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马斯克难以捉摸一手掌控星链两岸都忌惮

▲掌握星链(Starlink)的马斯克,让台湾与中国都对他十分忌惮。(图/美联社) 美国媒体报导,台湾与中国都对富豪马斯克抱有疑心,对中国来说,他的低轨卫星网络系统“星链”可能会削弱北京对网络的控制;台湾则担心这套系统易受中国压力所影响。 “石英”(Quartz)财经网报导,台湾与中国之间关系紧张,但双方至少在一件事情上意见一致:他们对于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及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都抱持深重的疑心。 马斯克在财经杂志“富比世”(Forbes)的即时富豪榜上位居第一。他过去数度评论两岸关系,甚至曾提议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因此招来批评,尤其在台湾。 ▲马斯克(Elon Musk)过去也曾对两岸关系发表看法。(图/路透) 中国小心翼翼,惟恐各大企业和企业家们削弱政府对网络的严格管制,其中最要提防的就是马斯克,因为他持有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手里握有“星链”(Starlink)。 2021年7月1日和10月21日,SpaceX卫星与当时尚未落成的中国太空站两度近距离交会,迫使中方紧急闪避;同年12月,中国就表达了对“星链”的疑虑。 中国更担心马斯克可能会在中国境内提供未经整顿的“星链”连线服务。不过,SpaceX高阶主管曾说,他们不认为中国会成为“星链”的市场,或许是因为重重的监管障碍,也可能是因为激怒中国政府恐怕会波及特斯拉在当地的投资。 52岁的马斯克去年接受“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访问时说,北京当局明确告诉他,中方不希望“星链”终端机在中国上市。想在一个排斥“星链”的国家提供卫星连线服务,在技术上是很困难的事,甚至根本不可行。若有任何低轨卫星网络系统在中国提供服务,很可能是中国政府自己规划的系统。 与此同时,台湾担心马斯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对于采用“星链”服务犹豫不决。台湾在全球芯片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时时警戒着中国入侵的威胁。 在台湾怀疑中国会切断海底网络电缆的情况下,采用“星链”或许是促进国家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一个方法;但另一方面,万一中国突然向马斯克施压,要他限制网络连线,那么过于依赖“星链”可能就是不智之举。马斯克过去曾在某些情况下限制“星链”在乌克兰的服务。 “星链”现有逾4500颗卫星在轨道上,并持续定期发射更多卫星。这些卫星在所有环绕地球运行的现役卫星里占了53%左右。马斯克打算在接下来数年于轨道上部署多达4万2000颗卫星。 除了中国以外,跨国网络零售商亚马逊公司(Amazon Inc.)和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Space Agency)也正发展自己的低轨卫星网络系统。 目前令人担忧的是,马斯克实际上全权控制“星链”,而他经常做出难以捉摸又无法预测的决策。去年,他先是主动向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然后又声称费用太高,要美国买单;此外,乌克兰曾要求在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Crimea)地区使用“星链”,却被马斯克回绝。 报导最后指出,若一套重要的通讯连线系统是由一个捉摸不定的人掌控,全世界的军队和政治领袖势必愈来愈坐立难安;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马斯克单方面切断“星链”服务,最终会失去有利可图的合约,并在这过程中蒙受沉重的财务成本。 但要是真有一个人能承受这些损失,那也会是全球最富有的马斯克。

德桑蒂斯:若当选将取消中国优惠贸易地位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佛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31日称,他若当选美国总统,将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也会阻止中国武力犯台。 美国佛州州长德桑蒂斯有意参选总统,目前在共和党内民调第二。图为他2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大学发表演讲。 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周一(7月31日)在新罕布什尔州一场经济政策演讲中,对中国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声称若他当选美国总统,将从中国手中夺回经济控制权,并阻止北京犯台。 德桑蒂斯指责科技产业让中国致富,却损害了美国人的利益。他告诉他的支持者,他若入主白宫将取消中国的优惠贸易地位(preferential trade status)。 中国于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美国参议院投票决定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status)。当时,反对者指责此举将帮助中国企业,却会牺牲美国就业机会。 此前,德桑蒂斯7月接受“福克斯周日新闻”(Fox News Sunday)访问时,也曾提出将取消中国在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政见,并表示中国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头号威胁”。 德桑蒂斯说,曾有一派人士主张“只要给予中国特殊贸易地位、让他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就会变得更加民主”,但“过去25年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中国变得更加专制、更加强大”,而美中关系也因中国盗窃知识产权、贸易倾销、货币操纵和间谍活动等行为,而受到损害。 德桑蒂斯表示,他将藉减税来“激励美国资本回流”、将关键矿产的开采从中国转移到美国,并大幅限制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德桑蒂斯:若当选将阻止中国侵台 同日,德桑蒂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访问时,被问及中国若入侵台湾、他会怎么做,他表示若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他的目标将是阻止中国入侵台湾。 他说:“中国尊重硬实力。他们若认为(攻台)成本将超过任何潜在收益,就不会这样做。” 路透社引述德桑蒂斯说法指,这种威慑包含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硬实力”,也涉及美国可以动用的经济杠杆。 德桑蒂斯还批评了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政府。他表示,在拜登的领导下,北京可能“在未来5至10年成事”,但“如果我们改变路线,我认为我们可以阻止它(台海冲突)。” 今年2月的间谍气球事件以来,美中关系因国安、贸易及台湾主权等议题而持续紧张,拜登政府近来也派出一系列美国高官访华,试图修复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德桑蒂斯也告诉《华尔街日报》,他若当选也将考虑在全美禁止中国短视频应用 TikTok。 德桑蒂斯目前在美国共和党内民调第2。根据路透社7月的数据,在共和党几位已宣布参选者之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党内民调领先,拥有47%的支持率;德桑蒂斯的支持率虽仅次于他,但仅有19%。

美国新移民为何入伍:不为绿卡更因贫困?

美国军方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征兵危机,因此加倍努力从移民社区征兵。拥有美国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有资格加入军队——自美国有史以来一直如此。 作者:纽约城市大学城市研究副教授Sofya Aptekar 在军队服役意味著加快了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途径,许多人认为,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愿望是推动移民参军的原因。我在《绿卡士兵》”Green Card Soldier: Between Model Immigrant and Security Threat.”一书中采访了来自28个国家的72名从军的非公民:介于模范移民和安全威胁之间一书。 我了解到,在解释移民应征入伍的原因时,快速获得公民身份资格,不如贫穷和债务等经济因素以及重视战士男子气概和战争合法化等文化因素重要。 美国军方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征兵危机,因此加倍努力从移民社区征兵。(Getty) “贫困征兵”中的移民因素 美国军队自1973年以来就没有征兵制度,而是依靠市场营销和招募来吸引人们加入军队。 没有高中文凭或普通教育文凭、入伍考试分数低,以及不符合体能和健康要求,使大多数美国青年不符合入伍资格。除了大学志向和居住在有军队驻扎的地区外,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与应征入伍呈正相关。贫困青年更有可能参军,这被批评者称为 “贫困征兵”(poverty draft)。 想上大学的美国年轻人被服兵役的教育福利所吸引;而那些不打算上大学的人则认为军队是一份稳定、无污名、有福利的工作。 移民也受到这种“贫困征兵”的影响。鉴于移民收入平均低于美国出生的工人,这并不奇怪。 对移民的刑事定罪也是另一个原因。我曾采访过一名退伍军人,她入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10,000美元的签约酬金,因为她的家庭为阻止其兄弟被驱逐出境,持续的法律诉讼对家庭构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来自第二步兵师-韩美联合师的美国士兵于2023年5月4日在韩国平泽参加汉弗莱斯营的“最佳小队比赛”。(Getty) 参军是为了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美国社会高度重视军队。 这一点在美国电影(如《壮志凌云》,Top Gun: Maverick)、电子游戏甚至体育赛事中都有体现。这种军国主义文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军事化的男子气概,即认为军事劳动是一种体现优越和不可动摇的男子气概的方式。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许多移民表示,军人的阳刚之气是吸引他们加入美国军队的关键因素。无论移民是否在美国长大,他们在孩提时代都会被美国电影和电子游戏吸引而加入美国军队。 正如妇女与性别研究学者辛西娅-恩洛(Cynthia Enloe)所指出的那样,女性入伍对美军中等级森严的男性文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我采访过的一些移民妇女还记得,她们曾担心如何应对男性主导的文化,而另一些妇女参军则是为了获得与男性并肩证明自己的机会。 不仅是公民身份证 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移民与一般移民一样需要经历入籍程序,但有资格更早提出申请。但我发现,入籍很少是他们参军的主要原因,许多移民说,他们在参军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公民身份问题。 例外的是通过一项已终止的临时签证持有者特殊计划入伍的移民,除非入伍,他们可能要等待数十年才能成为美国公民。 不过从广义而言,公民身份仍是很重要。 2022年6月7日,美国海军士兵在波兰格丁尼亚的美国海军严重驱逐舰上服役。(Getty) 对一些移民来说,服兵役是获得归属感的一种工具,而这种归属感是仅凭公民身份证件无法获得的。肯尼亚移民Michael就这样从军队获得归属感的: 如果我穿著军装去商店,人们就不会视我是黑人或来自非洲,或是我有口音。人们看到的是一名美国陆军士兵,然后你就会得到不同的待遇。人们只把你当人看。我的想法是,’为什么不穿军装,人们就不把我当人看呢?”当穿上军装时感到,哗!我是他们之一。 即使移民出生在其他地方,他们也能感受到对这国家的热爱。…

乐坛泰斗谷建芬剑指刀郎呼吁整顿音乐界

近日,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引发了与那英及其他音乐人之间的争议。作为著名音乐评论家,同时也是那英的导师,谷建芬发声了。她呼吁整顿音乐界,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并建立法律保护措施。然而,谷建芬的发声也被认为带有一定目的性,支持爱徒那英,并在指责其他人时要求一视同仁。在这背后,隐藏着华语乐坛的现状与困境,以及音乐界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无疑是一首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歌曲。其独特的唱腔和冷嘲热讽的歌词让这首歌迅速走红全网。然而,这也带来了争议,特别是与那英的关系。众所周知,那英与刀郎之间曾有着较为深重的陈年旧怨。当刀郎在乐坛红极一时时,那英并未给予鼓励和赞美,反而对刀郎受欢迎的歌曲进行了残忍的打击。这使得一些听众将刀郎的新歌解读为他的“复仇之作”,将那英及其他音乐人对号入座。这种对抗的氛围使得《罗刹海市》的火爆程度更上一层楼。 对此,谷建芬发声呼吁整顿音乐界,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她认为,当下商业化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音乐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缺乏创新。一些音乐人过度追求流行和商业成功,导致“音乐无用论”和“娱乐至死”的怪象。在这背景下,她建议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护音乐作品的知识产权,加强对音乐产业的监管,维护音乐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谷建芬的发声也被指带有一定目的性,支持那英并在指责其他人时要求一视同仁。有网友认为她过于官方化,过于形式化,属于“体制内音乐家”,导致她的建议显得不那么客观公正。此外,对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是否真的存在商业化和缺乏创新的问题,仍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只是刀郎用音乐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方式,而非商业化的产物。然而,谷建芬的发声无疑给了争议更多的燃料。 音乐界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华语乐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商业化的冲击导致许多音乐人更倾向于追求商业利益,而不是创造真正有深度和意义的音乐。一些流量明星依靠颜值、卖萌和炒作成为一线当红歌手,而真正有实力的音乐人却被边缘化。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侵权和盗版等问题,音乐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在整顿音乐界的过程中,应当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年轻音乐人的创新和努力。音乐是多样化的,应该给予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维护音乐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但也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对创作和表达的限制。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推动音乐界朝着更加健康、多元和富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总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的成功引发了音乐界的争议,谷建芬的发声呼吁整顿音乐界,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并建立法律保护措施。然而,她的发声也被质疑是否带有个人目的性。音乐界需要正视自身的问题,推动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应给年轻音乐人更多创作的自由,让音乐在多样性中绽放光彩。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维护音乐人权益的关键,但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让音乐持续传承与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听觉享受。 相关评论:谷建芬谈乐坛整顿:护犊子还是拯救乐坛? 近日,著名音乐评论家谷建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对乐坛进行整顿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她认为,当前乐坛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同时也要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 尽管谷建芬的建议在理论上没有错,但有人认为她的发声时机不太适宜,甚至被质疑为为自己的弟子辩护。然而,摒除争议的背后,我们应该重视谷建芬所引发的思考和对乐坛发展的助推力。 谷建芬指出,乐坛目前存在着极度商业化的问题,过于迎合当下口味,缺乏创新和艺术性。这也导致了经典作品的稀缺,年轻艺术家在音乐创作上的自由度不断受限。从这一观点来看,谷建芬作为资深音乐评论家的洞察力和洞悉力确实令人钦佩。她强调了保持乐坛个性和创新的重要性,对年轻艺术家们来说,这是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关键。 然而,谷建芬的发声时机却被一些人批评为不太合适。有人认为她有可能为自己的弟子辩护,从而损害到了她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尽管这样的指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但也提醒我们在对待类似话题时应该更加谨慎。 此外,对于乐坛的商业化问题,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认为刀郎在追求风格的多样性时走得太远,对乐坛的带来了起伏,建议他回归抒情曲风,保持自己固有的风格。同时,网友们也困惑于市场需求的定义,引用了《金瓶梅》的例子,表示尽管作品有需求,但历史上却被列为禁书,这暗示了市场需求的多元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谷建芬的建议在整个乐坛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首先,她提出了音乐应该传递正能量、教育和警示人们的观点,这与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需求是一致的。其次,整顿乐坛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纠正乐坛中的不正之风。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忽视刀郎等艺术家的实验精神和多元发展的努力,只有保持艺术家们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乐坛才能迈向一个更为健康和有活力的状态。 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乐坛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隐患。谷建芬指出,目前一些商业压力过大的唱片公司和音乐经纪人,更注重商业利益而非艺术品质,使得一些年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表达。他们被迫迎合市场需求,沦为“流水线式”的制造品,导致音乐作品缺乏个性和创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谷建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首先,她呼吁唱片公司和音乐经纪人应该重视艺术原创性和多样性,鼓励年轻艺术家在音乐创作上保持独立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个性、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其次,谷建芬建议建立一个良好的艺人培训体系,提供更全面的培训课程,帮助年轻艺术家们扩展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在音乐上有所突破,还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同时,谷建芬也强调了对老一辈音乐人的尊重和认可。他们为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应该被传承和发扬。对于一些老艺术家,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乐坛中继续发光发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因此,保护和发展乐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谷建芬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并加以实践。只有通过改革和整顿,才能使乐坛充满活力,让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得以诞生,同时也为年轻艺术家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总之,谷建芬的建议对于整顿乐坛、保护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以及尊重老一辈音乐人的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关注和支持这些建议,共同努力为乐坛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让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谷建芬的发声时机和某些观点引发了争议,但她提出的乐坛整顿建议依然值得关注和思考。我们应在尊重多元声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乐坛的新出路,让音乐以正能量教育、娱乐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主导,推动整个乐坛的良性发展。

电影《芭比》的高赞台词,真是人间清醒

《芭比》可能是这个夏天讨论度最高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上映后,首周末就在美国国内收获1.55亿美元票房,这一成绩使它成为2023年首映票房最高的影片,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票房第四高的周末票房贡献者。 在国内,这部事先没有任何宣发造势的电影,因为本身的高话题度,引发观众极大反响,尽管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排片很少,但它依然强势登上了微博主榜热搜第一,豆瓣开分8.9。 《芭比》是曾执导过《小妇人》《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韦格导演的新作品,主人公就是芭比娃娃。这个由鲁思·汉德勒开发并以她女儿芭芭拉命名的玩偶,于1959年由美国玩具公司美泰(Mattel)推出。自诞生起,芭比娃娃便在世界各地收获了无数小朋友的喜爱。64年来,芭比娃娃衍生出各种形象,并和男友肯以及一众亲朋好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芭比玩具产业链。 影片的故事设定很简单:在芭比乐园里,各种各样的芭比和肯过着童话般完美的生活,但是某一天,玛格特·罗比饰演的芭比不再一帆风顺,洗澡水变冷、意外从屋顶摔下来、双脚也不再是完美的高跟鞋形……为了解决这些生活中的Bug,芭比被迫前往真实世界探寻真相,而男友肯也跟随芭比一起踏上冒险之旅….. 芭比在乐园中和现实世界中待遇的差别,戳破了许多当下女性主义的幻象。 有一段台词在社交媒体被网友疯狂转发,它源自影片中一个平凡母亲之口,看似在说角色,实则一针见血道出现实中的女性困境,力量喷薄而出。 这里分享的就是电影中的一些高赞台词,一起来看看吧~ 01、 我们必须时刻做到无可挑剔 可事与愿违 我们又总是一错再错 你必须瘦 又不能太瘦 你不能说自己想瘦 你得说 你是为了健康 所以不得不逼着自己瘦 你要有钱 但是不能张口要钱 否则就是俗 你要往上爬 但不能靠手腕 要有领导力 但不能压制别人的想法 你必须喜欢当妈妈 但不能整天把孩子挂在嘴上 你要有自己的事业 但同时 你得把身边的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如果男人干了荒唐事 就是女人的问题 这很离谱 可如果你公之于众 他们就骂你是怨妇 你要为男人而美 但不能过度 让男人有非分之想 或者让女人有危机感 因为要想融入女人圈 就不能过于突出…

87岁的老人,如何度过高质量的晚年?

姜淑梅今年87岁。爱美,爱笑,身体硬朗。 她有一头茂密的白发,喜欢穿颜色鲜艳的唐装和旗袍,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时不时会爆发一连串响亮的笑声。与她接触过的人,很难不被她的快乐感染。 许多人称姜淑梅为“传奇奶奶”,因为她60岁学认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82岁学书法,至今已经出版了六本书。 姜淑梅的前半生,和她这个年纪的大多数女性没什么不同:生于战乱年代,没上过学,18岁时经媒人介绍,嫁给一个未曾见过面的男人,婚后随丈夫进工厂做家属工,含辛茹苦把六个孩子拉扯大,待儿女长大成家,又主动接过了照顾孙辈的重担。 60岁那年秋天,老伴因车祸离世,姜淑梅悲痛欲绝,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为了帮母亲转移注意力,在大学任教的大女儿艾苓劝姜淑梅学认字,学写作。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2013年,76岁的姜淑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穷乱时代,文字朴实鲜活,引发轰动,被央视在内的上百家媒体报道。从那以后,姜淑梅笔耕不辍,又接连出了第二本、第三本书,并开始自学绘画和书法。 姜淑梅和女儿艾苓一起参加央视《读书》节目 前不久,她和女儿艾苓一起完成了第六本书《我的老娘八岁半》。书中,艾苓揭秘了母亲从“文盲老娘”到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全过程,记录了姜淑梅近十年来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以及一位八旬老人的人生智慧。 本月,十点人物志通过视频采访了姜淑梅。采访当天,姜淑梅穿了一条火红的连衣裙,面色红润,眼神明亮清澈,精神头十足。我夸她漂亮,她开怀大笑,“你这是离得远,要是离得近,我就上你家去了,你这么会说话,我就爱听。” 姜淑梅的身上,有着八旬老人少见的健康、乐天和活力。我们试图从她的经历中总结:一个普通人,如何在老年开启第二人生?一个八旬老人,怎样才能拥有高质量的晚年? 以下根据姜淑梅的讲述整理。 01 76岁,成为作家 1996年,我虚岁六十,老伴出车祸去世。 车祸的事不细说了,老伴死得太惨。他死以后,我经常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在马路上走,见不了碎玻璃。以前我一星期最少去两次公园,锻炼身体,他走以后,我两年半才去了一次公园,公园里的锣鼓声听不了,别人的笑声我也听不了。 大女儿爱玲(艾苓原名张爱玲)怕我闲着没事总想她爹,好几次催我学认字。我有空就学点儿,街头的牌匾、戏曲频道的字幕、家用电器的说明书都是我的教材,孩子们就是我的老师。 2010年,爱玲把我接来绥化,和她一起住。原本我不愿意来,儿女有自己的生活,我不想打扰,但爱玲说,“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你不知道我有多惦记你”,我只好来了。 姜淑梅和女儿艾苓 爱玲在黑龙江的绥化学院教书,是个作家,笔名艾苓。我有一肚子故事,讲出来想让爱玲写,但她没时间,总让我自己写。 刚开始写的时候,我笔都拿不稳,横也画不直,竖也画不直,一天写不了两句话,只能用时间慢慢磨。但我觉得可有意思了,一天只睡四小时也不困。 我写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想到哪儿写哪儿,写完拿给爱玲看。她是个严格的老师,经常让我重写。有时我也不乐意,重写多难呀,但再一看,她说得确实对,我这个脑袋也不是死疙瘩,那就重写。 写作中的姜淑梅 我学写作就是玩,没想到,玩着玩着居然出书了。第一次发表文章,杂志社给我邮来了3000元稿费,哎呀,把我高兴的,一夜都没睡着,后来再出书都没这么高兴过。 你问我是不是有写作天赋,我不懂啥叫天赋,我就是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而且我听过的故事不会忘。我年轻的时候在砖厂做临时工,休息时大家凑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我一辈子不愿说这些,所以经常起头,“哎呀,咱们讲个故事吧。” 自己的故事写完了,我就出去“上货”,你们管这叫“采访”。我到小区院里,看到石桌边坐了一圈人,我谁都不认识,上去就打招呼,说,大家好,我叫姜淑梅。人家挺客气地说,你坐这儿吧。我就坐下,然后问,谁会讲故事?我可爱听故事了。 一般人都说,我们谁也不会讲故事。我不着急,给他们讲东北那些土改、闹黄鼠狼和打土匪的故事。我一讲,他们说,这个故事我也有啊,话匣子就打开了。 每次坐火车,我都用这个方法套故事。只要我感觉这个人聪明,爱说话,我就上去和他唠唠,好几本书里的故事都是这么来的。 我很感谢我的闺女爱玲。她总夸我,帮助我,对我很有耐心。我其他几个孩子也对我好,但如果不是和爱玲在一起生活,我不会有今天,我当不了作家,也上不了电视。有这样的闺女,是我的福分。 2016年12月,姜淑梅在广州参加国际作家写作营,与外国作家交流 02 好身体,是一点点努力来的 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出名。 “姜淑梅”是我结婚登记前,大哥临时给我起的名,登记完,这个名就没人再叫了。小时候,家里人都叫我四妮。结婚后,娘家人叫我“老张”(丈夫姓张),婆家人叫我“富春家里的”。有了孩子,大家叫我“小孩他娘”,邻居叫我“嫂子”、“婶子”。 有个侄子对我特别好,叫我“大娘”叫得可亲了,叫了四十多年,我第一本书出来后,他才知道我叫姜淑梅。 出名之后,日子还是一样的过。老年人觉少,前几年,我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床了,起来以后我就围着小区转,看看有什么东西能捡。有的人啥都往外扔,去年我捡过一兜子核桃,一大捆龙须面,还有一盒鸡蛋,全带回家吃了。 我闺女笑我,说,“娘,您捡破烂的时候,想过自己是个名人吗?”我说,什么名人不名人的,我就是个老太太,看着好端端的东西被扔了,太可惜了,我就捡起来。经历过饥荒的人,看不得粮食被浪费。我家现在要是哪儿掉了一粒米,谁看见都得捡回米袋里;家里人喝完粥的碗,都跟刷过一遍似的。 我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早饭前和午睡后是我写写画画的时间。写作我跟爱玲学,画画我跟自己学。 我原本想去老年大学学画画,但是人家不要我,嫌我年龄太大。爱玲给我买了一些画册,我自己在家边看边琢磨,要是有动作不知道怎么画,我就照着镜子比划比划,我的手和身子是我的老师。 姜淑梅的绘画作品 每天上午,我会和小区里的姐妹们打扑克。我以前啥都不会玩,只会做工、干活、看孩子。扑克和麻将都是来这里才学会的。每天吃过早饭,我跟爱玲说,你好好看家,我去上班啦(笑)。她平时也忙,我得有自己的朋友。…

在广西吃过酸粥,好多虫虫在动…..

大米是全世界半数以上人口的首选主食,但只有在广西它才被逼出了真本事。 来到崇左扶绥,只要你有一颗求知的心,当地朋友将带你品味一下那些米粒中蕴含的伟力。 能在酸粥洗礼下保持冷静的人,才能稳坐食物链顶端的王座,豆汁儿在它面前,最多就是碗白开水。 当一个人的视线被吸入面前那片白色深渊,就会迷失在孕育生命的轮回中,亚热带骄阳被它完整反射,似乎又积满了岁月的风霜。 第一次见到它开盖时,我短暂的失明了,就像雪盲。 作为发酵界的霸主级选手,酸粥虽然名字还叫粥,但一般的粥跟它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它宛如一件来自远古的法器,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无数命运封进了坛里。 直到你越靠越近,亲眼目睹粥面波光粼粼,就会明白为什么它总能带来纯粹又崭新的生命体验了。 那是真正有生命的粥,会动。 这片土地显然留存着神话时代的记忆,当地人在炼金术方面的造诣早就达到大师级水准,他们用点石成金的秘法点化了大米。 任何人都能在这里重新发现人类食谱里隐藏的奇迹,平时你能见到的那些最旺盛的生命力,也许就藏在扶绥朋友家里。 有人说这碗粥已经突破了营养学上限,完成从碳水化合物到动物蛋白的深度转化,接触一次就再也不会忘记它。 比起食物,它更像是某位仙人飞升之前留下的遗物。 事实证明确实没有劳动人民干不成的事,生活要有进取精神,一切边界都是用来打破的。只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这可能更容易引发一次心灵震荡。 先不考虑入口的问题,面对坛子里从容的舞步,即便是广西其他地方的朋友,也会重新审视“生猛”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此时粥和蛊的区别可能也不是太大 根据懂行的朋友介绍,不存在“做酸粥”这种说法,只能说“养酸粥”,那是种基本的敬意。 他们早已驯化了虫族,在高手心中,有虫的酸粥就是完全体状态。 “事实上不止扶绥,苏圩、宁明、龙洲、凭祥、上思等地都有这种吃法” 只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老饕才能品鉴超然物外的珍馐,他们知道,要进入食物链中的这种等级,得在抱住想象力的同时解放天性。 没吃过酸粥的人看到它可能会觉得有点头晕,吃过酸粥的人,看到它只会勾起心中最原始的悸动。 如果再出现一盘白切鸭, 基本就算是抵达了人间仙境。 “这是最极品的蘸水,也是最下饭的菜,开盖时会有点酒味,贴近闻才是酸味。” “酸粥蘸白切鸭是一绝,而酸粥猪肚完全可以再次打开一个新世界。” 如果说辣给一道菜附魔了暴击,那么酸就是增加了穿透力。 有人形容它入口的感觉就像从嘴巴直接给心房开了一道口子,再绝情的人也会被酸爽到灵台失守。 而酸粥是绝对包容的,传说还存在吃薯条也要蘸酸粥的狠人。 酸粥鱼生应该属于双倍冲击 “酸粥下锅加酱油、蚝油、白糖、盐和一点点米酒,然后不停搅拌,出锅香到厨房爆炸。” “可以用紫苏加辣椒炒,也可以加银米鱼,炒好之后舀到饭里,吃起来酸辣口味很过瘾。” “你想加什么炒都行,它可以是主菜也可以是配菜,甚至能用来腌制灯笼椒。吃起来不是柠檬那种酸,是种微妙的发酵酸香,炒一次最少下三大碗饭。” “钦州乡村小孩,奶奶经常用酸粥来炒ong菜(空心菜),很好吃” 很难说清食客对它的赞美,但可以肯定的是,被酸粥加持过的东西,都会变成实际意义上的酸爽炸弹。 从很多社交平台中都可以发现那些溢出屏幕的爱意,在他们心中世间没有比它更值得回味的东西了。 有位南宁苏圩的朋友讲,出门在外想吃一口酸粥是相当困难的。即便是在本地,养酸粥也要像养宠物一样细致,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滩死粥。 “想让粥是活的,就要用心培育,里面可不是普通的虫。” “它们只吃米饭,还得是冷饭,最好是比较硬的,千万不能粘油盐,不然虫会死。” 在他的描述中,养酸粥的标准很难量化,或者说全凭手感。 发酵时间要随着季节调整,温度变化也会造成口感上的差异,过程中还要专门留一点缝隙让空气流通,过于密封反而会失败。…

太惨!多伦多24岁留学生送外卖被杀!妈妈崩溃服毒自杀

据报道,一名24岁留学生上月在密西沙加一起劫车案中遇袭不幸丧生后,他的母亲在印度崩溃自杀身亡。 图源:Peel Regional Police 据皮尔区警方称,7月初,24岁的留学生Gurvinder Nath在送披萨订单时,被歹徒引诱至案发地,遭暴力劫车,因伤重而不幸身亡。他的母亲Narinder Kaur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在旁遮普自杀。 Nath住在宾顿,一边留学一边当外卖司机,靠送餐来支付学费。他在即将进入学业项目的最后一个学期时,意外不幸发生。 7月9日凌晨2点多,他在Britannia和Creditview Rd.附近送餐,遭遇劫车并受伤,于7月14日在医院去世。 目前,警方仍在寻找参与Nath谋杀案的嫌疑人。 事发后,Nath的遗体被安排送回他在印度的家乡,以便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能够好好地告别。 图源:CityNews 但是,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印度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的帮助下,Nath的遗体7月27日空运至印度。 据报道,Nath的母亲Narinder Kaur事先没有被告知他的死讯。当Nath的遗体抵达之前,她才知道。母亲无法承受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据印度媒体上周五报道,“她在看到儿子遗体之前服毒自杀,就这样陪儿子一起结束了生命。” 图源:Express File Photo 上周六,Nath和母亲的遗体在旁遮普邦的村庄一起被火化。 更令人心碎的是,Nath的父亲直到妻子自杀身亡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也永远离开了他。 这位悲伤欲绝的父亲表示,“当妻子在阳台上晾衣服时,可能无意中从路人那里听到儿子遗体即将抵达的消息。从那时起她就变得焦躁不安,但没有告诉家里的任何人。” Nath的75岁祖母回忆说:“我的儿媳首先试图电死自己,被我们发现后,我的两个孙子一直都盯着她,防止她做傻事。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周四,她不在家。我们以为她像往常一样去了寺庙。但她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后来,我的大孙子发现她躺在屋外的街道上。” Nath的母亲被送往医院后,在凌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Nath的父亲回忆说,他 的儿子是个聪明的学生。“他一直想出国,两年前选择了去加拿大深造。他学习很好,轻松通过了雅思考试。”他还说,Nath早些时候也遭到过一次袭击。“一个月前,我儿子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并向警方投诉过。当时只是嘱咐他要谨慎,多保重自己。” Nath于2021年来到加拿大学习商业管理。他家的一位朋友在GoFundMe上发起了筹款活动。 亲友表示:“Gurvinder Nath是一个勤劳的人,他只是想谋生,在工作时成为可怕的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愿他的灵魂永远安息,愿他的家人从社区的支持中获得力量和安慰。” “请尽可能多地捐款,把他的遗体送回家,帮助他的家人。在付清所有医药费和丧葬费后,剩下的钱将汇到他父亲的账户上。” 截至周日下午,募捐活动已筹集了超过12.6万元。 相关新闻:

出海大战拼多多和SHEIN争做美国穷人乐

中国公司的出海大战有多少种方式? 头部玩家SHEIN和Temu给出的新玩法是,在北美请律师互泼脏水,争先把对方送上大洋彼岸的被告席。 近日,拼多多旗下的跨境平台Temu在马萨诸塞州提起诉讼,控诉SHEIN违反美国反垄断法。 起诉书指出,SHEIN已要求平台上约8338家制造商签署独家经销协议,用罚款与Temu合作的供应商、强迫供应商签署“忠诚宣誓”等手段搞“二选一”。 SHEIN同样不甘示弱,早在去年12月,就在芝加哥法院起诉,指Temu付钱拉拢网红,鼓励他们抹黑SHEIN,呼吁“SHEIN 不是唯一便宜的服装选择!去 Temu看看,更便宜,质量也更好[11]。” 除了法庭相见,这两个公司也逐渐以对手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海外报道中。比如彭博社就关注到,5 月份 Temu 美国销售额比 SHEIN 高出 20%。几个月来,Temu 一直是美区下载次数最多的APP。 估值已冲破千亿美金的SHEIN,是当下全球最火的快时尚服装网站,在美国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快时尚鼻祖H&M和Zara。而拼多多国际版APP Temu,更像是9.9包邮的翻版,上面塞满着8美元一个的吹风机、1美元12块包邮的洗碗海绵。 翻译到中国语境里,就像韩都衣舍和拼多多互抢卖家用户,投诉对方搞二选一。本该各自安好,志在抢夺亚马逊市场份额的他们,怎么就着急杠起来了? 变形的拼多多 事实上,拼多多出海曾认真考虑再造一个SHEIN。 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曾把办公室迁到了SHEIN供应链大本营广州番禺,不但调研了SHEIN供应链各个环节,还挖了不少当地的员工。甚至TEMU还曾学着 SHEIN 组建专门的团队深入服装生产环节,给衣服打板[1]。 但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放弃——去年9月上线的TEMU,从各个维度来看,都更像是国内拼多多的高像素复制版。 从产品类别来看,Temu满屏飘满的是大量0-3美元的商品:2.99美元的空气炸锅,1.87美元10双的袜子,1.85 美元的运动鞋——低价白牌商品,这是拼多多曾经的起家秘诀。 从营销手法来看,国内有横扫微信聊天框的“砍一刀”,美国则有席卷Twitter评论区的“Code for code”(交换促销码获得折扣)。甚至是在5月,《连线》杂志在Twitter上发表了一篇Temu供应链的调查文章,评论区里都是不看正文就热情分享Code的美国老铁。 读者留言:“你也喜欢Temu?这是我的砍一刀促销码,来试试!” 但披着国内拼多多的皮的Temu,实则运营内核却是SHEIN屹立欧美市场的秘诀:严控供应链。 目前TEMU对卖家的管理模式被称为“类自营”。流程上依旧类似国内拼多多平台,平台招募卖家,卖家上线产品。区别在于,TEMU一手包揽了此后的审核、物流、仓储、运营服务等环节。 商家最初或许会觉得大大减轻后端压力,但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彻底沦为供货渠道。 首先,定价权被牢牢掌握在拼多多手里。拼多多的买手经理会在核价环节利用价格抓取软件进行比价,直到将卖家供货价压到1688同款批发价以下,商家则毫无议价权[2]。 其次,与平台模式下,卖家自由上架、优胜劣汰不同,Temu严格掌控了平台的控货权。有时商家寄给平台100件产品,平台会因细微的质量问题退回所有产品。一旦出现货品质量问题,拼多多也可以直接罚款。 在这种模式下,TEMU表面看来仍是一个跨境电商平台,实则是一个没有自营工厂的“超级卖家”。 拼多多选择这样的模式并不难理解。低价商品作为一把双刃剑,如果无法有效控货,往往就会吞噬平台口碑。 曾被冠于美版拼多多称号的Wish就是一个例子。一度坐拥3亿用户的Wish,曾是全球下载量最大的购物类APP,风靡全美。但采用平台模式的Wish,一边要讨好消费者,另一边却不得不拉拢商家,导致平台政策游移不定,最终货不对板、泥沙俱下的现象让消费者逐渐流失。 在攻城略地的重要时期,Temu的这种模式不仅能保证商品质量和价格,同时可以快速复用国内拼多多积累的大量商家,免于SHEIN改造供应链的漫长周期,直接弯道超车。 但从Temu的主营品类来看,9.9包邮的锅碗瓢盆固然是拼多多的看家本领,让欧美人大呼上瘾的10美元连衣裙也让其垂涎不已。…

韩战停火70年,朝韩经济实力相差54倍

在联合国纪念公园献花的韩国总统尹锡悦(7月27日,釜山,Reuters) 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70年的日子。从2021年朝鲜和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看,韩国是朝鲜的54倍。1990年实现统一的德国,在统一前东德的人均GDP是西德的40%左右…… 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70年的日子。从2021年朝鲜和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韩国是朝鲜的54倍。朝韩之间的人员往来也断绝,以统一为目标的蓝图变得更加难以描绘。 朝鲜把7月27日定位为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为了参加纪念活动,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访问朝鲜,并于26日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举行会谈。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李鸿忠也访问了朝鲜。对朝鲜来说,这是2020年新冠疫情扩大以来的首次面对面外交的机会。 另一方面,韩国总统尹锡悦27日来到釜山的联合国纪念公园,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联合国军”士兵慰灵塔前献花,这是现役总统的首次。 7月26日举行了美国保管的7名朝鲜战争阵亡士兵遗骨的归还仪式。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的70年里,朝鲜和韩国也有过以正式统一为目标的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障碍越来越大。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显示,1970年朝鲜的人均GDP为328美元,韩国为276美元,朝鲜高于韩国。 当时的朝鲜巩固了金日成体制并强化独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重工业。而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韩国并未从最贫困国家中摆脱出来,利用日本按照1965年的《日韩请求权协定》提供的资金快速推进了钢铁厂等的建设。 韩国到1980年代迎来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快速经济发展期。培育了三星电子及现代汽车等全球性企业,形成了与发达国家相匹敌的经济实力。 朝鲜一直无法解决居民的吃饭难题,持续向军事开发投入很多国家预算。2021年韩国人均GDP达到3万4940美元,而朝鲜只有644美元。 1990年实现统一的德国,在统一前东德的人均GDP只有西德的40%左右。远超东西德的经济差距增加了朝鲜半岛统一的障碍。 2000年代,曾有在朝鲜开城共同开发工业园区等朝韩融和的举措。据韩国统一部介绍,朝韩往来人数在2008年峰值时达到18万人以上。访问工业园区的韩国人占大多数。 随着朝鲜开展核实验及发射弹道导弹,2016年工业园区关闭,访问人数骤减。2021年访问人数变为零。 韩国总统尹锡悦改变了文在寅前政府试图与朝鲜融和的方针,采取对朝鲜施压的路线。朝鲜也加强对抗,表示从韩国“不管任何人物都不允许入境”等。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最近在谈话中称韩国为“大韩民国”而非“南朝鲜”。据韩国统一部介绍,朝鲜在公开谈话中使用“大韩民国”的表述史无前例。有观点认为,朝鲜已不再将韩国视作统一的对象,而完全视作另一个国家。 韩国舆论也发生了变化。韩国总统的咨询机构——民主平和统一咨询会议面向13岁~18岁的青少年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回答“需要”朝鲜半岛统一的占53.8%。面向成年人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回答需要统一的占73.7%,年轻人明显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