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苹果23财年Q3营收为816亿美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预期为187.19亿美元,同比下降3.7%。EPS预计为1.19美元,同比下降0.83%。 根据Canalys对销售量的估计,苹果在 2023 年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为 17%,与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一致。在消费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iPhone 销量也出现类似水平的下降。 iPad平板电脑同样表现疲弱,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6%,反映出平板电脑行业的销售疲软。而Mac表现相对优秀,根据 IDC 的估计,Mac 销量同比增长 10%,超过了行业全球 PC 出货量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 13% 的情况。 预计苹果公司在此次财报会议中的前瞻性指引将与上个季度类似,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并占更大的比重。 在上个季度服务业收入为苹果第二大收入来源,占22%,同比增长5.5%创历史新高。而在产品端,iPhone 15前景喜忧参半。智能手机行业一直疲软,具体体现在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降。其中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11%。 根据Counterpoint统计,智能手机销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降,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8%。但iPhone和高端手机今年表现相对较好,其中包括苹果在印度的iPhone销量在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0%。但目前全球智能手机技术已经达到相对饱和的阶段,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降低。 从周线级别来看,苹果始终处于45度角连续上涨趋势,在7月中下旬后涨势有所放缓但整体向上。投资者需警惕产品端业绩不及预期造成更多的获利回吐。短线下方支撑关注190。 苹果 AAPL —— 周线图来源:CMC Markets(8月1日) 市场预期亚马逊在2023财年Q2营收为1314.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12亿美元。净利润预期为37.4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28亿美元。EPS预期为0.347美元,前值为-0.2美元。 美国消费者的弹性支撑着亚马逊的股价在今年上涨了59.14%。而在近两个月消费者整体支出开始呈现缩减的显现,上周微软与谷歌在财报中均披露云业务的增长出现放缓。 亚马逊此前表示,企业用户在下半年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重新分配资本支出以降低成本,这意味着亚马逊的AWS服务的增长正在放缓。 除此之外,投资者将关注亚马逊的广告业务如何与当下的生成式AI相结合,在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亚马逊CEO表示广告业务在AI的驱动下实现了强劲增长。其同行谷歌在上周的财报中显示,尽管广告业务大幅缩减,仍小幅同比增长3.3%,达到581亿美元。 Refinitiv预计亚马逊的广告业务销售将增长至103亿美元,上个季度为95.1亿美元。而在零售方面,当前的消费者支出具有弹性,来源于服务业消费的强劲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支出的下降(价格的下降),以及新冠疫情后消费结构的正常化。 但对于下半年消费形势或有所改变,新冠积累的储蓄预计将逐步消耗,以及利率触顶后的开支降低。消费结构预计从非必需品消费向必需品逐步转变,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的增长将面临更多的阻力。 亚马逊股价在6月底以来整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格局,股价在137附近受到阻力,此位置也为去年8 – 9月的最高点附近。目前需观察财报业绩能否催化股价实现向上突破,否则股价或维持震荡再次向下调整至125美元附近。 亚马逊 AMZN —— 日线图来源:CMC Markets(8月1日)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市场的疑问,请将问题发送以下邮箱[email protected]…
随着加拿大超市和商店纷纷减少人工收银,自助结账机变得越来越普遍。在现下这个”年轻人人均社恐”的时代,自助结账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个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发明。 然而,不好购物者最近注意到,包括沃尔玛(Walmart)、Canadian Tire在内的许多大型连锁店在推出自助结账不久后都纷纷将其取消,而原因令人唏嘘:商家们被偷怕了! 图源:blogTO 近日,位于安省渥太华Billings Bridge购物中心的沃尔玛因涉嫌盗窃案激增而取消自助结账机,取而代之的是员工在该区域按铃为顾客结账。 据一位向沃尔玛工作人员询问了这一变化的Reddit用户透露,这一举措是因为店内的”盗窃事件增加”,并且是”应总部要求”的结果。 该店还在收银台附近张贴告示,向顾客通知了这一变化。 告示上写道:”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从7月29日星期六开始,我们将进行全面服务体验的测试。在测试期间,我们的员工将会提供扫描服务,包括处理在我们自助结账区域进行的商品。” “我们期待与您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感谢您在本次测试期间的耐心等待和理解”。 随着几乎每家大型零售商都推出自助结账通道,关于保安人员随即抽查收据以遏制盗窃行为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然而,这种不断扩大的做法引起了一些购物者的反感,他们认为并非每个使用自助结账机的人都是为了偷窃,大多数人只是出于方便考虑。 Reddit帖子的一条回复写道:”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自助结账。只买几样东西的时候非常方便,而且不需要和人交流。” 另一个人说:”当你只买几样东西时,自助结账总是更快、更方便,通常不用排队。” 有人问道:”他们为什么不重新开放普通的收银台?听起来像是个愚蠢的系统。Canadian Tire曾经推出自助结账机大约6个月,然后迅速取消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很容易被偷。” blogTO已经就该情况联系沃尔玛发表评论,但在发文前尚未收到回复。 目前还不清楚沃尔玛是否打算将这种”全面服务体验”永久性地保留在这家门店,或者是否计划在安省其他门店引入这一措施。 你喜欢自助结账机吗?
最近,一个名词看得人心惊。 暑假=“堕胎月”。 相关的视频下,也有不少人出来“现身说法”。 十八岁做药流、引产几次、高考后“偷尝禁果”……在这些简短的文字里,流产,只成为了一次轻飘飘的人生经历。 流产,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分享生育经验,我们已经开始理解女性生育的痛苦。 只不过,我们讨论的阶段大多是孕妇和母亲:关于一个女性如何小心翼翼地保胎、一个妈妈如何越过生产这道鬼门关、一个母亲如何重新面对自己的身体。 属于“流产”的这部分叙事,被悄无声息地覆盖和淡忘了。 那么这一次,我想跟你聊聊她们的痛苦。 、 无痛人流,你信了吗? 在国内的定义里,怀孕 28 周前、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的胎儿的丢失被称为流产,即“自然流产”。 但相比较“自然流产”,大部分观众显然更熟悉堕胎、人流这类词汇。 从《致青春》开始,国产青春片就陷入了撕逼车祸打胎的狗血三件套。 其中,又尤其以堕胎情节流传深远。 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从《匆匆那年》到《春风十里不如你》,校园情侣在性懵懂时发生性行为,怀孕后女孩独自走进黑诊所,疼痛、鲜血、惨白的脸色,总能构成男女主爱情冲突中的转折点。 在这些电影里,堕胎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青春疼痛。反正爱情大过天,堕胎而已,结束了还是可以继续谈恋爱。 图源:《同桌的你》 另一些关于流产的概念则更为轻飘飘。 曾几何时,人流广告大行其道。无痛人流这四个字,比无痛分娩还要深入人心。 它们有的歪歪扭扭贴在楼道里,下面跟着一串手机号;有的堂而皇之出现在电视广告上,女孩盖上被子睡一觉,再睁开眼时就“解决”了大问题。 她甚至面带微笑地继续与丈夫拥抱,看起来没有任何不适。 于是,安全无痛的字样与青春片里的堕胎惨状共同织起了一张密网,牢牢缚住女性的子宫,将其化作多重的羞辱和伤害。 他们一边告诉你:流产是件简单的事、无痛的事,意外怀上没关系,大不了流掉。 一边训诫你:如果你去做流产手术,就说明你不干净、不自爱,是一种极大的羞耻。 那么,流产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样的呢?无痛人流,真的能做到不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胚胎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之后到子宫壁上着床发育。 所以,流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子宫扩张器接连不断地插入孕妇下体,用一根粗大的流产吸引管伸进去,像是吸尘器一样,撕碎孩子,把它吸走。 吸走之后,为了确保无胚胎残留,还必须用金属器械把子宫内壁“刮”一遍。 有科普博主用西瓜做了对比:一点一点、一层一层、生生地撕下来,搅碎、带走。 如果怀孕在六个月以上,婴儿基本成型了,还要堕胎怎么办? 那就要用到清宫钳和碎胎剪。 顾名思义,就是将胎儿剪断、敲碎。所有这些残忍的过程,都要在女性的子宫里完成。 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流手术量连年增长,当年约有1300万的人流手术量,居世界第一。 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约1000万药物流产和在未注册私人诊所做的人流。而且调查显示,接受人流的25岁以下女性约占50%,65%为未婚女性。有54.3%是因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反复人流者也高达50%。…
“打死你个不要脸的,让你偷人” 此时,在浙江的一个乡镇上的农贸市场上,两个女人扭打在一起,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将一个女子压在身下,一边骂着,一边打着。 因为是早上时间,此时市场里的人很多,周围的群众听到叫骂声后,都纷纷围上前观看。 夫妻生活后,竟被传染上“梅毒” 打人的女子名叫李红(化名)今年四十出头,和丈夫在镇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两人感情还算稳定,李红打的女子是二十多岁的女子,不管是年龄,还是颜值都比李红在上。 李红之所以打她,是因为她发现这名女子和丈夫的婚外情的事情。 李红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感情还可以,让李红发现破绽的,是在和丈夫过夫妻生活后,李红感觉到自己的下身有些不舒服,刚开始的时候,李红没有很在意,只买了一些消炎清洁的药水洗了两次,但是仍然没有好,反而又有些严重了。 这让李红有些担心,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当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让李红十分震惊,因为诊断结果上写着“梅毒”,这个病,是通过夫妻生活传染的,而李红只有丈夫一个男人,除了他还能有谁?这不免的怀疑起了自己的丈夫在外有人了。 围堵成功,送上特殊礼物 回到家后的李红,开始观察丈夫的一举一动,终于在一天,跟随着丈夫出门后,在农贸市场上,看到了丈夫和一名女子一起买菜的场景。这个女子正是李红丈夫的出轨对象。 顿时,李红的心里火冒三丈,上去就给了丈夫两耳光,接着就将这名女子给按在地上打。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打完人,李红仍然感觉不解恨,于是便从自己的裤子里揪出了几根毛放进了女人的嘴里,李红的这一举动,让周围的吃瓜群众们,都震惊不已。 虽然当小三的这个女人有些可恨,但是李红的举动太恶心人了。没想到李红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粗俗之事。 因为两人打架的时候,干扰了市场的秩序,有人报警,很快警察就赶到了现场,将李红拉了起来,把他们带走。 结语 李红的丈夫出轨,而且还将病毒传染给李红,固然可恨,但是李红的行为在法律上也是违法的,根据中国刑法292、234、289条规定,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达到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将受到刑法处置。
商品特点 Furinno这个多层小架子已经很久没有好价格啦,她家粉丝认证过的质量好!简洁时尚设计,易于组装,适用于客厅、书房、饭厅、门厅、浴室等,可用于陈列书籍、家庭照片、花盆、装饰品等小杂物。尺寸为29.5 x 29.5 x 46.6厘米。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商品特点 可用于面部和身体,温和净化和清洁堵塞的毛孔,并舒缓肌肤~它富含矿物质,有助于皮肤更新,产生温和去角质效果并且去除多余油脂和死皮细胞,使肌肤更加柔软富有光泽~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beebee星球,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互联网流传着这样一张梗图:西非科特迪瓦,女人把胡椒送进男人的菊部,这是永葆青春的妙招。 没有解释,没有来源,就这简短一个图注,从推特传到国内各论坛,轰炸完又不负责传道解惑,简直是信息流氓不要脸的骚操作,搞得人心痒痒的。 我本着求知的精神展开搜索,学海无涯,一下午的功夫才略知皮毛。 这本质上属于灌肠疗法。在我们的印象中,这种疗法只针对便秘这项操作,简单且具有针对性。 而在非洲西部,草本灌肠属于传统特色。 大约63%的病患曾接受这项治疗,夸祖鲁-纳塔尔省超过89%的医生采取这项治疗方法。 并不仅限于肛肠科,而是跟吃药、打针、输液一样,他们选择灌肠。 背后的医学:西非传统医学中频繁使用灌肠 不仅操作普遍,摄入的物料也是相当丰富。 以加纳、贝宁为首,当地流行喂养屁眼的药引高达213种,男女老少皆宜,治疗范围之广,除了胃肠道顽疾,男科妇科疾病皆可菊部用药。 实在是博大精深,别有洞天。 纵观医学史,灌肠疗法自古有之。 它最早出现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用来治疗阳明病。 并且随着医学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家庭保健,在19到20世纪初在欧洲广泛流行。 那时每个欧洲家庭都能找到软管胶瓶这样的器具,绝无后股之忧。 以至于西方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肛门只是嘴的延伸”。灌肠是改变给药途径,不是为了通便而已。 话说回来,给皮燕子整辣椒是什么骚操作。 由于条件水平限制,西非对于这项保健尊崇时间最久,用料也是相当之广。 辛辣物对菊部最为刺激,正如良药苦口,狠物入股定有奇效。具体可见面色潮红,经脉活络,直通百会,周身顺畅,甚至有超意识的出现。 科学数据无法还原感知,具体试过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一种刺激。 习惯冒险的欧美民众早已对此展开实践。 好莱坞特技演员Steve-O向来已骚操作走红网络。两年前他上传了一段视频,老婆将自营商品辣椒酱送入他的后臀,好友现场围观,以身试法让网友直观感受这项运动。 抵达的瞬间尖叫了起来。 Steve-O惊恐、害怕的同时泛起了异样的笑,他形容这是”烙铁的火舌窜进了机密处”。 他燥热难耐,如同点燃却不飞的火箭,情急跺脚透着一丝娇羞,Steve-O躲过众人的哄笑,急忙跑到冰柜企图拿点蔬菜冰敷。 感受的强烈程度与摄入的辣度正相关。辣椒酱让Steve-O的屁眼火辣了好几天。 然而不少网友热衷这种感觉。Quora网友IT从业者西蒙·哈金斯解释,入股辣椒有讲究。 把握好辣椒内部暴露的表面积很关键,只需一点且不能太碎,最好用鲜椒而不是液体或粉末,那样会使身体超负荷。 我喜欢把辣椒放入菊花这正常吗?我喜欢菊部这样的感觉 每个人辣椒素的受体表达存在差异,而肛周感觉神经末梢相当丰富,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吃辣菊花残,有的人却没事。 智慧的非洲人采用胡椒吹入,圆润饱满,没有辣椒那么直接,微辣中带点温润的感觉,专为体质较弱的男士准备,据说给人一种青春的胀痛,又饱含着温柔的遐思。 专栏作家摩根·马弗里克在文章中讲述,这种传统疗法在新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按摩保健,完整的一颗辣椒是入门首选,搭配一定手法深入探索,能够舒缓底部,排出积液,促进血液循环等妙效。这就是男士保健永葆青春的来源。 将涂有塔巴斯科辣酱的手指塞进肛门,效果真的像金戈吗? 当然,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认为这种保健会使男士转移爱情方向。 摩根·马弗里克对这种谬论嗤之以鼻,拓宽认知体验的边界,并不是导致越界的根源。 “因为害怕而回避尝试,那你的生活会存在很多局限。” 求知引领我们活得更远。 本文转载自beebee星球,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商品特点 此款除湿机外形小巧,外观时尚,采用超静音技术,内置7色夜灯,一键式启动,每天最多可除湿400ml(在86°F和80% RH的潮湿环境中),有效覆盖 2200 立方英尺( 240平方英尺)。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图片来自 @amazon.ca,版权属原作者
大家好!这阵子,“确诊式文学”火了。 确诊文学作为发疯文学的最新版本,最近在小红书、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上风靡。不同于此前无厘头、肆意宣泄为主的发疯,“确诊式”文学追求的是一种一语中的的精准表达。 它通过仿照正经诊断书的格式,以精确到分钟之差的记录捕捉到瞬时间的心情状态,再借由影视人物或经典台词甚至动植物乃至微生物,抒发压抑在内心的欲求和情绪,症状包括——那英、浣碧、鲁滨逊、懒洋洋等。万事万物皆可代入,疑难杂症皆可命名,每天都有新病状。 不论确诊为何人何物,表达方式如何迭代,人们似乎只是为了在精神疲软的社会生活中撕开一道情绪宣泄的裂口,吸引着冲浪者围观解密、抱团取暖。 01 今天,被正式确诊为… 最开始“确诊”的是西安的一位市民,他表示西安从年初到现在到处都是游客,根本没有淡季。 他现在就和《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懒得出去,看到人就烦。 “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十级甄学家”们立马就get到了张先生的油麦,并对这种精确巧妙又一语中的的比喻大呼妙哉。 从此,“确诊式文学”正式诞生,并蔓延到整个赛博空间。各路网友也开始整活! 从《甄嬛传》开始,被确诊为—菀常在。 “刚起来没多久就又犯困了”是困扰人类永恒的难题。 被确诊为—华妃 “总觉得月例银子不够用” 当代社畜的真实写照。 被确诊为叶澜依——“我生性不爱笑” 拽妃谁不爱啊! 被确诊为—端妃,“看着快死了其实还活着” 好像在点我??? 被确诊为—祺贵人,“天生蠢笨但又实在生的美丽”。 美丽是重点。 被确诊为—翠果,“上班一言不合就想扇人” 这个班真是一天都上不下去。 被确诊为—宝娟,“天天只敢在背后骂人”,直戳窝囊组的肺管子。 哭死!人走了以后才敢出声 被确诊为—苏培盛,“每天都卑躬屈膝小心翼翼”。 是哪个卑微打工人我不说。 被确诊为—甄嬛,因为眼里见不得脏东西。 被确诊为—温实初,恋爱脑犯了,洗衣做饭恨不得犁二亩地再走。 被确诊为—皇后天天都头疼。 甚至有被确诊为皇上的: 天子从来不会有错,我上网就是来当皇帝的。 万万没想到,确诊角色最多的居然是最讨人厌的浣碧“因为总是看不惯别人”。 “讨厌浣碧,理解浣碧,成为浣碧。” 不少网友发出如此感悟,大概是人们在历经现实世界磨练后更为清醒的选择吧。 近日,“正式确诊为那英”更是冲上微博热搜榜单,引起网友狂热讨论。 有以上症状的,正式被确诊为那老师� 英子老师语录: “放TM的屁,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在我们这个盛行学历崇拜的社会,以往许多人总有一种信念:学历越高越好,尤其在这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硕士总比本科生好找工作,身价也更高。 现在,形势也正在悄然生变: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近期都陆续宣布,一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自2024年起停止招生;与此同时,近年来专业型硕士则不断“做大做强”。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专硕虽然有时被戏称为“低配版、短学制的学硕”,但相比起注重学术研究导向的学硕,专硕更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直白地说,专硕就算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至少会更好找工作。 这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正在社会需求的压力之下出现分化,但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任何像这样的变动都有着复杂的面向,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专硕的扩招,肯定有助于减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但反过来说,它也可说是学历贬值的最新迹象,连研究生也不得不屈从于就业压力和实用技能,也难怪有人把这看作是学术没落的征兆,甚至不乏有激进者认定“学硕衰,专硕兴”是“劣币驱逐良币”,但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近二十多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大规模扩招。这一扩招起始前一年的1998年,全国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仅5.8万人,但到2022年,招收研究生人数已高达124.25万,其中硕士就占了110.35万之多,一代人的时间里暴增近20倍。 可想而知,当市场上的高端人才岗位需求跟不上这种增长时,“供过于求”难免造成学历贬值,更重要的是:工厂化培养造成的泥沙俱下,不仅带来人才素质的一言难尽,也很容易产生错配。很多人读的硕士像是“多了三年象牙塔时光”,是本科教育的延续,但对用人单位来说,想要的是“来了就能用”,怕的就是这些人学历倒是高了,对实践却更脱节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以医疗行业为例,近年来的做法是要求必须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就是硕博士在离开校园、进入职场的这个过渡阶段,先经历一段职业适应期。然而,这一制度施行多年下来,出现了许多问题,除了一些专门的教学医院能真把医学生扔进临床工作,很多医院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应对日常工作就已疲于奔命,根本做不到好整以暇地建立这样一套常规制度,以至于规培往往流于形式。其结果,很多医学生抱怨只是多当了三年廉价劳动力,单纯为了考证,规培三年下来,大部分人仍不能独立值班,而医院当然也不会满意。 《机智医生生活》剧照 就此而言,专硕的兴起,原本就是为了弥合这种“从书本到实践”的脱节,相当于是学校让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就为入职做好了“预适应”。当然,学校也未必就关心学生就业,但短学制的专硕也有助于学校创收,还让用人单位更省心,于是一拍即合。这乍看起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却又可能造成新的问题。 是的,这很符合中国人“学以致用”的一贯信念(“读再多书,总归是要工作的”),但若论实用,那专硕也不用读了,干脆直接工作吧——毕竟很多实操技能都是“在职培训”(on job training),你真要实践,最好的地方不是在校园,而是在工作场所。 《现在的年轻人呐》剧照 像广告这样注重实践的学科,以前就极少有人读研,当初我一位同学在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实习半年后,提出辞职说自己想回去读研究生,被老板嘲笑了:“广告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另一位老同事,工作多年后去英国读市场营销硕士,结果,读完回来还是在原职位上干原来的活,国内数字营销的最新玩法,她只能从头学起,而留在国内的老同事在那两三年里都高升了。 尴尬之处就在这里:专硕或许能更好地回应市场需求,但这难免给人一种感觉,似乎连硕士教育也成了“职业培训”,那就无法逃避一个追问——“研究生到底应该研究什么?” 研究生教育并不只是“本科教育的加强版”,更不是“通往好工作的含金量更高的敲门砖”,它至少应当包含两个重要面向:一是超越实用性的人文精神,二是学术前沿的发现与创造,而这两者都需要一种对未知的自由探求,这恰恰是教育在为社会开辟新的方向和可能。 培养实用型人才当然无可厚非,毕竟现代社会的良好运作离不开技术专家,但如果一个社会连知识精英也没有超越实用的价值取向,那也是有问题的。作家林奕华在《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一书中就曾感叹,香港社会太过务实,“揾食”超过一切,那种非功利、长远的学术研究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质素下降是香港无可避免的宿命,因为这块地方从来都不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家长如是,学校如是,政府如是,社会如是。”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也早就说过,今天中国大学校园里“学问的隔阂”,已不是文科和理工科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文学和理科为一方,社会学科以及工科为另一方,前者追求学理,后者强调应用。这是一种知识和教育体制的割裂,当大学所承载的学术理想遭遇现实冲击时,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危机,事实上也是社会危机的信号。 《一起同过窗》剧照 大学并不只是一个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从源头上说,“大学”(university)一词原本是指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其根本的价值观为探索和发展知识奠定了基本前提条件,因为它主张:在大学里,任何人都有权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传统和法则,自由地在其研究领域里进行知识探索和学术研究,而这最终是为了培养一个头脑训练有素、能独立思考的现代人,用理性之光照亮未知的世界。正是在新知的持续引领下,现代社会才得以不断涌现出发明创造,向前发展。 当然,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像这样的大学精神近些年来也日渐显得“古典”。自1971年以来,诸如英语、历史、外语这样的人文学科节节败退,其占学位总数的比例,在三十年里下跌了一半;像医生、律师、工程师、程序员、商人之类的职业要求,与其说涉及到人文知识和学术理想,倒不如说更多地关乎实用技能。在纽约,一个公交车司机的平均收入要比一个刚拿了博士的文科助理教授还高。 《百万日元的女人们》剧照 回到我们的现实来说,问题仅仅是“研究生学的东西太没用了”吗?按加拿大学者许美德(Ruth Hayhoe)的看法,也许事实恰恰相反。她在《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一书中说,中国大学教育实际上早在1960年代就已完全抛弃了早先那种学术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批判态度,“这种观点强调社会实践,怀疑一切专业知识,力求将知识分子溶于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的斗争中去。”不难看出,当下社会对教育的主流看法仍在这一延长线上。 虽然有些人觉得国内只是“研究生太多了”,但即便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扩招,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也还不到1%,而在美国,仅拥有硕士学历者就占到了6.4%(2018年),因而问题并不是高学历人才太多,而是社会整体上没能创造出那么多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职位。 《二十不惑》剧照 这并不只是“学术”还是“应用”的问题,事实上,教育家约翰·杜威早就曾强调,现代人才应当是复合型的,简单粗暴地将知识和人才区分为有用还是无用本身就有问题,文化和功用并不必然无法兼容:“只有迷信的人才会相信这两者肯定是敌对的,从而认为有用的事物都是非人文的,而无用的事物则是人文的。” 如今,一代代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已大体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心态就能同步转变过来。事实是,整个教育机制仍然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才,而不鼓励创新发现。其结果,无数人都受困于其中,既然不能开辟新的机会和增长点,也就只能局促在现存的有限资源里“内卷”了。 《天才基本法》剧照 可以肯定,在这样的社会转型完成之前,这将一直是争议不休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大学”和“教育”的本质:我们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使得社会变得更好。从这一点来说,这是值得我们永远为之警醒、不断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