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8月17日,北京电影节观影期间,一位影迷提醒前排观众不要看手机被打。
8月22日,上海松江警方称某影院一女子因提醒后排熊孩子不要踢座椅,被孩子父亲报复,猛踢椅背,打成了轻微脑震荡。
这两件事,一件发生在北京,一件发生在上海。都是全国一线城市,可以想象,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是个啥样?
影响电影票房的房间里的大象呼之欲出。
这只“大象”就是不文明的观影习惯,尤其是熊孩子。
讲真,看电影,是为数不多的普通百姓能享受生活的娱乐方式了。
炎炎夏日,电影院里好歹还有空调,瞎子进去都能坐一会儿,听听声音您说是不是?
疫情以来,各行各业萎靡不振,位于上海黄金地段的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已经有三分之一店铺关门。我家附近商场关店的将近半数。
公司裁员、“寒气”逼人,海底捞都没人吃了,因为吃不起了。
出去旅游很有可能滞留当地,三亚你见没见?
打牌搓麻将,那叫赌博,危害社会,您就学点好吧!
打篮球踢足球,这么热的天,咱这小体格顶得住吗?再说你老婆你不陪啦?
看书,读小说?除了教科书您还看过啥书?网络小说那玩意有劲吗?
除了逛逛商场,玩手机,和去电影院看电影,咱还能干啥?
这拍电影难啊!拍中国电影更难!看中国电影更是难上加难!
一部电影,先是主创熬夜,选本子定演员,然后熬上几个月拍出来送广电总局审查,您要是敢稍微拍的好一点,基本就是个枪毙,钱打水漂,心血白费。
你求爷爷告奶奶总算通过了审查,进了电影院,那就该轮到我们看电影的受罪了!
嗑瓜子的,吃小龙虾的,啃猪蹄的,刺啦刺啦搞塑料袋的。我还见过吃“醉蟹”的,那一股子酒糟味道。
好不容易疫情不让吃东西了,前面打电话谈几个亿生意的,后面开声音打游戏的,男朋友挥斥方遒给女朋友讲剧情的,我还见过微信语音约炮的……
然后重头戏来了,如果说前面几个是开胃小菜,那熊孩子就是正餐。这玩意让每一场电影都变成一场赌博。
你一个周末不过两天,大小礼拜的话也就休息一天。看个电影起码是半天。也就是说占据你一周仅有的休闲时光的一半的一个娱乐项目,面临如此大的风险,极有可能搞得很不愉快,你还去么?你还想去吗?你还敢去吗?
我是只看上午场10点钟的那场电影,遇到熊孩子的概率是50%。其它场次接近100%
那熊孩子踢椅背的,大呼小叫的,满场飞奔的,足以毁掉你一礼拜的心情。
爱看电影的人,不敢去电影院。
不爱看电影的人,不想去电影院。
你这个电影院怎么赚钱?
本来就是疫情经济不好,能赚钱的地方本来就少,您再自断财路?自废武功?如果电影行业不恢复,不赚钱,这无疑是给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寒冬加了一份“寒气”。
如果靠“自觉”他不自觉你怎么办?
如果靠观众自发提醒,那即便是一个武林高手,我想他也不愿意每看一场电影就要跟人干一架。
有没有做得还“凑合”的电影院?我不用“好”这个字,因为距离“好”还有很大差距,但确实凑合了,也在做了。
那就是上海长宁区的虹桥艺术中心(以前叫天山电影院)。不过我也仅仅在疫情前电影节去过,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他们的手段是“激光笔”。
由一位影院工作人员站在大银幕侧面,可以观察到全场。
谁用手机拍照了,谁的孩子吵闹了。工作人员手中的激光笔马上照射到肇事者的人脸上。那个人脾气再大,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去找影院工作人员叫板。因为这样做要穿过整个电影院,他就犯了众怒。
当然这个方法只对动静特别大的人,一些小动作比如熊孩子轻轻踢踹前面椅背,恐怕就发现不了了。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尝试,无论如何,我们得看到这只房间里的大象。
有时候这社会上的事儿我真的不懂。湖里有个把“鳄雀鳝”,据说能吃光一个湖里的鱼。那我觉得这家伙就是一天吃一条一年也就365条。况且整个湖里的鱼也会繁殖。但人家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干湖里的水,就为了抓住两条鳄雀鳝!那么湖里剩下的鱼呢?是不是就提前结束生命了?
这熊孩子只要有一个,就足以搅和的一个电影院100个人不得安生,这100个人以后对进电影院看电影,都会产生畏惧心理。
熊孩子,已经成为电影产业,最厉害的杀手。这是一只房间里的大象!
如果能消灭熊孩子,中国电影票房可以翻一倍,不信可以试试。
如果为了抓一条鳄雀鳝可以抽干整个湖里的水。那么为了对付这只大象,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