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乌克兰副防长:乌东爆发激战俄军在4地向前推进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今天表示,俄罗斯部队在乌克兰东部前线地带4个地区向前推进,两军爆发“激烈战斗”。 法新社报导,马里亚尔在社群媒体贴文说:“到处都爆发激战。情势相当复杂。” 她表示:“敌军在阿夫迪夫卡(Avdiivka)、马林卡(Mariinka)和利曼(Lyman)地区推进。敌军也在史瓦托维(Svatove)地区向前推进。” 马里亚尔指出,乌克兰部队则在巴赫姆特(Bakhmut)南翼的推进“略有进展”,在乌克兰南部的伯德扬斯克(Berdyansk)和梅利托波尔(Melitopol)附近也是。” 她表示,乌军在南部的攻势面临“敌军强烈反抗,遥控布雷和出动后备部队”,因此进展“缓慢”。

习近平武力攻台,谁来“清君侧”?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当局一定会鼓噪普京对瓦格纳士兵秋后算帐,严加惩处,留下一段让中共军队里面忠诚不绝对的将领绝对胆寒的借鉴历史。 俄罗斯发生兵变,对于习近平来说有什么影响?图为去年九月习近平和普京在撒马尔罕举行会晤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习近平武攻台湾是否也会发生“华格纳集团兵变”》,作者今涛拍暗认为,对该雇佣兵集团兵谏,各国均有反应,中共的反应应该说最强烈。网友当然有幸灾乐祸的,而“清君侧”三个字被微博遮罩,说明当局现在非常紧张,犹如拜登说习近平是独裁者,大陆所有的媒体都回避了“习近平独裁”字样,“清君侧”就处于这种微妙中。 作者指出,共军在六四事件中,彻底沦为残杀学生的党卫军,这一洗刷不掉的耻辱,为共军要攻打台湾同胞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这一问题并非像习近平在军中反腐,清洗异己就能够解决的。封锁不住的真相被越来越多的人感知的时候,习近平对共军的控制力可以维持在最表面,一旦发生大事,军中积蓄的不满情绪,以及希望变革等因素,是习近平难以把握的。 去年11月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作者认为,普里戈津瞬间兴兵、刹那“投降”的原因在于雇佣兵为钱打仗,他们是机器,而监狱囚犯,恐怕对政治并不感兴趣。而中共的士兵本就不是罪犯,相对拥有思想,在军令如山倒中,听命的可能性更大。而应该不会像俄雇佣兵那样“军心涣散”。他们可以借鉴的,正是兵谏后士兵的最后走向情况。从这一点看,习近平当局一定会鼓噪普京秋后算帐,严加惩处,留下一段让中共军队里面忠诚不绝对的将领绝对胆寒的借鉴历史。 香港媒体,从批判到存档 近期香港有线新闻女主播疑因庆祝同事换工作,模仿韩团舞步拍Instagram短片引发争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网络媒体“歪脑”发表文章《香港新闻这十年》,作者卢斯达指出, 与业界内部旨在维护新闻界“认真专业形象”的言论相反,不少网民甚至觉得,比起新闻主播突然玩心大发,跳舞欢送,新闻界结构上的问题好像更值得痛心。新闻内容的批判性整体下降路人皆见,取而代之是“资讯”,观众的损失其实也十分实在。 文章说,2021年年底到2022 年初,《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两间传媒的编辑及负责人被控发布煽动刊物罪或其他罪行。当时即时可见影响是社交媒体白雪茫茫,马上少了很多本地新闻、本地记者失业,后来出现的问题是,事情很快,公众没有太多手段存档以往新闻。所谓存档,在这个时代,加上网媒的本质,其实只是搜寻引擎能否搜出,继而是否能接通阅读,图文并茂,甚至有影片。这一批网络媒体散失之后,那段时期的事情,会有很多不再确定的空洞。 香港警察已然成为“外族” 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香港警察如何成为“外族”》,凯大熊认为,在2019年夏天,香港人认识到市民和警察的区别,并逐渐把他们当作外族,这虽然是相当微观的变化,但整个过程和宏观认同演变其实颇有雷同之处。在这个夏天里,香港经历了一连串充满希望与折磨的抗争,警民之间的敌意也随两边的冲突不断螺旋升级。不过,如果只把一切当成是不断螺旋升级的敌意轮回,那就太可惜了,这会让整个过程扁平化,忽略两个互相敌视的族群是如何看待彼此、建构彼此的形象,并产生后续的行为。经过当年8月31日的太子站暴行,香港警民双方的隔阂再也无法弥补,抗争者不再认为警察只是被外族渗透,而是直接把他们当成外族。 2019年8月31日,警方拘捕多名示威者及民众 文章说,这场警民对峙让港警变成了外族,具体而微地体现了1997年以来的整段历史。“在港警变成外族的过程中,不仅有愤怒和对立,也有各种观察和分析,人们也在这里头逐渐认识到,所谓的‘人民保母’都是在保护另一个外来的殖民政权。无论是抛弃虚幻的大一统意识形态、批判分析港中歧议的来源与发展,还是用‘香港不是中国’来表达过去受到压抑的歧议,都会带来力量。”

人大毕业生盗全校个资造颜值排行榜

此图为疑似该涉事毕业生所建立的“颜值打分网站”。(取自澎湃新闻) 近期,中国网传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目前任职于微信的硕士毕业生,于在校期间盗取全校学生照片等个资,并且将这些资料分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消息一出,在中国网路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担心个人隐私也会同样遭盗。 上观新闻报导,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这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男研究生在学期间,利用其专业技能,以及高度参与该校校内网站开发的权利,将全校学生个人讯息盗取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生日等资讯后,建立了一个给全校学生颜值评分的网站。 而该网站为公开网站,存在时间已有3年之久,过去仅在这名学生的朋友圈流传。不过,消息指出,该毕业生还曾在个人社群动态上公开此事,炫耀称“这是我大学二年级时就想做的坏事”,并表示“不敢发朋友圈怕被打拳(被女权主义抨击)”。而网传截图显示,该动态发布于2020年10月,目前相关内容早已全数清空。 报导还提到,该“颜值评分网站”所泄露的讯息,包括人民大学14届至20届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全部资料。除该颜值评分网站外,该生还曾在GitHub上发布使用人工智慧技术给“小姐姐一键脱衣”的原始代码(Demo)。 另据澎湃新闻报导,这名涉事的人大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目前已从该校毕业,就职于腾讯北京微信团队搜索算法相关部门。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工作人员透露,“学校方面已经关注到此事,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校领导正在召开会议牵头处理”,然而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不少网友闻风表示,“有这种员工在贵司(微信)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腾讯不开除就等着被举报吧”。还由网友认为,“今天敢漏个人信息,明天他就敢漏国家信息。”呼吁腾讯公司回应此事。 日前有网友于微博爆料,中国人大有一目前任职于微信的硕士毕业生,于就学时盗取全校学生个资,并将这些资料分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取自澎湃新闻)

人民币大贬中国外汇黄牛多年后重现江湖

中国媒体报导,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兴盛,近年来已消声匿迹的外汇黄牛,近来在上海街头重现。(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央社台北2日电)中国经济衰退导致资金外流,人民币(专题)兑美元汇率一路下跌。中国媒体报导,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兴盛,近年来已消声匿迹的外汇黄牛,近来在上海街头重现,以较佳的汇率招徕想到银行兑换外币的民众。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1980至1990年代,“外汇黄牛”是中国各城市常见的一群从业者。当时,中国实施极为特殊的人民币与“外汇券”双轨货币制度,加上地下换汇需求极大,且官定汇率及黑市汇率差距甚大,“外汇黄牛”应运而生。 直到专供境外人士使用的“外汇券”被取消、停用及官方严打违法换汇下,活跃一时的“外汇黄牛”才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逐渐消声匿迹。 第一财经报导,在人民币今年来不断贬值,且最近贬势加剧下,近来部分民众的“换汇热情”有所提高,“外汇黄牛”最近就在上海街头重现。 根据报导,在上海南京西路的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分行门口,就可见到不少街头“外汇黄牛”在守株待兔。其中一名自称小方的黄牛表示,他提供的汇率“比银行划算”,收美元比银行高1到2个点,卖美元比银行低4个点。 至于生意及需求如何,小方表示,“最近来找我换美元的客户,还是不少的”。 根据报导,上海民众李先生每2个月都要向在国外念书的孩子汇款,每次要汇2500至5000美元不等。他表示,没想到人民币现在还在贬值,“早知道之前就多汇一点了,现在相较今年初,价格差太多了”。 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的上海分行经理则指出,因为担心人民币再贬值,有前往美国打算的客户,最近来换美元的不少。其中,甚至有人一次就把1年5万美元外汇额度换到满的。 报导指出,经过实地走访,到6月29日止。多家大中小型银行的挂牌汇率,美元买价普遍介于人民币7.17至7.18元间,美元卖价则普遍介于7.25到7.26元间。 对于人民币不断贬值,一家外资银行外汇市场分析师认为,市场参与者没有必要过度担忧,若持续走低,预计到7.3左右会有“稳汇率”的政策推出。而这名分析师的“7.3出政策”看法,符合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

从00后到80后,“全职儿女”们只是暂停

近日,“全职儿女”成为互联网新词。“全职儿女”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处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在豆瓣上,“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已经汇聚了4160名“打工人”。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90后、00后年轻人在边做“全职儿女”边找工作,也有70后、80后因为父母患病或对于人生的新思考选择脱产回家陪护照顾,更有年轻人在“全职儿女”期间找到了有趣的兼职副业,月入过万。在采访中,我们既感受到了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和孝顺,也看到了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包容和理解。在中国家庭支撑下的“全职儿女”,不怕按下“暂停”键。 他们选择成为全职儿女 80后:重新思考人生意义 从“拼命三郎”到陪伴父母 “全职儿女”就是“啃老族”换了个“新马甲”?出生于80后的彬彬不这么看。“这两三年来,我特别感受到生命的无常,重新思考人生,并且付诸行动。”今年2月,彬彬辞去白领工作,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一线城市,带着孩子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 “爸妈已经70岁了,如果按照原先的人生规划,我可能会选择退休之后多些时间陪伴他们,可是人生有太多不可预料的变化,还有十几年我才能退休,那时候80多岁的父母还能如我所愿行动自如地让我带着出去旅游吗?”经过计算,彬彬父母的退休金加起来有小1万元,彬彬自己也有一些存款,加上开销不大,也恰好是可以当起“全职儿女”的时候。 于是,彬彬便把自己和孩子的户口迁回老家,安顿好孩子上幼儿园后,每天陪妈妈一起晨练、到市场买菜,或者和父母、亲戚闲坐聊天,“大家会聊一下今天干了什么,今天的饭菜等等,这种感觉自从20多年前上大学离开家之后就几乎没有过了,我很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成为“全职儿女”渐渐成了孩子们为父母养老的实际性选择。做家务、陪聊天、跑腿取快递、随时协助他们解决使用电子设备的问题……以“陪伴父母”为业,成了他们新的生活方式。陈林是70后,由于爸爸去年因脑梗偏瘫,陈林辞去了工作,以居家兼职的方式照顾父亲。“如果是全职工作的话,其实还是有上下班时间,但是对待父母,没有具体的上下班时间。他们睡觉了,我的‘工作’才算结束了。妈妈的腰不太舒服,家里的一些重体力家务活肯定是我干;爸爸每日的翻身、喂饭、守护就医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彬彬的主要“工作”是提醒爸妈按时吃药,帮父母策划一些短途旅行等。谈起自己的“工作”,她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爸妈的朋友也很羡慕他们有孩子的陪伴,他们的孩子有的工作忙,有的以自己的家庭为重,见面都很少。以前父母的朋友是羡慕谁家的孩子结婚了,现在是羡慕谁家有全职儿女,觉得有孩子陪着挺好的。” 作为上有“四老”的全职儿女,彬彬每天的生活很忙,因为公婆那边也要关心照顾。幸而目前,彬彬的老公支持她的选择,并且也在他和彬彬两人的老家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现在两边的老人年纪都越来越大了,在外地上班就要离家,老人身边没有人总是不行的,要有个人抽出更多时间关心他们。所以,其实辞职回家来照顾老人是个既经济、又实在的选择,而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过这样的生活,我们自己也没那么大的工作压力!儿女能真心陪伴和付出,父母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当‘全职儿女’是幸福的双向奔赴!”彬彬说。 90后:“全职儿女”不是躺平 一边陪伴父母一边找工作 2022年七月底,出生于1998年的欣欣从澳洲留学毕业回国,开始找工作。“如今找工作竞争很激烈,我是学设计的,好不容易收到几个小公司的offer,都说需要夜里加班。我和爸妈商量了一下,觉得太伤身体了,就没有去。如今,在家里做‘全职女儿’也快一年了。”欣欣对记者说,身边也有几个同学和自己情况类似。“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爸妈对我各方面都比较无所谓,觉得他们这一代人努力了奋斗了,就希望我能稍微轻松一点。” 欣欣的说法并不夸张。记者采访发现,对于不少处在待业状态的90后来说,家庭当“经济压力”并不大,“全职儿女”期间,父母家人给的“工资”少则一两千,多的达到8000块。欣欣日常则是用妈妈的信用卡消费,爸爸每个月也会把工资分给欣欣3000块。“平时就是爸妈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看一看找工作的事儿,或者看看小说、电视。晚上我会把饭提前做好,等他们回来吃。”欣欣说。 而出生于1995年的小佳已经做“全职儿女”两年了,“爸妈都退休了,他们每个月给我8000块,我陪着他们逛街、买菜、看病,也常常给他们做饭,全家人挺充实快乐的,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他们希望我能去高校,不管当老师还是做管理,只要不太忙就好,工资多少也无所谓。”小佳说。不过,欣欣和小佳并不安于看似轻松的“全职儿女”生活。“刚毕业不久,还是希望能早点结束‘全职儿女’的状态,在社会里试试水,毕竟人还是需要自我价值感!希望今年可以多拿到几个offer,把选择权交到自己手中。”小佳说。 00后:在家的港湾“充电” “暂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对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00后职场新人来说,“上班”的信仰(电视剧)也正在消解。或许90后容易担心“停下就会被甩出赛道”,00后则是中国第一波踏上就业减速带的年轻人,面对不确定性,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为生活按下“暂停”键。 23岁的莹莹去年毕业,在佛山从事一段时间的媒体工作后,又去了一家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然而常常加班的生活让她觉得喘不过气。“每次在我频频受挫、状态极度不好的时候,爸妈成了我最后的港湾。他们提出让我回家,每个月给我钱。我全职女儿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 莹莹说,爸妈担心自己回家后完全没有经济收入会觉得无聊和焦虑,于是就提出,她回家可以做饭、做家务,父母则每个月给她4000块。目前,莹莹已做“全职女儿”半年,在家除了每天做喜欢的事,如看书、写作、绘画,有时候还会帮父母去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看到我别提多高兴了,一再告诉我不用因为找不到工作、待在家里而担心。” 莹莹觉得,虽然自己目前“暂停”了工作,却比以前要自信很多。“之前一直在外地上学,没怎么好好在家待过,今年是我十年来最快乐,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年。我可以好好想想自己适合做什么。” 在照顾家人日常的同时,莹莹也在积极准备考公务员,还报了个咖啡师培训班。“我认为,全职儿女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会有越来越多想要停下来好好思考未来的年轻人,选择这种暂停的方式。当然,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处罚,我也会努力。毕竟我才23岁,我还想思考自己想做什么,从而让自己攒够勇气去做。我也有信心自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莹莹说。 “数字游民”+“全职儿女” 给自己创造一个缓冲空间 2021年,小熊从一所211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当时想跨专业考金融的研究生结果落榜了,冷门专业又遇上市场寒冬,找工作屡屡碰壁。”最终,为了保留应届毕业生身份,小熊在父母的支持下待业在家备考公务员和事业编,成为一名“全职儿女”。 今年,小熊25岁了。两年来没有上岸的挫败感加上应届生身份即将到期的焦虑,让她逐渐陷入自我怀疑。为了摆脱内耗,她开始在学习之余做副业,在一个兼职类的APP上她发现了各种类型的灵活工作,“有兼职模特、游戏陪玩、学习vlog博主、上门喂猫等,最近,我还尝试接单做直播,已经收获了5万多的粉丝呢!”现在小熊每月副业的收入大概3000元-5000元,多的时候能有1万元,保证了自己的基础生活,也攒下了小金库,还带爸妈去新疆旅游了一趟。 “以兴趣爱好作为副业,丰富且愉悦生活,还创造了一个容纳焦虑和紧张的缓冲空间。”小熊觉得,现在重新找到了节奏,既能专注于备考又能经济独立,做“全职儿女”的不安和迷茫都被副业治愈了。 专家观点 “全职儿女”要建立社会网络 如何看待“全职儿女”现象?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吕新雨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和合理性,我国自古就有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历史,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这样的陪伴本身就意义重大。‘全职儿女’是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现象,这种生活方式建立在父母双职工、高退休金的前提下,儿女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能够自洽的良好心态。” 吕新雨认为,“全职儿女”有时候是短期的选择,也可以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对于90后、00后们来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暂时回“避风港”;对于70后、80后来说,他们在陪伴父母的过程中感受亲情,也在这一过程中寻回自己、反观生活,寻求生命的意义。 不过,她也同时指出一些需要留意的问题:首先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可能存在的“隐性软暴力”:父母给孩子钱,有没有控制孩子的成分,会不会有隐性的情感控制;其次,如果长期处在小家庭的代际关系里,对于年轻人来说,容易丧失和社会横向的联系,一定程度地丧失社会交往能力、渠道和社会资源,因此,家长要帮助“全职儿女”建立社会网络,让他们互相看见和交往;“全职儿女”们也要关注自己重返社会的能力。 看见背后的照护难题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涂炯认为,“在年轻人的成长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家庭能成为他们暂时停留的一个港湾,在他们遇到困境的时候提供支持,其实对于年轻人的身心都是很好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港湾,需要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对年轻人支持和包容,允许他们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中国的家庭关系更具支撑性的表现。很多年轻人可能还无法获得这样的家庭支持,遇到困难必须硬扛。” 与此同时,涂炯认为,应该看到“全职儿女”现象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第一,老龄化社会下老年的照护。“对于70、80后‘上有四老’的独生子女来说,对老人的照护究竟是让壮年子女回归家庭,还是交给专业的机构?这可能是我们社会在未来几十年都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希望有更健全的社区照护,才能解放青壮年,让他们去实现职业梦想。” “第二,对于90后、00后更为年轻的一代来说,他们面临的更多的困境是如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那种把自己身心都搭进去的职业。因此要创造更加开放、多元的工作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在社会上发挥他们的价值。”她认为,在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力短缺”也是我们即将面对的问题,如果很多人都退出工作场域回归家庭,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来说究竟是好是坏,也值得商榷。“希望更多适龄的年轻人可以投入到职场中发挥个人价值,也为社会更好地做贡献。”

从胡锡进的炒股日记看普通人的民生艰难

美国人炒股看巴菲特,中国人炒股看胡锡进。 从来没有一个中国股民可以像胡锡进一样,无论是仓位、盈亏还是体会心得,都能天天上热搜。 就连当年的徐翔,现在的拉萨军团,都没享受过这个待遇。 老胡的入场时机是很好的。 在吴晓波唱衰经济后,老胡及时洞察到了上面对下面资金投入股市的期待,并积极大造舆论,高调下榻股市,主动获取芳心。 但相信这几天下来,他的心态已经被现实搞崩了。 炒股前一天:相信自己可以赚钱,不做韭菜 炒股第一天:赚了一点小钱,继续加仓。 炒股第二天:加仓了,又赚了一点 炒股第三天:亏了一点,准备继续加仓。 炒股第四天:渴望国家刺激经济政策早点出台…… 看来胡锡进只用了四天就理解了:A股是真的有多难! 我是希望老胡的呼吁真的能被上面听到,真的做出一些改变。 毕竟老胡加仓10万就和加着玩一样,一个月的流量费足够他败的,但普通人呢? 10万,往往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 而在另一边,恒大的前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去卖生发液了…… 本来和老胡一样,也是踌躇满志,觉得能在新的领域有一番作为。 结果呢,现实告诉他,创业是有多艰难。 在淘宝店开业后,这个经历学家疑似在校友群推广产品,且受到群主多次警告。 卖个东西太难了呀! 他当年动动嘴皮就能年薪一千五百万,这不是能力,而是他的运气。 褪去一系列的包装,在微观经济领域,他菜得像个蔡徐坤。 长久以来,中国的专家们和普通人之间形成了极强的落差感。 可一旦放到同一起跑线上,也不过如此。 个别专家说: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老百姓工资太高,要降。 还说什么:年轻人要多进厂打工,不能只考虑个人收入。 言论之雷人,让人咋舌。 现在好了,当他们饱汉子知道饿汉子饥的时候,也知道求求国家早点出政策了。 事实证明,与其高谈阔论,做迂阔腐儒,不如直接下场试试,体验体验寻常人的悲欢离合。 这样才能学会说话人话。 老胡冲进了股市赔了钱,任泽平不顾体面,立马嘲讽,一边给网友讲了段子,一边推广自己的“生发剂”。 性感专家,在线经营。 现在,压力来到了老胡这边。 我在这里建议老胡,和股民们一起当韭菜的快乐还不够,建议也开个淘宝店,卖“胡体”。 和千万中小创业者,普通人,感受一样的悲欢。 也只有这样,老胡和这些专家们才能切身体会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的揾食艰难,感受到他们的诉求。 如今大学生就业艰难,很多人希望他们上山下乡,找找出路。 出路当然要找,但我认为中国的专家,更需要来一次“上山下乡”。 别再占着资源不说人话了。

作为女性,“幽默”是我遗失的武器

我的朋友小玲,一直是人们眼中的文静女孩。失恋后,想挑战自己的她去参加了一场开放麦。没想到在这场开放麦里,小玲第一次感受到了女性幽默的神奇力量。 在讲起精心编好的段子时,她觉得自己特别有劲儿,“说那些梗的时候,我感觉充满能量。原来我是可以这么幽默的,只不过以前都被自己压抑住了。” 但脱离舞台回归到日常生活,作为女性,我们总会觉得幽默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 父母从小教育我们,“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在学校里,扮鬼脸、讲黄色笑话是男生专属的惯用把戏。我们或许可以在女性朋友面前毫无顾忌的开玩笑,但一旦面对异性,就要保持矜持端庄的形象,因为“搞笑女没有爱情”…… 此外,过往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了,男性大多是幽默的主动提供方,而女性往往在被动接受幽默。就好像幽默一直被默认为,是不属于女性的特质。 这篇文章,我们就想来聊一聊为什幺女性“不能”幽默,以及幽默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幽默是女性气质的反面? 1. 幽默的女性,被认为缺乏“性魅力” 如果你经常刷 B 站,可能经常会看到这种评论“好好一个美女,偏偏长了一张嘴”,用来评价那些长相漂亮却喜欢搞笑的女性 UP 主们。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美女是不应该幽默搞笑的”,一旦她们搞笑起来,就会失去性魅力,甚至连她们的女性身份也会被抹去。 澎湃新闻发布的《说脱口秀的女孩们》一文,展现了女性说脱口秀面临的诸多限制: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下,女性还是不适合搞笑的,即便女孩们早已展现出自己的喜剧天赋,但依然要面对“不要不淑女,不要轻浮”“小心嫁不出去”这样的指责。 社会要求的女性气质是漂亮、谦虚和体面(Porter,2002),而幽默与淑女形象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包括在表达幽默时,那些扮鬼脸的表情或夸张的肢体动作,都被认为是“不美丽”“不优雅”的。 2. 幽默中的攻击性,会让女性变成威胁 女性们不敢幽默的原因,也与害怕冒犯别人有关。心理学家认为幽默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攻击性幽默(Aggressive humor)”,这涉及到对于个人的贬低和侮辱。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进化心理学家杰佛瑞·米勒认为,如果一位女性展现出的幽默像男性一般,暴露出侵略性与竞争性,就会让很多男人感到这是一种威胁,下意识地将这个“风趣”的女人视为竞争对手,但又害怕自己成为她取笑的对象。 就像之前脱口秀演员杨笠那一句“男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众多男性的口诛笔伐,就是因为这些男性感受到了幽默中所夹杂的攻击性。 ▷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女性展露攻击性的敌视,让许多女性放弃了幽默,或者将幽默的矛头转向了自己。《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女性的幽默中,有 63% 都是与贬低自我有关,而男性只有 12% 。 3. 幽默吸引的注意力,让女性感到不适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办公室里最喜欢开玩笑的那个人,往往是你的上司或老板。因为 Ta 们不怕出糗,不怕冷场,更不用担心这个玩笑是否不合时宜。 这也间接说明了,在一些正式场合中,一个人的幽默与 Ta 的地位之间是存在关系的。让别人发笑的人都会暂时控制局面,用幽默的话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Coser, 1960)。…

你家的霉菌是什么颜色?这种竟然“有毒”?

霉菌颜色大科普 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平时生活中的空气和物体表面其实有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螨虫和微生物。 由于它们微小的尺寸和低浓度,大多数时候这些生物是无法被人察觉或检测到的。 但如果它们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位置时,你可能会注意到它们的气味以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染色现象。 很多真菌生长后,就会成为我们所说的霉菌: 比如从果盘中拿出一个放了很久的橙子,发现它的下半部分覆盖着一层天鹅绒般的蓝绿色的东西; 或者平时不注意,但突然间发现洗手间的墙壁角落上发黑的痕迹。 那大家或许好奇,这些不同颜色的霉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黑色 如果你去网上搜索的话,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搜索结果都说黑色霉菌通常有毒。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黑色变色都是由同一微生物造成的,且几乎没有一种会对你直接造成伤害。 Stachybotrys,是一种被称为“有毒黑霉”的细菌。 此前由于洪水的影响,不少人已经见过它了,它经常出现在长时间潮湿的建筑材料上。 而使你淋浴间的墙壁变黑时,那则是另一种不同的真菌,叫做Aureobasidium。 它十分粘稠的,介于丝状霉菌和酵母之间。 通常,漂白清洗可以杀死Aureobasidium,但其色素沉着会持续存在,虽然无害但很难去除。 蓝色 而家里那些水果发霉后产生的“蓝色”,主要来源于青霉菌。 那些为我们提供蓝纹奶酪和抗生素盘尼西林的微生物,也会产生一种密集生长的霉菌。 这种霉菌在受到干扰时看起来像烟雾,会将数百万孢子传播到你的水果盘上。 青霉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数百种,从已知的病原体到尚未命名的物种。 然而,在我们家里出现的种类通常只是一种“杂草”,它们也只会导致食物变质或在土壤中生长。 黄色或橙色 人们或许常认为,真菌是在黑暗中茁壮成长的生物,但其实这并不正确。 事实上,有些生物需要暴露在光线下——尤其是紫外线下——来完成它们完整的生长周期。 许多植物病原体利用紫外线照射作为产生孢子的触发因素,然后通过将其隐藏在含有黑色素的外壳后面来保护它们的DNA。 Stemphylium匍柄霉和Epicoccum附球菌会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家中。 它们经常搭上黄麻、大麻等天然纤维的“便车”,产生一系列染色,把潮湿的物品变成黄色、棕色或橙色。 即使孢子消失了,黄色霉菌也会留下痕迹。 绿色 相信大家也经常看到发霉的面包、蛋糕或者其他食物上出现的“绿色斑点”。 我们常常做的也是只去掉发霉的部分,剩下的地方仍然安慰自己,“没关系,还能吃。” 但专家说,如果面包上出现了这些绿色的霉菌,还是扔掉比较好。 这些绿色绒毛通常来自一种叫做Aspergillus曲霉的真菌。在显微镜下,它们看起来很像蒲公英结籽的蓬松顶部。 和青霉菌一样,曲霉是另一大类真菌,有很多种类,几乎在任何环境中都有。 有些是耐热的,有些喜欢酸,有些会愉快地产生孢子,这些孢子一次在空气中停留几天到几个月。 除此之外,绿色的真菌中还有一种叫做Trichoderma木霉,多产生大量的森林绿色球形孢子,往往生长在潮湿的纸板或脏地毯上。 粉色或紫色 Neurospora神经孢子菌,也被称为红面包霉菌,是科学文献中研究最多的真菌之一。 它是另一种常见的、无害的生物,被用作观察真菌遗传、进化和生长的示范生物。…

俄28岁美女银行高层离奇从11楼堕下身亡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再次传出离奇命案,年仅28岁、担任当地银行“Loko-Bank”担任副行长的克莉斯提娜(Kristina Baikova),上星期疑似从自家11楼大厦坠落身亡,综合外媒报导,社群上各种阴谋论流言不断,非常多外国网友都以“窗户永远都是开著”(windows are always open)为开头,与媒体一同怀疑、克莉斯提娜的死因并不单纯。 外媒引述俄罗斯当地报道,莫斯科警局初步调查指出,克莉斯提娜是在23日凌晨3时,从她位在11楼住处跌落身亡,遗体在该大楼常用出入口附近被发现,相关死因仍持续调查中。 据了解,克莉斯提娜过世前,曾与同银行一名男性同事在住处碰面喝酒,该名行员也被列为重点调查人物。 虽然官方尚未定调她的死因,但众多网友早就“代替”俄罗斯政府,整理出一份从2022年俄乌战争开打至今,一共有22名重要官员或富豪寡头,因为从窗户跌落而命丧黄泉。 这一整段恐怖的巧合,从2022年1月、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Gazprom)运输部主管舒尔曼(Leonid Shulman),因为高楼坠落丧命开始,包含克莉斯提娜在内,还有国防部高层官员玛莉亚娜(Marina Yankina),从16楼住处坠落丧命;富豪安托夫(Pavel Antov)从印度旅馆跌落死亡、石油寡头富豪马加诺夫(Ravil Maganov)从医院摔落丢了性命,种种巧合让外界萌生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