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女网红在泰国被下药,掳至缅甸强暴?当事女孩回应

5月31日,网络流传一则消息,自称于美国注册的非盈利组织“全球反诈骗组织”( GASO)30日在Facebook上公开两起在泰国绑架华人(专题)事件,分别是一名中国大陆百万粉丝女网红及一名台湾(专题)游客在曼谷被下药,其后均遭掳至缅甸,其中百万粉丝女网红已遭诈骗集团强暴软禁。 该组织发言人称:“她在曼谷的一个知名的打卡男模店,她在那边原本只是想要拍拍她的短视频,然后就在那个过程中她就被下药。当她隔天醒来时,发现人已经在缅甸KK园区。” 在报道中,该组织发言人Simon表示,涉事20多岁的广西女网红的家属已经向诈骗集团付款,女网红最快今日可以从缅甸KK园区出来。据其透露,女网红为广西人,年纪大约20岁出头,又透露她在抖音有发旅游相关短片,有过百万粉丝。 网传消息原文 该消息在东南亚华人圈引发关注。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辗转多人联系到该组织一位负责人,询问这位受骗的百万粉丝女网红的具体情况,并表示将联系警方和救援机构予以协助,对方称不能透露。 一位东南亚救援组织的爱心人士阿龙表示,今天(31日)的确从缅甸妙瓦底KK园区协调帮助一位24岁的广西女孩回国。该女孩去泰国旅游,但抵达泰国后上错了车,误以为是朋友来接机的车,没想到上车后被拉到了缅甸。目前她尚未回国,未完全脱离危险。 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联系上该名女生七七(化名),她刚被解救出诈骗园区,正在从缅甸前往泰国曼谷的路上。 七七的母亲告诉记者,“我女儿被造谣污蔑。她不是什么网红,没有被下药,也更没有被强暴。这个新闻对我女儿的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还可能让她重新陷入危险。” 据其母亲介绍,3月1日,女儿前往泰国旅游,被卖到了缅甸的东方汇诈骗园区,又被以大约10万元的价格卖至KK园区,在救援者阿龙的帮助下,家属赔偿了KK园区5万元,女儿得以解救,目前,该园区正派人送女儿至泰国曼谷,女儿将从曼谷乘坐飞机回国。 针对这名女孩是否就是“全球反诈骗组织(GASO)”所介绍的“百万粉丝女网红”,记者询问该组织负责人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记者多次向其说明,若该名女网红的遭遇属实,可协助联系警方和救援团队提供帮助,被该负责人拒绝。 七七认为,该组织宣称的今天被救出的20多岁广西女孩正是自己,但“被下药、被强暴、百万粉丝女网红”这些信息均不实,且影响了自己的声誉。最重要的是,目前她尚未脱离诈骗园区,尚未回国,这些谣言很可能令诈骗公司误以为是她的说法,令她再次陷入险境。 她找到该组织负责人“讨要说法”。 七七与该组织负责人的对话 在她向记者提供的聊天记录截图中,对方告诉她,“我们这边新闻的目的是做一个旅游宣导,呼吁大家别受害,没想到与您做了联想……我们说您是旅游博主,跟您实际情形有出入,都有保护您……我们在受访时就有提到不要公开女方的任何资讯,那则新闻纯属他们自己发布的,我们已经请他们修改新闻稿。” 记者将得到的聊天记录截图发送给该负责人,询问是否意味着承认了所说的“百万粉丝女网红”就是该名女孩,对方并未回复。 七七的母亲说,有自媒体公开发布女儿的微信头像和微信昵称,称女儿是夜店DJ,这些消息均不实。 东南亚救援人员表示,看到消息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该全球反诈骗组织,对方一位成员告诉他们,该“百万粉丝女网红”事件是某位组织成员的个案,发言人在发言时并未详细了解。 31日晚21时左右,某家发布该新闻的香港(专题)媒体的一位记者表示,GASO(全球反诈骗组织)要求他们删除部分资讯。 七七称,自己需要公开澄清与道歉。

她曾与刘晓庆齐名,35岁息影嫁给美国律师,如今…

演员陈烨曾在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和《一代妖后》里,三次饰演“慈安太后”,成就比肩刘晓庆。她出演了很多经典作品,成为大多数男观众的“梦中情人”,却在大红大紫时为爱息影,不顾家人反对远嫁美国。 如今刘晓庆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实力派老戏骨。而已经68岁的陈烨又是否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1955年,陈烨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高知家庭,她家就住在是上海歌剧院后面。在那个文娱活动并不丰富的年代。她每天最乐意做的事便是趴在窗户上看着剧院里的演员排练。小时候的她不止一次的幻想,如果自己穿上服装在舞台上表演。会不会也能收获观众如雷鸣般的掌声。 陈烨成绩一直很优秀。小学毕业后,她考进上海华山中学。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里,陈烨未能如愿按照原定的规划继续读大学。 1973年,中学毕业的陈烨赶上了插队落户政策,她的上海户口瞬间变成郊区户口,被分配到上海郊区奉贤的五四农场。农场里有社区办的纸袋厂,陈烨随后被分派到厂里当工人。她能力出众,很快就当上了车间主任。 一天,厂里突然来了一辆黑色的小车。从车上下来了几个人,他们穿搭打扮都很好看。大家都在猜他们到底是什么人。陈烨也去看了,她认出了其中一个女演员。 她就是《年轻的一代》里的朱曼芳。原来他们是剧组的人,站在她旁边的是电影《难忘的战斗》的导演和副导演。他们来这里是挑选演员的。 在人群中,导演一眼就看到了陈烨。她的气质太出众了。导演问她:“你想拍戏吗?”她犹豫了一下:“我没有学过表演不会演戏。”导演说:“没关系,我可以教你。” 试镜结束,所有人都觉得,陈烨无论气质还是形象,都很贴近范可君。陈烨顺利拿到这个重要角色。 作为新人,陈烨没有经验,但导演让她怎么演,她就怎么演,而且她悟性高,所以拍摄效果很好。 再加上影片中顾也鲁、焦晃等很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加持,电影《难忘的战斗》一上映,便得到了观众们好评。 陈烨也凭借清新、靓丽的形象和本色、自然的演技,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陈烨在处女作中的精彩表现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提拔。她被调到上影厂,成为一名临时演员。 这期间,陈烨拍摄了《阿夏河的秘密》《蓝天防线》和《曙光》三部电影。 虽然陈烨在每部电影中,都只是一名配角,但她依然能够在为数不多的镜头下,努力诠释好这些“小角色”。 她的演技也磨练得可圈可点,让人难忘。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三部电影拍完之后,陈烨正式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她的农场生活也真正画上了句号。 在多部影片的磨砺下,陈烨的演技与日俱增,逐渐有了些知名度。 1980年,陈烨受邀出演电影《丹凤朝阳》,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卢文凤。 陈烨潜心钻研,认真分析人物性格,最后成功地演绎了这个新角色。而这部影片又为她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后来她又参演了《半张订婚照》《405谋杀案》《刀光虎影》《这不是误会》等多部影片。 她的每部作品和她塑造的每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陈烨也凭借这些作品在演艺圈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983年,香港(专题)著名导演李翰祥执导拍摄影片《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陈烨受邀饰演“慈安太后”这个角色。 新角色的尝试让陈烨再一次实现了自己戏路的“突破”。她把“慈安太后”善良、软弱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虽不是女主角,但她的表现却一点不输女一号刘晓庆。 因此,随着影片的热映,陈烨也成功地火了起来。同时,她与刘晓庆、周洁因戏结缘,成了好姐妹。 风生水起的陈烨,在这期间先后拍摄了《不平静的旅程》《锅碗瓢盆交响曲》《黑蜻蜓》等影片。 一时间,陈烨成了80年代最红的影星之一,备受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当时正值“出国热”,31岁那年,陈烨便顺应潮流去到了国外进修,她上的是赫斯顿大学戏剧专业。 在一次活动上,陈烨认识了查尔斯。他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从事中美文化交流的工作者。 她一开始来国外生活时不太适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她就是吃不下。有一段时间她还瘦了不少。于是,他就带着她去去中餐了。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面条,她太开心了一下子吃了两大碗。见她喜欢他就经常带她去吃。 因为两人有共同话题,所以相谈甚欢。他们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喜结良缘。婚后育有两子,全家定居德州休斯顿(专题)。 有了儿子后,她就息影了,把时间都放在了家庭上。两个儿子十分可爱。她偶尔也会去出演话剧,丈夫也十分支持她。有时候妻子演出,他也会带着两个儿子去看她的演出。舞台上的她依旧很好看,闪闪发光。 除此之外,陈烨和丈夫苦心经营多年,终于在休斯顿建立起了一座中国文化会馆。2020年初,全球疫情蔓延,中国成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远居美国的陈烨听到消息后,立即跟丈夫组织当地的华人(专题)一起购买、筹集物资并及时把物资送往中国。 在陈烨的影响下,两个孩子的中文说得十分流利。或许对于观众来说,一个好演员的消失多少有些可惜。 但对陈烨来说,她却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虽然在国外定居多年,但陈烨却依旧是中国籍演员。她还参演了《牡丹仙子之皇帝诏曰》,执导了动画片《秦岭神树》。 已经68岁的陈烨依旧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电视剧)的舞台。和丈夫结婚多年恩爱如初,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相比同时期经历多段感情依旧漂泊不定的演员。谁又能说如今的陈烨过得并不幸福?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触碰之地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你觉得现在的学生最缺少什么? 引起非常多共鸣的回答是: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情感生存”这个词,对很多父母来说是陌生而抽象的,他们也没法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动荡,甚至更多的是态度是回避。 比如:你别太敏感了,坚强一点,你想那么多根本没意义,你现在的主业是学习;还有一种“展望未来”式的洗脑:你以后上大学就好了,你工作和结婚以后就好了等等。 可现实就像网友说的,每个阶段都有难处,路的尽头永远是路。 父母的难处在于“我不会” 抖音上有个调侃家长的段子: 一到二年级的家长最嚣张,因为什么题都会,一点都不慌。 四到六年级家长开始低调,因为作业题偶尔不会,还不想让孩子知道。 初中家长有点低声下气了,因为很多题都不会,关键是孩子还叛逆。 高中家长很勤快,因为大多数题都看不懂,只好洗衣做饭,打理家务。 大学家长最惆怅,没事不联系,有事就转账。 我们当今社会很多的鸡娃、教育内卷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自己“不会”成为主流崇尚的成功人士,才把期待转嫁到孩子身上。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刘擎教授说:竞争是有意义的,但不能成为孩子的全部。害怕落后是有代价的。 概括地说,这个代价就是牺牲掉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深究一下,就是不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意识层面,他们认为“我不会”,没什么不对。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情感的防御就很深,父母当年也没有得到过来自长辈的情感照顾,所以他们“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这不难理解。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父母如果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中,会激活自身那些受伤脆弱的陈年往事,就如海浪席卷一般让人无力招架,因此他们教导孩子用坚强来进行情感隔离。 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坚强背后恰恰是一个人被注入了情感之后的选择;缺少了情感的支撑,不叫坚强,只是硬挺。 另外一种解释,父母潜意识认为不对孩子使用情感,是对自己父母的忠诚。因为我的父母不会的事情,我竟然会,这种背叛很难承受,也是内在未分化的表现。 孩子的底气来自于父母的情感回应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把事情搞反了? 以为成绩好上名校就一定前途光明,理论上可能是这样的。 但更重要的是看,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有没有真正从心底里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和幸福的。 内心充盈的孩子,不一定需要很多光环傍身,TA流露出来的笃定和安全感比起所谓的光耀门楣,是更加宝贵的人生资源。 空心病的缘由,就是那些孩子只是作为考试机器在“赤身裸体”搏杀,而太缺乏来自父母在情感上的回应。 情感回应包括从小到大孩子的表现和存在能够被父母看见,父母真心为孩子的能力感到雀跃,而不是只在听话和考满分的时候才出现。 还包括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耐下心来提供抚慰,成为孩子坚定的后方。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或情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响应,TA就没办法将这部分整合到自体当中去,这个人的整个内在就是破碎的,即便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充实。 这就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所界定的悲剧人,他们看起来像人,行为是人,但却感觉到生活是苦役,成就是虚无。 弗洛伊德让我们去爱,去工作;科胡特告诉我们,不仅如此,人更需要拥有为自己去爱和工作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的体验。 这些体验正是父母曾经给予给孩子的积极回应,是它们让孩子的情感生存下来,逐渐扎实。 情感是自体的核心,是一个孩子的底气所在。 三种情感需要被满足 第一种叫做“镜映的需要”。 简单说就是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同时需要在父母的眼中被看到以及得到赞美,父母允许孩子自由表现自己。 第二种是“理想化的需要”。 孩子需要把父母想象成完美、强有力的人,并且能够感觉到自己和这个理想的客体之间是联系的,借此充实自身作为孩子的弱小感。 反过来说,如果一对非常完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态度冰冷,不能和孩子产生情感连结,孩子是很难完成理想化父母这一步的。…

家属首次开口:汉密尔顿被枪杀租客原计划今夏举行婚礼

27岁的Carissa MacDonald和28岁的Aaron Stone于5月27日死于Stoney Creek的枪击事件。他们的家人今天(6月1日)通过汉密尔顿警方发表了一份声明。家人称两名受害者“勤奋、诚实、乐于助人”,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爱家人、朋友和他们的狗Max,喜欢户外活动。家人称二人遭遇杀戮“是一种不必要的暴力行为”。 图源:insauga 据警方称,这两名房客在5月27日星期六遇害当天与房东就地下室公寓的霉菌发生争执后被枪杀。警方今天表示,他们现在已经清理了犯罪现场,侦探们正在继续调查,包括调查怀疑杀害这对夫妇的房东的背景。房东在与警察的枪战中丧生。  家人称这对订婚的夫妇热爱大自然,并计划在今年夏天结婚。他们为自己的家感到自豪,而且总是按时支付账单。他们勤奋、诚实,愿意尽其所能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是受人尊敬、负责任、守法的公民。 警官Steve Bereziuk告诉inthehammer.com,这对夫妇已经找到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的新地方,并计划在6月1日之前搬出他们的出租单元。他说警方仍在调查中,不知道这对夫妇的搬家计划是否与房东发生的争论有关。 家人说,他们离搬进新家并开始人生的新篇章只剩几天的时间。 家人形容MacDonald“非常专注于她的事业。“她热爱她的工作、她的学校家庭以及她所说的所有“她的孩子”。她在户外活动之外的最热衷的就是她的职业。 MacDonald在Brant Haldimand Norfolk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担任教育助理。 Stone是国际电气工人兄弟会的学徒电工,家人称“在他的工会中非常受尊重,他刚刚完成了五年的教育,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并准备赚钱养家,他在他的职业中拥有如此多的知识。” 工作之余,Stone喜欢修理他的卡车或做一些机械维护工作。 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之外,这对夫妇经常去露营并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时光。家人说“任何与Aaron或Carissa相遇的人都知道,他们与彼此以及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特殊纽带值得信任并永远珍惜”。“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想象一下当你把这两颗心放在一起时。……所有有幸认识他们的人都会非常想念他们。” 家人在悲痛中要求保护二人的隐私。 警方表示,目前不会发布更多信息“以保护SIU调查的完整性。” 安省的特别调查组正在调查与房东之死有关的警察行为,而汉密尔顿警方正在调查双重杀人案。 警方呼吁任何有关此案的信息的人联系侦探Robert DiIanni,电话905-546-3836。如要匿名提供信息,请拨打灭罪热线1-800-222-8477或在http://www.crimestoppershamilton.com在线提交您的匿名举报。

巴黎圣母院明年或死而复生工匠严格按中世纪技艺

如果可以时光旅行来到现在,中世纪的木匠们一定会惊讶不已,他们在800多年前所开创的木工技艺,到了21世纪仍在有人使用。 对于正在修建巴黎圣母院的现代工匠来说,情况恰恰相反,用手斧搭建出数百吨橡木横梁的感觉,就像时光倒流一样。 (巴黎圣母院原貌) 2019年4月15日,因整修工程不慎,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突遭横祸,尖塔与屋顶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让全世界感到遗憾与惋惜。 (圣母院的受损部分暂时由白色顶棚遮挡) 当时,关于圣母院如何重建的讨论层出不穷,不少方案都建议给这个古老的建筑添上一些现代化的元素。 经过激烈的探讨之后,最终,人们还是决定原汁原味地恢复圣母院的外貌,完全采用13世纪的技艺和工法来重建受损的部分。 虽然修复工程的用时会因此被大幅拉长,但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百分百的尊重。 四年多的时光一瞬即逝,起初,因为环境污染和疫情爆发,修复工程屡屡停工,直到2021年前后才开始步入正轨。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圣母院进行了大量加固及维护工作,屋顶与塔尖的重建工程又于去年正式开始。 全世界的顶尖匠人齐聚法国西部,在卢瓦尔河谷的一个车间里,他们学习和模仿着古人的技艺,力求百分之百恢复圣母院的原貌。 现年61岁的木匠Peter Henrikson来自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与众多法国木匠一起,他正在将圣母院新屋顶的框架拼接起来:“有时想想真的挺有意思,修复工作总让我有一种和几百年前的同行前辈产生超时空连接的感觉。每当我用木槌敲打凿刀时,就会想到中世纪的匠人们。他们也做过同样的事,也曾用同样的技巧一点一点将圣母院拼接起来。这种感觉很迷人,我与几百年前的人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 (Peter Henrikson) 不仅技艺相同,修复圣母院所采用的工具和材料也完全和13世纪一模一样。 为此,法国官员在全国200处森林中砍伐了1000多棵历史悠久的橡树,以此作为重建尖顶的原料。 (总项目负责人Georgelin将军手持修复屋顶的工具) 修复团队也承诺,不会使用任何现代机械工具,仅以斧头、凿刀等传统工具重现中世纪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 虽然使用现代设备会大幅加快重建的速度,但只有全手工制作才是对古代工匠的致敬,并且能够保证这些已经流传数百年的技艺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相关负责人满心期待地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将圣母院遭遇大火前的木质结构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用着完全相同的原料——橡木,有着一模一样的工具,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不久后,圣母院的屋顶就能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这是名副其实的‘死而复生’。” (首席建筑师Remi Froment与他2012绘制的圣母院图纸) 2020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宣告说,将在五年之内完成巴黎圣母院的重建。 而根据目前的进度,2024年12月圣母院就有望重新对公众开放。 时间紧迫,木匠和建筑师们也开始使用计算机等其他非操作设备来加快重建工作,比如说用电脑绘制详细的木工设计图,以保证手工凿出的木梁能精准地契合在一起(电视剧)。 但在古代没有这一技术,工匠们必须把所有的细节装在脑海中,再通过不断地试错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修复工作有了重大的进展,圣母院的新屋顶已经基本组建完成,各个部位的零件和规格都确定了下来。 (圣母院的新屋顶) 之后,它们会被拆成零件,运送至巴黎后再组装起来,比起古代的滑轮机械,这次人们将会用现代的起重机将其吊装到合适的位置,既为效率,也出于安全考虑。 能够以13世纪的技艺重新修复这一伟大的建筑,是每个工匠的幸事,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历经800年风霜洗礼的巴黎圣母院才得以又一次浴火重生(电视剧)…..

开第一枪!俄电视台传出“2024换总统”呼声

普京2024年若能赢得连任,便可再做两届6年任期,继续掌权至2036年。(美联社档案照) 英国国防部5月31日发布每日情报公告指出,在以严格审查著称的俄罗斯电视台频道上,已出现不要让普京在2024年继续担任总统的呼声。 报告称,5月27日,反对派政治人物纳杰丁(Boris Nadezhdin)现身俄罗斯独立电视台(NTV)频道,呼吁在2024年选出新总统,以重建与欧洲的正常关系。 纳杰丁宣称:“我们需要选出一个不同的政府来结束与乌克兰的故事,并与欧洲国家建立正常关系。” 英国国防部指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纳杰丁一直直言不讳地批评这场战争,但这很可能是俄罗斯国家批准的电视节目,自开战以来首次呼吁更换总统,要普京下台。 报告称,在过去的15个月里,俄罗斯对言论自由实行了自苏联时代以来从未见过的限制。然而,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等民族主义人物,最近发表的尖酸刻薄言论,有可能鼓励反对派人物挑战禁忌话题。 纳杰丁是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曾任莫斯科市政议员,1999年到2003年间,担任国家杜马(国会下院)议员。纳杰丁是2015年遭暗杀的前副总理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的亲密盟友。 俄罗斯于2020年夏季通过一项备受争议的修宪公投,让普京得以再次竞选,2024年若他能赢得连任便可再做两届6年任期,继续掌权至2036年。届时他将高龄83岁,并超越斯大林执政29年纪录。 反对派政治人物纳杰丁在电视上呼吁2024年选出新总统,以重建与欧洲的正常关系。(翻摄自NTV电视画面)

德国总理顾问访华:北京高调宣传,柏林保持沉默

德国总理肖尔茨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顾问普吕特纳本周访问北京,会见王毅、秦刚等中国外事高官,中国媒体予以高调报道。但有关他中国之行的消息,在德国媒体乃至政府官方发布中都未见只字。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消息,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外事顾问普吕特纳(Jens Plötner)。新闻稿引述王毅的话说,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中德不仅要稳定好发展好双边关系,也要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作出贡献。 王毅强调,中国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共享机遇、合作共赢。他说,面对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德要携手努力,举办好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向欧洲和世界发出积极信号。 新闻稿称,普吕特纳表示,对即将举行的新一轮德中政府磋商充满期待,将共同加紧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他还说,德中关系基础稳固,德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指出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德方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影响,愿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动荡不定局势的挑战。 双方还就乌克兰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普吕特纳在北京还与中国外长秦刚举行了会谈。 德国总理外交顾问访华的消息,在中国是一条不大不小的外事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重要的中国官方媒体均以转发外交部通稿的形式,对此作了报道。 与此相对,普吕特纳的中国之行完全没有得到德国媒体的关注。至截稿时,有关信息没有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德国政府及外交部的官方发布中也没有提到这次出访。针对德国之声的问询,德国总理府回复称“原则上不对工作层面的会谈进行表态”。 普吕特纳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为预计本月在柏林举行的德中政府磋商作筹备。在德中关系趋于冷却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对这一2011年启动的磋商机制的期待评估相对低调。去年6月,普吕特纳同王毅的前任杨洁篪举行视频通话,德国官方亦未发布任何信息。 作为德国总理肖尔茨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顾问,普吕特那尽管被德国媒体成为”肖尔茨最重要的顾问之一”,但这一职务在德国政坛是一个”幕后”角色,很少公开发表意见。普吕特纳经常随肖尔茨出访,包括去年11月闪电访问中国,但在新闻照片上,他一般只出现在肖尔茨的后排。 上一次普吕特纳成为德国媒体的报道对象,还是去年6月。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他的发言被一些批评者认为对俄罗斯过于友好,因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在同一场活动上,普吕特纳也提到了中国,认为不应将中国和俄罗斯划为同类,但同时指出,应警惕中俄积极扮演全球南方代言人的角色,”他们并不是这样的代言人”。

德国营养学会新“食品战略”建议每天只吃10克肉

据德国《图片报》31日报道,德国营养学会(DGE)一份被称为新“食品战略”的内部文件建议,德国人每天最多摄入约10克肉类。按照此标准,每个德国人每月只能吃一根香肠。 此前,DGE建议德国人每周最多摄入600克肉类,大致对应德国人的实际消费量,即每天109克肉类。对于新的建议,DGE回应称,德国人的饮食摄入需要考虑碳平衡,出于健康和可持续性考虑,该国总体肉类消费量应减少。 德媒称,该建议会对政府机构、企业及学校等地的食堂产生影响,因为DGE作为权威机构有权为这些食堂颁发营养证书。德国肉类协会对新建议持批评态度,认为该国人民的铁或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摄入本来就不足,动物性食品的减少将加剧这一趋势。 对此,《图片报》专门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7.4%的受访者反对减少肉类摄入。

德桑蒂斯竞选活动上失控对记者喊“你瞎了吗”

Ron DeSantis loses his temper with a reporter: ‘Are you blind?’ https://t.co/eGxX6fjmie via @nbcnews — LeoTerrell (@TheLeoTerrell) June 1, 2023 美国中文网报道 NBC新闻称,佛州州长德桑蒂斯周四在其宣布参选总统后的首次“竞选之旅”中脾气失控,对向他提问的记者激动地大喊两遍“你瞎了吗?” 德桑蒂斯上周三通过推特正式宣布参加2024总统竞选的角逐,并于本周访问3个将提前投票的州。本周二和周三,他在爱荷华州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竞选活动。从周四开始,他前往新罕布什尔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进行巡回演讲,为自己拉票。由于他被普遍认为是共和党内最有实力挑战前总统川普的人,因此他此行广受关注。 但周四德桑蒂斯在新罕布什尔州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当天,他来到该州的拉科尼亚(Laconia),在当地的海外作战老兵协会(VFW)对100多名观众发表讲话。 NBC新闻称,当美联社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像大多数总统参选人那样来回答观众提问”时,德桑蒂斯表现得非常激动。 他对记者说,“人们正在走近我,跟我谈话”,“你在说些什么?你瞎了吗?你瞎了吗?人们正在走近我,跟我说他们想说的任何话”。 当时,德桑蒂斯正准备离开演讲大厅,并在途中与一些现场观众握手、合影留念。但他并没有在讲台上回答任何观众的问题,他当天并未设置这一互动环节。这让不少前来听他演讲的共和党人,都颇感惊讶和沮丧,因为之前来该州进行竞选活动的参选人通常都会回答观众提问。 去年在新罕布什尔州参与共和党参议员提名竞争、但败选了的曼沙拉马尼(Vikram Mansharamani)当天也在现场,他说,“没有提问,也没有任何与观众的互动”,“我们喜欢听参选人的想法,但我们也有自己作为本州公民的问题”。 曼沙拉马尼称赞德桑蒂斯当天谈了不少选民感兴趣的话题,但就演讲后德桑蒂斯的表现,他说这不是他想看到的,“我觉得这非常令人失望”。

德法5月通膨大降温!欧央升息近尾声?

通膨逐渐趋缓,经济学家认为7月欧央可能会停止升息。(欧新社) 最新数据显示,德国、法国5月CPI年增6.3%及6%,皆低于分析师预期,与其他主要欧元区国家情况一致,反映出通膨逐渐放缓,有分析师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央行(ECB)的升息循环已快进入尾声。 外媒报道,德国5月CPI年增率从4月的7.6%大降至6.3%,且低于分析师预期,法国5月CPI则从4月的6.9降至6%,也低于分析师预期,主要是受到能源价格大幅下滑,食品通膨及服务通膨也相对减缓。 德法是欧洲前两大经济体,两国通膨双双下降,再加上西班牙通膨也降至2年以来新低,Pantheon Macroeconomics经济学家Claus Vistesen指出,欧洲地区通膨有明显趋缓的现象,欧央政策可能会发生转变,循环升息可望在7月结束。 对此,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也表示,5月通膨降幅比分析师预期得还快,这对目前通膨情况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