄乌战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其实是高度透明的。既有居住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发布的网络视频,也有俄乌双方发布的官方视频,还有卢宇光这种战地记者发布的现场报道,更有大量新加坡、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媒体发布的图文、视频等各类战场信息。 每当俄军发射导弹空袭基辅时,我们不仅能看到乌克兰官方发布的防空系统拦截视频,还能看到居住在基辅的中国人开的直播。战况是越来越激烈了,俄乌两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队长曾反复说过,乌军反攻的前奏早就开始了。进入6月以后,乌军真正的全面反攻,很快就要开始了。德国前外长警告:“乌克兰反攻将是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役。” 在战场后勤线上,俄乌两军已经打到一个新高度。在巴赫姆特战役期间,俄军曾有一个月没对乌克兰发起导弹袭击。可是,在瓦格纳宣布占领巴赫姆特全部城区后,俄军对乌克兰隔三差五地就发起大规模导弹空袭。在拜登宣布军援乌克兰F-16战斗机的时候,俄军就发射导弹打击了乌克兰的第聂伯罗机场。在英国军援乌克兰“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后,俄军就发射导弹摧毁了乌克兰的一座大型军火库。 在自由俄罗斯军团攻入别尔哥罗德后,俄军在3天内就对基辅发起了两轮大规模导弹袭击。先是发射了17枚导弹和36架无人机,后又发射了52架自杀式无人机空袭基辅。因为沙希德-136无人机航速太慢,噪声太大,基本都被拦截了。第一次36架全部被拦截,第二次52架被拦截了50架。 在北约的防空系统援助下,乌克兰对沙希德-136无人机的拦截能力已经大幅提升。因此,无人机命中基辅重大目标的新闻基本上是没有了。 在俄军空袭乌克兰的同时,乌军也在轰炸别尔哥罗德。仅这一周里,不只是自由俄罗斯军团攻入了别尔哥罗德,乌军还对别尔哥罗德发起了蜂群式的无人机攻击。在昨天,乌军又对别尔哥罗德实施大规模炮击。别尔哥罗德州的州长格拉德科夫刚下车,就差点被乌军一炮带走了。幸好,炮弹只是落在他的身边,没有炸到他,逃过一劫。 这种精准轰炸背后,是北约情报的支持。单凭乌军是难以掌握别尔哥罗德州长的行踪的。 整个别尔哥罗德已经完全变成前线了,几乎每天都要承受乌军的炮击。 现在的俄军压力非常大,面临着两条战线,一条是乌东战线,另一条是俄乌边境战线。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罗斯托夫、布良斯克的燃油库、火车、铁轨、行政大楼、武器仓库等,全部成了乌军的打击目标。乌军炮兵部队根本就不进入俄罗斯边境,直接在哈尔科夫往俄罗斯本土狂轰猛炸。 在时隔一年后,乌克兰情报局首次承认,参与了轰炸克里米亚大桥。在采访中,布达诺夫直言不讳地说:“克里米亚大桥是俄军的重要补给线,不切断不行。”这意味着,乌军摊牌了,很可能对克里米亚大桥发起第二次袭击。 为了防止再次遇到渗透式袭击,俄军已经关闭了克里米亚大桥,禁止民用车辆通过,但刻赤海峡的轮渡保持畅通。 根据凤凰卫视战地记者卢宇光发布的战报,在顿巴斯前线,有39名俄军士兵叛逃,并枪杀了军官。这39名士兵之前被乌军俘虏过,通过交换俘虏回到俄罗斯,被重新送上了顿巴斯战场。 他们本就被俘虏过,从一开始就不想战死沙场,叛逃的背后,既有对乌军的恐惧,也有贪生怕死的心理。这也反应了顿巴斯前线的战斗很不顺利,贪生怕死的人先跑了。 在巴赫姆特,瓦格纳已经确定将于6月1日之前,全部撤离。可是,乌军仍在苏勒达尔方向猛攻俄军侧翼。巴赫姆特战役并不会因瓦格纳的撤离而结束,相反,会变得更加激烈。瓦格纳是甩掉了巴赫姆特这个包袱,压力全部转移到俄国防军了。 从这些战报中就可以发现,俄乌两军的后勤战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了。当后勤战越打越激烈时,火就越烧越旺,也就意味着,正面战场上的大反攻即将拉开序幕。 乌军专门发布了一个“反攻宣传片”。这个反攻宣传片不只是给乌军看的,也是给整个北约看的。 乌军准备就绪,要全面开打了!
比起地球末日,更令美国人恐慌的是俄罗斯手中的核武器。 “The Prepared”灾难预备者网站的创始人John Ramey表示:“目前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在积极为灾难的到来做准备,占全部家庭数量的约10%,而几年前只有2%~3%。”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网站的浏览量激增,并且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核”“碘”“emp”和“辐射病”,不难看出美国民众对核危机的恐慌程度。 “The Prepared”创始人是位“生存主义者”,专门教大家一些求生知识和如何为灾难做储备。 与此同时,避灾物资与相关储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美国避灾工具零售商“Doomsday Prep”倡导人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据统计,全球“灾难和应急管理”产业的市场价值,在2025年将达到4230亿美元。 除了物资需求的上涨外,地下掩体在美国的销量也逐渐增加。根据地堡厂家Atlas Survival Shelters老板的说法,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在战争面前,地堡正在成为美国人的一种新潮流。 15名“灾难预备者”在食物储备与装备储备上的花费占比。图:the hustle 甚至有40%的美国民众认为储藏物资、投资地堡比攒退休金更靠谱。 地堡老板穿着支持连泽斯基的衣服,上面写着连泽斯基的名言:“我需要的是武器,不是逃跑”。图:DW 他生产的地堡价位在四万美元到一百万美元不等,属于埋入式地堡,就是先在工厂将钢结构的外壳做好,再拉至目的地,挖个坑埋进去。当记者问普通人买不起地堡怎么办,他说很遗憾, 但在世界末日面前就是不太公平。 富豪在灾难面前,似乎成了最害怕灾难,也最先找到退路的人。 Atlas Survival Shelters的地堡产品目录 图:Atlas Survival Shelters 加州一座地堡工厂内部放置了很多准备出售的埋入式地堡。图:卫报 虽然硅谷富豪们最理想避难所,是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因为那里不仅有干净的水资源和广袤的无人区,还有足够简单的地缘政治。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就在2021年拿到了新西兰永久居留权,彼得蒂尔,硅谷富豪中唯一一个川普的死忠粉,也拿到了新西兰的护照。 但是,面对灾难的突发性,他们为自己在美国境内制定了逃亡Plan B——在美国就近建地堡。根据地堡公司Rising S Bunkers的统计显示,川普参加大选后,高端地堡销售额激增300%。 Rising S Bunkers公司提供4万美元到800万美元不等的地堡工程。图:Rising S Bunkers 富豪们对地堡的需求不仅仅是避难所那么简单,他们总是想要更多。就像是不止一辆的豪车,和越来越大的游艇和私人飞机,他们对地堡也有高品质的需求。 在奢华的地堡内部,不仅要有生存必备的场所,还要有很多娱乐设施,比如说酒吧、烧烤屋、SPA房、游泳池等等,甚至还有停车场,让他们能直接开着自己的豪车进来避险。 耗资3.3亿美元的“Tr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