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快餐花100多欧!愤怒的服务员“追”游客要小费

又是一年旅游旺季,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出游的计划吗?出门在外,去哪玩?怎么吃?一般都会提前制定好旅游攻略,可是也有喜欢”即兴城市漫游”类型的城市探索者,会选择”逛到哪儿,吃到哪儿”。 有时候,因为没有提前”做功课”,导致随机选择的餐厅”踩雷”了,影响旅游度假的好心情,这感觉,别提有多憋屈了。 如果在欧洲旅游,意大利绝对能登上”旅游热门出行地”的榜单。虽然小编目前还没去过,但根据去过的朋友们的吐槽可得知,有些景区的物价是真的贵,而且有的餐厅特别喜欢”宰”外地游客….. 所以,如果有打算去玩的uu们,真的有必要提前留意价格,避免被”坑”。 这不,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位于罗马的一家餐厅就因为被许多游客投诉而出名。 游客们评价这家名为Caffe Moretto的餐厅不厚道,明晃晃地”抢”游客的钱。该餐厅也被游客们调侃为“餐厅刺客”。怒气值爆满的顾客们声称,他们在这里被骗了。 这家位于著名景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附近的意大利咖啡馆因被指控为”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而备受争议。我们可以看到餐厅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离梵蒂冈的距离相当近。 据TripAdvisor上的数十名对此地非常不满意的顾客们称,他们被收取了高昂的费用,而且食物的味道也”糟糕透顶”。 虽然说靠近旅游景区的餐厅消费普遍会偏高,可是,在TripAdvisor上,可以看到这个评分实在不好看,消费者在”服务态度”和”餐品价格”上呈现的反馈都相当低 目前,该餐厅在Google评论中的得分也不尽人意,平均得分只有5分中的1.5分 有一位来自波兰华沙的游客抱怨说,他们为几个三明治付出了50多欧元的代价,称这是一场“令人恶心的骗局”。 另一位游客表示,宁愿多走几步路去”麦当劳”,称这里真是糟糕透顶,完全不值得一星评价。 原本想为男友准备一个意大利午餐的惊喜,结果却大失所望。他们强调,这家餐厅价格过高,食物糟糕透顶,而且服务员还催促他们付小费,当他们表示没有兑换欧元时,服务员竟然变得不可理喻,要求他们用英镑付款,即使是在账单上已经包含了服务费的情况下。 还有一位游客分享了他们高达143欧元的账单 声称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游客的预期 也有消费者表示,他们对需要”强制收取小费”感到有压力,根据一位游客所说,她看到顾客被”愤怒的服务员追着要小费”。 她补充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套路,服务员在外面试图通过热情好客来吸引你,得逞后,游客被收取超过100欧元的费用,而他们只买两份垃圾意大利面和两杯可乐。” 大部分都是针对物价太高而引发的争议,所以有很多”受害者”呼吁其他游客在消费之前,先问问价格。 然而,尽管大部分评论都是负面的,也有少数人对这家餐厅赞不绝口。 食物美味,工作人员态度也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差评 总体而言,根据评论显示,Caffe Moretto餐厅因其高价格和食物质量的参差而备受争议。游客们对这家餐厅的评论普遍不高,认为这是一个“陷阱”,并呼吁其他游客远离这里。 突然想起很火爆的”淄博烧烤”,不仅仅是因为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也不仅仅是因为”特种兵”大学生们的打卡、网络宣传;之所以能够火爆出圈,还是因为淄博的市政府专门给各行各业下通知,绝不能出现任何宰客的现象。 旅游城市的”宰客”现象出现的概率可能确实会高于其他普通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游客数量的增加,餐厅可能会提高价格。 这种现象在一些热门旅游区很常见,一些商家会利用游客的需求和对地区的不熟悉趁机”坑”一笔钱。 因此,游客在前往这些旅游区的餐厅用餐时需要更加谨慎,提前了解价格和网络评价,以避免被收取过高的费用。

恐怖!23岁女子杀害女家庭教师,称”就想试试杀人”

据极目新闻客户端消息 韩联社、SBS等6月2日报道,韩国釜山发生震惊社会的杀人碎尸案。23岁女子郑有贞杀害素未谋面且年龄相仿的女家庭教师,她被逮捕后向警方承认:“就想试试看杀人。” 图源:SBS 据悉,郑有贞通过家教软件结识了20多岁的受害者,自称家中小孩想补习。郑有贞网购了学校制服,并在5月26日把自己装扮成学生来到女老师的家,接着拿出准备好的凶器杀害对方。 杀害女老师后,郑有贞还回家拿行李箱,街道监控拍到了这一幕。报告指出,郑有贞还准备了清洁剂、刀子和塑料袋,将死者分尸装进行李箱。 图源:SBS 27日凌晨,她搭出租车上山弃尸,而司机惊见行李箱上有血迹后感觉不对劲,便向警方报案。 警方将其抓获后,她起初想把这起案件伪装成失踪案,之后却供称是因为和死者发生口角后才冲动杀人,直到5月31日才坦承动机:“就想试试看杀人。” 此外,警方在调查后发现,郑有贞在今年2月开始就不断在网上搜寻“杀人”“没有尸体的命案”等关键字,经常观看杀人犯罪题材的节目,还曾到图书馆借相关书籍。 图源:SBS 鉴于这起事件的严重性及残忍的犯案手法,警方决定公布郑有贞的长相及个人资料,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郑有贞戴着眼镜,看似是一位平凡的少女,令人更加百思不解为何她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她平时几乎没有社交往来,个性封闭且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固定职业,当局正在确定她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目前郑有贞以谋杀罪名被送交检方。

悲剧!华裔一家8口团聚海钓,遭遇大浪3死2伤

上周末,阿拉斯加发生一起海难,一艘钓鱼船遭遇海浪导致3死2失踪,其中包括一对居住在南加州的华裔姐妹俩,她们与夏威夷的亲人相约在阿拉斯加度假,没想到却成为一场悲剧。 这个8口人的大家庭聚会,包括父母和三个孩子以及他们的配偶,儿子儿媳妇、两个女儿和女婿,他们在夏威夷出生长大,但是两个女儿后来忍受不了潮湿的天气,搬到南加州居住,并且相继结婚成家。 上周末是长周末,这个大家庭决定在阿拉斯加锡特卡湾 (Sitka Sound) 团聚和度假,并且租船出海钓鱼。哥哥迈克尔·刁(Michael Tyau)和妻子以及父母在一艘船上,两个妹妹56岁的布兰迪·刁(Brandi Tyau)、53岁的丹尼尔(Danielle Agcaoili)和他们的配偶罗伯特·索力斯(Robert Solis)、莫里·阿考利(Maury Agcaoili)则坐另一艘船出海,两艘船在不同的区域钓鱼。 布兰迪和索力斯,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已经在一起十几年时间了,并且生了一个孩子,都已经高中毕业了。而索力斯本人是前海军的潜水员,丝毫不用怀疑他的水性,然而在海浪的拍打下,目前仍然处于失踪状态。 5月28日是他们旅程的最后一天,所有人分别搭乘两艘船出海钓鱼,结果当天晚上迈克尔回到岸上之后,却发现两个妹妹搭乘的渔船失联了。 当天晚上7点左右,海岸警卫队出动直升飞机搜索,发现了布兰迪姐妹俩乘坐的渔船,很不幸已经处于半沉没的状态了。 海岸警卫队员在船舱里发现了布兰迪姐妹俩的遗体,随后在船只周围发现了丹尼尔丈夫莫里·阿考利(Maury Agcaoili)的遗体,但是布兰迪的男友罗伯特·索力斯(Robert Solis)以及船长摩根·罗比杜(Morgan Robidou)至今仍然失踪。 目前,海岸警卫队调查人员正在努力确定事件的时间表和原因。 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在谈到这场悲剧时说,该地区当时正在经历 6 英尺到 11 英尺的巨浪。 那么,既然这么高的海浪,为什么还会出海钓鱼呢?事发渔船所属的公司Kingfisher Charters 拒绝回应,只是简单发了一份声明,称该公司“对客人和船长的去世感到震惊”,并全力配合一项调查,希望“提供有关事件发生原因的答案”。 但是对于迈克尔·刁一家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比残忍的悲剧,姐妹俩本来就不喜欢海里,才从夏威夷搬到南加州居住,没想到仍然在大海中去世,而且是在以家庭团聚的活动中去世,实在令人难过。

我,90后,辞职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新西兰,这里的生活真自由

我叫李明轩,90后北京人,曾经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为了给家人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老婆带着一个孩子辞职移民到了新西兰。原本以为,到了这里就能摆脱国内的各种压力,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没想到,新西兰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我从小就喜欢编程,高中时就开始自学各种编程语言和技术。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从实习生做起,一步步晋升到高级工程师的职位。 我的工作非常有挑战性和成就感,也让我赚到了不少钱。我结婚后买了一套北京市中心的房子,还给父母买了一辆车。我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的小目标,可以安心地享受生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开心。 种种问题,让我感到压抑和疲惫,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上班时要应付各种项目和会议,下班后还要加班或者应酬。我很少有时间陪伴老婆和孩子,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方向,想要寻找一种更有意义和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一些移民新西兰的朋友和资料。他们告诉我,在新西兰可以享受到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宽松的工作环境、平等的社会氛围、多元的文化交流等等优点。新西兰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说,在新西兰可以让孩子接受到更全面和灵活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他们说,在新西兰可以远离各种纷扰和压力,过上真正自由和幸福的生活。听了他们的描述,我心动了。我开始认真地考虑移民新西兰的可能性。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新西兰对技术移民有很大的需求,而且我的专业和经验都符合他们的要求。 我咨询了几家移民中介,得知移民新西兰需要通过一系列程序,并且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打消我的决心,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决定辞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移民准备中去。 当然,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也征求了老婆和父母的意见。老婆是一个开明而支持我的女人,她说只要我开心就好,她愿意跟着我去任何地方。父母虽然舍不得我们离开他们那么远,但也理解我们想要改变生活环境的想法,并且给予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和祝福。 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开始了我的移民之路。首先是雅思考试,在国内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英语了,所以我报名了一个培训班,并且每天都花几个小时练习听说读写。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我终于考出了满意的成绩,并且顺利通过了职业评估。 接下来是申请签证,在填写各种表格、提交各种材料、等待各种审核、面试各种雇主之后,我终于拿到了新西兰技术移民签证,并且找到了一家愿意雇佣我的公司。 在拿到签证后不久,我们就收拾好行李,在2019年10月底飞往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抵达新西兰后,我们先住在一家酒店里,并且租了一辆车,在城市里转悠着寻找合适的住处。 惠灵顿是一个风景优美而又文化多元的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港、山丘、森林、花园等各种美丽的景色,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英国、毛利、亚洲等各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 美味而又健康的食物,在这里可以参与到各种有趣而又有益身心的活动中去。我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并且在市中心找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房租下来,并且把孩子送去附近最好的公立小学读书。 刚开始在新西兰生活时,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首先是语言问题。虽然我们都通过了雅思考试,并且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但是当地人说话速度快而且口音重,并且有很多俚语和口头语,并不容易听懂或者表达清楚。特别是在工作场合或者正式场合时,如果不能用流利而准确地英语表达自己或者理解别人意思时会很尴尬或者失礼。 其次是文化问题。虽然我们都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并且尊重并欣赏当地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并且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并与当地人交朋友时还是会遇到一些文化差异和冲突。 比如,当地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和空间,不喜欢别人打扰或者干涉他们的生活,也不太习惯与陌生人或者邻居交流或者互动,除非是有必要或者有共同的兴趣。 他们也不太热衷于参加聚会或者宴请,除非是特殊的节日或者场合,也不太喜欢别人送礼物或者请客,除非是有特殊的原因或者感情,这些与我们国内的习惯和风俗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感到有些不适应和孤独。 再次是生活问题。虽然我们都对当地生活有所准备,并且能够自己处理日常的事务和琐事,但是当地生活的成本和难度也让我们感到有些吃力和压力。比如,当地的房租、水电、交通、食物等等都比国内贵很多,并且需要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比如做饭、洗衣、打扫、修理等等。 当地的医疗保健系统也比较复杂和昂贵,并且需要预约和排队才能看到医生或者做检查,而且药物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当地的教育体系也比较不同和复杂,并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才能让孩子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最后是工作问题。虽然我们都有技术移民签证,并且在国内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背景,但是在当地找工作并不容易,并且需要面对很多竞争和挑战。比如,当地的雇主更看重当地的工作经验和资格,并且对外国人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 当地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也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并且需要遵守很多规则和法律。当地的工作机会也比较少,并且需要经过很多筛选和面试才能得到录用。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没有放弃或者后悔,而是选择了积极地应对和适应。我们相信,在新西兰可以找到一种更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首先是语言问题。为了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我们报名了一些英语课程,并且每天都花时间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练习。我们也尽量多与当地人交流和沟通,并且学习他们的俚语和口头语。我们还看一些英文电影、电视剧、新闻等等,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 其次是文化问题。为了融入当地文化,我们参加了一些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并且结识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朋友。我们也尊重并欣赏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且尝试着去适应并接受他们的习惯和风俗,还学习了一些毛利文化和语言,并且参观了一些毛利村落和博物馆。 再次是生活问题。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我们尽量节约开支,并且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我们也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并且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我们还购买了一些医疗保险,并且定期做身体检查,并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最后是工作问题。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更新了自己的简历,并且注册了一些招聘网站并积极投递简历。我们也参加了一些职业培训和认证,并且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我们还利用自己在国内建立的人脉关系,并且寻找一些合作机会或者项目。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新西兰安定下来,并且找到了自己喜欢并适合的工作。我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管理一些大型项目并与客户沟通需求。老婆在一家旅游公司担任市场经理,负责推广新西兰旅游产品并与合作伙伴建立关系。孩子在学校表现优秀,并且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在新西兰生活时,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美好而又难忘的事情。比如,在春天时去看满山遍野的郁金香,在夏天时去海边游泳冲浪,在秋天时去森林里采摘水果,在冬天时去雪山滑雪玩雪球。 比如,在周末时去参加各种音乐节、美食节、艺术节等等活动,在节日时去参加各种庆祝仪式、游行表演、烟火表演等等活动;比如,在平日时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等场所,在闲暇时去享受各种咖啡馆、酒吧、餐厅等等场所。 在新西兰生活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在新冠疫情爆发时与全国人民一起遵守封锁规定并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在疫情缓解后与全国人民一起恢复正常生活并感恩政府领导力。 在基督城发生恐怖袭击时与全国人民一起哀悼遇难者并反对暴力行为,在惠灵顿发生大火时与全国人民一起支持消防员并捐款捐物;比如,在遇到歧视或者不公平时与全国人民一起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反对不正义,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与全国人民一起互相帮助并克服困境。 在新西兰生活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快乐而又珍贵的事情。比如,在孩子第一次上学时给他拍照并送上祝福,在孩子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时为他加油并为他骄傲,在孩子第一次参加演出时为他准备服装并为他欢呼。 在老婆生日时给她买花并带她去吃大餐,给她写卡片并带她去看电影,给她拥抱并带她去散心,还有在父母来访时给他们安排行程并带他们去游览,生病时给他们打电话并帮他们看医生,在父母节日时给他们寄礼物并祝他们健康快乐。 在新西兰生活时,我们也体验了很多不同而又有趣的事情,学习到毛利语和毛利舞,还有英国礼仪和英国茶,以及新西兰美食时品尝了羊排和奶酪、新西兰风景冰川和火山、英国风景城堡和教堂。 在新西兰生活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和成长,也感受了很多美好和幸福。我们知道,这里不是天堂,也有很多不完美和不理想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 但是,这里是我们选择的地方,也是我们喜欢的地方,更是我们家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生活,用爱相伴,用勇气追求,用智慧创造,我们就能在这里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和“文明”真正的距离:那位跳楼的失子母亲

6月2日,武汉一位母亲在失去独子、又遭网暴之后,从24楼的高处跳楼自杀。一时之间,她的不幸激起了无数人同情,引发席卷全网的舆论风暴,无数人都在追问:“谁?究竟是谁逼死了她?” 事情演变至此,实在可悲。5月23日下午,她6岁的儿子被校园里开车的老师碾压致死,悲痛之下,她到学校拉横幅“讨公道”,并通过网上发声获得舆论支持来施压,然而网络评论的风向却未必如预期的那样,反倒进一步刺激了她。 她曾公开向肇事者喊话:“不要他一分钱,只要他向全社会给我儿子道歉。”然而在肇事者被拘、校长和副校长均被免职后,公众反倒不清楚受害家属的诉求究竟是什么,进而不满他们没有按正式途径解决争端。 5月28日,还有媒体嘲讽:“坚持‘把事情闹大,公家就怕’的处事原则 ,不顾公序良俗,不顾虑其他学生家长的想法,一意孤行,是得不到宽容与理解的。” 也许更让她痛苦的是,她在丧子之余,还要承受网上铺天盖地的评头品足:有人质问她怎么还能说话这么冷静,有人对她的容貌、穿着指指点点,还有人奚落她打扮得这么漂亮,是想借此博出名。 在她跳楼之后,舆论就完全翻转了。不少人说,在失去孩子这种要命的大变故面前,其实越是这种不发泄出来的才越危险,那种表面的冷静自制是创伤应急下的心理防御,直到儿童节,她终于挺不住崩溃了。对她的看法从看戏般的嘲讽,瞬间转向巨大的同情,无数人都在齐声谴责网暴要为她的死负责。 网暴想来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却未必是全部原因。在我看来,她的死,是在寻求公正时遭遇到了巨大的人格挫败。 吴飞在《浮生取义》一书中曾分析华北某县农村的自杀现象,他发现,当有学生在校非正常死亡时,家属抬棺静坐“讨说法”的行为,并不只是寻求真相,更重要的是寻求自己心目中的公正得以实现。在一个人格价值变得更敏感、但公共政治却未能有效维护这一人格价值时,有些人就可能选择以自杀进行烈性的抗争。 武汉的这位母亲也是如此:儿子的惨死是晴天霹雳,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能为他讨回公道的途径、资源却少之又少,而唯一想借助的网络舆论,非但未能帮她实现这一点,反倒在她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这样,她在接连打击之下,走入了绝境。 这接二连三的一连串事,实在发生得太快,各方恐怕都还没能从之前的惊诧中醒过神来,又一波一波地出了新情况:事故、肇事人被拘、校长、副校长免职、赔偿方案、家长发抖音拉横幅、网暴、坠楼、声讨网暴……几乎都来不及反应。 真正可悲的地方,正在这里:为什么一件惨事,最终竟以更大的惨事告终?事件发生后,孩子父母和责任方处理此事都需要时间,但现实是,情绪却没有给理性这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双方根本没有一个能进行理性对话、协商的正式框架,结果就是博弈走向完全不可测的方向。 在这一事件中,网暴原本不是重点,那位失子母亲的跳楼固然得到了普遍的同情,却让舆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网暴”上面。无数人谴责网暴者道德卑劣(如六神磊磊骂“禽兽真的会上网”),吁求对这些不当言论更强的管控,然而,靠骂就能避免悲剧重演吗? 我想是不能的。如果从阮玲玉“人言可畏”算起,类似的事再三发生,但不论多强烈的道德谴责,下一次还是依然如故,但这又是为什么? “网暴”只是现在网上的现象,在没有网络之前,它其实就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杜绝的流言蜚语。在村庄这样的熟人社会里,没有人能免于被人背后说闲话。别看现在都已21世纪,有了网络这样的新科技,但国人的心态也就跟生活在村庄里的祖祖辈辈没大差别。 薛亚利在《村庄里的闲话》一书中明确指出,闲话其实“就是一种将话语道德化的机制”,它通过对他人行为的品评施加非正式的影响,有时是通过取笑、辱骂那些偏离社区规范的人,迫使他们回到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上来,从而维护道德共同体的稳定性。 她还强调:“闲话引起的后果严重,通常是由于闲话引起事件的失控导致的,这并不能说传播闲话的人就怀有恶意。” 对那位失子母亲的议论,其背后隐藏的其实也是一套道德规范:那些网暴者实际上自诩为道德卫士,怀疑她动机不纯、认为她应该要更悲痛一点、丧子之后也不该还这么体面(大概蓬头跣足才符合他们的认知)……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希望她更符合自己那套保守的道德预期。 尤为讽刺的是,这些人不满她没能走正式渠道解决纷争,但他们自己也是以非正式社会制裁的方式,在对他人随意进行道德审判。 吊诡之处也在这里:那些怀疑她不够符合道德规范的,转头也被严厉谴责他们自己才是道德卑劣的。从这一意义上说,那些声讨网暴的人,其实在功能上起到着同样的作用:借助评说来实施道德规范,双方争议的只是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这样的争论或许也折射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此时,吁请更严格的管控未必能带来一个“净化”的舆论场,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在社会互动中找到新的规则和边界,达成新的共识。没有一个“文明的进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早在1963年,人类学家M. Gluckman就在其开创性的研究《闲话和丑闻》中断言:“如果一个社会群体越排外,它内部成员之间越相互讲闲话和流言,且就越不厌其烦地重复讲闲话。” 这话可以这么理解:越是封闭的社区,其道德共同体的感觉就越是紧密,越不容许稍有偏离的行为举止,但到了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这就很无聊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老人说起邻里长短,会被子女不耐烦地打断:“又不是自家的事,你管人家干嘛?” 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足够多元化,即便你或许看不惯别人,但那又怎样?搞不好别人也看不惯你呢。边界感最强的上海人有一句至高无上的反诘语:“跟你搭界伐?”别人穿着谈吐如何,那是其私事,无须解释,也轮不到你来评头品足,这种“各管各”至少能达到一种“冷漠的宽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许多网暴,其实是价值观一元的前现代人在遭遇后现代场景时的文化不适反应。他们仍然像村民一样,用闲话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实施非正式制裁,差别是网暴还不像以前那样对认识的村民稍有顾忌,对当事人的伤害更深,结果也更容易失控。在闲言碎语的时候,很少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越界了,因为没人知道那个边界在哪里。 这,可能才是我们和“文明”真正的距离。

战局逆转!俄罗斯城市已成前线?中乌防长会晤…

在俄乌战场上,虽然举世关注的乌克兰大反攻还没有开始,但是在这几天,整体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从战争开始到开战一年时,虽然俄军已经无法再像刚开战的时候那样猛攻,占领的土地也大幅度缩水,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保持着进攻的态势,不过现在,俄军除了还能用导弹和无人机空袭之外,已经无力再发起战役规模的进攻了。 反倒是乌克兰方面,尽管他们口头上说自己还没准备好反攻,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先是自由俄罗斯军团等俄罗斯籍的反抗军的小股部队开始进攻俄国本土,虽然也没有取得重大的战果,但毕竟也是1943年之后,俄国本土第一次遭到进攻。 这几天,乌克兰军队也开始炮击自由俄罗斯军团进攻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接壤的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 仅仅昨天一天,别尔哥罗德就被轰炸179次,大量别尔哥罗德的当地俄罗斯人被迫逃离家园,跑到自己亲戚朋友家去避难。 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已经沦为战场的最前线了。 除别尔哥罗德州外,乌军炮击范围还扩大到整个边境,包括库尔斯克州、布良斯克州、罗斯托夫州、库尔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卡卢加州。 在哈尔科夫一侧,乌军也集结了炮兵对俄罗斯境内实施大规模的越境炮击。仅舍别基诺区就遭到371枚炮弹的袭击。 再算上克里米亚,俄罗斯已有7个州每天面临乌军远程攻击,同时还面临着一场规模小风险大的内战。 自由俄罗斯军团等反抗军打着反普京不反俄罗斯的旗号,在当地招兵买马吸纳更多的反对派加入。 SO,现在的俄乌战场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逆转,从之前俄罗斯单方向进攻、乌克兰只能防守的阶段,转变成两军互相对攻的新阶段。 乌克兰不再是单方面挨打了,俄罗斯境内的人民已经开始品尝到挨炸的味道了。 而俄罗斯现在只能对乌克兰进行一波又一波的导弹袭击,但由于乌克兰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西方导弹拦截武器,所以这些袭击已经无法取得任何军事上的成果了,更无法为俄罗斯结束这场战争。 俄军现在的导弹袭击,只是在迎合一个沮丧的领导人的行为,他只能用这种方法向他顽强的对手发泄愤怒。 战场上形势的变化,也让之前一些被俄罗斯欺负的小国的态度日渐强硬起来。 之前,普京以保护在和乌克兰接壤的小国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的俄罗斯人为由,派了一、两万俄军驻扎在德左。 而对这种公然侵犯自己主权的事情,摩尔多瓦也只能一直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不过,最近有消息传来,摩尔多瓦已经要“邀请乌克兰部队入境驱逐俄罗斯在德左地区的驻军”。 还有更劲爆的消息。 今天,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会见了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 在会见后,乌克兰国防部长说:“中国国防部长建议我动用一切影响力资源,努力结束与俄罗斯联邦的战争,并承诺扩大与乌克兰的军事关系。” 虽然话说的简单,但从两国防长会见时候的笑容看,有些事情显然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抛弃普京已成大势所趋。 而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表明,这场战争的走向,真的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至于乌克兰什么时候发起大反攻,还重要吗?

手机内容没删刚偷渡入美就被捕华人男子面临20年监禁!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消息,本周二, 联邦大陪审团对中国公民孙桐(Tong Sun 音译)提起了一项运输儿童色情物品的指控,如果被判有罪,孙桐面临最高20年监禁和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江苏省的孙桐在美国并没有合法身份,他在上个月刚刚以非法入境身份来到美国,而儿童色情信息也是边检在5月8日检查孙桐的手机时发现的。 如今刚进入美国就面临这样的重罪指控,不知道他“千辛万苦”来美之路,到底值不值。 根据法庭指控,孙的手机中有一段儿童遭到成年男子性虐待的长视频,画面中的女童应该还不满5岁,整个视频长达3分钟05秒。还有一个13岁以下女孩的视频,时长1分19秒。 此案经由国土安全部调查局(HSI)与美国边境巡逻队德州里奥大谷地分部共同展开调查,德州南区助理美国检察官布罗斯顿(Peter I. Brostowin)负责此案的起诉,孙桐目前被拘留候审。 据当地媒体报道,孙桐称这个手机自己已经用了7,8年,知道自己手机里存有儿童色情录像,原本打算在入境美国前删掉这些视频,但后来忘记了删除。

抢救房地产中拟再推降首付比例等措施

外传中国监管部门正在制定多项新刺激措施,包括降低大城市部分非核心街区首付(头期款)比例、降低房仲佣金等措施。(取材自新华网) 据外媒报导,由于现行政策未能支持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持续复甦,中国监管部门正在制定多项新刺激措施,包括降低大城市部分非核心街区首付(头期款)比例、降低房仲佣金,并在国务院的指导下进一步放宽住宅购买限制。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导指,中国政府还可能完善及延长去年推出的16项房地产救助计划,但有待最终确定,可能会有所改变。对此,中国住房部尚未作出回应。 值得留意的是,青岛市1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调整青岛非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同时优化限售条件,支持刚需、改善需求。 青岛地产新政中,一是新建商品房出售条件由网签满5年变更为网签满3年,取证满2年;二是二手房出售条件由取证满2年变更为取证满1年;三是首付比例调整:限购区域首付比例不变,首套最低30%、二套最低40%。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调整为20%、二套最低调整为30%。 此外,福州市房地产仲介行业协会也在1日发文称,撤销调整仲介费指导意见文件,将切实降低房产经纪行业当事人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仲介费下调政策研究报告显示,25城二手房仲介费率为2.2%,七成费用由买家支付。

攻击言论层出不穷,他们只是这次不走运而已

武汉一名小学生在校园里遭汽车碾压身亡,正常人看到这种新闻之后的正常反应是:为什么会允许汽车进入校园?校园内部怎么可以车来车往?连大学都要把社会车辆阻拦在门外,为什幺小学校却可以让汽车在心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之间长驱直入? 小学生的母亲要向学校讨要一个说法,正常人看到这种后续新闻之后的正常反应是:这位母亲值得同情,应该支持她的行为。无论她现在做什么,她的孩子都不再可能回来了。但是,她坚持向学校问责的行为,其实是保护了所有人还在上小学的孩子。这样更多小学校会因此而坚持门禁制度,更多人会支持禁止汽车进入校园驰骋,更多孩子会得到一个更安全的校园环境。 但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真实的情况是网上的一帮闲汉和刁妇在指责这位母亲,指责她在孩子亡故之后还穿那么整齐得体的衣服,指责她没有流露出合适的悲伤展示出足量的崩溃,指责她的行为是为了博取关注和榨取更多赔偿金。这样的声音足够多,足够响亮,足够齐整,多到新闻评论区让人不忍卒读。于是,孩子的母亲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这种无休无止的痛苦。 从昨天开始,人们在互联网上愤怒地谴责这些人,谴责所谓“网暴”,写了大量的文章,喊了大量的口号,要求追究他们的责任,最起码为他们每人安排一场民事诉讼官司。我没有那么大的怒火,也没有那么高的声量,我只是觉得整件事看下来,唯一可以评价的就一句话: 他们只是这次不走运而已。 不是这样么?在对这位悲惨的母亲品头论足,咀嚼她的衣着妆容身材之前,类似的事情不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吗?一个女孩子穿什么衣服去拍照,这不就是可以发动排山倒海攻击的正当理由么?穿和服去拍照不行,这是不爱国;穿清凉装不行,这是涉嫌挑逗和伤风败俗。也许就在此时此刻,还有无数人在直播间查找和举报所谓的“擦边”女主播,非得把她们弄下线甚至禁播不可。 而教育一个受害者怎样表现才算是得体,不也是中文互联网上的传统艺能么?他们不单规定了受害者需要以怎样的姿态哭泣,以怎样的话语控诉,还规定了受害者必须通过的道德和动机审查。如果受害者在道德上有一点点瑕疵,如果他们在受害者身上能看出任何一点关于名声,关于金钱的动机,那么受害者所有的遭遇,所有的诉求都可以推翻,反而变成网络大批判的对象。还记得么?谁说江歌妈妈不依不饶的?谁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网友捐款的? 你仔细想一想,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么?在过去发生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里,他们都是成功的。当事人要道歉,当事人要反省,当事人最好关闭社交账号宣布从此隐退。这次有点不一样,因为当事人居然没有道歉,没有反省,没有关闭社交账号,而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让那么一大帮人旺盛的热情澎湃的激情无处发泄,反而被晾在了舞台正中,发现突然攻防逆转,自己变成了攻击对象。9999:1,这不是一次不走运还能是什么? 所以我想认真问一句:别看今天谴责得那么热闹,下一次呢? 下一次你是店家,他们在你的白色店招上发现了红色的旭日图案,你的下场会是什么?下一次你是旅游博主,他们在你的视频里发现你和黑人亲昵合影,而且肩带过低,你的下场会是什么?下一次你是公司老板,他们在你的办公室照片里发现墙上没中国地图,桌上没有中国国旗,但是有个合作方送来的米字旗,你的下场会是什么?下一次你见义勇为,救下落水儿童,他们发现你其实是偷偷从工作岗位上溜出来去见小三,偶然遇见儿童落水,你的下场会是什么? 我觉得他们在所有这些事情上,大概率都会很走运,都会很成功,都会摧枯拉朽一般取得压倒性胜利。而你,大概率就是枯,就是朽,就是压倒的对象,就是他们指尖上的蚂蚁。一个社会里有怎样的人都不奇怪,有怎样的观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总有一类人,总有一类观点能够持续获胜,成功压制住其它的声音。他们不单要规定他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穿才是合适的,他们甚至要规定他人应该以什么表情什么姿势哀伤。 简单说,他们在规定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而你应该如何生活这件事的控制权,居然落在这样一帮人手里,你不觉得有点可怕么?他们总是对的,他们总是能赢,你不觉得有点可怕么?他们总在检查你,在审视你,在规训你,你除了立正挨打道歉退网,没有别的选择,你不觉得有点可怕么?每次你上网,没有逻辑可讲,没有道理可讲,有的只是针对你个人动机的分析,而且可以分析出任意结论来,你不觉得有点可怕么? 不,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现在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几天所有的喧嚣之后,在这几天所有的怒潮之后,还有几个人记得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会允许汽车进入小学校园?对,这个问题不单是对死去的那个孩子有意义,也对所有还在校园里的小学生有意义,对所有他们的父母有意义。现在呢?现在的议题变成了什么?事情怎么就从汽车进校园,转变成失去孩子的母亲应该有什么妆容有什么穿戴的? 所以,我想我还可以加上后半句:他们只是这次不走运而已,但是大体上他们依然是成功的。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按照惯例肯定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免得被批评为只会发泄情绪,只能重复发现问题。建设性意见我刚好有一条,那就是除了民事诉讼网民侵权,指控平台方不作为之外,还可以考虑加一个社交媒体产品的新功能: 现在不是已经显示用户的IP 地址了么?我认为可以再进一步,在所有热门帖子的评论区里,自动显示评论者的真实姓名,真实身份证头像,真实手机号。然后所有的社交媒体不都热衷做社交么?不是都读取了手机通讯录么?那么,当一个人发表了评论之后,他的亲朋好友访问同一个热帖的时候,系统会直接高亮黄标他的评论,告诉这些亲朋好友:你的好友XXX曾经发布过以下评论,快去看看吧。 这样大家就都拉平了,在网络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活在他人的目光之外,我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解法。有了这个解法,也许他们就不会次次都那么走运了。于是,人们才有机会问对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会允许汽车进入小学校园?最终,人们才有机会在网上安心做个正常人。

最“躺赢”国家,全年没有蚊子,一周工作4天,入职给35万

国内的天气真的热了 有海浪、沙滩、晚风 连衣裙、西瓜、烧烤的 夏天真的来了 有人说 “夏天很好,如果没有蚊子会更好!” 今天旅行菌就来成全你 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个地方 生活在那里的人 压根不知道“蚊子”是什么 它就是全球唯一没有蚊子的国家 冰岛 全球唯一没有蚊子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基思雷森在一个冰岛机场登上一架来自格陵兰岛的航班时发现了一只蚊子。 这玩意儿一直围着他嗡嗡叫,一气之下,他便把这只蚊子做成了标本。 因此,这只蚊子标本也成为了冰岛唯一一只蚊子,被放在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中。 要说也是神奇,这么大个国家,怎么就连个活蚊子都没有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因为冰岛火山活动活跃,水和土壤中含有些许化学成分,蚊子并不适应那些成分,所以无法存活。 另一种则是说受冰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性天气影响。 在冰岛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不喜欢冰岛当时的天气,就等五分钟再看看。” 频繁的冷热交替,气温极其不稳定,就算曾经有搭乘飞机而来的蚊子在这里产卵,这些卵也无法孵化出来。 不管哪种说法才更权威吧,一年四季都没有蚊子,属实是让人羡慕了。 37万人专属的神奇国度 其实也不单单蚊子在这里无法生存,整体而言,冰岛确实不那么适合人类居住。 冰岛全称冰岛共和国,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 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却只有37万人,也不过是我国一个小县城的人口,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晚有人类定居的地方之一。 首先,因为冰岛大部分地区很寒冷,不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 其次,就是冰岛常年发生的地震以及风暴等自然灾害,而且冰岛有上百座火山,其中活火山高达30座,就连睡个觉都要担心火山会不会爆发。 即便是发达国家,但整个国家都没有火车、地铁,都靠着一条主干道通行。 因为人口稀少,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冰岛人还开发了一款约会软件,一查就能知道你跟眼前这个人有没有血缘关系。 这么说来,好像生活在冰岛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 不不不,现实恰恰相反! 幸福指数稳居世界前列 正是因为人口少,别的地方是成百上千人争一个岗位,而在冰岛是一个人当几个用。 足球教练也许是村里的牙医,看大门的也可能是诗人…… 所以“不会画画的厨子不是好工程师”这在冰岛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说了:“一个人打这么多份工,还能幸福?” 能,真的能! 先来给你看一则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爆火的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