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刘嘉玲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晒出一组照片,原来是在自己的豪宅中宴请宾客,而这一次主角正是刘嘉玲的多年好友章子怡。所以在照片中章子怡是坐在C位的,刘嘉玲紧紧的挨在身边。 当天在现场的嘉宾里,都是非富即贵的,看来刘嘉玲还是精心的为章子怡准备了一番,写道“香港,欢迎你”。在C位坐着的章子怡也是微微一笑,十分开心,想必和这些豪门名流在一起,也是比较开心的事情。 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张叔平就是在身边的,刘嘉玲的豪宅就是他全权负责设计的,所以两个人的交情还是比较好的。并且张叔平可是赫赫有名的画家设计师,所以认识的人里也都是非富即贵。 另外,在章子怡刘嘉玲身后的女子就是百亿富豪冯咏仪,身后的男子就是冯咏仪的老公,身价也是百亿。 说冯咏仪和老公的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他们都是刘嘉玲好友,之前梁朝伟办生日派对,冯咏仪夫妻俩也是有参与的。 当天还有各个时尚集团的执行人总裁等,所以说章子怡这一次可谓是牌面十足,刘嘉玲也是给足了重视。 不仅如此,刘嘉玲还邀请了顶级的厨师团队来家中豪宅做饭,菜品也是色香味俱全,十分的诱人。所以不少网友们都表示好羡慕刘嘉玲和章子怡的感情,他们之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要不然刘嘉玲怎么会如此的招待章子怡呢? 当然,这一次也让网友们看到了刘嘉玲的豪宅内景,以及奢华程度,果然是富婆。 其实章子怡和刘嘉玲虽然相差十几岁,但是两个人的友情可是相当的好。刘嘉玲在内地的时候也是经常和章子怡聚会,两个人不仅气场相同,也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当然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还都是超级喜欢打牌。所以,好朋友真的是要兴趣相投。 要知道当年在芭莎慈善晚宴上,刘嘉玲和章子怡站在主编苏芒的身旁,看到苏芒章子怡和刘嘉玲表情吸睛,相视一笑,那绝对是知己之间才会有的沟通方式,要不然一般人真的是无法理解,甚至是无法同时做出回应。 章子怡和刘嘉玲是很好的朋友,梁朝伟和章子怡合作过,但是刘嘉玲还是没有和章子怡有过什么影视合作,网友们甚至喊话两人,希望两个人能合作一次,毕竟是那么好的朋友,又是演技颜值兼具的影后,默契又好。如果两个人真的是合作,应该是会有很多人捧场的吧。 所以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找找剧本,导演们还不赶紧安排起来!
贺建奎想用基因编辑造出超级宝宝,不会罹患失智症,但是该计划又遭到批评。(图/美联社) 大陆基因科学家贺建奎,复出之后再次引发争议,他打算基因编辑胚胎,以杜绝失智症的罹患率。虽然立意良好,但是许多科学家认为,他没有从上一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得到教训。 CNN报道,2018年,贺建奎透露创造了第一对基因编辑婴孩,修改了一对双胞胎女婴的基因,使她们免疫系统不会遭到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毒)感染。他认为这是一件重要的医学成就,但是却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愤怒,指责他不负责任,而可能影响深远。2019年,中国法院以“非法医疗行为”,被判处贺建奎三年徒刑,直到去年才被释放。 他在出狱后不久,在北京开设一所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并且重拾老本行,继续以基因编缉方式治疗罕见疾病。 但是他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提案再次引起争议。在一份简洁的一页文件中,他试图用基因编辑法来解决老年失智症。前言是这样写的:“人口高龄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医疗系统的重大压力。中国因剩馀寿命的提高,老年失智症的比例也在增加,然而,目前还没有治疗阿兹海默症的有效药物。” 他表示,失智症患者可能有基因特性,我们有可能找到这段基因并且修正。他会先对小鼠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看看是否与失智症有关连,确定之后对人类胚胎卵进行基因编辑,以对照小鼠实验的成效。 上一次的实验使贺建奎入狱,因此这一回,贺建奎强调,就算胚胎实验获得可能的效果,也不会植入人类胚胎来怀孕,并且在实验前,会先获得政府许可和道德批准。 但是争议并没有消失,许多科学家认为贺建奎没有从上一次的实验得到教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子生化遗传学副教授德罗格 (Peter Dröge) 说:我很惊讶他再次提出相似的问题。很坦率地说,他根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德罗格表示,科学界反对他,不是只有伦理争议,而是我们根本不清楚基因的确切功能。基因的功能复杂又彼此看不出关连性;同样的,失智症的成因也并不清楚,也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用编辑基因来解决失智症,效果非常值得怀疑。我们甚致不能明确的说失智症与遗传有关。
“320岁的《维也纳日报》停刊!”奥地利ORF电视台1日报道称,世界上最古老、每天出版的报纸《维也纳日报》6月30日最后一次以纸质版形式面世,今后将仅在网上提供新闻。 《维也纳日报》于1703年8月8日首次出版,以“传达清醒的新闻”为己任。然而,这份被誉为优质媒体的报纸最近发行量每天只有约8000份,最后一期发行量增至5万。该报停刊后,仅剩下20人的编辑团队,印刷厂也关闭。 过去,奥地利企业在商业登记后,必须在《维也纳日报》的官方公报栏目上发布公告,《维也纳日报》因此获得不菲的广告费。但在奥地利经济协会的要求下,这项政府的强制措施现在已取消,改成让企业在网上免费发布。这让该报失去大部分资金来源,但奥地利经济协会说,这为企业们“节省2000万欧元”。 随着《维也纳日报》的停刊,奥地利日报的数量缩减至13家。《维也纳日报》主编托马斯·塞弗特对奥地利《新闻报》表示,与数百年的报纸决裂是“野蛮的破坏行为”。该报停刊也引发该国名流政客与媒体同行的不满与愤怒。奥地利前总理弗朗茨·弗拉尼茨基、出生于奥地利的好莱坞明星施瓦辛格等人接受该报最后一期的采访时,纷纷表示不舍;奥地利前总统海因茨·菲舍尔向《维也纳日报》致以最后的敬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称赞《维也纳日报》是一份“冷静的报纸”;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主席安德烈亚斯·巴布勒将《维也纳日报》停刊描述为“奥地利痛苦的一天”,并强调一旦该党执政,他们将想方设法恢复其出版。“保重,希尔德斯海姆!”德国《明镜》周刊称,随着《维也纳日报》的停刊,创刊于1705年6月24日的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汇报》将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每天出版的报纸。
(中央社台北3日电)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今天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指“美国将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说中方不喜欢的话”说,中国“从来没有指望美国说的话、做的事会让中国喜欢”,也从未承诺“会说会做美国喜欢的话和事”。 崔天凯并针对美国主张“为美中关系设置护栏”说,如果两国关系“已经走在错误的轨道上,护栏又有什么用”?需要确保两国关系“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护栏才能起作用”,这需要双方“都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并作出足够的努力”。 环球网报导,由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的第11届“世界和平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崔天凯在应邀与会与谈时,作上述表示。 根据报导,崔天凯针对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指,美方“将一如既往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说中方不喜欢的话”说,其实中国“从来没有指望美国说的话、做的事会让中国喜欢”,中国也从未承诺“会说会做美国喜欢的话和事”。 崔天凯说,关键在于中美双方要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办法”处理双边关系,真正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不是谁要让谁喜欢的问题”。 他并针对美中近期重启接触表示,最近两国间的高层交往是“好事情”,双方“见面坐下来谈,总比不见面、不谈要好”。 崔天凯主张,希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对两国有利、对世界有利”,要达成这样的关系需要两国有“共同的政治意愿,而不是“我赢你输”、“你死我活”的零和心态,要在目标和路径上有共识才能共同努力实现。 他并针对北约“扩张亚太”表示,亚太地区不需要北约,中国不欢迎北约出现在亚太。如果北约试图进入亚太,很可能意味着它的衰落。
在联邦调解的谈判未能达成一项让7,000多名员工保住工作的协议后,BC省各地的港口工人于周六正式举行罢工。 图源:CTV News BC省海事雇主协会发表声明称,与加拿大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的谈判进行了整夜,但谈判人员未能达成协议,工人于早上罢工。 海事雇主协会在声明中写道:“过去几天,海事雇主协会继续真诚地提出建议和立场,目标是在谈判桌上达成公平协议。我们的谈判委员会一再努力保持灵活性,并在关键优先事项上努力妥协,但遗憾的是,双方尚未成功达成解决方案。” 图源:CTV News 周三,工会发出了72小时罢工通知。在周六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工会表示仍在进行讨价还价谈判。 “造成严重损害” 联邦劳工部长Seamus O’Regan周六表示,双方将继续进行谈判,并补充说“在谈判桌上达成了对双方来说最好的协议”。 图源:CTV News 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表示,对罢工行动“非常担忧”,敦促所有相关方“尽快”达成协议。 “罢工可能会对我们的经济和小企业造成严重后果。在我们仍然面临高通胀的情况下,港口运营必须保持流畅,以免加剧供应链中断并对成本造成进一步压力,”该联合会周六表示。 “重要的是要记住,与罢工相关的延误对于小企业来说可能代价高。” 加拿大商会负责政策和政府关系的高级副总裁Matthew Holmes也赞同独立企业联合会的观点。Holmes表示,罢工将对加拿大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他说:“如果西海岸港口出现一周的中断,加拿大经济的贸易中断额将超过5.5亿加元。” 西蒙菲沙大学城市研究教授Peter Hall认为罢工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影响。 那些依靠港口将货物进出该国的人表示,他们并不那么乐观。物流公司世贸集团副总裁Jordan Atkins表示,该公司已制定应急计划,但表示某些商品无法通过卡车或铁路运输。 他说:“如果本周罢工继续下去,我们预计世贸中心的进出站总体流量将减少约 90%。” BC省海鲜联盟执行董事Christina Burridge表示,她希望尽快看到问题得到解决。 她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数周,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将不得不告诉我们的船员停止捕鱼,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等待装运。” 超过30个港口受到影响 此次罢工影响了BC省30多个港口的约7,400名码头装货员和49家相关雇主。 图源:CTV News 6月初,99.24%的工会会员投票支持罢工行动。 加拿大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没有在6月21日发出72小时罢工通知,该通知于6月28日发出,加拿大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当时发表声明,指责雇主协会要求工会做出“重大让步”,尽管在COVID-19疫情期间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 罢工通知是在上一份合同于3月30日到期后近三个月发出的。 该工会还表示,正在寻求保护成员的工作免受外部合同工和港口自动化带来的“侵蚀”。 该协会代表在BC省港口运营的49家私营部门雇主,其网站称,该行业为加拿大GDP贡献了27亿加元,处理的货物约占全国贸易总额的16%,在2020年全年达到1,800 亿加元。 周五,工会和雇主都确认罢工不会影响停靠在温哥华、Prince Rupert港或温哥华岛的游轮。
7 月 1 日,作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将有 1130 人将进行宣誓加入加拿大国籍。尽管加拿大公民人数持续上涨,但最新调查发现,很多人在入籍考试中却难以通过。 根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向媒体分享的数据,本周六全国各地将有 1,130 名人举行入籍宣誓仪式。 通过公民考试是正式成为加拿大人的要求之一,IRCC 最近的数据显示,今年参加考试的大多数人都成功了。 2023 年 1 月至 5 月期间,总共完成有 119,053 次测试,其中通过率为 92% ,其余 8% 未通过。去年的情况也类似,在已完成的约 26 万名公民的入籍考试中,91% 的人通过了该考试。 加拿大人通过公民考试比率极低 然而,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相比之下,同样的题目拿给加拿大人去做,成功率则要低得多。 根据理格调查 Leger 对 1,512 名加拿大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根据随机选择的 10 个问题的答案,只有 23% 的人能够通过公民入籍考试。 接受调查的加拿大人的平均分数仅为 49 分,而在入籍考试中,需要达到…
加拿大山火持续,据当局7月1日公布,全国各地最少有500处仍在燃烧,其中75处被列为处于“失控状态”。加拿大山火至今已焚毁的面积已超过1950万英亩(约8万平方公里),打破纪录。 报告指出仅在魁北克省,至目前就有360万英亩被山火烧毁。在过去10年,平均每年烧毁的面积仅为24,359英亩,意味仅在过去两个月,山火焚毁的面积就比平均每年大约147倍。 位于加拿大卑诗省西部的火灾是该省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灾,唐尼溪(Donnie Creek)的山火覆盖面积比罗德岛的面积还大。目前为止,雨水未能缓解凶猛的大火,加拿大官员表示魁北克省的大雨刚好错过了山火最活跃的地区。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加剧了加拿大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加拿大北部大草原,安大略省北部和魁北克省北部在6月的气温高于平常,相信在较高的气温预计在整个夏天将持续下去。
记者从北京多位导游处了解到,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纪录,而北京的旅游市场也随着暑期到来而急剧升温,提醒广大游客及户外工作者注意防暑降温。 另外,北京市应急局近期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后判断,7月份本市将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中,极端高温热浪灾害风险不容忽视。市应急局介绍,7月份,预计本市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近期本市已出现多次35℃以上高温天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 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温对露天作业、老、弱、病、幼等人员都有一定影响,需重点防范高温高湿环境下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风险。广大市民请关注高温预警,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外出,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做好防晒保护。户外工作者可以提前服用防暑药物,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能量、水分;当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北京街头张贴的一条宣传习近平新时代的标语。(2019年9月27日) 美国记者贝书颖(Bethany Allen)即将出版的新书《北京统治》呼吁全球民主国家重视北京近年来将其经济和市场全面“武器化”,以迫使民主国家和跨国公司臣服于中国的极权价值观。她8月份即将出版的新书以“极权经济治国术”来形容中国的经济胁迫手段,并呼吁全球民主国家结盟,重回民主价值和经贸挂钩的路线,抗衡中国越来越专断的经济胁迫。 基于中国庞大的制造诱因和市场商机,各国外企前仆后继涌入中国。但在华经商多年却发现,不管公司规模多大,为了保住中国市场,许多公司都必须被迫转移技术或臣服于中国设下的诸多政治红线,甚至成为言论审查的帮凶,而北京近年来“以经逼政”的胁迫力度和广度越来越大,已形成极不公平的贸易障碍。 对此,现派驻台北的美国政治网媒《Axios》中国记者贝书颖(Bethany Allen)告诉美国之音,那是因为“中国已经全面将其极权价值观和经贸成功挂钩”,并将经济和市场“武器化”,以胁迫民主国家和在华营运的跨国企业,来维护其国家形象或地缘政治的利益。 北京盛行“极权经济治国术” 贝书颖将此形容为北京的“极权经济治国术(authoritarian economic statecraft)”。她在8月即将出版的新书《北京统治:中国如何将经济武器化来对抗世界(Beijing Rules: How China Weaponized its Economy to Confront the World)》中,全面且深入地揭示出中国在境内外遂行经济胁迫的种种行径。 美国政治网媒《Axios》现派驻台北的中国记者贝书颖(Bethany Allen)所著新书《北京统治:中国如何将经济武器化,来对抗世界》封面(照片提供: 贝书颖) 贝书颖说:“中国的极权经济治国术就是,其所使用的所有手段和措施只为了追求中国自身极其狭隘的地缘政治利益。这些作法不是为了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不是多边的,也不是基于崇高的意识型态理念。相反地,只是纯粹为了自己国家和地缘政治的利益。” 她说,美国祭出的制裁或关税等经济处罚手段大多具有透明性、合理性,并经过正当的法治程序,而且最终要维护的是基于规则所建立的国际秩序。虽然也曾被滥用,但有一定的上诉机制来提供补救。例如,前美国总统川普政府曾滥权制裁两名国际犯罪法庭的调查员,因为他们要追究美国在阿富汗可能犯下的战争罪,但此制裁随著川普下台,拜登总统上台后就被解除,而且这样的滥用情况可谓少之又少。 相较之下,她说,中国近年来祭出的各种经济报复手段都是未经法律程序的片面任意行为、理由不充分且不透明、也不成比例,更不可能有什么上诉机制。以挪威鲑鱼为例,贝书颖说,中国之所以于2010年片面禁止放行就是为了报复挪威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给已故的中国民主人士刘晓波。这两者毫无关连,竟成为中国经济制裁的理由,足以佐证中国“以商逼政”的胁迫。 澳大利亚饱受中国经济胁迫 澳大利亚是另一个中国对他国进行经济胁迫的典型范例,也是近年最常遭中国胁迫的国家。 根据澳大利亚智库“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中国于2020-2022年间对19国进行过73起胁迫性的外交手段,其中对澳大利亚的胁迫最大,高达21起,但整体成效并不成功,反而凸显澳大利亚的韧性,其次是针对立陶宛的11起和台湾的8起。 贝书颖说,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只不过于2020年4月呼吁对新冠病毒的起源进行独立调查,就惹怒中国,招致北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惩罚性关税,使其隔年的中国出口销售额暴跌超过九成。她说,新冠病毒起源调查攸关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且莫里森的发言也建立在事实上,竟引来中国为了一己形象而发动的抵制和经济报复。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胁迫不只这一桩,包括以海关检疫、重金属成分超标为借口,拒绝澳大利亚龙虾进口,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报复澳大利亚响应美国的号召,在5G网络建设中以国家安全考量为由排除了华为公司等政治原因。随着中澳关系恶化,中国对澳大利亚祭出的制裁还包括禁止铁矿砂、大麦和煤炭等,虽然基于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中国的进口量未减反增。 澳大利亚带头串连 不过,贝书颖说,澳大利亚不曾因此屈服,除了积极为部分受创产业开扩新市场或提供补贴外,也从结构面思索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或强化供应链韧性,更构思“经济版第五条(economic article 5)”或经济防御条约(economic defense treaty),或向世贸组织提出仲裁等机制,来呼吁各国积极抗衡中国的胁迫。 G7关注中国经济胁迫问题之际,美国记者贝书颖告诉VOA,北京近年将经济“武器化”,迫使民主国家和跨国公司对其极权价值观屈服。她在新书《北京统治》中,以“极权经济治国术”来形容中国的胁迫手段,并呼吁民主国家结盟,重回民主价值和经贸挂钩的路线,来抗衡中国的专断胁迫。https://t.co/YJxBd0N1ti pic.twitter.com/2YAH29n1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