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排名在中国前三十名的大学刚刚完成了“国际课程”的期中考试周。
参加该项目的学生要为英国的学位课程作准备。
考试结果并不好。
例如,在听力考试中,两班54名学生中只有四名通过。
这是一个危机吗?这些学生的英伦留学梦在渐渐消失吗?或许应该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可怜的成绩对成千上万前往英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是平常之事。
这些学生未必能够明白讲课的内容;他们未必能够写出合语法的句子或回答问题。
但他们可以贡献出一些东西,让通往英国之门大开:他们可以津贴那些排名在前六十名之外的英国新大学,让英国学生的学习费用保持在较低水平。
全中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中国学校和大学运作的中英课程。
排名靠前的英国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
他们坚持把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ELTS,雅思)的高分(7或7.5)作为收生标准的一部分。
但是,其他一些大学就非常愿意接受IELTS6,欢迎那些可能很难学好功课的学生。
这种对英国教育体系的影响,其背景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在中国那端,每年夏天都会有全国高考。
多数擅长数学、语文、英语和科学的高中生将进入名声响亮的国内大学。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考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
那么,对那些经理人、地方和中央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来说,既然子女进不了著名学府,那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把孩子送进二流中国大学可能很没面子,那么较好的做法是掏腰包把他们送到海外。
排在前三十名的国内大学可能不会让这些学生进入正常考进来的学生之列,但它们会接受这些学生的钱,让他们进入它们自己经营的、跟英国大学有国际联系的私立学校。
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英国参加大学或研究生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大增。
这个趋势早期的问题是40%的中国学生没能通过英国考试。
必须做些事情来维持英国大学体系在中国的声誉,因此后来就有了“国际预科课程”,用于中国教育体系和英国教育体系的过渡。
在这些课程里,中国学生要学会听、学习团队协作、学习在班级讨论中贡献自己的想法、学习分析文章、学习写作。
表面上,这些课程是非常好的想法。
但是,随着这些课程扩张,水准没有得到保持。
一位商科老师表示,他的一个班上,75%的学生都通不过期中考试。
有中国大学最初声明在中考之前缺课三次的学生将不得参加考试,但并没有实行。
员工表示,这种做法给其他学生发出信号:他们也可以半夜三点才睡,逃课不会有任何后果。
期中考试的结果让国际课程的外国老师感到很失落,白发又多了几根。
然而,许多既定利益确保这个体系继续运作,那些没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得到救援。
那些经过八年左右的正规英语课程教育都不会听、说、写的中国学生照样前往英国。
英国大学在它们的网站宣传与中国学校的联系。
它们很少提出双方期望值与结果之间的落差。
没人关注这些联系存在的理由。
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联系不是为了生源多样化,诚如一名教师悲伤的说法,这些联系是“金钱流”。
看来,无论国际课程好坏与否,老师和课程组织者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无心向学的学生以及英国大学增加学生数量的压力。
难怪一些课程的一些学生意识到低级别的英国大学渴望招收他们,从而更不留心。
中国越繁荣,就有越多学生进入英国大学。
然而,在现行制度下,那些尽量减少中国联系的英国大学几乎肯定就是那些把质量置于摇钱树之上的大学。
(原标题:神圣的摇钱树;作者:Victoria Adam)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stu…22252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